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222

效能翻倍一體型 Raspberry Pi 500、官方顯示器發表

Raspberry Pi 500, Raspberry Pi Monitor
Raspberry Pi 500, Raspberry Pi Monitor

上個月公布 Pico 2 W 無線版微控制器電腦之後,Raspberry Pi (RPi) 基金會昨日又再發表 Raspberry Pi 5 與鍵盤一體型的 Raspberry Pi 500 (RPi 500),與及首款官方 15 吋顯示器 Raspberry Pi Monitor (RPi Mon),最適合聖誕節送給小朋友學習。

RPi 500 是 RPi 400 的升級版本,CPU 時脈升至 2.4GHz,內存加倍到 8GB,同樣備有 40 針 GPIO、兩個 USB 3.0 接口、1 個 USB 2.0 接口、一個 USB-C 電源接口、一個 RJ45 1000BaseT 乙太網絡接口。無線連接方面就提供 802.11ac 和藍牙 5.0 支援,兩個 Micro HDMI 接口可以連接最多兩個 4K@30 屏幕,系統和儲存就仍然使用 microSD,但就加入高速 SDR104 模式支援。

至於 RPi Mon 則備有 15.6″ FHD IPS 面板,提供入門的 45% 色域和 80° 可視角度,並備有 1.2W 立體聲喇叭,屏幕背面則有折疊式整合腳架和 VESA 掛載孔,設計上相當有心思,屏幕底預留空間走線。屏幕本身以 15W USB-C 火牛供電,但也可以可以透過 RPi 5 從 USB-A 接口取電,這樣理線簡單但屏幕亮度會減至 60%,音量亦會減半。

RPi 500 官方售價為 $90 美元,負責香港區的內地代理開價 740 元人民幣,約港幣 $797;而 RPi Mon 官價為 $100 美元(約港幣 $777),但未有香港代理。官方還為 RPi 500 推出一個 Desktop Kit,有齊 RPi 500、官方滑鼠、27W USB-C 電源供應器、micro HDMI 至 HDMI 線及入門手冊,售價 $120 美元(約港幣 $933),連同 RPi Mon 的話就是一套完整的桌面學習小電腦。不過由於 RPi 5 已經有正式支援 NVMe SSD 開機的 HAT 甚至超吸睛的Pironman 5 迷你 RGB 海景機箱,相信較高要求的用家都仍會選擇 RPi 5B 板。

配合 RPi 500 推出,RPi 400 亦同時減價,淨機減至 $60 美元,國內代理價 485 人民幣(約港幣 $522),Personal Computer Kit 套裝減至 $80 美元(約港幣 $622)。同時所有 RPi 400 都會加送官方 SD 卡。

最新影片

高性價比 AI 變型筆電 Lenovo IdeaPad 5x 2-in-1

Copilot+ PC 可說是今年的話題之一,賣點是處理器中加入 NPU,來提升電腦在執行人工智能應用的運算效能,甚至能流暢地執行電腦遊戲。而在眾多 Copilot+ PC 新機之中,Lenovo 的 IdeaPad 5x 2-in-1 是少數採用變型筆電設計的型號,採用 Snapdragon X Plus 處理器,除了擁有不俗的性能,更擁有低功耗的特點,大幅延長電腦的使用時間,很適合流動辦公的需要。更重要是新機的售價僅 $7,911,以同級變型筆電來說是相當超值的選擇。

雖然 IdeaPad 是屬於 Lenovo 的入門機款,但今次 IdeaPad 5x 2-in-1 就採採用金屬 A 蓋機殼,並通過 MIL-STD 810H 軍規標準,感覺相當紮實。新機採用 14 吋 OLED 屏幕,雖然未有支援 HDR 顯示,但屏幕亮度也有 400nits 的級數,比起同級文書筆電產品,平均 300nits 亮度來說,畫面的確亮麗細緻得多。

硬體效能及電池續航表現

硬件方面,新機採用 ARM 架構的 Snapdragon X Plus 處理器,實際效能上和 Snapdragon X Elite 相差不遠,由於兩款處理器都擁有 45 TOPS 的 AI 算力,在使用 AI 效能跑分,兩者的分數也很接近。而 ARM 架構處理器最大賣點就是擁有低功耗的特性,簡單說就是很省電。我們即使將電腦的電池效能調到 Performance mode 並將屏幕亮度調到最光,也能連續播放影片超過 11 小時,比起很多採用 x86 架構的筆電,實際電池壽命只得 4-6 小時,的確耐用得多。

IdeaPad 5 2 in 1 另一個很值得嘉許的地方,就是它擁有齊全的連接埠,包括有 2 個 USB-A、2 個 USB-C、microSD 讀卡器、HDMI 輸出等等,方便接連不同設備,比起很多同類產品更實用。

PCM Rating:4.5 /5

best value 2022

Lenovo IdeaPad 5 2 in 1 是誰的最佳選擇?

