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56

【場料】黃金有腦節!夏日狂歡換現金券

黃金有腦節!夏日狂歡換現金券

下星期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灣仔電腦節開幕日,作為「死對頭」的腦場在早前就傳出不搞抗衡的優惠活動。結果傳聞在本星期就不攻自破,皆因黃金早在上月中旬初,各租客及業主就已經收到下星期的「電腦節 2025」通告,雖然當時通告上仍未有詳細內容,但本星期終於落實最終方案,最終腦場電腦節將會在本月 21 至 25 日進行,早灣仔電腦一天。而活動期間,商場會派發限量的 $50 現金券,並且會有滿購送現金券活動,$300 送 $20、$1,000 送 $80。與之前一樣今次亦會有優惠產品場刊,其中有舖更以 SONY 最新無線耳機限量價發售作招徠,可能整體優惠未必驚天地,但今年「生意好」下,相信大家應該都會體諒。

傳英特爾有機會變國企 推進美國晶片國家安全政策

《彭博》報道,美國政府或考慮入股英特爾。美國總統特朗普 (Donald Trump) 視晶片為國家安全政策,入股英特爾可能出自這考慮。受消息刺激,英特爾股價昨日在交易時段升逾 7%,收市後再上 2.6%。

英特爾股價在 8 月 14 日開始抽升,成為過去三個月高位。

英特爾行政總裁陳立武在星期一在白宮與總統跟內閣會面。會後特朗普稱,陳立武將與團隊商討,將下星期提交建議。所指的建議可能是《彭博》引述消息人士的持有英特爾股票。

特朗普在 8 月 7 日突然發貼文要求陳立武立即辭職,別無他選,引起業界熱議。消息直指與陳立武早年的晶片創業投資有關,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引發國家安全疑慮。不過陳立武在今星期一(8月11日)前去白宮與特朗普、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和財政部長 Scott Bessent 見面,會後獲特朗普高度讚揚。而重點在陳立武將會提交解決建議。

雙方未有具體透露會面內容,而《彭博》的報道稱消息人士指出,英特爾期間主動提出潛在的投資或合作建議,正合特朗普的意願,團隊在今星期內繼續商討細節。目前未有消息披露美國政府的入股細節。

特朗普還希望幫助英特爾推進俄亥俄州設廠計畫。英特爾上月曾表示,若沒有其他客戶委托製造生產晶片,可能分拆製造晶片業務,目前已放緩投資建設俄亥俄州的新晶圓工廠。

特朗普視晶片為國家安全策略,自第一任期已積極拉攏台積電在美國設廠,經多年興建,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先進晶圓廠預計今年內可投產 4 納米晶片。特朗普又限制 AI 晶片輸出中國,早前才放行 NVIDIA 和 AMD 的中國特供限制晶片,唯條件是政府收取 15% 訂單收入。

至於美國政府入股私人企業,過往一直有同類做法,只是主要救助大得不能倒的財困公司,例如金融海嘯期間曾入股保險公司 AIG、多間銀行、房貸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不過,英特爾目前未見財困,即使失去市場領先地位、公司市值去年縮水六成,但每年收入穩企超過 500 億美元,毋須獲聯邦政府援助。

8 大 AI 模型國際象棋大激鬥 OpenAI o3 三戰全勝霸氣封王

8 大 AI 模型國際象棋大激鬥 OpenAI o3 三戰全勝霸氣封王

現今 AI 大模型無論在文、理、商、工科都「叻到癲」,淵博知識仿如鯨吞百科全書、教科書與專業期刊,面對無所不知的 AI,人類有時都難免感到幾分尷尬。不過 AI 之間都要分出高下,早前 8 款通用型 AI 大模型就參加了一場國際象棋比賽,OpenAI o3 以三戰未嘗一敗的無敵姿態擊倒對手,絕對係近期科技界極為精彩的對決。

AI Chess Exhibition Tournament 已於 8 月初舉行,8 大 AI 大模型成為參賽選手。
AI Chess Exhibition Tournament 已於 8 月初舉行,8 大 AI 大模型成為參賽選手。

由 Google 旗下 Kaggle 舉辦的「AI Chess Exhibition Tournament」已於 8 月初舉行比賽,並於 8 月 14 日公布賽果。參賽的選手就有多款炙手可熱 AI 大模型,包括 Anthropic Claude Opus 4、DeepSeek-R1、Google Gemini 2.5 Pro、Google Gemini 2.5 Flash、Moonshot AI Kimi 2-K2-Instruct、OpenAI o3、OpenAI o4-mini 以及 xAI Grok 4。

