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03

國泰支援蘋果 AirTag「共享物件位置」尋找行李功能

國泰航空今日宣布,即日起乘客可以使用 Apple 的 AirTag 「共享物件位置」功能,只要在行李內放置一粒 AirTag,即可有助實時追蹤行李,萬一遺失,可以增加尋回的機會。

在「Find my…」功能下,每一件 AirTag 或物件都可以找到「 Share Item Location」功能。

國泰航空即日起引入新技術,萬一行李遺失,顧客可利用 Apple 的「Share Item Location(共享物品位置)」功能,私密及安全地將 AirTags 或「尋找」網絡物件實時定位資訊,分享予國泰的行李服務團隊,以便更快追尋遺失或延誤的行李所在位置。

顧客只需透過個人 Apple 裝置上的「尋找」應用程式取得分享物品位置連結,再以電郵將該連結發送予目的地的國泰航空行李服務團隊,即可分享AirTags 或 「尋找」網絡配件的位置。職員會將此連結加入顧客的行李遺失或延誤檔案,讓環球機場團隊可利用定位資料,幫助顧客盡快取回行李。

為保障顧客的私隱和安全,物品位置分享會於顧客取回行李後自動終止,而顧客亦可以隨時終止分享,連結會在七天後自動失效。

再按下就會產生出一條居時分享網址。物主可以將網址分享予航空公司。
每條網址有效期 7 日,期間物主可以取消,或觀察誰用過該網址。

「Share Item Location」功能建基於「尋找」網絡,此網絡由數以十億計的 Apple 裝置組成,以藍牙無線技術偵測附近的遺失裝置或物品,且向物主報告其大致位置。 整個過程完全匿名且經點對點加密保護,因此其他人,甚至 Apple 或 「『尋找』網絡配件」製造商,均無法查看裝置的位置或資料。

「分享物品位置」功能適用於配備 iOS 18.2, iPadOS 18.2, macOS 15.2 或更新型號的 Apple 裝置。

ZCOPE 最新影片

華為 WATCH FIT 4 智能手錶 「輕」易掌握健康、全面兼容 Android/iOS

HUAWEI WATCH FIT 4 系列

好多智能手錶用戶,都鍾意擁有輕盈、時尚的設計,功能剛好滿足需要,亦能配合健康、運動應用的場合,而今個月 HUAWEI FIT 4 系列亦正式推出,提供包括 WATCH FIT 4 和進階版 WATCH FIT 4 Pro,針對日常使用者和進階戶外運動愛好者,提供了不同層次的功能體驗。

HUAWEI WATCH FIT 4 系列
HUAWEI WATCH FIT 4 Pro(左)與 WATCH FIT 4 外觀相當醒目。

WATCH FIT 4 在錶身設計上更進一步,將厚度減至 9.5mm,重量僅 27g。提供四種配色選擇,當中有黑色、白色、紅色和灰色尼龍編織款。而 WATCH FIT 4 Pro 更將厚度壓縮至僅 9.3mm,成為華為目前最薄的智能手錶。同時 Pro 版本在材質上全面升級,以航空鋁合金錶體結合鈦合金金屬錶圈組成,提供三種配色選擇,當中有錶帶黑色、藍色和綠色尼龍款,風格更加專業運動化。

HUAWEI WATCH FIT 4 Pro
WATCH FIT 4/ FIT 4 Pro擁有不同顏色選擇。
HUAWEI WATCH FIT 4 Pro
三粒車厘子都比錶身重。

為針對智能手錶能在戶外使用時得到更清晰放果,在 WATCH FIT 4 系列中都使用了高光度屏幕,在 WATCH FIT 4 提供最高 2000nits 屏幕,WATCH FIT 4 Pro 更達到更高的 3000nits。

WATCH FIT 4 系列提供超過 100 種運動模式,覆蓋跑步、游泳等主流運動,同時提供氣壓計,可以顯示出當前海拔、最高/最低海拔、累積上升和下降高度等數據。手錶亦提供到雙頻五星 GPS,配備五星雙頻定位系統,自動調節GPS方向,確保定位穩定精准。手錶中亦支持個性化運動,顯示出當前位置,例結水上運動時支援帆板風浪、賽艇等七項水上運動的 GPS 軌跡記錄。

HUAWEI WATCH FIT 4 Pro
HUAWEI WATCH FIT 4 Pro 提供高球模式。

而在 WATCH FIT 4 中,可以提供行樓梯模式、以追踪上樓高度和卡路里消耗另外亦有登山、徒步、越野跑、鐵人三項、滑雪等戶外運動模式。在 WATCH FIT 4 Pro 版本更有高爾夫模式,以支持 3D 立體球場視圖。

HUAWEI WATCH FIT 4 系列
WATCH FIT 4 Pro 讓用戶能快速測試心率。

針對手錶的電池續航力上,最長提供 10 天超長續航(輕度使用),WATCH FIT 4 Pro 版本獨有 60 分鐘完全快速充電。WATCH FIT 4 系列更可以支持 Android 及 iOS, 讓不同用戶都可以體驗到手錶能力。

