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狗

改變香港創科的未來

ViuTV 原創劇,同時被網民喻為神劇的《 IT 狗》,文章刊登時 20 集已經全部播放完畢,令不少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然而 IT 人又有何感?大結局那集,男主角阿信面對巨人 Moby 老闆萬鈞,説出這番說話:「香港創科欠缺的,從來都不是甚麼技術,因為最好的技術,我們 20 年前已經擁有過,真正令這個城市停滯不前的,也不是你所說的無知或短視,而是我們對香港創科,都已經失去信任。」身為普通市民,或是 IT 人的你,是否認同這番說話?

收視率以外的統計

話題電視劇《 IT 狗》剛播完,單單看網絡上的討論都知劇集大獲好評。執筆時未有收視結果,相信應該報捷。收視率過去一直是量度電視節目受歡迎程度的方式,近年卻被觀眾和商戶忽略,大概是慣性收視未能反映實際的評價。其實,用社交聆聽 (social listening) 或會更貼近民情。

最新文章

科技重塑香港電影場景:虛實交織的文化旅遊新經濟

香港曾以「東方荷里活」之名風靡全球,從李小龍的功夫片,到王家衛的藝術電影;從《古惑仔》的市井江湖到《九龍城寨之圍城》的賽博龐克(Cyberpunk)美學,無數經典場景不僅是電影史的瑰寶,更是城市記憶的載體。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場景或已被拆除,或淹沒於都市更新中。如果能透過 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MR(混合實境)、數位人技術及沉浸式體驗館等科技,重現這些文化地標,絕對有條件將其轉化為旅遊經濟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