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Intel 18A 製程首作終出世 明年一月發布 Panther Lake

Intel 18A 製程首作終出世 明年一月發布 Panther Lake

近年 Intel 深受製程技術困擾,產品推出時程與表現皆落後於人,更曾徘徊於分拆晶圓生產業務的邊緣。但堅持下去就有希望,Intel 幾經辛苦終於克服困難,即將於明年 1 月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CES 2026 上發布旗下首款 18A 產品——Panther Lake,等待已久的用家們要留意了!

Intel Core Ultra Series 3 處理器真身,屬 Panther Lake 系列,以 Intel 18A 製程生產。
Intel Core Ultra Series 3 處理器真身,屬 Panther Lake 系列,以 Intel 18A 製程生產。
Panther Lake「黑豹」將在明年 CES 2026 上現身。
Panther Lake「黑豹」將在明年 CES 2026 上現身。

由於 Intel 18A 是首度在美國研發及製造、達 2nm 等級的先進製程技術,因此 Panther Lake 作為 Intel 18A 製程首作,在特朗普政府重回「美國製造」戰略中有極重要意義。技術上,Intel 18A 整合全新 RibbonFET 電晶體架構,取代以往的 FinFET,採用全環繞閘極(GAA)設計,能大幅降低晶體管漏電(leakage current)問題,實現極佳能效和效能。另外,Intel 18A 製程加入 PowerVia 晶片背面供電技術,可改善電流傳輸效率及傳遞訊號表現。相比 Intel 3 製程,18A 製程的晶片密度能增加 30%,每 W 效能提升達 15%。

Intel 18A 整合全新 RibbonFET 電晶體架構,實現極佳能效和效能。
Intel 18A 整合全新 RibbonFET 電晶體架構,實現極佳能效和效能。

據 Intel 官方資訊,明年 CES 大會上,該廠 Client Computing Group 資深副總裁兼總經理 Jim Johnson 將發布全新 Intel Core Ultra Series 3 處理器,官方並以黑豹圖片做預告,換言之新處理器幾可確定是 Panther Lake 系列。預計首發的 Panther Lake 會有 16 核心及 8 核心兩大 CPU 組合,而 16 核心版本可配頂級 12 核心或基本 4 核心 Xe3 GPU;8 核心版本則標配 4 核心 Xe3 GPU。預期 Panther Lake 將結合 Lunar Lake 般的低功耗和超卓續航力,而且帶來高階 Arrow Lake 般的強勁效能。

Panther Lake 被寄予厚望,助 Intel 重拾昔日巨人光輝。
Panther Lake 被寄予厚望,助 Intel 重拾昔日巨人光輝。

在 AI 時代下,諸如 Microsoft、Amazon、Google、Broadcom、Tesla,甚至是 NVIDIA、Qualcomm、聯發科、Apple、 AMD 等都希望找到台積電以外的優秀晶片代工夥伴。這次 Intel 18A 製程的 Panther Lake,已被視為 Intel 重返頂尖半導體大廠的「考牌」之作,更是旗下晶圓代工業務能否吸引一眾科技巨頭客戶的重要指標。希望今次 Intel 18A 製程能助廠方重奪昔日半導體王者的榮光,「讓 Intel 再次偉大」。

來源:Intel

【ZCOPE】實測第 4 代 OLED 面版完美純黑表現?LG UltraGear 27GX700A

呢排有唔少好玩遊戲新作,打機同時又想諗下升級個芒,一部機用盡 PC 或 Console!今次試試呢款 LG UltraGear 27GX700A,$5,480 中價位水平,但用上最新 LG 第四代 RGB Tandem OLED 面板技術。畫質係點?今次條片會針對遊戲、睇片同文字幾方面同大家做個詳細測試~~

產品網址:https://bit.ly/3KaxXxV


ZCOPE 友加入頻道!請大家多多支持!!!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UHQK4Zv55dusPVfdy0jGw/join