IdeaPad 5 2 in 1 採用 ARM 架構處理器,效能不比傳統 X86 產品遜色,而且電池更長效耐用,加上親民的售價 IdeaPad 5 2 in 1 的確很有競爭優勢,作為一台日常辦工的開工機,會很不錯的選擇。 


優點

  • 價錢親民
  • 效能不俗而且非常省電
  • 採用變型筆電設計,使用更靈活
  • 接連埠齊全

缺點

  • 屏幕未有支援 HDR
  • 目前支援 AI 的應用不多,未能真正發揮新機的效能

產品規格

  • 作業系統 : Windows 11 Home
  • 處理器 : Snapdragon X Plus 處理器(最高 81TOPs)
  • 記憶體 : 16 GB LPDDR5X-8448MHz
  • 儲存裝置 : 512GB SSD
  • 屏幕 : 14″ 1920 x 1200解像度 OLED 觸控屏,400 nits 亮度及 60Hz 刷新率
  • 連線功能 : Wi-Fi 7 (802.11be) + Bluetooth 5.3
  • 連接埠 : 2 x USB-C、HDMI 2.1、3.5mm 耳機插、2 x USB-A、Micro SD 讀卡器
  • 產品尺寸 : 313mm x 227mm x 17.5mm
  • 產品重量 : 1.49kg
  • 售價 : $7,911
  • 查詢 : Lenovo

最新影片

Google 發布量子晶片 Willow 5 分鐘 KO 超級電腦耗時十億年運算的問題

GOOGLE WILLOW

Google 發布全新量子晶片 Willow,聲稱已突破運算錯誤率的樽頸,只需五分鐘即可解決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級電腦需要十億年(10^25 年)才能完成的問題。

Google 指出,錯誤率是量子運算中最大的挑戰之一,因為量子位元傾向與周圍環境快速交換訊息,難以保護完成運算所需的資訊。而且,量子位元愈多,發生的錯誤就愈多,但 Willow 所出現的錯誤率能減半,這是利用在量子糾錯方面的最新進展,也說明 Willow 克服了這項關鍵挑戰。因此,Willow 在基準測試中的表現非常出色,不用 5 分鐘便完成當今最快的超級電腦之一需要 10^25 或 10 億年才能完成的運算。10 億年就是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年。

雖然新的 Willow 有重大突破,不過有專家指出,Willow 目前仍是實驗性設備,能夠真實地投入應用,解決現實世界廣泛的問題,仍需要數年時間和數十億美元才能做到。

Google 早在 2012 年創立 Google Quantum AI ,投入量子運算領域並取得多項重要里程碑,其中包括在 2019 年首次實現「量子優越性」。這意味著 Google 的量子電腦成功執行一項傳統超級電腦在合理時間內無法完成的任務,標誌著量子運算邁出重要一步。

最新影片

3D TLC 顆粒鬥長命 KLEVV CRAS C925

2025 年將至,但 Gen4x4 速度的 SSD 仍然會是在市場上佔據主流,原因不外乎成本及運作熱力等,一般應用遊戲都十分足夠,即使 PS5 也是要求 Gen4x4 速度而已。韓系廠商 KLEVV 加推 CRAS C925,賣點仍然是 TLC 顆粒及比較長預期寫入壽命,滿足執著的用家。

C925 更親民抵玩

KLEVV CRAS C930 採用 PCIe Gen4x4 規格有極高表現,當時使用 3D TLC NAND 顆粒,定價也比較高。這次 KLEVV CRAS C925 會比較親民,改用入門級 Maxio MAP1602 主控晶片,容量有 500GB、1TB、2TB,官方規格列出仍然是 3D TLC 快閃顆粒。MaxioTech MAP1602A 是入門級 SSD 愛用的方案,符合 PCIe Gen4x4 NVMe2.0 規格,應用在當代主流平台上足夠有餘。不過它始終是 DRAM-less 設計,依靠 SRAM 融合 Smart Cache 架構和 Host Memory Buffer (HMB) 技術寫入以達到 7000MB/s 水平。

