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s

【氣候挑戰】氣候變化何去何從? AI 會否影響減碳大局?

到 2030 年,用於 AI 和 AGI 競爭的數據中心的快速發展,預計將使全球增加 25 至 30 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量,有可能比目前的排放水平增加 2 倍。這是對全球氣候目標的重大挑戰,並凸顯了技術進步與環境可持續性之間的緊張關係。

Manus AI:DeepSeek 後另一個智能體的先驅

隨著人工智能從 「工具」 向 「助手」 再向 「代理人」演進,《Manus AI》 作為全球首款通用型 AI 智能體產品,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款由中國團隊於 2025 年 3 月推出的產品,不僅在全球 AI 智能體行業中嶄露頭角,同時也在 GAIA 基準測試中超越了多家知名國際巨頭。因 Manus AI 目前還是在內測階段,筆者還沒機會真正體驗,但會嘗試綜合各方訊息,分享一些案例、其核心技術解析以及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戰等多個角度,全面探討 Manus AI 的獨特魅力。

【氣候挑戰】以氣候問題 挑戰 13 個 AI 平台分析力

上期台長以氣候問題初步測試幾個免費人工智能平台,今期會用程度較深的氣候問題,進一步測試不同的 AI 平台能力,加入上篇文章刊登之後出現的 DeepSeek 和 Grok,還有 ChatGPT、Perplexity、Copilot、Gemini 等 一共 13 個平台。

【氣候挑戰】以氣候問題 初步測試 AI 人工智能

2024年8月,我以《應對氣候挑戰新方向:人工智能》為題,介紹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在近年突飛猛進的經過,以及在預測天氣的應用。近日,隨著我國推出DeepSeek(深度求索),基於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的AI平台的競爭變得白熱化。2025年1月18日,應國史教育中心邀請,我在香港天文台做了一場關於AI應用與問題的講座(圖一)。為準備講座,我也展開對幾個較爲流行的AI平台進行測試。

最新文章

從「Web3 嘉年華」看行業發展

2025 年 4 月初,「2025 香港 Web3 嘉年華」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作為亞洲地區最具影響力的 Web3 行業盛會之一,此次嘉年華的宣傳文案中,「頂級專家雲集」與「國際視野」成為兩大賣點。然而,當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現場的實際情況卻與宣傳中所營造的熱烈氛圍形成了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