YouTube: 按此
Telegram: 按此
IG: 按此
FB: 按此
Twitter: 按此

Steam Machine 不採用遊戲機定價模式 售價或超過 $500 美元

Steam Machine
Steam Machine

Valve 日前發表多款 Steam 遊戲硬件,包括被視為參入遊戲機業界的 Steam Machine。雖然售價則尚未公布,遊戲迷似乎仍很期待這部用 SteamOS 來玩 Windows 遊戲的主機。不過據 IGN 引述 Linus Tech Top 頻道 YouTuber Linus Sebastian 向 Valve 方面查詢 Steam Machine 售價時指出,該機不會採用 PlayStation、Nintendo Switch 或 Xbox 那樣的定價模式,售價可能會超過 $500 美元(約港幣 $3,892)。

據 Linus 憶述他向 Valve 詢問 Steam Machine 定價時,Valve 方面表示此機不會採用現時家用遊戲機的定價模式,即是以遊戲軟件銷售額抽取 30% 來補貼主機硬件的成本,從而降低遊戲機的售價。Linus 表示他曾向 Valve 表示他心目中的遊戲機售價約 $500 美元,但 Valve 方面的反應不太正面,只表示他們的定價會考慮玩家的負擔能力,會盡可能親民。

現時 PlayStation 5 數碼版 (825GB) 售價為 $499.00 美元(港幣 $2,980),而 PS5 Pro (2TB) 的售價則為 $749.00 美元(港幣 $5,780);而 Xbox Series X 1TB 1TB 數位版(白色)的售價為 $599.99 美元(港幣 $3,980),Xbox Series S (512GB) 售價為 $399.99 美元(港幣 $2,280)。

PlayStation 5 數碼版雖然儲存空間較少,不過硬件性能其實不算差 。
PlayStation 5 數碼版雖然儲存空間較少,不過硬件性能其實不算差。

從規格來看,Steam Machine 採用半客製的 AMD Zen 4 處理器,配備半客製化 AMD RDNA3 GPU,性能大約是 Ryzen 5 7600 + Radeon RX 7600 顯示卡,雖然有 16GB DDR5 RAM,但 VRAM 就只有 8GB,SSD 有 512GB 和 2TB 兩種。相比之下 PS5 和 XBX 都有 10-12GB 可用 VRAM,而 4K 顯示也是倚賴 FSR 升頻來達成的。論顯示性能,Steam Machine 似乎比不上另外兩部主機。在這樣的硬件規格下,叫價高於 $500 美元似乎欠缺說服力。

Steam Machine 採用 Zen 4 架構 CPU,只有 8GB VRAM,較其他遊戲主機少。
Steam Machine 採用 Zen 4 架構 CPU,只有 8GB VRAM,較其他遊戲主機少。

Steam Machine 將在 2026 年初推出。

Segment Anything 再進化 物件偵測與 3D 重建更簡單

Meta SAM 3D
Meta SAM 3D

Google 連環推出 Gemini 3 和 Nano Banana Pro 技驚四座,但其實 Meta AI 日前亦為 Segment Anything 模型(SAM)系列推出最新版本 SAM3 和兩個全新的 SAM 3D 模型。SAM 3 能夠使用文字和視覺提示,在圖像與影片中偵測並追蹤物件,而 SAM 3D 則能從單一圖像重建 3D 物件與人物。秉承 Meta AI 主張開源的宗旨兩模型繼續開源,大家亦可以到 Segment Anything Playground 試玩新模型,加添效果並上傳到社交平台。

Segment Anything 模型系列的目的是從圖片或影片中抽取任意物件出來,以便進行進一步的處理和運用。在不少 AI 圖像或影片生成中其實都有用到。新版本的 SAM 3 將過往難以做到的語言與圖像或影中的特定視覺元素連結起來,可以透過文字描述更輕易地從圖像或影片中分割出所有符合的物件。SAM 3 也能與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結合,理解更長、更複雜的文字提示。

SAM 3 將語言與圖像或影中的特定視覺元素連結起來,配合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能更抽象地抽取物件進行分析、追蹤及處理。
SAM 3 將語言與圖像或影中的特定視覺元素連結起來,配合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能更抽象地抽取物件進行分析、追蹤及處理。

