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無線性能,Archer GE400 的有線網絡部份配備了一個 2.5Gbps WAN 連接埠和一個專屬給電競 PC 或 PS5 連接的 2.5 Gbps Gaming LAN Port,為高頻寬需求的用戶提供高速的有線連接性能。此外,三個 1Gbps LAN 埠可用於連接電視機、IoT Hub 或 Apple TV 等設備。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路由器還配備了一個 USB 3.0 介面,可連接外置硬碟,支持設置為 FTP、SAMBA、媒體伺服器,進一步提升了設備的多功能性與實用價值。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resize_ge400_7-1-1024×768.jpg
提供 2 組支援 Multi-Giga 技術的 2.5Gbps 有線網絡介面,再加 3 組 1Gbps LAN 介面。
新買了一台規格不差的筆電,從 CPU 規格上知道它支援 HEVC/H.265 硬件解碼,興高采烈用來看高質素串流影片,誰知串流平台總是不顯示 4K 選項;視像會議時無法選擇高清模式或無法使用蒙糊背景功能;Remote Play 或雲端遊戲總是無法選擇高畫質模式。就算直接把 4K 影片檔放在筆電腦以VLC Player 來播放,也無法播放出來;又或者能播放也非常窒,而且電池很快耗盡。查看一下任務管理員,卻發現 CPU 滿載,但GPU卻非常空閒。原來部分品牌的部分型號筆記簿電腦,已經悄悄地停止了對 4K/8K 影片和串流遊戲高畫質模式所需要的 HEVC/H.265 硬件編解碼支援!
第一部被傳出廠方關閉HEVC/H.265 硬件解碼的Dell 二合一筆記簿電腦。
11 月初有網友在Reddit 上報告發現自己的 Dell 二合一筆記簿電腦的HEVC/H.265 硬件編解碼功能被停止了,引發廣泛討論,其後發現有更多 Dell 和 HP 筆記簿電腦出現同樣問題。後來有網友在 HP 的 ProBook 460 G11、ProBook 465 G11、EliteBook 665 G11 三個型號筆記簿電腦的規格裡發現一句細小聲明:「Hardware acceleration of codec H.265/HEVC (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is disabled on this platform.(HEVC 編解碼器的硬件加速在這平台被停用)」!而 Dell 則只在支援網頁一篇知識庫文章《如何識別 4K 影片內容是否由於 HEVC 編解碼器而無法檢視》提及只有指定規格的筆電才支援 HEVC 內容串流,包括:
選購的獨立顯示卡
選配的附加顯示卡
整合式 4K 顯示面板
Dolby Vision
CyberLink 藍光播放器
HP 在受影響型號的規格書裡以小字聲明 HEVC 硬解無效。
DELL 只在支援文件中提到,規格書裡隻字不提HEVC。
經媒體向 HP 和 Dell 查詢後,才知道原來兩個品牌有部分型號筆記簿電腦即使 CPU 支援 HEVC 硬件編解碼,但都被廠商在系統靭體或官方驅動程式層面被關閉。HP 的回應指旗下 600 Series G11, 400 Series G11, and 200 Series G9 等筆電的 HEVC 硬件編解碼器在 2024 年開始被停止了。建議對 HEVC 編解碼有需求的用戶,選購支援 HEVC 的授權第三方軟件解決方案;而 Delll 方面的回應亦類似,指只在高階型號和特選的標準型號才有提供 HEVC 支援,建議用戶到 Microsoft Store 選購第三方應用。不過據專家指出,這些第三方應用其實都無法重開硬件解碼,只是使用軟件解碼而已,所以對那些筆電的用戶,其實是沒有真正解決問題的。
不知大家有沒有經驗 Windows 的檔案總管有時會變得很慢,甚至會卡住完全不動,影響其他程式的運行。微軟都承認檔案總管好慢,打算修正有關問題。不過他們計劃修正的方法並不是重寫檔案總管,而是從 Windows 啟動開始就預載檔案總管!有關的「改革」已經在預覽頻道測試,準備在 2026 年初向所有用戶發布更新。
可能大家會覺得奇怪,Windows 檔案總管不是系統預載的嗎?答案是:不是。Windows 預載的檔案系統程式是 Explorer.exe,它連結到桌面、任務以至開始功能表,不過檔案總管就沒有載入,要等大家在任務列點擊檔案總管圖示時才會載入,加上 Windows 在幕後進行的檔案索引,又或者連線到家中的 NAS,所以有時檔案總管總是有種姍姍來遲的感覺。
微軟解決檔案總管開啟很慢的做法就是在 Windows 啟動後就立即載入檔案總管,這樣一點擊圖示檔案總管就會立即現身,感覺好快吧?
人工智能(AI)應用已進入實戰階段,香港電腦學會(HKCS)日前在「香港國際電腦會議 2025」(HKICC 2025)上,向 491 名登記與會者,進行人工智能應用情況調查,結果顯示,本港企業對 AI 轉型態度積極,近七成受訪者表示其機構的 AI 應用已達發展或成熟階段。值得留意的是,雖然坊間憂慮 AI 取代人類工作,但調查發現僅約 3% 受訪者擔心會造成大量職位流失,反而有近 45% 成認為 AI 能創造新職位及提升生產力。
今年的會議主題為「突破試驗階段 實現AI轉型」(Scaling AI Transformation Beyond Experimentation),將重點討論人工智能(AI)為香港經濟、社會,以及不同行業帶來的發展機遇。大會邀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JP、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青年工作部副部長萬寧女士、中國計算機學會副主席金海教授擔任主禮嘉賓,並聯同香港電腦學會會長陳俊偉先生、香港國際電腦會議2025籌備委員會主席中華電力數碼總裁貝柏安先生,以及香港國際電腦會議2025程序委員會主席羅兵咸永道合伙人王君弼博士主持開幕儀式。
AI 應用:由試驗邁向實戰
香港電腦學會於會議期間向 491 名與會者進行問卷調查,探討本港機構在 AI 應用的成熟度及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本港機構的 AI 應用水平正不斷提升:
香港電腦學會會長陳俊偉在解讀報告時指出,雖然目前只有約四分之一機構達到成熟或領先水平,但半數預期行業會在三年內被重塑,這意味著為保持競爭力,將有更多機構加快 AI 轉型步伐 。他亦提到,受訪者在網絡安全方面已作出相應準備,這些因素均有助香港 AI 發展更上一層樓。
成立「信息安全總監分部」應對挑戰
配合 AI 發展帶來的網安需求,香港電腦學會在會議開幕禮上宣布成立全港首個具規模的「信息安全總監分部」(CISO Board) 。旨在凝聚業界領袖,向政府提供策略性建議及制訂實用指引,特別是 AI 正由「助理」轉化成「代理」的角色,需要更嚴謹的「權限控制」與「風險監測」,必須盡早為機構加強治理,以配合將於 2026 年生效的《保護關鍵基礎設施(電腦系統)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