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0

iOS 18.5 RC 版神隱功能 iPhone 13 也能用衛星服務

Apple 昨晚 (5 月 7 日)推出 iOS 18.5 的RC(Release Candidate)版本,意味著正式版本好大機會於下週正式推出。今次的 RC 版本,當然會修復一些上一版本的一些瑕疵,也會帶來一些新功能,現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iOS 18.5 的大更新功能不算多,但有個相當爆的隱藏功能⋯⋯

Pride Harmony 桌布

一如以往 Apple 每年也會關顧 LGBTQ+ 族群,特別推出全新 Pride 系列的 Apple Watch 錶帶,還會帶來新的錶面和 iPhone 與 iPad 背景圖片。而今次的 Pride Harmony 桌布,其中 Apple Watch 的 Pride Harmony 錶面會模擬行針錶面呈現搶眼的獨立彩虹條紋,當用戶抬起手腕查看時間,條紋會按順序在顯示器上作動態移動,以巨大數字圖形來顯示小時。而 iPhone 與 iPad 背景圖片,會因應用户移動、鎖定或解鎖裝置時,條紋會改變顏色及位置。

家長控制升級

iOS 可以為孩童使用的裝置,在設定 app 中的 「螢幕使用時間」頁面中,進行各種設定,更可就部份功能加入密碼,而在 iOS18.5 更新,當孩童成功繞過「螢幕使用時間」密碼時,家長將會收到通知。

伸延閱讀:
在兒童的 iPhone 或 iPad 上使用分級保護控制

Apple TV app 新增「使用 iPhone 購買」功能

早前 Apple 已陸續將 Apple TV app 重新在包括 Smart TV 及 Android 平台上推出。目前 Apple TV app 會有一些收費訂閱的運動賽事,也有一些電影可以租借或購賣,而新的「使用 iPhone 購買」功能,會方便用家使用非 Apple 裝置,例於智能電視、Android 手機或平板觀看時,能也能直接用 iPhone 購買內容

Back Tap 新加入啟用顯示

iPhone 背後的蘋果標誌,一直都可以作為隱藏的快捷按鍵,可以用手指快拍標誌 2 下或 3 下,就會啟用指定的動作。今次 iOS 18.5 在設定這個 BackTap 功能設定下,加入「Show Banner」功能,打開後,如觸發了機背的 Double Tab 或 Triple Tap 功能的話,會在畫面上彈出啟用顯示,雖然不到一秒鐘,但睇上去會較清楚。

Back Tab 功能加入啟用提示功能選項。

衛星服務下放到 iPhone 13

今次 iOS 18.5 特別將電信商提供的衛星服務,下放到 iPhone 13 系列。目前只有 iPhone 14 或更新的型號才支援。更新 iOS 18.5 後,舊的 iPhone 13 用家也能使用衛星服務來發短訊聯絡緊急服務、要求道路救援、傳送訊息給家人和朋友,以及分享自己的位置。

Apple 的衛星服務,讓 iPhone 用家在沒有傳統流動網絡或 Wi-Fi 網絡覆蓋的地方,接連衛星服務。目前香港的電訊商普遍使用中國的天通衛星,而使用相關服務會需要額外付費。不過,在香港出售的 iPhone 一向沒有提供衛星連線功能,所以就算拿著在港購買的 iPhone 到歐美國家,也無法使用衛星服務。所以就算 iPhone 13 可以打開被封印的衛星功能,也未必代表香港版的 iPhone 13 可以用得到。在香港本地要確認能否使用哪些衛星服務,或可能有待 iOS 18.5 正式版推出後向所屬的電信商查詢。

伸延閱讀:
關於 iPhone 由網絡供應商提供的衛星功能

ZCOPE》最新影片

Core Ultra 7 265K 官方劈價逾兩成 賣 299 美元能力挽狂瀾?