而 SAM 3D 則包含兩個開源模型,能根據單一圖像重建出 3D 物件。其中,SAM 3D Objects 能從圖像中提取出指定物件重建成 3D 物件並附有貼圖;而 SAM 3D Body 則能抽出圖像中的人體,並且估計體態並嵌入骨架。Meta 表示 SAM 3D 的發布是利用大規模資料應對實體世界複雜性的重大一步,有潛力大幅推進機器人、科學、運動醫學等關鍵領域。

SAM 3D 能從單一圖像中抽取物件重建成 3D 物件。
SAM 3D 能從單一圖像中抽取物件重建成 3D 物件。

Meta 將會在短片剪輯應用 Meta Edits 中利用 SAM 3 提供在特定人物或物件上套用效果的功能,並利用 SAM 3D 在 Facebook Marketplace 推出全新「View in Room」功能,幫助用戶在購買前先在自家空間中預覽燈具或桌子等居家裝飾品的風格與是否合適。

Meta 利用 SAM 3D 在 Facebook Marketplace 推出全新「View in Room」功能,幫助用戶在購買前先在自家空間中預覽燈具或桌子等居家裝飾品的風格與是否合適。
Meta 利用 SAM 3D 在 Facebook Marketplace 推出全新「View in Room」功能,幫助用戶在購買前先在自家空間中預覽燈具或桌子等居家裝飾品的風格與是否合適。

試玩 SAM 3 及 SAM 3D

大家可以 Meta 新設的 Segment Anything Playground 三款模型,其中 Create video cutouts 可以從影片中抽出物件或人物,並能在影片中為它們逐一加上特效;Create 3D scenes 就可以從相片中抽出附帶材質的物件,然後加入各種效果;而 Create 3D bodies 就針對人體進行抽取並加入骨架。配合其他影片生成模型能幅提升效果,例如處理難以單靠文字表達的流暢受控的動態運鏡。

Segment Anything Playground 提供三款模型四種玩法,讓大家了解 SAM 3 和 SAM 3D 的功能。
Segment Anything Playground 提供三款模型四種玩法,讓大家了解 SAM 3 和 SAM 3D 的功能。

Create video cutouts

利用 SAM 3 從影片中偵測出不同人物和物件,並且標示出他們的出現時間。
利用 SAM 3 從影片中偵測出不同人物和物件,並且標示出他們的出現時間。
可以為抽取出來的物件加入多種特效。
完成後的影片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或者下載來使用。
完成後的影片可以分享到社交平台,或者下載來使用。

Create 3D scenes

SAM 3D Object 抽取出咖啡壼,並重建成帶材質的 3D 模型。
SAM 3D Object 抽取出咖啡壼,並重建成帶材質的 3D 模型。

Create 3D bodies

從圖片中抽取出指定人物的外型和骨架,即使多人或部分身體被遮擋仍能重建人物外形和骨架。
從圖片中抽取出指定人物的外型和骨架,即使多人或部分身體被遮擋仍能重建人物外形和骨架。
即使摟抱在一起只有上半身的兩個人,也能重建出 3D 模型和骨架。
即使摟抱在一起只有上半身的兩個人,也能重建出 3D 模型和骨架。

大驚喜!iPhone AirDrop 與 Pixel 10 QuickShare 檔案可互通

壁壘分別!iPhone 與 Android 向來是兩大陣營,互不相通,除了在 iPhone 安裝 Google 應用程式作同步,想把 iPhone 的相片、檔案傳給 Android 用家,一直都要透過 WhatsApp 來進行,沒有 Apple 裝置之間使用 AirDrop 般方便。身邊識得有唔少iPhone 用家,就是因為方便用 AirDrop 和朋友交換相片,才放棄Android 改用 iPhone。不過今日 Google 發放了新聞稿,會開放 Android 的 QuickShare 和 iPhone 的 AirDrop 互通。其中 Google Pixel 10 系列即日起已可以使用這個功能。

Apple 的 AirDrop 與 Android 的 QuickShare 一向都以保安為由,而無法做到檔案即時交換,而 Google 最新採用多層安全方法,使 QuickShare 能夠在相同的平台下與 AirDrop 互通,這是繼 RCS 和未知的跟蹤器警報後,Google 在 Android 的最新安全性功能增強。而首批支援此功能的 Android 手機是 Google自家 Android 10 系列,其他 Android 手機暫時未有推出時間表。

