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254

RGB 燈效 + 多種音訊輸入 + SuperWide 擴展音場 Creative Sound Blaster GS5 抵玩登場

Creative 繼 Stage SE 後,推出全新的 Sound Blaster GS5 電腦 soundbar,這款新品最大的賣點,除了有寬闊的音場效果,更支援多種音頻輸入,更有 RGB 燈效,加上實惠的售價,相信不難成為另一熱賣之選。

Creative Sound Blaster GS5,長度為 510mm,配合 27″-32″ 的屏幕使用最適合。機身旁邊設有旋鈕,可用來調節音量,更會有一系列功能按鍵,包括藍牙、擴展音場及燈光控制等等。而為了方便使用者,GS5 亦配備遙控器,可謂非常貼心。

音響設計方面,GS5 採用兩個賽道單元,機身後部亦加入導管,能提供最高 60W 的最大輸出。配備 SuperWide 擴展音場技術,提供 2 種模式:近場模式會適合放在桌面使用,而遠場模式適合在客廳中使用。

支援多種音訊輸入亦是 GS5 的賣點之一,支援包括 USB-C、3.5mm AUX、藍牙 5.3 及光纖輸入,在同級迷你 soundbar 產品中鮮有這樣「齊 port」。可惜藍牙接連僅支援 SBC 音樂編碼,如果能升級到 AAC 的話,相信能提升 soundbar 的音樂播放效果。

仲支援手機 app?

GS5 可說是入門 soundbar 少數會支援手機及電腦 app 的產品,Android 用戶可安裝 Creative app,可開啟 SuperWide 音場及燈光效果。而電腦版的 Creative app,可設定的內容就豐富得多,可設定 soundbar 的調音、Surround Sound、對白增強等等。但反而不能開啟 SuperWide 音場及燈光效果,像這樣手機 app 和電腦 app 功能不統一的情況,大大影響了 app 的實用性,廠方似乎要改善一下。 

Creative Sound Blaster GS5 產品規格

  • 類型:一體式音箱
  • 連接類型:HDMI/USB-C / 3.5mm AUX / 光纖
  • 驅動單元配置:3.35 x 2.16” 全頻發聲單元 x 2
  • 聲道:2.0
  • 頻率回應:65–20,000 Hz
  • 信噪比(SNR):> 80 dB
  • 輸出功率:2 x 15W (RMS)
  • 峰值功率:60W
  • 藍牙 : 5.3
  • 無線音樂編碼:SBC
  • 遙控器:有
  • 其他:Sound Blaster Acoustic Engine、SuperWide、Creative app
  • 尺寸:510 x 102.7 x 82.6mm
  • 重量:1.5 kg
  • 售價:$588
  • 查詢:SOAON (2387 9637)

最新影片

威脅 Copilot+ PC 出貨 ?! 彭博:Arm 取消 Qualcomm 晶片設計授權

威脅 Copilot+ PC 出貨 ?! 彭博:Arm 取消 Qualcomm 晶片設計授權

路透社引述彭博新聞報導,指英國 Arm Holdings 準備取消容許 Qualcomm 使用他們的知識產權來自行設計晶片的架構授權協議。兩間公司因 Qualcomm 收購創業公司 Nuvia 而對簿公堂。如果 Arm 成功取消 Qualcomm 的架構授權協議,將有可能導致包括 Microsoft 在內的 20 多家廠商停止使用 Qualcomm 處理器的 Copilot+ PC 出貨,亦可能影響 Qualcomm 的收購。

一直以來 Qualcomm 是根據與 Arm 的架構授權協議來自行設計晶片的,而報道指 Arm 已經就終止該授權協議發出 60 日通知。

由日本軟庫集團控股超過 5 成的 Arm 在 2022 年指控 Qualcomm 在收購 Nuvia 後,未有與他們達成新的授權協議。Arm 早前指現時計劃用於 Microsoft Copilot+ 筆記簿電腦的晶片,是 Nuvia 晶片的技術上的直接後代產品,而 Arm 已在 2022 年中止對那些晶片的授權,所以 Qualcomm 需要再與 Arm 商討新協議。

