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253

繪畫辦公輕薄之最 HUAWEI MatePad Pro 12.2″

HUAWEI 在香港推出兩款全新的 12 吋平板,HUAWEI MatePad Pro 12.2″ 與及 HUAWEI MatePad 12 X,強調採用 OLED PaperMatte 柔光屏,不單提供更理想的防反光效果,使用手寫筆書寫更會有像紙張的質感。軟件方面 HUAWEI MatePad 系列支援專業繪畫應用 GoPaint 與及辦公應用 WPS Office,能滿足用家在創作及商務辦公的不同需要。 

HUAWEI MatePad Pro 12.2″ 採用 12.2 吋 2.8k 解像度雙層 OLED PaperMatte 柔光屏,亮度達 2,000nits 及 144Hz 高刷新率。機身採用流金絲帛設計,厚度亦只有 5.5mm,機身重量僅 512g。即使配合鍵盤保護套及手寫筆,總重亦不過 940g 左右,流動辦公亦更輕鬆。

HUAWEI MatePad Pro 12.2″ 支援升級 GoPaint 專業繪畫軟件,可呈現模仿墨水和水彩等顏料自然混合後的暈染效果。流體筆刷會基於不同擬真畫布的質地作自行調整,呈現更真實的繪畫效果,新增噴筆技法,能讓創作者盡情發揮。辦公方面,HUAWEI MatePad 系列內置 WPS Office 應用程式,支援 MS Office 的多種文件檔案,製作 ppt 簡報或 excel 試算表也很方便。HUAWEI MatePad 12 X 提供另一個高性價比的選擇。

HUAWEI MatePad Pro 12.2″ (12+512GB) 及 MatePad 12 X (12+256GB) 將於 2024 年 10 月 25 日起發售,建議零售價分別為 $6,699 及 $4,199。凡於 2024 年 12 月 31 日或之前在以上指定零售商購買 HUAWEI MatePad Pro 12.2″(PaperMatte 版本)或 HUAWEI MatePad 12 X(PaperMatte 版本),即送 HUAWEI M-Pencil(第三代)星閃筆(價值港幣 $699)乙件及 HUAWEI 藍牙無線滑鼠(價值港幣 $139)乙件。

最新影片

AAA 遊戲大撒幣 Netflix Games 關閉部份遊戲工作室止血

影視串流平台 Netflix 於 2021 年推出遊戲服務 Netflix Games,目前已經提供超過 100 款手機遊戲,除了提供第三方開發商的作品,Netflix 更成立自家工作室開發遊戲,並透過收購一些小型遊戲工作室去壯大 Netflix Games 的陣容。不過由於 Netflix Games 的使用人數未能有所突破,加上遊戲開發成本高昂,日前傳出 Netflix 將關閉部份遊戲工作室,其中包括位於南加州製作 AAA 大作的遊戲工作室 Team Blue。

據知,Team Blue 是 Netflix Games 其中一個遊戲工作室,從事 AAA 級遊戲大作的開發,更聘用了多名曾經參與《Halo》、《Overwatch》和《God of War》等大作資深開發人,Netflix 原本希望能透過全新的 AAA 大作,去擴大 Netflix Game 的版圖。但近年很多新推出的 AAA 大作都因為種種原因出現虧損,所以 Netflix 亦決定止血離場…

目前,Netflix 的訂戶人數約為 2.83 億,而 Netflix Games 自 2021 年推出以來,使用人數只有 Netflix 總訂閱人數的 2% 左右,雖然也有近 560 萬用戶。但由於 Netflix Games 提供的都是免費的手機遊戲,並不能為 Netflix 創造盈利,加上 AAA 級大作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和人力。評論認為,與其開發 AAA 大作的資源,不如用來製作更多新劇及電影,或是用來購買更多新片,這樣才能吸引更多付費訂戶的加入。而 Netflix Games 的作品,用來作為原創劇集或電影的延伸,或是影視內容的宣傳,其實並無不可,但開發 AAA 大作就有點不智。

最新影片

【ZCOPE】Intel 你究竟想點?Core Ultra 5 245K 評測

lntel 月初公佈的 Arrow Lake 亦係 Desktop 型號正式改名為 Core Ultra 初代產品,首批推出市場會是 K 版型號,蛇叔這次會跟大家測試主流級別的 Core Ultra 5 245K,不過面對 AMD X3D 以及 9000 系列減價夾擊,究竟 Desktop 版 Core Ultra 能否戰勝對手呢?


同你分享我哋嘅數碼科技.玩樂生活!記得即刻 Like、Share 同埋訂閱我哋嘅 Channel,仲有㩒埋個鐘仔呀!請大家多多支持!!!

YouTube: 按此
Telegram: 按此
IG: 按此
FB: 按此
Twitter: 按此

iOS 18.2 Beta 功能大提升 內置 ChatGPT 到底香港用唔用到?