要從 iPhone 透過 AirDrop 將檔案傳送予Android 手機,暫時仍然有些不足,就是 iPhone 方面,一定要打開 AirDrop「對所有人開放 10 分鐘」的選項,才可以與 Pixel 10 隔空交換檔案。但 Google 方面表示,希望和Apple 合作,在未來支援 「僅限聯絡人」模式,以免手機在一定時間內過於開放。

使用 AirDrop 與 QuickShare 交換檔案,比起以往要透過 Whatsapp,好處是點對點,不會在任何伺服器中留有紀錄,傳送相片或影片也不會經過壓縮,以保證無失真。

Google 再更新 Nano Banana Pro 圖生成工具 專業表現可以免費使用

Screenshot

Google 日前公開了 Gemini 3 後,今日再突然推出 Nano Banana Pro (Gemini 3 Pro Image),作為基於 Gemini 3 Pro 的改良版本圖像生成和編輯模型。更重要的是這個模型已放在 Gemini 之內,全球用戶都可以免費使用。

Nano Banana Pro 除了可以憑空造圖之外,還可以生成文字在圖畫之中,以往好多圖生成工具,生成的圖片如果有文字,有機會變成錯字甚至是毫無意義的「亂碼」。Nano Banana Pro 可以輸入一幅圖畫,再由用戶指明加入文字內客,說明所需的未體類型,又或者模提手寫字體。例如:為該場景建立一個故事板(Story Board),再上傳相片一張,就可以自動按相片的主題,作出分鏡和說明。

上載相片及鍵入提示:為該場景建立一個 Syory Board。

除了創作,對於現實的工作需要,Nano Banana Pro 都可以利用 Gemini 3 模型對現實世界的理解,產生精準、細緻的流程圖或資訊圖表,又或者將手畫的筆記轉換成圖表。同樣地可以加上清楚的文字說明。

從「維基」找來一幅流程圖,提示:高品質的平鋪攝影作品,以簡潔的淺灰色紋理背景,製作一張簡明易懂的DIY資訊圖,解釋太陽能的工作原理。視覺敘事由左至右清晰展開,步驟分明。

對於廣告文化創作,可以透過翻譯功能,產生本地化的產品包裝,用來作市場推廣和製作海報等。

提示:將三個黃藍罐子上的所有英文文字翻譯成韓語,其他內容保持不變。

對專業圖像編輯工作,Nano Banana Pro ,可以變換相片的景深、色彩和燒線變化,更可以產生 1K、2K,甚至 4K 解像度相片。又或者可以更改相片比例,不足的部分會由 AI 生成取代。

提示:聚焦人群中的臉孔,並將女性的臉部模糊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 Nano Banana Pro 型號建立或編輯的影像將嵌入 C2PA 元資料。一旦行業規範化,這最終將有助於在搜尋結果和社交媒體資訊流中識別生成式 AI 或深度偽造內容。 TikTok本週表示,它還將使用 C2PA 元資料為 AI 生成的內容添加隱形浮水印。

免費版 Nano Banana Pro 的用戶將受到配額限制,而 Google AI Plus、Pro 和 Ultra 訂閱用戶則可獲得更高的配額。如果您訂閱了 Google AI Pro 或 Ultra,則在美國地區搜尋中也可使用 AI 模式;在全球範圍內,NotebookLM 研究助理的使用者也可使用該功能。

Don’t want Samsung ! 倫敦手機小偷專搶 iPhone

無論是旅行還是移英港人,有機會「落倫敦」都要非常小心,因為倫敦治安出名麻麻,特別係有唔少路邊或地鐡出現的搶手機賊。不過唔使擔心,教你一個防賊好方法,就係轉用 Android 手機!點解?唔係因為你部機有軍用級加密,而係因為班賊仔根本睇唔起!