長壽 3D TLC 顆粒

KLEVV CRAS C925 的 3D TLC NAND 顆粒同樣有提供比較高標示寫入壽命,1TB 版本為 1200TBW,對比市場上部分相同主控晶片及採用 3D TLC 顆粒容量型號的 640TBW 寫入壽命要明顯高一截,而且提供 5 年保養。另外附送《Acronis True Image HD》數據備份軟件,可以在升級 SSD 時進行數據遷移。從 PCB 線路可見有 2 顆 ESSENCORE ENFFGP8NC4GR-HR 構成 1TB 規格,因檢測工具未能顯示詳細,僅網上資料顯示它屬 SK Hynix 的 3D TLC V8 238 層快閃顆粒。背面並無顆粒線路屬單面設計,隨盒有一片薄身散熱片可自行貼上,又或使用主機板的大型散熱片。

效能測試

CRAS C925 在《CrystalDisk Mark》順序讀取及寫入分別有逾 7,000MB/s 及 6,000MB/s 水平,混合狀態下亦有約 4,000MB/s,隨機 4K 仍有 4000MB/s 水平。至於持續寫入方面,可見在約 30% 容量近 300GB 便會超出緩存而跌速至 1,000MB/s 以下。使用薄身散熱片於頻密測試負載下溫度逾 60 度水平,比較建議使用主機板散熱片,或是有生風吹過的環境。

CRAS C925 安裝到 PS5 PRO 上可如常使用,首次安裝測出約 6,905MB/s 速度。從內部轉移遊戲檔案甚快完成。

  • 型號:K01TBM2SP0-C9T
  • 傳輸介面:NVMe PCIe Gen4x4
  • 介面格式: M.2 2280
  • 容量:1TB
  • 主控制器 :Maxio MAP1602
  • 快閃記憶體:3D TLC NAND 快閃記憶體
  • 尺吋:80 (L) x 22 (W) x 3.40 (H) mm(有散熱片)、80(L) x 22(W) x 2.15(H) mm(無散熱片)
  • 重量:10g(有散熱片)、7g(無散熱片)
  • 查詢:QC Supplies (3853 5353)
  • 售價:HK$620

最新影片

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投入服務 人工智能實驗室同步啟用 

Cyberport Campus

為推動本地人工智能發展,特區政府於 2023 年《施政報告》宣布數碼港今年起分階段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該中心趕及在年終前正式啟用。首階段設施的運算能力達到 1,300 PFLOPS,並於明年逐步提升至 3,000 PFLOPS,以應對科技界對運算效力的需求。數碼港的人工智能實驗室亦同步啟用。

數碼港以超算中心為核心,建立完整的人工智能生態,涵蓋運算、通用及大模型、模型風險測評、行業應用支援、管治及倫理研討等,齊集各地人才及創新資源,在人工智能生態鏈的不同環節支持創新研發及應用,推動產業發展。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數碼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將成為香港人工智能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超算中心不僅提供先進的運算能力推動產業發展,更將成為匯聚及培育人工智能相關專才的搖籃。超算中心集合運算力、數據及算法技術的人才,加上數碼港人工智能實驗室,數碼港將為人工智能生態夥伴和企業提供一個創新平台,結合相關的應用場景探索產品創新和技術融合,促進更多的技術轉化和應用,為香港經濟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除了超算中心,在發展人工智能方面,特區政府於 2024 至 2025 年度《財政預算案》宣布撥款 30 億港元,通過數碼港推行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主要用作資助本地院校、研發機構及企業等五類合資格單位善用超算中心,實現更多科研突破。

「人工智能資助計劃」已接受首階段申請,目前接獲多個申請,當中包括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本地院校、研發機構及重點企業。有關撥款亦會用以推動加強超算中心的網絡及數據安全,以及推廣教育工作,相信可為業界善用運算設施、吸引海內外相關人才、企業及研發項目選址香港,並促進本地人工智能及相關產業發展等方面提供支撐。