Apple Intelligence 和新 Siri
Apple Intelligence 和新 Siri

Apple 的 Apple Intelligence(以下簡稱 Apple AI),終於可以在下星期 10 月 28 日提供的 iOS 18.1、iPadOS 18.1 及 macOS Sequoia 15.1 升級後開放使用。不過這只是有限度服務,更多的功能已經隨著 iOS 18.2 Beta 發佈而曝光,當中有最重要的內置 ChatGPT ,以及支援更多英語系國家。當然香港讀者最關心是香港買的 iPhone 15 Pro 或 iPhone 16 是否可以用到。

Apple AI 新增支援更多英語國家

今次 iOS 18.2 Beta 的第一個版本,加入了多個英語國家支援,除美國外,也有英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南非。香港用戶可直接在手機「語言與地區」和 Siri 的語言選擇使用以上國家的英語,即使在香港也可以用到 Apple AI。

【延伸閱讀】迎接 Apple Intelligence.一:首次啟用

Apple AI 植入 ChatGPT

現時 Apple AI 仍在開發初期,功能未夠完善,Apple 就請槍找 ChatGPT 幫手,遇上複雜的問題,Siri 詢問用戶是否試試找 ChatGPT 來回答,如果用戶選用 ChatGPT,就會將用戶跟 Siri 的交談內容傳送給 ChatGPT 去回答。

ChatGPT 在 Apple AI 裡用途廣泛,除了一般的文字和語音查詢之外,也可以叫 ChatGPT 生成圖片。此外,在「Writing Tools」和新的「Visual Intelligence」功能裡也會見到 ChatGPT 的身影,可以用來寫文章、查詢鏡頭下拍到的物件的內容。

在 Apple AI 使用 ChatGPT 不用註冊或登入 OpenAI 帳戶,但如果是 OpenAI 訂閱用戶是可以登入以獲得更多功能和用量的。私隱方面,Apple 指 OpenAI 方面使用 iPhone 用戶的資料來訓練模型,不過如果登入了 OpenAI 訂閱帳戶的話就另作別論。

Siri 預設會在使用 ChatGPT 前要求用戶確認,但用戶也可以在「設定>Apple Intelligence & Siri>ChatGPT」裡略過確認。

港人要用 ChatGPT 仍要 VPN

雖然如上文所說香港人經過簡單操作也可使用 Apple AI,不過由於 ChatGPT 服務不支援香港,所以如果要求 Siri 使用 ChatGPT 回應的話,正常情況只會出現「Unable to create conetent at this time.」的錯誤訊息的。

幸好 Apple 沒有限制哪些國家發售的 iPhone 才可以用到 Apple AI 和 ChatGPT,所以香港買的 iPhone 也可以用到。而像《ChatGPT》App 一樣,只要用戶用 VPN 軟件翻牆到 ChatGPT 支援的國家/地區,就可以在 Siri 裡召喚 ChatGPT 作回應。筆者就試了 VPN 到日本,使用上也沒有問題,可見 Apple AI 與 ChatGPT 在使用限制上是各自獨立的。

Vision Intelligence 即係 Google Lens?

ChatGPT 在 Apple AI 裡另一個用途是物件辨識。用戶在觀看相片或網頁時,只要詢問中有提到「this image/photo」,Siri 就可以將相片或畫面傳送到 ChatGPT 去作物件辨識,回應與物件相關的資料和查詢。

iOS 18.2 還加入了新的影像人工智能功能 Visual Intelligence,它就像 Google Lens 一樣可以辨識鏡頭前的物件和地點,只是分了工:ChatGPT 負責物件辨識,Google 則負責網上搜尋。

Visual Intelligence 只支援 iPhone 16 系列手機,要使用 Visual Intelligence,無論手機是否鎖屏狀態,只要長按 Camera Control 按鈕即可。另外,雖然 ChatGPT 需要 VPN 才能使用,但 Google 的相片搜尋則不需要。

加入新的 Mail app 功能

iOS 18.2 的 Mail 加入了人工智能的自動郵件分類功能,在 Mail 的 All Inboxs 下可以見到以下四大分類:

  • Primary:個人與具有時間性的電郵。
  • Transactions:追蹤你的網上訂購,送貨更新,以及需要處理支付的電郵。
  • Updates:新聞或社交媒體的資訊更新。
  • Promotions:宣傳電郵或優惠折扣。

另外,每個電郵前都已加入一個小小圖示,按信件內容分類,例如是關於家居、工作,子女的學校通知等。

Default Apps 自選應用程式

按歐盟要求,今次 iOS 18.2 終於可以像 Android 一樣,開放通訊軟件的選擇,而這功能也不限於歐盟國家,其他地區用戶也可以自選通話和通訊用 Apps。

在「設定>Apps」下,第一行可找到 Default Apps 選項。當中以下項目可以讓用戶選擇自選 Apps,當然事先你要裝有可以替代功能的應用程式,例如 Gmail 和 Chrome 等:

  • Email
  • Messaging
  • Calling
  • Call Filtering
  • Browser App
  • Passwords & Codes
  • Keyboards

Image Playground

更新了 iOS 18.2 之後,會多了一個 Image Playground 的 App,這是其中一個使用 Apple AI 生成內容的功能,你只要輸入簡單的文字(暫時只能是英文),就可以產生出有趣的插圖,可以用於 iMessages 或 Mail 電郵之中。

Genmoji

和 Image Playground 一樣, Genmoji 也是新增的 Apple AI 生成內容的一部分,在 Messages 中送出訊息時,可以輸入文字來產生 Genmoji。

不過 Genmoji 和 Image Playground 都需要 Apple 另行授權使用,如最初要使用 Apple AI 也要等候授權一樣。不過今次《PCM》等了 12 小時仍未得到授權,未能親身試用功能,建議所有安裝 iOS 18.2 Beta 的用戶首先開啟一次《Image Playground》App 以開始輪候,以儘快得到授權。

Writing Tools 更新

iOS 18.2 更新加入可使用 ChatGPT 外,在 iOS 18.1 上已有的 Writing Tools 也整合了 ChatGPT,叫出 Writing Tools 介面下方可以見到一個叫「Compose」的新功能,你只要輸入最少 4 個單字,或者簡單語句,Writing Toos 就會自動撰寫一段信件內容。

