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28

香港區 PlayStation Plus 加價加幅約 $6-22

日前,有分析指 Sony 暫未有打算因應特朗普關稅而調整 PS5 主機及配件的售價。不過官方於今日就透過 PlayStation Blog 四月份免費遊戲的新聞稿中,悄悄宣布調整香港及台灣地區 PlayStation Plus 的訂閱費用,新收費將於 4 月 16 日生效。今次是繼 2023 年後,PlayStation Plus 再度加價,每月月費加幅約 HK$6-22。

PlayStation Plus 訂閱費用新舊價比較
PlayStation Plus 訂閱費用新舊價比較

新收費下,如果訂閱 12 個月的 PlayStation Plus 高級服務年費為 $1,000,平均每月為 $83.3。而加幅最大的將會是高級 3 個月,每月加幅高達 $21.7,但仍然較 1 個月略便宜。當然亦可考慮在新收費於 4 月 16 日生效前續訂 1 年,這樣就能慳更多了。

PlayStation Blog 四月份免費遊戲新聞稿

ZCOPE 最新影片

顯示卡要求不高 《The Last of Us Part II Remastered》PC 版試玩

《The Last of Us Part II Remastered》為 PS5 主機強化表現,最終來也來到 PC 平台,故事沒有更改要吞下去 DEI 的外皮發掘深層意義會有點難度。不過因為遊戲都是早期引擎,新一代 GPU 都已可輕鬆應付,RX 9070 XT 等在 4K 都可原生渲染遊玩。

《The Last of Us Part II Remastered》PC 版針對平台不同,強化對顯示卡的支援,加入超寬螢幕支援:支援 21:9 與 32:9 顯示比例等、支援升頻功能包括:AMD FSR、NVIDIA DLSS 及 Intel XESS,詳細指定畫質可選:超低、低、中、高、超高共 5 級。以前一代 RTX 3060/RX 5700 可在 1080p60 遊玩。

簡單來說,《The Last of Us Part II Remastered》在「中」畫質大約是 PS4 PRO 的水平,「高」約是 PS5 版流暢度優先,「超高」是畫質優先的水平,GPU 要求亦不過是 RTX 4080 / RX 7900 XT,因為遊戲的光追渲染功能有限,所以舊卡平台不用太擔心。而遊戲也支援插上 DualSense 手掣以體驗跟 PS5 版相同的手感。另「浴血無歸」(No Return)模式中,也有 2 個新角色及 4 張新地圖可使用,算有一點誠意。

以最新 AMD 9950X3D 平台、RX 9070 XT / RTX 5070 TI 試玩,4K「超高」TAA 渲染設定下仍然平均有逾 90fps 水平,使用升頻及影格生成可再拉高流暢度配合顯示器。至於入門卡的 RTX 4060/RX 7600,在 1080p 「中」畫質都有 100fps 水平,主要是記憶體可能會不足出現不穩定。硬來的話 RTX 4060 8GB 可用「中」+ DLSS 效能跑 4K。如果是 RTX 3060 12GB 卡,可嘗試直接使用「高」設定。

ZCOPE 最新影片

微軟 WhaMM AI 模型大躍進 玩Quake II 實時生成遊戲互動環境

Microsoft 有探索生成式 AI 在遊戲應用提出基於 World and Human Action Model (WHAM) 模型的「Muse」計劃 ,早前模型有更新版本,改用新演算方式大幅提升效能及縮短訓練素材的所要時間,示範 AI 生成的《Quake II》可玩遊戲環境。

WHAMM的概觀
WHAMM的概觀

Microsoft 在二月推出 Muse,以及最近在《自然》期刊上發表的 World and Human Action Model (WHAM) 之後,再推出了一個可以即時遊玩的擴展版本稱為 WHAMM ( World and Human Action MaskGIT Model )。新模型能比 WHAM 更快地生成畫面。用戶可以用鍵盤或控制器跟模型互動,馬上看到輸入動作帶來的變化,基本上就像是在模型裡面玩遊戲一樣。其原意是專為遊戲構思而設計的生成式 AI 模型,可以在遊戲企畫階段能協助開發者快速將概念可視化,甚至體驗初步操作感,效果可能比使用遊戲引擎工具更快,支援遊戲手掣,亦增加對生成式 AI 以文字及圖片以外的輸入互動方式。

