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 OLED 的 MiniLED 電視  全新 LG QNED evo AI 系列 QNED92 實測

Author:

Published:

editor choice badge

簡評

雖然影音發燒友都會追求 OLED 電視的純黑表現和無限對比度,但大部分的一般消費者,仍會以性價比較高的 LCD 電視作首選,當中有採用不同的背光和色彩增強技術,造出可與 OLED 媲美的高性價比電視。LG 的 QNED evo AI QNED92 (簡稱QNED92)  結合 LG NanoCell 技術和全新獨有的 Dynamic QNED Color Pro,加上 Mini-LED 背光,在高畫質與性價比上取得巧妙平衛。



・優異的 Mini LED 背光控制表現
・色彩豐富但保留細線變化。
・畫面不反光,容易配合日常家居環境使用。


・音響輸出比較普通,最好另配 Soundbar。
・操作介面有機會出現廣告,還好沒有強制播放。

- 廣告 -

在競爭激烈的電視市場中,LG QNED92 屬品牌旗下 LCD 電視的頂級型號,它採用了 Mini-LED 作背光技術,提升畫面的黑位表現至接近 OLED 的質素。加上採用 NanoCell 技術和 LG 全新獨有的 Dynamic QNED Color Pro ,進一步提升色彩純度和對比度表現,除了日常觀看電視和電影內容外,視聽環境的環境光對觀看電視的影響更可以減至最少。

LG QNED92 是今年的液晶電視頂級型號,有著鮮艷色彩與令人印象深刻的高對比度,其獨特之處包括:

Dynamic QNED Color Pro:確保電視提供超精準的色彩呈現,有 Intertek 認證的 100% 色彩重現能力,顯示逼真的視覺效果。

- 廣告 -

Mini-LED 背光:利用數以千個微型 LED 顆粒,進行精準的背光控制,高輸出的亮度控制和對比度呈現,特別是針對黑位和暗部細節的呈現能力,有明顯改善。

AI 處理器:採用 LG 的 Alpha 8 AI 4K Gen 2 處理器,提供多種 AI 畫質與音放強化功能,主要包括:Precision Dimming Pro、AI Picture Pro、Dynamic Tone Mapping Pro 及 AI Sound Pro。

最豐富的電影模式:提供有 Dolby Vision 同時可使用 FLILMMAKER MODE,音效也提供 Dolby Atmos,支援虛擬 9.1.2 升頻,在家享受杜比影院感覺。

遊戲支援:QNED92 和 LG 其他新一代電視一樣支援最多遊戲模式,包括 NVIDIA GeForece Now、AMD FreeSync Premium;接駁電腦玩遊戲,可以最高 144Hz VRR 遊戲模式下顯示順滑的遊戲畫面,也支援 120Hz 下Dolby Vision 遊戲。

光度・色彩・畫質 三者兼備

LG QNED92 屬旗艦級 LCD 電視,採用 Mini LED 背光, 進行 QNED92 的 HDR 亮度測試,大約在 3000nits 附近仍有足夠的控制能力。考慮到其價位跟他品牌的旗艦 Mini LED 型號相比會相對合理,對於想追求優異畫質,但又想有比較抵玩的一部電視,可以留意 QNED92。

LG QNED 92 使用最高階的 Mini LED 背光,最高 HDR 亮度可達 3,000 nits 以上。

QNED92 採用了 Dynamic QNED Color Pro 及 Nanocell 技術增強的 LCD 面板,以及 Mini LED 背光,提供明亮而高對比度的影像,並有精準聚焦和控制的背光,提供 100% 色彩重視能力。從畫面的實際顯示可見,QNED92 的色彩和以往 QNED 電視一樣表現出高濃度之餘,色彩向下呈現的細節,色彩的漸變顯示能力明顯較高,可以睇到紅色、綠色下的深淺色變化細節。

- 廣告 -
QNED 92 的色彩顯示充滿細節變化,背景的黑色相當充實,畫面沒有過曝,是一部質素甚高的 Mini LED 電視。
藍色的天空,雲層的漸變細節可以完全顯示出來,光位有高亮度效果但不刺眼。

QNED92 內部採用 Alpha 8 AI 4K Gen 2 處理器,屬一款四核心處理器,運算效能比上一代提升 1.4 倍,AI 運算用 NPU 更提升 1.7 倍。新的處理器主要配合 AI Picture Pro 作為主要功能,可以全時間針對畫面主體進行影像增強,包括 4K 解像度強化。

以 HDR 測試畫面,可以見到圖中的金色圖像,HDR 對比度表配相當好,滿有真實感。

AI 影像模式

而今次在 AI 影像模式中,有一個個人化影像模式,用戶首次使用時,可以從對比度、亮度、色溫等多個畫質設定下,選擇喜歡的圖像色彩,經過 10 張圖片選擇,今年新升級的 AI 系統可了解用戶對畫面的個人喜好。從 16 億個參數中計算及選擇一個符合用家的 AI 影像模式。

webOS 25 提供的 AI 個人化影像校正設定,按 8 個步驟選擇色彩喜好,便可製作出個人化模式。
按喜歡選擇色彩與對比度,當中好些相片分別極微細,可要考慮清楚。

