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239

直插 DP 清晰再現.無線、有線多才多藝 HTC VIVE Focus Vision

HTC VIVE Focus Vision
HTC VIVE Focus Vision

這幾年 VR 頭戴式裝置趨向獨立一體型,除了本身就可以運行 VR 遊戲,又可以透過 Wi-Fi 來連接電腦玩 PC VR 遊戲,雖然少了電線纏繞的確輕鬆不少,不過經過壓縮的畫面始終不及直接連接顯示卡清晰。HTC VIVE 最近就「貪心地」說:「我甚麼都要有」,推出 VIVE Focus Vision,一口氣將獨立一體型頭顯裝置的輕巧、直駁顯示卡的清晰 PC VR 影像、甚至連眼球追蹤都全塞進去,配合同廠的自定位追蹤器和表情追蹤器,沉浸感強烈的 VR 和混合虛實的 MR 全照顧,的確一步到位、多才多藝。【19/11 更新】補充 Black Friday 優惠資料。

Microsoft 早前發布 Windows 11 24H2,展開淘汰 Windows Mixed Reality (WMR) 程序。要找套具備最新 VR/MR 功能,又能取代 WMR 直插顯示卡的 VR 頭戴式裝置,這個時候推出 VIVE Focus Vision 正合時宜。

眼球追蹤提升渲染效率

VIVE Focus Vision 是 VIVE Focus 3 的升級型號,同樣是採用內向外追蹤方式,毋須安裝燈塔。雖然在顯示器、光學構造和處理器方面都與上代大同小異,不過仍有勝於對手產品的地方。首先它採用兩片 2.88 吋解像度 2,448×2,448 LCD 顯示面板(刷新率 90Hz,據知年底將升級至 120Hz),總合解像度達 5K 水平,以獨立型頭戴式裝置來說仍是較高的水平,水平視野達 120° 也屬高水準。

雖然這眼罩仍然採用較厚重的菲湼爾透鏡,不過優勢是透光效率較 Pancake 鏡高,顯示面板不用提高亮度亦能顯示清晰影像,間接延長了電池使用時間。

而新裝置在升級方面就加入了眼球追蹤鏡頭,令它具備注視點渲染 (Foveated rendering) 功能。這功能會將影像處理能力優先集中到用家所注視的焦點上,提高焦點的解像度而減輕用家視線外範圍的工作量,既提升用家可見的清晰度又能有效運用顯示效能。除此之外,眼球追蹤亦可以用在元宇宙社交方面,例如 VRChat 裡的虛擬角色的目光能跟用家本身的目光同步,令虛擬角色的表情更生動像真。

另外,VIVE Focus Vision 亦將記憶體增加至 12GB,這對於遊戲載入較高解像度材質、背景多功執行程式會更有利。雖然它只有 128GB 儲存空間,但就可以透過設在眼罩內左側的 SD 卡插槽,以 MicroSD 擴充容量至最多 2TB。

直插 DP 無壓縮

說到 VIVE Focus Vision 的最大賣點,當然就是它的「三模」連接方式:除了一般獨立一體型裝置都支援的 Wi-Fi 6E 和 USB Link Cable 連接之外,還支援可直接插到顯示卡 DisplayPort 的連接方式。用家只要在電腦安裝 VIVE Hub 軟件就能同時支援全部三種連接方式。配合 SteamVR,除了官方 VIVEPort 平台之外,無論有線或無線連接都可以玩到 Steam 平台的遊戲。

不過論畫面質素始終是直插顯卡 DP 最好。Wi-Fi 或 Link Cable 在連接電腦玩 PC VR 遊戲時,都需要將影像壓縮過才傳送,而傳到裝置後又要解壓後才能顯示出來,所以為了平衡傳輸速度和頭戴式裝置的解壓能力,不單壓縮率高,也難免有一點解壓時延,影像看起來始終有點蒙糊。

而直插顯示卡雖然接駁上比較繁複,需要連接另購的 VIVE 影音串流套件和火牛,不過因為沒有上述的影像壓縮,影像直接傳輸,無論解像度和色彩都清晰得多,而且也減輕了解壓的工作負荷。筆者就以《微軟模擬飛行 2020》作測試(RTX 4070,反鋸齒:TAA,影像設定:高),在直布羅陀機場繞一圈,比較三種連接模式下的畫面和流暢度,首先發現直插顯示卡下眼前的儀錶板清晰得多,機場旁邊的直布羅陀巨巖和海邊的紅頂房子色彩也較鮮艷,細節更清晰。而幀率方面也較壓縮的 Wi-Fi 和 USB 多出 10% 左右。

VIVE Hub 提供了很多有關串流的設定,當中圖像品質就有「效能」至「極致」4 個等級和可自由調校的數據率,不過還是建議大家選用「自動」,不當地調高畫質會導致畫面延滯。

除了有線連接時可以透過 VIVE Hub 顯示眼罩影像之外,裝置亦備有投映功能,讓玩家將遊玩過程串流到家中電腦的瀏覽器或智能電視,分享給家人觀看。玩家同時亦可以透過瀏覽器來擷取甚至錄影遊戲畫面,不過錄影的畫質實在說不上高。

照顧戴眼鏡人士

VIVE Focus Vision 秉承同廠一貫在重量平衡和佩戴舒適度的本領,裝置雖然沒有同廠另一款裝置 VIVE XR Elite 的屈光矯視鏡片,不過就配備 150mm 寬磁吸眼罩,讓用家可以直接戴著自己慣用的眼鏡來遊玩。

加上收納在頭後的弧型電池平衡了前面眼罩的重量,配合柔軟的頭墊和頂帶的承托,雖然重量上是比對手產品重,但佩戴起來完全沒有頭重尾輕或壓著鼻樑。後頭墊的磁吸設計令更換電磁很簡單。

MR 功能房間變異空間

VIVE Focus Vision 另一項重要提升就是加入兩個 1,600 萬像素彩色透視模式鏡頭,令它也具備現時流行的 MR 立體全彩透視功能,配合「場景理解」功能,能將虛擬物件佈置在真實空間當中,創造嶄新的應用。