初賽中 OpenAI o3、o4 mini、Google Gemini 2.5 Pro 和 Grok 4 均表現亮眼,各自以 4:0 擊敗對手;晉級次輪後,OpenAI o3 再以 4:0 之姿擊敗同門 o4 mini,而 Grok 4 則以 3:2 苦勝 Google Gemini 2.5 Pro。最後冠軍戰則再由 OpenAI o3 以 4:0 橫掃 Grok 4,季軍戰則由 Google Gemini 2.5 Pro 擊敗 OpenAI o4 mini。

最後賽果由 OpenAI o3 以無敵姿態勝出,表現之佳令大家驚訝。
最後賽果由 OpenAI o3 以無敵姿態勝出,表現之佳令大家驚訝。
比賽最終由 OpenAI o3 奪得金牌、 xAI Grok 4 得銀牌,Google Gemini 2.5 Pro 得銅牌。
比賽最終由 OpenAI o3 奪得金牌、 xAI Grok 4 得銀牌,Google Gemini 2.5 Pro 得銅牌。

其實今次比賽對於 AI 發展來說確實別具意義。因為有別於以往 AlphaGo 及 Deep Blue 等專門訓練奕棋的某些模型,這些通用型 AI 大模型就像人類一樣學習掌握遊戲規則,並利用推理邏輯操作遊戲策略對戰,可說是邁向 AGI(通用人工智能)的一個里程碑。不過一眾 AI 大模型的表現實在可圈可點。

觀戰的現任世界棋王 Magnus Carlsen 形容這些模型的棋感尤如「天賦很高但不懂棋子走法的孩子」,他強調這些大模型就算語言處理實力強勁,但下棋表現仍然相當幼嫩,約等於 800 ELO 左右。他指出,Grok 4 在關鍵時刻出現嚴重失誤,例如在關鍵時刻無可挽回地損失重要棋子,這與 OpenAI o3 更為穩定的策略走法形成鮮明對比。

至於另一位大師級棋手中村光則聚焦於兩款 AI 選手截然不同的策略和錯誤管理。中村指出,Grok 4 飽受多次戰術性失誤困擾,而 OpenAI o3 則可將錯誤減到最少,並在整場比賽中保持一致且連貫的策略思路。看來 AI 大模型要在棋壇稱霸,以至實現更多推理、模擬等高層次任務,仍然要加倍努力。

來源:Kaggle

LastPass 事件前車可鑒 Plex Media Server 發布補丁籲用戶盡快更新

Plex Media Server
Plex Media Server

著名的自建媒體伺服器軟件開發商 Plex 今日發布旗下 Plex Media Server 更新版本 1.42.1.10060,修補由用戶報告的一個安全漏洞。這讓人回想起 2023 年一款受歡迎的密碼管理軟件 LastPass,因為工程師未有及時更新家中 Plex Media Server,最終導致 LastPass 大量用戶的密碼庫和個人資料外洩,令 LastPass 名譽掃地的事件。

先說說今次 Plex Media Server 更新,據 Plex 方面表示他們是收到用戶報告,指發現版本 1.41.7.x 至 1.42.0.x 存在漏洞,因此發布版本 1.42.1.10060 來修補,並向安裝了那些版本的用戶發出通知,呼籲大家盡速更新。大家可以透過 Plex Media Server 的更新功能來下載更新。伺服器安裝在 NAS 上的話也可以下載更新檔後,透過 NAS 套件中心進行手動安裝。

登入 Plex Media Server 後,進入 Settings 頁面,在左邊選單 Settings 區段進入 General 頁面,就可以查看版本和檢查更新。
登入 Plex Media Server 後,進入 Settings 頁面,在左邊選單 Settings 區段進入 General 頁面,就可以查看版本和檢查更新。

員工疏於更新.知名密碼軟件被入侵

Plex Media Server 的保安更新之所以成為 Reddit 花生友的討論題材,是因為 2023 年一宗黑客入侵事件。當年一款受歡迎的密碼管理軟件 LastPass 因為被黑客入侵,導致大量用戶個人資料和保存在該公司雲端伺服器的密碼庫洩漏。

