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動作最大的電視更新   LG OLED evo AI G5 評測

Author:

Published:

editor choice badge

簡評

2025 年電視機更新戰中,OLED 電視再成為焦點,當中 LG 全新開發的 Tendam OLED 面板,令到 OLED 畫面質素有明顯提升,不單亮度可以達到 4,000nits,色彩的豐滿程度,以及顏色漸變及細節變化,都有明顯進步。



  • 採用 Tendam OLED 面板。
  • 畫面亮度提升達 4,000 nits。
  • 色彩層次表電比上代出色。

  • 初上市時售價偏高,不趕用的話可先等數月。
- 廣告 -

針對消費者市場的電視機每年都會更新機款,以影音產品來說,已經是升級最頻密的產品類別。不過消費者更換電視機的密度卻不似智能手機有二手市場來支持,通常也只是壞機換機或者搬新屋才會換電視,而就算是一兩年前推出的舊款機,聲畫質素水平其實不差,但價格就有大幅折讓。因此每年新推出的電視機,特別是旗艦機款,都要有相當強的技術升級支持,才能夠吸引到準買家的青睞。而 LG 今年的旗艦 OLED 電視 G5 系列,就是近幾年最大的一次 OLED 技術升級,畫質改善極其明顯,對畫質有要求的準買家來說,足以一步到位。

LG 今年的旗艦 OLED 電視 G5 系列,就 OLED 技術作重大的升級。
LG 今年的旗艦 OLED 電視 G5 系列,就 OLED 技術作重大的升級。

LG 的 OLED 電視近年都有分幾個等級,包括真無線電視 M 系列、旗艦 G 系列、主流的 C 系列和經濟型號 B 系列。當中 G 系列(還有近年的 M 系列)每年都會率先採用最新的 OLED 屏幕技術,特別是 2023 年 G3 開始採用的 MLA 技術,一下子將亮度提升 70%,改善了 OLED 電視一向亮度不足,特別是在家居的日光環境下,足以不用遮光也有良好的觀賞效果。不過單靠提升亮度,未足以和當年同時出現的 QD-OLED 電視,在色彩飽和度方面作出競爭。這也是 LG 今年開始在 G5 採用新開發的 RGB Tandem OLED 面板的背景,這款新面板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亮度之餘,也可以有比以往 OLED 電視更廣闊的色彩範圍。

Tandam OLED 與傳統 OLED 的分別

傳統 OLED 面板用的技術主要是利用有彩色濾光片的白色 OLED,第三代 OLED 面板 LG 用上了兩層藍色發光層,中間還加入一層黃色的發光層。

- 廣告 -

今年新採用的 Tandam OLED 屬第四代 OLED 技術,採用四堆疊串聯結構的 Primary RGB OLED,使用單獨的紅色、綠色和藍色發光層,每層都是由獨立的「發光層」發光,使每種顏色,都有自己專用光源,堆疊在一起,以取得更好的亮度、色彩和更新率。

LG 聲稱這種新技術,可以將 G5 畫面的峰值亮度,一下子推高到 4,000nits,達到媲美 Mini LED 電視水平,比去年的 G4 亮度高出 33%,同時耗電量只需 80%。這款電視的色彩純度也比其他 OLED 電視更高,足以和 QD-OLED 電視比較。LG 在 G5 上也使用了新的防反光塗層,以便在明亮的觀看環境中,也可以減少環境光反射而影響觀賞體驗。

G5 的色彩純度也比其他 OLED 電視更高。
G5 的色彩純度也比其他 OLED 電視更高。
採用 Tandam OLED 屏幕的 G5, 色彩漸變細節表現,明顯比傳統 OLED 更豐富。
採用 Tandam OLED 屏幕的 G5, 色彩漸變細節表現,明顯比傳統 OLED 更豐富。

Tandam OLED 與 MLA 的分別

LG 在 2023 年發表 OLED 面板的 MLA 技術,並用於當時的 G3 型號中,當時 MLA 可算是 OLED 技術的大突破,可以將亮度大幅提升,回應 Mini LED 電視的攻勢。而 2024 年更推出第二代 MLA 技術,及採用於 G4 系列電視中。

