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61

Clicks 實體鍵盤手機殼 Android 版 Pixel 9、S25、Razr+ 率先有得撳

Clicks 實體鍵盤手機殼 Android 版 Pixel 9、S25、Razr+ 率先有得撳

iOS 及 Android 還未大流行前,Smartphone 市場可謂百花齊放,其中 Blackberry 以實體 QWERTY 鍵盤及強勁的保安效能,大受商務用戶歡迎,而實體鍵盤也有出現過在少部份 Android 型號,之前專為 iPhone 推出鍵盤機殼的 Clicks Technology,近日宣佈為多部新款 Android Smartphone 帶來實體鍵盤機殼。

其實於觸控屏幕上打字,準確度始終不及實體鍵盤,因此打字速度也較快,對經常要回覆詳盡電郵、製作臨時報告、會議記錄等,有個 QWERTY 鍵盤確實幫到手,所以藍牙鍵盤向來都有捧場客,因此,Clicks 自 iPhone 14 開始便推出 Clicks for iPhone 14、15 及 16,而且有不同型號選擇,Android 用戶只能得個睇字。

直至最近,Clicks 終於為 Android 用戶帶來好消息,就是終於為三款 Android Smartphone 推出 Clicks 實鍵鍵盤機殼,據官方稱,最多用戶想要實體鍵盤機殼的是 Pixel 型號,所以今次就有 Pixel 9 / 9 Pro 的版本,另兩款是剛推出的 Galaxy S25 基本版及 Razr+ (2024),比較特別的是 Razr+ (2024),因為這是一部摺機,無論是打開或摺合後都可用到實體鍵盤,十分方便。

現時三款 Clicks 實鍵鍵盤機殼已接受預訂,Pixel 9 / 9 Pro 版本有黑、黃兩色,售價為 US$99(約 HK$782),可惜現已售馨;Galaxy S25 基本版有黑、深紅兩色,售價為 US$49(約 HK$387),預計 6 月付運;Razr+ (2024) 版本有黑、藍兩色,售價為 US$49(約 HK$387),預計 5 月 31 日付運,有興趣可瀏覽 https://www.clicks.tech/

ZCOPE》最新影片

工業風外型傳統機械結構 Fujifilm instax WIDE Evo

Fujifilm 全新的 instax WIDE Evo 即影即有相機,可說是 instax Evo 的續作,新機採用工業風的外型,並加入傳統機械結構的設計,加上採用 instax WIDE 菲林格式,與 Mini 格式相比,畫面大約近一倍,照片中捕捉到更多細節,視覺效果更寬廣。對喜歡拍攝風景和建築物的朋友,是個不錯的選擇。

instax WIDE Evo 機身採用復古黑色與仿舊化金屬物料,機背有一個 3.5 吋 LCD 屏幕。內置 1,600 萬像素 1/3 吋 CMOS 感光元件,鏡頭為 16mm(等效 35mm 格式)f/2.4 光圈的廣角鏡,最近對焦距離約 10cm。

操作方面,用家可透過鏡頭環微幅控制去調節多達 100 階段的進光角度與色彩漸層,鏡頭旁邊的撥鈕可設定標準及廣角焦段。機身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轉盤,分別為 Lens Effect 及 Film Effect 轉盤,各自有 10 種濾鏡及 10 種菲林風格,配合鏡頭環微幅控制、廣角切換及 6 種 Film Style 效果。instax WIDE Evo 可有多達 10 萬個拍攝組合,相信能滿足創作者的需要。

以往即影即有相機最大的賣點就是即拍即印,但來到數碼世代,加上新機有這麼多菲林和鏡頭效果,當然要試啱先印啦!這方面 instax WIDE Evo 不單機內有內存,還支援 microSD 卡,大家可以盡情去試,不怕浪費菲林。另外相機更支援 instax WIDE Evo 手機 app,用家可以將手機拍的相片透過 instax WIDE Evo 打印出來,還可透過手機 app 遙控拍攝,感覺更實用有趣。

