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key Chan
愛模擬飛行、希望終有一日回到單車上的宅,眼鏡娘控。座右銘:
1.膽固醇跟美味是成正比的;
2.所有人都可以騙,但絕對不能騙自己;
3.賣掉的貨才是錢,不賣的收藏品不值一文;
4.踩單車,是為了吃更多美食!
5.正義的話語,不一定出自正義之人的口;
改用入耳式設計?AirPods 3 諜照曝光
下星期就是 Apple One more thing 發表會,市場預計 Apple 將會公布採用 Apple Silicon 晶片的電腦。但就在這個時候,內地 52audio.com 就流出一批據稱是 Apple 新一代真無線耳機的諜照,當中包括據稱是新耳機的 X 光透視圖和耳機外殼及充電盒部件。報道指這耳機可能稱為 AirPods Small 或 AirPods 3 。
掌上無人機二代目 DJI Mini 2 機仔細細拍 4K
去年 DJI 推出 Mavic Mini 迷你無人機,備受愛好者青睞。今年 DJI 再接再厲,推出新一代掌上無人機。雖然今年的第二代移除了 Mavic 品牌稱號,直接稱為 DJI Mini 2 ,不過小巧依然,重量只有 249g ,而且有更遠的連接距離和更佳的拍攝質素,售價為 US$449 (約港幣 $3,481 )。
健康
Fitbit 報告顯示疫情下港人仍維持日行萬步冠絕亞太區
雖然近年愈來愈多人著重健康,不過在由中國武漢擴散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引致的肺炎疫情影響下,不少國家都採取封城或關閉商店等措施,導致人們減少外出活動。 Fitbit 剛剛就發表報告,顯示即使在這艱難狀況下,香港人仍然維持平均每日行超過 10,000 步的習慣,成為亞太區之冠。
力挽狂瀾之作 Sony A9III 最快明年 1 月 CES 發表?
早前有調查指 Sony 在全片幅無反相機的市場領導地位正被 Canon 蠶蝕,不過 Sony 也不是毫無動作的,市場傳聞他們的旗艦級全片幅無反相機 A9III ,最快將會在明年 1 月 11 日舉行的 CES 2021 中發表。
Capcom 郵件系統及檔案伺服器受襲 暫未發現顧客資料外洩
Capcom 今日發表聲明,指公司的電郵系統和檔案伺服器受到攻擊,由 11 月 2 日開始就出現難以存取的狀況。 Capcom 已經報警並與相關部分合作調查攻擊詳情,幸宜現時未有發現顧客的資料被洩漏。
MagSafe 帶動手機配件進化 多間廠商推出 MagSafe 支架配件
雖說 MagSafe 主要是為提升充電準確度而設計的標準,不過同時也帶動了手機配件廠商創造新的手機配件。除了一系列支援 MagSafe 的手機殼和上套之外,最近也有不少廠商推出運用 MagSafe 磁石的支架,為 iPhone 12 系列手機用戶帶來更多選擇。
獲韓國安全認證 Apple MagSafe Duo 充電器快將推出?
Apple 在 10 月 iPhone 12 發表會時同時公布 MagSafe 無線充電規格,還公布了一款可同時替 iPhone 和 Apple Watch 充電、可摺疊的無線充電器 MagSafe Duo ,備受用家注目。最近這款充電器通過了韓國國家無線電研究中心的法定測試,顯示 MagSafe Duo 可能很快就會上市。
Apple One More Thing 發表會鐵定 11.10 舉行
早前 Tim Cook 在第四季財報中透露,今年來會有更多令人驚喜的產品推出。昨晚 Apple 就向媒體發出了邀請函,將於 11 月 10 日上午 10 點(香港時間 11 月 11 日凌晨 2 時)舉行發布會,而且主題更是「 One more thing 」,到底當日會同大家見面的產品是否大家預期中的那款呢?
制霸次世代遊戲機 Apple TV 將登陸 Xbox Series X|S
繼上月 Sony 公布了 Apple TV app 將於 11 月 12 日登陸 PlayStation 4 和PlayStation 5 主機後, Microsoft 剛剛也公布 Apple TV app 也將於 11 月 10 日,登陸 Xbox One 和Xbox Series X|S 主機。
樹莓批與鍵盤結合 Raspberry Pi 400 化身輕薄桌面電腦
去年 6 月 Raspberry Pi 基金會推出 Raspberry Pi 4 (RPi 4) ,不單大增記憶體和提升連接效能,還提供雙 4K 顯示能力。到了今年,除了早前推出 Compute Module 4 之外,昨日又公布一款將 Raspberry Pi 4 與鍵盤結合的新產品 Raspberry Pi 400 (RPi 400) ,只要連接顯示器、滑鼠和電源就可以當作桌面電腦使用。
最新文章
政府《生成式 AI 應用指引》列明四層風險
特區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日前發表《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應用指引》,建議本港使用生成式AI的道德框架。《指引》列明開發人員、服務供應者和用戶的相關責任。其中詳細分出四層風險分類系統,當中的不可接受風險類別要全面禁止,開發和部署需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