當年一名 LastPass 工程師因為疏於家中 Plex Media Server 的更新,結果被黑客利用來竊取 LastPass 伺服器的登入憑證。
當年一名 LastPass 工程師因為疏於家中 Plex Media Server 的更新,結果被黑客利用來竊取 LastPass 伺服器的登入憑證。

話說黑客利用 2022 年 8 月一次早期攻擊所取得的資料,掌握了 LastPass 開發人員的資料,當中一名軟件工程師家中安裝了 Plex Media Server,但多年來都沒有更新,存在一個其實早已在 2020 年修補了的漏洞。黑客就利用那伺服器軟件有漏洞的鏡頭上傳功能,上傳包含鍵盤側錄功能的惡意程式到工程師的電腦,從而取得 LastPass 伺服器的登入憑證,最終竊取到用戶的資料和密碼庫。事件後更揭發 LastPass 的保安原來相當鬆懈,密碼庫竟然只是部分加密而非完全加密,這令 LastPass 聲譽嚴重受損。

有這前車之鑒,大家真的別小看任何一個程式的更新,丟著不管可能會成為黑客入侵的跳板啊。

今年度動作最大的電視更新   LG OLED evo AI G5 評測

針對消費者市場的電視機每年都會更新機款,以影音產品來說,已經是升級最頻密的產品類別。不過消費者更換電視機的密度卻不似智能手機有二手市場來支持,通常也只是壞機換機或者搬新屋才會換電視,而就算是一兩年前推出的舊款機,聲畫質素水平其實不差,但價格就有大幅折讓。因此每年新推出的電視機,特別是旗艦機款,都要有相當強的技術升級支持,才能夠吸引到準買家的青睞。而 LG 今年的旗艦 OLED 電視 G5 系列,就是近幾年最大的一次 OLED 技術升級,畫質改善極其明顯,對畫質有要求的準買家來說,足以一步到位。

LG 今年的旗艦 OLED 電視 G5 系列,就 OLED 技術作重大的升級。
LG 今年的旗艦 OLED 電視 G5 系列,就 OLED 技術作重大的升級。

LG 的 OLED 電視近年都有分幾個等級,包括真無線電視 M 系列、旗艦 G 系列、主流的 C 系列和經濟型號 B 系列。當中 G 系列(還有近年的 M 系列)每年都會率先採用最新的 OLED 屏幕技術,特別是 2023 年 G3 開始採用的 MLA 技術,一下子將亮度提升 70%,改善了 OLED 電視一向亮度不足,特別是在家居的日光環境下,足以不用遮光也有良好的觀賞效果。不過單靠提升亮度,未足以和當年同時出現的 QD-OLED 電視,在色彩飽和度方面作出競爭。這也是 LG 今年開始在 G5 採用新開發的 RGB Tandem OLED 面板的背景,這款新面板技術,可以進一步提高亮度之餘,也可以有比以往 OLED 電視更廣闊的色彩範圍。

Tandam OLED 與傳統 OLED 的分別

傳統 OLED 面板用的技術主要是利用有彩色濾光片的白色 OLED,第三代 OLED 面板 LG 用上了兩層藍色發光層,中間還加入一層黃色的發光層。

今年新採用的 Tandam OLED 屬第四代 OLED 技術,採用四堆疊串聯結構的 Primary RGB OLED,使用單獨的紅色、綠色和藍色發光層,每層都是由獨立的「發光層」發光,使每種顏色,都有自己專用光源,堆疊在一起,以取得更好的亮度、色彩和更新率。

LG 聲稱這種新技術,可以將 G5 畫面的峰值亮度,一下子推高到 4,000nits,達到媲美 Mini LED 電視水平,比去年的 G4 亮度高出 33%,同時耗電量只需 80%。這款電視的色彩純度也比其他 OLED 電視更高,足以和 QD-OLED 電視比較。LG 在 G5 上也使用了新的防反光塗層,以便在明亮的觀看環境中,也可以減少環境光反射而影響觀賞體驗。

G5 的色彩純度也比其他 OLED 電視更高。
G5 的色彩純度也比其他 OLED 電視更高。
採用 Tandam OLED 屏幕的 G5, 色彩漸變細節表現,明顯比傳統 OLED 更豐富。
採用 Tandam OLED 屏幕的 G5, 色彩漸變細節表現,明顯比傳統 OLED 更豐富。