小結

評分 : 4.5/5

best performance 2022

instax WIDE Evo 從外型設計、操作及拍攝都可謂玩味十足,而加入包括不同濾鏡、菲林風格,還有 100 級進光角度調節等,令 WIDE Evo 的拍攝有更多的可能性,讓用家會花更多時間去嘗試,並從中體驗到攝影的樂趣。不過 instax WIDE Evo 的電量好像有點不足,只用了個多小時,試拍十數張相,就已經耗用近 30% 的電量,機背屏幕的畫質略嫌粗糙。但整體而言,instax WIDE Evo 還是一部很值得入手的即影即有相機。

instax WIDE Evo
售價:HK$2,798
WIDE 格式「磨砂金屬感」 菲林 : HK$120(4 月中旬推出)

ZCOPE》最新影片

AM4 Socket 不死 AMD 再推出Ryzen 5005G 系處理器

AMD 的 AM4 Socket 是 2016 年發表的,距今已有長達 9 年歷史,以電腦的發展時程計,都已是陳年規格。難得 AMD 的佛心,至今日仍有新的 AM4 Socket CPU 推出。AMD 今日宣佈推出多 6 款 AM4 Socket 處理器 Ryzen 5005G 系列,屬 AM4 內置顯示芯片的入門系列。

對於不想更換主機板和記憶體,又或者新砌機但預算絕對有限的用家,AM4 平台的新款處理器是有其吸引力的,不過較早前推出的高階遊戲用處理器,具有 7D V-Cache 的 Ryzen 7 5700X3D 及 5800X3D,性價比計不算高,反而 2022 年推出的 Ryzen 7 5700X,跌價後成為今日最抵用的 AM4 處理器 (執筆時報價 HK$1,250)。

AMD AM4 Socket 處理器新加入 Ryzen 5005G 系列,取代 5000G 系列型號。

新推出的 Ryzen 5005G 系列,是內置 Cezanne 核心的 APU,和 5700G 、5600G 採用的 APU 核心相同。新的 6 款處理器由 Ryzen3 5305GE 開始,到 Ryzen 7 5705G。跟 2021 年推出的 Ryzen 5000G 系列比較,CPU 核心部分完全相同,但 iGPU 部分則有 10% 的最高時脈提升,以最快的 Ryzen 5705G 舉例,其 CPU 運作時脈仍是基本  3.8GHz / 加速 4.6GHz, iGPU 最高頻率是 2.2GHz,比 Ryzen 7 5700G 的 iGPU 快 200Hz。

Ryzen 5005G 系列仍然是使用 Cezanne 核心架構。

不過其他 Ryzen 5005G 相比同級的 5000G,分別會各有一點少不同,看來今次主要是 AMD 重新按製程良率再定義處理器規格,而非新推出新的處理器版本,但對於 AM4 用家而言,更新了處理器清單,代表未來幾年,AM4 處理器仍會有穩定供應。  

NTT 推出 OCEAN Intelligence 平台 為建築管理引進人工智能

NTT Ocean 01

NTT 集團旗下 NTT Com Asia 在港為建築管理推出 OCEAN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開放式平台,期望以此打破專有障礙和數據孤島,實現 OT/IT/IoT 融合。平台旨在促進本地和全球技術供應商之間的創新與協作,創造新服務。利用開放式硬件以經濟高效的方式收集即時及高密度設備數據,通過自動化營運流程實現數碼化,為機器學習提供數據基礎,最終變革建築管理。

NTT Com Asia 高級副總裁蘇耀宗表示:「OCEAN Intelligence 有助將 AI 注入建築管理,平台如同智能建築的人類大腦,能夠連接以往各自獨立運作的系統,使智能數據在基礎設施中無縫流動。此外,其模組化設計和開放的合作夥伴生態系統能使平台在現有環境中快速部署,並為整合新解決方案開創更多可能性。」

蘇耀宗強調:「開放與協作在現今複雜的建築環境及急速發展的 AI 和 IoT 技術中至關重要。開放的合作夥伴生態系統提供的價值遠大於獨立研發的技術。隨著全球智能建築市場預計在 2035 年達到 3,590 億美元,OCEAN Intelligence 為整個生態系統中的合作夥伴創造龐大的商機。」

