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45

Switch 2 延續舊夢 東亞企劃街機合集

Switch 2 延續舊夢 東亞企劃街機合集

在街機遊戲成長的「70/80 後」玩家,回憶中眾多 STG 作品,廠商「東亞企劃」應該佔有一席之位,不少都交由 TAITO 發行,後期比較多人有印象的,可算是「達人王」系列,如今有合集推出追加功能頗完善。有了 Switch 2 兼容功能,只玩復古遊戲的玩家都可能會忍不住換機。

「冷飯」(復古遊戲)其實是很香的,對於現在碎片化的娛樂時間,街機遊戲就很適合打發時間,沒有大故事,可以一氣呵成爆機、有額外存檔等。開發廠商東亞企劃在 1984 年至 1994 年間有不少街機動作及飛行射擊作品,一部分由 TAITO 發行,所以對「東亞企劃」的名字也許就比較陌生,小時候大家去「機舖兒童場」可能不懂那些遊戲的名字,但只要看遊戲畫面聽到音樂,回憶一定會返晒嚟。東亞企劃街機合集 Vol 1/Vol 2 提供 PS4、PS5、Nintendo Switch 版本,Switch 2 主機能兼容 Switch 遊戲,而且畫面尺寸比較大,用於遊玩直屏的街機遊戲效果更好,實在沒有藉口不換機了。用 PS5 配 50 吋大電視也不夠直屏有味道,也許需要一台 PC 用的旋轉顯示器。

本以為有 Switch 玩復古遊戲就夠,看了 Switch 2實機比較就有衝動換機了。
本以為有 Switch 玩復古遊戲就夠,看了 Switch 2實機比較就有衝動換機了。

東亞街機合輯 Toaplan Arcade Collection 分成 2 集,Vol 1 有動作遊戲及飛行射擊遊戲,而 Vol 2 集中於飛行射擊,各遊戲都有收錄各地區版本可選,能夠調整難易度、獎勵、音效可進階設定回音、殘響、頻段切斷等,更進一步有畫面寬屏比例、自定 CRT 質感濾鏡。而且有輔助功能包括:進度儲存、即時回溯、慢動作、快動作、連射功能,比一般進度儲存更齊全,還可使用輔助迴避/自動炸彈等,超級新手都可以比較容易爆機。不過就沒有收錄數位版的美術設定集,有一點點遺憾。東亞企劃的部分飛行射擊作品玩多了是會發現有其他廠商同類作品影子,不過也偶有獨創性系統,而且音樂也是比較明快,很令人樂在其中。

有慢動作熱鍵,對爆機很有幫助。
有慢動作熱鍵,對爆機很有幫助。
升級了的 CRT 濾鏡,質感更好而且可微調。
升級了的 CRT 濾鏡,質感更好而且可微調。
旋轉畫面功能等齊全
旋轉畫面功能等齊全
少見的額外音效設定
少見的額外音效設定
輔助功能有部分遊戲可以稍為自動迴避子彈
輔助功能有部分遊戲可以稍為自動迴避子彈
基板 ROM 的設定都有提供
基板 ROM 的設定都有提供
進度儲存功能,搭車都可以玩,也有世界排名功能。
進度儲存功能,搭車都可以玩,也有世界排名功能。

《Toaplan Arcade Collection VOL.1(東亞企劃 大型電玩收藏輯 VOL.1)》收錄作品

TIGERHELI (1985)

簡介:寫下「Toaplan」歷史序幕的遊戲作品!此款縱向卷軸射擊遊戲,搭載了日後射擊類遊戲最基本的炸彈系統(對大範圍的敵人造成傷害的武器)

TIGERHELI (1985)
TIGERHELI (1985)

FLYING SHARK (1987)

簡介:極具戲劇感描繪的戰鬥機和戰車,以軍事風格的畫風令人印象深刻的縱向卷軸射擊遊戲。此遊戲包含每次破關時,都會補充一定數量的炸彈的簡單難度。

FLYING SHARK (1987)
FLYING SHARK (1987)

TWIN COBRA (1987)

簡介:以紅色、藍色、綠色、黃色道具來切換子彈,透過更加華麗的炸彈特效,奠定了「Toaplan」風格的縱向卷軸射擊遊戲。

TWIN COBRA (1987)
TWIN COBRA (1987)

FIRE SHARK (1989)

簡介:此款作品為《FLYING SHARK》的續作。如鳳凰振翅般的武器「Super Fire」的震撼特效,長按按鈕還可以調整炸彈投擲位置,來透過此款作品享受更華麗的遊戲作品吧。