Intel Core Ultra CPU (imagine)

Intel Core Ultra 200 桌面系列出師未捷,雖然慳電但效能增長十分有限,打機甚至不敵 14 代 CORE 系列,早前才推出「Intel 200S Boost」方案,近日再向外媒確認會部分降價,將 Ultra 7 265K 的建議零售價,從 399 美元降至 299 美元 (約 2,320 港元),265KF 也從 384 美元降至 284 美元。

外媒 Tom’s Hardware 發現近日 Intel 在外國電商平台出現大降價,其中Core Ultra 7 265K 在 AMAZON 就有 27% 折扣(而且可運送到香港) 。隨後獲 Intel 方面確認是官方調整建議零售價。但同系列其他型號包括: Core Ultra 9 285/285K (USD$549/$589)、主流級 Core Ultra 5 245/245K/245KF (USD$270/$309/$294) 皆「沒有」調整售價。

Core Ultra 7 265K在AMAZON就有27%折扣
Core Ultra 7 265K 在 AMAZON US 就有 27% 折扣。
減價後,Core Ultra 7 265K 比起 Core i7-14700F 價錢稍低,而比可超頻的 Core i7-14700K 更是便宜 85 美元,約 663 港元。

在美國 Amazon,截稿一刻時的售價,比官方建議零售價稍低,265K 和 265KF 都是 294.99 美元,相對之下,Core Ultra 5 245KF 仍然要 $285 (約 2,223 港元),似乎就完全失去了吸引力,畢竟 Ultra 7 是 8 個 P-核心 + 12 個 E-核心、加速 5.5 GHz,對比 Ultra 5 的 6 個 P-核心 + 8 個 E-核心、加速 5.2GHz,效能上有顯著分別。兩者價錢上只差 10 美元,但如果打算用以上 CPU 玩超頻,支援超頻的 Z890 主機板也不便宜,算是拉上補下而已。不打算超頻的話,選擇 B860 主機板會相宜得多。

在香港,Core Ultra 7 265KF 售價是 2,680 港元,Ultra 7 256K 則是 2,570 港元,比美馬稍貴,但可享有香港的保用服務。

可完整支援Core Ultra 7 265K的Z890主機板不便宜
可完整支援 Core Ultra 7 265K ,包括超頻功能的 Z890主機板不便宜。

ZCOPE》最新影片

音效升級+降噪表現領先 Bowers & Wilkins Px7 S3 一星期實試後感

B&W Bowers & Wilkins Px7 S3

對於很多人來說,記得 Bowers & Wilkins 可能是它們對於耳機產品的精品式設計,又或是 Beckham 的大力代言加持,今個月它們推出的全新 Px7 S3,在硬件上有顯著升級,今次體驗這款耳機一星期,看看又是否值得大家入手?

Px7 S3 機身有三種配色選擇(Canvas White、Anthracite Black 和 Indigo Blue)選擇,個人比較喜歡 Canvas White 的簡約格調,Indigo Blue 則帶有獨特感。耳罩採用織物包覆,觸感細膩且耐髒。耳墊採用了記憶泡綿材質,以達至良好隔音效果,也保持舒適的佩戴感。

如果有玩過 Bowers & Wilkins Px7 S2/S2e,就會容易發現 Px7 S3 採用全新的人體工學設計,相比前代產品 Px7 S2e,耳罩部分更為纖薄,頭帶弧度經過重新調整,展現出更加精緻的輪廓。

耳機整體重量控制適中,設計緊貼頭部,長時間佩戴時亦未有明顯壓迫感。為了方便攜帶,耳機繼續使用可折疊的設計,配合隨附送的硬殼保護盒。

Px7 S3 在硬件使用上比上代明顯強化,當中搭載兩個 40mm 生物纖維素全頻動態驅動單元。Px7 S3 支援 aptX Lossless 無損音頻傳輸,搭配支援該技術的手機能夠達到無損音質。

Px7 S3 配備有多達 8 個麥克風,APP 內可以將降噪模式根據環境靈活調整,既有「完全隔絕」的專注模式,也有保留部分環境音的「透明模式」,特別是在「透明模式」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沒有了一些耳機常見空洞而不真實的感覺,是一個真正可用的「透明模式」。 至於在主動降噪效果方面都可以達到了領先水平。實測中時能夠有效過濾如街道、交通工具或是似茶餐廳中的嘈雜、背景音。

Px7 S3 中採用了 ADI Pure Voice 演算法,讓耳機在嘈雜環境中依然能保持清晰的通話效果。測試中,即使在繁忙街道,對方指出可以明顯分到前後人聲跟背景聲,顯然耳機有效地過濾了環境噪音。而我在講話時未有需要用到很大聲量,就可以正常作出通話。之後我又試用它來對手機進行語音輸入,效果都相當理想,這對經常需要移動辦公的商務人士來說,絕對是一大優點。

