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少熱門電玩都係以射擊作主題,其中跟有不少涉及戰爭作題材,二次大戰更係其中最受歡迎的題目。
作為一個軍事迷或軍事射擊迷,有否想過跳出屏幕,用你的眼及耳朵,親身體驗一下70年前那場大戰所留下來的點滴呢?我早前走訪過波蘭,或可為大家做個介紹,親身感受那股將戰爭、歷史及文化混在一起的波蘭味道。
【PCM#1140】WW II 終戰70年紀念 Game迷見證之旅
【PCM#1140】富士通 物聯網攻略 創新以人為本
如何部署物聯網(IoT)是今年業界探討的議題。不少大型廠商積極從多角度開發IoT市場,如社會創新、雲端基建等。日本富士通則利用以人為本的創新模式,將新技術融入不同產業,捕捉物聯網浪潮。
【PCM#1140】迎夏香港生態遊 大自然躍現眼前
春夏交界,這個時期的大自然生氣勃勃,花草盛開,也有蝴蝶夏蟲,最適宜帶孩子親近大自然。一般來說,大家會選擇郊遊,但這類型的方法較活潑,也多半沒有特定的主題學習。生態遊是另一種認識自然的方法,今期為大家介紹香港的生態遊地點和活動。
NVIDIA GeForce GTX 980 Ti 搶閘速測
AMD 即將展開絕地反擊戰,推出全新 300 系列顯示卡,NVIDIA 就搶先一步發布 GeForce GTX 980 Ti,規格較 GTX 980 提升不少,務求截擊對手。
NVIDIA 早前已先後推出多款第二代 Maxwell 架構之顯示卡,包括 GTX 960、970、980 及 Titan X,心水清的讀者應該料到,NVIDIA 特地留一手,一直未有發布 GTX 980 Ti。由於AMD 新一代旗艦卡快將登場,NVIDIA 終於使出這個秘密武器,6 月 1 日正式推出 GTX 980 Ti。
GTX 980 提供 2,048 個 CUDA 核心,Titan X 則有 1.5 倍即 3,072 個,新推出的 GTX 980 Ti 則有 2,816 個,較 GTX 980 多出三分一以上,亦僅比 Titan X 少不到一成。GTX 980 Ti 由 22 組 SM 組成共 2,816 個 CUDA 核心,TU 及 ROP 則分別為 176 個及 96 個,遠勝 GTX 980 的 128 個及 64 個,而 ROP 數目更與 Titan X 看齊。
GTX 980 Ti 的記憶體容量亦增至 6GB,較 GTX 980 多一半,但比起 12GB 的 Titan X 仍屬小巫見大巫。記憶體介面則為 384-bit,與 Titan X 維持不變,比起 GTX 980 的 256-bit 高出一半。由此可見,NVIDIA 刻意拉開 GTX 980 與 GTX 980 Ti 的距離,並將 GTX 980 Ti 的規格定得更接近 Titan X,塑造 GTX 980 Ti 的民用級卡王地位。
![]() |
| 公版 GTX 980 Ti 維持 10.5 吋長度,Dual-Slot 散熱器外觀與 GTX 980 或 Titan X 沒有分別。 |
根據 NVIDIA 提供的數字,GTX 980 Ti 的電晶體數目達 80 億個,與 Titan X 相同,而且核心代號同為 GM200,可以推測 GTX 980 Ti 正是 Titan X 的屏蔽版。GTX 980 Ti 的供電需求為 6-pin 與 8-pin 各一組,單卡最高耗電為 250W,建議配備 600W 火牛,這幾點都跟 Titan X 完全一致。
![]() |
| 公版卡 PCB 佈局跟 Titan X 幾乎相同。 |
NVIDIA 官方數字指出,GTX 980 Ti 足以於 4K 解像度打機,人氣大作 GTA V 的參考效能達 61FPS,The Witcher 3: Wild Hunt 及 Project Cars 亦分別達 45FPS 及 47FPS 流暢水平。
初步測試找來公版 GTX 980 作參考。GTX 980 Ti 於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取得接近 4,000分,反觀 GTX 980 只有 3,100 分左右,兩者有 850 多分或 27.7% 的差距。其餘兩項 3DMark 測試中,GTX 980 Ti 亦拋離 GTX 980 兩成以上,差距十分明顯。