MLA(微透鏡陣列)的工作原理,是在 OLED 像素上加上一層微透鏡層,令光線通過時可以聚焦面向觀看者,這樣就可以沿用白色OLED 面板的構造下,提升畫面亮度高達 30%。

MLA OLED 改善了 OLED 電視的亮度表現,但色彩表現上卻未能更進一步。
MLA OLED 改善了 OLED 電視的亮度表現,但色彩表現上卻未能更進一步。

當然,看到這裡,會知道 MLA 技術雖解決了 OLED 電視一直以來亮度不足的弱點,但色彩表現上,就未能更進一步。所以 MLA 技術用了短短兩代,就被 Tandam OLED 取代。當然,我們期待有一日 LG 可以將 MLA 技術下放到中階的 C 系列電視,始終 C 系列一直都是最高性價比的 OLED 電視選擇。

LG 要不斷開發和改良 OLED 面板技術,最主要原因,是面對 Mini LED 以及 QD-OLED 的競爭,隨著製程變得精良,Mini LED 的密度排列可以更細密,透過高性能圖像處理器運算的光控分區,比起幾年前已變得更精準,進而提升畫面的對比度同時擁有極高亮度。至於 QD-OLED 則是將 OLED 結合量子點技術,在基礎的藍色 OLED 層上,加入量子點層進行色彩轉換,令畫面出來的色彩更豐富。不過 QD-OLED 轉換的過程中,畫面的亮度會受到影響,所以有使用 QD-OLED 的電視品牌,都不會將 QD-OLED 視為旗艦型號,而是將亮度最高的 Mini LED 型號作主打。當然喜歡 OLED 畫質取向的用家,都會作出選擇。

LG G5 畫面取向的轉變

了解過今年 OLED 技術的轉變後,可以了解一下今年度 LG G5 系列電視的特色,作為首款採用 Tandam OLED 技術面板的電視,LG G5 也同時搭載第二代 Alpha 11 AI 處理器,除了和以往一樣支援 4 個 HDMI 2.1 連接埠,遊戲方面則支援 4K @ 165Hz 更新率,當然少不得的有 Dolby Vision 的動態 HDR 格式,以及重點的 LG 遊戲優化器圖像模式。今代 LG 電視都使用 WebOS 25 版本,加入了 Game Portal 介面。只要用藍牙連上遊戲手掣,就可以玩到來自 GeForce NOW、Alazon Lura、 Blacknut 和 Boosteroid 平台的遊戲。同時也有更完備的 AI 智能助理功能,當中 AI Voice ID 可以分析用家的語音特徵,用自己的聲音就能選用個人化建議,利用 AI 搜尋內容推薦,以及排解電視機的設定問題。

- 廣告 -

G5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在 Dolby Vision 下使用 Filmmaker Mode,簡單說就是收看 Netflix 及 Disney+ 上一些支援 Dolby Vision 的影片時,也能啟用 Filmmaker Mode 讓畫面既能保持高亮度及層次感的同時,亦能展現更具電影感的色彩效果。

接駁電腦後可看到 G5 會支援 4K120Hz 顯示。
接駁電腦後可看到 G5 會支援 4K120Hz 顯示。

LG G5 有 55″、65″、77″、83″ 型號,測試的是 65″ 型號,外觀上,G5 和以往 G 系列一樣都是以 One Wall Design 超薄邊框為主,掛牆後可以緊貼牆身,產品附有無縫纖薄掛架。如想座枱安裝,則可免費訂購座枱配件,只要購買時提出要求送貨提供便可。

基本規格上,LG G5 有 4 個 HDMI 2.1,支援 48Gbps 傳輸,去除一個 eARC 功能插頭,其餘 3 個都可接駁電腦或遊戲主機,進行 4K @ 120Hz 或以上的遊戲模式,接駁上比較方便。