筆者試用過一次,經調節後的畫面,色彩和亮度表現會比較偏向自然,但暗部的細節卻得以保留,看起來畫面相當舒服,沒有 Mini LED 電視常見的亮度過高而刺眼的問題,長時間觀看,特別是打遊戲時,眼睛不會容易疲倦。而QNED92 本身的 Mini LED 亮度其實是可以好高的,每當畫面的 HDR 影片,有位置需要呈現高對比的高亮度位置時,例如陽光照下時,也能感受到陽光照耀的效果。

經過 AI 個人調節前的畫面。
經 AI 個人調節後的畫面,可見呈現的細節比較多了。

遊戲模式表現

今次 LG QNED92 的遊戲模式也是產品的主打功能,雖然現在新購置的電視都會有遊戲模式,但針對遊戲的顯示效果才是真正價值。QNED92 的遊戲模式,4 個 HDMI 2.1 輸入,同樣支援 4K 120Hz、VRR (最高 144Hz)、ALLM 自動低時延模式、AMD FreeSync、NVIDIA GeForce Now,HGiG 和 QMS,如果連接 Xbox Series X 或新的 Windows PC,也可以用 Dolby Vision 執行遊戲。

在 PS5 Pro 下,可以支援 4K 120Hz VRR 遊戲模式。
利用電腦以 Test UFO 作 4K 120fps 測試,完全通過。

試用 PS5 Pro 的 《劍星》,女主角行入一些光暗對比大的場景,可以見到 QNED92 的畫面亮度表現,有太陽照射的半個畫面,可以感受到陽光照射的方向和熱度,另一半的山洞內,就可以在暗黑之中睇到山洞頂的石紋細節,當畫面轉動時,畫面反應相當明快。

試用 PS5 Pro 的 《劍星》,女主角行入一些光暗對比大的場景,可以見到 QNED92 的畫面亮度表現。

在 《GT7》 中,4K 120Hz 畫面的流暢度相當好,陽光照在車身上,光追效果十分突出,而且變化十分順滑。LG 的遊戲模式也有彈出式的「遊戲面板」可以繼續遊戲時同時檢視現時執行的顯示模式資訊。

在 《GT7》 中,4K 120Hz 畫面的流暢度相當好,陽光照在車身上,光追效果十分突出,而且變化十分順滑。天上的陽光照射和雲層中的光暗層次變化完全可以重現。

音效表現

在音效方面,LG 在 QNED92 中也有 AI 音效模式,雖然電視機內部,只提供一組向下發聲的 2.2 聲道揚聲器,總輸出 40W,算不上強勁,但透過 AI Sound Pro 可以模擬出虛擬 9.1.2 音效。當然,以機身內置喇叭只能提供較大的空間感,而非真正的環繞聲效果,但日常觀看電視或串流影音內容仍是足夠的。

如果想欣賞電影時得到真正的環繞聲音效,特別是經電視觀看串流平台的電影時,可以配備 LG 的 Soundbar 使用, 就可以用到一系列的 AI 音效模式調校,包括 WOW Orchestra ,可以將電視機內置喇叭結合 Soundbar 輔助其音場表現,也可以整合 Soundbar 的控制設定在電視的控制菜單中,包括以語音透過 AI 設定音效模式與音量。

電影表現

筆者透過串流平台 「Prime Video」試播《Top Gun : Maverick》,開啟 FILMMAKER 模式,畫面色彩變得暖系,電影感的流暢度得以保留,LG 電視特色是可以在 Dolby Vision 下打開 FLIMMAKER 模式,最有印象是畫面會保留電影的粗糙菲林微粒質感,但又恰度控制不致令高速移動的背景有過度的雜訊影響,原汁原味呈現導演的意圖。

試播《Top Gun: Maverick》,開啟 FILMMAKER 模式,畫面色彩變的暖系,電影感的流暢度得以保留。

播放電影的畫面光度不算強烈,但有日照部分的場景,天空的日照光效果還是可以展現出夠強的 HDR 亮度效果,畫面非常明亮但又不會過分爆光,黑色背景下的字幕捲動播放,也沒有看到多餘的滲光情況。

播放電影的畫面光度不算強烈,但有日照部分的場景,天空的日照光效果還是可以展現出夠強的 HDR 亮度效果,畫面非常明亮但又不會過分爆光。

比較 QNED92 與 OLED 電視的畫質表現時,若與同價位的入門級 OLED 電視相比,QNED92 的亮度表現明顯佔優,特別是在明亮環境下觀看時更為明顯。而在純黑表現方面,即使是LED 電視, QNED92 的 Mini-LED 背光技術能追近霧面OLED電視的黑位表現,但與 G5 的完美純黑、精確的亮度控制及畫面細節呈現相比仍有一段距離。這種畫質差異也反映在價格上,消費者需要根據預算和需求做出選擇。