ChatGPT 的寫作工具更支援中文,用戶大可用繁體中文來提出文章的要求,ChatGPT 亦會因應請求語言而以繁體中文作回應,不受 Apple AI 的英語限制。

Safari 加入輸入/輸出瀏覽資料

Safari 一向只可透過 iCloud 自動同步瀏覽資料,對於非同一 Apple ID 下的用戶,轉移資料就不及 Chrome、Edge 方便。今次 Safari 就加入手動輸入和輸出瀏覽歷史功能,只要把輸出資料送到另一部 iPhone 儲存便可以輸入,方便多機設定的企業使用。

音量限制

有時,打開電話喇叭聽歌或睇片,冷不防 iPhone 的音量太大,會嚇親人兼會引致尷尬,iOS 18.2 則加入「音量限制」功能,過去類似功能是用於耳機,以保護用動聽力,而今次針對 iPhone 內置喇叭。「音量限制」適用於播歌、影片,但不影響電話鈴聲。可以在 「設定>Sounds & Haptics>Volume Limit」中調節。

最新影片

Core Ultra 5 245K 駕馭細箱 ITX 系統組裝新選

Core Ultra 200S 桌面處理器推出,今代改用模塊架構設計之餘,預設功耗控制亦更出色,官方強調遊戲同速下比 14 代更慳電涼快,而且 800 晶片組主機板周邊功能大有提升,對 ITX 用家而言更有吸引力和組裝彈性。

Core Ultra 200S 的預設功耗比上代有下調,如果以中階 Core Ultra 5 245K 來說,對比 14600K 及 13600K 的功耗水平都有改善,而且 E 核心的效能有更大提升時脈亦比較快。對使用 12600K 級數處理器的用家,Core Ultra 5 245K 不單是處理器功耗及效能提升,連同平台晶片組的功能都有大幅增強。Core Ultra 5 配合 800 晶片,就直接提供 2 個原生 40Gbps 的 Thunderbolt 4 Type-C 介面,並有 PCI-E Gen5 插槽供顯示卡或高速擴充卡使用,並可同時予 M.2 SSD 使用,無線網路亦升級至 Wi-Fi 7 規格。對於機箱有限制的 ITX 系統用家,Core Ultra 5 245K + Z890 晶片會是個不錯的升級選擇。

Core Ultra 5 245K 處理器規格比較

處理器Ultra 5i5i5Ryzen 7
型號245K14600K13600K9700X
核心數量6P / 8E6P / 8E6P / 8E8
線程14202016
最大超頻5.2 GHz5.3 GHz5.1 GHz5.5GHz
P 核最大加速5.2 GHz5.3 GHz5.1 GHz
E 核最大加速4.6 GHz4 GHz3.9 GHz
基礎功率125W125W125W65W / 105W
加速功率上限159W181W181W88W
快取記憶體24MB24MB24MB32MB
L2 快取記憶體總計26MB20MB20MB8MB
建議售價(USD)309329329359

魅影新星
ASRock PHANTOM GAMING Z890I Nova WiFi

ASRock PHANTOM GAMING Z890I Nova WiFi(售價:HK$2,699)
ASRock PHANTOM GAMING Z890I Nova WiFi(售價:HK$2,699)

Z890I 屬同廠 PHANTOM GAMING 系列中最高階 Nova 款式,對下依次為 Riptide 及 Lightning,採用「12+1+1+1+1」相供電,並在 VRM 區加裝導熱管及主動式風扇從背板增加氣流,加上 20K 長效電容、10 層板 PCB 等,對處理器和記憶體的高頻負載都有穩定作用,記憶體對應 9866+ 超頻表現,更在線路採用「Memory OC Shield」技術壓低 EMI 電磁干擾,有利新一化 Clocked Unbuffered DIMM (CUDIMM) 模組進行模頂。

PCI-E 5.0 是今代重點增強之一,Z890I Nova WiFi 自然提供一條 PCI-E 5.0×16 供未來顯示卡或其他擴充卡使用,在 UEFI 內更可額外指定分拆方式。M2_1 為 Gen5x4 及提供加厚散熱片,主機板底部 M2_2 從 CPU Gen4x4 拉出,以及 M2_3 的晶片組 Gen4x4,加上 2 個 SATA3 傳統介面,M.2 支援比上一代大進步。

其他周邊功能於背板有2個Thunderbolt 4 Type-C,它亦支援 USB PD 3.0 5V@3A (15W) 快充,另有 6 個 USB 10Gbps Type-A,前置機箱埠的針腳提供1 個 USB 5Gbps、1 個前置 Type-C USB 20Gbps及 USB 2.0。網絡介面升級為 Realtek RTL8126 5Gbps及2×2 Wi-Fi 7/BT 5.4,音效支援光纖輸出 7.1 及 Nahimic 優化軟件介面。

Z890I Nova WiFi(上排)比上代 Z790I Lightning WiFi (下排)更強,背板有雙 TB4 40Gbps、5G LAN 及 Wi-Fi 7
Z890I Nova WiFi(上排)比上代 Z790I Lightning WiFi(下排)更強,背板有雙 TB4 40Gbps、5G LAN 及 Wi-Fi 7

查詢︰QC Supplies (3853-5353) / Felton Distribution (2273-8393)