FIRE SHARK (1989)
FIRE SHARK (1989)

OUT ZONE (1990)

簡介:「Toaplan」首款自由卷軸動作射擊遊戲。玩家將離開戰鬥機,操控地面上的角色,並挑戰各種陷阱和獨創特效,享受一場刺激十足的遊戲。

OUT ZONE (1990)
OUT ZONE (1990)

FIXEIGHT (1992)

簡介:一款垂直滾動動作射擊遊戲,您可以從八個擁有各種武器的獨特角色中進行選擇。

FIXEIGHT (1992)
FIXEIGHT (1992)

Dogyuun (1992)

簡介:此款遊戲為科幻射擊遊戲,刻劃出巨型機械和機器人的震撼視覺效果,還搭配重搖滾風格的背景音樂。遊戲內有 4 種武器,以及能瞬間加速的「加速器」功能,還有支援雙人模式的獨特系統。

Dogyuun (1992)
Dogyuun (1992)

BATSUGUN (1993)

簡介:此款遊戲是「Toaplan」的最後一款射擊遊戲,可以享受玩家和敵人之間的彈幕,刺激交鋒。也被視為日後流行的彈幕射擊遊戲的始祖,收錄了變更遊戲系統來調整難度的「SPECIAL VERSION」。

BATSUGUN (1993)
BATSUGUN (1993)

《Toaplan Arcade Collection VOL.2(東亞企劃 大型電玩收藏輯 VOL.2)》收錄作品:

SLAP FIGHT / ALCON (1985)

簡介:此款作品為橫向卷軸射擊遊戲,具有透過收集星星可切換各種武器的量條式強化系統,還有能透過切換武器在關卡各處獲得加分的功能。

SLAP FIGHT / ALCON (1985)
SLAP FIGHT / ALCON (1985)

TATSUJIN / TRUXTON (1988)

簡介:此款是奠定「Toaplan」視覺畫風的縱向卷軸射擊遊戲,具有 3 種指定的強化射擊、畫面上方巨大的骷髏模樣炸彈、能同時攻擊多架戰機的強大中型頭目。

TATSUJIN / TRUXTON (1988)
TATSUJIN / TRUXTON (1988)

HELLFIRE (1989)

簡介:「Toaplan」首款橫向卷軸射擊遊戲。具有切換射擊方向來瞄準各方向敵人的戰略性、獨創畫風和搖滾風格的背景音樂,帶來與科幻或軍事風截然不同的世界觀!

HELLFIRE (1989)
HELLFIRE (1989)

TWIN HAWK (1989)

簡介:此款作品為縱向卷軸射擊遊戲,與一般炸彈攻擊不同,最大的特徵是以召喚多數我方軍機來組隊的「幫手」系統。只要不被敵軍擊落,幫手就會在畫面上面持續幫忙對抗敵軍。和幫手合作,展開壓倒性的隊伍戰吧!

TWIN HAWK (1989)
TWIN HAWK (1989)

ZERO WING (1989)

簡介:此款作品為橫向卷軸射擊遊戲,特徵是名為「獵犬光束」的獨創武器,能捕捉敵人當作盾牌,或將其發射出去攻擊。同時也是在其他作品也有出現的「Toaplan」的吉祥物「皮皮洛星的外星人」的出道作品。

ZERO WING (1989)
ZERO WING (1989)

VIMANA (1991)

簡介:此款作品為縱向卷軸射擊遊戲,特徵是擁有能集氣發射的射擊系統,發動時可在周圍展開保護玩家的「環狀炸彈」。以印度神話為題材,遊戲畫風也令人印象深刻。

VIMANA (1991)
VIMANA (1991)

TRUXTON II (1992)

簡介:此款作品為科幻射擊《TATSUJIN》的續作。以「超越達人,成為王者!!」為口號,加上超越前作的超高難度,就像是「Toaplan」對喜愛射擊遊戲的玩家送出的挑戰書。

TRUXTON II (1992)
TRUXTON II (1992)

V・V / GRIND STORMER (1993)

簡介:此款作品為戰略型縱向卷軸射擊遊戲,採用了《SLAP FIGHT》的量條式強化系統。取代了先前「Toaplan」一貫的炸彈方式,改為盾牌裝備,需根據戰況來靈活運用各種武器。新增道具強化 & 炸彈的海外版本《GRIND STORMER》也收錄其中。

V・V / GRIND STORMER(1993)
V・V / GRIND STORMER(1993)

對應平台:PS4、PS5、Nintendo Switch

唔止生成仿真 Figure!AI 無中生有圖像生成心得

Place the girl in first image into the second image, standing beside the people sitting beside table. Match the color tone, light and shadow.
Place the girl in first image into the second image, standing beside the people sitting beside table. Match the color tone, light and shadow.