VIVE Focus Vision 就提供了一款 MR 互動軟件《JelBee MR》讓用家體驗混合實境,配合房間掃描和手勢控制,用家可以用手來與出現在房間裡的機械人互動,在房間裡畫出傳送點,讓小動物在真實空間的家具上活動。

裝置另一個比對手做得出色的地方是它在透視效果方面沒有嚴重的物件變形問題,不過相對地影像清晰度則略遜於對手。

作為獨立型 VR 裝置,VIVE Focus Vision 內置的商店亦提供多種類型可以直接在裝置裡執行的應用,其中在虛擬空間運動健身是獨立型頭戴式裝置相當受歡迎的類型,VIVE Focus Vision 有款《XRWorkout》健身軟件,可以模擬在不同環境健身,並提供不同級數的健身運動課程,玩家聽從虛擬教練指引用雙手、頭部和跳躍等動作來做運動,軟件支援手勢控制,不需要握著控制器來做運動。筆者玩了一堂已一身汗。

VIVE desktop 虛擬桌面辦公

MR 另一個重要應用就是虛擬桌面辦公,VIVE Hub 就備有 VIVE Desktop 功能,能在虛擬空間為電腦增設最多三個虛擬屏幕。VIVE Desktop 可以在透視模式下使用,不佔用現實空間就能有多個桌面,對提升生產力很有幫助。用家可以選擇在 VR 環境中集中精神工作,又或是開啟透視模式將虛擬屏幕設在真實空間中,那就不用擔心在沉浸空間自閉工作無法與現實世界的同事交流。

VIVE Desktop 三個虛擬屏幕可以隨意放在空間中任何地方,不過使用時真實世界的電腦屏幕會自動關上。據 HTC 方面表示這是避免其他人可能在用家不察覺的情況下偷看畫面上的機密資料。這在外出使用時會很實用,不過如果能夠提供一個開關讓用家自行選擇就更好。

附加配件表情動作全追蹤

VIVE Focus Vision 仍然採用 VIVE Focus 3 相同、備有追蹤燈環的控制器,從今日的角度來看可能會覺得它顯得有點笨重。不過 VIVE Focus Vision 也支援手部追蹤,更重要是它同時支援一系列不同類型追蹤器,配合眼球追蹤,玩 VRChat 時,用家由表情到動作都可以完全投影到虛擬世界裡。

VIVE Focus Vision 眼罩底部已預設有 USB-C 擴充接口,支援 VIVE Focus 系列表情偵測套件,只要將追蹤器插上去配合眼球追蹤,就能將用家的完整表情投影到虛擬角色臉上。

而動作追蹤方面就有 VIVE 自定位追蹤器,利用追蹤器本身的鏡頭和空間感測能力,同樣不用安裝燈塔就能追蹤用家肢體動作,配搭 VIVE 自定位追蹤器 3+1 組合的無線接收器和三個追蹤器、頭戴式裝置本身的感測器和兩個控制器,無論是舞蹈或跳躍動作都能準確投映到虛擬角色身上。

對於以虛擬角色來演出的 VTuber 來說,VIVE Focus Vision 的完整追蹤器配套可謂一步到位。

小結

PCM Rating:4/5

優點

  • 三模連接:支援 Wi-Fi 6E 無線、USB-C 和直插顯示卡 DP 有線連接
  • 直插 DP 影像相當清晰
  • 5K 解像度
  • 全彩透視模式
  • 附設眼球追蹤
  • 12GB 記憶體
  • microSD 擴充容量
  • 各種追蹤器配套齊全
  • 重量平衡優異,佩戴舒適

缺點

  • 透視模式解像度略低,而且不能完全關閉所有介面
  • 透視模式、快速設定介面與 VR 遊戲之間的切換有時會出現混亂,無法直接跳回遊戲中
  • 錄影解像度略低
  • 散熱扇聲響較大
  • 售價較昂貴

VIVE Focus Vision 的直插顯示卡 DP 模式重新令筆者感受到 PC VR 遊戲應有的清晰,而不是經過壓縮的影像。如果有玩元宇宙平台如 Cluster、VRChat 等的話,它的完整追蹤器配套令用家可以將身體表情動作完全投映到虛擬角色身上,玩起來更加投入。一部裝置就能玩齊 MR、獨立型和 PC VR 遊戲連接確是多才多藝,可惜獨家遊戲方面始終是對手佔優。比較可惜是透視模式清晰度稍低,在售價比對手貴上不少的條件下,用家會要求各方面都盡善盡美吧。

相信選購 VIVE Focus Vision 的用家都是看上了它直插顯示卡 DP 的無壓縮清晰影像,VIVE 影音串流套件似乎是必備的配件。尤其是受 Windows 淘汰 WMR 困擾的 VR 擁躉,如果廠方能延續預售時送 VIVE 影音串流套件的優惠就會相對抵買。現在正席購物旺季,各品牌都有優惠推出爭客,大家近日不妨多留意 HTC 的消息,看會否有新優惠推出。【19/11 更新】HTC 於 Black Friday 期間推出優惠,購買 VIVE Focus Vision 送 VIVE 影音串流套件(兼容 DisplayPort 模式)、三款 VR 遊戲及二選一遊戲包(PC VR 狂野遊戲包 或 混合實境遊戲包),詳情:按此

HTC VIVE Focus Vision 規格

  • 顯示器:2.88 吋 LCD x2
  • 解像度:每眼 2,448 x 2,448
  • 顯示器刷新率:90Hz(年底將升級至 120Hz)
  • 視野 (FOV):最大 120°
  • 音響:可降噪及回音之雙麥克風、專利雙單元定向揚聲器 x2、隱私模式、3.5mm 音源插孔
  •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XR2
  • 記憶體:12GB LPDDR5 RAM
  • 儲存空間:128GB ROM、最高支援 2TB 容量 microSD 卡
  • 連接:USB 3.2 Gen 1 Type-C 連接埠 x2(其中一個支援 DisplayPort,DP 連接需另購 VIVE 影音串流套件)、Bluetooth 5.2 + BLE、Wi-Fi 6E
  • 光學感測器:追蹤鏡頭 x4、眼球追蹤鏡頭 x2、高解像度全彩透視鏡頭 x2、深度感測器、紅外線泛光燈
  • 眼球追蹤:注視點數據輸出頻率:120Hz(雙眼)、精準度:0.5°-1.1°(20° 視野內)、5 點校準、自動瞳距調整
  • 電池:
  • 電池:3,500mAh,有熱插拔,約 2 小時使用時間
  • 續航時間:2 小時
  • 控制器 x2
  • 另購配件:VIVE 自定位追蹤器、VIVE Focus 系列表情偵測套件
  • 重量:785g 連頭帶