Px7 S3 提供 30 小時的音樂播放時間(開啟ANC),同時也提供了快速充電能力,只要 15 分鐘充電就能提供 7 小時的使用時間。耳機亦可以支持藍牙5.3,提供多點連接,可同時連接兩台設備,在筆電和手機間無縫切換。有需要的話,用戶亦可使用 USB-C 接口作為有線音頻傳輸。

Px7 S3 在人聲表現上具細緻還原度,聲音忠實自然,同時帶有適度的磁性與悅耳感,呈現出令人愉悅的聆聽體驗;樂器部分,弦聲富有動感,鼓聲表現清晰但並非偏向搖滾風格的重低音,而是更具層次與平衡感,為整體音樂增添節奏感。同時,整體音樂呈現出成熟的音色層次感,帶來深刻的聆聽體驗,亦切合品牌的形象與風格,展現出專業且高端的音效實力。

best performance 2022

Px7 S3 SPEC.

驅動單元:2x 40mm 生物纖維素全頻動態驅動單元
晶片:Qualcomm QCC3084
音訊編解碼器:ADAU1797
音頻放大器:ADI SMM6515
藍牙:藍牙5.3 編解碼器 aptX Lossless、aptX Adaptive、aptX HD、aptX Classic、AAC、SBC
麥克風系統:8 個麥克風(每側4個)
電池續航:30小時(開啟 ANC)
充電:15 分鐘充電可提供 7 小時播放
重量:307g
配件:1.2 米 USB-C 轉 3.5mm 音頻線、1.2 米 USB-C 轉 USB-C 線、便攜保護盒
售價:$3,380
網址:Bowers & Wilkin

ZCOPE 最新影片

B&W、Denon、JBL 成一家 Sound United 收歸 HARMAN 旗下

今年初有指 Sound United 的母公司 Masimo,在年報中將 Sound United 停止運作的會計處理,一度令人以為 Masimo 打算將 Sound United 結束或賣盤,今日終於有答案!美國的 Harman International 宣布收購 Sound United,而 Harman International 本身已是 Samsung 的全資子公司,換句話說,Sound United 旗下的所有品牌,包括 B&W、 Denon、Marantz,以及 Harman 旗下的  JBL、Harmon Kardon,全都是在 Samsung 旗下。

Harman International 發出新聞稿,將會以 3.5 億美元的現金購買價格,收購 Sound United 的消費類音響業務。而收購會有某些調整,收購預計會在 2025 年底完成,交易後,原持有 Sound United 的 Masimo,將會專注在專業醫療保健領域。

Sound United 現時持有音訊品牌組合,包括 Bowers & Wilkins、Denon、Marantz,將加入 HARMAN 的標誌性品牌家族,包括 JBL、Harman Kardon、AKG、Mark Levinson、Arcam 和 Revel。不過 Sound United 另持有的 Polk Audio,則沒有在今次收購中被提及,可能是與 HARMAN 本身持有 JBL,兩者產品線太過重疊有關。合併後的品牌家族與兩家公司的員工會進行整合,將提供互補的音訊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ZCOPE》最新影片

2025 年首季大賺 AMD 晶片關稅預計增 8 億美元開支

AMD 發表 2025 年第一季度財報,收入大賺 74 億美元,對比 Intel 同季的慘烈 12.67 億美元,蘇媽真是持家有道「賺到錢又賺埋市佔」。不過關稅問題預料要撥備 8 億美元開支。不過有蘇媽加持,玩家應不用太擔心沒硬件打機。

AMD 發表 2025 年第一季度財報收入 74 億美元,按年升 36%。客戶及遊戲業務收入 29 億美元,按年升 28%。AMD 董事長暨執行長蘇姿丰表示,公司在 2025 年取得了出色開局,在核心業務強勁增長,以及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發展勢頭不斷增強的推動下,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同比增長。儘管宏觀和監管環境瞬息萬變,但第一季的業績和第二季度的展望,凸顯了差異化產品組合的優勢和持續執行力,這為公司在 2025 年實現強勁增長奠定了良好基礎。但集團亦提出慎重評估今年第二季度,AMD 預計營收約 74 億美元前後,其中包括由於新出口管制而產生約 8 億美元庫存和相關儲備費用,預料整個財務年度累計或至 15 億美元。