Tandam OLED 與 MLA 的分別

LG 在 2023 年發表 OLED 面板的 MLA 技術,並用於當時的 G3 型號中,當時 MLA 可算是 OLED 技術的大突破,可以將亮度大幅提升,回應 Mini LED 電視的攻勢。而 2024 年更推出第二代 MLA 技術,及採用於 G4 系列電視中。

MLA(微透鏡陣列)的工作原理,是在 OLED 像素上加上一層微透鏡層,令光線通過時可以聚焦面向觀看者,這樣就可以沿用白色OLED 面板的構造下,提升畫面亮度高達 30%。

MLA OLED 改善了 OLED 電視的亮度表現,但色彩表現上卻未能更進一步。
MLA OLED 改善了 OLED 電視的亮度表現,但色彩表現上卻未能更進一步。

當然,看到這裡,會知道 MLA 技術雖解決了 OLED 電視一直以來亮度不足的弱點,但色彩表現上,就未能更進一步。所以 MLA 技術用了短短兩代,就被 Tandam OLED 取代。當然,我們期待有一日 LG 可以將 MLA 技術下放到中階的 C 系列電視,始終 C 系列一直都是最高性價比的 OLED 電視選擇。

LG 要不斷開發和改良 OLED 面板技術,最主要原因,是面對 Mini LED 以及 QD-OLED 的競爭,隨著製程變得精良,Mini LED 的密度排列可以更細密,透過高性能圖像處理器運算的光控分區,比起幾年前已變得更精準,進而提升畫面的對比度同時擁有極高亮度。至於 QD-OLED 則是將 OLED 結合量子點技術,在基礎的藍色 OLED 層上,加入量子點層進行色彩轉換,令畫面出來的色彩更豐富。不過 QD-OLED 轉換的過程中,畫面的亮度會受到影響,所以有使用 QD-OLED 的電視品牌,都不會將 QD-OLED 視為旗艦型號,而是將亮度最高的 Mini LED 型號作主打。當然喜歡 OLED 畫質取向的用家,都會作出選擇。

LG G5 畫面取向的轉變

了解過今年 OLED 技術的轉變後,可以了解一下今年度 LG G5 系列電視的特色,作為首款採用 Tandam OLED 技術面板的電視,LG G5 也同時搭載第二代 Alpha 11 AI 處理器,除了和以往一樣支援 4 個 HDMI 2.1 連接埠,遊戲方面則支援 4K @ 165Hz 更新率,當然少不得的有 Dolby Vision 的動態 HDR 格式,以及重點的 LG 遊戲優化器圖像模式。今代 LG 電視都使用 WebOS 25 版本,加入了 Game Portal 介面。只要用藍牙連上遊戲手掣,就可以玩到來自 GeForce NOW、Alazon Lura、 Blacknut 和 Boosteroid 平台的遊戲。同時也有更完備的 AI 智能助理功能,當中 AI Voice ID 可以分析用家的語音特徵,用自己的聲音就能選用個人化建議,利用 AI 搜尋內容推薦,以及排解電視機的設定問題。

G5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可以在 Dolby Vision 下使用 Filmmaker Mode,簡單說就是收看 Netflix 及 Disney+ 上一些支援 Dolby Vision 的影片時,也能啟用 Filmmaker Mode 讓畫面既能保持高亮度及層次感的同時,亦能展現更具電影感的色彩效果。

接駁電腦後可看到 G5 會支援 4K120Hz 顯示。
接駁電腦後可看到 G5 會支援 4K120Hz 顯示。

LG G5 有 55″、65″、77″、83″ 型號,測試的是 65″ 型號,外觀上,G5 和以往 G 系列一樣都是以 One Wall Design 超薄邊框為主,掛牆後可以緊貼牆身,產品附有無縫纖薄掛架。如想座枱安裝,則可免費訂購座枱配件,只要購買時提出要求送貨提供便可。

基本規格上,LG G5 有 4 個 HDMI 2.1,支援 48Gbps 傳輸,去除一個 eARC 功能插頭,其餘 3 個都可接駁電腦或遊戲主機,進行 4K @ 120Hz 或以上的遊戲模式,接駁上比較方便。

AI 功能應用

新的 AI Magic Remote 加入了 AI 語音操作按鍵,可以控制電視設定,以及尋找網上的影音內容。
新的 AI Magic Remote 加入了 AI 語音操作按鍵,可以控制電視設定,以及尋找網上的影音內容。