VIVE XR Elite 黑五有優惠

除了有 VIVE Focus Vision 推出之外,VIVE XR Elite 和 VIVE 自定位追蹤器亦會在 Black Friday 期間推出優惠,多款套裝都會以優惠價發售。

VIVE XR Elite + 豪華配件組
優惠價:HK$6,700.00

VIVE 自定位追蹤器 3+1 組合
優惠價:HK$4,200.00

VIVE XR Elite + VIVE 自定位追蹤器 3+1 組合
優惠價:HK$10,900.00

最新影片

NVIDIA 出 CPU ? 傳聞內顯可與 RTX 4070 媲美

微軟日前正式推出 Windows 11 的 Arm 版本專用 ISO 檔供下載,可能你會奇怪,除了預裝了 Windows 11 24H2 的 Quadcomm Snapdragon X 筆電外,還有哪些 Arm 電腦需要用上 ISO 重裝 Windows ? 市場傳言 NVIDIA 也將會加入 Arm 架構的 AI 處理器市場,微軟此舉令傳言的可信性進一步提高。

Windows 11 Arm64 的 ISO 檔案略大於 5GB,可以用 Hyper-V 來建立 Arm64 虛擬器 (VM) ,但這 Arm64 虛擬器並不能與 x86-64 硬件相容。

微軟建議使用標準安裝程式,就像使用 x86 系統一樣,將 ISO 檔案安裝為虛擬可引導磁碟,使用 Rufus 快閃記憶體的 USB 硬碟。 對於 Snapdragon X 電腦,此版本可以直接安裝,但可能需要手動安裝某些製造商特定的驅動程式。 微軟指出,配備舊 Snapdragon處理器的電腦需要先將 OEM 的驅動程式注入 ISO 檔案,如果直接安裝可能會無法啟動或導致其他不可預見的問題。

微軟開放 Arm64 版本 Windows 11,明顯是想擴大 Arm64 電腦應用有關,現時 Arm64 與 x86-64 競爭最為激烈,與 Quadcomm 合作,支持 Snapdragon X 的 Copilot+ PC 優先策略。當然,如果市場只有一款 Arm64 處理器,也未必可以吸引到微軟如此高調。

NVIDIA 跟 MediaTek 之前也有多次合作,在 2023 年 Computex 上宣佈合作推出汽車用智能芯片。

事實上,市場一直有傳言在 GPU 上舉足輕重的 NVIDIA,也有可能舉足進入整合 CPU 的 APU 市場,當中的 CPU 部分,就是跟 MediaTek 合作,現時 MediaTek 手上有供 Chromebook 和平板電腦使用的 Arm 處理器,跟 NVIDIA 合作的話,新的 APU 的圖像加速和 NPU 運算能力將會大幅度提升。以最新的消息指,NVIDIA 打算整合性能跟流動版 RTX 4070同級的 GPU 到新的 APU 內,效能會比現時最快的 APU — AMD Ryzen AI 900 系列強以倍計。

目前已有電腦品牌跟 NVIDIA 合作研發使用 NVIDIA APU 製作筆記簿電腦,傳聞其中一間將會是 Alienware,可見 NVIDIA APU 的效能將可滿足到電腦遊戲的要求。估計在即將到來的國際性科技展上,NVIDIA 有機會進一步公開這款強大 APU 的資料。

【場報】Marley REVOLUTION Bluetooth 新入門 黑膠轉盤連喇叭唔使 $2,000

想悶悶地搵啲嘢調劑下自己的心靈,可以聽下音樂玩下黑膠,喺屋企睇下書又可以提升下個人品味,呢款 Marley REVOLUTION Bluetooth 黑膠轉盤,本身單賣 $1,280,不過連埋喇叭埋單唔使 $2,000,$1,980 即可落樓,聽落都似乎好抵玩。

單機賣 $1,280。
提供藍牙輸入/輸出功能。
機背連接介面。

轉盤延續 Marley 系列的竹面設計,買完返去打開蓋,只要簡單返置即刻用得,配合Audio-Technica AT3600L 唱頭,配有防塵套和墊提供額外保護,轉盤更具內藍牙輸入能力,可以讓手機連接再作輸出。套裝的話配以兩個藍牙書架式揚聲器,可以有線連接轉盤,又或者用藍牙接駁都得。

售價:1,280(淨機)、$1,980(轉盤連喇叭)

屯門市廣場現 3 米 PGU 高達 Mobile Suit Gundam 45th Anniversary @tmtplaza

迎接《機動戰士高達》45 周年,屯門市廣場聯乘 Bandai Namco,於 2024 年 11 月 16 日至 2025 年 1 月 1 日,舉辦「Mobile Suit Gundam 45th Anniversary @tmtplaza」,有多個大型高達裝置,亦會有大量會場版本高達模型推出。更有主題巴士(路線 960)往返屯門至灣仔。

高達 45 周年回顧展櫃

會場內設有特別展櫃,展出從 1979 年的《機動戰士高達》至今年最新的《機動戰士高達:復仇的安魂曲》系列之間多套經典動畫歷史,以及主角高達模型。

不會少得每部作品的高達模型
不會少得每部作品的高達模型
GUNDAMBASE限定GUNPLA也有參展
GUNDAMBASE限定GUNPLA也有參展
新作GUNPLA展出
新作GUNPLA展出
11月底推出的命運高達SPECII+宙斯魅影裝
11月底推出的命運高達SPECII+宙斯魅影裝
HGUC新作的ZZ高達角色
HGUC新作的ZZ高達角色