呢幾日大家好開心咁用 Nano Banana 嚟整 Figure 人偶,不過其實圖生文係好自由嘅嘢,只要有創意都不妨寫成提示句睇下 AI 可以生啲乜嘢出嚟,最重要係你想有嘅細節要講清楚。例如朋友聚餐紀念照通常都係半身相兼背景邋雜,提示句講明「the whole table and people」,AI 就會識得包含成圍枱所有人,仲會醒目到幫你加返影唔到嘅下半身、枱底等等細節。

一般聚餐紀念照只有枱面上半身,背景邋雜,有啲人甚至影唔到肩膊⋯⋯
一般聚餐紀念照只有枱面上半身,背景邋雜,有啲人甚至影唔到肩膊⋯⋯
只要明確指出想要乜嘢,AI 就會嘗試抽出重點,加返啲細節。(Nano Banana 生成)
只要明確指出想要乜嘢,AI 就會嘗試抽出重點,加返啲細節。(Nano Banana 生成)

除咗抽取相中人嚟生成圖片之外,仲可以無中生有。例如筆者今日搵唔到合用嘅標題相,諗起多年前嘅 OS 擬人化熱潮,於是就隨手寫咗句:

Design a girl character to represent Google Search AI Mode, Japan Anime Style, with Google Search Logo and blue, red, yellow, green color scheme. Standing pose
除了按圖製圖之外,亦可以憑空創造,左邊係 Nano Banana 生成,右邊係 ByteDance Seedream 3.0 生成。
除了按圖製圖之外,亦可以憑空創造,左邊係 Nano Banana 生成,右邊係 ByteDance Seedream 3.0 生成。

放到 LMArena 生成,出嚟嘅效果又唔錯。LMArena 嘅好處係同時用唔同嘅 Model 嚟生成圖像,可以比下效果,有時會有驚喜。例如在生成像真 Figure 方面效果唔錯嘅 Nano Banana,在設計日式動漫角色方面就顯得比較老套。反而偶然會生成「出位」相嘅 Seedream 3.0 所生成嘅角色,配色、髮飾、連身迷你裙、略低角度嘅叉腰站姿、內八字腳同高筒厚低波鞋配搭得好可愛,仲會自動生成合用嘅 Google Search AI Mode 背景。

再進一步,仲可以上傳返生成出嚟嗰張相上去,加入「Using the same character and background in the image」同動作指示,就可以繼續用同一個角色生成更多不同動作嘅圖片。

再上傳生成出嚟嘅圖片,加入動作提示,就可以繼續用同一個角色嚟生成更多圖像。
再上傳生成出嚟嘅圖片,加入動作提示,就可以繼續用同一個角色嚟生成更多圖像。

總之只要大家有創意,清楚寫明自己想要乜嘢,就可以試試用 AI 嚟實現。

Place the girl in first image into the second image, standing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people sitting. Match the color tone, light and shadow.
Place the girl in first image into the second image, standing at the right side of the people sitting. Match the color tone, light and shadow.

延伸閱讀

【STEM in Life】從長安種產荔枝看 STEM:一場跨越千年的智慧旅程

早前我帶學生到有「荔枝之鄉」美譽的廣州交流,我問他們荔枝有哪些品種,他們答得滔滔不絕:糯米糍、妃子笑、掛綠⋯⋯ 廣州荔枝的四大天王如數家珍,但當我追問「妃子笑」這名字的由來時,現場卻一片靜默。


其實,「妃子笑」源自唐代詩人杜牧的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描寫唐玄宗為博楊貴妃一笑,命人千里奔馳從廣東送荔枝入宮,諷刺宮廷的奢華與揮霍。最近上映的電影《長安的荔枝》,正是以此為背景,重構這段歷史,也讓我看見一場跨越千年的 STEM 智慧之旅。

小吏的挑戰:不靠權勢,只靠智慧

電影的主角李善德不是英雄,也不是高官,只是一名默默無聞的小吏。他被迫接下「荔枝使」的職責,要從嶺南把荔枝送抵長安,任務近乎荒謬。他面對三大難關:其一,路程超過五千公里,需跨越山嶺、河流與多個省份,地形險峻;其二,荔枝「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極易腐壞;其三,必須在三天內完成運送,只能日夜奔波、分段接力,幾乎是距離與時間的極限挑戰。當時沒有鐡道、公路,更加沒有飛機交通;只有靠人力和馬匹,因此這不只是送荔枝,更是一場與自然抗衡、與制度周旋、與命運角力的挑戰。