據外媒《London Centric》報道,倫敦街頭最近掀起一股「揀機」風潮。「機車黨」(騎電單車或電動單車專門向在行人路上邊行邊睇手機人士出手) 的搶匪現時搶手機會先睇牌子,如果你拎住部 iPhone,恭喜你,你係獵物;如果你拎住 Samsung 或者其他 Android 機?隨時就算俾賊仔搶了,都會當面羞辱兼退貨!

倫敦我街頭搶手機案相當普遍,就連報警,警察也以無法調查而不受理。

案發實錄一:「唔該,我唔收垃圾」

報導指出兩個案例,其中一個苦主 Sam 於倫敦南部遭遇驚心動魄一幕。佢被 8 個蒙面大漢圍著,兇神惡煞搶走相機、冷帽,以及手機。正當 Sam 以為今次「大出血」之際,其中一個賊人突然回頭,將部手機塞回給 Sam。還冷冷拋低一句:

「Don’t want no Samsung」

然後賊人絕塵而去。Sam 拿着部失而復得的手機,心情應該係:「多謝大佬不殺之恩!」但呢種「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嘅做法,是好事定係代表了甚麼?。

案發實錄二:我覺得被 Rejected

另一位苦主 Mark 喺 Hackney 遇襲,被一個騎電動單車的賊人飛車搶機。Mark 發力狂追,但見到個賊人於前面停下,像是驗貨咁檢視剛搶過來的戰利品。下一秒,個賊仔露出一臉嫌棄表情,將機主部 Samsung 手機當垃圾掉落地,頭也不回走了。

Mark 執返部毫髮無傷的手機,向記者表示:「講真,我嗰刻覺得被拒絕(Rejected),甚至覺得有點自卑……原來連賊仔都唔吼我部機。」

在倫敦,行人路上有警告,不要在行人路邊用手機。

原來是「二手價」作祟

點解賊人收得咁挑剔?專家指出,一切都係 Android 手機的套利空間太差。

雖然現時 Samsung 的 Android 旗艦機售價都要近萬元,但在黑市或者拆件市場,iPhone 的二手轉售價(Resale Value)依然保持高企,就算是三年以上的舊型號仍有價有市,但 Android 手機,特別是 Samsung 以外品牌,隨時只有「一千幾百」。對於犯罪集團來說,偷 Android 機回報率太低,但風險同樣地高,難怪寧願掉落街都唔想孭住部「負資產」。

這或許是科技史上最諷刺的防盜指南:想在倫敦街頭保住手機?那換成 Andorid 吧!(或者去倫敦前拿 Android 做主機)

AMD Ryzen AI 下一代行動版曝光  HX470 有望明年 CES 發表

去年下半年 AMD 在流動電腦平台推出 Ryzen AI 9 HX 370 APU,成為效能最佳的X86 流動處理器好一段時間,特別是其內置 GPU 效能,足以打機之餘還可配合 AI 運算加速。而根據 SiSoftware Sandra 的最新數據紀錄,HX 370 的後繼 HX 470 數據曝光,效能再一次問鼎頂峰。

SiSoftware Sandra 的最新數據顯示,AMD 即將推出 Ryzen AI 9 HX 470 APU,晶片仍然使用Zen 5 核心的 Radeon 890M 整合 APU,擁有 12 核心 24 線程,最高運行時脈可達 5.25GHz,比Ryzen AI 9 HX 370 提升到 150MHz。

按 SiSoftware Sandra的 Benchmark 測試數據顯示,HX 470 擁有 12x1MB 的 L2 Cache 和 3x16MB L3 Cache 緩存。與改良後的 Strix Point 設計相同,而非全新架構。測試結果顯示該款處理器在資料庫中的成績名列前茅。但這應該是一個早期的預製版本,未必代表實際出貨時的表現。

SiSoftware 的官邊排行榜上 ,出現了未推出的 AMD Ryzen AI 9 HX 470 跑分。

測試數據顯示,HX 470 是搭載在一部 HP 的 EliteBook X G2a 14 吋電腦上,而電腦是來自 HP 位於中國的實驗室。測試機可以顯示正確的產品型號而非工程標籤,也顯示電腦已經完成上市前的最後設計。

今年 3 月 AMD 公開下一階段的 CPU 開發路線,當中 2026 HX 300 系列會由 HX 400 系列取代。
Ryzen AI 9 HX 會提供 12 核心 CPU / 24 線程,以及 55+ TOPS NPU 算力。
相比 AI 9 HX 370,HX 470 在全電壓下的高階運算表現會較有優勢。

Gmail 2026 年 1 月起不再支援收其他 POP 郵箱電郵!