NTT Com Asia 高級副總裁蘇耀宗表示,OCEAN Intelligence 的優勢是能實現 AI 普及應用,並以數據質量為基礎,從而將 AI 注入建築內。

OCEAN Intelligence 具備收集和處理來自不同建築系統資料的能力,提供眾多功能和好處,包括:

  • 預測型 AI:自動執行任務並提供即時見解,幫助企業減少高達 75% 的維護停機時間。
  • 成本優化:用戶可節省高達 30% 的冷氣能源費用,並減少高達 50% 的維護開支。
  • 開放設計:平台採取開放及模組化設計,客戶可根據業務需求擴充。

目前,多個合作夥伴已加入平台,包括提供冷卻機組能源優化解決方案的創業公司 Carnot Innovations。OCEAN Intelligence 已在 NTT 的設施及香港和其他地區客戶中投入使用,並計劃進一步推展至國際市場。

NTT Com Asia 首席營收總監曾慶德補充,OCEAN Intelligence 是 NTT 的重要投資,旨在推動香港數碼轉型,促進香港成為智慧城市。NTT 自去年起已啟動多個項目,包括 NTT 創新科技發展聯盟計劃、高效能運算即服務(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as-a service)及採用直接液體冷卻技術(Direct Liquid Cooling)的 AI 就緒數據中心,以及私有 5G 服務。他表示:「這些項目與財政預算案相符,均強調人工智能為香港創新策略的核心。隨著 NTT 充分利用 AI 的力量改造傳統產業,將能協助香港成為 AI 發展和國際合作的領先中心。」

ZCOPE 最新影片

【STEM in Life】從舊火車體驗 STEM

近期事忙,也終於能夠抽空到位於紅磡港鐵站的「站見」鐵路展參觀,這裏展出了我兒時最愛乘搭的「黃頭」火車。小時候的我住在堅尼地城,要到沙田馬場的彭福公園,就要先乘隧道巴士到紅磡火車站,再轉乘電氣化火車,即「黃頭」火車到馬場站,感覺有如攀山越嶺去旅行,所以印象特別深刻。現在重遇它,就發現鐵路中的每一處歷史都滿是 STEM。

未有八達通前的通用儲值票

通用儲值票是地鐵公司開發的第二代多程車票,以面值計算,比第一代多程車票只限乘搭指定票價的地下鐵路方便得多,同時間也發展成多個公共交通工具通用的電子車票系統。

小學時期需要乘坐地鐵再轉搭巴士上學,一張學生通用儲值票是相當重要,通用儲值票能夠在限期內不限次數及不限車資多少乘搭地下鐵路、九廣鐡路或巴士,直至票值用完為止,通用儲值票和地下鐵路使用的單程車票一樣以磁帶方式紀錄資料,如遇上有磁性扣的手袋、信用卡等,有機會損壞車票上的資料令車票無法使用。

通用儲值票每次扣除車資,絕對與減數相關,每張儲值票有指定價值,如學生票是 $30, 成人票則由 50 – 200 元不等。儲值票不像現在的八達通能夠增值,當餘值不足支付最後一程車費時,就可以不限車資乘搭一次地下鐵路或九廣鐡路,車票會在出閘時收回重用,即所謂「尾程優惠」。作為精明的乘客,大都會購買最低票值,然後儲起尾程票用作長程車資的路線使用,節省不少車費。

早期的磁帶式車票票務系統,車票需經下方的滑槽讀取磁帶資料。

儲值票屬於早期的儲存裝置,它是透過膠質車票上的磁帶進行讀寫資料,票閘機會讀出磁帶上餘額數據後,進行扣減車資並計算出新餘額,並作條件性編程的核對程序,如果新餘額大於0,新餘額數值會重寫在磁帶上,並退出車票;若果餘額小於或等於0,0的數值會重寫在磁帶上,並自動回收車票。由以上所見已包含了輸入、處理、儲存及輸出的電腦運作程序。