STEM 精神的實踐:從觀察到創新

李善德運用了 STEM 精神逐步拆解問題,首先展現出科學家的「觀察」能力。他記錄荔枝的腐壞週期,理解「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的特性,並嘗試以「格眼法」延長果實的保鮮時間。這種源自唐代的保鮮技術,包含四個關鍵步驟:

一是保留枝葉,連枝剪下荔枝,有助減緩水分流失;

二是通風儲存,使用竹簍或木箱,底部鋪濕布或草墊,保持微濕環境;

三是分層隔眼,每層果實以草紙或竹片隔開,避免擠壓腐爛;

四是控溫控濕,盡量維持低溫高濕。這套方法巧妙融合了生物學(果實呼吸)、物理學(濕度與通風控制)與工程設計(容器結構),在缺乏現代科技的年代,展現出古人如何運用觀察、假設、實驗、修正,來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與應用。

現代人可以把荔枝連同外皮枝葉用冰水浸泡一分鐘,放入透氣性好的塑膠袋內,外層則使用白報紙包覆,放置於冰箱底層即可保鮮,可保存10天以上。

李善德除了科學觀察,李善德更展現了工程師的規劃能力與數學家的邏輯思維。他重新設計運送路線,將整段旅程分段接力,設置中轉站、安排馬匹輪替與人力調度,最大限度壓縮時間與風險。這不只是體力的挑戰,更是對空間與時間的精密運算。

他必須預測荔枝在不同氣候條件下的變質速度,計算每段路程所需時間,又會利用表格和符號記錄荔枝的情況,並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做出最優配置。

這種思維模式,與現代物流中的運籌學、路線優化與風險管理如出一轍,展現了 STEM 精神中「用腦袋跑贏時間」的智慧。

荔枝的千年旅程:科技與文化的交織

李善德在唐代以格眼法與接力運輸完成千里送荔枝的壯舉,而今日的廣州,則以冷鏈技術、液氮凍眠與航空專線,讓荔枝「上午摘、下午到」。糯米糍、桂味、掛綠、仙進奉等「荔枝四大天王」不僅風味各異,更代表嶺南果品的技術結晶。從李善德的奔波,到現代物流的精準調度,荔枝的旅程不再是奢靡的奇蹟,而是科技與文化交織的日常。這不只是果實的傳遞,更是 STEM 精神在千年之間的延續與演化。

總結:STEM 屬於每一個敢於思考的人

《長安的荔枝》不只是歷史重構,更是一場關於人性與智慧的探索。李善德以一名小吏之身,在制度夾縫中展現科學的冷靜、工程的精密、技術的創新與數學的邏輯。他的故事提醒我們:STEM 精神不只存在於實驗室或高科技產業,而是屬於每一個願意思考、敢於嘗試的人。即使身處微末,只要有智慧與信念,也能改寫命運,成就不可能。


STEM Sir 參與創作的 STEM 科普漫畫 — 《STEM 少年偵探團》第 5 期最終回,以及全新作品 《STEM A+特攻》第 2 期經已出版,歡迎到各大書店,或 Playit.hk 網店購買。

eSIM 累事 ? iPhone 17 Air 或難在中國開售

根據 MacRumors 表示,iPhone 17 Air 或會全球統一採用無實體 SIM 卡設計,用家需要使用 eSIM 來使用電訊服務。不過中國的流動網絡普遍仍提供實體 SIM,如果 iPhone 17 Air 全面取消實體 SIM,會加速網絡轉推 eSIM?還是難以在中國成功開賣?

根據 MacRumors 表示,iPhone 17 Air 或會全球統一採用無實體 SIM 卡設計,用家需要使用 eSIM 來使用電訊服務。
根據 MacRumors 表示,iPhone 17 Air 或會全球統一採用無實體 SIM 卡設計,用家只能使用 eSIM 來使用電訊服務。

Apple 將於下星期 9 日 (香港時間 10 日凌晨 1 時)發表 iPhone 17 系列,當中或包括「史上最薄 iPhone」iPhone 17 Air ,機身厚度只有 5.5mm,由於機身纖薄難以容納實體 SIM 卡插槽,因此 iPhone 17 Air 將是第一款僅支援 eSIM 的機型。雖然是 iPhone 14 系列開始,Apple 在美國推出的版本,已經是全 eSIM 設計,國際版則是提供單實體 SIM + eSIM 的方案,僅中國和香港、澳門發售的 iPhone,才有雙實體 SIM 卡插槽的設計。這種安排主要是配合當地流動網絡轉行 eSIM 的進度。