ZCOPE 最新影片

「請拍八達通」 實測邊款 iPhone 翻譯 app 譯得最準確

最近一張有關「請拍八達通」的網圖引起不少討論,很多人都取笑香港人的英文水平真的那麼爛的嗎?用 Google Translate 也不會錯得這樣離譜吧?今次我們就實測各大門派的翻譯 app 看看它們對廣東話的理解能力如何。

iPhone 預設翻譯

其實 iPhone 預設有翻譯功能,可以將相片中的文字翻譯其他國家的語言,也可以在使用 Safari 瀏覽器時選取文字進行翻譯。

在使用 iPhone 預設的翻譯 app 會將「請拍八達通」 譯作「Please take a picture of octopus」,即是今次鬧出笑話的語句相似,不過因為 iPhone 的翻譯 app 其實不支援廣東話,所以它對於我們日常口語的理解會有落差。

Google Translate 

Google Translate 相信是很多人日常使用的翻譯 app。今次我們嘗試先從圖片選取文字,結果會將「請拍八達通」譯作「Please shoot octopus」,感覺有點奇怪。然後我們嘗試直接以 Google Translate app 打開相片作圖文翻譯,結果和 iPhone 預設翻譯 app 一樣,譯成「Please take a photo octopus」,可見 Google Translate 對廣東話的翻譯水準似乎仍不大可靠。

DeepL

deepL 是其中一款很多商務朋友會使用的網上翻譯工具,除了一般文字翻譯,它和 Google Translate 一樣可以將整個 pdf 翻譯和匯出成另一個檔案,對一眾打工人來說會是很實用的功能。

今次我們以從圖片選取文字的方式去翻譯「請拍八達通」,結果變成「Please Click Octopus」,感覺也不是很可靠。

Microsoft Translate

Microsoft Translate 其實是最早支援雙向語音翻譯及圖文翻譯功能,不過坊間可能會較少提及。今次我們從 Microsoft Translate app 分別以直接輸入文字,及打開相片作翻譯,結果分別譯成「Please take an Octopus」和「Please take a photo of Octopus」…

從以上結果,我們可看到目前多款翻譯 app 對廣東話口語的理解都不太可信。當然如果一開始我們是使用「書面語」,例如「請使用八達通卡」系統會譯作「Please use your Octopus card」,感覺會準確得多。

Grok AI

最後我們再來使用 xAI 的 Grok 來翻譯「請拍八達通」,結果是譯作 「Please tap Octopus」,相信是目前最準確的翻譯結果。

使用 xAI 的 Grok 來翻譯「請拍八達通」,結果是譯作「Please tap Octopus」,相信是目前最準確的翻譯結果。
使用 xAI 的 Grok 來翻譯「請拍八達通」,結果是譯作「Please tap Octopus」,相信是目前最準確的翻譯結果。

自己譯出來的句子也譯不準?

香港人的口語可能考起翻譯 App,那請翻譯 App 將英文句子譯成中文,它們又能否正確翻譯自己譯出來的句子?我們也找 Google Translate 來試一試,結果⋯⋯

同場加映:將第三方翻譯 app 設為預設翻譯 app

如果覺得 iPhone 預設的翻譯 app 不夠好用,其實大家也可以將你常用的翻譯 app 設定為 iPhone 的預設翻譯 app。用家只要升級到 iOS 18.4 或更新版本、以及就能將 Google Translate 及 DeepL 等作為新的預設翻譯 app,設定方法如下操作:

1. 打開【設定】> 點選【App】> 點進【預設 App】

1. 打開【設定】> 點選【App】> 點進【預設 App】

2. 找到【翻譯】選項 >  選擇【Google 翻譯】

2. 找到【翻譯】選項 >  選擇【Google 翻譯】

ZCOPE 最新影片

【Computex 2025】Radeon RX 9060 XT 發表 Zen 5 Threadripper 9000 處理器現身

AMD 在 Computex 2025 發表 Radeon RX 9060 XT 遊戲顯示卡,以及 RX 9070 XT 同級的 Radeon AI PRO R9700 專業卡面向 AI 工作站。另外有 Zen 5 架構的 Threadripper 9000 PRO 及 non PRO 系列,更新工作站及高性能桌面系統市場。

Radeon RX 9060 XT 將基於更細小的 Navi 44 核心,使用 TSMC N4P (4nm) FinFET 製程節點,約有 199mm² 大小及 297 億電晶體,比上一代 TSMC N6 (6nm) FinFET 的 Navi 33 約 204mm² 有進步。當然 Navi 44 是新一代 RDNA 4 架構,搭載 FSR 4 升頻技術以及新一代光線追蹤加速單元。Radeon RX 9060 XT 面向 1440p 遊戲環境,提供最高 16GB 128-bit GDDR6 記憶體和 32 個 RDNA 4 運算單元,TBP 功耗 160W 起。

Radeon RX 9060 XT 顯示卡預計將於今年稍後推出,AMD Radeon RX 9060 XT 8GB 的建議售價為 299 美元,16GB 版本的建議售價為 349 美元。RX 9060 XT 明顯針對 GF RTX 5060 TI 8GB 的弱勢出擊,強調在 40 款遊戲中平均比對手快 6%。