而 Qualcomm 方面就指那是 Arm 的一貫技倆,旨在對長期合作夥伴進行強硬手段,干擾他們性能領先的 CPU,並在不管架構授權協議賦予的權利要求提高授權費用。Qualcomm 認為這是 Arm 在 12 月開庭前試圖破壞法律程序的技倆,他們認為終止授權協議毫無根據,並相信 Qualcomm 在與 Arm 的協議中的權利會得到確認。

Arm 方面則暫時未有作出評論。

消息一出,Qualcomm 股價在開市前交易時段下跌超過 5%,而 Arm 在美國上市的股價則下跌 2%。雙方的訴訟將會在 12 月展開,雖然雙方各不相讓,不過市場普遍認為雙方其實有相依關係,最終雙方都會達成協議。

最新影片

限制發放公開數據?侵犯私隱?Instagram、Threads 突封殺 ElonJet

限制發放公開數據?侵犯私隱?Instagram、Threads 突封殺 ElonJet

多年來引用飛機公開飛行資料,來追蹤名人私人飛機動向的多個機械人帳戶又再被社交媒體封殺。營運這些帳戶的 Jack Sweeney 在自己的 Threads 上發文,指包括追蹤 Elon Musk、特朗普等名人私人飛機動向的幾個 Instagram 和 Treads 帳戶,10 月 21 日突然在毫無警告下被停權。

Jack Sweeney 稱 Instagram 和 Threads 在未有警告下停止了他的名人私人機追蹤帳戶。
Jack Sweeney 稱 Instagram 和 Threads 在未有警告下停止了他的名人私人機追蹤帳戶。

今次已經不是 Jack 的名人機追蹤帳戶首次被封殺。2022 年 X (當年稱為 Twitter)就封殺了他的 @ElonJet 帳戶,他在 Threads 的發文中就表示「今天有種像 2022 年 12 月 15 日的感覺」。

Jack 在 Threads 發文但沒有得到 Meta 或 Instagram 方面的回應,但 Meta 就在 TechCrunch 查詢後才指「考慮到會對個人造成實質傷害,根據獨立監察委員會的建議,決定停止這些違反私隱政策的帳戶。」

不過 Jack 認為 Meta 在事後才發聲明做法不恰當,他同時指 ADS-B 是沒有加密的資料,公開這些資料不應受到限制。事實上 ADS-B(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系統是飛機飛行時的公開數據,飛機通過衛星導航系統確定自己的位置,並進行定期廣播,完全自動,令自己可被追蹤。空管地面站可以接收這些資料來作為第二雷達的備份,其他飛機亦可以接收這些資料來提供姿態感知和自主規避。而 ADS-B 接收器可以輕易在飛行用品店買到,最便宜的港幣 $3,000 多元就有交易。

現在 Jack 的名人私人飛機追蹤,包括追蹤 Elon Musk 的 @elonjet.net 和追蹤特朗普的 @trumpjet.grndcntrl.net 仍然可以在 X 的競爭對手 BlueSky 平台上查看得到,詳細至從哪裡起飛、哪裡降落、用了多少燃料、花了幾錢買燃料、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的資料都有。

如果你想更深入了解 ADS-B 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系統,和當年 Jack 與 Elon Musk 的討價還價,可以參閱《PCM》這篇文章

最新影片

【ZCOPE】第二代 Core Ultra 有料到?ASUS Zenbook S14 (UX5406)?

今年幾間 CPU 廠商都有新產品針對 Copilot+PC,早前 Intel 亦公佈第二代 Core Ultra 處理器 Lunar Lake,設計與架構有著重大改變,甚至電池續航力聲稱可以追到 Qualcomm 的 ARM Notebook,首批相關 Notebook 亦開始在市場出售,蛇叔特別從 ASUS 借來 Zenbook S14 (UX5406) 進行測試,想知實際效果就記得收看影片前俾個 Like 。


同你分享我哋嘅數碼科技.玩樂生活!記得即刻 Like、Share 同埋訂閱我哋嘅 Channel,仲有㩒埋個鐘仔呀!請大家多多支持!!!

