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RTX 3060 遇上對手! $3,XXX 登場  AMD Radeon RX 6600 性能大檢閱

    Yeung Chun Fat
    Yeung Chun Fat
    曾經在香港各間主要電腦雜誌工作,隨後轉行到電腦公司任職產品經理,最近重回媒體工作。個人出版的作品包括替香港工業總會轄下香港電子業總會(HKEIC)撰寫《香港電子業穩步向前- 回顧與前瞻》紀念書刊。

    有謂「德不孤,必有鄰」。 NVIDIA RTX 3060 大大降低 RTX 30 的入場門檻,雖犯上以性能為代價的惡名,但不失為用家提供平價之選。可惜在 RTX 3060 於 2 月 25 日發佈以來, AMD 對應產品卻姗姗來遲,長時間上演獨腳戲,直至 10 月 13 日,AMD 正式宣佈 RX 6600 ,相隔 8 個月左右向 RTX 3060 發起挑戰。相比起性能,也許 RX 6600 並沒有太多的亮點所在,廠商也深明此道,首批上市產品將以 $3,499~$3,799 登場,大家又是否會心動呢?

    RX 6600 的技術策略

    從 RX 6600 XT 到 RX 6600 ,所用核心仍然為 Navi 23 , AMD 通過屏蔽部分單元的方法以區分市場。在 RX 6600 上, AMD 作出以下的取捨︰

    AMD RX 6600 的官方規格似乎沒較 RX 6600 XT 減少太多
    AMD RX 6600 的官方規格似乎沒較 RX 6600 XT 減少太多
    《 GPU-Z 》顯示 RX 6600 工作介面為 PCI-E 4.0 x8 ,在閒置時 GPU Chip Power 僅 4W。
    《 GPU-Z 》顯示 RX 6600 工作介面為 PCI-E 4.0 x8 ,在閒置時 GPU Chip Power 僅 4W。

    1. 32MB Cache 大力優化 1080p Gaming

    RDNA 2 架構最成功之處是加入 Infinity Cache ,有效改善讀寫頻寬及延遲時間,因此 AMD RX 6000 卡上至旗艦 RX 6900 XT 下至入門級的 RX 6600 皆設有 Infinity Cache 以提升遊戲性能。在 Infinity Cache 容量上, RX 6600 保留 RX 6600 XT 完整的 32MB Infinity Cache 功能,加上 8GB GDDR6 記憶體,可提供優秀的 1080p 以至一定的 1440p Gaming 性能。

    SK Hynix H56CBM24MIR-S2C 16Gbps GDDR6 記憶體顆粒,工作電壓 1.35V,總容量有 8GB 但屬於 128-bit 設計,把卡的應用限在 1080p 而最高不過 1440p 。
    SK Hynix H56CBM24MIR-S2C 16Gbps GDDR6 記憶體顆粒,工作電壓 1.35V,總容量有 8GB 但屬於 128-bit 設計,把卡的應用限在 1080p 而最高不過 1440p 。

    2. 只要 450W 火牛即可

    不知從何開始,市場上有 550W 火牛不支援獨立顯示卡,獨立顯示卡至少需要 750 甚至 850W 之說。根據 NVIDIA 及 AMD 的官方說法, RTX 3060 要求用 550W 或以上火牛,而 RX 6600 XT 為 500W 或以上火牛。至於 RX 6600 ,則進一步降低至 450W 或以上火牛,十分吸引。當然 450W 是假設大家使用主流的處理器如 65W TDP Intel Core i7 或 AMD Ryzen 7 ,若果使用旗艦級 CPU 如 Core i9 或 Ryzen 9 ,加上 AIB 廠商普遍會提升 Boost Clock ,那麼更高輸出的火牛必不可少。如本文評測用的 ASUS Dual RX 6600 8GB ,即建議使用 500W 火牛以上。

    RX 6600 卡只要 8pin PCI-E Power Connector 即可
    RX 6600 卡只要 8pin PCI-E Power Connector 即可
    RX 6600 一推出已確定支援 Windows 11
    RX 6600 一推出已確定支援 Windows 11

    RX 6600 vs RTX 3060

    按 AMD 的說法, RX 6600 將正面挑戰 RTX 3060 ,兩者之間孰優孰劣呢?在測試前,筆者先對兩者的規格作出比較。

    1. 同樣針對 RTX 2060 升級市場

    作為主流之選,有不少用家至今還在使用 RTX 2060 顯示卡,成為廠商的兵家必爭之地,因此不論是 AMD RX 6600 及 NVIDIA RTX 3060 均強調針對 RTX 2060 升級市場。另外,因應 NVIDIA 計劃在明年 1 月推出 RTX 2060 12GB 新版, AMD RX 6600 有率先較勁的意味。

