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億像素 Snap-shot 的魔力 Fujifilm GFX100RF

ThomasChan
ThomasChan
手機,相機、電腦、新 Gadget 樣樣鐘意試。

去年一台富士 APS-C 定焦鏡 Snap-shot 相機 X100VI ,原價 $12,900 最高可以炒到二萬多,幸好從朋友借到並拍了一整天。當時就感覺富士絕對把這部相機推高一級。果然今年就用上了用中片幅感光元件,推出了 GFX 100RF,擁有 1 億像素兼是中片幅的低訊噪表現已是預計之內,外觀延續富士一如既往的復古風,絕對是富士不敗之作,哪有不買(不炒)的道理。

機身設計語言與 X100VI 極度相似。

GFX 100RF 機身設計語言有點像 X-E 機款,甚至與去年推出的大熱款 X100VI 極度相似,外觀延續富士一如既往的復古風,觀景器都是放在機背的左上角。為遷就加大了的中片幅感光元件,GFX 100RF 機身比較高,手把也比較深,就算好像我這樣手掌較大的用家,也能夠握得實。至於機身屏幕,可以反出來至腰水平。

拍攝比例轉盤  助構圖說故事

拿上手就發覺 GFX 100RF 機身屏幕上方有個垂直轉盤,十分特別,不是更改拍攝模式,也不是選擇色彩設定,而是用作改變比例 Aspect Ratio,共有 9 個。最原始的比例 5:4、3:2、1:1 固然會有,但都有一些比較少聽得,例如是 65:24、17:6,這兩個比例出來會顯得更寬,拍出電影感,再搭配富士引以爲傲的濾鏡,絕對有 Feel!但是經過數天的拍攝,在利用手指去切換比例時,略嫌狼狽,始終一隻手指很難推動轉盤,反而設置在菜單或一個快捷鍵會更佳。

GFX100RF 機頂的轉盤設計和擺位與 X100VI 一樣。屏幕上方新增了比例切換轉盤,用來更改拍攝比例,塑造不同效果。
機身按鈕和十字操作鍵,都是一貫的擺位。
機身正面在快門鍵下方加多了一個撥杆,作為數碼變焦用推桿。

鏡間快門 適合長曝光拍攝

GFX 100RF 是運用了鏡間快門的 GFX 系列相機,平時大家可能聽開電子快門或者機械式快門,而鏡間快門卻少有接觸。事實上,鏡間快門是直接整合在鏡頭結構中,這是一種位於鏡頭內部的快門設計,由多片金屬葉片組成,透過葉片的開合控制曝光時間,與常見的平面快門不同。

然而,鏡間快門的葉片運動比平面快門更輕微,有效降低機身震動,適合長曝光或高畫質需求,所以筆者在夜拍長曝光時都不用過於擔心手震問題。不過多數鏡間快門鏡頭,最快僅 1/2000秒 (GFX100RF 的機械快門最快為 1/4000 秒),不利於極高速攝影。如果不幸遇上快門損壞,有可能需要連同鏡頭一起維修。

GFX 100RF,機身配搭一支 35mm F4 光圈的定焦鏡頭,配合中片幅感光元件等同 35mm 全片幅相機的 28mm 鏡頭焦距。亦都附有 49mm 的保護濾鏡、遮光罩、前保護蓋和轉接環。富士照顧到用家可能在買完相機,需要四處尋找合適的配件,所以現在粉絲買機附送重要配件,不用擔心買錯型號等問題。當然,作為內置定焦鏡,若鏡頭能做到 f/2.8 光圈,夜間拍攝時能有更大彈性,不過有大面積的中片幅感光元件,就算 f/4 的光圈已能造出很好的散景效果。

機身配搭 35mm F4 光圈的鏡頭,換成 35mm 全片幅的等效焦距為 28mm。
GFX 100RF 細心爲用家附上保護濾鏡,遮光罩,前保護蓋和轉接環。

數碼變焦增加拍攝焦距彈性

GFX 100RF 規格方面與中片幅相機 GFX 100II 一樣,用上一億像素的中片幅 CMOS。另外,除 35mm 外,今次增設了數碼變焦,有 80mm、63mm 以及 45mm,方便大家玩下構圖,可以嘗試一下在不同比例中使用數碼變焦,在一億像素的加持之下,做到遠焦效果,加上裁剪後亦會有出色的細緻度。