機身設計

LG QNED 92 的屏幕三邊都造得相當薄,只有屏幕下方邊框因要內藏喇叭出聲孔而稍為較厚,右下角印有 LG QNED 字樣。機背採用全平面設計配有 VESA 掛牆架插孔。所有插頭包括 4 個 HDMI 2.1 都是在機身左側,換線也算方便。無線連接方面則有 Wi-Fi 6 、藍牙 5.3 和 aptX 編碼,以及支援 Apple AirPlay、Apple Home、 Google Home 等常見的智能家居網絡,當然少不得的還有 LG ThinQ 智能家居技術,可以串連其他 LG ThinQ 智能家電,用電視的遙控器或語音控制,做到串連控制功能,家居環境和 ThinQ 電器的運作情況,也可以一併在電視畫面上一目了然。  

LG QNED 92 的屏幕三邊都造得相當薄。
屏幕下方邊框因要內藏喇叭出聲孔而稍為較厚,右下角印有 LG QNED 字樣。
電視機背用全平面設計,所有插頭包括 4 個 HDMI 2.1 都是在機身左側,換線也算方便。

今代 QNED 92 使用的 webOS 是最新的 webOS 25 版本,介面和上代差不多,不過更加整合不同的內容推薦功能,以「LG 頻道」 方式顯示。LG 將會為電視機提供 5 年的系統更新,因此可以保證升級到 webOS 30。

今代 QNED 92 使用的 webOS 是最新的 webOS 25 版本

AI 遙控

LG 一向提供的 Magic Remote,今年提供全新設計的 AI Magic Remote,遙控器中央有 AI 按鍵,用戶可以用語音對話方式提出查詢或要求。另外遙控下方有常用串流平台按鍵。要留意的是遙控上沒有轉換輸入選擇的按鈕,但原來只要按住 「Home Hub」 按鍵,就會進入一個常用功能頁面,就可以進行切換訊號源。或按 LG 建議,直接用語音叫出切換指令:「換到 HDMI 1 」就會簡單得多。LG 相信使用語音操作會是大勢所趨,只要用戶多用幾次,習慣了就會覺得更加方便。

LG 的人工智能功能再上層樓,AI功能除了對應影像和聲音處理功能外,AI Search 還可以讓用戶利用遙控器跟AI進行語音搜尋,例如你想找一套只記得內容但不記得戲名的電影來重溫,可以向AI提出電影的類型、主演的角色,AI就會提出相關電影的建議。另外AI Chatbot 系統這個智能助手能夠深入理解用戶意圖,提供從設備設定,到幫助用家解決故障難題的解決方案。用戶只需透過 AI Magic Remote 與電視進行語音對話,系統便能迅速分析需求並作出相應反應。例如,當遇到畫面調整或連接問題時,無需查閱繁複的說明書,AI Chatbot 能立即提供針對性指引,簡化操作流程。

今年提供全新設計的 AI Magic Remote,遙控器中央有 AI 按鍵,用戶可以用語音對話方式提出查詢或要求。
遙控上沒有轉換輸入選擇的按鈕,但原來只要按住 「Home Hub」 按鍵,就會進入一個常用功能頁面,就可以進行切換訊號源。

SPEC.

  • 型號:55QNED92ACA
  • 屏幕尺吋:55 吋(另有 65”和 75”)
  • 顯示類型:4K QNED MiniLED
  • 解像度:4K Ultra HD ( 3,840 x 2,160)
  • 背光技術:Mini LED
  • 刷新率:120Hz (最多 144Hz)
  • 寛色域技術:Dynamic QNED Color Pro
  • 影像處理器:a8 AI Processor 4K Gen 2
  • AI 影像處理:a8 AI Super Upscaling 4K、AI Picture Pro
  • HDR 支援:Dolby Vision、HDR10 、HLG
  • 電影模式:FILMMAKER Mode
  • 遊戲模式:AMD FreeSync 、Dolby Vision for Gaming (4K 120Hz)、VRR (最多 144Hz),2 ALLM、遊戲界面
  • 音響:Dolby Atmos 解碼
  • AI 聲學處理:a8 AI Sound Pro (虛擬 9.1.2 Up-mix)
  • 音響系統:2.2 ch
  • 音量輸出:40W
  • 系統:webOS 25
  • USB 鏡頭:支援
  • AI Chatbot : 支援 (僅限香港地區)
  • Google Cast / Google Home : 支援
  • Apple Home / Apple AirPlay:支援
  • 連接:HDMI 2.1 x4 (支援 4K20Hz)、eARC (HDMI 3)、100M 網絡接頭、USB 2.0、SPD-IF、Wi-Fi 6
  • 機身尺吋(連機座):1226 x 709 x 57.9 mm
  • 機身重量(連機座):12.9kg
  • 建議零售價:HK$10,980
  • 查詢: LG 香港
- 廣告 -
Lawrence
Lawrence
《PCM》創刊編輯, 見證電腦由 Monochrome 到 3D,9.6Kbps 撥號到 5G 無線上網年代,DIY、攝影、影音、手機樣樣啱玩。
- 廣告 -

Related Articles

- 廣告 -

Recent Articles

- 廣告 -

最新影片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