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栽培STEM種籽 成就隱形樂器手

    kaWing
    kaWing
    從事科技教育報導逾十年,見證香港電子學習及STEM的興起和轉變。

    採訪科技教育成果,偶有神奇體驗就是看到學生的無限創意。學生的創意難以在成年人世界裡遇上,但到底如何能令學生發展創意呢?荔景天主教中學電腦科科主任廖萬昌,就分享了該校培育學生的創意過程。廖Sir指出培育學生創意,最重要的是對他們的設計不否定和不設限,另一個原則是長時間培養,讓他們在多次設計循環中成長。

    廖Sir分享他的教育視角,當年他剛當上科主任,要有效培育學生的科技素養,經他細心比對後選擇了為期較長,但能讓學生循序取得成果的青年資訊科技大使獎勵計劃(簡稱YITAA)。YITAA的編排鼓勵學生在整個中學生涯中,經由長時間累積資訊科技學習經驗,如各項科技技能,並因應學習而參與服務活動等,按步就班達到學以致用,回饋社會,並最終獲得四個級別的獎勵。廖Sir個人認為YITAA計劃最大的優點是彈性高,提供給有興趣的學生,不管是否有能力,也毋需修讀相關科目,只要能努力學習,就能達致某一級別。事實上,荔天中去年有六位參與YITAA的學生,並沒有修讀ICT,但最終於大學全部修讀IT相關科系,是一種經由培育,而逐漸發展的成果。

    荔景天主教中學電腦科科主任廖萬昌認為不要為學生的創意設計,就是給學生最好的創意空間。
    荔景天主教中學電腦科科主任廖萬昌認為不要為學生的創意設計,就是給學生最好的創意空間。

    YITAA計劃成搖籃

    除了過往的畢業生,荔天中的學生仍持續培育新一批對IT有興趣的學生,並成功引發他們展示創意。當中令人有最深刻印象的是「無限手套」控制器,此手套的學習經歷有如YITAA培育。2018年9月有一組學生分別是陳智源、陳思穎、王浩鈞和張彧銘,由於獲得台灣創客參展邀請,歷經多次反覆與多位同學討論後,有初步構思。

    1373_p31

    當初學生們的期望是能製作一款智能手套,在沒有樂器的情況下,仍能彈奏樂曲,藉此減低未能負擔昂貴器材的費用。廖Sir坦言當初聆聽構思後,曾懷疑學生們不能完成作品,並且注意到學生與成人們的構思有頗大差距,即廖Sir認為能按時設計完成的構思作品,學生大多不感興趣;而學生感興趣的設計,廖Sir卻對學生能按時完成不太樂觀。廖Sir最終被學生的堅毅打動,決定放手讓學生自行嘗試。

    無限手套第一代早於2018年11月完成,並曾走台灣參加創客展覽。
    無限手套第一代早於2018年11月完成,並曾走台灣參加創客展覽。

    同年11月,學生們憑過往曾學習的立體打印技術製作手掌摸型,結合Micro:Bit和彎曲傳感器,初步能模擬出彈奏歌曲但音節較少。此外,為了增加視覺和操控效果,學生們運用開源程式碼,找到可控操機械手指令,並能以自製「無限手套」控制另一隻機械臂。學生們於參展期間,受到世界各地的參觀者歡迎、查詢及肯定,令學生們信心大增,並期望持續發展。

    「無限手套」第一代完成後,學生們明白技術上有所限制,原設計未能計算力度和手指間孤度。加上有第二項比賽出現,學生們參考了評判的建議,期望能給予產品有更多實際意義。廖Sir提出需不斷創新,故此完全放棄第一代產品設計,第二代、第三代的「無限手套」使用方式側重於操控改良,用家可不用看譜,僅需於聆聽音樂的同時感受手套上的電容接觸感應器(第二代)和閃光效果(第三代),通過適認感覺認知反應而適應手部按鍵動作。