試驗用的介面可拖放素材即時生成, 不遜於使用 UE 引擎等工具
試驗用的介面可拖放素材即時生成,不遜於使用 UE 引擎等工具。

擴展版本 WHAMM 在學習資料的需求有明顯縮短,比舊模型(WHAM-1.6B)要近7年的遊戲試玩數據, WHAMM 僅要約7天的份量即可,同時解像度也可達 640×360,比舊版 300×180 更高更可用。Microsoft 以 WHAMM 試作一個模擬《Quake II》關卡的場景,可【在此】試玩。

Microsoft 認為 WHAMM 模型是對即時生成的遊戲體驗的早期探索,期待模型可實現哪些新互動式媒體,會持續專注於未來模型可以改進的領域,從而實現新型互動體驗,使遊戲創作者能夠將他們想要講述的故事變為現實。

Microsoft 以 WHAMM 試作一個模擬《Quake II》關卡的場景

ZCOPE 最新影片

本地網約地的平台 Dash Taxi 起動 司機零佣金模式+乘客首次登記送 $50

網約的士平台 Dash Taxi

由香港團隊 Dash 開發的叫車 App 平台 Dash Taxi,正式宣布推出的士網約服務。平台由香港人組成的團隊開發,並於 2021 年開始創建,目標是藉助平台解決現有叫車過程中,司機與乘客在數位化過程中常遇到的難題。

Dash Taxi 是香港首個可以連接到線下咪錶的網約平台。使用配對咪錶的司機可以在接單後按照正常程序操作咪錶,系統會自動上傳行程數據,減少人為錯誤機會。目前 Dash 已有 1,000 輛的士安裝了 Dash 咪錶,對於未安裝配對咪錶的司機,系統暫時容許手動輸入方式完成行程。

Dash Taxi
Dash 指目前是唯一可以實時在大嶼山叫離島的士 App。
Dash Taxi
目前 Dash 已有 1,000 輛的士安裝了 Dash 咪錶,對於未安裝配對咪錶的司機,系統暫時容許手動輸入方式完成行程。

目前 Dash 平台可供叫車的士分有幾個車型,分別為傳統經典的四座和五座的士,另外有 Dash Comfort 提供較新、較寬敞的的士,如豐田 Spade、比亞迪的士,另一種為 Dash Luxury 的六座的士 如 Nissan Serena 或 MAXUS MIFA。

Dash Taxi 主打不向司機收取任何佣金,而使用平台會向乘客收取行程價格 3% 的平台費及每單收取 5 元的預約費,收費會在用戶叫車時在預估價錢上看到該程的大約價格,讓使用者有一定的價錢預算。而整個付款流程會在 App 內進行,用戶可預先輸入 VISA 或 Master 卡進行付款,無需現金找續。

用戶亦可以按平台針對特殊需求(如攜帶寵物、輪椅、兒童)提供更詳細的溝通機制。系統在司機註冊時會明確詢問其是否接受寵物、輪椅客等,未來三個月將進一步優化落單流程,協助乘客清晰溝通需求,避免司機與乘客之間的期望落差。

Dash Taxi
平台目前為用戶提供先到先得優惠,首次登記送 $50。

為吸引本地用戶使用, Dash Taxi 目前為新註冊用戶提供 50 元行程優惠,而介紹朋友下載使用平台亦可獲 25 元額外優惠。

Dash 聯合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馬兆鏘
Dash 聯合創辦人及董事總經理馬兆鏘。
Dash Taxi
平台為司機提出 T+1 到帳。

ZCOPE 最新影片

【官方開訂】齊齊抽任天堂 Switch 2 要先完成二個重要步驟

My Nintendo Store HK 的有關訂購 Nintendo Switch 2 的頁面已開通【按此】,購買名額分配活動最新日程分三階段,留意帳戶必須完成 2 個重要檢查步驟。