RX 9060 XT 明顯針對 GF RTX 5060 TI 8GB 的弱勢出擊,強調在 40 款遊戲中平均比對手快 6%。
RX 9060 XT 明顯針對 GF RTX 5060 TI 8GB 的弱勢出擊,強調在 40 款遊戲中平均比對手快 6%。
型號Radeon RX 9060 XTRadeon RX 9060 XT
Compute Units3232
VRAM8 GB16 GB
Game Clock (GHz)2.532.53
Boost Clock (GHz)Up to 3.13Up to 3.13
Memory Interface128-bit128-bit
Infinity Cache32 MB32 MB
TBP150W起160W起
售價$299$349

另外發表的 AMD Radeon AI PRO R9700,基於 Navi 48 核心(即 RX 9070 XT)的工作站版本,同樣有 128 個 AI 加速器,針對加速本地推理,模型微調及其他數據密集型工作流程。搭載第二代 AI 加速器,性能較上一代 Radeon PRO W7000 系列提升 2 倍,亦可支援多 GPU 配置提升大型模型和並行任務記憶體與運算能力。用於處理複雜模擬、即時渲染或並行 AI 工作負載的高階工作站,預計於 2025 年 7 月推出。

Zen 5 架構參戰工作站平台

同時發表的尚有 Zen 5 架構 Ryzen Threadripper PRO 9000 WX 系列和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處理器,兼容 sTR5 工作站平台。頂級 Ryzen Threadripper PRO 9995WX 提供 96 核心和 192 執行緒,配備高達 384MB L3 快取和 128 條 PCIe 5.0 通道,用於視覺效果、模擬和 AI 模型開發。其入門級型號為 12 核心起跳,所有 PRO 型號均搭載企業級 AMD PRO 技術,提供安全性、可管理性和平台穩定性。

至於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更跨過高階桌上型電腦 (HEDT) 平台工作站,面向 AI 運算愛好者和創作者,Ryzen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提供 24 至 64 核心。Ryzen Threadripper 9000 系列和部分 Ryzen Threadripper PRO 9000 WX 系列處理器,將於 2025 年 7 月起發售。

ZCOPE 最新影片

2 億像素鏡頭 50x 數碼變焦 最強AI 中階旗艦 HONOR 400 Pro 登場

2 億像素鏡頭 50x 數碼變焦 最強中階旗艦 HONOR 400 Pro 登場

HONOR 發表全新的 400 系列,其中最讓人期待的當然是高階的 HONOR 400 Pro。今次新機將會針對 200 Pro 進行全面升級,包括使用旗艦級的 S8 Gen 3 處理器、2 億像素主鏡,當然少不了 Harcourt Studio 人像大師和一系列 AI 功能。

外觀設計上 HONOR 400 Pro 的設計較 HONOR 200 Pro 平實,不過今代的鏡頭模組採用了梯型的設計,感覺硬朗型格,而且一看就認得出。顯示屏採用 6.7 吋 OLED 螢幕,解析度為 2800 x 1280,支援 120Hz 更新率,峰值亮度更高達 5,000nits,比起很多旗艦級智能電視還要亮麗。另外,屏幕採用曲面屏設計,機身支援 IP68 + IP69 防水。

旗艦級效能

處理器方面,上代 200 Pro 是採用 S8s Gen 3,而 400 Pro 則升級到效能更佳的 Snapdragon 8 Gen 3,配備 12GB 記憶體與 512GB 內存。安兔兔跑分有 177 萬以上,GeekBench 6 CPU 跑分為 2,075(單核)、6,151(多核),GPU 跑分為 12,749。而針對 AI 運算的 AITUTU 測試,也有 142 萬分,可見 HONOR 400 Pro 的效能是相當出眾。

2 億像素主鏡頭

上代 HONOR 200 Pro 主打 5,000 萬像素相機及 Harcourt Studio 人像大師。而今代 400 Pro 會升級到 2 億像素主鏡頭、5,000 萬像素遠攝鏡頭及 1,2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屏幕上方會配備 5,000 萬像素自拍相機與景深感測器。實試拍攝,HONOR 400 Pro 憑著 2 億像素主鏡頭,畫像更細緻。有利於將畫面作局部裁放。另外新機支援 3x 光學及 50x 數碼變焦,效果相當不錯。

Harcourt 人像大師

HONOR 400 Pro 繼續採用 HONOR 的 Harcourt 專業人像攝影風格,這是一套將 AI 和人像攝影技藝結合的功能,在人像攝影模式中加入 Harcourt 風格的拍攝效果,包括有「生動」、「質感」及「經典」三種風格。配合 HDR 模式,即使在逆光情況下亦能拍攝出具專業質素的相片。

AI 功能,是新一代智能手機的重點功能,今次 HONOR 400 Pro 亦支援包括 Google Gemini、Circle to Search、AI 摘要、AI 超級變焦、AI 人像捕捉、AI 橡皮擦及 AI 消除反光、AI 翻譯等一系列實用的 AI 功能。當中還包括去年在 Magic7 Pro 登場的 AI 換臉偵測功能。