Core Ultra 5 245K 效能

測試平台

  • 記憶體:HYPERX RENEGADE DDR5
  • 主機板:ASRock Z890I Nova WiFi、Z790I Lightning WiFi、X870E Taichi Lite
  • 散熱器:Thermalright Peerless Assassin 120、AXP120-X67、PCCooler RT620

綜合效能

處理器Ultra 5Core i5Ryzen 7
型號245K14600k9700X
記憶體D5-6200D5-5600D5-5600
TDP / cTDP159W181W105W
PCMark -Overall783984409722
-Essentials9133969311493
-Productivity94071035112466
-DCC152191598317403
7zip -Compress125.667127.225118.331
-Decompress113.481132.11136.715
-Total119.574129.668127.523
CineBench R23 -Multi250632299723127
-Single210320442184
GeekBench 6.3 -Single-Core296128423341
GeekBench 6.3 -Multi-Core177491643916954
Blender 4.2.0 -Monster -CPU148.73134.4137.17
Blender 4.2.0 -junkshop -CPU98.7993.8597.13
Blender 4.2.0 -classroom -CPU73.50164.7568.66
PugetBench -Premiere125011209311913
PugetBench -LongGOP10210292.6
PugetBench -Intraframe117103109
PugetBench -RAW245252238
PugetBench -GPU Effect83.380.284.1
PugetBench -Photoshop8721846311217
PugetBench -General89.587.5112
PugetBench -Filter8581.9113

Ultra 5 245K 與 14600K 基本效能相若,與 Ultra 9 的趨勢類似,在高負載渲染及運算如《Blender》、《CineBench》略為領先,低負載桌面生產力應用側不太有優勢。特別是對手 9700X 在 105W TDP 設定下表現亦接近,部分亦領先。

AI 運算表現

處理器Ultra 5Core i5Ryzen 7
型號245K14600k9700X
TDP / cTDP159W181W105W
GeekBench AI -iGPU -ONNX
single325615541875
half430516212013
score234310271469
NPU -OpenVINO
single4607
half9391
score13482
CPU -ONNX
single478937967219
half211315592967
score654955889220

Ultra 5 245K 的架構優勢於 AI 相關運算比 14600K 大提升,但留意 9700X 在 cTDP 105W 的純 CPU AI 表現也是大幅高於原來 65W 模式,以至有反超前 Ultra 5 245K。

遊戲表現

處理器Ultra 5Core i5Ryzen 7
型號245K14600k9700X
TDP / cTDP159W181W105W
GAME @ 1080p4070S4070S4070S
Forza Horizon 5 -Extreme 2xMSAA164157163
AC:MIRRAGE -HIGH231212234
Cyberpunk 2077 -HIGH FSR179.31176.38205.79
CS2 HIGH388.4412.7447.3
So Tomb Raider -High TAA243239259
WUKONG -HIGH TSR 50140140142

遊戲表現沒令人喜出望外的部分,因為 Ultra 5 245K 總時脈不高,甚至有遊戲比較慢的情況,不過一般此級處理器都針對 1440p 144hz / 1080p 360Hz 仍然是足夠。

功耗表現

處理器Ultra 5Core i5Ryzen 7
型號245K14600k9700X
Cyberpunk 2077 -HIGH FSR 4KRTX 4070 SRTX 4070 SRTX 4070 S
CPU -60fps 上限47W61W74W
GPU -60fps 上限192W189W190W
CPU -fps 無限57W67W84W
GPU -fps 無限221W218W218W
AC:MIRRAGE -HIGH 4K
CPU -60fps 上限39W42W68W
GPU -60fps 上限112W112W112W
CPU -fps 無限54W68W70W
GPU -fps 無限186W188W192W
OCCT -CPU SSE
CPU Temp83 度86 度85 度
CPU Speed4979MHz5050MHz5065MHz
Power155W181W142W

在幀速相同下,Ultra 5 245K 功耗略低,如常運作時亦比 9700X 有優勢,雖然不同遊戲會有負載差異,但處理器之間的功耗差異維持。

散熱器負載參考

Ultra 5 245K 總結

Ultra 5 245K 的售價水平算在 HK$2,000 水平,同樣功耗優異,IPC 在高負載渲染運算是體現到效能增長,惟輕負載日常應用及遊戲沒有完全領先,對用家預期有落差。另一邊 9700X 啟用 105W cTDP 可拉近差距,而且近日宣佈降價令兩者更貼近。在散熱條件不太緊張的桌面機環境,Ultra 5 245K 無壓倒性優勢,若考慮極限 A4 大小 ITX 迷你系統,又不想要「盒仔機」,Ultra 5 及 Z890 組合也是不錯。

【相關文章】Core Ultra 285K 效能解禁 x86 架構新時代揭竿 >>>

最新影片

Core Ultra 285K 效能解禁 x86 架構新時代揭竿

Intel Core 架構自 2008 年首代以來,經歷 15 年共 14 代產品,面對 AI 時代似乎已經走到盡頭,參考 AMD 引入模塊設計,將已在筆電趨向成熟的技術引入桌面機,推出 Core Ultra 200S 系列處理器平台,大膽革新之下,用家的期許似乎要有調整。

處理器特點

Core Ultra 200S 桌面處理器系列改用模塊設計及 TSMC 製程技術,針對改善 14 代 Core 系列過高功耗的問題,並引入 AI 加速 NPU 功能,對大型模型運算等會有比較顯著提升。核心配置的大小核心——即高效 P 核及節能 E 核比例有調整,同時取消了自 Pentium 4 以來的 HyperThreading 技術,改良 Thread Director 的分配機制,更多使用 E 核運算為主。比較 Core i9-14900K 及當代 Core Ultra 9 285K,最明顯就是執行緒(線程)總數減少,而且 E Core 基礎頻率升幅更大,功耗上限亦有微微變化,對於現有眾多程式及遊戲應用負載平衡,將會有不同影響。