電氣化火車

電氣化火車即電氣化鐵路,是由電力機車或電動列車這兩種鐵路列車為主,取代以柴油機車驅動的火車頭。電力傳輸到列車的方式,分別有軌道供電、架空電纜或超級電容,而香港的鐵路主要使用架空電纜。

香港的鐡路主要使用架空電纜,電動列車車頂會有集電弓。運作時會升高與電纜接觸。

而「黃頭」是九廣鐡路的第一代電氣化火車,就是為了應付 7、80年代,新界發展新市鎮,人口急增帶來的對外交通需求。另一方面以電器化火車取代柴油火車,大大減低碳排放和空氣污染的問題。

電器化之前使用的柴油火車頭,當鐵路電器化後,柴油列車仍擔當貨運列車發工程車的角色,直至跨境貨運服務停止才退役。
柴油列車的駕駛室不是在車頭位置,原因是車頭要放置發動機,司機只能從突出的側身車窗看到較遠處的前方景物。

車廂內體驗摩擦力及慣性運動

「黃頭」火車目標乘客是中長途為主,因此座位數量比地鐵多,而且提供獨立座椅,甚至頭等卡服務。

橙色膠座椅及黑色球扶手就是「黃頭」火車車廂的標誌,橙色膠座椅設有坑紋及輕微凹凸的磨砂面,有助增加坐站時衣服與座椅面之間的摩擦力,若果穿著表面光滑等絲質衣服,與膠座椅之間的摩擦力會大大減少,加上小時候的我體重較輕,很多時會因火車停站時或煞車時被跣離座椅。

「黃頭」火車座椅以膠座設計,早期有 3+2 座位佈局,後來因乘客數量增加,全部改用 2 + 2 佈局,增加走廊空間提供更多企位。

當你身體剛開出或將要停站的火車之內,即是指火車正在加速或減速之時,大家都你會發現比較難令身體平衡。當火車開出,車廂向前加速,身體有維持靜止的傾向,因此會有向後跌的傾向。

這種扶手波波不單用於早期的「黃頭」火車,早期地鐵都有使用。老一輩的市民應該還記得「同志,有落」的搞笑電影橋段。

當火車開始減慢,身體仍然以高速向前運動。假若身體沒有跟車廂緊扣,就必然繼續向前運動,容易令身體往前衝而跌倒。車廂座椅、地面或扶手必然向你施力,減低你的速度,使乘客與列車同步前進,所以坐穩和緊握扶手是相當重要。

「黃頭」火車初期設有貨運專卡,當早上繁忙時間,會開放給乘客作企位用,由於跟有座位的客卡互不相通,上了貨卡的大家,都揸住波波扶手企到出市區。

大家有試過在火車車廂內跳起?當火車正在高速行駛,為甚麼跳起後會落在原地?當在車廂跳起來時,身體和車廂都是在向前移動的,因此身體的速度和車廂的速度是一樣;當在車廂跳起,離開表面時,身體和車廂之間的接觸力消失了,身體不再受到車廂的推力,而只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這時,身體和車子之間的相對速度就是零,因此會像在地上跳起一樣,以相同的速度落回到原位。

黃頭火車的控制室部分,以全手動操作,佈局和今日玩「電車 Go! 」遊戲差不多。
車頭控室空間其實相當之窄,司機貼牆而坐,難有伸展空間。

以上的我小時候在火車車廂內經常會思考的問題,要到中學時期讀物理才得到清晰的解釋,但足以證明 STEM 早就在大家身邊,有待把它們逐一發掘出來。

「站見」鐵路展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日及公眾假期(星期一休館) 
場次:上午9時30分、上午11時正、下午12時30分 、下午2時正、下午3時30分及下午5時正
(每場參觀時間為75分鐘)
地點:紅磡站大堂(近出入口C1)
查詢熱線:
2881 8888
(星期一至五:上午8時30分至下午6時正;星期六:上午8時30分至下午1時正) 
網上預約:「站見」鐵路展網上預約

STEM Sir 參與創作的 STEM 科普漫畫 — 《STEM 少年偵探團》最新第 5 期,以及全新作品 《STEM A+特攻》第 1 期經已出版,歡迎到各大書店,或 Playit.hk 網店購買。

ZCOPE》最新影片

【ZCOPER 自家嘩!EP006】前機舖太子爺分享香港街機文化興衰|HUAWEI 三摺疊機皇降臨?

