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水霧耕移動農場 新鮮蔬菜即摘即食

    Eric Chong
    Eric Chong
    商業・科技・創業・編輯

    外國興起農場直送餐桌( Farm to Table )概念多時,香港礙於土地問題未能做到。水霧耕( Farmacy )研發的智能移動農場讓本地餐廳實現這概念,在室內種植,即摘即食,保證新鮮,既富有味道,又有營養價值。

    近年興起水耕裁種,毋須土壤種植,因此能在室內種植農產品。為達到最大經濟效益,水耕裁種多數在工廠大廈內大規模種植。水霧耕則走另一方向,以去中心方式耕種,設移動農場將蔬菜直接帶到用戶的地方,見證農作物生長,安心進食。

    該公司聯席創辦人兼行政總裁麥嘉晉指出,香港逾 98% 農產品從外地入口,中國佔了最大部分。雖然有政府部門把關,但自給自足的農產品始終可保證新鮮和安全。「農產品自收割之後,味道和營養會流失,以菠菜為例,收割後 24 小時便流失 75% 營養,其他品種的蔬菜亦會減一半。因此,高級餐廳用農場直送餐桌作賣點,讓客人品嚐的蔬菜味道截然不同。」

    他續指,移動農場可保留多 25% 至 50% 營養和味道。以金蓮花為例,是近年法國菜常用的香草,新鮮即摘時吃下有一種淡淡的清新和山葵的辛辣味。但菜市場買的金蓮花,大多流失了味道,只有淡淡的山葵味。

    移動農場內置多個感應器,自動調節環境,適合種植不同種類的農產品。而水霧耕的種子菜有逾 30 種,包括香港較罕見的沙律菜和香草。

    全自動水耕機

    水霧耕的創業構思跟麥嘉晉諗港大工商管理碩士的同學一同構思,有人來自食材研究,亦有從事綠色環保。他們在 2017 年合組創業公司,順理成章加入港大創業公司發展中心 iDendron,成為培育的一員。期間獲得技術支援,並在 2018 年於銅鑼灣名店坊開設農場實驗室,研發產品和示範種植。

    麥嘉晉介紹,水霧耕的移動農場內置多個感應器,自動控制光度、溫度、濕度、營養液、二氧化碳,所得的數據上傳雲端作分析和監控,亦會根據所種植的農作物為各參數作調整,全自動提供最適合的生長環境。在該公司的管理系統可監察各移動農場的情況,用戶亦可通過智能電話程式查看。

    現時,水霧耕的種子菜有逾 30 種,包括超市常見的沙律菜、餐廳常用的烹調香草等,即使季節性的農產品,也能在移動農場內全年生長。他強調,水霧耕目標提升農產品的味道、營養價值和安全。「即摘即食保持鮮味和營養,用戶見證著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保障食物安全。」

    水霧耕在商場內開設實驗室,展示城市內的水耕技術。

    實現農場直送餐桌

    該公司經過兩年的研究,移動農場正準備推出市場。去年 11 月先在商場內示範產品,將室內耕種概念帶給本地市民。麥嘉晉指出,當時反應不俗,包括有本地五星級酒店打算設一幅大型種植牆,採用水霧耕特製的移動農場,既有美化作用,亦為旗下餐廳提供新鮮蔬菜,甚至可配合推廣主題,種植不同農作物,同樣即摘即烹調。

    類似的概念也將在數碼港商場實現,該公司計畫與飲食集團合作,開設以農場直送餐桌作主題的餐廳,佔地幾千呎,埸內設大量移動農場種植不同蔬菜,成為餐牌的主打。

    移動農場也會在超市安裝。麥嘉晉透露,已跟泰國一間超市集團磋商,並運送了幾部機器給對方試用。今年稍後會在曼谷市內的超大型分店安裝,取代售賣傳統蔬菜。「客戶在移動農場內選擇喜愛的蔬菜,整棵連根拔起買走,同樣保證新鮮。」

    學校近年用農場作 STEM 教材,水霧耕的移動農場亦有校園版,改為半自動方式操作,供學生了解裁種植物的科學原理。他表示,現時獲本地多間學校試用,新學期或會擴充該市場的規模。

    月租模式拓商業市場

    至於盈利模式,移動農場會以月租方式供應給企業客戶。無論是種植或機器管理等所有操作由水霧耕負責,客戶只需定期收割即可。

    現時該公司專注做 B2B2C 市場,由於餐廳需求量較大,即使提供定製移動農場和農產品,亦符合成本效益。麥嘉晉稱,當商業市場發展至一定規模,會研究開發家居版移動農場,讓消費者可在家中種植蔬菜。「家居版產品需要更穩定及技術要求更高,包括從種子至幼苗的高風險階段,現時未有資源兼顧。」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