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上,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發表了長達 100 分鐘的主題演講,全面展現公司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最新技術與未來藍圖,並強調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關鍵地位。

建立台灣 AI 超級工廠與新總部
黃仁勳的整個演講中,詳細講述 NVIDIA 在 AI 運算虛的發展佈局,從國家級的 AI 工廠、企業用的 AI 代理伺服器,到開發人員使用的 AI 電腦都有涉及,黃仁勳指,NVIDIA 是唯一一家 I.T. 公司,會將未來 5 年的產品路線圖與客戶分享,原因是 AI 工廠的大型建設屬於基建項目,規劃時需要土地、能源、排污、人員配置和教育支援,屬於城市規劃一部分,設計時需要就更長遠的發展作準備。

而在台灣的基礎建設上,黃仁勳宣布,NVIDIA 將與鴻海科技集團及台灣政府合作,在台灣建造一座「AI 工廠」,預計將使用 10,000 顆 Blackwell 晶片,為台灣的研究機構、新創公司和產業提供先進的 AI 基礎設施。
此外,NVIDIA 將在台北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設立新的總部「NVIDIA Constellation」,進一步深化與台灣的合作關係,並強化其在亞洲的研發與業務布局。事實上,在整個演講中,黃仁勳多次提到台灣電腦產業鍵的重要性,由台積電生產晶片,到包括大量電腦主機板和系統生產商,合作生產 AI 電腦。所以將 NVIDIA 總部設在台灣,就可以跟產業鍵夥伴有更緊密合作。至於在美國設廠的計劃,一點也沒提到。
推出 NVLink Fusion:開放式 AI 平台
為了促進 AI 生態系統的多元發展,NVIDIA 推出全新的 NVLink Fusion 架構,允許其他廠商的中央處理器(CPU)與 NVIDIA 的 GPU 或 Grace CPU 進行整合。初期合作夥伴包括富士通、Qualcomm、聯發科、Marvell 等,這一策略性的轉變使 NVIDIA 的 AI 平台更加開放,滿足客戶對於客製化 AI 解決方案的需求。

Blackwell 架構與 DGX Spark:推動 AI 運算革新

NVIDIA 的最新 Blackwell 架構正式進入全面生產階段,與前一代 Hopper 相比,在 AI 推論任務上性能提升達 40 倍。同時,NVIDIA 推出 DGX Spark,一款桌上型 AI 超級電腦,為開發者提供強大的運算能力,預計將於數週內上市。

Dynamo:AI 工廠的作業系統
為了優化 AI 推論工作負載,NVIDIA 發布了開源軟體系統 Dynamo,被譽為「AI 工廠的作業系統」。Dynamo 能夠管理分散式 GPU 系統的各種複雜任務,如管線並行、張量並行、專家並行等,提升 AI 模型的運行效率。

物理 AI 與機器人技術的突破
黃仁勳強調,AI 的下一階段是「物理 AI」,即能夠理解並與實體世界互動的 AI 系統。NVIDIA 推出 Isaac Groot N1,全球首個開放且可自訂的類人機器人基礎模型,並與 Google DeepMind 及 Disney Research 合作開發 Newton,一個專為機器人模擬設計的開源物理引擎。
DeepSeek R1:推動全球 AI 研究
黃仁勳讚揚中國開源 AI 模型 DeepSeek R1,稱其為「送給全球 AI 產業的禮物」,並指出該模型在推論能力上的創新,激發了全球對 AI 推論與推理的深入探討。
展望未來:Rubin 架構與 AI 基礎設施的擴展
NVIDIA 預告將於 2026 年推出 Rubin 架構,採用台積電 3 奈米製程,支援 HBM4 記憶體,性能將達到 50 petaflops。此外,NVIDIA 計劃在 2027 年推出 Rubin Ultra,進一步提升 AI 運算能力。
黃仁勳表示,AI 已成為如同電力和網際網路般的基礎設施,未來的 AI 工廠將成為推動全球產業升級的核心動力。他強調,台灣在這場 AI 革命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NVIDIA 將持續深化與台灣的合作,共同推動全球 AI 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