YouTube: 按此
Telegram: 按此
IG: 按此
FB: 按此
Twitter: 按此

買風扇都抵.GAMEMAX Forge AB 電腦機箱

DIY 砌電腦無論預算是多少,消費者的目標都只有一個,就是追求高性價比,你可以按預算和個人喜好,從不同的組件互相搭配,例如你可以買貴一點的顯示卡去追求打機效能,也可以選擇一個便宜一點的機箱,降低一下成本。當然,就算如何便宜,機箱也要顧及散熱和安裝便利性。GAMEMAX Forge AB Case 是一款近期相當具話題性的機箱,$300 不到的售價包括 6 把 ARGB 機箱風扇,單是這點已夠回本。

GAMEMAX Forge AB 是標準的小型塔式機箱,高度 449mm,採用電源分隔空間的設計,主機板安裝空間設計四正,無阻隔,可以安裝長度最多 280mm 的 E-ATX 主板,安裝其他 ATX 、 M-ATX 、ITX 主板當然也沒有問題。 機箱內也可以安裝最大 155mm 高度的大型 CPU 風冷散熱塔,以及長度 330mm 的高階顯示卡。機箱預留了標準的 7 條 PCI-E 插卡開孔,可按用家裝機的需要打開托架鐵片。

機箱的 3.5 吋硬碟空間,是隱藏在主機板底座的背面,可以安裝最多 2 隻 3.5 吋硬碟。機箱底部的「火牛室」前端,也有一個硬碟架,可以安裝 2 隻 3.5 吋硬碟,或者最多一隻硬碟加 2 隻 2.5 吋SSD。所有走線可以透過底座背面通過,機箱中間可採用無接線方式安裝,配合 RGB 氣氛燈,美觀之餘,對空氣對流散熱也有直接的幫助。

附送 6 把 ARGB 風扇

GAMEMAX Forge AB 最大特色就是可以安裝最多 8 個 120mm 散熱風扇,其中廠方已在出貨時預裝 6 把 ARGB 風扇,分別在前面板後有 3 把抽入鮮風,箱背和箱頂內另有 3 把抽出熱風,單是這 6 把 ARGB 風扇,如散買的話,市價已高於機箱的售價,所以說是買風扇送機箱也不為過,這也是 Forge AB 多人談論的原因。

其他特色方面,Forge AB 也有提供透明玻璃面板,機頂有一個 Type-C、一個 USB 3.0 和一個 USB 2.0 插頭,另有獨立的 LED 開關鍵,可以一按暫時關閉 RGB 燈效,方便「扮工」。比較特別是機頂有家長鎖以及提供有鎖匙配件,可以鎖住電腦的電源開關,以防有人偷用或小孩子多手按動開關,錯誤開啟或關閉電腦電源。

評語

PCM Rating : 4.5/5

best value 2022

電腦機箱一向的價格差好大,GAMEMAX Forge AB 以不到 $300 的售價,能夠有 6 把 ARGB 風扇,已叫值回票價,加上機箱佈局合理,線材也盡量收納,以及有玻璃側板。以性價比來說,絕對是爆燈之作。預算有限的 DIY 玩家,值得考慮。

優點

  • 價錢實惠
  • 出廠已有 6 把 ARGB 風扇
  • 安裝容易

缺點

  • 只有黑色機身選擇

GAMEMAX Forge AB Case 產品規格
類型:Midi Tower
PSU 規格 : ATX (機底安裝)
主機板規格:EATX (280mm MAX) 、ATX 、M-ATX 、ITX
硬碟機空間: 1 x 3.5” HDD + 5 x 2.5” SSD / 2 x 3.5” HDD + 3 x 2.5” SSD / 3 x 3.5” HDD + 2 x 2.5” SSD
I/O 介面:1 x USB 3.0 + 1 x USB 2.0,HD Audio 3.5mm Jack,1 x Type-C (2.0 /3.0 GEN1 或GEN2)
呎吋: 386(L)x 449 (H) x 205 (W)mm

售價:$295
查詢:Ramboxs (2386 0928)

自家 Exynos 靠邊站 傳 Samsung 旗艦手機統一採用 Snapdragon 8 Elite

Samsung Galaxy S24 系列

Qualcomm 發表全新的旗艦級處理器 Snapdragon 8 Elite,相信各大品牌都會採用。而根據 SamMobile 的報導,Samsung 很大機會在明年推出的 Galaxy S25 及 Galaxy Z Flip / Fold 系列將全面改用 Snapdragon 8 Elite,那自家的 Exynos 處理器會何去何從呢?

