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改革由人開始……再談智能城市

    Lawrence
    Lawrence
    《PCM》創刊編輯, 見證電腦由 Monochrome 到 3D,9.6Kbps 撥號到 5G 無線上網年代,DIY、攝影、影音、手機樣樣啱玩。

    早前對《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顧問研究報告》提出過一些個人意見,而報告推出之後,也引起不少人的討論。事實上,大部分的討論重點,並非香港未來應該有怎麼樣的智能城市願景,也非應該引入哪些智能服務。討論的重點,是政府有幾大決心去推動。

    Uber 無合法之日

    之前香港投資推廣署引入 Uber,成為新的共乘交通模式,結果 Uber 司機一個個變成犯法,Uber 的地位變得十分尷尬。創科局局長楊偉雄不下一次在公開場合說,創新也不能犯法!當然,不是說創新就可以犯法,但好多新科技,新的經濟運作模式出現,和現有法例衝擊的機會只會愈來愈多,以 Uber 為例,所犯的法例,來自數十年前的「白牌車」條例,以的士發牌制度去取締白牌車。但如政府真的有心想和全球接軌,在香港開發一套適用於共乘概念的法例,這樣才是積極的做法。但事實上,香港的的士牌照制度,長久以來背後涉及龐大利益,每個的士牌照價值六、七百萬元,政府內的官員,有哪個會夠膽提出影響這些故有利益的新法案?阻力之大,無人敢受這個風險。

    結果,共乘概念要在港實施,就變成空頭支票,沒辦法兌現。唯一可能就是引入手機 App 預約的士服務,讓的士服務變得有點智能的味道。但這都已經存在,根本就不用政府起帶頭作用。手機 App 預約的士都有一個好處,起碼肯接你單的的士,不會車到你面前才揀客,而用戶也可以預先知道的士車牌和位置等資料,總好過在街上不知何時會被拒載。

    Telsa 月賣 3,000 變成 0

    另一個聯想到的事例,是 Telsa 電動車,本來,全世界的大方向,是政府鼓勵市民使用電動汽車,減少汽油車輛在街上行駛而排放廢汽造成環境污染。法國最近更加通過,2040 年前停止使用所有燃汽油車輛,鼓勵車廠加快投入非燃油車輛的開發。本來,香港都有電動車的免稅優惠,但今年四月,政府竟然宣布中幅削減電動車首次登記稅的免稅額,變相電動車都要按車價打稅。須知道,現時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比汽油車仍高出一截,新稅未實施前,香港賣出有近 70% 的電動汽車都是 Tesla 的 Model S,車價動輒六,七十萬至接近一百萬,按這個售價打稅,Tesla S 的稅後價格,就要超過 100 萬元以上,跟富豪玩的超級跑車同價。

    在 2016 年,香港有超過 3,000 台新登記的電動汽車,比例計全球最高,本來,香港絕對有機會成為歷來最先進的電動車城市,奈何香港的停車場對電動車配套一直不足,例如供電動車用的充電泊位並不足夠,亦是沒有法例推動電動車應用,政府在推動電動車普及的初期,都有帶頭使用電動車或者雙供能源汽車,但都只是少量試用性質,用於較次要的政府公務上,在主要用途政府車輛和高官車輛,仍是以燃汽油汽車為主。

    Tesla 主導了香港的電動車供應,此時就有聲音說政府如同向單一汽車品牌作出補貼,對其他汽車品牌,又或者汽油進口商不公平。結果,政府不是提供誘因鼓勵其他品牌(特別是日本車)引進更加多電動車,以及將油站改裝部分位置成為充電站。反而是一刀切式將電動車跟汽油車睇齊,齊齊繳交首次登記稅,將有心買車的消費者,趕回到燃汽油汽車的選擇上,4 月份,Telsa 在港的銷量是 0 登記,即是一部也沒賣出,相比三月份單月登記數近 3,000 輛,有天淵之別。

    如果你是 Tesla CEO Elon Musk,又或者是 Uber(Uber CEO Travis Kalanick 上個月剛宣布辭任 CEO),未來還會信香港有心推動新科技應用?香港要發展智能城市,如果官員抱的仍是舊思維,怕舊的經濟利益模式受到影響,別說智能城市, 連「宜居城市」恐怕也會被輸掉。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