《ZCOPER自家嘩!》的特別主題——「香港街機文化的興衰」。主持人 Frankie 和 Ayu 與嘉賓 KT 將帶領大家重溫機舖的黃金年代,分享那些打機的熱血時光與搞笑回憶。對於這一代男士來說,機舖不僅是遊戲場所,更是青春的象徵。隨著時代變遷,街機文化逐漸式微,但那些「蒲機舖」的日子依然讓人懷念。今集節目,我們將以輕鬆有趣的方式,探討這段文化的興衰與轉變。

最後送上 Playit 優惠,藍牙喇叭類產品 95 折,只要輸入「PLBTS5」,就可以買到喇!


ZCOPE 友加入頻道!請大家多多支持!!!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UHQK4Zv55dusPVfdy0jGw/join

YouTube: 按此
Telegram: 按此
IG: 按此
FB: 按此
Twitter: 按此

香港寬頻企業方案與 Global Switch 合作 推出液體冷卻數據中心託管服務

hkbn_gshk

香港寬頻企業方案(HKBNES)與數據中心營運商 Global Switch 合作推出液體冷卻數據中心託管服務,為企業應付人工智能時代對高性能運算及高效率數據儲存的需求。

Global Switch 數據中心位於將軍澳工業邨,佔地 70,545 平方米,提供 100 MVA 電力供應,是香港大型運營商及雲中立數據中心設施之一。據 Global Switch 的資料,有別於使用傳統的冷卻方法,此數據中心採用 direct-to-chip 液體冷卻技術,可在相同的實體空間內提供更高的運算密度,並具備可擴展性和高效的電源管理,在能源效益方面達到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 (LEED)的鉑金級認證。整體來說,該數據中心能滿足高性能運算、人工智能、大規模伺服器運作等能源密集型工作負載的需求。

Global Switch 數據中心鄰近由香港寬頻聯合投資的雙路海底光纜 TKO Connect。是次雙方合作,將具備地理位置優勢,可確保穩定的網絡復原能力和超低時延,尤其適合需要高速數據傳輸的人工智能應用。

香港寬頻企業方案行政總裁梁成琯指出:「AI 市場的蓬勃發展使企業對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需求大幅增加。香港作為亞太區內的金融及資訊樞紐,具備連接中國內地及海外市場的優勢,企業對於可靠、高性能的數據中心設施需求殷切。透過與 Global Switch 合作,將雙方的設施及基建整合成一站式託管服務,將有助企業客戶高效擴展規模。」

ZCOPE 最新影片

ASUS 香氣滑鼠迷倒女生 Fragrance Mouse MD101

ASUS 繼去年和 ANNA SUI 合作推出香氛筆電後,日前再發表全新的香氣滑鼠 ASUS Fragrance Mouse MD101,應該吸引到不少女性用家。

Asus MD101 外型線條簡潔,右側微彎的指托提供更好的握感,底部的滑鼠腳採用 PTFE 鐵氟龍材質,滑動更順暢,滑鼠更有 1200、1600 與 2400 三段 DPI 可供選擇,實現更精準的控制。MD101 支援藍牙與 2.4GHz 兩種無線連接方式,採用最新的省電技術,即使是用一顆 AA 電池,也能提供近一年的使用時間。ASUS 更指這款滑鼠標榜低噪音,可實現幾乎無聲的使用,按鍵可耐受 1,000 萬次的點擊。

作為香氣滑鼠,MD101 在打開底蓋後,滑鼠尾端有一個放置香氛的小空間,用家可加入喜愛的香精。不過官方有提到不要使用 100% 純精油,建議使用超聲波香氛機或擴香石用經過稀釋的精油產品。消息指這款 Fragrance Mouse MD101 將於 4 月推出,售價待定。