代號 Lion Cove 的 P 核改良功耗效能,以及並行運算表現
代號 Lion Cove 的 P 核改良功耗效能,以及並行運算表現

Intel 的技術文件跟以往不同,提及 Core Ultra 200S 效能時,除了 nT(多線程)表現比 14900K 及對手 AMD 9950X 略高外,更強調「相同性能、功耗减半」,對比 14900K 相同幀速下,最高降低 ~165W 系統功耗,不過也有承認在部分遊戲的相對效能是比 AMD 9950X 弱一點。用家似乎要有心理建設,今代 Core Ultra 9 285K 未必是傳統上的效能王者。

在《Windows 11》的邏輯核心分配上也有特別之處,可見是「2P + 4E」*4 組重複排列之成,而非 14900K 的「8P + 24E」次序,對應 Thread Director 的新調配機制及 CPU Die 模塊區域的熱分佈管理。在中低負載下,E 核的使用率會更高,P 核更多時間會進入暫止。

Core Ultra 9 285K 處理器規格比較

CPUUltra 9 285Ki9-14900KR9 9950X
核心數量242416
P Core8816
E Core1616
執行緒243232
最大超頻5.6G6G5.7G
P Core 渦輪加速時脈5.5G5.6G
E Core 渦輪加速時脈4.6G4.4G
P Core 基礎時脈3.7G3.2G4.3G
E Core 基礎時脈3.2G2.4G
快取記憶體36MB36MB64MB
L2 快取記憶體總計40MB32MB16MB
處理器基礎功率125W125W170W
渦輪功率上限250W253W
建議售價 (USD)589589649

Z890 晶片主機板

上一代 Z790 晶片對 PCI-E 5.0 的支援比較弱,隨 Core Ultra 200S 桌面處理器配搭的 Z890 晶片就明顯作出補完,而且支援 2 個 Thunerbolt 4 Type-C 介面是「基本盤」,不同廠商都有多款高階設計針對不同需求。雖然售價差距十分鮮明,但用家可以更精準把錢花在需要的功能。

英雄所見
ASUS ROG MAXIMUS Z890 HERO

ASUS 今代亦有眾多 Z890 型號,ROG MAXIMUS Z890 HERO 算是向方面相對「平衡」(沒那麼天價)的型號,對於需要特殊儲存裝置的工作站用家也能滿足,本身擁有的超頻功能及砌機方便功能也十分完善,其鏡面 Polymo II 燈效區仍然醒目有型,供電採用「22(110A)+1(90A)+2(90A)+2(80A)」規格,為處理器留下充足解鎖功耗的空間。

主機板提供 AI 智能超頻、散熱設定,簡化微調步驟之餘,亦配合平台更新支援更多手動調校設定,舉如針對 NPU 獨立超頻的「NPU BOOST」、模組內部傳輸時脈、大小核心 16.67Hz 步進倍頻微調等。又針對感測 V Drop 現象改良電路設計。記憶體超頻亦是今代特色,ROG MAXIMUS Z890 HERO 已認證 8000 MT/s 以上速度模組,在 UEFI內提供DIMM FIT、DIMM FLEX 智能偵測及新一代 ASUS Enhanced Memory Profile III (AEMP III) 設定檔配合新一代 CUDIMM,以搾出更高效能。

ROG MAXIMUS Z890 HERO 支援三頻 Wi-Fi 7、2.5Gb/5Gb 雙 LAN、並有智能無線網絡優化功能,儲存介面提供 3 條 PCIe 5.0 x4 M.2、3 條 PCIe 4.0 x4,全部都有散熱片及快拆設計,M.2_1 插槽更有巨大快拆式散熱器預裝。另有 SlimSAS 接頭及 4 個 SATA3。SlimSAS 介面可配另購接線,支援分拆成 4 個 SATA 或 PCIe 4.0 x4 的 U.2 企業級 SSD 等。背板直接提供 2 個 Thunderbolt 4 USB Type-C、5 個 USB 10Gbps(4A + 1C)、4 個 USB 5Gbps (4A),ROG SupremeFX 音效介面亦有 QuadDAC 及 Dolby Atmos 支援,以及少見的 S/PDIF 光纖埠。

查詢:ASUS HK (3582 4770)

「擎」吞 M.2 SSD
ASROCK Z890 Taichi

使用頂級晶片組主機板,不一定是用來打機及超頻,更多是希望有強勁周邊及儲存連接能力、24×7 穩定運作等。ASROCK Z890 Taichi 作為旗艦主機板,花巧比較少亦有「20+1+2+1+1」供電規格,VRM 有額外主動式風扇,想要解除功耗限制 24*7 運作亦是肯定可以勝任,並支援 DDR5 9200 水平,輔以 Memory OC Shield 佈線減輕高頻干擾,廠商已經有 QVL 認證至 9066 的模組,執行記憶體頻寬吃重的生產力用途可留意。

