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調校合適的溝通頻道

    嘉怡回到家中,二話不說,便嚷著要媽媽看自己身上的傷痕,想與媽媽訴說在學校跌倒時的慘痛經驗。媽媽一邊查看女兒傷勢,一邊與女兒分析導致受傷的原因,沒有憐憫及呵護,卻只有教訓和忠告,女兒感到不是味兒,顯得一臉無奈,返回房間去。

    P 養育的父母P 批判的父母A(成人)C(兒童)
    例一等我幫你啦!不做完,
    不准看電視節目。
    只要依著例題,
    有耐性去做,不會難吧!
    那又如何!
    夠膽就唔好做呀?
    例二不要吃太多呀!只准吃一半。有反色脂肪,含高卡路里,
    吃了無益。
    好食又與你何干?

    父母沒有達致女兒的期望 — 憐憫她,並分擔她的痛苦,使對話暫停了,這正是溝通頻道不配合的典型例子。
    心理學家艾瑞克‧柏恩(Eric Berne)博士,提出「溝通分析」(Transaction Analysis)的概念架構,作為分析親子溝通出現問題之原因。在人際溝通中,每個人都有父母P(Parents),成人A(Adults)和兒童C(Children)三種自我狀態(Ego State),以下是將之應用於親子溝通中的情況:
    ① P父母:養育的父母常常表現出體諒、信任、欣賞、憐憫孩子。批判的父母以管教為主,對孩子常表現出挑剔及批評的行為。
    ② A成人:像是一部電腦,對事物採取客觀分析後,作出評估和決定,以說理為主。
    ③ C兒童:記錄了大部分早期的經驗及行為反應,追求即時的滿足,以感受及直覺為先,有較多衝動及幼稚的反應。
    P、A與C並非角色,而是一種真實的心態,在面對同一事件時,三種不同的心態會有不同的反應:
    例一、孩子遇到習作上的難題時說:
    「好難做,我不想做!」
    例二、孩子看見新鮮的炸薯條時說:
    「我好想吃呀!」
    孩子明顯是C(兒童)的表達方式,但父母卻可以有P、A、C不同的反應:
    以上的例子說明,當孩子期望父母是P(父母)的反應,而父母又能配合時,這叫互補溝通,即回應者所持的心態是符合發訊者預期的溝通方式。相反,如父母持著A(成人)的心態,加以分析,或持著C(兒童)的心態,與孩子鬥咀、奚落孩子,那便是交錯溝通,會令溝通停頓,減少彼此進一步的了解。
    因此,父母需要留意雙方的溝通頻道,加以調整及配合,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