    第二代用電容接觸器取代彎曲傳感器,並改用Arduio和C語言製作。
    第二代用電容接觸器取代彎曲傳感器,並改用Arduio和C語言製作。
    第三代用簡化接電方式,加入閃燈的視覺效果,語言設言用JAVA改寫。
    第三代用簡化接電方式,加入閃燈的視覺效果,語言設言用JAVA改寫。

    廖Sir憶述學生們在第二、第三代設計過程上,學習用Arduino電路板、電容接觸器等硬件,亦分別自行學習C、JAVA和App Inventor的程式語言。除了是所運用知識跨越教師的教授能力以外,每次比賽期間不分晝夜的改良和研習,令廖Sir和家長們留下深刻印象。「無限手套」第三代的完成品,能經由App演奏出12個音節的音樂,仿如一個新型樂器。發展至第四代,已是2019年7月的作品。學生們決定剔除過往指節間的手套長度限制,改為用指圈,適合任何人士使用,配合立體打印的仿機械人外殼,階段性完成他們的心目中的作品。

    第四代產品於2019年7月完成,在手套裡加入震動裝置,就算沒有樂譜仍能靠聽覺及觸覺進行學習。
    第四代產品於2019年7月完成,在手套裡加入震動裝置,就算沒有樂譜仍能靠聽覺及觸覺進行學習。

    不設限支持學生創意

    荔天中有一個獨特的模式,有別於其他學校。荔天中培育科技潛能的學生,並不只是課外活動參與者,也不是學校的尖子,而是以吸引有興趣的學生為主。廖Sir坦言現今學生忙碌,要他們專注並不容易,故此會在學期初即喚醒有興趣的學生,讓他們自由參與。此外,最重要是尊重學生創意,不限制他們的構思,教師們職責是協助選購材料和Debug。其次是協助組隊,他會刻意讓不同性別和特性的同學組合,讓學生們明白合作的重要性。當然教師也需要有耐性,曾有學生兩個月也未能有具體構思,需陪伴他們並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如此就可逐漸培育出更多IT人才。

    整項設計的科學原理是由學生自身觀察到學習所需而構思,當中在找到相關的科學原理作證明,其實學習不一定是由有型的實物開始。
    整項設計的科學原理是由學生自身觀察到學習所需而構思,當中在找到相關的科學原理作證明,其實學習不一定是由有型的實物開始。

    其他IT創意作品

    AI辨識情緒app
    兩位學生謝依琳和湯涴婷製作一個app,只要拍下照片,再解答五條問題,就可經由相片辨識分析用家是否有抑鬱特徵。她們表示製作程式和閱讀資料均花了較長時間,目前已決定明年再研發新產品。

    1373_p21_1 1373_p21a

    穿戴式人臉辨識裝置
    部份長者記憶力會衰退,偶有記不起人名的尷尬情況。由學生丘卓熙、陳靜彤和鍾安琪所製作穿戴式人臉辨識裝置「惺聲『相』識app」,用一個小型的鏡頭配合人臉識識功能,配合App和耳機使用就可解決此困境。概念簡單,但十分實用。

    1373_p22 1373_p22a

    兒童專用腦電波眼鏡
    很多家長對兒童未能集中,且閱讀時未能注意光暗和太近閱讀感擔憂,以上三種狀況在兒童學習初期經常遇到,但難以自行糾正的問題。現在可經由學生袁洛恩、王梓熙和方誌威所製「超腦眼鏡」app協助監測。此設計需配合硬件,即由超聲波距離、光敏電阻和腦電波所組成的眼鏡操作,能助家長瞭解子女。

    1373_p23_1 1373_p23a

    全校使用空氣監測器
    學生譚穎燃、曾皓謙、香梓豪和何詠琳製作PM2.5懸浮粒子感應器,並設置於學校的運動場上。學校體育教師可視乎亮燈情況,而選擇室外或室內上課,是多項設備裡唯一能供全校使用,並且該由四位通識教師所帶動學生設計。

    1373_p24_11373_p24a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