簡單來說就是 AMD 在 AI 晶片限制及市場分額中「靜靜地贏」,先對比 Intel 同季表現,AMD 收入 74 億美元,Intel 僅 12.67 億美元;盈利方面 AMD 淨收入 7.09 億美元,Intel 卻淨虧損 8 億美元,AMD 數據中心收入 37 億美元,增長 57%,而 Intel 數據中心收入 41 億美元僅增長 8%。但是在 AI 晶片出口限制中,AMD 雖有受到波及,但對比風浪口的 NVIDIA 仍然是低調得多,新產品發表及上市後的評價亦算穩定,難怪 AMD YES 了。

ZCOPE》最新影片

縮細機身挑戰 Insta360 DJI OSMO 360 實機大泄露! 

以 360 全景相機起家的 Insta360 掀起一陣自拍熱潮,尤其最新的 X5 提供到 8K30 攝錄更是吸引不少人換機升級。DJI 早已傳出開發 360 全景相機的消息,近日甚至通過 FCC 驗證及有實機相片的消息,將這部傳聞稱為 OSMO 360 的新機,完全的裸露於大家眼前。

於無人機領放的 DJI,早已傳出有心想攻打 360 全景相機市場,而一路只聞樓梯響的 OSMO 360,終於有更多消息曝光。來自 @hakasushi 於《X》發放的多條消息,當中包括大量相片及部份相信是說明書頁面,似乎距離正式公佈之時不遠了。

其實 OSMO 360 早於半年前已出現在 FCC 的記錄中,今年 2 月甚至流出試作機於街頭測試,而今次的消息更是將 OSMO 360 的外觀、拆機完全展露,圖片中可見,OSMO 360 跟之前流出的試作機外型差不多,都是肥肥扁扁,有點像方形設計的 GoPro MAX 360,但就扁一點,沒有把手位,估計手拎拍攝要加裝伸縮腳架,未知大家又能否接受這個設計呢?

其中一點可以肯定的,就是所用的電池跟 OSMO Action 3、4、5 運動相機的是同一顆電池,容量為 1,950mAh,同時似乎是用上了跟 X3 相同的鏡像設計;至於其他規格,傳聞稱 OSMO 360 會內置  1/1.3” 感光元件,比 insta360 X5 的1/1.28” 為小,吸光量也稍不及 X5,兼容 Wi-Fi 5 及 Bluetooth LE,機上的屏幕為觸控式設計,並估計會有 6K 影片解像度。

除了規格,甚至有 YTer 流出了跟 X5 的影片質素 對比短片(由 8:55 開始),雖然影片中稱呼為 Camera X,但明眼人一睇就知是 OSMO 360,而影片的畫面可見,Camera X 的效果稍為銳利及清晰,如果屬實的話,正考慮買 X5 的朋友,又會否等埋 OSMO 360 正式推出後試清楚才出手呢?

DJI OSMO 360 vs insta360 X5 規格簡單對比

最後,提提大家,截稿時 DJI 剛釋出新機預告,主題是「天地為你所動」,並附上一個「品」字形三鏡頭的球體,明顯就是 Mavic 4,可能之前流出的實機相片太多,今次索性不再賣關子,有興趣的朋友記得留意 5 月 13 日晚上 8 時官方的公佈。

ZCOPE》最新影片

Tesla Autopilot 駕駛表現比美國平均數據安全 10 倍 ?

近年,自動輔助駕駛(Autopilot)和全自動駕駛(FSD)成為汽車安全的重要議題,特別是很多中國品牌電動車,都強調自家的智駕系統有多先進,結果卻常見發生嚴重事故,不禁讓人質疑自動輔助駕駛(Autopilot)和全自動駕駛(FSD)的可靠性。日前 Tesla 發表了 2025年首季的汽車安全報告,綜合美國 NHTSA(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與 FHWA(聯邦公路管理局)所提供的平均數據比較,當中 Tesla 的 Autopilot 安全性約為美國平均駕駛表現的 10.6 倍。