今代 G5 採用了全新的 LG AI Magic Remote,會設有 AI Button。而電視的系統更整合了 Microsoft Copilot,將提供包括 AI Voice ID、AI Search 及 AI Chatbot 等 AI 功能。除了一般的影片搜尋,更可透過語音來查詢資料,甚至可幫手規劃行程。雖然 LG 官方指目前系統只能支援英文,預計在今年年底將透過系統更新去支援中文,但我們在實際使用時,發現其實系統會聽得懂廣東話,只要講得慢一點就可以。

註冊 Voice ID 後,電視會辨認用家的聲音,並作出回應。
註冊 Voice ID 後,電視會辨認用家的聲音,並作出回應。
AI Chatbot 可用來快速為電視的各項功能進行設定。
AI Chatbot 可用來快速為電視的各項功能進行設定。

另外,作為以網絡串流內容為主的大勢所趨,LG G5 已支援 Wi-Fi 6,但有線網絡接頭卻只有 100Mbps,雖然能滿足 Netflix 4K 的 25Mbps 的建議網絡速度要求,但規格上看來有點落後,想有更快上網表現的話就要考慮電視機擺放位置的 Wi-Fi 覆蓋表現。

SPEC

型號:OLED65G5PCA
顯示屏幕:4K OLED
刷新率:120Hz(最高 165Hz)
影像處理器:a11 AI Super Upscaling 4K
HDR:Dolby Vision、HDR10 、HLG
FILMMAKER MODE : 有
遊戲模式:NVIDIA G-Sync 、AMD FreeSync、HGIG、ALLM、VRR、Dolby Vision for Gaming (4K 120Hz)
作業系統:webOS 25
聲音系統:4.2ch
聲音輸出:60W
影像輸入:HDMI 2.1 x4 、eARC (HDMI 2)
網絡連接:LAN (100Mbps)、Wi-Fi 6,BT 5.3
尺吋:1441 x 910 x 263mm(機身不連座枱架)
重量:27.3kg
建議零售價:HK$30,980
查詢:LG 香港

Google、OpenAI 雙 AI 加持 HTC 以智能眼鏡 VIVE Eagle 殺入戰場

VIVE Eagle

智能眼鏡大戰靜靜地拉開戰幕,廠商都相繼發表他們的產品。繼小米和 Samsung 之後,下一個加入戰場的就是 HTC,他們今日發表 AI 智能眼鏡 VIVE Eagle。不過這眼鏡暫時只在台灣地區發售,售價為 15,600 元新台幣,折合港幣 $4,082。

HTC 殺入 AI 智能眼鏡戰場,宣布推出 VIVE Eagle,但暫時只在台灣地區推出。
HTC 殺入 AI 智能眼鏡戰場,宣布推出 VIVE Eagle,但暫時只在台灣地區推出。

VIVE Eagle 像 Ray ban Meta 智能眼鏡一樣採用厚框設計,但就用上了透明物料透出內部零件,看起來也相當有型。重量方面僅為 49g,配搶可調校的鼻墊,適合全天佩戴。鏡片方面就與 ZEISS 合作,採用他們的 Sunlen UV400 太陽鏡鏡片。

VIVE Eagle 採用透明的粗框設計,頗有個性。鏡片則採用蔡司 ZEISS Sunlen UV400 太陽鏡鏡片。
VIVE Eagle 採用透明的粗框設計,頗有個性。鏡片則採用蔡司 ZEISS Sunlen UV400 太陽鏡鏡片。

硬件規格方面,VIVE Eagle 採用 Qualcomm 的 Snapdragon AR1 Gen 1 處理器,備有 4GB RAM 和 32GB 儲存空間,配搭 1,2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相片解像度為 3024 x 4032,而影片解像度則有 1512 x 2016 @ 30fps,加上 AI 自動水平校正和模糊偵測功能,用來拍攝 Shorts、Reels 等短視頻已經夠用。音響方面就採用開放式喇叭,配搭大尺寸單元和虛擬重低音,提供飽滿的音場同時抑制聲音外傳。收音方面就有 4 個波束成形陣列麥克風,1 個定向,3 個全向,提供清晰的語音通話和接收語音指令。

