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中學生研究 DNA 納米科技

    kaWing
    kaWing
    從事科技教育報導逾十年,見證香港電子學習及STEM的興起和轉變。

    能讓學生有如此改變,主要是創發社四位老師,分別是勞惠昌副校長、科學科主任林嘉嘉、科學科老師謝昌達,以及義務性質任教的博士生邵志遷( Simon, Chi-Chin Shiu )。 Simon 現時是一位博士生,就讀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研究領域是 DNA 納米科技。

    林主任先為大家講解培訓學生方式,編排是在中二才可以開始參與。原因是中一是個觀察期,主要是從學生們成績和課堂表現、活動參與度等,就可大概得知學生對興趣的合適度。接著中二時,會按他們的能力及性格,視乎學生能力建議他們入會嘗試做實驗或比賽等,中二才讓學生自願參與,同學們需參加課堂後,才著手開始培訓。

    剛開始時教授 DNA 基本結構以及配對,如 ATCG 的排序方式,接著也需要加強數學及化學知識。完成所有基本知識培訓後,才會設計 DNA 及運用儀器實習。林主任表示學生對常規課程接觸實驗的機會,理解十分正確,於原有課程編排僅能接觸部分儀器,而且次數不多,就算是生物科選修,大概也是 2 至 3 次,亦因此並非有太多真正接觸實驗的機會。

    教學團隊會為學生作為期一年左右的基礎知識培訓。
    教學團隊會為學生作為期一年左右的基礎知識培訓。

    最後,勞副校補充於整個實驗過程,既增加了學生科研知識能力,也有參加比賽的技能,最重要經由參賽,能培訓他們學習知識後的應用能力。

    至於 DNA 科研的難度是否高?教授設計及運用納米研技的 Simon 表示,他個人認為科研內容確實不算難,事實上歷經一年,已證明中學生確實有能力進行與大學生進行相等的研究。他個人認為中學生未能直接學習新科技,主要是大學與中學實驗器材上的差別。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