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3303

【Starspotting】層層透視大宇宙

cb54325ecde5683519a279ba2996bb7dd34ffc3e.jpg
圖片版權:Discovery 頻道

近年太空熱潮再度興起,一齣《星際啟示錄》更叫人對蟲洞、黑洞等著迷,作為一個深空拍攝者,我很早就對星系、星系等著迷,而因為想對自己拍攝的東西多一點了解,所以就對天文發生了興趣,而我的大部分天文知識,也是來自以宇宙為主題的紀錄片。

有一個好消息帶給大家,由 6 月19 日(星期五)開始,晚上十時在 Discovery 頻道會開始播放《層層透視大宇宙(Strip The Cosmos)》,這節目會揭開獨特的宇宙奇觀,由剖開太空岩石,一層層剝開行星表面,揭開宇宙隱藏的秘密。

六集精彩節目分別探索太陽、黑洞、小行星、火星、彗星和外星世界。還有介紹天文學家的新發現:我們的銀河系未來將激烈碰撞旁邊的星系(那是我常拍攝的 M31 吧?)。黑洞到底隱藏甚麼秘密?太陽表面下又是什麼景象?從找出可能毀滅地球的小行星到追蹤彗星,再遠征到火星探索外星生命的可能性,本系列節目深入探索宇宙起源的關鍵奧秘,探索地球外令人大開眼界的宇宙。

傳阿里巴巴夥TVB拍劇「迎合大陸觀眾口味」

1f0dfe1355099e062e8694438de1a7810d25bfe9.jpg

電視行業近年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繼亞視賣盤後,今日又有大陸傳媒報道,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數碼娛樂計畫與無綫電視合作,拍攝電視劇及電影,「迎合大陸觀眾口味」。

引述星島日報報道,阿里數碼娛樂事業群總裁劉春寧表示,打算成立中國版 HBO,推出 Tmall Box Office,向大陸 6 億個家庭提供娛樂內容。部分節目將從海外購入,亦將會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即無綫電視)聯手製作「迎合內地觀眾口味」的電視劇及電影。據指阿里數碼娛樂會將無線劇集引入自家的家庭娛樂系統,雙方會共同制定製作方向,但製作過程則由無綫電視決定。劉春寧亦指出大陸用戶喜愛收看無線電視劇,相信未來無線的劇集將會更迎合內地用戶的口味,不再是單純港劇。

創業公司向大企搶人才

b7eb76eb0ce5e906e450ecbf55b17e48faa90829.jpg

美國創業氣氛活躍,愈來愈多企業高層出走,轉投創業公司。近日又有新消息,Google 前地圖副總裁 Brian McClendon 加盟 Uber 任技術中心負責人;華納音樂營運總監 Rob Wiesenthal 轉投直升機電召公司Blade任行政總裁。

4713033dab3df4752215907e923f2148cf67d25d.jpg

Brian McClendon 在 2004 年隨著 Google  收購數碼地圖公司 Keyhole 而加入,任職地圖服務副總裁多年,一手開發 Google 地圖和 Google 地球產品。過檔 Uber,正是因為對方需要有關技術。Uber 司機最大問題是不熟悉路線,行車過程需要地圖和導航技術,準確的地理資訊至關重要。Uber 物流服務也要地圖服務支援。Nokia 之前有意出售 Here 地圖服務,但態度未明,Uber 索性自行開發。據了解,McClendon 的辦公室在 Uber 三藩市的總部,但將經常往匹茲堡管理新成立的技術中心,主理研發地圖和導航技術。

至於 Rob Wiesenthal,從華納音樂營運總監去到他之前創辦的 Blade 做 CEO。Wiesenthal 曾在 Sony 任財務總監,2013 年加入華納,加速音樂服務數碼化,包括跟 iHeart Media(前稱 Clear Channel)、Snapchat,以及蘋果公司的 Apple Music 達成合作協議。