眼鏡臂上設有立體聲低音強化開放式喇叭。
眼鏡臂上設有立體聲低音強化開放式喇叭。

除了語音控制外,VIVE Eagle 同時備有觸控板、拍攝按鈕和 AI 按鈕,需要配搭 iOS 17.6 或以上的 iPhone 或 Android 10 或以上的 Android 手機,並按裝 VIVE Connect App 來使用。可以透過 Wi-Fi 6E 或 藍牙 5.3 作無線連接。電池電量為 235mAh,單次充電可待機 36 小時,持續播放音樂 4.5 小時或連續通話超過 3 小時。充電方面就採用磁吸式設計,使用專用的充電線吸到眼鏡柄上的接點,10 分鐘就能充 50%,23 分鐘可充至 80%。防水防塵性能為 IP54。

採用磁吸線充電,10 分鐘就能充至 50%。
採用磁吸線充電,10 分鐘就能充至 50%。

Google Gemini、OpenAI GPT 雙 AI 加持

與其他推出智能眼鏡的品牌不同,HTC 沒有強行獨自開發 AI 模型,而是老老實實地找 Google 和 OpenAI 支援,用戶可以可以選擇使用 Google Gemini 或目前為 Beta 版的 OpenAI GPT 模型。功能上翻譯鏡到的文字外,還可以為用戶記下筆記、位置、待辦事項等內容外,亦可以利用語音來控制手機,功能與手機上的智能助理一樣。

左邊眼鏡臂上有 AI 按鈕,用以呼叫 AI 助理。
左邊眼鏡臂上有 AI 按鈕,用以呼叫 AI 助理。
透過語音呼叫助理、紀錄事項、播放音樂。
透過語音呼叫助理、紀錄事項、播放音樂。

在保障用戶和周圍其他人的私隱方面,VIVE Eagle 會將用戶資料加密和匿名化處理,HTC 保證不會用來販賣和訓練模型。而在拍攝方面,如果眼鏡沒有戴上,又或者提示拍攝的 LED 燈被遮蓋都不會拍攝。

VIVE Eagle 有紅、黑、咖啡和灰色 4 種顏色和 M、L 兩種尺寸,售價為 15,600 元新台幣(約港幣 $4,082) ,8 月 14 日至 31 日期間在官方網站限時預購,但只在台灣地區發售,亦可以到台灣 2020EYEhaus 或台灣大哥大門市試戴。

VIVE Eagle 有紅、黑、咖啡和灰色 4 種顏色和 M、L 兩種尺寸選擇。
VIVE Eagle 有紅、黑、咖啡和灰色 4 種顏色和 M、L 兩種尺寸選擇。

中國 DeepSeek 新模型再三延後發表 據指問題出在訓練硬件華為昇騰晶片

中國 DeepSeek 新模型再三延後發表 據指問題出在訓練硬件華為昇騰晶片

今年初中國的 AI 創業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突然出現,震驚西方業界。不過 DeepSeek-R1 的下一代模型原本打算在 5 月推出,惟至今仍然未見蹤影。《金融時報》報道,DeepSeek-R2 遲遲未能推出的原因,源自使用華為昇騰晶片令訓練工作受阻。據報目前已轉用 NVIDIA H20 訓練。

美國限制先進晶片出口,迫使中國 AI 企業轉用國產晶片訓練模型。
美國限制先進晶片出口,迫使中國 AI 企業轉用國產晶片訓練模型。

《金融時報》引述 3 位消息人士報道,深度求索正在使用華為昇騰晶片訓練下一代模型 R2,不過連番出現技術問題,是主要原因導致新產品押後超過 3 個月。報道又指,華為曾派工程師到深度求索辦公室駐場,即場解決所遇到的技術問題,不過仍未能順利訓練模型,反映中國晶片的穩定性、傳輸效能,以至軟件配套仍比 NVIDIA 有不足。

為了趕快推出新模型,報道指深度求索已轉用 NVIDIA 的 H20 晶片訓練 DeepSeek-R2。
為了趕快推出新模型,報道指深度求索已轉用 NVIDIA 的 H20 晶片訓練 DeepSeek-R2。

據報現時深度求索已改用 NVIDIA 晶片訓練,僅在推理時使用華為昇騰。深度求索創辦人梁文鋒對內部表示不滿 R2 的開發進度,要求團隊建立效能更強大的模型。中國傳媒稱,深度求索或有機會在幾星期內發表 DeepSeek-R2。