同時啟動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則集結本地人工智能生態夥伴企業的研發力量,為展示人工智能方案、發表服務產品等提供互動空間,當中展出的科研成果來自本地初創公司、落戶數碼港的重點企業及數碼港生態夥伴等 15 間企業,促進人工智能相關研發及合作,並為人工智能生態夥伴及企業提供平台,體驗不同超算設備工具,共同探索產品創新及融合技術,並應用於不同行業及場景,以促進創新技術轉化落地,加速數碼經濟及智慧城市發展。 

最新影片

機電署洩 17,000 人資料 私隱專員公署斥虧負公眾期望

EMSD-HQ_1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私隱專員公署)發表機電工程署個人資料外洩事故調查結果。私隱專員公署指,機電署沒有就相關個人資料保存期限制訂政策,亦未有清楚向承辦商提出刪除資料的要求,也沒有主動採取相應的行動刪除或跟進及查核承辦商刪除個人資料的工作,令相關個人資料外洩,做法未能符合《私隱條例》的要求,虧負公眾期望。

機電署在今年 4 月接獲私隱專員公署通知有資料外洩,涉及 14 座新冠狀病毒病強檢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披露,外洩的資料包括超過 17,000 位受檢測人士的姓名、地址、香港身分證號碼、電話號碼、年齡、性別、有否接種新冠疫苗、是否核酸檢測陽性及確診日期等。這些資料儲存於 ArcGIS Online 雲端平台,及後被發現在機電署於 2023 年 2 月底終止使用該雲端平台後,公眾仍可在毋須輸入帳戶及密碼的情況下於該雲端平台網址瀏覽相關資料。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私隱專員)鍾麗玲認為機電署有多項缺失,導致外洩事件發生:

  • 沒有就強檢行動所收集的個人資料保存期限制訂書面政策,為資料的存廢提供明確依據。 
  • 未有清楚向承辦商提出刪除相關資料的要求,即使機電署於 2022 年底知悉強檢行動告一段落,但於通知承辦商不再續約的過程中,並無明確向承辦商提出刪除涉事的個人資料的要求。 
  • 沒有自行主動刪除涉事的個人資料,特別是在 2022 年 12 月底通知承辦商不再續約,直至 2023 年 2 月底合約屆滿期間,雖然機電署仍有權限登入該電子表格平台管理當中的個人資料,但機電署只是等待與承辦商的相關合約結束,並無主動採取行動自行查核及刪除平台上的個人資料。
  • 沒有適當跟進承辦商刪除資料,機電署只假定承辦商在相關合約結束後會自行採取行動,從沒有督促、查核或提醒承辦商刪除該電子表格平台上的個人資料,亦從沒有了解或監察承辦商有關行動的進度或成效。機電署作為資料使用者,不能只是被動地等待承辦商採取行動,或因信賴承辦商而不去查核其實際的工作情況。

因此,私隱專員裁定機電署違反兩項《私隱條例》規定,並要求機電署採取措施糾正違規事項,以及防止類似違規情況再次發生。

機電署回應裁定結果指,會致力建立一套更穩健的私隱保安框架和保障個人資料企業文化,包括加強私隱管理、全面檢視及加強處理個人資料的工作指引、加強員工培訓和對網上伺服器平台承辦商的監管,以及改善部門電腦支援系統,包括開發專用平台將個人資料儲存於本署伺服器內。若外判服務涉及處理個人資料,亦會在合約完結後提醒承辦商須在期限內刪除相關資料,並會主動查核承辦商以確認已完成刪除個人資料的工作。

最新影片

【氣候挑戰】11 月四連颱風的啟示 海水溫度與颱風

今年 11 月中,秋冬之間,西北太平洋同時出現 4 個熱帶氣旋,非比尋常!原因是這種以往只會在北半球夏季出現的情景,竟然會在今年秋季出現!而且這 4 個熱帶氣旋其中 3 個都曾達到超强颱風級別(銀杏、天兔和萬宜)。這些令人憂慮的情況是否代表全球暖化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大家可能都知道,熱帶氣旋需要在海面溫度達 26°C 或以上才會形成的。溫暖的海洋為熱帶氣旋的形成提供所需要的能量來源。我們可以將熱帶氣旋看成一個引擎,溫暖潮濕的空氣是它的燃料,當溫暖潮濕的空氣因對流運動而上升時,空氣內的水汽會凝結成水點,並釋放熱能(即潛熱:latent heat),為熱帶氣旋提供能量。不要小看這股能量,一股成熟的颱風蘊含的能量達 1 千萬至 1 億兆瓦,這相當於每數分鐘至每數十分鐘引爆一個核彈的威力!