Tesla 發表 2025 首季度的車輛安全報告,報告顯示 Tesla 自動輔助駕駛(Autopilot)和全自動駕駛(FSD)技術所帶來的安全保障。數據指,使用 自動輔助駕駛(Autopilot)每 1,197 萬公里僅發生一事故,相比之下,沒有啟用 Autopilot 的駕駛者,平均每行駛 243 萬公里就會發生一宗事故。從組數據可以看到,使用 Tesla Autopilot 的安全性,比起為未使用 Autopilot 高 4.93 倍,說明輔助駕駛系統,能有助降低交通事故風險。

而根據美國 NHTSA(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與 FHWA(聯邦公路管理局)所提供的數據相比,美國駕駛者平均 113 萬公里會發生一宗事故,相比起來使用自動輔助駕駛(Autopilot)的安全性,平均是美國駕駛者的 10.6 倍。

除了自動輔助駕駛(Autopilot)的可靠性,電動車起火亦是大眾關心的議題,根據中國央視於 2024 年發表的調查數據,國內新能源車 (電動車) 發生熱失控起火的事件,平均每日有 7-8 宗。而 Tesla 在是次的報告中,亦分享關於 Tesla 起火事件的相關數據。Tesla 表示,從 2012 年到 2022 年的十年內,全球 Tesla 平均每行駛 2.09 億公里才發生一宗起火事故。而根據 NFPA 和美國交通部的數據,美國的普通車輛平均每行駛 2,896 萬公里就會發生一宗火災。不過因為 Tesla 公佈的數據會包含:建築物造成的火災、山火、人為縱火等與 Tesla 車輛本身無關的火災事件。因此 Tesla 電動車發生起火事故的機率,確實較比一般車輛更低。

伸延閱讀: Tesla 車輛安全報告

COPE 最新影片

串流音樂實現 7.1.4ch 96kHz PCM ?? Pure Audio Streaming 七月高清登場

近年,串流音樂平台都積極推動高清格式,包括 Tidal、Qobuz 和 Apple Music 等平台都以高解析度立體聲音樂來吸引用家,不過要串流多聲道音訊,卻只能跟高解析度音樂之間二選一。最近一個名為 Pure Audio Streaming 新串流平台宣佈,他們將推出球首個支援 7.1.4ch 96kHz PCM 的串流音樂服務,音樂發燒樂迷應該倍感高興。

雖然包括 Apple Music 目前已經有支援 Dolby Atmos 格式和空間音訊技術來提供更「立體」的聆聽體驗,但這類音樂是以壓縮和有損的方式傳送 – 並非無損,而且只能配合特定的耳機或網絡喇叭才可以播放。即將推出的串流服務 Pure Audio Streaming 將提供無損、未壓縮且未受損害的沉浸式音訊,更可在流動裝置和家庭劇院系統中使用。

Pure Audio Streaming 將提供兩種訂閱服務 – 提供高解析度立體聲 (最高 192kHz PCM) 及雙耳音訊 (透過 Auro 技術提供 PCM 48kHz) 的「立體聲」方案,以及提供 5.1ch 及 7.1.4ch 96kHz PCM 音訊,透過 Auro-3D 技術帶來「身歷其境」的多聲道高清音訊方案。

不過要體驗 PCM 5.1 及 7.1.4 96kHz PCM,用家需要支援 Nvidia Shield TV Pro 的 HDMI 輸入和顯示器、至少支援 5.1 (但最好是 7.1.4 和 Auro-3D 格式對應!) 的 AV 擴音器和揚聲器套件,以及「快速可靠」的無線網絡或乙太網路連線。另外,用家將可透過 HDMI 用 Smart TV Box 接收連接至 AV 接收器,例如 Amazon Fire Stick 4K (2023) 和即將推出的 Amazon Fire Cube。而電腦方面,可使用 Windows PC 或 Mac (2021 或更新版本) 電腦,並配合 Google Chrome 瀏覽器來使用。

既然 Pure Audio Streaming 是針對發燒樂迷,其訂閱費用當然不是平民級數。官方表示,在  Pure Audio Streaming 正式推出之前參與 「早期使用者計畫」(Early Adopter Program)的用家,可用 300 美元 (約 HKD2,330) 獲得一整年的服務,如果您還想要 Nvidia Shield Pro 的話,則需 500 美元 (約港幣 HKD3,875)。