深度求索的 DeepSeek-R1 今年初發表時,特別強調大幅度減低訓練成本,僅用不足 600 萬美元可完成。訓練硬件只有 2,048 張 NVIDIA H800,用 53 日完成,而模型的效能表現足以比上 OpenAI 的 GPT-4o。這成果顛覆西方科技界,或毋須再大筆投資 GPU 硬件,當時還拖累 NVIDIA 股價暴跌 17%。

美國 AI 公司近半年已先後推出新模型,如 OpenAI 的 GPT-5xAI 的 Grok 4、亞馬遜的 Titan 新版、Google Gemini 更新等,效能和推理能力均已超越 DeepSeek-R1。

美國 AI 公司近月陸續發表新模型,均已經超越 DeepSeek-R1。
美國 AI 公司近月陸續發表新模型,均已經超越 DeepSeek-R1。

NVIDIA 和 AMD 為中國市場特供的 GPU 晶片近日成為美中之間的磨心。今年 4 月美國商務部收緊政策,連唯一的 H20 亦無法出口到中國。至今年 7 月恢復供應,NVIDIA 和 AMD 均需向聯邦政府分帳,繳付訂單收入的 15%。但同時中國政府向 H20 發動輿論攻擊,官媒連環發炮直指存在安全風險,召見互聯網企業代表要求解釋使用 H20 的原因,並促使改用中國晶片,如華為等的產品。

H20 雖獲重新放行,但換到中國官媒專欄發文炮轟,指它存有後門,籲中國企業不要購買,會否令 DeepSeek 進退兩難。
H20 雖獲重新放行,但換到中國官媒專欄發文炮轟,指它存有後門,籲中國企業不要購買,會否令 DeepSeek 進退兩難。

iPhone 17 Pro 相機島原來係天線?

Apple 將於下月初發表全新的 iPhone 17 系列,當中的 iPhone 17 Pro / Pro Max 及 17 Air 都會採用相當誇張的「橫向矩形相機島」設計,但原來這個「相機島」不單是用來放置相機,原來亦有助於提升 5G / 4G LTE 流動網絡與 Wi-Fi 的連線效能。

傳聞中的 iPhone 17 Pro 設計。
傳聞中的 iPhone 17 Pro 設計。

根據爆料博客 Majin Bu 表示,今代 iPhone 17 Pro 系列將針對手機天線位置調整,目前 iPhone 的天線都是藏於機身邊框,但這樣的設計在握持或裝上手機殼時,或會影響手機對流動網絡與 Wi-Fi 訊號的接收。Majin Bu 指,iPhone 17 Pro 全新天線系統是參考 Apple Watch Ultra 的設計,會將天線整合在面積更大的「相機島」模組中,並環繞於四周,以提升網路訊號的接收及穩定性。新設計既能改善傳統邊框天線的缺點,也能提升網路接收品質,同時減少天線的使用數量。

今年 iPhone 17 Pro 系列的橫向矩形相機島,外界普遍相信新機相機規格會全面升級,據傳 iPhone 17 Pro 及 Pro Max 使用三顆鏡頭皆為 4,800 萬畫素,遠攝光學變焦,將由 5x 提升至 8x,並支援 8K30Hz 及多鏡頭同時攝錄等功能。

Apple 下一代晶片 A20 將整合 RAM 於單一晶片

iPhone 17 系列即將發表,預計新機將採用 A19 處理器,可期待新機的效能會有所提升。不過根據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Ming-Chi Kuo)引述包括產業鏈及 Apple 內部的消息指,Apple 將為下一代 A20 系列晶片引入新的封裝技術,預計會令處理器的效能得到大幅的提升。

郭明錤目前 iPhone 16 系列使用的 A19 處理器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芯片系統」。裡面會包括 CPU、GPU、神經引擎、視頻和音頻編解碼器等許多小組件。不過手機另一個重要組件——RAM (記憶體)原來會獨立作為另一個組件並安裝在主電路板上。現根據郭明錤及另一位著名分析師 Jeff Pu 的分析,Apple 下一代 A20 處理器將採用更先進的 2nm 製程,並採用台積電(TSMC)推出的「晶圓級多芯片模組(WMCM)封裝」技術。簡單說就是仿傚 Apple M 系列處理器的設計,將 RAM 也整合到單一晶片內,這一改進可望提升 RAM 的頻寬和速度,有助於高性能 3D 圖形或人工智能應用。並能減低的電力消耗,改善電池壽命。