    AMD 官方測試結果顯示 RX 6600 較 RTX 2060 快 23%。
    AMD 官方測試結果顯示 RX 6600 較 RTX 2060 快 23%。
    在與 RTX 3060 的對比上, RX 6600 沒有太大的優勢,改以強調 1080p 下提供平均 100fps 效能為主。
    在與 RTX 3060 的對比上, RX 6600 沒有太大的優勢,改以強調 1080p 下提供平均 100fps 效能為主。

    2. 核心面積的比較

    RX 6600 沿用 RX 6600 XT 的 Navi 23 核心,在 7nm 製程助力下,內建 110.6 億顆電晶體而核心面積僅為 237mm2 。作為比較,RTX 3060 內建 132.5 億顆電晶體,核心面積高達 276mm2 。由於更小的核心將可有助提升生產良率並降低成本,因此理論上 RX 6600 較 RTX 3060 有更高的性價比。

    RX 6600 核心面積僅 237mm2,明顯較 RTX 3060 的 276mm2 小。
    RX 6600 核心面積僅 237mm2,明顯較 RTX 3060 的 276mm2 小。

    3. FP32 及 Ray-Tracing 性能的比較

    FP32 及 Ray-Tracing 是影響現今遊戲性能的兩大指標。在 FP32 性能方面, RX 6600 及 RTX 3060 分別為 8.93TFLOPS 及 12.7TFLOPS , RTX 3060 有明顯的優勢,這是因為 RTX 3060 CUDA Cores 採用 2X FP32 設計, RX 6600 只有借助 32MB Infinity Cache 的加速作用抵消 RTX 3060 在 FP32 上的優勢。

    另一項重中之重功能是 Ray-Tracing 。表面上, RX 6600 擁有 28 RA Cores 而 RTX 3060 為 28 RT Cores 兩者似乎打成平心,但 NVIDIA RT Cores 擁有質的優勢,加上有較高的 FP32 性能,整體優勢就更為明顯了。

    4. 32MB Cache + 8GB vs 12GB

    32MB Infinity Cache + 8GB 128bit GDDR6 是 RX 6600 的規格,而 12GB 192bit GDDR6 是 RTX 3060 的規格。單從記憶體容量及規格來說,RTX 3060 有量及質方面的優勢。筆者認為, 32MB Infinity Cache 使 AMD RX 6600 在 1080p Gaming 下有較高的性能,一定程度上抵消 FP32 及 Ray-Tracing 性能不足的劣勢,而在 1440p Gaming 以上, RTX 3060 的記憶體規格優勢明顯,這對在下文測試詳作交待。

    5.AMD FSR vs NVIDIA DLSS

    從 AMD 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推出時只有寥寥可數遊戲開始支援, AMD 表示在 RX 6600 推出那天已有 50 款以上的遊戲支援 AMD FSR 技術,算是不錯的成績,但與 NVIDIA 的 120 款以上遊戲支援 DLSS 技術尚有明顯的距離, AMD 仍然要加倍努力。

    另外,若與 NVIDIA DLSS 相比, AMD FSR 效能方面仍然有待改善。筆者早前曾以《 Edge of Eternity 》測試 RX 6600 XT 及 RTX 3060 在 AMD FSR 及 NVIDIA DLSS 下的效能,結果發現 RTX 3060 在 DLSS 的加速效果較 FSR 時優勝,而整體表現又比 RX 6600 XT @FSR 好。至於 RX 6600 ,因為架構上沒有太大的改變,所以性能比 RX 6600 XT 更低,難憑 AMD FSR 絕技與以 NVIDIA DLSS 優化下的 RTX 3060 相比。

    AMD 表示在 RX 6600 推出當天已有 50 款以上的遊戲支援 AMD FSR 技術。
    AMD 表示在 RX 6600 推出當天已有 50 款以上的遊戲支援 AMD FSR 技術。

    6. 功耗的比較

    在功耗方面,筆者認為 RX 6600 是比較有優勢的。AMD 表示 RX 6600 的整卡功耗為 132W ,只要 450W 火牛即可,而 AIB 廠商建議為 500W 火牛。至於 NVIDIA RTX 3060 ,整卡功耗為 170W ,建議採用 550W 火牛。因應 RX 6600 在低功耗方面的優勢, AMD 即強調 RX 6600 在每瓦效能( Performance per Watt )上,較 RTX 3060 表現出的優勢。