根據外國的評測,Qualcomm 全新的 Snapdragon 8 Elite,在安兔兔跑分竟高達 300 萬分,大幅拋離目前 Android 旗艦手機使用 Snapdragon 8 Gen 3 平均 160~180 萬分,與及 Apple iPhone 16 Pro / Pro Max 的 A18 Pro 處理器的 160 萬分。

過往 Samsung 會因應不同市場、不同機款配備不同的處理器,例如 Samsung 在香港市場推出的 Samsung Galaxy S24 系列會採用 Snapdragon 8 Gen 3,而 S24 FE 則採用自家的 Samsung Exynos 2400e。據知,Samsung 原本計劃在 S25 系列中,於部份型號改用 Exynos 處理器,但礙於目前 Samsung 在 3 奈米晶圓的生產上良率不佳,努力多年的自研晶片業務受挫。似乎在短時間內難以追上台積電,所以只能改用 Qualcomm 的產品。

最新影片

GPU 的力量.位數逾 4,000 萬!最大已知質數紀錄被刷新

已知最大質數 M136279841

「2^136,279,841-1」大家知唔知道呢個數該怎麼讀?呢個就係剛於 10 月 12 日發現嘅已知最大質數,亦係第 52 個極其罕見嘅梅森質數(梅森素數),編號 M136279841,如果以十進位寫出嚟,足足有 4,102 萬 4,320 位長,文字檔都有 41.8MB 咁大,比上一個質數足足大咗超過 1,600 萬位 😱。

呢個梅森質數係由一位前 NVIDIA 員工 Luke Durant 用由佢設計嘅雲端超級電腦基礎架構計算出嚟,呢個系統由上千粒伺服器 GPU 組成,橫跨 17 個國家 24 個數據中心區域,運行同維護國際發掘梅森質數計劃 GIMPS 嘅分析程式。

呢個系統其中一部位於愛爾蘭都柏林嘅 NVIDIA A100 GPU 報告發現 M136279841 可能係一個質數,10 月 12 日得到位於美國德州聖安東尼奧嘅 NVIDIA H100 GPU 伺服器確認。

發現呢個質數嘅同時,亦隨即更新現時已知嘅最新完全數「2^136,279,840 x (2^136,279,841-1)」,寫成十進位數足足有 8,200 萬位長,文字檔容量達 83.7MB。

雖然梅森質數並冇實質嘅直接用途,不過在發掘梅森質數嘅過程中就開發出好多新技術,包括加密運算,同時亦可以用嚟驗證電腦硬件運算係咪準確。而今次發現亦引證咗 GPU 用嚟打機同 AI 推理之外,亦好適合用於基礎數學與科學研究。

Luke 因為呢次發現獲得 3,000 美元獎金,佢計劃將獎金全數捐畀阿拉巴馬州數學與科學學院嘅數學系。

如果大家有興趣睇下呢個質素甚至背咗佢,官方亦提供呢個質數嘅文字檔畀大家挑戰下 😆

下載「M136279841」質數文字檔 :按此

最新影片

生成式 AI 改變企業 IT 環境 HPE 建混合雲遷移工作負載

HPE Discover Hong Kong
HPE Discover Hong Kong

企業引入生成式 AI,而且傾向在地部署。建立混合雲存取公共雲的數據是一大難題。HPE 今年的 Discover More AI 香港大會探討這議題,幫助企業部署 AI 平台,同時設混合雲環境將工作負載遷至不同基建執行。HPE 香港及澳門總經理郭榮忠表示,AI 的價值在於運用數據,方能把技術有效用於生產流程。

郭榮忠指出,企業近年改變 IT 基建,由 CPU 配搭 GPU 去處理 AI 工作負載,初期只有訓練和執行機械學習模型,到現在以生成式 AI 為主。這改變促使企業需要更多真實的客戶數據驅動生成式 AI,由於涉及敏感內容,更會自建 AI 工廠去訓練模型。企業自建 AI 平台有 NVIDIA AI Computing by HPE,提供彈性的運算基建,能夠迎合不同規模企業。