Pure Audio Streaming 官方網站

ZCOPE 最新影片

「燒碟」正式落幕 Pioneer 結束藍光業務

有資歷的影音及 DIY 玩家,都不會對 Pioneer 的光碟機感到陌生,日系技術讀碟燒碟都有保證,但時代終歸結束,集團宣佈轉讓光碟相關業務予中國企業,結束有關光碟及光碟機產品生產及銷售,陸續出清庫存及維持現有產品維修服務。

高速網絡盛行,帶動影片串流及雲儲存服務,加上近年快閃記憶體的廣泛使用,受到衝擊的肯定是實體儲存媒介如光碟,日前日本 Pioneer 宣佈自 4 月 30 日,將負責光碟相關業務的子公司 Pioneer Digit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PDDM) 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中國山西集團的子公司山西光鏈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並結束光碟有關業務。Pioneer 集團稱消費級的光碟及光碟機產品已結束生產,現存商業和零售產品都將視庫存售完即止。Pioneer 表示,往後會專注於汽車電子業務,並不打算將光碟業務繼續留在集團內,期待有關業務可於新合作者下繼續運行。至於現有產品維修,廠商保證在備用零件最低存貨限期內維持不變。

是次轉讓的 Pioneer Digit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PDDM),原本是 Pioneer 與Sharp 合資企業,但近年藍光碟產業不振,Sharp 已經在 2024 年 3 月率先「跳船」退出。隨 Pioneer 積極轉型加入發展車載電子產品,放棄已無甚利潤的藍光碟產業亦合理。Pioneer 於 1992 年加入 CD-ROM 光碟機市場,並於 1995 年推出 4 倍速刻錄的產品,至 2002 年推出 DVD-R/RW 燒錄機,有 DVD-R 4 倍速及 DVD-RW 2 倍速寫入,為網絡早期檔案下載愛好者的首選燒錄機之一。及後進入藍光時代相繼推出全球首款 BD-R 12x 燒錄機、全球首款 BDXL 的 PC 用 BD 光碟機、以及全球首款 PC 便攜式 UHD BD 光碟機等。其光碟機的 Pure Read 糾錯功能,可完美複製 CD 而深受影音愛好者及 DIY 玩家歡迎。

ZCOPE 最新影片

Apple 最醜手機配件或重出江湖 ? 原因係因為呢款新機 ?

說到 Apple 最醜的原裝手機配件,相信大家自然會想起 iPhone 11 年代的 Smart Battery Case,這款電池手機套雖然實用,但因為使用矽膠質材,而且電池會隆起來的設計,令手機變得更厚重。所以這款配件在推出一年多左右便悄悄退場,相不到來到 iPhone 17 年代,這款最難看的手機配件或有機會重出江湖,到底所謂何事呢 ? 

說到 Apple 最醜的手機配件,相信大家自然會想起 iPhone 11 年代的 Smart Battery Case,這款電池手機套雖然實用,但因為使用矽膠質材,而且電池會隆起來的設計,令手機變得更厚重。
說到 Apple 最醜的手機配件,相信大家自然會想起 iPhone 11 年代的 Smart Battery Case,這款電池手機套雖然實用,但因為使用矽膠質材,而且電池會隆起來的設計,令手機變得更厚重。

Apple 將於今年推出主打輕薄的 iPhone 17 Air,不過據《The Information》報導指,iPhone 17 Air 因機身厚度限制,影響到可使用的電池容量。據 Apple 內部測試顯示,iPhone 17 Air 的電量或不能滿足大部分用戶一天的使用需要,一般的 iPhone 用戶習慣,充滿一次電有 80-90% 可以足夠全日使用,但 iPhone 17 Air 只有 60-70% 用戶能夠使用一日。為此 Apple 計劃重推 Smart Battery Case,來解決 iPhone 17 Air 電量不足的問題。

當然有不少人都質疑,既然  iPhone 17 Air 要輕薄,但加上電池機套,不就讓手機變厚重了嗎 ? 而且用家或可透過 USB-C 或 MagSafe 充電器來為手機充電不就可以嗎 ? 不過有消息指,因為要讓 iPhone 17 Air 變得更薄,新機或可能跟 iPhone 16e 一樣,會取消 MagSafe 無綫充電,所以 Smart Battery Case 成為其中一個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