PG.SD EX 系列 RX-78-2 高達巨大化

有點燈效果
有點燈效果
造型十分細緻
造型十分細緻
白色惡魔
白色惡魔

高達模型 45 年來愈出愈精細,放大都不失細節,會場今次就有以 PG Unleashed 版為基礎製作的 3 米高元祖高達 RX-78-2 立像,另外亦有 4 米高充氣造型的 SD EX 版本高達。早前 10 月於 Netflix 推出全新 CG 動畫《機動戰士高達:復仇的安魂曲》,令更多新觀眾認識高達,這次內場亦會有其兩部機體——高達 EX 及無識別型渣古 II 的 1.8 米高立像。隨著聖誕佳節臨近,場內還將有一棵 6.3 米高哈囉主題聖誕樹及哈囉充氣裝置,樹上掛著 45 個經典高達模型掛飾。

高達君的打卡裝置
高達君的打卡裝置
互動拍照裝置
互動拍照裝置
小遊戲
小遊戲
推波小遊戲
推波小遊戲
小遊戲的禮物
小遊戲的禮物

會場期間限定店

扭蛋區
扭蛋區
模型以外也有服飾單品
模型以外也有服飾單品
G高達的記念品
G高達的記念品
G高達主題Tee
G高達主題Tee
有GUNPLA的同比例角色迷你立牌
有GUNPLA的同比例角色迷你立牌
購物特典
購物特典

每次高達展都會有限量版高達模型,是次限量版會分階段推出,每個星期都有不同的貨品開賣。只要在期間限定店作任何消費,即可加 HK$10 換購會場限定高達購物袋乙個,而消費滿 HK$400,即可獲贈限量高達 45 周年紀念亞加力立牌乙個,極具收藏價值。率先公佈首兩個星期發售的會場限定版貨品:

活動期間現場會舉辦高達模型工作坊,供小朋友親手拼砌高達簡單組裝模型
活動期間現場會舉辦高達模型工作坊,供小朋友親手拼砌高達簡單組裝模型
在週末、公眾假期及指定日子,S+ REWARDS會員可以憑指定點數參加「升級版高達模型組裝工作坊」,屆時可以親手組裝「升級版 RX-78-2高達模型教學組件」
在週末、公眾假期及指定日子,S+ REWARDS會員可以憑指定點數參加「升級版高達模型組裝工作坊」,屆時可以親手組裝「升級版 RX-78-2高達模型教學組件」

Mobile Suit Gundam 45th Anniversary @tmtplaza

  • 日期:2024 年 11 月 16 日至 2025 年 1 月 1 日
  • 時間:上午 11 時至晚上 9 時
  • 地點:屯門市廣場 1 期 1 樓中央廣場

高達主題巴士過海 960

由即日起至 12 月 31 日,以元祖高達 RX-78-2 為主角的高達 45 周年主題巴士(路線960)會運行屯門至灣仔路線,車廂內濃縮高達動畫 45 年的演變及經典角色,打卡拍照的高達迷更有機會贏取 1:76 高達 45 周年主題巴士模型,只要拍攝高達主題巴士照片,並將相片上載至個人 Facebook 及 Instagram(需設定為公開),並完成指定步驟,屯門市廣場將選出最優秀和最具心思之 5 位參加者作品於屯門市廣場 Facebook 專頁進行公開投票,獲最多「讚好 (LIKE)」之首 3 位參加者可獲得限量版高達主題巴士模型一架(價值HK$3,000)。

最新影片

實境網絡安全攻防演練 數字辦牽頭與業界提升防禦能力

面對日益增加且變幻莫測的網絡威脅,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數字辦,DPO)引入實境網絡安全攻防演練「以攻築防 2024」,跟網安專家及業界透過真實網絡攻防演練,以實戰方式提升各單位應付網絡攻擊的技術、汲取經驗及提升整體防禦能力。

隨著政府與社會各界對於創新科技應用愈趨廣泛,社會對於安全的網絡環境需求日益殷切,需要政府、業界合作提升整體網絡安全意識及執行力,共建穩固的網絡安全壁壘。數字辦其中一項任務是提升政府關鍵基礎設施和系統的網絡安全,以及在社會層面鞏固網絡安全防線。故此,數字辦聯同香港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CSTCB)、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HKIRC)及香港資訊科技學院(HKIIT)舉辦為期三日、全港首個實境網絡安全攻防演練「以攻築防 2024」,藉實際演練提升各界的防禦力。

活動中,由來自各政府部門及公共機構代表組成的防衛隊,抵禦由網絡安全專家及業界組成的網絡模擬攻擊隊,透過實戰攻防模式測試現時整體防禦能力及檢查安全漏洞,並訓練各參與者在面對實際網絡攻防時的解難能力與抗逆力,藉此提升網絡安全防護及緊急應變能力。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於活動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由數字辦牽頭舉辦的首次香港網絡安全攻防演練,以「實兵」、「實網」、「實戰」 方式實測政府部門和公共機構的防禦能力,同時對相關系統進行深度檢驗和查找安全漏洞,以攻築防,是提升整體網絡安全防護能力的重要一環。

香港互聯網註冊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黃家偉指:「攻防演練作為一種雙向的培訓工具,能讓參加者從攻擊者和防守者的角度進行思考。這些演練通過模擬真實的攻擊情境,增強參與者的應對能力。除了提升技術水平,這類演練還能增強團隊合作,進而提升整體的網絡安全防護能力。」 

最新影片

暴雪魔獸系列 30 週年紀念 新作重磅消息.限定版 4070S 顯示卡抵港

名作遊戲《魔獸》系列 30 週年紀念,官方舉行直播活動,宣佈年底至明年各個重頭項目內容更新,繼有《魔獸世界》、《爐石戰記》和《魔獸兵團》等的新內容,而且經典版本的《魔獸爭霸》(Warcraft)亦迎來復刻更新。《魔獸世界》更有合作推出 RTX 4070 Super 顯示卡,香港亦會發售。