Wiesenthal 在 2013 年跟 Steve Martocci 和直升機服務公司 Liberty 共同創辦 Blade,被喻為直升機市場的 Uber。創業資金僅 5 萬美元,初時專門接載紐約客戶到 Hampton 遊玩,去年暑假一炮而紅,16 星期內起飛 800 次,深受富豪歡迎。Blade 剛集資 600 萬美元,投資者包括 Google 總裁 Eric Schmidt、iHeart Media 總裁 Bob Pittman 等擁有直升機駕駛執照持有人。

70、80 後懷舊藍牙手掣 iOS/Android 都啱用

2a28624a72f512f8e6ac64a53be7046c3f5d5181.jpg

唔少70、80後都接觸過電視遊戲機,Funky 仔當年就由灰機去到超任乜都有齊,不過好時光不再,大家今日今日一見到呢啲舊日手掣,就特別有親切感。雖然全部都只係抄得個外形,不過用嚟打模擬器真係有返果隻Feel。

隻隻手掣都係以藍牙連接,又或者可以 USB 有線方式充電或連接,仲可以支援 Android/iOS/PC/MacOS,雖然個價要成二百幾三百蚊,但打機最緊要咩呀?梗係有個好手掣先,Chok波都Chok得爽啲啦!駁返個電視玩都不知玩得幾開心啦!

查詢:Smart Digital(9028 6078)

 

【有理直說】台北電腦節 2015

7ff786780642033107fa38a7100a5559748957ac.jpg

 

今年可能驛馬星動,短短幾個月已經走訪了很多國家,參觀了幾個大型科技通訊展覽。每年六月份的台北電腦節,是我必到的展覽,不經不覺從 1996 年,已經來了接近二十次,也可以算是一個紀錄。月初看到有傳媒及朋友都到台北參觀台北電腦節,如果沒有去過的話,可能會抱很大期望,其實台北電腦節跟外國的消費品電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及世界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不同,除了台灣本土品牌外,外國的科技廠商多數不會選擇在台北電腦節推出新產品。

Asus 上半年推出了 Zenfone 2,以性價比跟一眾大陸智能手機比拼,結果反應熱烈,立刻乘勝追擊,除了之前預告過的 Zenfone Zoom 之外,還加推了一部叫做 Zenfone Selfie,顧名思義就是一部自拍神器。今次除了內置處理器採用 Qualcomm SnapDragon 615 之外,前後鏡頭也採用了 1,300 萬像素的相機,還有超級 HDR、四倍高感光、雙色溫閃燈、以及 88 度廣角及 140 度全景自拍,再加上 4G 雙卡雙待、5.5 吋 FHD 螢幕、3GB RAM 及 32GB ROM 等,將自拍神器的定義又再推高了一層。

a969ba5f297b08a3484cb3e7aa1c94ec0236b62d.jpg 

去年非常流行的 3D 立體打印機,今年仍然有展出,不過似乎熱情已經冷卻下來了。也因為新的 MacBook 採用了 USB Type C 插頭,所以很多配件生產商也推出了相應的 USB Type C 配件。預期未來的六至十二個月,會有更多的手提電腦、平板電腦與及智能手機等會以 USB Type C 作為標準。以後不論電源線或是配件接線也會採用 USB Type C,省卻了大家要帶一大堆充電線及充電器的煩惱,當然還需要等多幾年,這一統天下的現象才會出現。

Blue Coat ATD方案加入電郵防護

cfb640f3914e4042264e596dabffa333043eec08.JPG黑客近年常用的進階持續威脅(APT)手段,令企業傳統保安方案毫無作用。針對 APT 的保安方案陸續推出,Blue Coat 是其中之一的技術廠商,今年 4 月為旗下高級威脅防禦(Advanced Threat Defense,ATD)解決方案組合增加 Mail Threat Defense,加強保護 APT 防禦。

該公司亞太及日本產品營銷總監 Andreas Schmid 解釋,惡意軟件經常附設在電郵附件內,成為黑客潛入企業網絡的途徑。「ATD 方案加入電郵威脅防護,能為企業網絡多加一層保安,提供多一份保障。」