Z890 Taichi 屬於 ATX 規格,在有限空間下仍然提供 6 條 M.2 SSD 插槽,一條 Gen5x4 及 5 條 Gen4x4,其中 M.2_1 / M2.2 直連處理器有最低延遲,其餘 4 條由 Z890 晶片提供,並有 4 個 SATA3 介面。最特別主機板還有額外提供一張 M.2 擴充卡,使用 PCI-E x4 介面,分拆多 4 條 M.2 各 x1 速度,最多可同時裝上 10 條 M.2 SSD 使用,能滿足一部分有特殊儲存需求的工作站用家,而且所有 M.2 散熱片及固定扣皆為快拆設計,毋須使用螺絲十分方便。顯示卡槽亦有快拆掣,使用三槽高階卡時能改善拔插。

主機板有基本 RGB 燈效功能,提供額外同步線及測溫線等配件,背板設有 2 個 TB4 Type-C、4 個 10Gbps Type-A、4 個 5Gbps Type-A 及 2 個 USB 2.0,比較特別是其中有 4 個針對過濾 5V 電源雜訊及輸入裝置訊號抖動,對使用電競周邊、電容麥克風、USB 耳機等有一定改善效果。處理器 iGPU 可經 HDMI 輸出畫面,網絡介面設有 Realtek 雙 2.5Gb/5Gb LAN 及 Wi-Fi 7/BT 5.4。板載音效採用 ES9219 SABRE DAC 具耳擴功能可推動大型耳機及提供 Nahimic 音效增強和光纖輸出。

背板介面豐富,VRM 有額外主動風扇進風口
背板介面豐富,VRM 有額外主動風扇進風口

查詢︰QC Supplies (3853-5353) / Felton Distribution (2273-8393)

效能測試

Core Ultra 9 285K(左)與Core i9-14900K(右) ,物理尺寸基本相同,可沿用現有散熱器,但 IHS 微微有變,舊有14代防彎框架不適用。
Core Ultra 9 285K(左)與 Core i9-14900K(右),物理尺寸基本相同,可沿用現有散熱器,但 IHS 微微有變,舊有 14 代防彎框架不適用。
Ultra 9 285K(左)底部針腳是LGA1851有不同,而且邊緣的剪孔不同位置防止誤裝到LGA1700而損壞
Ultra 9 285K(左)底部針腳是 LGA1851 有不同,而且邊緣的剪孔不同位置防止誤裝到 LGA1700 而損壞

測試平台

  • 處理器:Core Ultra 9 285K (Intel Default-performance)、Core i9-14900K (Intel Default-performance)、Ryzen 9 9950X (TDP 170W)
  • 記憶體:KLEVV CRAS V RGB ROG Edition 7200MT/s
  • 散熱器:ROG 龍王 III 360 AIO

綜合效能

處理器Ultra 9Core i9Ryzen 9
型號285K14900K9950X
記憶體D5-7200D5-7200D5-7200
TDP / cTDP250W253W170W
PCMark -Overall93761003810362
-Essentials109181182412770
-Productivity109551189711605
-DCC187021951120370
7zip -Compress196.154203.457208.635
-Decompress194.194223.179270.79
-Total195.174213.318239.712
CineBench R23 -Multi427723746438925
-Single236922202238
-MP18.06x16.87x17.4x
GeekBench 6.3 -Single-Core339230983458
GeekBench 6.3 -Multi-Core226842123822179
PugetBench -Premiere145031518615716
-LongGOP101113126
-Intraframe137144151
-RAW259267265
-GPU Effect123122121
PugetBench -photoshop92271011312294
-General93.2101116
-Filter91.3101130
Blender 4.2.0 -Monster268.862225.784274.402
-junkshop178.428159.642199.923
classroom130.552106.758136.103

Intel 早在架構解說時,已表示 Ultra 200S 的效能未有壓倒性優勢,對比 Ryzen 9 9950X 是各有所長,綜合多項測試亦有相同趨勢,在《CineBench R23》及《GeekBench 6.3》等多核測試有領先,但亦非全部生產力應用皆有增長。

AI 運算表現

GeekBench AIUltra 9Core i9Ryzen 9
iGPU -ONNX285K14900K9950X
single precision347416541872
half precision461717242021
score245710931480
NPU -OpenVINO
single precision8180
half precision9153
score13225
CPU -ONNX
single precision639648105628
half precision252915852518
score782066638468

Core Ultra 9 285K 除了 CPU,亦有 NPU 及 GPU 可作 AI 運算,當然是比舊代 14900K 及同代對手 Ryzen 9 9950X 領先。如有軟件開發需要便可派上用場,Intel 亦與遊戲廠商合作,希望能在遊戲加入有關應用體驗。

遊戲表現

處理器Ultra 9 285Ki9-14900KR9 9950X
GAME @ 1080pRTX 4080SRTX 4080SRTX 4080S
Forza Horizon 5171172174
AC:Mirage219227218
Cyberpunk 2077180.39218.26203.58
CS2544.3588558.4
So Tomb Raider280291280
FFXIV DawnTrail303223810734379
Age of Mythlogy1831.881782.411782.41
WUKONG144 / 96149 / 97149 / 98
COD:MWIII207 / 161227 / 176227 / 178

遊戲表現或令玩家驚訝,但早前的技術解說已為用家提前作出心理預告,對比 14900K 沒有全盤領先,相信是單核時脈相對不及 14900K,對不同遊戲的渲染表現或有影響,倒是混戰場合下 CPU 較吃重的即時戰略遊戲《Age of Mythlogy》有少許領先。

功耗表現

預設 Intel Default Performance 功耗模式下,《OCCT》CPU Normal AVX2 配合龍王III 360 AIO 負載 250W 約 83度。

