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電腦流行了一段時間,由只是文書工具,演進都現在規格已經提升不少,令它們既有強勁規格又慳位,足以應付 AAA 遊戲大作。就如這次介紹的 ROG NUC (2025),雖然機身只有 56.5mm 厚,不過最高就可以配備 Intel Core Ultra 9 處理器和 RTX 5080 GPU,配合 SSD 的隱藏規格,不單應付現在的 AAA 遊戲,更為未來升級做好準備。
直立薄機身三面散熱 相信想買部打機迷你電腦的用家都會發現,新一代的 ROG NUC (2025) 從外表造工就已經有很大進步,雖然機身體積與上代差不多,但整體感覺精煉得多,還有巨大 RGB 燈效的敗家之眼標誌,相當醒目。事實上這一代 ROG NUC 不單是規格的提升,更在設計上作出改良。
與上代(右)相比,雖然體積幾乎一樣,但 2025 年版設計明顯洗練得多。 規格上,ROG NUC (2025) 最高可配備 Intel Core Ultra 9 275HX (Series 2) 處理器,內置的 NPU 配合最新的 RTX 50 系列 GPU,令整體的 AI 運算能力高達 200TOPS 以上,足以應付圖文生成、即時翻譯等人工智能需求。
而在獨顯方面,ROG NUC (2025) 就配備了強勁的 NVIDIA GeForce RTX 5080,DLSS 4 及多重影格生成技術為遊戲玩家帶來更強勁的遊戲效能,同時支援 AI 運算。而且此機設有兩個 HDMI 2.1 和兩個 DisplayPort 2.1 接口,再加上 DisplayPort 旁邊支援 DisplayPort 2.1 Alt 模式的 Thunderbolt 4 Type-C 接口,令到這部小小的迷你電腦實質上可以同時連接 5 個 4K 屏幕!對於需要同時開啟多個應用的遊戲直播主,或者想建立三屏賽車椅的玩家就會非常方便。
ROG NUC (2025) 機背設有兩個 DP 2.1 和兩個 HDMI 2.1 接口,加上支援 DP 2.1 Alt 模式的 Thunderbolt 4 Type-C 接口,令這部迷你電腦能夠同時連接 5 個屏幕。 正因為 ROG NUC (2025) 是如此的猛獸,今代機身就設有四面出入風口,從左邊的巨眼下、右邊全面的 ROG 字樣和機身頂部,配合前後合共三把散熱扇、兩塊均熱板和巨大散熱鰭片,能寧靜而有效地將高速運算的熱力散發出去。不過正因為這樣的設計,令到今代 ROG NUC 的機身只可垂直擺放,不能像上代可選擇橫放或直放。
由於需要四邊散熱,此機只能直立擺放。 附有 330W 火牛來應付 RTX 5080 的需求。 SSD 隱藏規格迎接高速傳輸 ROG NUC (2025) 備有兩條 M.2 插槽方便用家擴充,不過它原來還隱藏一個秘密:插在 NVMe_1 槽的 2TB SSD 雖然是 PCIe Gen4 規格,但其實這條槽是支援 PCIe Gen5 的!隨著速度達 14,900MB/s 的 PCIe Gen5 SSD 售價愈來愈親民,用家將來大可換上 Gen5 SSD 令存取速度倍升,並將現有 SSD 移到 NVMe_2 槽去。不過大家要留意現有 SSD 上的散熱片只適合用在 NVMe_1 槽,NVMe_2 由於上面有 ROG 敗家之眼 RGB 燈模塊,不能使用高身的散熱片,選購時要特別留意。
機內布局,右下角是 CPU 散熱扇。 SSD 1 的散熱器,這M.2槽雖然插上 Gen 4 SSD,但其實是 Gen 5 規格,為日後升級做好準備。 兩條記憶體插槽。 機殼採用免工具裝拆設計,螺絲不會掉出,日後自行升級更方便。 CPU 專屬的散熱扇。 背面有兩把巨大的渦輪式散熱扇,配合兩塊大均熱板和鰭片,將 RTX 5080 和系統的熱力一併從機背排出。 此機的無線連接能力亦相當強勁,它備有 Intel Killer Wi-Fi 7 BE1750 網絡卡,支援 2.4GHz、5GHz 和 6GHz 頻段,最高傳輸速度可達 5.8Gbps,傳輸速度較上代快 2.4 倍。同時亦備有藍牙 5.4 和 2.5Gbps 乙太網絡接口,支援 2500M 極速寬頻,令玩家在進行網絡對戰時無後顧之憂,直播遊戲過程亦暢通無阻。