該方案的 Mail Threat Defense 可在電郵發送前作出檢查,防止附件或嵌入式連結帶有惡意軟件。「尤其 HTML5 可嵌入連結,容易隱藏惡意連結,透過 ATD 方案能加強保護。」方案提供配置政策,根據風險程度與用戶類別決定對訊息和附件的處理方式,包括隔離、警告、刪除及取代。

但Schmid 強調,這方案屬第二層針對 APT 的保護,跟傳統電郵保安方案不同。即表示企業需要採用基本電郵保護,才可用上 Blue Coat 的 ATD 方案。

【這些機會⋯⋯】Sony Xperia Z4 突現強化版

5c81e31208b0021a4bcf5f4e15c24b45dd1617a5.png

Sony Xperia Z3+ 剛推出,究竟乜野原因唔跟日本叫 Z4 而要叫 Z3 +呢?會唔會係 Sony 自己都覺得部機只係 Z3 的小升級版呢?Sony 昨日在美國推出了 Xperia Z4v,雖然是定製機,但乜野係「事在人為」?明晒!

Xperia Z4v 是 Sony 專為 美國網絡商 Verizon 定製手機,跟 Z3+ 最大的分別,就是 5.2 吋屏幕提升至 2560 x 1440 的 WQHD 解像度,另外電池新分也由 Z3+ 的 2,930 mAh ,輕輕提升到 Z4v 的 3,000mAh,另一個重要的改良,就是 Z4v 內置了無線充電,支援 Qi 和 PMA 充電技術。

b347edcdba55c82370f2c867d93415f1e9a0a42f.png 

不過, Z4v 因為電池和屏幕有所不同,機身尺吋和厚度也不同,Z4v 機身 144.4 x 72.3 x 8.6mm,比 Z3+ 的 146.3 x 71.9 x 6.9mm 略大和厚,重量也比 Z3+ 重 16 克,達 160 克。

至於其他規格就差不多,包括 CPU 同樣是 Snapdragon 810 ,3GB RAM,32GB 內置記憶及 IP65/IP68 防塵防水,不過顏色就只有黑同白。如果你打算換 Z3+,睇完呢部 Z4v,你又會點揀?(其實你無得揀)

新 Wi-Fi 喇叭可以一鍵聽雲端音樂?!

a3814df59caa936991e130a142372e7b00f1a0ce.JPG

早輪興玩藍牙喇叭,Funky 仔就有朋友為興趣儲到成屋都係。不過你知啦科技日新月異,而家玩喇叭睇怕要「有雲」先得,今星期見到呢個 Doss 出嘅 DS-1668 藍牙喇叭,表面上佢只係一隻大小小嘅便攜喇叭,不過原來佢可以連接 Wi-Fi 仲可以串流音樂,據資料話佢可以連接「天天動聽」啲歌,有無地區限制呢?唔該買咗嘅朋友話返俾 Funky 仔知啦。

查詢:Smart Digital(9028 6078)

【Redmonkey Mind】半新股殼

上兩周提到的恩達國際(1480),上市只有半年,因股價短期大幅度波動,成為經典例子。近年上市的半新股也有不少「潛龍伏虎」,如今年 2 月上市的集成傘業(1027),從名字已知經營的行業,屬小型工業股,招股時超額認購 0.71 倍,反應普通。上市價 1.1 元,至執筆時最高收報 27 元,市值約 150 億元,估值是否已達天價不用再多說。

證監會曾於 5 月中公布該集團股權於 4 月 27 日高度集中,除大股東及另外 16 名股東外,其他股東只佔整體股權 0.98%。但股價繼續上揚,該集團更建議拆細,每手股票銀碼大減,小投資者更易「上車」。5 月下旬,即上市後 3 個多月,該集團又建議易名「中國集成控股」,更改後無法「顧名思義」。這些行動意義何在?不同投資者自有一翻解讀。