直播回顧

《魔獸爭霸》源起復刻現代技術

在系列源起的《魔獸爭霸》(Warcraft),會即日起推出全新《魔獸爭霸》戰鬥合輯,探索魔獸系列起源,並獲得現代化遊戲體驗改動。遊戲主程式將更新為 2.0 版並有眾多全新功能,例如可自訂視覺體驗,讓玩家能夠自行選擇《淬鍊重生》畫質、經典版遊戲畫質,還有搭配現代系統、具有更高解析度的全新重製版經典遊戲畫質。更可以個別混合及搭配使用者介面元素,從圖示、頭像到遊戲場景,都有三種不同畫質選項。《魔獸爭霸》戰鬥合輯會依據玩家已擁有的收藏而變動,內容物包含:

  • 《魔獸爭霸》重製版
  • 《魔獸爭霸 II》重製版
  • 《魔獸爭霸 III:淬鍊重生》

《魔獸世界》邁向新章

引領 MMORPG 世代的《魔獸世界》,早前重整團隊陣容後立宏大計劃,是次發表會在遊戲上線 20 週年前夕,便再有更多披露,《地心之戰》的第一個重大內容更新「小心幽坑」(11.1 版本更新)將於明年初推出,艾澤拉斯勇士可以前往地底的哥布林首都幽坑城,持續追捕神秘的薩拉塔斯,並阻止她的計謀。

第 2 賽季也將與「小心幽坑」一同登場,其中包含:

  • 2 個全新探究:現有探究將進行主題式更新;
  • 1 個全新地城:該地城將加入第 2 賽季傳奇鑰石地城的備選庫;此外,還有 4 個同期地城和 3 個懷舊地城也加入備選庫;
  • 1 個全新陸行坐騎:專門為了在哥布林城市高速移動所設計。
  • 1 個全新的八首領團隊副本:玩家將在幽坑城中面對加里維克斯與其盟友。尾聲時再額外透露下一章《至暗之夜》將加入玩家房屋(暫譯)。

《魔獸世界》遊戲總監 Ion Hazzikostas 與副首席任務設計師 Mark Kelada 在發表會後接受香港及台灣媒體訪問,Mark Kelada 解釋在「小心幽坑」新設的特色「跑車」座騎,是想把和飛龍騎術感覺不太一樣的移動方式給玩家有新體驗。而且故事會加重描寫哥布林一族,跟《世界之魂戰記》三部曲的故事線息息相關。至於下一章《至暗之夜》的玩家房屋(暫譯)功能,Ion Hazzikostas 稱團隊很久前就了解玩家有此需要,一直有在思考如何實裝以配上玩家期望,現階段相信足以回應玩家,未來會分享更多細節。

《魔獸世界》經典版再遇熊貓人

《魔獸世界》經典版方面的《探索賽季》及《浩劫與重生》將進入後半段,明年預定就是接上經典中的經典《潘達利亞之謎》經典版,團隊表明會略為加入一些改動,希望如同 2012 年初次推出時般原汁原味。另在 11 月 22 日起,再會開設一個「20 週年紀念版伺服器」,讓遊玩經典時期的玩家重新開始探索《魔獸世界》,並加入專家級伺服器選項,這兩個功能都會隨內容更新延續下去。此外,非專家級伺服器也會同步至《燃燒的遠征》經典版。

對於開設 20 週年紀念版伺服器,讓玩家經濟、物價、內容也從零開始。《魔獸世界》經典版首席軟體工程師 Nora Valletta 解釋是回應玩家訴求,她推介未體驗過經典版的玩家可是參與好時機,對當初有接觸過的玩家、也可以在經典版找回當年共同體驗當初的感受。

經典版伺服器持續更新資料片,似乎會變得更像現代版,《魔獸世界》經典版資深軟體工程師 Kevin Vigue 認為不少玩家喜歡早期版本或某個特定資料片,希望想要得到不同體驗的玩家都可以滿足,比現代版更能自由控制遊玩步伐,現代版會以最新遊戲體驗和劇情為主。

如果是新手玩家,到底要選現代版抑或經典版伺服器,Nora 認為兩者各有不同特色。她坦言會偏選經典版,希望玩家從經典版體驗起,但不管哪個版本都可以感受到團隊想呈現的艾澤拉斯。至於 Kevin 覺得如果玩家想要節奏快速、追求動作,現代版《地心之戰》是很不錯。經典版更適合慢節奏探索,而經典版團隊的小改動都是讓遊戲變得更容易上手,例如團隊搜尋器容易快點找到一起玩的人。

《爐石戰記》x 《星海爭霸》迷你系列

卡牌對戰的《爐石戰記》,今次公開 2025 年計畫三部資料片,順次為「翡翠夢境」、「隱蔽之城(暫譯)」及年底的「時光英雄(暫譯)」。其中最注目為期間將加入「星海英雄傳」迷你系列,結合神族、人類與蟲族加入爐石旅店,原有魔獸的角色也會以星海單位裝扮出現。另外競技場會翻新增設「地下競技場」,對戰更有深度高手向的積分制。

《魔獸世界》是 RPG,而《星海爭霸》是戰略遊戲,兩者的角色設定大為不同,《爐石戰記》資深遊戲設計師 Leo Robles Gonzalez 表示為此團隊有專程向《星海爭霸》團隊請教資料,並花了很多時間沉浸在《星海爭霸》,將角色決定性的特點抽出結合到《魔獸世界》而不會突兀。《爐石戰記》首席初始設計師 Cora Georgiou 另補充,往年的旅店大亂鬥「異次元傳送門」有類似的《星海爭霸》登場,今次把角色與特色加入遊戲,相信對星海玩家感覺會更熟悉。而新設「地下競技場」希望讓老手展現牌技,加入敗場可替換牌組等,以達成 12 場勝利的要求,附加積分制能表達玩家的技術水平。

