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平衡使用電子產品至為重要

    Dr. Joseph Leung
    Dr. Joseph Leung
    擁有工商管理博士及三個碩士學位,從事資訊科技行業超過 30 年,現為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香港零售科技商會副會長、香港互聯網論壇副會長、亞洲域名爭議解決中心專家名冊成員、香港調解資歷評審協會認可綜合調解員、英國特許仲裁學會(東亞分會)委員、學術及資歷評審局學科專家、香港、新加坡及英國電腦學會資深會員、英國特許市務學會資深會員、國際扶輪 3450 區中環海濱扶輪社創社社長。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電子產品已成為人類的恩物,不論三歲至八十歲都愛不釋手,正如已故歌手陳百強名曲《有了你》歌詞︰「我每日每天都想見你……見少一秒都空虛……」,低頭族隨處可見,而引發的社會問題亦逐漸浮現,包括交通安全、健康等問題。

    根據衞生署早前公布的一項調查,本港不少幼童一歲起開始使用屏幕產品,比世衞建議的一歲半及衞生署建議的兩歲更早,俗稱「電子奶嘴」。這項調查於 7 月訪問了 766 位 0 至 6 歲學前兒童的家長、482 名小學生及 80 名小學生家長,發現 13.1% 小學生平均每日上網 3 小時以上,逾五成小學生曾因上網等問題與父母爭執,有逾三成人因此減少睡眠、影響學業成績。另有 77.5% 小學生家長表示,曾因子女上網或用電子屏幕產品與他們爭執,較 2014 年的約 44% 高。此外,19.6% 家長表示經常陪學前子女用智能手機,陪用平板電腦及個人電腦的比率則有 11.1 及 6.2%,分別較上次調查跌 3 個及 5.8 個百分點。

    看了以上的調查,相信不少家長會問,這一邊廂教育局及學校正在全力推行「電子學習」,而那一邊廂衞生署呼籲過量使用電子產品,產品藍光可影響睡眠質素、影響執行能力、專注力,長遠有可能導致過度活躍症,更可能影響骨骼等健康,兩者看似有些自相矛盾,作為家長,究竟應該如何處理?

    其實答案很簡單,最重要是平衡,任何活動過份傾斜或過量都是有害無益,而一個小孩子的成長及學習過程都不應只是來自電子及互聯網世界,人與人的交流是兒童發展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相反,長期接觸電子屏幕,有可能令幼童分不清現實與虛擬世界的人際互動,幼童的成長發展例如展露笑顏、牙牙學語、模仿行為等,都是靠與真人互動才能建立。

    作為家長,更應以身作則,盡量花多些時間與子女溝通,對孩子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家長的身教。如果父母一方面責怪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自己卻機不離手,恐難以說服子女。以身體力行的方法教導子女,讓孩子知道該如何適當地使用科技產品,免於沉迷,相信各位家長只要坐言起行,定必能夠建造一個更健康的社會。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