照片秒變影片

HONOR 400 Pro 的 AI 功能還包括「圖片建立影片」,用戶可以拍攝圖片後,生成 5 秒短片。筆者就揀選了一張洪永城的照片,可以見到建立出來的影片搖頭、眨眼動作自然,還能生成原圖中看不見的左手動態,照片中手機與面部的交界處沒有出現「起渣」、混淆的情況。

電池方面,HONOR 400 Pro 配備 6,000mAh 矽碳電池,支援 100W 有線快充及 50W 無線充電。

預訂爭奪大熱航拍機

至於配色和售價方面,HONOR 400 Pro 設有 12GB + 512GB 版本,具備 3 款配色,分別為:攬月銀、海風藍及幻夜黑,建議零售價為HK$4,599。

還記得去年 HONOR Magic7 Pro 推出時,曾推出大受歡迎的「買手機送 DJI Neo 迷你航拍機」優惠,今次 HONOR 400 Pro 亦推出同樣優惠。5 月 16 日起成功預訂 HONOR 400 Pro 的首 400 位用戶,可免費獲得 DJI Neo 無人機(價值 HK$1,399)!

總結

PCM Rating:4.5/5

上代 Honor 200 Pro 無論效能和攝影效果都相當出色,今代 Honor 400 Pro 無論在處理器、相機及 AI 功能都有明顯的升級。加上預購新機會送 DJI Neo 迷你航拍機,感覺更抵買。

Honor 400 Pro 規格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
記憶體/儲存空間 :12GB + 512GB
屏幕:6.7 吋 2,800 x 1,280 AMOLED 屏幕 120Hz 5000nits
後置相機:2 億像素鷹眼主攝鏡 + 5,000 萬像素遠攝鏡 + 1,200 億像素廣角鏡
前置相機:5,000 萬像素自拍鏡 + 景深感測器
電池:6,000mAh (支援 100W 有線快充及 50W 無線充電)
重量:205g(含電池)
售價:HK$4,599 (12GB + 512GB)
查詢:HONOR

ZCOPE 最新影片

新世代迷你甜點卡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60 SOLO

讓 NVIDIA Blackwell 架構真正普及起來的 GeForce RTX 5060 系列顯示卡推出,將今代卡加寄予厚望的 DLSS 4 下放予入門級玩家,為主流平台帶來最新遊戲技術體驗,兼顧小巧體積及功耗的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60 SOLO,會是小型 PC 升級的絕佳入門選擇。

GeForce RTX 5060 基於 NVIDIA Blackwell 架構主流級 GB206 核心,具備第五代 Tensor 核心可使用 FP4 渲染精度及 DLSS 4 升頻技術,其串流多處理器有多達擁有 3840 個 CUDA 核心,支援新一代神經著色器渲染技術,並整合到《DirectX Raytracing 1.2》,加上第四代光線追蹤核心,為渲染逼真高精細度幾何模型及表面質感而設,為下一波遊戲引擎廣泛使用的技術作好準備。同時升級第 9 代 NVENC 編碼器,提供更佳畫質及速度的影像編碼支援,提升創作生產力應用效率。

型號GF RTX 4060 8GBGF RTX 5060 8GB
架構Ada LovelaceBlackwell
製程/核心TSMC 4nm
(AD107)
TSMC 4nm
(GB206-300)
CUDA 核心30723840
RT 核心24(第 3 代)36(第 4 代)
Tensor 核心96(第 4 代)144(第 5 代)
Boost 時脈2460 MHz2497 MHz
理論算力15.11 TFLOPS (FP32)19.18 TFLOPS (FP32)
記憶體8GB GDDR6, 128-bit, 17 Gbps8GB GDDR7, 128-bit, 28 Gbps
記憶體頻寬288 GB/s448 GB/s
L2 緩存24MB32MB
功耗 (TDP)115W145W
建議電源550W650W
電源接口1x 8-pin PCIe1x 8-pin PCIe
PCIe 介面PCIe 4.0 x8PCIe 5.0 x8
顯示輸出3x DP 1.4a, 1x HDMI 2.1a3x DP 2.1b, 1x HDMI 2.1b
NVENC 編碼8th Gen9th Gen
建議售價299 美元299 美元

獨自升級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60 Solo

首發型號之一的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60 Solo,以極致小巧的體積專為迷你 ITX 與小型機箱設計,不少用家都對 5L 以內的迷你機箱情有獨鍾,但又需要有比較好的獨立顯示核心及散熱,全高尺寸的 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60 Solo 就十分適合,其符合 NVIDIA SFF-Ready 標準,能相容 99% 的 PC 機箱,一般 36.4mm 雙槽厚度、尺寸僅 164.5mm x 111.2mm。槍鐵色散熱器採用無 RGB 燈效簡約設計,加有紋理質感及香檳金色名牌點綴,配有三枝導熱管及一把 90mm BladeLink 靜音風扇,僅需要 1 個 8pin 供電。顯示輸出包括 3 個 DisplayPort 2.1b及 1 個 HDMI 2.1b,滿足多螢幕工作環境及 4K 480Hz 顯示器等新一代設備。