為有效運用數據驅動 AI,企業將數據和工作負載從公共雲遷至私有雲。建立混合雲架構能達至無縫遷移。郭榮忠表示,近年 HPE 作出多項收購加強混合雲技術,如今年 8 月收購合作夥伴 Morpheus Data 幫助簡化管理。

HPE 高級企業架構師黎偉仁補充,企業又活化備份數據,用作分析和訓練 AI,改變以往只純粹儲存等待必要時復原。

本港有些企業已採用 HPE 的 AI 平台,提高 AI 架構的管治效能。有大型企業用 HPE 的 MLOps 方案解決數據管治挑戰,讓幾十人的數據科學家團隊有統一的工具分析數據,而不再用上未經審核的開源工具。黎偉仁表示,由 MLOps 管理 AI 模型的生命周期,一切有審計記錄,企業方能夠用真實客戶數據去訓練模型,從中得到商業價值。

黎偉仁又稱,這企業的 AI 應用在流動程式內的推薦引擎,向客戶推送合適的內容。最近又開始運用大型語言模型協助內部翻譯通訊,避免不同地區同事之間的溝通延誤。

HPE 又提倡安全網絡基建,旗下的 Aruba 網絡為安全優先、AI 驅動。新推出的 Wi-Fi 7 接入點,支援 3 頻運作,提供可多至 9Gbps 網速。

最新影片

安兔兔跑分突破 300 萬分 Qualcomm 發表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 

目前 Qualcomm 的 Snapdragon 8 Gen 3 是主流旗艦級 Android 手機普遍採用的處理器,而 Qualcomm 日前於夏威夷 Snapdragon 高峰會上發表最新 Snapdragon 8 Elite 行動平台,新的處理器沒有使用 Gen2、Gen3 的命名方式,而是直接以「Elite」代表來代表更強的效力、品質和創新。根據 GSMarena 的報導,新處理器的安兔兔跑分突破 300 萬分,大幅拋離 Apple iPhone 16 Pro 所用的 A18 Pro 處理器的 160 萬分。

Qualcomm 表示,全新的 Snapdragon 8 Elite 搭載最新自家研發 Oryon CPU,採用台積電 N3E 製程,2+6 雙大核心配置,超大核心最高時脈為 4.32GHz,大核心最高時脈為 3.53 GHz,官方指 8 Elite 會較目前 8 Gen 3,在單核及多核的效能會提升 45%,電源效率提升 44%,整體耗電減少 27%,相當於電池壽命會再延長 2.5 小時。

Snapdragon 8 Elite 的 Adreno GPU 效能提升近 40%,其 Hexagon NPU 速度提升 45%,相信能提升末端裝置 AI 運算的效能。Qualcomm 更會支持多模態 Gen AI、AI Camera,並增強的 5G 和 Wi-Fi 7 網絡的支援。預計包括 ASUS、Honor(榮耀)、iQOO、OnePlus、OPPO、RealMe、Samsung、vivo、Xiaomi 及 Sony 等手機品牌將陸續發表搭載 Snapdragon 8 Elite 的手機。另外 Qualcomm 會將 Oryon CPU 用於新一代的 AI PC 產品上,提升運算能力的同時,也能帶來更長效的電池續航能力。

最新影片

英特爾面對現實.夥 AMD 組「x86 聯盟」力抗 Arm 異軍突起 背後策略就是統一指令集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有誰會估到 x86 兩大巨頭⋯⋯英特爾和 AMD 競爭超過 30 年,雙方會互相合作成立「x86 生態系統顧問組」。英特爾與 AMD 聯手,目的為對抗 Arm 架構的 AI PC,更甚是更高階的伺服器產品。為了做好 x86 處理器的產品兼容,顧問組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統一指令集。

英特爾行政總裁 Patrick Gelsinger 上星期在《 X 》貼出與 AMD 行政總裁蘇姿丰的世紀合照,說是大日子,成立顧問組提高 x86 產品兼容度,定義全球運算架構的未來。