傳統寶體 SIM 卡,即是使用雙卡雙待,也代表用家只能使用兩個電話號碼,當去外地旅遊或公幹時,就需要更換 SIM 卡,過程中有機會遺失或損毀。而 eSIM 則是儲存在手機中的虛擬卡,基本上手機可以儲存多張 eSIM 資料,再選擇使用哪一張,方便在外地隨時經 App 購買及使用數據漫遊。全 eSIM 手機基本上也可以同時容許兩張同時待用。就能同時登記多個號碼,也不用換卡。其實會比傳統 SIM 卡方便得多。而且 eSIM 登記只能使用一次,也減少盜用和轉到其他手機使用的風險。不過,中國大陸的消費者普遍認為 eSIM 限制了轉換手機的自由,儘管近年中國政府已開放了 eSIM 的應用限制,部分在中國發售的智能手機和 iPad 都有使用 eSIM,但網絡商和服務計劃的選擇就相對變得更少,而且難用到坊間較平價的收費選擇。例如現時在 Apple 發售的 iPad Pro 有提供 5G eSIM 版本,在國內就只能選用中國聯通的 eSIM 使用 5G 網絡。

因此,如果 iPhone 17 Air 如果沒有實體 SIM 卡槽,或可能無法得到中國用家的青睞。又或者,如果因為 iPhone 17 Air 而刺激到中國的智能手機品牌,如華為、Oppo 等都攞出激薄版智能手機,或者會帶動中國 eSIM 的要受程度。

傳統 SIM 卡,一張 SIM只能使用一個號碼,即是使用雙卡雙待,也代表用家只能使用兩個電話號碼。
使用 eSIM ,就能同時登記多個號碼,使用漫遊數據,也不用換卡。其實會比傳統 SIM 卡方便得多。
使用 eSIM ,就能同時登記多個號碼,使用漫遊數據,也不用換卡。其實會比傳統 SIM 卡方便得多。

MacRumors 引述消息人士表示,Apple 要求歐盟地區的授權經銷商員工必須在 9 月 5 日前完成有關 eSIM 使用的培訓。雖然 eSIM 功能已存在數年,但這次 Apple 要求員工接受相關訓練,或代表未來的新機型將僅能透過 eSIM 來連接網路。如果未來香港行貨的 iPhone 也改用純 eSIM,大家會願意嘗試嗎 ?

Google 搜尋 AI Mode 擴展版圖 免 VPN 香港都用到 Gemini 2.5

Google 搜尋 AI Mode 擬人化
Google 搜尋 AI Mode 擬人化

Google 搜尋在今年 5 月 Google I/O 大會推出全新「AI Mode」,並結合 Google Gemini 2.5 模型,能針對用家的提問,提供更深入、全面的分析,能大大搜尋及工作效率。最近他們將 AI Mode 擴展至多個國家及地區開放試用,而香港的用家亦可以在毋須使用 VPN 的情況下使用得到。

目前 Google 搜尋 AI Mode 可理解為升級版的 Google Search 功能,與過往單向、一次性的 Google Search 截然不同,「AI Mode」能提供更深入、更全面的資訊。讓用家不用花時間查看每條搜尋結果。

有別於去年推出的 AI 資訊摘要(AI Overview),AI 採用交談式介面,並能將複雜的查詢分拆成多個子查詢,然後將搜尋結果彙整成一篇完整的回答。此外,AI Mode 亦具備承接上文下理和對答記憶,用戶能根據之前的回應來追問更多細節。

Google 搜尋在今年 5 月 Google I/O 大會中先開放 AI Mode 給美國用戶使用,現在就擴展至更多國家及地區。要進入 Google 搜尋 AI Mode 的方法亦很簡單⋯⋯

AI Mode 會在多個國家及地區開放試用,而香港的用家亦可以在毋須使用 VPN 的情況下使用得到。
AI Mode 會在多個國家及地區開放試用,而香港的用家亦可以在毋須使用 VPN 的情況下使用得到。
  1. 在電腦瀏覽器進入 Google.com 主頁
  2. 在搜尋欄下方的「Google offered in : 」選擇「English」
  3. 搜尋欄會出現 「AI Mode」按鈕,點擊並進入。
AI Mode 介面
AI Mode 介面
輸入「Compare Pixel 10 and iPhone 17」, Google 搜尋 AI Mode 不會單純顯示搜尋結果,而是會比較兩款新機的規格、功能去作出分析。
輸入「Compare Pixel 10 and iPhone 17」, Google 搜尋 AI Mode 不會單純顯示搜尋結果,而是會比較兩款新機的規格、功能去作出分析。