機身左邊有 Mic in、Headphone out port、USB-C 以及 micro HDMI。
機身右邊設有兩個 SD 卡槽。

1 億像素感光元件最高可以拍攝 11648 x 8736(4:3 比例)解像度,最高可以去到 16bit RAW。錄影方面,相機錄影最高拍到 DCI 4K 30FPS,電子防震當然不少得,開啓後會有 1.3 倍的畫面裁切,在構圖時就要注意一下。電池使用 NP-W235 鋰電,每次充滿電可拍攝 820 張相片,或者 100 分鐘 4K 影片,一天的拍攝,不錄影的話,一個電池綽綽有餘。GFX 100RF 左邊有 Mic in 以及 Headphone out port、USB-C 以及 micro HDMI。右邊則是兩個 SD 卡槽。而重量體積方面,算是 GFX 系列當中比較輕巧的一部,未包含電池和記憶卡,大約重 654 克。

內置 ND 濾鏡

GFX100RF 一樣有富士招牌的 20 個預設菲林模擬風格。機身內設一塊 -4 級光的實體 ND 濾鏡,對拍攝長曝光時十分有幫助。GFX 100RF 不設機身硬體防震,有讀者會好奇那拍照時會出現矇糊影像嗎?始終廣角鏡頭對於防震的需求不是那麼高,認真拍攝的這,最好配合三腳架就可以安心。

新增了內置 ND 濾鏡,雖然不是甚麼新鮮功能,但始終很有幫助拍照錄影。
錄影最高去到 DCI 4K 17:9 30 FPS(4096 x 2160)。
對焦系統有物體追蹤,包括動物以及其他交通工具,追車靈敏度不俗。
富士經典的軟片模式,個人就喜歡 PRO Neg Hi,拍攝人像和街景確實一流

試相區

相片中的建築物外牆十分銳利,樹葉紋理清楚可見。(35mm, 1/250s, F4, ISO200)
數碼剪裁 : 原大 (35mm, 1/500s, F4, ISO200)
數碼剪裁 : 63mm (35mm, 1/500s, F4, ISO200)
數碼剪裁 : 80mm (35mm, 1/500s, F4, ISO200)
以獨特的 65:24 比拍攝,在 1 億像素下(剪裁下解像度為 6448 x 2384),天星小輪的陳年鐵皮鏽跡都表露無遺,遠至中環 IFC 的窗戶都可以數到。
1:1 原大
富士的軟片模式是筆者最喜歡的,每次拍完幾乎都可以直出也有很好質感。
在標準色彩模式下,拿富士去做街拍亦都不錯,還要搭配住細小的 35mm 鏡頭,不會過於搶眼,又能捕捉到街道的景物。
切換拍攝比例至 17:6,就能在畫面中隱藏邊框外的景象,讓構圖變得更簡單。
夜拍質素佳,ISO 推到去 1000,噪訊控制得不錯,沒有影響影像。
雕像的石紋清晰可見,甚至見到坑紋。

Fujifilm GFX100RF Spec.

感光元件 : 44 x 33mm 中片幅 CMOS
有效像素: 102MP
最高解像度 : 11648 x 8736
影像比例:1:1, 5:4, 4:3, 3:2, 16:9
ISO 範圍:40-102400
影像穩定: 無
鏡頭焦距:35mm ( 全片幅等效焦距 28mm)
數碼變焦:36mm, 50mm, 63mm 等效
對焦點:425 點
觀景器:5,760,000 點電子觀景器
觸控屏幕:3.15″ 2,100,000 像素觸控屏幕
機械快門:3600 sec – 1/4000 sec
電子快門: 最高 1/16000 sec
連拍:6.0 fps
尺吋:134 x 90 x 77mm
重量:735g (連電池)

售價:HK$39,000
查詢: Fujifilm HK

ZCOPE》最新影片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