    AMD 表示 RX 6600 最高每瓦效能較 RTX 3060 高 1.5X ,最低也有 1.1X 。
    AMD 表示 RX 6600 最高每瓦效能較 RTX 3060 高 1.5X ,最低也有 1.1X 。

    百花齊放的 AMD RX 6600 顯示卡市場

    首輪發佈的 RX 6600 非公版顯示卡有 ASRock 、 ASUS 、 Gigabyte 、 MSI 、 Sapphire 、 XFX 及 Yeston 等。在產品設計方面,各廠的差異性很大,並以雙風扇方案為主流,但也有一些特色方案如 ASRock RX 6600 Challenger ITX 採用單風扇小卡設計,又有如 Gigabyte RX 6600 Eagle 採用三風扇方案。甚至於售價方面,在截稿前筆者收到四卡的報價,分別為最平 Gigabyte RX 6600 Eagle $3,499,其次 Sapphire Pulse RX 6600 $3,599 、 MSI RX 6600 Mech 2X $3,799 以及 ASUS Dual RX 6600 $3,799 。

    首輪發佈的 RX 6600 非公版顯示卡有 ASRock 、 ASUS 、 Gigabyte 、 MSI 、 Sapphire 、 XFX 及 Yeston 等。
    首輪發佈的 RX 6600 非公版顯示卡有 ASRock 、 ASUS 、 Gigabyte 、 MSI 、 Sapphire 、 XFX 及 Yeston 等。
    ASRock RX 6600 Challenger ITX 採用單風扇小卡設計
    ASRock RX 6600 Challenger ITX 採用單風扇小卡設計
    MSI RX 6600 Mech 2X 定價 $3,799
    MSI RX 6600 Mech 2X 定價 $3,799
    Gigabyte RX 6600 Eagle 是少數採用三風扇方案的 RX 6600 顯示卡
    Gigabyte RX 6600 Eagle 是少數採用三風扇方案的 RX 6600 顯示卡

    XT 級的用料 ASUS Dual RX 6600

    是次評測用的 AMD RX 6600 卡由 ASUS 提供,型號為 Dual RX 6600,屬非 OC 的標準版。話雖如此,筆者以 ASUS 的《 GPU Tweak II 》檢測,發現 GPU Boost Clock 達2629MHz 而超過 AMD Reference 方案的 2491MHz,甚至高於 ROG Strix RX 6600 XT 及 Dual Radeon RX 6600 XT OC 的 2607MHz,不容小覷。難怪廠方建議使用 500W 火牛,略高於 AMD 建議的 450W 火牛。

     Reference 方案的 2491MHz 。
    《 GPU Tweak II 》程式 GPU Boost Clock 為 2629MHz 而超過 AMD Reference 方案的 2491MHz 。
    ASUS Dual RX 6600 (下)與 ROG Strix RX 6600 XT OC 的比較,兩者是否有幾分相似呢?
    ASUS Dual RX 6600 (下)與 ROG Strix RX 6600 XT OC 的比較,兩者是否有幾分相似呢?

    2X 風壽命

    ASUS Dual RX 6600 與上次介紹的 ROG Strix RX 6600 XT OC 有幾分相似,部分功能設計更是沿用後者。雖然 RX 6600 的功耗不高,但廠方還是為它準備了高性能的軸向式風扇,特點是以較小的風扇輪轂換取更長的葉片,並有阻隔環設計提升向下風壓。與此同時,在平卡採用雙滾珠軸承設計,使用壽命是一般的油封軸承設計的兩倍。另外,為減少工作時的噪音,風扇還有停轉功能,在 GPU 工作溫度較低時停止轉動,達到 0dB(A) 的靜音環境。在風扇下的,是由 3 根 heatpipes 組成的鋁合金散熱模組,筆者測試 GPU 最高工作溫度為 52℃ ,表現出色。

    以 3 根 heatpipes 為主的鋁合金散熱模組,在 GPU 接觸部分經過特別設計以增加傳熱面積。
    ASUS 自家的 PCB 方案,並以原大的背板確保最佳保護。

    更高強度的 I/O Brackets

    據廠方表示,卡上的 I/O Brackets 屬 ROG Strix RTX 30 等級的 Stainless Steel 304 面板,強度系數達 520 而較一般的 SPCC 的 250 強度系數高。至於 PCB 方面,採用 Super Alloy Power II 供電元件,包括 Infineon IR35217 數位供電晶片及 SiC654A 50A Dr.MOS 晶片等等,確保顯示卡長時間工作的穩定性。

