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面對各類網絡風險,要講求可持續營運業務,備份軟件公司 Veeam 提出數據韌性(Data Resilience)。最新研究發現,企業的數據韌性自信與現實存在巨大落差,約七成管理層認為自身的數據保護策略已足夠,但經專業評估後,真正能達到「最佳水平」的僅得 8%,數據安全仍是企業一大盲點。
Veeam 引述《勒索軟件趨勢與策略報告》數據,指過去 12 個月內有七成企業曾遭受攻擊,其中九成以上的黑客能成功刪除或破壞備份,令「付款換數據」的方案徹底失效,更有 69% 付贖金的企業再次成為同一黑客集團的目標。
Veeam 亞太地區及日本總經理及資深副總裁 Beni Sia 表示,企業應建立系統化的數據韌性框架,方能應付挑戰。這套框架涵蓋五個項目:可靠及潔淨的備份副本、快速復原能力、數據可攜性、以安全為核心的設計,以及應用人工智能輔助監測與預測。這不僅是技術功能,而是跨越人員、流程與策略的整體藍圖,幫助企業在遭受攻擊時仍能保持營運連續性。

Veeam 的研究亦發現,雖然 94% 受訪企業計畫增加IT投資,但大部分投入的比例不足,未能發揮數據韌性帶來的真正價值。調查指出,每在數據韌性投資 1 美元,能換來 10 美元的業務回報。然而,全球企業在過去一年因數據事故累計損失達 4,000 億美元,當中包括金錢損失,更涉及品牌信譽,導致流失客戶信任。
推出預製軟件 Veeam Software Appliance

Veeam 在上月推出 Veeam Software Appliance,為預製軟件、預先配置,讓企業指配到目標的平台便可即時啟用。Veeam 亞太地區及日本系統工程副總裁吳孔煜(Raymond Goh)指出,內置 Veeam 拓管的 Linux 作業系統,製作可開機的 ISO 鏡像檔案或虛擬機器,IT 人員直接安裝,甚至在雲端平台上指配,減省傳統設備需安裝、維護及授權的繁複程序,冀能吸引企業引入數據保護方案,降低總持有成本。

Beni Sia 表示,Veeam 的業務保持快速增長,目前年度經常性收入(ARR)達 17.5 億美元,擁有逾 55 萬客戶,涵蓋七成《財富》全球 2000 大企業。
Veeam 的私募基金母公司 Insight Partner 在今年初向多個機構投資者以估值150億美元批出20億美元的股份,包括TPG、新加坡淡馬錫、微軟等。Veeam由俄國工程師Ratmir Timashev及Andrei Baronov在美國創立,2020年初向Insight Partner悉數售出公司股權,獲得50億美元之後便全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