更多

    【The Facts】香港創業優勢

    Eric Chong
    Eric Chong
    商業・科技・創業・編輯

    a1c9aaba07956cbd3dde53652581441945e5285c.JPG
    香港的科技創業環境跟 5 年前相比,已經大幅改善。之前跟天使投資和創業培育公司 NEST 的行政總裁 Simon Squibb 談過,又有另一番體會,值得分享。

    他以投資角度分析近年香港科技創業環境快速發展,愈來愈多人投入創業,相關的投資制度也見規模。天使投資、培育加速器、共用工作空間等在港出現,創業生態成形。有意念的人不再收起自己,願意投身創業。創業社群有一定規模,便容易吸引風險投資者注意,更大機會培育出大型創業公司。

    業界自由發展
    他認為,香港適合成為創業之都的原因有三個:司法制度完善、銀行體系成熟讓環球資金流動、稅率低和註冊公司手續簡單。其餘應由業界自由發揮,政府毋須過分干預。「以 NEST 為例,從沒獲政府一分錢的資助,至今已投資了一系列本地科技創業公司,還成立 3 個主題培育計畫。」

    Squibb 直指,創新應由業界推動,而非由政府主導。「看矽谷和倫敦,以至紐約等地,創業氣氛蓬香勃,但政府未曾出手協助,經多年發展形成創業生態,任由業界自行成長,培育出多間科技巨頭。」

    勿執意科技局
    雖然他未有親口說出,但言下之意,香港特區政府不應再執意成立創新科技局,一切應讓市場自由發揮。

    的確,美國聯邦政府沒有所謂的創新科技部,亦沒有相關的政策。矽谷的成功毋須多說,連總統奧巴馬也要前去取經,跟科技公司示好。紐約也漸漸緊隨其後,吸引科技創業公司,更已誕生第三間 10 億美元市值創業公司。

    由梁特首未正式上任已要求立法會「打尖」審議創新科技局一事至今3年多,議案多次闖立法會也幸得議員落力把關,未能成功開局。設局文件長達數十頁,卻未有提及創新科技局的目標,是業界大多數持反對意見的原因。可是,此君仍執意設局,相信下一立法會年度也會屢敗屢試。

    事實上,本地科技創業生態已形成,應順其自然發展。從港英政府到特區政府,香港一直用費利民,提倡大市場小政府的自由經濟策略,梁特首突然改稱要適度有為的插手干預,恐怕破壞正在萌芽的生態。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