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Redmonkey Mind】半新股殼

    上兩周提到的恩達國際(1480),上市只有半年,因股價短期大幅度波動,成為經典例子。近年上市的半新股也有不少「潛龍伏虎」,如今年 2 月上市的集成傘業(1027),從名字已知經營的行業,屬小型工業股,招股時超額認購 0.71 倍,反應普通。上市價 1.1 元,至執筆時最高收報 27 元,市值約 150 億元,估值是否已達天價不用再多說。

    證監會曾於 5 月中公布該集團股權於 4 月 27 日高度集中,除大股東及另外 16 名股東外,其他股東只佔整體股權 0.98%。但股價繼續上揚,該集團更建議拆細,每手股票銀碼大減,小投資者更易「上車」。5 月下旬,即上市後 3 個多月,該集團又建議易名「中國集成控股」,更改後無法「顧名思義」。這些行動意義何在?不同投資者自有一翻解讀。

    賣殼穩賺
    以前,市場有時也會炒賣「半新股」,即上市不久的股票。因公司初上市,公布資訊不足而按兵不動,但實際上是禾稈冚珍珠,當某天被市場發現,股價便受追捧。也有些半新股股價被炒起,但實力不夠,升勢難以持久。

    過去一年炒賣「半新股」熱潮未見出現,只有個別「乾炒牛河」,在毫無原因下不斷炒上升的例子。另一方面,有些公司上市目的似是為了於上市一年後賣殼,才開始出現先行被炒賣現象。

    「上市殼」現時可謂有價有市,因為大陸企業需求很大,市場上傳言「主板殼」值 5 億港元,「創業板殼」也值 3 億港元,令不少經營遇上困難的公司,尤其受人民幣升值、大陸人工飛升等影響的工業企業,賣殼誘因更大。一來賣殼價錢是多年利潤,不需苦苦經營,不如將公司賣盤提早退休。

    當然,有些大股東賣殼純粹為賺錢,但又不想賣斷,便想出將公司部分業務勉強分拆上市,變成兩間上市公司,縱使賣了一隻殼,仍處於進可攻、退可守之境況。

    不過,在此也要提醒小投資者,炒賣殼股風險很高,除非有長時間觀察及很有心得,若然只是純跟風聽消息,短期賺但長期蝕,應是不變定律。

    利益申報:筆者為持牌人士,於執筆時,筆者或相關人士或客戶,並沒持有上述股票。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