當然,熱帶氣旋的形成還有其他幾個條件需要滿足:(1)大氣中低層的水汽充足;(2)不穩定的大氣;(3)垂直風切變較弱;(4)大氣低層具備氣旋式匯聚;及(5)形成位置距離赤道緯度 5 度以上(圖 1)。

圖 1 :熱帶氣旋形成的 6 個條件。(來源:《颱風解密:你也可以做天氣達人!》)

當全球暖化不斷惡化下,除了全球大氣溫度持續上升屢創新高外,全球海面溫度也有著同樣趨勢 —— 介乎北緯 60 度和南緯 60 度之間的海面溫度上升亦非常誇張(圖 2)—— 自去年 6 月後連續多個月都創出幾十年以來的新紀錄,這個情況一直維持至今年夏季。近幾個月因爲拉尼娜(La Nina)現象正在發展,赤道太平洋東部海面溫度由原本的異常高溫(即厄爾尼諾現象)逐漸變成異常低溫,全球海面溫度才暫時不再創新高。

圖 2:自 1979 年介乎北緯 60 度和南緯 60 度之間的每月海面溫度變化。
(來源:https://pulse.climate.copernicus.eu/

今年 11 月中,西北太平洋同時出現 4 個熱帶氣旋,令很多人都大吃一驚!(圖 3)原因是這種以往只會在北半球夏季出現的情景,竟然會在今年秋季首次 [1] 出現!而且這 4 個熱帶氣旋,其中 3 個都曾達到超强颱風級別(銀杏、天兔和萬宜)。這些令人憂慮的情況是否代表全球暖化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圖 3:2024 年 11 月 11 日的衛星圖像,可見在西北太平洋上,同時出現 4 個熱帶氣旋:銀杏(Yinxing)、桃芝(Toraji)、天兔(Usagi)和萬宜(Man-Yi)。(來源:NASA)

[1] 自1951年以來

要回答以上的問題,分析海面溫度是不二之選。先看看 11 月 11 日的全球海面溫度異常圖 (圖 4),可以看見赤道太平洋東部海面溫度出現異常低溫(圖 4 藍色圈部分),這是之前所講的,正在發展的拉尼娜現象。

但更為突出的是,西北太平洋大部分海域仍然出現異常暖水(圖 4 紅色圈部分),尤其在台灣和菲律賓以東海域,很多位置的海面溫度都比正常高出 1 至 2 度。而同時出現的 4 個熱帶氣旋,都位於或曾經過這個異常暖水區。一般來說,在拉尼娜影響的年份,異常暖水區會在西太平洋,甚至南中國海出現,令香港附近在 8 至 10 月出現較多熱帶氣旋。所以異常暖水的位置,對熱帶氣旋會否偏多或偏少,確實是關鍵之一。

圖 4:2024 年 11 月 11 日的全球海面溫度異常圖(相對於 1991-2020 年平均值)(來源:ClimateReanalyzer.org)

近日,有氣象公司發展了一個名叫「Climate Shift Index: Ocean(CSIO)」的網上應用程式(csi.climatecentral.org/ocean),可以用來評估全球任何海洋位置的海面溫度,是否出現異常,以及這個異常是否可以歸因氣候變化(attribution to climate change)。

計算方法已在學術期刊發表,[2]基本概念是:原本未經氣候變化影響的溫度數據會以某一個分佈出現(圖 5 藍色曲綫),而暖化後(例如增加 1°C)的溫度數據分佈則會有所改變(圖 5 紅色曲綫),某一個高溫對應未暖化前和暖化後的數據分佈,可以計算出該高溫出現的概率增加了多少(圖 5 中 Pmodern 代表暖化後的概率、Pcounter代表暖化前的概率)。

其中一個應用的例子,就是分析今年早在 6 月出現在加勒比海的 5 級颶風貝里爾(Beryl)。它是有記錄以來在 6 月最强的大西洋颶風,並且是有史以來首個於 6 月在大西洋形成且達到 5 級颶風的風暴。利用上述應用程式,我們可以看到當貝里爾橫過加勒比海而迅速增强為 5 級颶風時,海面的溫度異常為 1.4°C(圖 6),驟眼看來似乎不太極端,但在同一位置所對應的 CSIO 指標卻相當驚人(圖 7):歸因氣候變化,當天海面溫度(29.4°C)出現的概率增加了至少100倍!氣候變化的影響非常明顯。

圖 5:比較暖化前和暖化後出現高溫的概率變化方法。(來源:Giguere et al, 2024)

[2] Joseph Giguere, Daniel M Gilford and Andrew J Pershing, 2024: Attributing daily ocean temperatures to 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 Environ. Res.: Climate 3 (2024) 035003, IOP Publishing.