其他接口方面,ROG NUC (2025) 前面板設有一個 USB Gen 3.2 Type-C (10Gbps) 、兩個 USB Gen 3.2 Type-A 接口和 3.5mm 耳麥插孔,方便連接遊戲控制器和滑鼠、鍵盤和耳麥等,而背面就有 1 個 Thunderbolt 4 接口提供 40Gbps 資料及影像傳輸能力,此外還有 4 個 USB Gen 3.2 Type-A 接口,連接能力足以媲美大型枱機。當然, ROG NUC (2025) 機身上的 RGB 彩燈也支援 Aura Sync RGB 燈效同步,配合 Armoury Crate 和 Aura Creator 軟件調校效能和創造配合自己風格的燈效。
機身前面的接口,頂部有 RGB 燈效。 背面有大量接口和散熱鰭片的出口。 值得留意的是過去 ROG NUC 各型號只會提供 3 年保養,而 ROG NUC (2025) 就是系列中少有的 4 年保養,保障進一步提升。
用 4K 解像度玩《劍星》都有過百 FPS,相當流暢。 3DMark CPU Profile 跑分結果。 3DMark Steel Nomad 跑分結果。 ROG NUC (2025) SPEC
型號:RNUC15JNK9X28AA3 CPU:Intel Core Ultra 9 275HX 2.7GHz 獨顯:RTX 5080 記憶體:2 x DDR5-6400 CSO-DIMM 最大 96GB 儲存空間: 1 x PCIe 5.0 + 1 x PCIe 4.0 NVMe M.2 插槽 無線連接:Intel Killer Wi-Fi 7、藍牙 5.4 其他接口:面板:2 x USB 3.2 Gen 2 Type-A、1 x USB 3.2 Gen 2 Type-C、3.5mm 耳麥插孔;機背:1 x Thunderbolt 4(支援 DisplayPort 2.1)、4 x USB 3.2 Gen 2 Type-A、2 x HDMI 2.1 FRL、2 x DisplayPort 2.1、1 x RJ45 LAN、1 x DC in 電源供應器:330W 擺放方向:直立 其他特點:毋須工具即可組裝升級 尺寸:282.4 (W) x 187.7 (D) x 56.5mm (H);底座 146mm 重量:3.12kg 售價:HK$29,998 查詢:ASUS 同場加影:ROG SWIFT OLED 27 吋 4K 240Hz QD-OLED 電競屏幕 有小巧強勁的電腦當然也要屏幕相配合,ASUS 在 CES 上發表的世界首款 27 吋 4K OLED 電競屏幕 PG27UCDM 是絕配之一。這款電競屏幕採用第 4 代 QD-OLED 面板,像素密度達 166ppi,能呈現銳利的畫面和清晰的文字。而 ASUS 獨門的 ELMB 超低動態模糊技術就能減少殘影和動態模糊。
PG27UCDM 屏刷率高達 240Hz,反應時間 0.03 秒,支援 NVIDIA G-Sync、AMD FreeSync 和 VESA AdaptiveSync 並配備 OLED 防閃爍 2.0 技術,減少閃爍 20%。支援 10-bit 色彩,99% DCI-P3 寬廣色域,並且取得 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認證、支援 Dolby Vision 和 HDR10,色準為 △E < 2。
為了防止 OLED 屏幕的烙印問題,PG27UCDM 就備有 OLED Care Pro 功能,同時配備 Neo Proximity Sensor 近接感測器,當用戶離開屏幕前,屏幕就會自動切換為黑色畫面,以防止發生烙印問題。
接口方面,除了 HDMI 2.1 之外,還備有頻寬高達 80Gbps 的 DisplayPort 2.1a UHBR20 接口和提供 90W 供電的 USB-C 接口,滿足高階用戶的娛樂和遊戲需求。如果需要同時連接多部電腦,PG27UCDM 還備有 3 個 USB 3.2 Gen 1 Type-A 接口提供 KVM 功能。
過去用戶要利用屏幕背面幾粒按鈕在 OSD 上設定屏幕功能,相當麻煩。PG27UCDM 就可以透過 DisplayWidget Center 利用滑鼠在電腦來設定屏幕,自然輕鬆得多。
