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無痕不等於有私隱 Google 同意銷毀無痕模式下收集的資料

    Mickey Chan
    Mickey Chan
    愛模擬飛行、希望終有一日回到單車上的宅,眼鏡娘控。座右銘: 1.膽固醇跟美味是成正比的; 2.所有人都可以騙,但絕對不能騙自己; 3.賣掉的貨才是錢,不賣的收藏品不值一文; 4.踩單車,是為了吃更多美食! 5.正義的話語,不一定出自正義之人的口;

    現時的主流瀏覽器都會備有所謂的「無痕模式」或「私隱模式」,讓人覺得瀏覽網站看來較有私隱保障。不過原來在這些模式下,仍然會被人收集瀏覽資料,而其中一個「大手」就是 Google。最近 Google 就一宗集體訴訟向美國加州聯邦法院提交和解建議文件,答應刪除或去識別化在用戶使用「無痕模式」瀏覽網站時所收集的瀏覽資料。

    這宗集體訴訟由 2020 年提出,一群 Google 帳戶持有人指控 Google 透過 Chrome「無痕瀏覽」功能,非法追踪他們的行為,要求賠償 $50 億美元。

    Google 需要刪除 2023 年 12 月或以前,在用戶使用私密瀏覽模式期間收集的資料,如果資料未能徹底刪除,就需要進行去識別化處理。除此之外,Google 還要披露更多有關如何在「無痕模式」下收集資料詳情,並且要限制日後收集資料。

    Google 堅持他們從未在用戶使用「無痕模式」期間將資料與用戶關聯,他們樂於刪除舊技術資料,那些資料從未關聯個人,且從未以任何形式用於個人化。

    無痕不代表不被追蹤

    瀏覽器的私密瀏覽模式自 2005 年開始出現,Apple Safari 是其中一款最先備有這個模式的瀏覽器,Google Chrome 到 2008 年加入「無痕模式」,在這模式下瀏覽器會建立一個臨時工作進程 (Session),與主工作進程隔離,不會保存瀏覽紀錄,而該臨時工作進程的資料如 Cookie 都會在臨時工作進程關閉時被清除。

    不過「無痕模式」不一定能保護用戶不被追蹤。Google 在今年年初已修改 Chrome「無痕模式」提示,表明使用同一部電腦的其他用戶不會看到其他人的瀏覽資料,不過這不影響用戶所瀏覽的網站或所使用的服務如何收集數據,包括 Google 本身。

    最新影片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