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九月,對於蘋果迷來說總有一份特別的期待,因為那是蘋果發佈新一代 iPhone 的重要時刻。今年焦點毫無疑問落在即將登場的 iPhone 17 系列,雖然蘋果依舊延續其一貫的神秘作風,未有透露太多細節,但市場流傳的傳聞與爆料,早已不再神秘,令果粉紛紛自行想像新機的外觀與功能,到底在正式發佈時,會有甚麼驚喜?
從 iPhone 設計方面,有傳 iPhone 17 或將迎來多年來最大的一次更新,蘋果正嘗試進一步收窄螢幕邊框,力求接近「無邊框」的效果。配合新一代材料工藝,或棄用鈦合金邊框,改為使用更輕巧的鋁合金底蓋連邊框的一體成型構造,在堅固與重量之間取得平衡。部分供應鏈消息更透露,頂級型號 iPhone 17 Pro 將採用全新處理的玻璃背板,不僅在耐用度上有所突破,亦會兼顧美感與手感。
全新硬件的吸引力
用戶最關心的硬件規格,非處理器與相機模組莫屬。外界盛傳 iPhone 17 Pro 將搭載全新 A19 Pro 晶片,更先進的製程,效能與能源效益皆預期會再度躍升,這亦配合蘋果近年希望推動生成式 AI 應用的佈局。不過 iPhone 17 會維持早前「低一級」的策略,但只要有效執行 Apple Intelligence,對實際的使用體驗分別其實不大。
相機方面,有爆料稱 iPhone 17 Pro 的主鏡頭將提升至全三鏡 4,800 萬像素,同時加入最新的「潛望式長焦」鏡頭技術,加上 AI 軟件修正,令 iPhone 在變焦拍攝的表現更上一層樓。此外,前置鏡頭設計或會微調,Face ID 的模組面積會再縮小,螢幕上方的「動態島」亦會變得更加低調。至於何時會實現真正的「屏下 Face ID」,有指可能是在 iPhone 18 Pro 才會可行,但如果爆冷在 iPhone 17 Pro 上出現,會令今年注入不少換機推動力 。
充電與續航方面,iPhone 17 亦傳出將有顯著改進。受到歐盟強制 USB‑C 的規格早已在 iPhone 15 已全面落實,iPhone 17 全系統一 USB‑C 接口已無懸念,只看是否會住系列升級上 Thunderbolt 4 或 USB 4 標準。至於完全取消插頭的設計,相信在這一代 iPhone 未必實行,最多也只會在 iPhone 17 Air 上出現,Pro 系列用家有需要大量拍片,Thunderbolt 4 或 USB 4 傳輸數據會更切合需要。
但市場傳出,蘋果將在 iPhone 17 支援更高速的 Qi2 25W 充電標準,並進一步優化 MagSafe 應用普及,企圖推動無線充電取代插線充電,將來就有機會真現無插頭的 iPhone 薄機。此外,電池材料據說會升級至更耐用的新配方,讓電池壽命明顯延長,減少使用一至兩年就出現電池健康度顯著下降的煩惱。
香港用戶關心 eSIM 問題
而最令香港用家特別關心的莫過於是 SIM 卡的安排。美國地區銷售的 iPhone 早已全面轉向全 eSIM 方式,而香港市場自 iPhone 13 開始以往一直保留雙實體 SIM 的設計,這對於需要同時使用中港手機號碼的打工仔及商務人仕極具吸引力。而雙實體 SIM 的 iPhone 也變成了「香港特產」,不少想用雙 SIM 卡的 iPhone 用戶,會會想辦法找來一台港版 iPhone,或者來香港旅遊時順便購入。
然而,隨着全球電訊業逐步推進 eSIM 生態,無論從便利性、保安性,以及流動網絡營運成本,eSIM 都有比實體 SIM 卡有更多的好處,蘋果的 iPhone 17 Air 會採用全 eSIM 設計,香港版 iPhone 17 和 Pro 亦有可能會採用 1 x實體 SIM + 1 x eSIM 的國際版標準,方便用戶在旅遊時購買 eSIM 可以即買即用。誠然,eSIM 的確方便快捷,用戶毋須再為換卡而大費周章,但同時亦有人憂慮,若手機遺失或需即時換機,更換 SIM 卡過程可能沒有傳統 SIM 卡來得直接與快捷。當然,實際使用上,只要聯絡網絡商的 CS 客服,核對了個人身份,網絡商就會補發一個含有啟用 eSIM 的 QR Code 電郵,掃描後就可啟用 eSIM,比起等郵寄或者要去門市補領實體 SIM 卡方便更多。唯一缺點,就是 eSIM 主要都是由大台提供,想用較便宜的虛擬網絡或者儲值電話卡,暫時就未有 eSIM 可選。
軟件與 AI 的應用配合成關鍵
至於軟件方面,隨著 iOS 26 已推出到 Beta 8 ,絕大部分的 iOS 26 新功能已經落實,如果有使用過開發者或公開測試版,都應該感受到 iOS 26 無聊從介而的透視化,到與人工智能整合的各項便利操作的功能,iOS 26 的 Apple Intellgence 將會支援更多不同語言,特別是包括繁體中文在內的亞洲語言版本,期待在發內會上有公佈落實推出時間表。
至於應用程式處理複雜任務的能力,雖然今年的蘋果開發者大會WWDC 並未提及 AI 領域的細節,因此這些期待是否會真正兌現,仍有待觀察;反觀 iPad OS 26 可以直接以多視窗模式執行多個軟件,使用上更接近電腦。另有部分傳聞再次炒熱蘋果涉足摺疊屏幕手機的話題,但從現時跡象來看,我相信至少今年未必能看到相關產品問世,iPhone 17 應該不會朝這個方向發展。無論傳聞是否屬實,蘋果總能以自身的方式帶來驚喜,讓我們在等待的日子,保持好奇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