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日日用,記事又係佢、影相又係佢、睇文件又係佢、睇劇都係佢,久而久之儲起大量不同資料,包括自己拍下的相片、影片、WhatsApp或Line等由其他朋友傳來的相片或影片,又或者是Email內不同附件如Word、Excel檔案或PDF。可是近年多款旗艦手機都不支援插卡功能,「冇位」情況經常發生,唔想咁樣可以點?答案其實好簡單,即刻教你點做啦!
【PCM#1161】Zombie Attack!! 玩盡萬聖節 喪屍玩樂指南
今個周末就係萬聖節,除咗去主題樂園嚇餐飽,宅在屋企也可以玩盡萬聖節!
講恐怖,近年最「陰魂不散」的,不是鬼魂、妖怪、吸血疆屍,一定係喪屍!美國人究竟出了甚麼問題,對喪屍如此痴迷,又驚又愛,更已蔓延全球!由電影電視,漫畫遊戲,甚至小說手遊,全部都有喪屍踪影,已經成為獨有的喪屍文化。
今個萬聖節,唔好理其他妖魔鬼怪,主力同大家打喪屍!
【PCM#1161】阿里雲拓展國際市場 軟硬兼備
公共雲服務市場正在升溫。以亞馬遜AWS為首的美國公共雲服務亦向全球擴張,包括發展印度市場。同時,中國的阿里雲今年啟動拓展海外策略,在外國建數據中心、尋找合作夥伴。阿里雲在中國杭州舉辦的2015雲棲大會上,宣布擴充計畫,還夥拍富士康推出硬件產品創業加速計畫。
【PCM#1161】環保紙皮家庭樂 親子動手做玩具
早前訪問了《愛在當下》主角兼社工黃鎮昌,他為大家講解了很多「在一起」的重要概念。不過,身邊仍有很多父母表示不喜戶外,若是居家型的父母,又有甚麼親子玩樂主意?今期為大家介紹另一種有趣的親子任務。
【實用App】3D Touch當電子磅
iPhone 6s 嘅 3D Touch 面世一段時間,除咗 Check E-mail 呀開 Apps 用得到之外,仲有咩特別用途?外國有程式開發員就諗到:當電子磅。
Simon Gladman 開發一款為 iPhone 6s 特設嘅 App,利用 3D Touch 屏幕感應不同壓力的功能,量度不同物件對屏幕加諸的壓力,並將之轉化為相對的百分比,從而方便比較邊一件物件較重、邊一件較輕;較重嘅物件會用黃色圓圈標示。從影片示範中可以見到,在 iPhone 6s 屏幕上並排放兩顆布冧,App 就會自動以不同的百分比顯示其重量;換一個布冧,百分比又會改變。
理論上,3D Touch 同時支援 5 個觸點,所以閣下一次過放 5 樣野都應該冇問題。不過開發者就提到,佢原本打算用提子,但點知太輕磅唔到,先改用布冧。App 暫時未有在 App Store 上架,只能在 Jailbreak 後下載。雖然目前 App 只係顯示物件對屏幕壓力的百分比,但普通去超市磅下邊隻橙重啲多汁啲都夠用。開發者亦有公開所有程式碼,可能好快會有高手出嚟整個 2.0 版本喎。
來源: GitHub
藍牙耳筒革新傳送技術 聲音媲美有線
對耳筒音質有要求的用家,一般都會無線耳筒產品存有一些芥蒂,認為音色總是不及有線產品好,事實上早年的無線耳筒產品的確受技術所限而降低了還原度,不過隨著技術的提升新一代的無線耳筒音色大有進步,其中 V-MODA 的新產品 Crossfade Wireless 就是最佳例子,內置廠方設計的擴音技術改善了音色。
內置擴音
廠方指 Crossfade Wireless 是一個「混血耳機」,原因是新產品是建基於同廠的 M-100 耳筒而設計,廠方足足用了兩年時間去開發,並使用了成本較高的 CSR 藍牙模組及其他優化音質的零件,最重要是加入了 VAMP Mini 手提耳擴電路到 Crossfade Wireless 中,足以令 Crossfade Wireless 的音質表現跟有線耳筒匹敵。
![]() | ![]() |
| 耳筒的右邊頂部為三粒實體鍵,操控音量增減及接聽來電。 | 有線連接插座位於下方。 |
平衡音色
