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Pureform Tech腳帶 減跑步受傷風險

    Eric Chong
    Eric Chong
    商業・科技・創業・編輯

    全球近年興起跑步潮,香港更每逢周末都有跑步活動。跑步無疑是最簡單的帶氧運動,卻容易受傷。本地創業公司 Pureform Tech 利用可穿戴科技監測跑手運動數據,評估受傷風險。技術是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張文斐的大學研究成果轉化而成,集合本港三間大學的專長,減低跑步受傷的機會,更提高運動效率,讓更多人放心享受跑步樂趣。

    有人因為怕跑步容易受傷,拒絕做運動,只要跑姿正確風險便會大減。張文斐表示:「跑步有可能引致脛骨筋膜炎、膝蓋靱帶,跑手過度訓練沒有足夠休息則有機會過勞骨折。Pureform Tech 量度跑步數據,尤其脛骨的衝擊力,從數據反映潛在風險,只要適當改善跑姿,經臨床實驗證明,可減六成受傷機會。」

    將 Pureform Tech 的可穿戴設備穿在腳腕的脛骨前,內設陀螺儀(即智能電話內的運動感應器),收集運動力學數據。裝置與 iPad 同步,數據即時上傳雲端並由人工智能分析,得出具有 12 個參數的詳細報告,包括脛骨衝擊力、身體承受重量、勁度、能量損耗、腳掌觸地時間、騰空時間、垂直高度變化、跑步頻率、步距等,並附有平均數據作參考。

    [row][double_paragraph]

    (左起)楊之一、張文斐和劉才軒,為產品正式推出前作最後測試。
    (左起)楊之一、張文斐和劉才軒,為產品正式推出前作最後測試。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可穿戴設備體積細小, 內為陀螺儀,所產生的元數據配合 iPad 上傳雲端,以人工智能分析出 12 個運動數據。
    可穿戴設備體積細小,內為陀螺儀,產生的元數據配合 iPad 上傳雲端,以人工智能分析 12 個運動數據。

    [/double_paragraph] [/row]

    量度脛骨衝擊力

    脛骨衝擊力和勁度正是量度受傷風險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肌肉和筋腱。張文斐解釋:「前者是腳部接觸地面時的脛骨所承受力度,只要不超過 8g,則屬安全範圍。若達至 8g 以上,就要改善跑姿減低風險。」

    其餘數據則與跑步效率有關,如跑步頻率、步距、能量等,有助跑手改善表現。例如跑手在安全範圍內通過加闊步距、增加跑速等能提升跑步效率。不過,跑得愈快,跑得愈大步,都會增加脛骨衝擊力,提高受傷風險。「有人怕受傷,不敢跑得盡;亦有人經常盡情去跑,容易造成傷患。通過 Pureform Tech 的技術,以運動數據說明一切。」

    與教練合作

    事實上,坊間愈來愈多跟運動數據相關的設備,如運動手錶附設心跳功能、心跳帶更附有量度跑步功率。張文斐稱,Pureform Tech 的用法跟上述設備不同,因方案專為提升跑步表現和減低受傷風險而設。「以往要量度這些數據,都要在實驗室內進行,相關的儀器投資不菲。Pureform Tech 的技術將複雜難用的儀器變成簡單的方案,但不建議運動員日常練習佩戴,只供定期做測試。」

    該方案適合在跑步機上的測試,以慢速、日常速度和高速三個跑速收集數據,過程 15 分鐘可完成。產品推出初期將以 B2B 模式為主,另一創辦人兼產品總監楊之一解釋,由於方案量度的 12 個跑步參數較專業,未經運動學訓練的用戶,未必完全掌握運用。由專業人士解讀數據,更直接清晰。

    產品預計今年 9 月推出市場,首階將推向物理治療師、跑步教練。他補充,這方案可為物理治療師提供跑步受傷風險的測試服務,也能讓跑步教練為學員提升表現,因跑姿對直接影響表現,特別在幾公里以上的長跑,通過運動數據可看出跑姿是否正確,減少衝擊力、避免受傷,亦降低能量損耗,跑得更有效率。

    「至於消費者市場,預計要兩年後才開拓,一來創業資源有限,先集中做好 B2B 市場,二來供消費者參考的數據要重新設計,要讓人容易明白數據意義。」

    [row][double_paragraph]

    報告提供 12 個運動數據,如腳掌觸地時間、騰空時間,並附理論值供參考。
    報告提供 12 個運動數據,如腳掌觸地時間、騰空時間,並附理論值供參考。

    [/double_paragraph][double_paragraph]

    脛骨衝突力和身體承受重量數值,直接影響受傷風險。
    脛骨衝突力和身體承受重量數值,直接影響受傷風險。

    [/double_paragraph] [/row]

    集三間本地大學專長

    Pureform Tech 集合本地三間大學的專長,前身為張文斐的學術研究項目。他是應屆中大醫科畢業生,在學期間與理大康復治療科學合作研究生物力學,尤其人學習跑步過程的肌肉變化和協調,目的為減低受傷風險和提升運動效率。他在投入研究之後發覺項目有商用的可能性,惟當時要用肌電圖(EMG)收集運動數據,而商用產品絕不可能複雜地搭線,於是著手研究替代方案。

    及後他發現用陀螺儀所產生的運動數據,只要加以分析,效果跟 EMG 相似。他經教授介紹,找到城大電子工程學系合作,設計可穿戴產品。

    現時,他正為產品推出市場前作準備,如邀請跑手測試收集用戶意見。負責設計產品的楊之一則與軟件工程師劉才軒按物理治療師和教練的建議修改產品,更容易打入市場。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