散熱與功能方面,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60 Solo 搭載 FREEZE 風扇停轉技術,低負載時風扇自動停止,減少噪音與塵埃及延長軸承壽命。另提供《FireStorm》 軟件提供時脈調整、風扇控制與即時監控。

遊戲表現

測試平台

  • 處理器:Core Ultra 9 285K (Intel Default-performance)
  • 主機板:ROG MAXIMUS Z890 HERO
  • 記憶體:DDR5 6000
型號ZOTACNVIDIA
1080pRTX 5060 8GB SOLORTX 4060 8GB
3DMark
-Steel Nomad
31422321
3DMark
-Royal Portal
84986172
3DMark
-Speedway
34442710
Cyberpunk 2077
-RT Ultra DLSS
76.1163.44
Cyberpunk 2077
-RT Ultra (Max FG)
220.14105.43
AC:Shadow
-VH Full RT
3932
AC:Shadow
-VH Full RT
DLSS Q 2x FG
8274
MHWS
-HIGH RT-Low
83.0171.31
MHWS
-HIGH 2x FG
141.64113.74
CS2 -HIGH355.8296.6
F1 24 -UH -TAA7056
F1 24 -UH -DLSS Q 2xFG146108
Horizon Zero Dawn RM -VH TAA9078
Horizon Zero Dawn RM -VH DLSS Q 2x FG151121
黑悟空 -TAA 高8871
黑悟空 -高 DLSS 67 (Max FG)303150
Procyon -AI Text Gen LLAMA 3.115831437
Procyon -AI Image Gen SD1.5 FP1616421244

實試 1080p 「高」畫質遊戲環境,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60 Solo 都有不俗表現,平均比 RTX 4060 8GB 有近兩成提升,當遊戲支援多重影格生成更可達到兩倍。在生成式 AI 圖像測試中亦有比較大升幅,相信與新架構及 GDDR7 頻寬更高有關。

【Computex 2025】ZOTAC RTX 50 水冷卡.AI 遊戲掌機現身

每年一度的 Computex 展開,今年 ZOTAC 展區以未來感掛帥,結合新一代 RTX 50 系列的「無限鏡製」主題,展區有眾多新產品,包括:高階遊戲與工作站用顯卡,並有 Mini PC 和掌機區,注目的有 RTX 5090 水冷卡、新一代 AI 遊戲掌機、商務級 AI 運算方案等產品。

來自香港的 ZOTAC 再盛大參加 Computex 2025,展區採用極具未來感的「無限鏡」主題,搭配黃色 LED 燈光與幾何線條,同廠今年的 GeForce RTX 50 系列顯示卡與掌機亦獲得 2025 紅點設計大獎。展區今年找來設計師合作,特製「無限鏡」主題的改裝機箱。

注目 AI 遊戲掌機

ZOTAC展出全新遊戲掌機的原型機
ZOTAC 展出全新遊戲掌機的原型機

ZOTAC 去年加入掌機市場,會繼續投入創新,是次展出全新型號的原型機,改為白色機身、升級至 AMD Ryzen AI 9 HX 370 處理器、記憶體暫定為 24GB/32GB LPDDR5X、內置 1TB M.2 NVMe PCIe 4.0 2280 SSD,另外據了解會搭載特製版的 Manjaro Linux 作業系統,類似 Steam Deck 的做法。面板同樣為亮麗出色的 7 吋 AMOLED 觸控式 1080p 120Hz 規格,操作有霍爾效應搖桿及扳機,推出時期及最終規格待定。

Mini-PC 新提案

MINI PC 方面,新一代 RTX 5060 系列上場,ZOTAC 亦整合新顯示核心,另有超薄 Intel Core Ultra 7、強效 Ryzen AI MAX 的機種。

稍大一點在 2.7 公升的機種中,有 ZOTAC ZBOX MAGNUS EN75060TC,搭載處理器為 Core Ultra 7 255H,但是使用特製版本ZOTAC GAMING GeForce RTX 5060 Ti 16GB 配合專用散熱器,提供完整桌面級 GPU 生產力與遊戲效能。

至於桌面級 ZBOX MAGNUS ONE 亦有升級,配置 Intel Core Ultra 7 265 處理器和桌面版 ZOTAC GAMING GF RTX 5070 TI 16GB 顯示卡,總算力達到 1439 AI TOPS,收納在不足 8.5 公升的小型機箱內。支援 5Gb LAN、Wi-Fi 7、40Gbps TB4 擴充介面、雙 M.2 SSD 槽等。

除了桌面及生產力外,廠商亦有展出工業級的 GPU、AI 晶片方案等,舉如針對 AI 用的 DeepX AI SoC 方案、單顆提供約 25 AI TOPS 算力,單 PCI-E x16 半高卡可有 4 顆 8GB 記憶體提供 100 AI TOPS 算力,亦有迷你機的邊緣運算方案。另外更有 MXM 介面的 RTX PRO 系列。