ZCOPE》最新影片

新時代與夢想交錯 機動戰士 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 香港上映

《水星的魔女》被喻為高達新世代的首航作,評價有些兩極,來到《機動戰士 Gundam GQuuuuuuX》,製作陣容已是空前鼎盛,由《新世紀福音戰士》系列工作室 khara 與《高達》系列團隊 SUNRISE 首度合作,庵野秀明亦有負責編劇,對老派觀眾而言肯定會有既定印象,而機械設計師山下育人筆下的新高達,亦是故意留有類似福音戰士的修長感,又具備機動戰士的戰爭機械感。

留意是次《機動戰士 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是為即將在 4 月開播的 TV 版造勢,基於部分集數重新剪輯而成,約 81 分鐘實際算是十分緊湊,上半部有大量向元祖高達致敬的內容及創新展開,會令老派觀眾看到有兩極反應,筆者倒覺得它是致敬及轉化《高達 UC》近十多年來所塑造的宇宙世紀觀點,去到下半部分切入新角色與時代,表現手法與風格難免會激起部分老派觀眾的神經,必須抱平常心與好奇。畢竟已 45 周年的高達,「高達」已從最初的戰鬥機械變成一種包裝載體,它既是高達又不太高達,才可以跨越四代觀眾。

放眼現今作品競爭激烈的時代,傳統硬派機械人題材呈衰落狀態,大量轉生系、異世界系、日常系作品主導,還要有多元包容要素,《機動戰士 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看來是要挑戰新舊融合能走多遠。連世界知名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也大讚 GQuuuuuux 突破想像,成功將昭和時期的高達世代跟令和的年輕世代再次連繫,「傳承」的過程編寫得尤其出色。片中除了作畫有 khara 的超高水準、全 3DCG 戰鬥場面及色彩辨認度較高的人物設計外,音樂也是走創新風格,找來唱作歌手米津玄師操刀主題曲外,插入歌曲更有新世代 VTuber 星街彗星、音樂組合 NOMELON NOLEMON 分別獻唱,帶有強烈清爽感,記得找一間大幕及音響好的戲院入場。

故事簡介

女高中生天手讓葉偶遇難民少女娜安,隨即捲入非法機動戰士決鬥競技《軍團戰》當中。讓葉以「瑪秋」為名,駕駛著 GQuuuuuuX 與其他參賽者進行日復一日的激烈對戰。平靜的生活被打破,此時在兩人面前,出現一架被宇宙軍隊和警察雙方追捕的神秘機動戰士「高達」及其駕駛員——少年修治⋯⋯

夢想交錯,歷史改寫,世界即將迎來新的時代。

類型:動畫
語言:日語(中英文字幕)
級別:I
片長:81 分鐘
發行:羚邦娛樂
香港及澳門上映日期:2025 年 2 月 27 日

機動戰士 Gundam GQuuuuuuX Beginning 海報

ZCOPE 最新影片

《魔獸世界:地心之戰》團隊解構「小心幽坑」特色 新載具靈感來自 Crazy Taxi

《魔獸世界:地心之戰》11.1 版本更新內容「小心幽坑」已經上線,隨著《地心之戰》的故事繼續進行,玩家將深入哥布林的首都「幽坑城」,探索滿滿陰謀、爆炸和意料之外盟友的混亂地帶。更新的特色內容如下:

  • 《地心之戰》的全新篇章:玩家將幫助哥布林集團統一戰線,阻止加里維克斯並揭露他與薩拉塔斯的關係。
  • 利用 D.R.I.V.E. 來動態旅行:隆重推出 G-99 斷頸者——專為高速街頭爭霸而生的可自訂改裝車。
  • 解放幽坑城:引領玩家穿越幽坑城街道的 8 名首領混亂副本,並在最終前往加里維克斯的大本營展開史詩對決。
  • 水閘行動:在這個擁有 4 名首領的地城中爭分奪秒,阻止鳴響深淵內的水壩迎來毀滅性坍塌。
  • 全新探究:除了推出兩個可供探索的新探究「9 號挖掘場」和「後街水閘」外,現有探究也迎來更新,布萊恩.銅鬚則獲得一個新的坦克專精。
  • PvP 競技場「兇殘牢籠」:在狹窄且充滿陷阱的戰鬥區域中證明自己的實力。
  • 哥布林集團發展:與熱砂企業、黑水公司、污水企業或風險投資公司四個集團結成同盟,獲得獨一無二的每週體驗。
  • 獎勵等豐富內容:全新副本階級套裝、傳奇鑰石地城輪替更新,還有更多令人「晶喜」的新獎勵等著玩家獲取!

哥布林向來是魔獸世界中不可或缺的種族,最近不少動漫也有以其題材,新地區也加入了獨特的自訂改裝車系統,《魔獸世界》遊戲副總監 Morgan Day 及遊戲副設計師 Katrina Yepiz 日前與港台媒體分享版本特色。

哥布林擔正的緣起

遊戲副總監 Morgan 表示,《魔獸世界》新篇章「小心幽坑」不同於以往聚焦部落與聯盟衝突的故事,而是帶玩家深入地底,探索哥布林的貿易重鎮幽坑城。設計初衷是趁《地心之戰》的地下冒險,展示哥布林的文化與背景。過去玩家常認為哥布林只在乎金錢、貪婪,但這次更新希望讓大家看到哥布林更豐富的一面,深入了解他們的文化故事。

遊戲副設計師 Katrina 提到製作團隊很興奮能從全新角度設計哥布林,展現他們混亂有趣的一面。新資料片選在幽坑城呈現哥布林文化,特別是在團隊副本中。像 BOSS 史提克.邦江克的設計靈感來自「如果哥布林管理垃圾會怎樣」,玩家需站在巨大垃圾球上引爆,團隊認為這種混亂又創新的戰鬥方式會讓玩家樂在其中。

駕駛系統受 Crazy Taxi 啟發

Morgan 介紹,「小心幽坑」中的 D.R.I.V.E. 系統(載具體驗動態革命性改良)讓玩家以全新方式在幽坑城移動。不同於飛龍騎術直接飛越城市,D.R.I.V.E. 適合探索擁擠街巷,帶來坐騎般的體驗。未來是否擴展到其他區域,視玩家反饋而定,目前設計以幽坑城為主,副本中也有可能應用。Katrina 補充,D.R.I.V.E. 系統透過聲望解鎖,玩家在副本擊敗 BOSS 時逐步獲得,還有更多內容可解鎖。

至於改裝車外觀有何調整選項,Morgan 解釋目前外觀可改顏色,但選項有限。性能調整則較豐富,如最高速、加速度、抓地力等,團隊正考慮更多客製化選項。並為改善操控難度有新增引擎限制速度,讓新手也能輕鬆駕駛。他補充幽坑城不允許飛行坐騎,目前僅有「斷頸者 G-99」一輛載具,但玩家可選用一般地面坐騎探索,暫無新增車輛計畫,而現時內容僅有限運送貨物,Morgan 稱運送任務已提供多樣內容,而 D.R.I.V.E. 系統設計時受遊戲《Crazy Taxi》啟發,曾考慮載客任務,團隊可能進一步討論此想法。

怪獸大廝殺與「兇殘大鍋」

對於今次 11.1 版本會否調整種族能力,Morgan 回應在上版 11.0.7 的調整是因社群回饋,屬例行平衡。《地心之戰》新增土靈種族後,團隊會持續關注職業與種族平衡。11.1 目前無新調整計畫,但會隨時聽取玩家意見。

是次有特色副本戰「兇殘大鍋」,Katrina 解釋靈感來自美術團隊的概念圖,兩大怪獸在哥布林競技場廝殺。團隊想讓玩家感受怪獸對決的震撼,怪獸專注互鬥而無視周圍。設計融入副本挑戰,在內測時覺得玩法很有趣,希望玩家亦會喜歡。

ZCOPE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