手遊《魔獸兵團》加入 PC 平台

去年上架的動作類策略手機遊戲《魔獸兵團》迎接一週年,即將登陸 PC 平台並於 12 月 11 日展開 Beta 測試,隨 PC 版推出,遊戲會推出全新功能「雙重家族的領袖(暫譯)」。領袖同時屬於兩個家族,且包含各式傳奇人物,例如:奧格林.末日錘、瑪法里恩.怒風,以及阿努巴拉克等。

《魔獸兵團》執行製作人 Vik Saraf 解釋團隊一直希望推出 PC 版,覺得現在遊戲內容及功能已經足夠豐富,是推出好時機。而在開發 PC 版時,美術總監 Jeremy Collons 提到處理滑鼠停留物件的機制及熱鍵操作配置,要兼顧 PC 及原有手機觸控操作平衡有比較大挑戰。至於全新「雙重家族的領袖(暫譯)」設計,Jeremy 解釋出發點是讓遊戲觀、策略面,與家族應用層面盡量擴大,不流於單一、主流打法,故導入雙重家族的領袖,玩家可以用的組合將會「X2」,例如更新後的希瓦娜斯既是部落與不死族領袖。

最新影片

Tamagotchi UNI 電子雞仔機 「沙田 YATA 驚喜盒子玩具展」齊款去扭蛋

已過 25 周年的「他媽哥池」電子雞仔育成機,去年推出新一代可連網的「他媽哥池 UNI」而再掀起風潮,近日在沙田的新城市廣場「沙田 YATA 驚喜盒子玩具展」亦有主題裝潢,多款新品都有現貨,尚有扭蛋盒蛋及其他大量 Sanrio 角色。

沙田新城市廣場即日起舉行「沙田 YATA 驚喜盒子玩具展」,會場內設有多個影相打卡位、精美的展示產品展示櫃、大型盲盒枱等讓大家打卡留念。當中熱潮再起的「他媽哥池 UNI」電子小雞,會場都有不同版本發售,包括:魔鬼版及 Sanrio characters 版都能夠於會場內買得到。亦有 gen1 及 gen2 不同款式可供大家懷舊一下。

坊間有小炒的魔鬼版有現貨
坊間有小炒的魔鬼版有現貨

活動會場尚有特別商品,其中四款包括:「Sanrio characters 搖籃不倒翁系列萌趣豆」、「Hangyodon 風味拉麵系列微盒 Pro」、「Hangyodon 超市會員日快趣拼」以及「Hangyodon 百變表情包系列毛絨捏捏樂」 均為會場限定的優先發售產品。另外,玩具展將會有大量扭蛋機、《Sanrio characters》及《Tamagotchi》的商品,各種最新的人氣盲盒玩具都能夠到現場買到。當然不會少得現場購物特典。

扭蛋牆1
扭蛋牆 1

會場特典及優惠

「沙田 YATA 驚喜盒子玩具展」期間限定店活動詳情

  • 活動日期:11 月 13 日起至 11 月 26 日
  • 開放時間:中午 12 時至晚上 9 時
  • 地點:沙田新城市廣場 1 期一樓東翼

最新影片

Ryzen AI 300 + RTX 4070.總合 AI 算力 321 TOPs ASUS ProArt P16

今年 6 月,微軟宣佈和包括 Qualcomm、AMD 及 Intel 合作,推出能加速 AI 運算效能的 Copilot+ PC,而 ASUS 最新的 ProArt P16,不單採用最新 AMD Ryzen AI 9 HX 370 處理器,其 NPU 算力高達 50 TOPs,更是少數配備 GeForce RTX 40 系列獨立顯示卡的 Copilot+ PC 型號,總合算力高達  321 TOPs 的 AI 算力效能,加上獨立顯卡在圖像處理的效能,ProArt P16 可說是針對 AI 創作及多媒體製作而設計的新一代筆電。   

ProArt P16 的設計非常簡約,主機的機蓋、Keyborad 及機底都用上加入黑色納米 AFM 塗層的金屬製造,擁有極佳的防指紋、防水的效果,同時亦提供相當出色的抗刮能力。屏幕方面,就採用 4K 解像度 (3840 x 2400) 16:10 比例的 16 吋 OLED 觸控屏幕,支援 60Hz 屏幕刷新率,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屏幕峰值亮度為 616nits。

硬件方面,就採用最新的 AMD Ryzen AI 300 系列處理器——旗艦級 Ryzen AI 9 HX 370 處理器,配備 RTX 4070 Laptop GPU、搭載 64GB LPDDR5X 記憶體及 2TB SSD。值得一提是,雖然 ProArt P16 配備 16 吋大屏幕及 RTX 4070 獨顯,但機身重量只有 1.85kg,比起很多相近規格的電競筆電及 Creator PC 更輕巧。

ProArt P16 其中一個特色,就是在 TrackPad 的左上方,加入 ASUS DialPad 虛擬繪圖旋鈕設計,支援四大 Adobe 創作軟件及 Microsoft 365 的應用外,連短片剪輯工具 Capcut 等亦支援得到,透過輕點及旋轉就能快速調整各種參數及切換不同工具等等,令創作過程更便捷,用家可以在 ProArt Creator Hub 中自訂其他軟件及功能。

作為 Creator PC,ProArt P16 提供相當齊全的擴展埠,包括 1 個 USB4 Type-C、1 個 USB 3.2 Gen 2 Type-C(支援 Display Port / Power Delivery)、2 個 USB 3.2 Gen 2 Type-A、1 個 USB 4.0 Gen 3 Type-C、1 個 HDMI 2.1、1 個 3.5mm Combo Audio Jack、SD Express 讀卡器。

效能方面,我們透過 PCMark 10 及 3DMark 進行不同的測試。其中 PCMark 10 測試綜合成績為 7,998 分,其中 Essentials 基本測試得分為 10,208、Productivity 生產力測試得分也有 10,688 分,數碼媒體運算得分 12,726,各方面表現相當出色。

而 3DMark Time Spy 分數為 11,528,NVIDIA DLSS 功能測試,在 DLSS off 為 15.20fps,而 DLSS on 會有 55.26fps,一下子將畫面流暢度大大提升。至於 DirectX Raytracing 功能測試也有 37.08fps,以同級產品中成績相當不俗。