賣殼穩賺
以前,市場有時也會炒賣「半新股」,即上市不久的股票。因公司初上市,公布資訊不足而按兵不動,但實際上是禾稈冚珍珠,當某天被市場發現,股價便受追捧。也有些半新股股價被炒起,但實力不夠,升勢難以持久。

過去一年炒賣「半新股」熱潮未見出現,只有個別「乾炒牛河」,在毫無原因下不斷炒上升的例子。另一方面,有些公司上市目的似是為了於上市一年後賣殼,才開始出現先行被炒賣現象。

「上市殼」現時可謂有價有市,因為大陸企業需求很大,市場上傳言「主板殼」值 5 億港元,「創業板殼」也值 3 億港元,令不少經營遇上困難的公司,尤其受人民幣升值、大陸人工飛升等影響的工業企業,賣殼誘因更大。一來賣殼價錢是多年利潤,不需苦苦經營,不如將公司賣盤提早退休。

當然,有些大股東賣殼純粹為賺錢,但又不想賣斷,便想出將公司部分業務勉強分拆上市,變成兩間上市公司,縱使賣了一隻殼,仍處於進可攻、退可守之境況。

不過,在此也要提醒小投資者,炒賣殼股風險很高,除非有長時間觀察及很有心得,若然只是純跟風聽消息,短期賺但長期蝕,應是不變定律。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名筆論壇】YouTuber 成功三大貼士

53e7631431ce23d0241374402a7b642506a35162.jpg

上篇文章寫了有關 YouTuber 行業發展, 最近我們也訪問了幾位成功的本地 YouTuber,分享他們拍片的理想。其實,YouTuber 近幾年受到廣告商重視,就是跟數碼行銷有關,YouTube多人看,在 YouTube 出現的廣告收入也愈多,而本地的 YouTuber 更有一個特色,就是本身都商業化,不少本地的知名 YouTuber,都有跟品牌商品合作,拍攝有潛在廣告的 YouTube短片。

YouTuber 內容商業化,這情況也只有香港比較特殊,外地好多支持者達 50 萬人以上者,其 YouTube 頻道都會堅持自己的特色,甚少會明目張膽的植入廣告,此舉也可以清晰將 YouTuber 的個人型像定型起來。

708c7ff2b4d56c81819b58d20265b504beb7725f.jpg

港 YouTuber 廣告吸金
那麼,一個好的 YouTube 頻道內容,有幾多準則? 可以讓人看後難忘? Google 的品牌實驗室(BrandLab)全球總監 Kim Larson,就給了 YouTuber 幾個心法(當然不會是「及早離場」啦XDDD),要 YouTube 影片成功,有三大因素,分別是:娛樂(Entertain)、教育(Educate)和 啟發(Inspire)。

這三個因素,看似簡單,但也是這幾個因素,影片才有吸引觀察回來或者分享的理由:

娛樂:
成功的影片必須有高度創意、好玩,足以讓觀眾看後會心微笑又或者滿有期待,這樣就容易建立追隨者。

教育:
成功的影片內容必須是高度可信,公正、透明, 而且可以提供到有用而有趣的資訊。

啟發:成功的影音必須是要讓觀眾看後得到共鳴,有心將訊息與人分享,甚至是可以讓人覺得經典的。

數碼行銷必勝法
如果你都有心成為 YouTuber,在開始構思拍片前,可以記下以上原因,看看自己想拍的故事,是否符合以上要求?坦白說,要達到娛樂與教育未必太難,但要讓觀眾看後覺得你拍的片幾有「Heart」的話,的確是有點難以捉摸,簡單來說就是誠意。這也正正回應了本地一些會在作品植入廣告,又或者在自己的 YouTube 頻道上放廣告片的 YouTuber,觀眾看得出廣告,就覺得你的作品不夠誠意,除非你的廣告水平高至好似某漢堡包一樣,觀眾看過會自動 Share,但其實那個廣告,便正正中了第三個因素:「經典」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