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共融(Digital Inclusion)是指確保所有人,無論其經濟狀況、年齡、性別、殞疾狀況或地理位置,都能平等參與數碼科技的發展與應用。在數碼化席捲全球的今天,數碼共融不僅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關鍵,也是企業拓展市場、促進創新和提升品牌價值的戰略機遇。
根據世界銀行在 2023 年公布的數據, 全球仍有約 37% 的人口(約 29 億人)無法接入互聯網,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和偏遠地區,這一數碼鴻溝限制了該些人教育、就業和經濟參與的機會。企業作為科技進步的推動者,肩負著縮小這「Ascending to these challenges」,企業可通過設計包容性產品、提供技能培訓、投資基礎設施和培養多元化文化,積極推動數碼共融。本文將深入探討企業如何全面推動數碼共融,並以豐富的案例展示成功實踐。
數碼共融的商業與社會價值
數碼共融的目標,是消除不同群體在科技接入和使用上的差距,這不僅是社會責任的體現,還為企業帶來顯著的商業價值。首先,數碼共融有助於市場擴展,通過接觸邊緣化群體,企業可開拓新客戶群,例如農村地區或低收入社群。其次,來自多元用戶的反饋能驅動產品創新,滿足更廣泛的需求。此外,積極推動數碼共融可提升品牌形像,展示企業對社會公平的承諾,吸引重視可持續發展的消費者與投資者支持。最後,許多國家對數碼無障礙的法律要求日益嚴格,企業若能提前布局,可有效降低合規風險。
策略一:設計包容性產品與服務
企業應確保其數碼產品和服務對所有用戶都具備可訪問性(Accessibility),這包括遵循國際標準,如網站內容無障礙指南(WCAG),提供文字替代(Alt text)、鍵盤導航和可調整字體大小等功能,以支持視障、聽障或行動不便的用戶,例如蘋果公司在其產品中內建了多種無障礙功能,如 VoiceOver 螢幕閱讀器和放大鏡功能,讓殞疾人士能輕鬆使用 iPhone 和 iPad。
此外,企業應提供多語言支持,特別是在多元文化市場,並開發可在低速網絡或舊設備上運行的輕量級應用程式,例如 Meta 的 WhatsApp 在全球發展中國家被廣泛使用,因其低數據需求和簡單介面而深受歡迎。
策略二:提供數碼技能培訓
缺乏數碼技能是許多人無法充分利用科技的障礙,企業可通過內部和外部培訓項目縮小這一差距。在內部,企業可為員工提供數碼技能課程,特別是針對年長員工或非科技背景的員工。在外部,企業可與學校、非營利組織或政府合作,為弱勢群體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數碼素養課程。
一個典範是 Google 的「Grow with Google」計劃,該計劃在全球範圍內為個人和小型企業提供免費數碼技能培訓,涵蓋從基本電腦操作到數碼營銷的內容。

另一案例是 Amazon 的「Amazon Future Engineer」項目,專注為來自弱勢背景的學生提供電腦科學教育,幫助他們進入科技行業。
策略三:投資基礎設施與合作
互聯網接入是數碼共融的基礎,但在許多偏遠地區,這仍是主要障礙。企業可通過與電信公司或政府合作,擴展網絡覆蓋,例如 SpaceX 的 Starlink 計劃利用衛星技術為全球偏遠地區提供高速互聯網,顯著改善了農村社群的數碼接入。此外,企業可開發經濟實惠的設備,降低科技進入門檻,例如小米以低成本推出智能手機,在印度和非洲市場獲得巨大成功,讓更多人負擔得起數碼設備。

公私合作也是有效途徑,如 Vodafone 的 M-Pesa 移動支付平台,與非洲當地政府和銀行合作,為無銀行賬戶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務,促進經濟包容性。
策略四:培養多元與包容的文化
數碼共融不僅是技術問題,也是文化問題。企業應建立多元化團隊,確保產品在開發過程中,納入不同背景的視角, 例如 Salesforce 在其產品設計中積極納入來自邊緣化群體的反饋,確保其客戶關係管理(CRM)平台對中小企業和非營利組織同樣友好。此外,企業應定期開展用戶研究,了解殞疾人士、老年人或低收入群體的需求,並公開承諾數碼共融目標,接受公眾監督。Adobe 便是範例,其公開的包容性設計藍圖承諾到 2025 年實現所有產品的無障礙化,並定期發布進展報告。
挑戰與應對
推動數碼共融並非無障礙,企業可能面臨高昂的開發成本、技術限制和文化阻力。為應對成本問題, 企業可將數碼共融視為長期投資,通過市場擴展和品牌提升獲得回報。技術限制可通過模組化設計解決,例如逐步升級服務以適應低資源環境。
針對文化阻力,企業可通過本地化策略和教育活動建立社群信任,例如 IBM 在非洲推廣其 AI 技術時,與當地大學合作開展培訓,消除了對新技術的疑慮。
結論 – 數碼時代的必經之路
數碼共融是企業在數碼時代的必經之路。通過設計包容性產品、提供技能培訓、投資基礎設施和培養多元化文化,企業不僅能縮小數碼鴻溝,還能實現商業增長與社會影響力的雙贏。從蘋果的無障礙功能到 Vodafone 的金融包容性,再到 Google 和 Amazon 的技能培訓。這些案例表明,積極擁抱數碼共融的企業將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為更公平的未來鋪平道路。在數碼化加速的 2025 年,企業若能將數碼共融融入核心戰略,必將迎來可持續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