最後是用 UL Procyon 作 AI Image Generation Benchmark 基準測試,這是透過 Stable Diffusion text-to-image 模型工具來測試電腦的 AI 圖像生成的性能,而今次我們以 Procyon 預設的參數作測試,分數為 1,327,效能高於同級電競筆電。

其他功能方面,ASUS 在 ProArt Creator Hub 工具中加入了 2 款自家的 AI 應用程式,分別是「StoryCube」及「MuseTree」,StoryCube 以 AI 演算法自動為用家分類及管理圖片、影片,用家可以並根據圖中人物、拍攝地點等去查看自己儲存在電腦上的多媒體檔案。而 MuseTree 一款生成式 AI 工具,以簡單的草稿圖,生成數張相對細緻的 AI 圖像,感覺有點似 Windows 11 小畫家中的 Co-creator 功能。

為配合網絡協作的需要 ASUS ProArt P16 亦採用 FHD AI Webcam,具備 3DNR 技術透過演算法可銳化影像並執行即時雜訊抑制,就算在低光照下仍能保持清晰影像,另外,當電腦用家的視線從屏幕上移開時,它還會使屏幕變暗以節省電量的消耗。

小結

PCM Rating:4.5/5

優點

  • AI 處理上效能出眾
  • 機身重量比同級電競筆電輕巧
  • 配備 4K OLED 觸控屏幕

缺點

  • 售價偏高,比同級電競筆電昂貴
  • ASUS DialPad 雖然支援 Microsoft 356 及 Adobe 的應用,但對其他第三方應用的支援就略為欠缺。
     

作為新一代的 Creator PC,ASUS ProArt P16 採用最新 AMD Ryzen AI 9 HX 370 處理器,配合 Nvidia RTX 4070 獨顯,絕對能滿足 AI 及傳統多媒體創作的需要。而即使把 RTX 4070 獨顯關掉,單純使用 Ryzen AI 9 HX 370 處理器,其實在圖像處理及遊戲表現也不差,在 1080p 環境下玩《Counter Strike》也能有超過 120fps 的效能。至於 ASUS DialPad 虛擬繪圖旋鈕,的確可取代傳統的 Adobe 常用 Short Cut Key,對新手創作人來說是蠻實用的。

產品規格

  • 作業系統 : Windows 11 Home
  • 處理器 : AMD Ryzen AI 9 HX 370 處理器(最高 81TOPs) 
  • 顯示卡 :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獨立顯示卡
  • 記憶體 : 64GB LPDDR5X on board
  • 儲存裝置 : 2TB SSD
  • 屏幕 : 16 吋 4K (3840 x 2400) OLED 60Hz 觸控屏幕
  • 連線功能 : Wi-Fi 7 (802.11be) + Bluetooth 5.4
  • 連接埠 : 1x USB 3.2 Gen 2 Type-C,2x USB 3.2 Gen 2 Type-A,1x USB 4.0 Gen 3 Type-C,1x HDMI 2.1,1x 3.5mm 耳機 / 收音咪插,1x DC-in SD Express 讀卡器
  • 產品尺寸 : 35.49 x 24.69 x 1.49 ~ 1.73 cm
  • 產品重量 : 1.85kg
  • 售價 : $26,998
  • 查詢 : ASUS HK

【ZCOPE】格鬥.賽車 Game 一掣通行!ZOTAC GAMING ZONE

自從 Steam Deck 面世後,很多廠商都有推出更強的 PC 手提遊戲機(掌機),除了全面升級遊戲效能,有廠商設計亦會著重遊戲「睇驗」,正如 ZOTAC GAMING 於 Computex 就公佈會推出 ZONE 手提遊戲機,重點放在手掣設計及屏幕品質,而這次我們找來「阿 My」跟大家開箱體驗一下。


同你分享我哋嘅數碼科技.玩樂生活!記得即刻 Like、Share 同埋訂閱我哋嘅 Channel,仲有㩒埋個鐘仔呀!請大家多多支持!!!

YouTube: 按此
Telegram: 按此
IG: 按此
FB: 按此
Twitter: 按此

香港 SportFi : Live4Well 結合虛擬與現實區塊鏈運動聯盟典範

近年隨着大眾對 AI 人工智能的關注,媒體上已較少有關於元宇宙、NFT、Web3 等 Buzzword ,不少朋友認為這些曾爆紅的科技名字,已是明日黃花。筆者認為這些只是被急於求成的機商人揠苗助長,他們將科技發展變為一個投機概念,慫恿一般市民,以科技為名,投機為實,用羊群效應推他們入場,待時機成熟時關門「割韭菜」。這些路徑在本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爆破時筆者也曾經歷過。當泡沫爆破,市場將從迷失到化整為零,在沉澱的過程中往往會孕育出一些默默耕耘、以創科為本,改善生活及商業模式的應用科技企業,在焦土中慢慢茁壯成長,而今次所介紹的「Live4well」,就是當中的表表者。

作為香港 Web3 領域的標桿項目,Live4Well 正在重新定義運動健康產業的未來。自推出以來,Live4Well 憑藉其創新的技術整合,迅速成長為擁有超過 25 萬會員的全球性社群,主要吸引 18 至 25 歲的年輕運動愛好者,日活躍用戶率達到 8%。這一成就證明了香港並非缺乏 Web3 的成功案例,只需透過更多合適的渠道推廣,如政府的大力宣傳,便能讓更多企業及持份者了解香港擁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及人才。

Live4well 透過 NFT ,持有者可以享用全球 200 多家健身房的會會資格。

快速項目增長與全球認可

Live4Well 巧妙地結合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將運動健康產業與社群參與緊密聯繫。在 Web3 時代,Live4Well 不僅僅是一個平台,更是一個健康產業趨勢的領航者。今年 5 月,Live4Well 成功推出首個 “Genesis NFT” 系列,僅在首 7 小時內即告售罄,實現了 1.5 倍的超額認購。儘管以太坊因 ERG 審批上漲導致鑄造成本上升,項目依然取得了不俗成績,證明其全球願景獲得廣泛認可。