4 月 10 日- 4 月 21 日
購買名額分配活動接受登記

活動登記期間由 2025 年 4 月 10 日(四)上午 9 時起,至 2025 年 4 月 21 日(一)23 時 59 分為止。
※ 登記期限結束後,指定商品的購買名額會以抽籤形式分配。登記順序不會影響分配結果。

4 月 24 日
發放購買名額分配結果通知的電子郵件(如獲分配購買名額)

獲分配購買名額之用戶預計於 2025 年 4 月 24 日(四)以電子郵件方式接獲通知。未獲分配購買名額的用戶恕不另行通知。
※ 電子郵件之發送或有可能因系統狀況而有所延遲。

4 月 24 日 – 5 月 1 日
商品購買期間(如獲分配購買名額)

如獲分配購買名額,須於 2025 年 4 月 24 日(四)至 2025 年 5 月 1 日(四)23 時 59 分為止完成購買程序。

可登記的組合包括:

合資格帳戶認證步驟

注意在登記前要符合之前官方提到的多重資格,在同頁面也有提供簡易檢查連結,但是用家要先在 Nintendo Account 設定(網頁)中將 Nintendo Account 的「傳送用戶資訊」設定更改為允許。同時必須在允許相關設定後,請將 Nintendo Switch 主機連接網路,並選擇已與該 Nintendo Account 連動的用戶來啟動任何 1 款 Nintendo Switch 付費軟體至少 1 分鐘

另外,「Nintendo Switch Online 累計加入日數」及「遊玩記錄(允許傳送用戶資訊)」的最新狀況會於翌日起更新,最遲於 48 小時內反映,故請及早完成相關設定。如未能及時完成登記,官方恕不接受異議及查詢。

ZCOPE 最新影片

《決勝時刻:現代戰域》第 3 賽季上線 團隊解構「佛丹斯科」重製回歸緣起

免費遊玩的《決勝時刻:現代戰域》第 3 賽季已經上線,今季最大特色是初代「佛丹斯科」地圖回歸,並有針對新環境引擎技術升級細節,日前團隊與香港、台灣等地媒體分享幕後開發構想。

《決勝時刻:現代戰域》第 3 賽季開始,特色內容如下:

佛丹斯科隆重回歸:以真實、返璞歸真的玩法為特色,採用《決勝時刻》粉絲最愛的新機制,還有各種回歸功能,包括 150 名玩家的大逃殺模式、原版播報員、自由墜落時射擊、原版滲透動畫等開戰前細節。隨著賽季進行,玩家可以期待第一個重要地點的開放。

原版遊戲機制:原版物資箱、浮動戰利品、裝甲板補充袋、補給站選單,搭配現今的對戰配置和特長,更有隱藏高級戰利品的區域。戰利品經過懷舊重置,鋁熱劑正式回歸,同時合約、對戰中的公開活動、戰地升級和連殺獎勵也恢復佛丹斯科在 2020 年基本配置的原樣。

毒氣催到底:縮圈機制與玩家記憶中一模一樣,對戰配置空投會在第 2 和第 5 圈掉落,終局「死亡區域」也經過縮小。此外,外部攀升機將在賽季後期的大逃殺模式登場,原版的 2020 年遊戲機制會率先實裝(即攀升機在遊戲中推出前的版本),但屋頂漏洞已被減輕。

遊戲體驗更新:除了經典機制外,《現代戰域》也會迎來各種遊戲體驗更新,包含小隊在補給站重新部署、檢視武器時顯示配件描述、詳細的遊戲中死亡回顧,以及在賽季後期推出的 HUD 旗幟,讓玩家知道可以購買對戰配置的準確時機。

免費武器和活動主要獎勵:本賽季推出四把免費武器,重返佛丹斯科活動期間將開放獲取,並有兩名《決勝時刻:現代戰域》限定的《現代戰爭 2019》特戰兵、藤棍,終極獎勵是凱恩的特殊佛丹斯科主題特戰兵造型。

回味初心結合新技術

開發團隊成員 Raven Software 遊戲設計總監 Pete Actipis 及 Beenox 遊戲開發工作室創意總監 Etienne Pouliot 接受訪談,佛丹斯科是《決勝時刻》玩家心中的經典地圖,雖然在 2021 年的核爆事件後被毀,製作團隊選擇在五周年慶時將其重製回歸,意義非凡。Pete 表示,這是為了回歸遊戲原點,與玩家共慶起點,並讓新舊玩家重溫熟悉的體驗。Etienne 也強調,重製佛丹斯科不僅是慶典,更是將多年經驗融入原始地圖的機會,為新玩家提供絕佳入門時機,帶來精彩體驗。