目前 AI Mode 會需要使用英語進行提問或搜尋,例如「Compare Pixel 10 and iPhone 17」, Google 搜尋 AI Mode 不會單純顯示搜尋結果,而是會比較兩款新機的規格、功能去作出分析。

請教 Google 提供 11 月到東京旅遊的一些建議,它亦很快提供一些建議,例如到新宿御苑;到皇宮附近看銀杏;到高尾山遠足等。雖然這些建議可能有點「大路」,但也是不錯的選擇。
請教 Google 提供 11 月到東京旅遊的一些建議,它亦很快提供一些建議,例如到新宿御苑、皇宮附近看銀杏、到高尾山遠足等。雖然這些建議可能有點「大路」,但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們再嘗試請教 Google 提供 11 月到東京旅遊的一些建議,它亦很快提供一些建議,例如到新宿御苑、到皇宮附近看銀杏、到高尾山遠足等。雖然這些建議可能有點「大路」,但也是不錯的選擇。

未來,Google 搜尋的 AI Mode 將會在手機版的 Google app 中使用得到,而目前仍可透過 google.com/aimode 來使用得到。不過要留意 AI Mode 僅提供搜尋及分析功能,如果想使用 Google 圖片及影片生成功能,仍然要透過 VPN 來使用 AI Studio 才可。

未來,Google 的 AI Mode 將會在手機版的 Google app 中使用得到,而目前仍可透過 google.com/aimode 來使用得到。
未來,Google 的 AI Mode 將會在手機版的 Google app 中使用得到,而目前仍可透過 google.com/aimode 來使用得到。

智能通訊+健康監測+定位追蹤 專為寵物而設 PetPhone 手機

唔少養寵物的主人,都會希望可以隨時隨地留意寵物一舉一動,過去推出一些餵食器、攝影機讓主人可以留意毛孩動向,而今日有個專為寵物通訊而設計的 PetPhone 帶到香港,不只是一個定位器,而是集實時雙向通話、先進定位追蹤、健康監測和社群互動於一體的全方位寵物照護裝備。

裝置體積輕巧,寵物使用亦沒有太大負擔。
裝置體積輕巧,寵物使用亦沒有太大負擔。

革命性雙向通訊功能

PetPhone 提供軍綠色和粉色兩種選擇,最引人注目的是其雙向通話功能。不論您身在何處,都能隨時與寵物進行即時語音溝通。這項功能不僅能在您外出時減輕寵物的孤獨感,更能在緊急情況下發揮作用。通過清晰的揚聲器,您的聲音能夠立即傳達給寵物,營造出您仍在身邊的感覺。

精準的定位系統

將 PetPhone 扣到頸繩,就可以了解寵物一舉一動,同佢溝通。
將 PetPhone 扣到頸繩,就可以了解寵物一舉一動,同佢溝通。

PetPhone 採用六種先進的定位技術,包括 GPS、AGPS、LBS、藍牙、Wi-Fi 和主動雷達,確保在各種環境下都能精確定位您的寵物。不論是在城市的高樓大廈間,還是在郊外的開闊地帶,PetPhone 都能提供令人放心的追蹤表現。

AI 智能健康監測

PetPhone 配備了先進的活動監測功能,能夠跟蹤記錄寵物的日常活動數據。系統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學習並理解寵物的正常活動模式,如果檢測到寵物活動量顯著下降,會立即發送健康警報通知主人。

PetPhone 除了提供健康監察,亦能為毛孩認識新朋友,並建立一個寵物社群。
PetPhone 除了提供健康監察,亦能為毛孩認識新朋友,並建立一個寵物社群。

這種主動的健康監測系統可以幫助寵物主人及早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應用程式清晰地展示活動數據,還允許用戶一鍵分享到社交媒體,以及在寵物需要更多運動時發送健康提醒。對於現代繁忙的寵物主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理想的健康管理助手。

為舒適與耐用而設計

PetPhone 在設計上充分考慮了寵物的舒適度和裝置的耐用性。整個裝置重量僅 37g,尺寸為 55×33×18.5mm,適合 3.5kg(7.7 磅)以上的寵物佩戴,不會給寵物帶來任何負擔。

IP67 防水等級確保 PetPhone 能夠應對雨水、泥濘和飛濺等各種環境,不必擔心寵物玩水或在雨天外出。600mAh 的可充電電池提供長達 5 天的使用時間,減少了頻繁充電的麻煩。磁性充電接口設計使充電過程簡單方便。