Android M 試用初體驗
Google 在 I/O 2015 上簡單預布 Android M 將提供多項更新,而官方亦正式放出 Android M 的 Developer Preview,編輯部率先將 Android M 安裝於手機上試玩,我們今次就來一個快速預覽~
| 在安裝過程中,Android M 可以讓用戶選擇從舊機將程式還原,今次更加可以自選程式,免除在新機上安裝不必要的硬件。 |
| 在應用程式選擇上,目前Android M採用一頁式的顯示,系統會按筆劃順序排列。 |
| Android M 中可以讓用戶控制程式讀取聯絡人、相機、位置及收音咪的權限;另外系統亦再次可以將音量、震動進行個別設定。 |
其他更詳盡測試,請參考星期一出版之《PCM 電腦廣場》周刊。
Android M 預覽版網址:下載
Hot Toys《Star Wars episode IV:A New Hope》1/6 Spacetrooper 新兵報到
《復仇者聯盟》過後,另一套經典:《星球大戰》新一集 episode VII 年尾準備上馬,嚟緊會係一系列星戰角色全年無休出現。星戰電影系列入面每一集都出現嘅角色:白兵Spacetrooper,今年下半年 Hot Toys 就會再將《Star Wars episode IV:A New Hope》1/6 人偶化!
![]() | ![]() |
呢次 Hot Toys《Star Wars episode IV:A NewHope》推出嘅白兵 Spacetrooper,原來係為咗一年一度美國加州星戰迷大會(Star Wars Celebration)推出嘅一款特別紀念號,以往各大廠商都有推出過不同比例白兵人偶,呢次 Hot Toys 除咗繼續以高活動度人偶打造外,亦特別為當年首度上映《星球大戰》時白兵嘅形象完全重現,因為當年道具技術未成熟嘅瑕疵,例如唔平均的盔甲凹凸不平感,都會於本作重現;而一向少有為白兵附加求生包,Hot Toys 呢次就為呢款特別版注入,仲會有氧氣樽同氧氣喉管接駁,另外仲有真皮槍袋、重型雷射槍、雷射步槍同熱能榴彈等等落足料,好玩程度大大提高!
![]() | ![]() |
Hot Toys《Star Wars episode IV:A New Hope》1/6 Spacetrooper
高度:30cm
可動關節:30
其他:Spacetrooper維生背包連可裝拆零件、8隻可替換手掌、腰帶連真皮槍套、白色長靴、重型雷射槍、雷射步槍、熱能榴彈、電影logo及Spacetrooper名牌地台
售價:$1,380
推出日期:2015 年第 3 季至第 4 季
Google 首款手勢控制感應器 可穿戴裝置更好玩
Google ATAP 團隊其中一個項目是 Project Soli,主要研究手勢操控技術,在是次 Google I/O 大會發表新突破。該團隊只花 10 個月時間,研發出 5×5 毫米的矽晶片,能精準追蹤手部動作。
目前在智能電話、平板電腦、智能手表上的觸控操作離不開幾個簡單動作,但人的手部動作很多,如何在上述設備,甚至其他裝置上使用,Project Soli 就是為此應運而生的項目,探索免觸控互動功能運用在穿戴裝置的可能性。
感應器是捕捉動作的關鍵,Project Soli 經過 10 個月時間,研發出僅 5×5 毫米矽晶片,並結合雷達系統,成為首個手勢操控感應器,能簡易地嵌入各種小物件中,令到不同產品能支援手勢操作。
該感應器能在 5mm 至 1,000mm 的距離內,以每秒 5,000 張的影格速率追蹤手部動作,並可結合智能手表常用的低耗能 ARM CortexA 晶片運作。現場示範所見,Project Soli 能準確、流暢及快速感應手部動作。此項目同時發表相關技術的開發平台,將有助加快此技術應用在層面。
![]() | ![]() |
| Project Soli 研發的晶片及手勢操控感應器能精準捕捉人手的動作。屏幕畫面主要讓用戶感受感應器的速度及流暢度。 |
Project Soli 影片介紹:
《PCM》拍攝現場示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