於遊戲環境,如在固定遊戲幀速下,Core Ultra 9 285K 在同一場景處理器功耗僅約是 14900K 的一半,並仍比對手 9950X 略低一些。一般 PC 遊戲玩家很少會限制幀速在 60 / 120 水平,但跑全幀速下處理器仍能比較涼快也是好事。

遊戲內處理器功耗Ultra 9 285Ki9-14900KR9 9950X
4K60fps CappedRTX 4080SRTX 4080SRTX 4080S
AC:Mirage49W100W71W
Cyberpunk 207768W113W78W

超頻初探

Intel 未有特別強調 Core Ultra 200S 的超頻表現,僅稱留有一定空間,並將倍頻每級步進細分成 0.16x,其他整體加速比例和 14 代類似,Ultra 9 285K 預設 P 核為 57x (1-2c)、54x (3-8c),E 核為 46x (1-16c)。

於 ROG MAXIMUS Z890 HERO(0703)使用 ASUS MultiCore Enhancement 解除 PL 限制,手動固定 P 核及 E 核「Sync-All Cores」、倍頻「Auto」、電壓「Auto」及 CPU Loadline 6,隨後樣本處理器可在 cVID 最高見 1.384v 通過單次 R23 測試,封裝功耗約 300W 水平。相同速度以《OCCT》CPU Extreme AVX2 測試最高功耗可見 370W 水平,超出所用龍王 III 360 AIO 負載達 TjMAX 上限過熱。

Ultra 285K 總結

Core 架構經歷 14 代變遷,在與 AMD 競爭之下參考對方 Chiplet 概念變成模塊設計,加上外判生產於 TSMC 技術,解決近年趨谷時脈的功耗暴升問題。在架構上,Core Ultra 200S 比較像 Meteor Lake (Core Ultra 100) 的改良版,大小核設計亦更依賴作業系統及內建 Thread Director 編配效率,設計大改令起步點較低不難理解。今代 P 核強調 IPC 效益、更好快取命中率及更寬每周期指令處理長度,對高負載渲染及運算場景助益是明顯。

不過,一般遊戲及輕負載生產力應用,對核心時脈速度仍相對敏感,因此 Ultra 285K 加速時脈低於 14900K 即難獲全面優勢,架構特點尚有待發揮。但另一邊 Core 14 代算是「借來的時光」(Intel 每兩代更換新平台),已在 14900K 的一般用家其實沒有太大換機衝動,對隔代舊平台才會有更全面提升。

【下一章】Core Ultra 5 245K 效能測試 >>>

最新影片

數據任用不限速 自由鳥台灣星馬外遊數據優惠

到外地旅行當然要買定外遊數據,不過好多旅遊 SIM 既限速,亦有每日最高數據量,真係碌吓 IG 都隨時爆數。不過自由鳥最近推出遨遊 SIM 外遊數據「放縱用全速」優惠。於明年 1 月 6 日或以前,客戶於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印尼四地使用外遊數據,即享全速數據任用,既不限速,亦不設每日公平使用用量,旅行打卡、直播、Upload 影片更方便。

自由鳥同時推出買 4 送 1 限時優惠,由即日至 2024 年 12 月 2 日。選購 5 日或以上亞洲地區外遊日費,並輸入優惠碼「FALL」,即減 $15,即每日費低至 $12/日。優惠詳情可瀏覽自由鳥網站

最新影片

Max 11.19 登場 年費 $780 任睇!

全新串流體平台 Max 於 11 月 19 日登陸東南亞、台灣及香港登場,多套原創劇,包括《沙丘:預言》、全新 DC Studios 製作的影集《Creature Commandos》及《Harry Potter: Wizards of Baking》將會同日登場,美劇迷一定不能錯過。

Max

Max 將提供網頁、iOS、Android 及智能電視應用。內容將會包羅 HBO、哈利波特、DC 宇宙、Discovery、AFN、卡通頻道和 HGTV 等娛樂內容,當中包括《權力遊戲》、《龍族前傳》、《老友記》、《最後生還者》和《白蓮花大飯店》等多套超人氣劇集。電影陣容就包括 Warner Bros.、Paramount 和 NBCUniversal 的一系列荷李活電影,其中包括:哈利波特系列和魔戒電影系列,還有《奧本海默》、《狂野時速 10》、《特技狂人》、《壞蛋獎門人 4》、《超級瑪利歐兄弟大電影》、 《轟天猛將 4》、《再繫「腦」朋友》、《職業特工隊 : 死亡清算》和《變形金剛:狂獸崛起》等等。

Max 官方網頁

Max 將提供標準及高級訂閱方案和定價 :

標準方案(月費:HK$78;年費:HK$780)
● 同時使用 2 部裝置觀看
● 全高清影片解析度
● 跨裝置觀看功能,包括電視
● 可下載多達 30 套影片

高級方案(月費:HK$98;年費:HK$980)
● 同時使用 4 部裝置觀看
● 4K UHD 和 Dolby Atmos(按影片而定)
● 跨裝置觀看功能,包括電視
● 下載多達 100 套影片

最新影片

黑之美學 Marshall Monitor III A.N.C. 罩耳式降噪耳機

英國音響品牌 Marshall 推出小巧精緻的 Marshall Monitor III A.N.C.,雖然同樣為罩耳式耳機,但外型就比其他同類產品小巧得多,加上全新 Soundstage 立體聲技術,令耳機的音場效果變得更為豐富。 

