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智能社會

    Eric Chong
    Eric Chong
    商業・科技・創業・編輯

    近期 Netflix 大熱作品《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 The Social Dilemma ) ,雖然不算是上佳的紀錄片,卻能引起社會熱話。片中探討社交網絡的問題,包括使用成癮、私隱數據、傳播假新聞等。網絡上已有不少對這片的評論,卻鮮有談及片中訪問的人,都是社交網絡開國功臣,如今從事反社交網絡的工作。

    影片中訪問多位業界名人,分享對社交網絡上癮的看法, 如 Google 前設計倫理學者及產品哲學家 Tristan Harris 、 Facebook 「讚好」按鈕的設計者 Justin Rosenstein 、 Firefox 及 Mozilla 實驗室前員工 Aza Raskin 、 VR 之父 Jaron Lanier 等。他們過去的工作都對科技界影響深遠,現時卻投入推動反社交網絡。

    受訪者推動社會議題

    片內多次引用名句論述社交網絡的負面影響,例如「如果你沒花錢買商品,你就是商品。」( If you are not paying for the product, then you become a product . ),以及「只有兩種產業會把客人稱為用戶:毒販和軟件」( There are only two industries that call their customers ‘users’ : illegal drugs and software )。用戶免費使用的社交網絡,大多經過各種精心設計,從介面、演算法等吸引愈來愈多用戶,導致出現社會問題。

    Harris 和 Raskin 在離開前東家之後,創立非牟利組織 Time Well Spent ,後來改名 Center for Humane Technology ,呼籲關注網絡成癮問題,以其專長拆解科技公司令用戶上癮的設計技巧。 Rosenstein 則推動 One Project ,以科技人才解決社會問題。

    Lanier 更進取,自 2000 年起撰寫過幾本探討業界發展的暢銷著作,最新一本是 2018 年的《十個立即刪掉社交網絡帳戶的爭議》( Ten Arguments for
    Deleting Your Social Media Accounts Right Now ),質疑社交網絡對美國社會和政治的影響。他亦在 TED 演講提到,免費服務靠廣告獲利反而造成壟斷,向用戶收費才是出路。

    不算上佳紀錄片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片中提出社交網絡、互聯網服務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卻沒有提出確切可行的解決辦法,就是未能稱是上佳作品原因之一。片末只提及取消通知、避免看到演算法推薦的內容,以及關注所有立場的意見領袖,都是空泛的建議。

    加上這片的內容未必完全正確,起碼導演選取影片素材有錯。片內引述散播假新聞時,將香港抗爭者去年拉倒智能燈柱一幕,被形容為在 5G 基站傳播中國病毒。如此粗疏的選材,難以令人信服論述。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