除了無線重播表現突出外,Crossfade Wireless 接上訊號線後,耳筒會自動將無線和電子部分關閉,變成一個純有線耳筒。雖然 Crossfade Wireless 仍然是採用 M-100 專利的 50mm 雙振膜單元,理論上音質取向及低頻表現等亦會相當接近 M-100,不過廠方經過聲學及物理學上的微調,特別將 Crossfade Wireless 的低頻稍為減少,令耳筒的聲音有更好的平衡度。
獨立天線
市面上大部分的藍牙耳筒產品都不設有獨立天線,而 Crossfade Wireless 就特別針對 Apple Watch 等訊號較弱的智能手錶加設獨立天線,改善了斷線的問題。此外耳筒的重量為 292g,配合蛋形頭帶令頭部可以平均受力,長時間使用時可減低疲累。
![]() | ![]() |
| 耳罩可以自行選配更大尺寸的耳型號。 | V-MODA自M-100開始已經可以選購更換耳筒殼的金屬裝飾片,有多種款式。 |
初試表現
我們分別使用有線及無線模式去測試 Crossfade Wireless 的重播效果,接上 iPhone 6S plus 試播劉美君〈最後一夜〉的 ALAC 檔,發覺無線及有線模式的音質表現相差不遠,以有線接駁時通透度會稍佳,而兩個模式的低頻表現都相當有質感及力度,音質活潑之餘亦保持了良好的清晰度。
![]() |
| 隨耳筒的 USB 充電線廠方指能抵受 80,000 次屈曲測試。 |
Spec
單元:專利50mm 雙震膜單元
阻抗/靈敏度:30 Ohm / 107 dB
左右寬容度:+/- 2dB
頻應範圍:5–30,000Hz
有線輸入:3.5mm
最長連續使用時間:12 小時
無線輸入:藍牙協定制式HSP, HFP, A2DP, AVRCP
售價:$2,580
查詢:大昌行(2262 1173)
【好心做壞事?】iOS 9 Wi-Fi Assist 用爆數據蘋果捱告
iOS 9 的其中一個新功能 Wi-Fi Assist,原意是當 Wi-Fi 訊號較弱時以數據取代,推出之後效用卻一直受質疑。雖然蘋果其後再有補充說明其運作原理不會無故使用大量數據,但有用戶卻懷疑因此收到「震撼帳單」,轉向蘋果提告索償 500 萬美元。
美國加州 San Jose 的兩名居民,上周五向美國地區法院提告,向蘋果要求 500 萬美元賠償,原因在於他們最近收到電訊公司的帳單,上面有一筆近 500 萬美元的額外數據收費。他們懷疑是因為 iOS 9 的 Wi-Fi Assist 沒有關掉而產生的,蘋果在之前一直沒有主動向消費者說明新功能會耗用數據,而且 iOS 9 預設 Wi-Fi Assist 更是開啟模式,認為是蘋果令消費者損失,因此要求賠償。
在不少先進市城,流動網絡多有提供無限數據,或者數以 GB 計的大量數據,但對沒有包含或者只包好少數據量的手機用動來說,使用數據和燒銀紙實在沒有分別,特別是上了年紀的用戶,要分辨有否使用數據實在難上加難。
蘋果早前在網上解釋過去的Wi-Fi Assist 的運作方法,以悉用戶疑問。例如 Wi-Fi Assist ,不會在背景下載內容,只會在前景運行的App提供數據。而一些大量需要數據的工作,如音樂、影片的播放,下載附件等,Wi-Fi Assist 也不會啟動。
當然,以保險計,還是快快關掉這個 Wi-Fi Assist 功能比較穩妥。用戶只要在「設定」、「行動網絡」中的最後一行,關閉「Wi-Fi Assist」便可。
首部本地研發電動巴士公開亮相
由香港特區政府「創新及科技基金」及環保動力電動汽車有限公司贊助開發的電動巴士今日正式亮相,此單層全電動巴士經過兩年開發,目前已到最後階段,今日率先公開亮相供傳媒參觀。
今次由政府「創新及科技基金」透過汽車零部件研發中心撥款,聯同業界合作伙伴環保動力電動汽車有限公司贊助,研發所涉及金額合共 3,800 萬港元,經過兩年研發後,有望於今年 11 月完成整個項目,今日公開此電動巴士細節及規格成果。
這款全電動巴士車身長度不超過12米,以單層式設計,最高可以載客 75 人,滿載時最高車速為 70 公里。每次充電時間為 4 小時,充滿一次電次後,在啟動冷氣系統、滿客及不停站的情況下可以行駛 380 公里。