談到地圖細節,Etienne 表示製作團隊認為佛丹斯科每個區域都很重要,沒有特別偏好。重製時專注於不遺漏任何細節,投入大量時間提升外觀與操作流暢度,讓每個地方都超越原版。無論是「古拉格淋浴間」還是「監獄」,都希望喚起玩家回憶,並提供更好體驗。Pete 認為地圖區域喜好因人而異,但團隊重視的不只是主要地標,而是次級地點及地標間的連接處,如樹木、小屋和石頭位置等細節。團隊仔細評估這些元素,確保地圖流暢度最佳,重現佛丹斯科的標誌性特色。

提到技術升級,Etienne 舉例天空、光影、地圖南邊水域的建築、細節與材質等,有保留原始風味及大幅提升畫質,PC 與主機平台玩家都可感受到明顯進步,並補充敵人腳步聲與敵人方向的辨識更清晰。Pete 指出材質精細度與視野大幅提升,特別在進出建築物時光線更自然細膩,暗處能見度提高。

操作上經過幾年及《黑色行動 6 》新增全向衝刺等,玩法更高機動性,Pete亦提到調整了遊戲節奏,例如毒氣圈縮小速度與傳統一致約 25 分鐘,較當前快節奏遊戲稍長。移動方式也調整為傳統《現代戰域》風格,如全向衝刺改回經典模式,旨在讓戰場步調有起伏,而非全程高速衝刺。團隊保留探索與完成合約,調整初始工具與戰利品內容,並移除重新部署無人機等現代元素,載具移動也更貼近經典模式。

新手模式及彩蛋

談到對玩家的建議,Pete 表示有預設配裝,針對新手與回鍋玩家提供競爭性武器選擇,資深玩家建議直衝喜愛的地標,運用傳統打法仍有效,結合調整後的遊戲步調,讓老玩家熟悉的戰術在重製地圖中依然實用。Etienne 則提示新玩家可在「大逃殺休閒模式」與電腦玩家同場,熟悉地圖與機制。

最後,老玩家都熱衷的彩蛋細節,Etienne 稍為透露會有保留,隨著第三季展開會有更多隱藏秘密,期待這些精心準備的內容會讓玩家滿意。

ZCOPE 最新影片

竟敢用我的咒語對付我?反詐騙協調中心(ADCC)假冒訊息二大穿崩位

香港警務處下設的反詐騙協調中心(ADCC)經常提醒市民注意短訊及網上詐騙。通訊辦亦有推出「短訊發送人登記制」,登記帳號以「#」號開頭,助市民識別短訊真偽。但近日騙徒竟然大膽假冒 ADCC 發出詐騙短訊,看短訊一定要十分留意細節。

反詐騙協調中心(ADCC)成立是對抗電訊詐騙及釣魚網站等新型詐騙手法,騙徒經常化身不同部門或公司。早前甚至使用假基站發出含「#」的逼真假冒短訊。反詐騙協調中心(ADCC)亦有透過短訊以「#ADCC18222」提醒市民。

近日騙徒竟然大膽假冒 ADCC 發出詐騙短訊,看短訊一定要十分留意細節。首先是發出者沒有「#ADCC18222」,只是「ADCC」。其次是不止一次發出。第三是稱市民有「維權問題」,要求用不明的 Whatsapp 電話聯絡,而不是「18222」。雖然電話內已裝上過濾軟件,但亦只有輕微提醒,未能判別問題,主要是騙徒會不停更換號碼。

再三提醒大家,收到短訊有疑問,可查詢 ADCC 18222,或向熟悉科技的家人詢問。免墜陷阱。

ZCOPE 最新影片

Lookup、Mega Cat 新品晒冷入手黑魂 GPX 凰呀 葵芳新都會 Mega Kawaii Figure Festival

玩具廠商 Mega House 今年於葵芳新都會廣場再設「Mega Kawaii Figure Festival」展覽,主打 Lookup、Mega Cat 年內新品預覽,並設有戶外打卡景點。以及可以入手最新「CF Collection《高程能方程式》凰呀 AN-21 黑色版」。