有傳 Apple 將推出採用 iPhone A 系列處理器的廉價版 MacBook,但如果 Apple 引入新的晶片封裝技術,將 RAM 也整合到單一晶片內,相信能拉近 A 系列處理器與目前 M 系列處理器在效能上的差距,長遠來說亦能減低生產成本。

GRADIUS ORIGINS 合輯 重溫經典 STG 沙羅曼蛇

KONAMI 的經典街機 STG 作品《GRADIUS》系列推出合集,收錄 7 款作品,並包括全新製作的復古風格《SALAMANDER III》,「沙羅曼蛇」迷和新世代像素遊戲玩家都值得入手。

主介面
主介面

KONAMI 早期的街機名作之一《GRADIUS》,在當時有極為獨特的自訂升級系統,可以按關卡及個人風格來升級戰機性能,當然遊戲難度亦頗高,隨後多個版本之中也有一些變奏,而習慣性的叫「沙羅曼蛇」(SALAMANDER),其實算是初代《GRADIUS》的衍生分支。

各集分別收錄細緻地區版本
每集都有訓練模式、無敵/簡易模式可選,另有線上排名、重播功能等。
每集都有訓練模式、無敵/簡易模式可選,另有線上排名、重播功能等。
「沙羅曼蛇」(SALAMANDER)採用比較直接的升級系統。
「沙羅曼蛇」(SALAMANDER)採用比較直接的升級系統。
GRADIUS 初代加上 CRT濾鏡,味道返晒嚟。
GRADIUS 初代加上 CRT濾鏡,味道返晒嚟。
GRADIUS 初代加上 CRT濾鏡,味道返晒嚟。
濾鏡設定

合輯共收錄 7 款作品的 18 個地區版本,即所謂的前/後期日版、美/歐版等,並搭載復古遊戲合集常見的現代化功能,包括:線上排行榜、回溯免死、快速保存載入、簡易模式、訓練模式等。另外比較特別是還有可以一氣呵成的「無敵模式」,讓當時無法爆機的玩家圓夢,而視覺與音效資料庫等也有提供。

選關練習
選關練習
敵人資料、圖片設定集等內容。
敵人資料、圖片設定集等內容。
音樂播放器模式。
音樂播放器模式。

當中額外收錄的是新作《SALAMANDER III》,忠實呈現 1980~1990 年代 GRADIUS 系列美術風格,採用 2D 像素角色與背景支援雙打功能,玩家可使用 SALAMANDER 系列的強化道具穿梭關卡。而且遊戲畫質有加入更佳的 CRT 顯像管濾鏡,感覺更加還原。而且遊戲模擬程度頗忠實,連當時因運算力不足而拖慢的效果都做足。不過比較近代的《GRADIUS IV》及 PS2 的《GRADIUS V》尚沒有收錄,而外傳惡攪的《Q 版沙羅曼蛇》也沒有收錄,比較可惜。

復古風味的全新作《SALAMANDER III》
復古風味的全新作《SALAMANDER III》

GRADIUS ORIGINS 合輯收錄作品一覽

GRADIUS

  • グラディウス JP ver
  • グラディウス Bubble System ver
  • NEMESIS NA ver
  • NEMESIS EU ver
  • NEMESIS NA Proto ver

GRADIUS II

  • グラディウスII ゴーファーの野望 JP 初期版
  • グラディウスII ゴーファーの野望 JP 中期版
  • グラディウスII ゴーファーの野望 JP 後期版
  • VULCAN VENTURE NA ver

GRADIUS III

  • グラディウスIII 伝説から神話へ JP 舊版
  • グラディウスIII 伝説から神話へ JP 新版
  • GRADIUS III ASIAN ver
  • グラディウスIII 伝説から神話へ JP AM Show 版

SALAMANDER

  • SALAMANDER JP ver
  • LIFE FORCE NA ver

LIFE FORCE

  • LIFE FORCE JP ver

SALAMANDER 2

  • SALAMANDER 2 JP ver

SALAMANDER III

  • SALAMANDER III

售價:HK$264(SWITCH 下載版)
平台:PlayStation 5、Xbox Series X|S、Nintendo Switch、PC (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