    所用 I/O Brackets 屬 ROG Strix RTX 30 等級的 Stainless Steel 304 高強度擋板
    採用 Infineon IR35217 數位供電晶片
    採用 Infineon IR35217 數位供電晶片
    6 相供電採用 Dr. MOS 高性能晶片
    6 相供電採用 Dr. MOS 高性能晶片
    在 GPU 背面採用費時的 MLCCs 方案換取較高穩定性能
    在 GPU 背面採用費時的 MLCCs 方案換取較高穩定性能
    部分採用鉭電容等名貴元件
    部分採用鉭電容等名貴元件

    SPEC︰

    • GPU Boost Clock︰2629MHz
    • 散熱設備︰2x 100mm, 2.5-Slot
    • 記憶體︰SK Hynix 16Gbps 8GB GDDR6
    • 介面︰PCI-E 4.0 x16(x8 Bandwidth)
    • 顯示輸出︰1x HDMI 2.1, 3x DisplayPort 1.4a
    • Power Connector︰1x 8pin PCI-E
    • 建議火牛︰500W
    • 尺寸︰243 x 134 x 49mm
    • 查詢︰ASUS HK (3582 4770)
    • 售價︰$3,799


    AMD RX 6600 vs NVIDIA RTX 3060

    測試平台

    顯示卡︰
    ASUS Dual RX 6600 8GB GDDR6 (Boost Clock︰2629MHz)
    ASUS ROG Strix RX 6600 XT OC 8GB GDDR6 (Boost Clock︰2607MHz)
    Colorful iGame RTX3060 Ultra 12G GDDR6 White (Boost Clock︰1777MHz)
    ZOTAC Gaming RTX 3060 Ti AMP White LHR 8GB GDDR6 (Boost Clock︰1665MHz)
    AIO水冷︰ASUS ROG RYUJIN II 360
    處理器︰AMD Ryzen 7 3700X(8C/16T 3.6~4.4GHz)
    主機板︰ASUS ROG Crosshair VIII Dark Hero (AMD X570)
    記憶體︰2x AData XPG Spectrix D60G @XMP 4000 CL=18
    SSD︰WD_Black SN850 NVMe SSD 2TB
    火牛︰Cooler Master GX GOLD 850全模組
    作業系統︰Windows 10 x64 21H1
    驅動程式︰WHQL-Radeon-RX6600-21.30.17.06-Adrenalin-SW, NVIDIA 496.13 Game Ready

    測試成績

    相當於 RX 6600 XT 80% 效能

    從規格上來看,RX 6600 似乎保留了 RX 6600 XT 的大部分功能,但實測表現,從 RX 6600 XT 到 RX 6600 出現明顯的性能下降。在最理想的 1080p 設定下, RX 6600 還可以保持 80% 以上的效能,但在畫質設定較高,或 2.5K 及 4K 的水平時,RX 6600 會出現明顯的性能下降,在最惡劣的情況如《 Watch Dogs: Legion 》更只有 52.17% ,是否值得為慳一筆錢,而退而求其次買 RX 6600 呢?筆者認為RX 6600 XT 似乎更物有所值。

    Ray-Tracing 效能明顯不如 RTX 3060

    上一次測試 RX 6600 XT 時,與 RTX 3060 是互有勝負,但若換了 RX 6600 ,那麼 RTX 3060 佔有明顯的優勢,尤其在 Ray-Tracing 遊戲的測試上。當然 RX 6600 在部分遊戲方面還是有優勢的,如在《 Assassin’s Creed Odyssey 》的 2K@Ultra High 設定上,即以 71fps 力壓 RTX 3060 的 69fps ,所以實際情況還要看用家的需求而定。畢竟測試性能再高,如果不需要用到的話,何必為此白花金錢呢!

    Conclusion

    作為平價之選,筆者對 RX 6600 的評價是 1080p Gaming 性能可以, Ray-Tracing 性能在 Medium 下還可以,至於 1440p 及 4K 下會出現明顯的下降,所以基本上不屬於用家的性能首選。雖然以價錢而論, RX 6600 的 $3XXX 售價十分吸引,但在 RX 6600 XT 及 RTX 3060 售價在 $4XXX 的今天來說,價格並非相差太遠,而效能卻較高,似乎才是用家理想的入門顯示卡。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