會場內有 Lookup 角色牆展示、上手試玩區等,而且有 Mega Cat 主題的鳥居裝置,並陳列出今年內新品預覽,另外於 L4 露天廣場打造四大場景,重現《排球少年 !!》賽前緊張對峙、2.5 米高《ONE PIECE》限定紀念盒、「喬巴」萌爆身影現身「海賊船」,以及《火影忍者》經典一樂拉麵店。

限定店入手黑魂 GPX 凰呀

「MegaHouse 期間限定商店」有多款會場限定的 MegaHouse「Lookup 系列」新品,包括:極具紀念價值的「莫奇.D.路飛」25 週年特別版,以及「Mega Cat 系列」產品《火影忍者》的「火影忍喵」和《海賊王》的「草帽三喵」等。期間限定店更將於 4 月 18 日起開賣《高智能方程式》「Future GPX Cyber Formula Orge An-21 Circuit mode」全黑版本「凰呀」亞洲特別版模型。凡於期間限定店內購買任何 「Lookup」 及 「Mega cat」 產品滿 HK$100,即可隨機獲得 「咒術迴戰 懷玉・玉折 LOOKUP x MEGACAT 紀念杯墊」 乙個(款式隨機,數量有限,送完即止);凡購買任何 「解體拼圖」 產品,即可獲贈 「解體拼圖便條紙」 乙份。

顧客只需於商場內美容、時尚服飾或運動用品商戶,即日累積消費滿HK$800,即時賺取積分之餘,更可於顧客服務中心換領人氣動漫盲盒乙個,包括《One Piece》、《火影忍者》及《機動戰士高達》等。

新都會廣場 × MegaHouse 「Mega Kawaii Figure Festival」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 2025 年 5 月 5 日
時間:上午 10 時至晚上 10 時
地點:新都會廣場 L4 露天廣場

「MegaHouse 期間限定商店」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 2025 年 5 月 5 日
時間:上午 11 時至晚上 9 時
地點:新都會廣場 L3 中庭

Lookup和Mega Cat Figure迷假期記得去睇睇,留意18號開賣《高程能方程式》黑魂GPX凰呀限定版
玩具 #MegaHouse #葵芳新都會 #高程能方程式 #Lookup #MegaCat #排球少年 #ONEPIECE #火影忍者

天價打爆 Ryzen AI MAX+ 395 迷你桌面機 你會買單嗎?

Screenshot

AMD 年初發表的 Ryzen AI MAX+ 395 處理器「驚為天人」,以整合式處理器來說,AI 及 3D 圖像效能皆十分出色,已經有廠商如 ASUS 用它推出高階筆電,匹敵以往處理器+初階 GPU 的配置。而大陸迷你電腦品牌 GMK 也在國內電商開賣其最新迷你機 EVO-X2 ,叫出 15,799 人民幣的天價。

Ryzen AI MAX+ 395 處理器具有 16 個 Zen5 效能核心共 32 線程、5.1GHz 加速時脈、80MB 緩存、可調 45-120W TDP、內置 NPU 有 50 TOPS,而且 Radeon 8060S Graphics 屬於 RDNA 3.5,有 40 CU 顯示核心,遊戲渲染亦不遜色,可直逼 dGPU 的 RTX 4060 級數, 在 32GB 主記憶體配置下,在驅動程式可分享最高 24GB 主記憶體予 GPU 作運算或 3D 渲染使用。之前如 ROG Flow Z13 2025 版電競筆電已有直接採用,肯定它的實力極強。

京東可預購, 而GMK在香港也有代理商
國內京東可預購 GMKtec EVO -X2,以國內的電腦售價水平,15799 人民幣已可以買到高階的電競筆記簿電腦。而 GMK 在香港也有代理商,所以也有機會引入此個型號。
面板有USB4及其他介面
EVO -X2 的前置面板有 USB-4 ,USB Type-A,記憶卡讀卡器及其他介面。
機背介面
機背介面有 USB-C、USB Type-A、 HDMI、DisplayPort,以及網絡插頭。以迷你電腦核說是相當齊全。

