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50 億美元入股 Intel 盤前股價大漲三成

Author:

Published:

- 廣告 -

NVIDIA 來個順水人情!應承了特朗普要在美國加大投資,特朗普也提過要幫 Intel 找注資!結果是 NVIDIA 與 Intel 於美國時間 9 月 18 日宣布合作,NVIDIA 將以每股 23.28 美元價格,投資 50億美元 Intel 普通股,成為其最大外部股東之一,而且兩廠將建立多方面技術及產品合作。NVIDIA 盤前交易上漲 2.2%,Intel 股價更急升32%。交易完成後,NVIDIA 將持有超過 4% 的 Intel 股份,絕對是全球科技界近來最強震撼彈。

受注資消息刺激,Intel 在美國開市前股價大升 32%。

據兩廠公布的消息,雙方將利用 NVIDIA NVLink 無縫連接 NVIDIA 與 Intel 產品架構,將 NVIDIA 先進的 AI 與加速運算(Accelerated Computing)優勢,結合 Intel 領先的 CPU 技術和 x86 生態系統,為客戶提供頂尖解決方案。而在數據中心領域,Intel 將為 NVIDIA 打造定制的 x86 CPU,而 NVIDIA 更會將這些 x86 CPU 整合至旗下 AI 基礎設施平台。而在 PC 方面,Intel 將會研發整合了 NVIDIA RTX GPU 晶片的 x86 SOC(系統單晶片),結合兩廠所長,這些新款 x86 RTX SOC 將帶來強勁效能,為各種 PC 需求提供強大動力。

NVIDIA CEO 黃仁勳

NVIDIA CEO 黃仁勳表示,AI 正推動一場新的工業革命,這次兩廠歷史性的合作將 NVIDIA 的 AI 與加速運算,與 Intel 的 CPU 及廣大的 x86 生態系統緊密結合,實現了兩個世界級平台的融合。雙方共同擴展生態系統,為下世代的電腦奠定基礎。而 Intel CEO陳立武則指出,Intel x86 架構數十年來都推動現代電腦運算發展,並擁有領先的數據中心與客戶端計算平台。結合 Intel 的製程技術、製造和先進封裝能力,將與 NVIDIA 先進的 AI 與加速運算技術相輔相成,為科技產業帶來新突破。

- 廣告 -
Intel CEO 陳立武

Intel、NVIDIA 曾對簿公堂

Intel 早年是 CPU 霸主,在數據中心市場更是隻手遮天,氣焰一時無兩,而 NVIDIA 當年則專注於遊戲 GPU 霸業,但兩廠之間亦曾掀起不同恩怨。早在 2000 年代初,雙方曾有過一段合作蜜月期。當時,NVIDIA 為 Intel 的 CPU 開發了廣受好評的 nForce SLI Intel Edition 晶片組。然而,這段關係在 2008 年開始惡化。Intel 當時大力推動其整合了 GPU 的 Core i 系列處理器,與 NVIDIA 的 GPU 產生直接競爭。隨後,Intel 對 NVIDIA 發起訴訟,指控 NVIDIA 無權為其新一代的 QPI 匯流排技術 CPU(如 Nehalem)生產晶片組。NVIDIA 迅速提起反訴,指責 Intel 違反專利,並試圖壟斷市場。法律戰最終在 2011 年以和解告終,Intel 同意向 NVIDIA 支付 15 億美元的授權費用,但 NVIDIA 也黯然退出了晶片組市場,雙方關係降至低點。

隨著時間推移,兩家公司命運出現巨大反差。Intel 錯失了智能手機的爆發浪潮,而且自 2015 年起,其 CPU 晶片多次開發延誤,製程技術也逐漸落後,不僅在消費級市場被 AMD 迎頭趕上,晶片製程技術更遠被台積電拋離,其股價也持續下跌。與此同時,NVIDIA 則完成了華麗轉身。它將其 GPU 技術從遊戲領域成功擴展到AI和深度學習市場。隨著 2020 年後 AI 技術爆炸性發展,NVIDIA 的GPU 成為 AI 公司不可或缺的核心,公司市值也因此大幅飆升。至於昔日霸主 Intel,如今在技術和市值上都被 NVIDIA 遠遠拋離,甚至需要美國政府、SoftBank 及 NVIDIA 等各方注資入股拯救,兩家科技巨頭截然不同的命運令人唏噓。

不過是次 NVIDIA 與 Intel 攜手合作,除了是美國特朗普政府「讓美國再次偉大」政策所樂見外,對兩廠來說都是各取所需的美事。日後 NVIDIA 能夠依賴 Intel x86 生態系統,進一步擴張其 AI 盛世,對其霸業無往而不利。而 Intel 亦能藉 NVIDIA 在 AI 生態上的紅利,在自家 x86 晶片以至未來晶圓代工業務上,扭轉長久積弱局面,相信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然而,台積電和 AMD 就可能要格外小心,事關 NVIDIA 未來很有可能交予 Intel 生產 AI 晶片,台積電會否喪失大量訂單也是未知之數;AMD 亦可能面對 NVIDIA 和 Intel 兩強結合,未來在 AI 和數據中心等業務上或會遇上多場硬仗。未來科技界、尤其半導體業界勢力必會重新洗牌,發展值得關注。

- 廣告 -
Lawrence
Lawrence
《PCM》創刊編輯, 見證電腦由 Monochrome 到 3D,9.6Kbps 撥號到 5G 無線上網年代,DIY、攝影、影音、手機樣樣啱玩。
- 廣告 -

Related Articles

- 廣告 -

Recent Articles

- 廣告 -

最新影片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