Gmail 2026 年 1 月起不再支援收其他 POP 郵箱電郵!

相信好多人都會有好幾個電子郵箱:公司學校電郵、寬頻、Gmail、Yahoo,甚至為了申請日本遊戲帳戶會有個 Yahoo Japan 郵箱。一直以來,Google 的 Gmail 都提供一個方便功能,讓大家在網頁版 Gmail 透過 POP 讀取其他郵箱的電郵,集中到 Gmail 收信回信。不過 Gmail 早前已經宣布,由 2026 年 1 月起,Gmail 不再支援透過 POP 存取其他電子郵件帳戶,以後是否就要重新逐一登入各郵箱收件?

這個「從其他帳戶檢查郵件」功能是透過 POP 來讀取其他郵箱的郵件,由於 Gmail 速度快,過濾垃圾郵件的能力高,不少人會使用這功能,方便集中管理各郵箱的電郵。不過由於這個功能在「遠古」時代已經存在,可能不少人在設定後已忘記了。

如果查看有沒有在 Gmail 接收其他郵箱電郵

大家只要進入 Gmail,點擊右上角頭像旁的齒輪,再選擇「查看所有設定」,選擇「帳戶和匯入」頁面,在「從其他帳戶檢查郵件」一欄查看有沒有其他郵箱的電郵地址,如 @netvigator.com、@yahoo.com.hk 之類的非 Gmail 電郵地址,如果有,即代表你有用 Gmail 來接收其他郵箱的電郵。

1. 進入 Gmail,點擊右上角頭像旁的齒輪,再選擇「查看所有設定」;
1. 進入 Gmail,點擊右上角頭像旁的齒輪,再選擇「查看所有設定」;
2. 在「從其他帳戶檢查郵件」一欄查看有沒有非 Gmail 電郵地址。
2. 在「從其他帳戶檢查郵件」一欄查看有沒有非 Gmail 電郵地址。

如何繼續在 Gmail 裡收取其他郵箱電郵?

要逐一查看各郵箱的電郵實在太麻煩,2026 年 1 月後如果大家仍然想在 Gmail 集中管理所有郵箱的電郵有兩個方法:

1. 轉用手機/平板電腦版 Gmail 應用

據 Gmail 方面說明,網頁版 Gmail 停止支援透過 POP 收取第三方帳戶的電子郵件後,用戶仍然可以在 Android 裝置、iPhone 和 iPad 的 Gmail 應用程式,以標準 IMAP 來連接其他郵箱,來讀取及寄送其他帳戶的郵件,只要在 Gmail 應用裡新增該帳戶就可以。

Android、iOS 和 iPadOS 的 Gmail 應用支援標準 IMAP 連接其他郵件伺服器收發信件。
Android、iOS 和 iPadOS 的 Gmail 應用支援標準 IMAP 連接其他郵件伺服器收發信件。

2. 轉寄到 Gmail

如果郵件太多仍希望在電腦以瀏覽器處理的話,大家可以到各電郵箱信設定將所有郵件轉寄到 Gmail,那樣無論手機/平板,還是網頁版都能收得到。以網上行 Netvigator 為例,大家要到郵箱的「設定>帳戶」,在要轉寄郵件的帳戶點擊右邊的向下箭頭。在「將您的郵件轉發到另一個帳戶」欄位輸入您的 Gmail 電郵地址即可。

1. 以網上行 Netvigator 為例,大家要到郵箱的「設定>帳戶」,在要轉寄郵件的帳戶點擊右邊的向下箭頭;
1. 以網上行 Netvigator 為例,大家要到郵箱的「設定>帳戶」,在要轉寄郵件的帳戶點擊右邊的向下箭頭;
2. 在「將您的郵件轉發到另一個帳戶」欄位輸入您的 Gmail 電郵地址即可。
2. 在「將您的郵件轉發到另一個帳戶」欄位輸入您的 Gmail 電郵地址即可。