推出不同盒仔迷你電腦的國內電腦品牌 GMK,近日發表 EVO-X2,正是採用同一款 Ryzen AI MAX+ 395 處理器,機身大小約在 3L 以內,講細絕對說不上,機身明顯比常見迷你電腦厚很多,而且機身三面都有散熱孔。除了加入 RGB 燈效外,角落也有一個 FAN MODE 小按鈕,估計是強制開動散熱風扇以助打機時散熱。機身可見介面齊全,有 USB-4、LAN、HDMI/DP、USB Type-A 等,機面也有 P-MODE 鍵、USB-4、雙 USB SS Type-A 及 SD 讀卡器。提供 2TB SSD 及板載 128GB 記憶體。

這部 Ryzen AI MAX+ 395 電腦售價 15,799人民幣,天價的原因,相信主要是內置記憶體達 128GB,這是由於 Ryzen AI MAX+ 395 處理器本身是內置 LPDDR5x-8000 記憶體,因此 128GB 版本的處理器本身來貨價就就相當貴。但考慮到未來沒有再加 RAM 的可能性,因此選擇打爆 128GB 版,絕對可以理解。EVO-X2 有 64GB RAM + 1TB SSD 和 128GB RAM + 2TB SSD 兩個版本,相信會是現時效能最高的迷你桌上電腦。

ZCOPE 最新影片

QD-OLED 回歸  Sony BRAVIA 8 II 比 A95L 亮度更高

去年 Sony 推出 BRAVIA 系列電視時,旗艦 BRAVIA 9 是 Mini LED 電視,BRAVIA 8 則是採用 WOLED 平板,畫面亮度比不上前一年推出,採用 QD-OLED 平板的 A95L,對於鐘愛 OLED 電視畫質的影音發燒友,都仍認為 A95L 才是最佳的 BRAVIA 電視。今年 Sony 宣布作出半代升級,推出 BRAVIA 8 II 改用第二代 QD-OLED 電視,畫面比 A95L 亮度更高。同時 Sony 也增加新的 BRAVIA 5 系列,同樣有 BRAVIA 9 一樣的 XR Backlight Master Drive 控制的 Mini LED 背光,有機會是性價比最高的電視之一。

Sony BRAVIA 8 II 改用第 2 代 QD-OLED 面板,亮度比 BRAVIA 8 高出 50%。

去年,Sony BRAVIA 電視系列,當中一向是旗艦級數的 OLED 電視,只有  BRAVIA 8 一款選擇,BRAVIA 8 使用 WOLED 面板,畫面的亮度表現,未及前年推出,使用 QD-OLED面板的 A95L,但其他功能,包括核心的圖像處理器 XR Processor 都是一樣,故此對畫質有要求的影音發燒友,寧願繼續追求 A95L,就算是 2023 年型號,A95L 至現在仍維持高價,沒有像其他電視推出一年後會大幅降價的景象。而且不單是香港,其他主要國家市場都有此情況。

雖然 BRAVIA 8 II 的亮度未及 BRAVIA 9, 但以 OLED 電視來說,已是歷來最高,對提升畫面對比度表現起重要作用。

雖然 Sony 近年主力開發新的 Mini LED 背光 XR Backlight Master Drive控制技術,而今年早些時間,Sony 也展示過正在開發的 RGB LED 背光技術,有機會在今年稍後或明年推出真正的旗艦級電視 (BRAVIA 10 ?)。所以今次 Sony 先公布「半代」升級,先推出 BRAVIA 8 II 第二代機款,另外擴展 Mini LED 電視推出 BRAVIA 5 。在外國市場,甚至有 BRAVIA 2 入門系列,但因用上的是舊技術,暫時香港沒有引入。