竉物身處任何位置都可以輕鬆掌握。
竉物身處任何位置都可以輕鬆掌握。

豐富的附加功能

除了核心的通訊和追蹤功能外,PetPhone 還提供多種實用功能,例如燈光和聲音尋找功能,可以在近距離尋找寵物時,通過應用程式啟動 PetPhone 的 LED 指示燈和聲音提示,幫助快速定位。又有音樂安撫功能,以播放舒緩的音樂來安撫和舒緩寵物的情緒,特別適合在寵物感到焦慮或不安時使用。當中更有寵物社區,用戶可以在 PetPhone 應用程式內建的社區功能,讓寵物主人可以分享經驗、尋求建議,甚至為寵物安排社交活動。而內置的 G 感應器可以準確檢測寵物的運動狀態和姿勢變化,提供更全面的活動監測。

裝置有一系列歌單為寵物播放音樂。
裝置有一系列歌單為寵物播放音樂。

GlocalMe 移動應用程式

PetPhone 必須與 GlocalMe 移動應用程式配合使用。應用程式提供位置服務和按需付費選項,用戶需要在應用程式內訂購服務套餐。所有新裝置都附帶免費試用服務,激活後即可立即使用。應用程式界面清晰直觀,提供使用記錄和歷史數據一目了然的視圖,支援遠程裝置管理,並提供 24/7 在線客戶支援服務。這確保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都能得到及時幫助。

價格與市場定位

PetPhone 會在 csl 率先以月費形式獨家發售,港幣 $58 元,可享用 GlocalMe PetPhone 寵物智能手機服務以及包含每月 5GB 本地流動數據,使用量超出後本地流動數據速度將限制於最高 1Mbps,客戶須簽訂 24 個月服務合約,並附送一年手機保養服務。

考慮到其提供的全面功能,這一價格算是有相當的競爭力。對於那些視寵物為家庭成員並願意投資於寵物健康和安全的主人來說,與市場上其他只提供基本 GPS 追蹤的產品相比,PetPhone 的雙向通話和 AI 健康監測功能顯著提升了其使用價值。

誓死追殺 Nintendo Switch 2?傳 Sony 研發手提版 PS6

今年 6月,任天堂推出新一代 Nintendo Switch 2,市場似乎都幾受落。不過近日業界再傳出另一著名日廠 Sony 有意再戰手提遊戲機市場,秘密研發手提版 PlayStation 6,會否再掀起手提機激戰?

其實早於今年 4 月,市場已謠傳 Sony 有意推出手提版 PS6,不過今次消息又是來自 YouTube 爆料大神 MLID(Moore’s Law Is Dead),雖然該頻道一直以亂吹新聞作招徠,但有時其節目內容都會頗詳細,又再添幾分可信性。手提版 PS6 會使用 AMD 代號 Canis 的晶片,由台積電 3nm 製程代工生產,面積為 135mm2,擁有 4 顆 Zen 6c 高效能核心及 2 顆 Zen 6 LP 低功耗核心,並整合 16CU 的 RDNA 5 架構 GPU,以及高達 48GB 的 192-bit LPDDR5X 記憶體。

影片提到,手提版 PS6 會使用 AMD 代號 Canis 的晶片,規格以手提機種來說確實強勁。

較特別的是,這款手提版 PS6 據傳也將包含一個底座(Deck)的電視模式,類似於 Nintendo Switch 設計,透過外置供電,可令主機的 RDNA 5 GPU 從 1.2GHz 大大提升至約 1.65GHz 更高時脈運作,帶來更強性能。於電視模式時,手提版 PS6 光追性能亦達 PS5 的 1.3 至 2.6 倍。然而,如遊戲沒針對手提版 PS6 優化,其光柵性能可能較 PS5 略低。當然以其預估性能來說,已較現有手提遊戲的大幅提升。

今次有關手提版 PS6 的爆料相當詳細,增加幾分可信性,但是真是假仍是未知之數。

手提版 PS6 其他規格尚包括一個 MicroSD 插槽、M.2 SSD 插槽、支援觸覺震動(Haptic Vibration)、雙咪高峰,以及備有觸控屏幕。MLID 表示,手提版 PS6 預計於 2027 年生產,並有望於該年秋季登場。究竟傳聞是否屬實,或者還要等多 2 年才可知道。不過遊戲市場變化極快,要積極打擊 Nintendo Switch,Sony 可能會進一步加速推出產品也說不定。

來源: MLID

號稱兼容 NVIDIA CUDA?阿里巴巴研發新 AI 晶片

NVIDIA 目前在全球 AI 晶片市場獨領風騷,遙遙領先,但中國不愛被弱化的 H20,廠商只好全力追趕,推出自家的 AI 晶片。據悉,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正積極研發新一代 AI 晶片,並有望兼容 NVIDIA CUDA 平台。這款晶片能否成為 NVIDIA H20的「平替版」,從而改變中國晶片產業落後的局面?