新增回信用的寄件者

不過要留意如果大家回信給別人時,寄件人會變成你的 Gmail 郵箱地址,可能會引致混亂或涉露你不想公開的電郵地址。要解決這問題,就可以到「設定>帳戶和匯入」使用 Gmail 的「以這個地址寄送郵件」功能,將其他郵箱的帳戶加到 Gmail 作為寄件者。

到「設定>帳戶和匯入」使用 Gmail 的「以這個地址寄送郵件」功能新增寄件者。
到「設定>帳戶和匯入」使用 Gmail 的「以這個地址寄送郵件」功能新增寄件者。
  1. 點擊「新增另一個電子郵件地址」;
  2. 寄出一封驗證電郵;
  3. 如果要新增的是學校或者公司帳戶,需要輸入 SMTP 伺服器的網址、使用者名稱和密碼;
  4. 登入新增的帳戶,開啟 Gmail 寄來的驗證電郵,按一下當中的連結,就完成新增第三方寄件者電郵。

成功新增帳戶後,在回覆時需要在「寄件者」一欄選擇合適的電郵地址來寄信。

呢個功能喺 iPadOS 26.2 復活喇!

Apple 於 iPadOS 26 為 iPad 加入多視窗顯示及 Stage Manager 顯示方式,讓用家可以用更接近 Mac 的方式來使用 iPad。不過就將以往的「滑動分屏」又稱「左右分屏」(Slipt View) 功能取消了。來到 iPadOS 26.2,這個很受歡迎的功能將重新回歸。 

Apple 將「滑動分屏」功能重新放到 iPadOS 26.2 之中,運作方式與先前版本相似,同時新增了實用的選項,包括可替換分頁視圖中的應用程式。
Apple 將「滑動分屏」功能重新放到 iPadOS 26.2 之中,運作方式與先前版本相似,同時新增了實用的選項,包括可替換分頁視圖中的應用程式。
多視窗顯示雖然靈活,但很多用家都習慣使用「左右分屏」顯示,認為更方便作文件比對,或一邊工作一邊看 Facebook 或電郵。
多視窗顯示雖然靈活,但很多用家都習慣使用「左右分屏」顯示,認為更方便作文件比對,或一邊工作一邊看 Facebook 或電郵。

或者大家可能會認為既然有更靈活的多視窗顯示,就不用只能顯示 2 個 app 的「左右分屏」吧。原來很多使用入門版 iPad、iPad mini 及 11 吋 iPad Air 用家都反映,新的多視窗顯示雖然靈活,但很多用家都習慣使用「左右分屏」顯示,認為更方便作文件比對,或一邊工作一邊看 Facebook 或電郵。而且在屏幕較小的 iPad 上,使用多窗顯示,也不見得有多方便。所以 Apple 這次也很快回應用家的訴求,將「滑動分屏」功能重新放到 iPadOS 26.2 之中,運作方式與先前版本相似,同時新增了實用的選項,包括可替換分頁視圖中的應用程式。

「滑動分屏」可在 iPadOS 26.2 的視窗模式或 Stage Manager 模式下使用。
「滑動分屏」可在 iPadOS 26.2 的視窗模式或 Stage Manager 模式下使用。

在 iPadOS 26.2 的視窗模式或 Stage Manager 模式下,用家將應用程式拖放至各類多工視圖(包含 Slide Over)。將應用程式拖曳至螢幕左右側即可進入類似分屏視圖的磁磚視圖。若將應用程式拖曳至更左側或更右側,即可設定為 Slide Over 應用程式。系統會透過視覺提示標示應用程式位於左側、右側或滑動視窗的位置。

滑動分屏

若滑動視窗已開啟或應用程式處於磁磚檢視中,可將新應用程式拖曳至現有視窗上方,使其取代原位置。雖然滑動視窗仍無法堆疊多個應用程式,但至少現在能像 iPadOS 18 般直接拖曳應用程式至指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