BRAVIA 8 II
第 2 代 QD-OLED

BRAVIA 8 II 最大賣點,必然是重新採用 QD-OLED 面板,經過了一年的真空,BRAVIA 8 II 使用了第 2 代 QD-OLED 面板,畫面亮度較 A95L 的第1 代 QD-OLED 面板更光,顯示出來的顏色也比 A95L 更豐富, BRAVIA 8 II 的亮度,比 A95L 高出 25%,而比起。BRAVIA 8 更高出 50%,畫面分別相當明顯,可以算是現時市場上最高畫質的電視,而由於 BRAVIA 8 II 在定位上低於旗艦型號 BRAVIA 9, 所以 BRAVIA 8 II 的訂價會比 BRAVIA 9 甚至前年 A95L 為低,變相更抵玩。

BRAVIA 8 II 最大進步就是改用 QD-OLED 面板,今次 Sony 也不再迴避。XR Processor 提供 XR TRILUMINOS Max 色彩增強及 XR Contrast Booster 提升 OLED 亮度。

BRAVIA 8 II 有 55 吋及 65 吋型號,沒有了 BRAVIA 8 或 A95L 供應的 77 吋型號,這一點是有點可惜的,而。BRAVIA 8 II 在畫質提升技術上,採用的 XR Processor 提供有 XR TRILUMINOS Max  增強色彩技術,但和 A95L 相比,則沒有了針對低解像訊息源的4K 升頻技術,這些都是兩款元祝定位不同的差別,不過這一點對於日常使用上,影響不大。

BRAVIA 電視近年都以支援不同電影串流平台的影像優化模式,其中包括 iMAX Enhanceed。

外型上,BRAVIA 8 II 和 A95L 是差不多,採用 Slim One Slate 概念設計,屏幕和邊框融為一體,鋁製支架同樣可以選擇貼近桌面,或者升高安裝方便擺放 Soundbar 或中置喇叭。音效方面一樣是使用屏幕發聲方式 Acoustic Surface Audio+,但輸出功率比 A95L 稍細,只有 15W  + 15W +10 W + 10W (A95L 是 20W + 20W +10W +10W),又是一個不太影響日常使用的差別。

不過 BRAVIA 8 II 在一些實用性功能上有升級的地方,其中一個是 Wi-Fi 由 Wi-Fi 5 升級到 Wi-Fi 6E,對經常使用 4K串流平台的是相當重要的升級。

BRAVIA 8 II 售價:55 吋 HK$23,999,65 吋 HK$32,999


BRAVIA 5
平玩 XR Backlight Master Drive 

至於今年新加入的 BRAVIA 5 ,同 BRAVIA 7 一樣是 Mini LED 電視,利用 XR Backlight Master Drive 控制背光密度,兩個系列分別主要是亮度,BRAVIA 5 的對比度提升會不及 BRAVIA 7, 但用上 Mini LED 背光,更比直背照式的 Direct LED 電視好。

去年在旗艦 BRAVIA 9 作賣點的 XR Backlight Master Drive,Mini LED 背光控制技術,現在已擴展到 BRAVIA 7 和 BRAVIA 5,當然三者的最高亮度有別,也突顯不同系列的身價。

BRAVIA 5 同樣採用  XR Processor 作圖像處理器,一樣有 XR   TRILUMINOS Max  增強色彩技術,大部分功能和 BRAVIA 7 甚至 BRAVIA 8 II 相同,包括 Wi-Fi  同樣升級上 Wi-Fi 6E。而。BRAVIA 5 有 55、65、75 和 85 吋選擇,相對大眾化,不過價格未公布。

BRAVIA 5 尺吋選擇較多,最大可達 85 吋。
如果不是神仙眼,BRAVIA 5 的畫面其實唔差,膚色表現自然,細緻的解像度表現也是不俗。
全亮度畫面下,暗位就帶點灰。這也是 LED 電視最難控制的地方。
全黑表現也很好,但看待出燈飾位置的亮度表現有限。

電影模式支援上,全系列 BRAVIA 都配備 Studio Calibrated 模式,重現電影創作者所期望的影像品質。另外也有 Netflix Adaptive Calibrated 模式、SONY PICTURES CORE Calibrated 模式和  Prime Video Calibrated 模式。兼容 iMAX  Enhanced 模式,包括  Disney+ 上提供兼容  DTS:X 的 iMAX Enhanced 音效,當然還有 Dolby Vision 和 Dolby Atmos。

ZCOPE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