迫使兩間競爭多年的 x86 廠商合作,正是感受到 Arm 搶去市場的趨勢逐漸形成。無論在伺服器和個人電腦市場,眾多廠商都在用 Arm 晶片挑戰 x86。先看個人電腦市場,Arm 晶片自從主導智能電話之後,部分廠商一直希望擴展勢力。

M 系 Mac 帶起 Arm 個人電腦

其中最成功例子有蘋果公司,自 2020 年推出自行研發的 M 系 Apple 晶片取代 x86 處理器,令英特爾失去大訂單。即使蘋果公司的電腦產品佔全球每年付運量不足一成,卻對市場影響舉足輕重。證明 Arm 晶片效能超越同期的 x86 晶片,同時有 RISC 指令集架構可以大減耗能的優勢。

另一重要廠商是高通(Qualcomm),自 2018 年推出 Snapdragon 835 晶片平台,積極開拓手提電腦產品應用市場,只是未獲用戶垂青。至今年終於出頭,有微軟背書的Copilot+ PC,將 Snapdragon 多年來內置的 NPU ,重新包裝成專門執行 AI 模型的最佳武器。

高通夥拍微軟,把部分 Copilot+ PC 的生成式 AI 功能,成為 Snapdragon 平台優先可用,即使英特爾早前發表的 Core Ultra 200 處理器和 AMD 的 Ryzen AI 9 處理器加入 更強大的 NPU,用戶亦無法啟動,需等微軟 Windows 11 的 11 月大型更新才可,以給 Snapdragon 有足夠的獨佔時間,夥拍電腦品牌推出售價低至 600 – 700 美元的 Copilot+ PC,從而推高微軟 Copilot AI 支援裝置的比例。而高通這次的 Copilot+ PC 策略成功,帶起聯發科等其他 Arm 晶片廠也計畫推出個人電腦搶佔市場。

公共雲自訂 Arm 挑戰 x86 虛擬化

Arm 也在商業伺服器市場挑戰 x86 的地位。要知道,雲運算在過去 15 年興起主導企業的 IT 基建,絕大部分採用 x86 架構。近年的季度伺服器付運報告,x86 出貨量佔 90%。英特爾的 Xeon 處理器一直稱霸市場,而 AMD 在 2017 推 EPYC 處理器漸漸也在市場佔一席位。

除了公共雲大規模引入 x86 的白標籤伺服器,私有雲也利用 x86 基建運行 VMware 的虛擬化技術。VMware 主導私有雲的 x86 市場,這正是 Patrick Gelsinger 在 2012 年至 2021 年當行政總裁期間的成績。

不過 Arm 近年開始進軍雲端數據中心市場,幾間大型公共雲服務商均提供 Arm 處理器的執行個體。其中,AWS 自 2018 年起推出自訂的 Graviton 晶片,至今已發展至第 4 代。微軟 Azure 和 Google Cloud 在 2022 年已提供 Ampere 的 Arm 晶片執行個體,而到今年兩間公司都分別發表自訂 Arm 晶片 Cobalt 100 和 Axion。據市場研究的數據,Arm 工作負載已在雲端數據中心佔約一成,而且還在增長。

近年興起 AI 運算,依重 GPU 能力,更將處理器角色減低。AI 運算包括訓練和推論機械學習模型,甚至運用大型語言模型(LLM)。執行時由 CPU 啟動,將數據交由 GPU 平行運算。例如美超微(Supermicro)新款伺服器,用 AMD 新發表的 EPYC 9005 系列處理器,也強調加插 GPU 空間和液冷效能。

英特爾業績差股價斬半

英特爾近年連番失誤,亦被指是 x86 沒落的先兆。英特爾今年業續欠佳,收入和盈利均告大跌,股價年內累計跌超過一半。最嚴重是 8 月 2 日股價單日暴挫 26%,創公司 50 年來最大跌幅。當時業績之後,同時公布裁員 17,500 人,又暫停派發股息。

