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中學生用 MR 設計義肢配套方案(上)

    kaWing
    kaWing
    從事科技教育報導逾十年,見證香港電子學習及STEM的興起和轉變。

    MR 所指是 AR 與 VR 結合的混合實境技術,單是此項技術已十分先進。只是很多人會覺得,先進技術與一般人關連不大。其實只要認真設計,運用 Maker 精神,新科技往往能解決很多過往存在的問題。有學校就讓學生運用 MR 加立體打印技術,設計出能引起醫療公司有興趣的義肢方案。
    STEM 精神之一是要解難,而且是面對真實的問題,亦因此衍生了 Maker 的理念,也是與傳統學習方式的分別之一。全球普遍教育著重績效評估,故多以低成本的「筆試」評論學習能力高低,培育人才不知不覺走向紙上談兵。然而實是求是的人都知道,紙上談兵是一回事,真正去做絕對是另一回事,也是學校與社會經常出現的差距。有學校留意到此問題,遂鼓勵學生設計出真正使用的產品,並參與發明比賽,最終更取得冠軍佳績。

    義肢手造價昂貴

    上述提及的是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裡參與資訊科技增潤計劃的同學,負責計劃之一的曾俊祥老師表示學校去年設立創科室,並與 Hong Kong Maker Club 合作,展開了立體義肢打印製作計劃。負責籌辦立體義肢製作的 HongKong Maker Club 成員 Mike 指出,他本身從事 IT 行業,業餘對動手作的 Maker 設計有強烈興趣,並與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組成 Hong Kong  Maker Club。他們留意到巿場上義肢很多,但費用高並涉及各種技術,成員們討論到可運用立體打印技術製作出低成本的義肢手,並進行推廣及研發,其時碰巧遇上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的老師,遂與該校合作。
    [row][double_paragraph]

    傳統義肢費用高,以立體打印製作有望降低成本。
    傳統義肢費用高,以立體打印製作有望降低成本。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義肢製作有很多種類。
    義肢製作有很多種類。

    [/double_paragraph] [/row]
    合作的初期,學生學習製作手臂義肢的相關知識,如各類型義肢的需求及原因,有先天性、工傷等情況,而導致缺少手指或前肢,單是前臂義肢,就有多種分類及製作方式。簡單介紹的話,義肢可分為純機械式操作及加入電子儀器操作,前者所需知識要求及成本門檻較低,後者會涉及更多肌肉或腦電波操作等較複雜的技術。除了義肢知識,當然也要學習立體打印的設計、打印及組裝。看似複雜,但此部分有很多範例,要學習並不是最難。

    真正現實與理想差距

    學生們直言組裝及調整更困難,一隻最簡單的機械手有三十多個組件,然後要經由橡筋繩連繫。因難點是立體打印有先天限制,很多支點或「榫」位會不準確,需要通過人手調整打磨才能裝嵌,一隻基本的義肢,單是裝嵌預計要兩至三小時,但這一切並未完結。有同學憶述,組裝後的義肢送至所需家庭後,發現設計與現實有所差距,實際情況是義肢與使用者的手臂大小有差異,因此未能完全連接,使用者操作效果自然未如理想。真正的問題也引發了同學們進一步思考,若計劃期望日後有更多人受惠,構思必需要更完整,例如手臂量度不應只是用間尺計算,一方面是量度不準確,另一方面因最終受惠者部分不在港,有時間空間的限制。
    [row][double_paragraph]

    通過設計後,可用立體打印製作義肢,但需手動打磨調整及穿針引線,每隻義肢安裝至少要兩小時或以上。
    通過設計後,可用立體打印製作義肢,但需手動打磨調整及穿針引線,每隻義肢安裝至少要兩小時或以上。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通過設計後,可用立體打印製作義肢,但需手動打磨調整及穿針引線,每隻義肢安裝至少要兩小時或以上。
    通過設計後,可用立體打印製作義肢,但需手動打磨調整及穿針引線,每隻義肢安裝至少要兩小時或以上。

    [/double_paragraph] [/row]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