車身內有共裝 16 組鋰離子磷酸聚合物電池,分佈於司機座椅後方(前轆上方兩旁)及車尾位置,電池具備有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可以實時在司機位前方的大屏幕上監察電池狀態,另外亦透過遙距無線網絡實時監測車輛各組件狀態。
![]() | ![]() |
| 電池分佈於車尾及司機座前方兩側以平衡重量。 |
此電動巴士項目在開發過程中,邀請到本地九龍巴士公司總工程師給予意見,並且已於重慶及東莞測試 9 個月,生產力促進局指今次電動巴士的重量比現有電動巴士輕 10-13%、續航力表現方面亦比現有長 20-66%,加上由香港設計,所以已預計在本地路面應用上的要求(交通燈號多、斜路多)。而官方在測試後亦有一些簡單數據,顯示電動巴士由 0-70 為 20 秒,並在測試中可以在 1:8 坡道上,以每小時 5 公里行駛。
![]() | ![]() |
| 充電位於右方車尾位置。 | 在巴士上看到在司機位的前方有一屏幕顯示電池狀態資料。 |
至於載客方面,巴士目前規格可以供 35 座位及 40 企位,與目前柴油巴士一樣。不過今次廠商並未透露巴士的成本為多少,不過表示造價比一般柴油巴士高一倍,同時亦未清楚產品幾時可以商品化,環保動力電動汽車有限公司主席兼總裁容嘉和表示,認為巴士公司是否採購當中涉及政府在充電站方面的配合,現階段未有收到任何訂單。
![]() | ![]() |
| 電動巴士可提供 35 座位及 40 企位,採用單層式設計。 | 電動車「馬達」位於巴尾位置。 |
要堅持又要仁慈
父母想孩子開心快樂,無可厚非,但為此而要放棄管教的原則,卻又十分難為。父母一方面對子女寵愛有加,想孩子感覺良好,另一方面又有管教之責任,需要懲處欠佳的行為,兩者實難同時兼得,對原則堅持,看似就不能對子女仁慈。以下是一個值得參考的例子,顯示父母如何找平衡點。
星期天,Edmond與Peony打算與兩位千金到濕地公園享受郊遊樂。清早起來,四歲的大女兒Janice撒嬌,要媽媽為她穿衣服、結辮子、刷牙等,兩歲的幼女Emily則不太自願地吃早點,要爸爸餵食。經過一輪「討價還價」後,終於收拾好行裝,Edmond開車子,載著家人出發去。由香港島到天水圍,路程頗遠,Janice有點不耐煩,一時嚷著要如廁,一時又要喝飲料、吃蛋糕等。雖然每次父親Edmond都停下車子,滿足其需要,但為免縱容孩子,Edmond便叮囑孩子不可再撒野,否則便要被送回家去。
直接了當,兌現承諾
可惜,Janice不以為然,繼續向父母施壓,要求借用媽媽的手機。Edmond按捺不住,唯有「兌現承諾」,告訴Janice要回家去了,並致電家中的女傭,請她一會兒在大堂等候。回家路上,Janice知道爸爸所言非虛,於是連忙向爸爸賠不是,聲淚俱下,並哀求不要回家。媽媽Peony深知不妙,悄悄地試探爸爸的意思,並想協調一下,但Edmond堅決要執行後果。最後,女傭接了Janice回家,Edmond一家三口再度出發,直至傍晚才回家。
其實,Edmond沒有意氣用事。他堅決的態度,不是要傷害孩子,而是要孩子學會承擔後果,學會節制及忍耐,不致用脾氣來控制父母。因此Edmond和Peony在公園時,特別買了一個鎖匙扣紀念品給Janice,並在回程途中,到元朗買了一些特色小食回家。當女兒一見到父母時,父母便撲上前,擁抱一起,Edmond更主動拿出紀念品及小食與Janice分享,逗得女兒開心不已。自此之後,Janice再沒有在街上撒野,遇上有任何要求,也能正面向父母表達,對父母的拒絕也能忍耐。
父母堅持管教的原則,執行後果,看似是狠心的決定,但要緊的是不失對孩子的憐憫,不但沒有附加責備,卻加以照顧。因此,孩子最終會學懂自制自律,同時也感受到父母的慈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