NFT 售罄後,Live4Well 迅速與全球多家健身連鎖品牌如 Anytime、24/7 及 FIT24 建立合作,為 NFT 持有者提供全球超過 200 家健身房的免費會員資格,可隨時使用這些實體健身中心,做到虛實經濟整合。Genesis NFT 在次級市場掛牌率低於 2%,平均價格上漲 50%,這些數據充分體現了 Live4Well 社群的忠誠度和投資者的信心。

創新擴展:從健身到全球運動聯盟

Live4Well金團隊在業務策略上不斷取得創新突破,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獲得了投資者的大力支持。深刻理解Web3需要持續的探索與優化,團隊定期更新內容以維持參與者的興趣。目前,Live4Well正超越傳統的健身範疇,推出名為Live4Sport的計劃,旨在打造全球性的運動聯盟。

在新階段中,Live4Well 將融合多種運動項目,計劃在今年內推出 Live4Tennis、Live4Lacrosse 及 Live4Golf 等新系列 NFT,這些 NFT 將提供獨特價值 (也是筆者過去說過的 NFT Utility),並通過限量發行保持稀缺性。NFT 持有者將享有運動課程、教練資源、競賽活動、專屬應用程式及個人化訓練目標等多重權益。Live4Well 致力於通過世界級的運動資源和先進產品,讓用戶體驗超過 20 種運動,並通過正向回饋和社群支持,培養可持續的健康生活方式。

未來願景:打造健康與區塊鏈融合的生態系統

Live4Well 深知健康是全球普遍關注的議題,即使在市場低迷時期,依然成功推出 NFT 系列。未來,Live4Well 將持續擴大運動聯盟,吸引更多全球運動愛好者,通過健康與運動將區塊鏈技術重新引入,逐步整合龐大的運動與健康經濟至加密世界中。Live4Well 致力於創造一個汗水能在健康市場中獲得實際獎勵的未來,並建立一個結合人工智能、區塊鏈與運動創新的去中心化數據基礎設施,全面提升運動產業的價值。

Live4Well 劃時代推出運動里數獎賞計劃:以運動養運動

為了進一步推動運動文化,Live4Well 推出了全新的 VIV PASS 運動獎賞生態系統,實現「邊運動邊獎賞」。該計劃旨在通過運動行為賦予實際價值,建立「運動換健康,健康換財富」的正向循環。計畫覆蓋全球用戶,零門檻參與,用戶可免費登記進入 VIV PASS 生態系統。

初期計劃以「鍛鍊、比賽和消費」三大方向換取積分(Sweat Point):

  • 1.⁠ ⁠鍛鍊:通過步行和消耗卡路里賺取積分。
  • 2.⁠ ⁠比賽:上載指定體育活動的參與證明賺取積分,無限制賽事種類及地區。
  • 3.⁠ ⁠消費:上載指定運動或健康相關的消費單據賺取積分,無品牌限制。

VIV PASS設有三個等級以確保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

  • Earth 級別:全民免費登記,通過三種方式換取積分,並可參與特定活動,獲得商用現金券或運動產品等獎勵。
  • Galaxy 級別:解鎖Live4Well運動APP的全部功能,體驗AI技術打造的遊戲化鍛鍊系統,並可在Live4Well獎勵市場以積分兌換專屬產品和賽事門票。
  • Universe 級別:享有更高的積分賺取能力及個人化專屬體驗,包括運動明星見面會、重大賽事門票、世界級運動訓練資源及未來Live4Well代幣的優先參與權。
VIV PASS 有 3 種級別,入門級是免費,利用運動儲分,以獲得商用現金券或運動產品等獎勵。

疫情驅動轉型:Miranda Wong 的數字經濟之路

疫情讓 Live4Well 創辦人之一 Miranda 看到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契機。作為家族辦公室負責人,她在 2017 年收購了 Gym Aesthetics,結合 30 年的紡織供應鏈。疫情期間,運動服裝需求激增,G.A.業績逆勢增長。受 lululemon 啟發,Miranda 預見運動科技化的趨勢,於 2021 年投資人工智能健身鏡,進軍運動科技。

Live4Well 創辦人之一 Miranda (左 2) 看到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契機。作為家族辦公室負責人,她在 2017 年收購了 Gym Aesthetics,結合 30 年的紡織供應鏈。疫情期間,運動服裝需求激增,G.A.業績逆勢增長。受 lululemon 啟發,Miranda 預見運動科技化的趨勢,於 2021 年投資人工智能健身鏡,進軍運動科技。

在 Web3 熱潮中,她學習了 NFT 和代幣化的新金融模式,並遇到 Web3 人才徐浩(Tayson Chui)。受「Sweat Dollar」理念吸引,Miranda 投資 2,000 萬美元於 Live4Well,推動以遊戲吸引年輕人運動。她的經歷證明,傳統企業可成功轉型至數字經濟。同時,香港亦有能力、有土壤、有人才培養出世界級的Web3 企業出來,這點筆者十分認同及支持。

政府支持與推廣:推動香港 Web3 成功案例

Live4Well 的成功不僅展示了其自身的創新能力,也證明了香港在 Web3 領域的潛力。然而,為了讓更多成功案例被廣泛認知,政府的積極宣傳和支持至關重要。香港作為中國唯一合法推行 Web3 的特區,加上特朗普將重返白宮,選舉時表態上任後將全力支持加密貨幣發展,數字經濟或許將進入一個新階段。香港必須把握此風口,打造更多 Web3 成功案例,培養新一代的本地創科英雄,凝聚氛圍,帶出希望。通過政府的推廣,能夠使更多企業及持份者了解香港擁有優秀的企業與人才,從而吸引更多投資,促進 Web3 生態系統的進一步發展。

Live4Well 正以其卓越的創新能力和強大的社群支持,成為香港 Web3 領域的典範項目。筆者認為隨著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更多像 Live4Well 這樣的成功案例將被廣泛認知,彰顯香港在全球 Web3 發展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