隨著地緣政治變化,中美科技對抗日趨激烈,AI 技術的發展成為兩國博弈的核心焦點。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美國禁令的限制下,阿里巴巴很可能無法委託台積電生產新款 AI 晶片,因此或轉向尋求中芯國際幫助,採用 7nm 製程代工生產。

雖然這一製程技術較台積電落後數代,但已足以與華為、寒武紀等中國企業同類產品競爭。阿里巴巴的新晶片採用異構計算架構,整合大量計算單元與高容量記憶體,單卡算力預計達到 300-400TOPS(INT8),與 NVIDIA H20 約300TOPS 性能相當,旗鼓相當。

NVIDIA H20 雖已獲准出口至中國,但後者不希望依賴 NVIDIA 晶片,因此積極要求國內廠商加緊研發 AI 晶片。阿里巴巴研發的國產新 AI 晶片便是其一。

這款晶片的另一亮點在於其對 NVIDIA CUDA 技術的支援。據悉,阿里巴巴透過動態指令翻譯層實現與 CUDA 生態系統的無縫銜接,有助企業快速部署並轉換至其 AI 晶片系統,大幅降低應用門檻及兼容問題。然而,有消息指出,該晶片主要針對 AI 推論能力進行優化,若用於模型訓練所需的龐大運算需求,則表現可能難以與 NVIDIA 匹敵。儘管NVIDIA H20 已獲准出口至中國,惟中國政府仍不願受制於人,積極推動國內科技巨頭加速研發自主產品,力求在這場科技競賽中抗衡甚至超越對手,未來戰況如何仍然值得關注。

來源: WSJ

【ZCOPE】屋企安全升級!Tapo 4K IP Cam 人面辨識、AI 偵測,打造智能家居防護網!

屋企裝返支 IP Cam 已經好平常,但點解仲要揀 4K IP Cam 呢?相比傳統 FHD,4K 解像度足足高 4 倍,就算放大畫面都清晰見到細節,夜視亦更加清楚,對於大範圍監控特別有用。今次蛇叔會同大家介紹 TP-Link Tapo 系列 4K IP Cam,包括室內外、插電同電池款,仲支援 AI 偵測、人面辨識,甚至智能家居聯動。想知點解 4K IP Cam 係未來趨勢?即刻睇片了解!


ZCOPE 友加入頻道!請大家多多支持!!!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UHQK4Zv55dusPVfdy0jGw/join

YouTube: 按此
Telegram: 按此
IG: 按此
FB: 按此
Twitter: 按此

修例限車頭只准放兩部手機 的士電話陣將消失?

大家在乘搭的士,相信都會見過司機將多部手機放在儀表板附近,並同時使用多部手機來搶單、派單的壯觀畫面。不過這個情況將會消失。根據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美寶週六在週刊網誌中透露,為提升道路安全,當局將於明年 1 月起禁止在車內儀表板放置超過兩部手機。此舉是政府改善的士服務質素及提升香港旅遊吸引力的措施之一,旨在加強安全保障、提高司機專業水平及減少糾紛。

大家在乘搭的士,相信都會見過司機將多部手機放在儀表板附近,並同時使用多部手機來搶單、派單的壯觀畫面。
大家在乘搭的士,相信都會見過司機將多部手機放在儀表板附近,並同時使用多部手機來搶單、派單的壯觀畫面。

相關措施計劃於下月提交立法修訂案,限制駕駛者在行車期間在儀表板放置超過兩部手機。此項規定將於明年 1 月 25 日生效,適用於所有駕駛人士。目前全港超過四萬名活躍的士司機中,部分司機因習慣行駛時,會同時操作多部智能手機及裝置來接單,讓人質疑會否忽略行車安全。而現行《道路交通條例》僅針對駕駛時接聽電話的行為作處罰,違者最高只罰款 $2,000 港元。所以當局希望作出修訂來填補漏洞。

據知早已經有司機會改用大屏幕平板電腦,一次過開啟多個接單應用,效果比使用多部手機更方便。
據知早已經有司機會改用大屏幕平板電腦,一次過開啟多個接單應用,效果比使用多部手機更方便。

新規定下,所有駕駛者在行車期間在儀表板不能放置超過兩部手機,不過據知早已經有司機會改用大屏幕平板電腦,一次過開啟多個接單應用,效果比使用多部手機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