此外,PG27UCDM 還設有多項增強玩家戰鬥力的 AI 助手功能,包括 AI Crosshair 自動生成高對比度準星、AI Shadow Boost 自動增強場景中的暗角細節,與及 AI Visual 自動感測遊戲類型來自動調校畫面。
PG27UCDM SPEC
尺寸:26.5 英吋 面板:QD-OLED 解像度:3840 x 2160 (16:9) 刷新率:240Hz 反應時間:0.03ms (GTG) 顯示色彩:10 億 (10bit) 色彩空間:99% (DCI-P3), 145% (sRGB) 色準:△E < 2 峰值亮度:1000 cd/m2 (HDR) 對比度:1,500,000:1 HDR 支援:HDR10、Dolby Vision 接口:1x DisplayPort 2.1a UHBR20、2x HDMI (2.1)、USB-C(PD 90W 供電)、3x USB 3.2 Gen 1 Type-A、耳機接口 其他功能:防閃爍、ASUS OLED Care、KVM、DisplayWidget Center、Aura Sync、Neo Proximity Sensor、ASUS OLED Anti-flicker 2.0 認證:TÜV 防閃爍、TÜV 低藍光、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VESA AdaptiveSync Display 240Hz、AMD FreeSync Premium Pro、G-SYNC Compatible、FSC MIX 售價:HK$10,999 查詢:ASUS 高屏刷親民選擇:ROG Strix OLED 27 吋 2K 360Hz QD-OLED 電競屏幕 想找部更適合 FPS、價格更親民而屏幕刷新率更高的 27 吋 OLED 遊戲屏幕,還有這款 ROG Strix OLED XG27ACDNG。這款 2K 屏幕採用第 3 代 QD-OLED 技術,雖然是 2K 解像度,但屏幕刷新率就增至 360Hz,兼備 PG27UCDM 大部分高階功能,包括 0.03ms 反應時間、ASUS OLED Care+ 防烙印、防閃爍、低藍光、99% DCI-P3 寬廣色域、HDR10 和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 及 KVM 等,而且一樣支援 NVIDIA G-Sync、AMD FreeSync Premium Pro、AdaptiveSync Display 360 確保畫面流暢又低延遲,是 FPS 射擊遊戲愛好者的好拍檔。
ROG Strix OLED 27 吋 2K 360Hz QD-OLED 電競屏幕 XG27ACDNG 背面亦有巨大的敗家之眼 RGB 燈效。 底座有凹坑可以放置手機。 兩個 HDMI 2.1、一個 DP 1.4a 和一個可提供 90W 電源的 USB C。 亦有提供 KVM 功能方便一個屏幕一套鍵盤滑鼠接駁多台電腦。 XG27ACDNG SPEC
尺寸:26.5 英吋 面板:QD-OLED 解像度:2560 x 1440 (16:9) 刷新率:360Hz 反應時間:0.03ms (GTG) 顯示色彩:10 億 (10bit) 色彩空間:99% (DCI-P3), 135% (sRGB) 色準:△E < 2 峰值亮度:1000 cd/m2 (HDR) 對比度:1,500,000:1 HDR 支援:HDR10 接口:1x DisplayPort 1.4 DSC、2x HDMI (2.1)、USB-C(PD 90W 供電)、3x USB 3.2 Gen 1 Type-A、耳機接口 其他功能:防閃爍、ASUS OLED Care、KVM、DisplayWidget Center、Aura Sync 認證:TÜV 防閃爍、TÜV 低藍光、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VESA AdaptiveSync Display 360Hz、AMD FreeSync Premium Pro、G-SYNC Compatible、FSC MIX 售價:HK$6,999 查詢:A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