Patrick Gelsinger 在 2021 年 2 月回歸執掌英特爾之後,發展 IDM 2.0 計畫,既做先進製程技術,又做足晶圓代工。不過這業務大幅虧損,2023 年蝕 70 億美元,至今年還未止蝕。英特爾的第 13 代和 14 代 CPU 出現災情,嚴重到可以讓電腦系統跨掉,需要延長保用採用換貨策略。被用戶質疑產品品質,更有遊戲商開始跳船,將軟件改為原生支援 AMD 處理器。

顧問組陣容鼎盛

雖然 Arm 現時只是在市場上攝位,未足以動搖 x86 的地位,不過一旦形成趨勢難以回頭。於是英特爾和 AMD 聯同市場上其他夥伴,共同成立「x86 生態系統顧問組」。Patrick Gelsinger 用顧問組去回應「x86 已死」的論調,認為現時正蓬勃發展,前面將迎接 x86 架構的創新時期。

顧問組的成員還有:Broadcom、Dell Technologies、Google Cloud、HPE、HP Inc、聯想、Meta、微軟、甲骨文和 Red Hat。更重要是兩個神級顧問:Epic Games 創辦人 Tim Sweeney 和 Linux 之父 Linus Torvalds。遊戲是 x86 在消費者市場的最後堡壘,而 Linux 則是雲端市場的最大護城河。

顧問組要確保 x86 硬件和軟件的兼容度,簡化 x86 指令集架構,同時新功能有效整合至作業系統,開發框架和應用程式,包括數據中心、雲端、客戶端、邊緣和嵌入式設備。

英特爾早年為競爭種下指令集分歧

x86 為 CISC 的代表,不過指令集互相兼容正是多年競爭下來的問題。目前在 Windows 系統編譯器(compiler)內,確保完全兼容所有 x86 處理器指令集,必須要選 SSE2。這是英特爾在 2000 年 11 月推出的 Pentium 4 新增指令集,AMD 則在 2003 年 9 月推出的 Athlon 64 才支援。畢竟 SSE2 已是 24 年前的產物,雖然只有極端兼容情況的應用程式才會如此支援,不過微軟都認為往後的指令集有潛在的兼容度風險。

英特爾長期領導 x86 市場,為與對手拉開競爭優勢,不斷擴展指令集,如 AVX。結果令其他 x86 廠商不兼容,用戶無法確保所有應用程式都能在所有 x86 架構上順利執行。

如果將英特爾和 AMD 所支援的指令集統一起來,則可確保用戶的應用程式,以至企業的軟件,可以在兩種處理器的伺服器之間互換。實際上,Arm 原生就有這優勢,因背後全都是由英國的 Arm 授權,智能電話的應用程式兼容不同晶片平台,企業用戶亦可將工作負載切換至不同的 Arm 雲端伺服器。

顧問組另一未有說明的隱藏任務,應是為 x86 指令集「瘦身」。英特爾在去年提出 x86-S、APX(Advanced Performance Extension)和 AVX10, 目的將 x86 指令集變得更接近 Arm 的 RISC。其中 x86-S 成為純 64 位元架構、APX 更似 RISC 指令集,而 AVX10 解決 P-core 和 E-core 的大小核心亂局。英特爾期望將 x86 指令集精簡後能夠與 Arm 競爭,達到省電和高效等表現。顧問組有兩間 x86 大廠,以及一眾電腦和伺服器廠商,令市場重新看待 x86。

方向終於正確,不過需求已變

目前 x86 在個人電腦和伺服器市場仍然有絕對優勢,只是 Arm 來勢汹湧。英特爾和 AMD 合作搞好支援指令集,讓用戶的應用程式在兩者之間順利互換執行,應是對準業界固有問題去解決,共同對抗 Arm。

然而,當前市場情況不僅是 x86 和 Arm 之爭,更是用戶需求正在改變。預計未來的個人電腦工作將會執行更多 AI 運算,變相減少對 CPU 運升能力需求,轉向加強 GPU 或 NPU。NVIDIA 在 2020 年曾出價收購 Arm,正是為此而提出。NVIDIA 今季出貨的 Blackwell GB200,由自訂的 Arm 架構 Grace CPU 配上 2 個 B200 GPU,由發表至今已經訂單不絕供不應求。顧問組不僅要統一 x86 指令集,還要有「橋」從 NVIDIA 搶走 GPU 市場,才是長遠的策略。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