圖 6 :CSIO 網頁上顯示颶風貝里爾(Beryl)的路徑和 2024 年 7 月 2 日海面溫度異常(相對 1991-2020 年平均)。(來源:csi.climatecentral.org/ocean/beryl-2024)
圖 7:CSIO 網頁上顯示颶風貝里爾(Beryl)的路徑和 2024 年 7 月 2 日的 CSIO 指標。
(來源:csi.climatecentral.org/ocean/beryl-2024)

那麽,我們又可以如何利用 CSIO 指標來分析今年 11 月同時出現的 4 個熱帶氣旋呢?

圖 8 把該 4 個熱帶氣旋大概的生成位置叠加在 11 月 11 日的 CSIO 指標圖上,可以看見它們形成的位置都相當接近一個異常區域(圖 8 中深紅色部分),該區域除了海面溫度較正常高接近 1 度之外,最突出的是:歸因氣候變化,這個海面溫度(約 29.9 °C)出現的概率增加了至少 300 倍!雖然每天的數據都會有些變化,但筆者檢查過由 11 月初至 11 月中的 CSIO 指標圖所顯示的數據分佈都基本與圖 8 一致。

該 4 個熱帶氣旋最終都能夠增强至颱風,其中銀杏、天兔和萬宜,更曾增强至超强颱風,而萬宜的風速更可能高達每小時 220 公里。圖 9 把萬宜的路徑叠加在 11 月 15 日的 CSIO 指標圖上,可以看見當它在 11 月 9 日和 11 月 15 日分別增强至熱帶風暴及超强颱風時,海面溫度都比正常高約 0.5度,而歸因氣候變化,該兩個時間海面溫度出現的概率分別增加了至少 100 倍和 30 倍。

圖 8:11 月 4 個同時存在的熱帶氣旋,大概生成位置叠加在 2024 年 11 月 11 日的 CSIO 指標圖。
(來源:維基百科及csi.climatecentral.org/ocean/)
圖 9:超强颱風萬宜的路徑叠加在 2024 年 11 月 15 日的 CSIO 指標圖。
(來源:維基百科及csi.climatecentral.org/ocean/)

從以上的粗略分析,可以相當肯定 11 月同時出現 4 個熱帶氣旋,與海面溫度異常和氣候變化有關。當然,其他會影響熱帶氣旋形成和增强的因素,包括垂直風切變、水平氣旋式匯聚等也需要進一步分析,才能夠完全掌握今次破紀錄的所有原因。但有一點是無容置疑的 —— 氣候變化已經令大氣和海洋溫度大幅度地偏離正常狀態,更强的風暴、暴雨、熱浪… 將會接踵而來!


岑智明先生參與創作的天文科普漫畫 — 《CMS 天文調查隊》最新第 3 期經已出版,歡迎到各大書店,或 Playit.hk 網店購買。

Motorola × Pantone 將推兩款 Mocha Mousse 特別色新機

Motorola × Pantone 將推兩款 Mocha Mousse 特別色新機

Pantone 剛剛公佈 Pantone Color of the Year 2025 就是 Mocha Mousse,而 Motorola 隨即宣佈會推出兩款聯乘手機,就是用上 Mocha Mousse 顏色的 razr 50 ultra 及 edge 50 neo,喜歡 Mocha Mousse 顏色的朋友就要留意。

今次的 Pantone Color of the Year 2025,是近乎咖啡及朱古力兩種啡色之間的 Mocha Mousse,號碼為 17-1230,屬中性色調,被稱為是一種精緻又優雅的顏色,給人平靜、穩定的感覺,為生活帶來一種低調而具品味的魅力,Mocha Mousse 也延續著 Pantone 大地色系的 Quiet Luxury 之趨勢。