左:ZBOX PRO RTX PRO 500 6GB、右:ZBOX PRO RTX PRO 2000 8GB 規格表
左:ZBOX PRO RTX PRO 500 6GB、右:ZBOX PRO RTX PRO 2000 8GB 規格表

ZCOPE 最新影片

【Google I/O】AI 模式購物體驗 格價、試身、下單 AI 代勞

【Google I/O】AI 模式購物體驗 格價、試身、下單 AI 代勞

去年 Google 發表 AI 自動化代理功能 Project Mariner,能夠根據用戶的文件內容和要求,自動在網上搜集資料。在今年 Google I/O 大會上就介紹了一系列利用 AI 來協助購物的功能,從揀選真正合心水的產品,到虛擬試身,以至代理化結賬體驗。

Google 示範了在 Google 搜尋 AI 模式下,能夠跨網分析顧客散布情況作出推論,幫用戶找尋購買最著數球賽門券的途徑。Google 將會在 Search Labs 提供盛事門券、餐廳訂座和本地服務訂位的自動化代理搜尋功能。

AI 模式協助篩選心頭好

很多人購物時都會有不同類型的煩惱,例如不知道衣著是否適合自己的身形,又或者擔心買了東西今年付了錢明天就減價。Google 的 Shopping Graph 就引入了 Gemini AI 模式,幫消費者搜尋購買靈感,為選購產品提供意見以收窄選擇。

現時 Shopping Graph 包含了超過 500 億件來自全球和當地供應商的產品,並提供售價、顏色和用戶評語等資料,用戶可以向 Gemini 提出選擇的要求,例如想找個適合在 5 月梅雨季節旅行用的手提袋,AI 模式會同時進行多個搜尋找出適合的產品,並在介面中動態地展示合適產品圖片。

AI 代理提示最抵買時機代你搶購

精打細算的人希望選擇最抵時機入手心頭好。不過追蹤產品在不同網站的價錢很花時間,這就是 AI 代勞的時機。用戶只要在產品表中點擊「追蹤價格」並揀選尺碼和顏色等,與及輸入你的預算,之後就可以安心留意手機的到價通知。

到價通知會包含一個「Buy for me」按鈕和購買詳情,如果用戶點擊的話,AI 代理就會代表你跑到有關網店,將產品加到購物籃自動以 Google Pay 結賬。用戶大可安心等待產品寄到。

用自己的相片試新衣

過去 Shopping Graph 其實都有提供模特兒試身功能,來到 AI 時代,就可以利用生成式 AI,上傳一張用戶自己的照片來「虛擬試身」。Google 稱這是同類技術首次以這麼大規模運作,可供試身的時裝多達數十億件,而且用上專為時裝而客製化的圖像生成模型,它懂得人體和服裝的細節,例如不同材料在不同人身上的摺疊、伸展和懸垂程度,從而令試身與用戶的照片完美結合。

這幾項功能中,「虛擬試身」即日會向美國 Search Labs 訂戶提供。而 AI 模式購物體驗和代理化結賬就會在未來數個月在美國推出。

ZCOPE 最新影片

【Google I/O】更具智能.更代理化.更個人化 繼續深化 Gemini AI 應用

Google I/O 2025

在人工智能狂潮下,Google 由 Mobile First 轉型 AI First,今年 Google I/O 開發者大會,主題演講將有關 Android 的內容獨立抽出,上星期已在 The Android Show I/O Edition 為大家介紹,現場演講就全力集中人工智能應用,強調打造更聰明、更代理化 (Agentic) 和更個人化人工智能。

據 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表示 Google 正處於轉換 AI 平台的新階段。在這個階段,Google 數十年來的研究成果正向全世界的人們、企業和社群實現。今年 I/O 展示 Google 正在各個層面引入 Gemini 人工智能,全面向 Android 和 iOS 手機開放 Gemini Live;AI 模式將在 Google 搜尋全面啟用,替用戶收集網上資料編成摘要;網上購物引入代理化功能,替大家格價下單;向 Gemini Live 和 Search Live 下放部分通用人工智能能力如視像理解和記憶;持續增強影片、圖像和音樂生成模型,並向製片人推出新的人工智能製片工具。不過對大部分香港人來說,Google 在人工智能的創新似乎未必有感。

延伸閱讀

Google 搜尋 AI 模式本周正式推出

去年 Google 在搜尋中引入 Gemini 人工智能生成式 AI 資訊摘要(AI Overview),現在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及地區推出,支援超過 40 種語言。Sundar Pichai 在今年 I/O 大會就宣布將會向美國用戶全面推出 Google 搜尋「AI 模式」。

用戶只要在搜尋時選擇 AI 模式,提供更深入的對話和多模態查詢,並在同一個介面提供摘要、連結、地圖等多種類型資料,讓用戶輕易掌握多更資訊。

AI 模式和 AI 資訊摘要會採用特製版本的 Gemini 2.5 模型提供功能強大的 AI 搜尋能力,用戶不需要在不同網頁中逐一搜索就能得到有用資訊。Google 搜尋 AI 模式會理解用戶詢問的語境,抽出內容的各項細節,利用網上、Google 知識圖譜、真實世界、商家、天氣和財經等各方面資料,生成有用的搜尋結果和後續查詢。