AI 功能應用

新的 AI Magic Remote 加入了 AI 語音操作按鍵,可以控制電視設定,以及尋找網上的影音內容。
新的 AI Magic Remote 加入了 AI 語音操作按鍵,可以控制電視設定,以及尋找網上的影音內容。

今代 G5 採用了全新的 LG AI Magic Remote,會設有 AI Button。而電視的系統更整合了 Microsoft Copilot,將提供包括 AI Voice ID、AI Search 及 AI Chatbot 等 AI 功能。除了一般的影片搜尋,更可透過語音來查詢資料,甚至可幫手規劃行程。雖然 LG 官方指目前系統只能支援英文,預計在今年年底將透過系統更新去支援中文,但我們在實際使用時,發現其實系統會聽得懂廣東話,只要講得慢一點就可以。

註冊 Voice ID 後,電視會辨認用家的聲音,並作出回應。
註冊 Voice ID 後,電視會辨認用家的聲音,並作出回應。
AI Chatbot 可用來快速為電視的各項功能進行設定。
AI Chatbot 可用來快速為電視的各項功能進行設定。

另外,作為以網絡串流內容為主的大勢所趨,LG G5 已支援 Wi-Fi 6,但有線網絡接頭卻只有 100Mbps,雖然能滿足 Netflix 4K 的 25Mbps 的建議網絡速度要求,但規格上看來有點落後,想有更快上網表現的話就要考慮電視機擺放位置的 Wi-Fi 覆蓋表現。

SPEC

型號:OLED65G5PCA
顯示屏幕:4K OLED
刷新率:120Hz(最高 165Hz)
影像處理器:a11 AI Super Upscaling 4K
HDR:Dolby Vision、HDR10 、HLG
FILMMAKER MODE : 有
遊戲模式:NVIDIA G-Sync 、AMD FreeSync、HGIG、ALLM、VRR、Dolby Vision for Gaming (4K 120Hz)
作業系統:webOS 25
聲音系統:4.2ch
聲音輸出:60W
影像輸入:HDMI 2.1 x4 、eARC (HDMI 2)
網絡連接:LAN (100Mbps)、Wi-Fi 6,BT 5.3
尺吋:1441 x 910 x 263mm(機身不連座枱架)
重量:27.3kg
建議零售價:HK$30,980
查詢:LG 香港

- 廣告 -
Lawrence
Lawrence
《PCM》創刊編輯, 見證電腦由 Monochrome 到 3D,9.6Kbps 撥號到 5G 無線上網年代,DIY、攝影、影音、手機樣樣啱玩。
- 廣告 -

Related Articles

- 廣告 -

Recent Articles

- 廣告 -

最新影片

- 廣告 -
針對消費者市場的電視機每年都會更新機款,以影音產品來說,已經是升級最頻密的產品類別。不過消費者更換電視機的密度卻不似智能手機有二手市場來支持,通常也只是壞機換機或者搬新屋才會換電視,而就算是一兩年前推出的舊款機,聲畫質素水平其實不差,但價格就有大幅折讓。因此每年新推出的電視機,特別是旗艦機款,都要有相當強的技術升級支持,才能夠吸引到準買家的青睞。而 LG 今年的旗艦 OLED 電視 G5 系列,就是近幾年最大的一次 OLED 技術升級,畫質改善極其明顯,對畫質有要求的準買家來說,足以一步到位。 LG 的 OLED 電視近年都有分幾個等級,包括真無線電視 M 系列、旗艦 G 系列、主流的 C 系列和經濟型號 B 系列。當中 G 系列(還有近年的 M 系列)每年都會率先採用最新的 OLED 屏幕技術,特別是 2023 年 G3 開始採用的 MLA 技術,一下子將亮度提升 70%,改善了 OLED 電視一向亮度不足,特別是在家居的日光環境下,足以不用遮光也有良好的觀賞效果。不過單靠提升亮度,未足以和當年同時出現的 QD-OLED 電視,在色彩飽和度方面作出競爭。這也是 LG 今年開始在 G5 採用新開發的 RGB Tandem OLED...今年度動作最大的電視更新   LG OLED evo AI G5 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