隨著 Pantone 17-1230 Mocha Mousse 的面世,已有多個品牌會推出該色系的產品,其中包括 Motorola 的手機,Motorola 緊隨 Pantone 宣佈會為旗下的 razr 50 ultra 及 edge 50 neo 兩款手機推出 Mocha Mousse 特別色,緊跟潮流。

Motorola 的摺芒機 razr 50 ultra 於 8 月中已在港推出,當時除了凹豆綠一色外,也有去年 Pantone Color of the Year 2024 的 Pantone Peach Fuzz 蜜桃金,今次加推 Mocha Mousse 特別色,於屏幕的轉軸外邊,也印有「PANTONE Mocha Mousse」字樣,收起屏幕時便會見到;至於另一部備有三鏡頭的 edge 50 neo,在機背底部也印有「PANTONE Mocha Mousse」的色辦圖案,同樣低調得來又搶眼。

不過 Mocha Mousse 色的 razr 50 ultra 及 edge 50 neo 只會在指定地區有售,香港 Motorola 官方已確定不會推出 razr 50 ultra 的 Mocha Mousse 特別色,想入手就要睇睇水貨店會否返貨。

傳 Apple 使用文心一言?內地網民:千萬不要!

文心一言

日前有傳 Apple 為了讓 Apple Intelligence 能順利在中國地方推出,所以計劃與內地科技公司百度合作,以文心一言來作為中國版的 Apple Intelligence 的核心,不過消息傳出後,內地網民普遍大潑冷水,並在抖音中上載影片,批評百度的人工智能有多不濟,例如其搜尋器找不到產品官網,但必定找到一堆廣告;其聊天機械人如何答非所問;還有家長嘗試要求文心一言以英語作對話練習,但結果搞了半天,文心一言依然是用中文來應答。

有內地網民認為,與其使用百度的 AI,倒不如 Apple 直接取消在中國地區推出 Apple Intelligence,然後把 iPhone 減價 $1,000 反而更受歡迎。

最新影片

 

Apple、Sony 合作 !? 彭博:Vision Pro 將支援 PSVR2 控制器

Apple、Sony 合作 !? 彭博:Vision Pro 將支援 PSVR2 控制器
Apple、Sony 合作 !? 彭博:Vision Pro 將支援 PSVR2 控制器

據彭博著名記者 Mark Gurman 報道,Apple 正與 Sony 合作,讓空間運算裝置 Vision Pro 支援 PlayStation VR2 (PSVR2) 的 Sense controller 控制器。不過因為不明原因,有關合作的公布被押後了。

Vision Pro 本身並沒有控制器,以先進的視線追蹤、語音和手勢來控制是它的特色。這樣的控制用來操作一般應用軟件或者遊玩簡單遊戲都是不錯的,不過 Hard Core 一些的遊戲往往需要精密操作和更多按鍵,「望左打右」、背後拔刀之類的操作,視線+手勢控制就不足以應付,而扣扳機開槍單靠手勢也毫無手感可言。

據 Mark Gurman 報道,為了在 Vision Pro 提供更多這類內容,Apple 今年初就接觸 Sony,打算讓 Vision Pro 支援 PSVR2 Sense Controller。用戶更可以使用 Sense Controller 來操作 VisionOS 的介面。

現時 Sony 並沒有獨立發售 Sense Controller。如果合作落實,該控制器就會在 Apple 實體店和網上店上買得到。不過,Mark Gurman 又指本來雙方會在幾個星期前公布這次合作的,但不知為甚麼被押後了。他相信除非有關的合作被某種因素取消,否則不久還是會公布的。

Sense Controller 不單球型設計獨特,還具備多種獨有功能提升遊玩體驗,包括觸覺回饋、自適應扳機和手指觸摸感測。現時未知 Vision Pro 會不會支援全部這些功能。

對遊戲開發者來說,Vision Pro 支援 Sense Controller 有利於在該平台上開發遊戲,不過現時 Vision Pro 的用戶數量據報只有 50 萬,當中只有少部分擁有 PSVR2,用戶是否願意花額外金錢購買 Sense Controller、Vision Pro 的用戶群中有多少會玩 VR/MR 遊戲是問題,單靠增加對 VR 控制器的支援未必能吸引開發商在 Vision Pro 平台開發 AAA 大作,可能 Apple 還需要仿傚 Meta 向遊戲開發商提供資助。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