AI 模式同時會加入深度搜尋功能,在運動和財經研究的 Search Labs,提供複雜的分析和可視化功能,能生成多種類型圖表幫助分析。

至於中文支援方面,雖然現時有向台灣用戶提供 AI 資訊摘要,但就沒有提供給中港澳門用戶。

思考更深入 Gemini 2.5 Pro Deep Think

Google 今年 3 月推出 Gemini 2.5 Pro 模型實驗版,被譽為 Google 最聰明的 AI 模型,4 月再推出有快速思考的 Gemini 2.5 Flash 模型,在 LM Arena 等級評測中取得 1,423 分的佳績。在 Google I/O 中 Google DeepMind CEO Demis Hassabis 就宣布將在 6 月初將推出 Gemini 2.5 Pro Deep Think,給多點時間 Gemini 進行思考以取得更精準的回應。

從 Google 提供的圖表可以看到 Gemini 2.5 Deep Think 在數學和編程測試都有優異的表現,在多模態測試中亦優於對手 OpenAI 的 o3 和 o4 模型。

AI 回應更貼個人需要 Personal Context

現時個人使用的 AI 功能,主要都是提供泛用的資料和用戶過去搜尋過的資料,不過要真正做到貼心協助,AI 就需要了解更多用戶的個人數據。Google 在 I/O 就宣布推出 Personal context(個人語境),用戶可決定讓Gemini 連結自己的 Google 應用程式提供更乎合用戶需要的幫助。首先支援的將會是 Gmail,更多 Google 會在不久陸續加入。

Personal context 可提供「個人化智慧回覆」,以用戶的過往電郵、文件、行事曆等為材料來撰寫自動電郵回覆,或提供為個人訂制的行程建議。這功能將於今年夏季向 Google Labs 訂戶提供。

通用 AI 助理進化 行動智能+Gemini

開發大型語言模型最終的目標是要開發通用型 AI 助理,能幫助人類處理各種事務。去年 Google 發表 Project Astra 的示範影片,展示早期通用型 AI 助理的記憶力、多模態和分析能力。今年他們就宣布打造 AGI 通用人工智能的下一步是打造能理解和模擬物理世界的 World Models。他們將部分 Project Astra 研發出來的 AI 功能例如影像理解能力、屏幕分享和記憶等,下放至 Gemini Live 和 Search Live,讓一般用戶也開始體驗得到。

在今年 I/O 中 Project Astra 再有進化,結合行動智能和 Gemini。Google 播出一段修理單車的影片,片中 Gemini 除了能跟人自然語音交談外,還會手替用戶從網上搜尋說明書並會自動翻到有關內容的頁面;根據電郵中的訂單紀錄找出需要的螺絲,並透過鏡頭在工具箱找出它,並能替用戶打語音電話代用戶查詢庫存和下訂。而即使使用期間有人亂入打斷了,Gemini 仍然記得內容,能接續未完的回覆。

Project Starline 會議進化 Google Beam AI 拼砌立體影像

新冠疫情令視像會議成為辦公室日常,Google 就在 2022 年發表 Project Starline,讓身處異地的人能以等身大小,立體地呈現在眼前,無論舉手投足和眼視接觸都像真人在現場。去年 Google 宣布與 HP 合作,計劃在 2025 年推出 Project Starline 視像會議產品。

在今年 Google I/O,Sundar Pichai 就宣布該產品名為 Google Beam,它的屏幕周圍配備了 6 個鏡頭,利用 AI 將影像整合成立體畫面。HP 將會在數星期內公布更多有關細節。

其他 Google I/O 重點

  • 宣布即日向 Google Meet 訂戶提供即時語音翻譯,首先支援的語言將是英語與西班牙語互譯。幾個星期內會加入更多語言。
  • 將在 Google Chrome、搜尋和 Gemini 應用程式注入 AI 代理功能,提供給 Gemini 訂戶,並且支援由 Anthropic 提倡的 MCP(模型上下文協議),讓開發者可以更用易開發出代理化應用。
  • Gemini Live 加入 Search Live 功能,Gemini 能夠透過鏡頭一邊觀看用戶所見的事物,一邊回應用戶的查詢,同時提供網上有用資料的連結。
  • 針對有重度 AI 需求的用家,即日在美國推出 Google AI Ultra 訂閱計劃,月費 $249.99 美元(約港幣 $1,955)。未來數月這月費計劃將擴展至 70 個國家及地區。
  • 展示 Gemini 在 Samsung 即將發表的 Android XR 智能眼鏡和頭戴裝置的應用。

ZCOPE 最新影片

【Google I/O】AI 製片新工具 Flow 登場!Veo 3 進化聲畫俱全

Google Flow
Google Flow

生成式 AI 其中最吸引大家目光的就是圖像和影片生成,加上文字轉語音、音樂以至音效生成,為創作人帶來嶄新的創作方式和衝擊。在 Google I/O 上,Google 就一口氣發表了最新影片和圖像生成新模型 Veo 3 和 Imagen 4,並同時發表新的 AI 影片製作工具 Flow。而即使不是藝術工作者,Google 的商務用影像工具 Vids 亦推出 AI 虛擬主播功能,讓大家在工作上也可輕易使用影像來作報告演示、員工培訓和產品介紹。