Monitor III A.N.C. 外型保留一貫 Marshall 的風格,耳機的外殼及頭帶用了黑色的仿皮紋物料,耳筒的耳綿用上軟熟的 PU 皮。支架部份則採用噴砂處理的金屬支架,再配以金色的 Marshall logo 字樣及按鍵,這種黑中帶金的設計辨識度相當高。除了耳機本體,耳機的收納盒亦相當精緻,採用和耳機同樣的黑色的仿皮紋物料,裡面襯有紅色絲絨,感覺相當矜貴。

Monitor III A.N.C. 僅採用 32mm 的動圈單元,雖然比一般罩耳式耳機普遍採用的 40mm 細得多,但輸出和聲壓並不遜色。不過 Monitor III A.N.C. 雖然是採用藍牙 5.3 傳輸,但因為僅支援 SBC 及 AAC 無線音編碼,在音色細緻度方面,會略為不足。不過耳機加入全新的 Soundstage 立體聲技術,能營造更具空間感的音效,為整體拉回不少分數。

操作方面,耳機的金色按鍵除了是電源開關,還支援撥桿,可用作音量調節及前後選曲,比起很其他使用觸控面板或在機身設有多個按鍵來操作的耳機,Marshall 的設計就簡單直接得多。而耳機的支架上會隱裝了 ANC 及「M」多功能鍵,分別用來切換降噪 / 通透模式,還有耳機功能的快捷鍵,使用也很方便。電池方面,Marshall Monitor III A.N.C. 在開啟主動降噪播放後,也有長達 70 小時的播放時間,非常長氣。

降噪方面,Monitor III A.N.C. 會配備主動降噪和通透模式,用家除了可透過耳機上的按鍵,或利用 Marshall Bluetooth app 來切換降噪模式及調節降噪等級,由於罩耳式在物理設計上會有更好的隔音效果,所以個人覺得將 ANC 調到 MEDIUM 已很足夠。而耳機的通透模式效果相當自然,即使不用摘下耳機都和他人溝通,但當然在音樂音量不很大的情況下。

在音色表現上,Marshall Monitor III A.N.C. 低音是表現是不錯的,但中高頻及人聲,就有點不夠突出。用家或需要透過 Marshall Bluetooth app 來調節耳機的高音部份才可。另外建議使用全新的 Soundstage 功能,這是一個類似空間音場的模式,會預設 Small、Medium、Large 及 Extra Large 四個「虛擬房間」大小,還可調節不同的 AMOUNT。試用後,原本較 Flat 的音樂內容,也變更立體更有層次感。

小結

PCM Rating::4.5 / 5

best value 2022

Marshall Monitor III A.N.C. 在音色和降噪表現上表現不錯,但需要用家自行調音才能突出中頻和人聲。如果未來 Marshall 的產品能支援 aptX HD 及 LDAC 等高清音樂編碼,相信會更值得期待。

PROS

  • 外型出眾,纖巧別緻
  • 耳機的金色按鍵除了是電源開關整合撥桿,操作簡單直接。
  • 降噪效果出色

CONS

  • 僅支援 AAC,限制了耳機的發揮
  • 頭帶有點夾頭,長時間使用會有點不適。

SPEC

  • 單元:32mm 驅動單元
  • 響應頻率 : 20-20,000Hz
  • 藍牙 : Ver5.3
  • 編碼 : SBC、AAC
  • 電量 : 70 小時(開啟 ANC)
  • 充電插頭 : USB-C
  • 功能 : Marshall Bluetooth app、SoundStage 空間音場模式
  • 重量 : 250g(耳機)
  • 售價 : $2,999
  • 查詢 : Marshall

最新影片

派對無界限 《超級瑪利歐派對 空前盛會》試玩

《超級瑪利歐派對》系列之前都是重製舊版本,這次終於是完全新作開發,內容玩法相當豐富,有棋盤遊戲及可獨自遊玩的小遊戲與額外模式,可以本機多人或上網連線,即使朋友遠在天邊都可以一齊玩,絕對是過時過節、招呼朋友必備的「Party Game」之一。

《超級瑪利歐派對》系列將傳統棋盤遊戲及小遊戲結合,令本來比較靜態的玩法即時熱鬧起來,這次在 Switch 主機推出全新作品,收錄 5 個全新地圖,以及 2 個重製地圖,地圖各有鮮明美術主題風格外,遊玩時亦有獨特系統需要把握,靈活運用才可以搶先取得足夠星星勝出遊戲。

如果時間不太夠,遊戲亦可以直接選擇遊玩過 110 款小遊戲,從動作、競賽,到考驗瞬間靈感的益智遊戲都有,從最簡單的鬥快按掣,到使用 Joy-Con 的體感操作,以至需要複數玩家合作的遊戲都有,太多不知怎樣揀的話,也有每日精選可用。

遊戲亦有加入單人內容,可以先熟習每一張地圖特色、自由探索及嘗試小遊戲,過程可以取得額外裝飾及通訊對戰要用的訊息貼圖等。除了 4 人在本機使用多個 Joy-Con 遊玩,亦可經由 Switch Online 跟朋友清單或隨機陌生玩家遊玩。最特別是上網有 20 人線上模式「庫巴競技」,有點像馬拉松式棋盤玩法,要和對手挑戰不同小遊戲賺夠金幣前進、活用道具阻礙對手、鬥快成為第 1 名。想「和諧」一些可玩最多網上 8 人合作的「庫巴破壞者」,同心合力搬砲彈打倒假庫巴。

平台:Nintendo Switch
售價:HK$429
*遊戲由任天堂(香港)提供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