Veo 3 影片生成模型

Google DeepMind 最新一代的視頻生成模型,相較 Veo 2 提升了畫質,並首次支援生成帶有音效的視頻,例如城市街道的交通噪音、公園的鳥鳴,甚至角色對話。Veo 3 在文字和圖像提示、物理真實性及唇部同步方面表現出色,能將短篇故事提示轉化為生動的視頻片段。

Google 就展示了一段老人在船上獨白的片段,海浪聲和老人的對白都是由 AI 生成,唇部同步亦相當精準。Veo 3 即日開始透過 Gemini App 和 AI 影片製作軟件 Flow 向美國的 Google AI Ultra 訂戶提供,企業用戶也可以透過 Vertex AI 平台使用新模型。

Veo 2 更新

至於上一代的 Veo 2 模型亦有多項與創作人和製片人合作開發的功能,包括:

  • 參考驅動視頻:支援輸入角色、場景、物件或風格的圖像,增強創作控制和一致性。
  • 鏡頭控制:提供精確的鏡頭移動設定,如旋轉、推拉和縮放。
  • 外擴畫面:可將視頻從縱向轉為橫向,智能擴展場景。
  • 物件添加與移除:支援在視頻中添加或移除物件,考慮尺寸、交互和陰影,生成自然逼真的場景。

這些功能中,參考驅動視頻和鏡頭控制已可在 Flow 使用,未來數星期內可透過 Vertex AI API 調用,其他 Google 產品就要幾個月後才推出。

製片新工具 Flow

這是一個專為製片人而設計的 AI 影片製作工具,整合 Google DeepMind 的 Veo、Imagen 和 Gemini 模型。用戶可通過自然語言描述場景,管理角色、場地、物件和風格,並將故事編織成精美的電影片段。

Flow 的主要功能包括:

  • 鏡頭控制
  • 場景構建:支援無縫編輯和擴展現有鏡頭,例如揭示更多動作細節或平滑過渡到下一個場景,保持動作連貫性和角色一致性。用戶可基於現有場景圖像開始場面,實現流暢的創作流程。
  • 影像資產管理:提供便捷的影像資產管理系統,讓用戶輕鬆組織和管理創作所需的角色、場景、物件和提示句(prompts)。用戶可上傳自有資產,或利用 Imagen 的文字轉圖像功能生成新素材,確保創作素材的一致性和可重複使用性。
  • Flow TV:一個不斷更新的展示平台,包含使用 Veo 生成的視頻片段、頻道和內容。用戶可查看喜歡的片段所使用的具體提示句和技術,作為學習和適應新風格的實用工具,激發創作靈感。

Flow 目前已開放給美國的 Google AI Pro 和 Ultra 訂戶使用,並打算在未來擴展至更多國家。Pro 訂戶每月可享用 100 次生成額度,用 Ultra 訂戶除了有更多生成額度外,還可以使用最新的 Veo 3 模型生成影片。

Imagen 4 輸出 2K 圖像

最新的圖像生成模型,具備高清晰度和精細細節處理能力,適用於寫實和抽象風格,支持多種長寬比及最高 2K 解析度輸出,特別擅長字體和排版設計,適合製作賀卡、海報和漫畫。

Imagen 4 目前可以透過 Gemini App、Whisk 和 Vertex AI 平台,及 Google Workspace 的 Slides、Vids、Docs 等產品取用,未來將推出比 Imagen 3 快 10 倍的快速版本。

Gemini 2.5 原生音頻輸出

Gemini 2.5 Live API 是 Google 提供的一款多模態實時交互 API,供開發者開發出能處理語音、視頻和文字輸入的實時應用,模擬自然的人機對話體驗。在 Google I/O 中 Live API 宣布推出音視頻輸入及原生音頻對話預覽版,支援更自然、富有表現力的對話體驗,用戶可自定義語氣、口音及說話風格,如要求模型以戲劇性語音講故事。模型還支援使用工具,可代用戶搜尋資料。其他早期功能還包括:

  • 情感對話:模型檢測用戶語音情感並適當回應。
  • 主動音頻:模型忽略背景對話,並能識別何時該作出回應。
  • Live API 思考:利用 Gemini 的思考能力處理更複雜任務。

Google 亦同時在 Gemini 2.5 Pro 及 2.5 Flash 推出文字轉語音 (TTS) 新預覽版,首創支援多位講者,可透過原生音頻輸出雙語音對話,支援超過 24 種語言並可無縫切換。TTS 功能現已於 Gemini API 中提供。

Google Vids:AI 虛擬主播代言

Google Vids 是個令影片成為工作實用工具的平台,讓用戶毋須專業知識和高預算,即可生成影片作團隊培訓、報告演示、發布公告等工作用途。而最新的 AI 虛擬主播功能,無需拍攝或協調演員,只需編寫腳本並選擇 AI 虛擬主播即可生成專業視頻。這功能將於下個月在 Google Labs 推出。

ZCOPE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