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30

【AI 教室】真免費.無限額 用 Grok AI 生成吉卜力/新海誠風格圖片

近期 OpenAI 為 GPT-4o 升級圖像生成功能,能夠生成出酷似宮崎駿吉卜力風格的圖片,瞬即瘋魔全球。不過免費帳戶使用 ChatGPT 來進行 Image to Image 生成,會有額度限制。如果想完全免費,無限額使用圖像生成功能,不妨試試 Elon Musk 旗下 xAI 的 Grok AI 來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吧。

基本上,只要有 X(前稱 Twitter)的帳戶就能使用 Grok,雖然 Grok 其實也有額度限制,但只要不離開對話,幾乎都可以無限制地使用。即使手機上的 Grok AI app 也可以生成,使用相當方便。 

步驟 1:登入 X 或 Grok AI 網頁

Grok AI 網頁:按此

有別於 ChatGPT 或 Google Gemini 等,使用 Grok 並不需要透過 VPN,只要直接到 Grok AI 網頁利用 X 帳號或是 Google ID 登入便可。 

步驟 2:上載圖片

在對話框中,按附件圖示上載參考圖片,基本上不一定是人物,風景相片也可以。

步驟 3:輸入風格指令

上載圖片,直接輸入「生成吉卜力風格」或 「convert this photo to studio ghibli style anime」便可。其實除了吉卜力風格,亦可以試用「生成新海誠風格」或 「convert this photo to makoto shinkai style anime」效果也不錯的。

不過目前,Grok 在 Image to Image 生成方面的效果,穩定性可能及不上 ChatGPT 4o,但作為免費的工具來說,沒甚麼好挑剔了。

ZCOPE》最新影片

NVIDIA 顯示卡驅動程式極不穩 遇上問題有這些措施救急

自從 GEFORCE RTX 50 上市後,除了接連有電源供應器插頭熔毀等事件,顯示卡驅動程式亦出現比以往更頻繁的兼容問題,出現大量黑畫面、當機等現象,用家發現回到舊版驅動程式比較穩定,DIY 內容創作者耗時測試大量場景,成功特定部分問題。

YouTube 頻道 Gamers Nexus 在影片詳細測試近期的 NVIDIA 顯示卡驅動程式,形容是自 2010 年以來 NVIDIA 最差的產品發布。問題始於 RTX 50 系列推出後的驅動程式更新(例如 572.83 版本),影響了多款遊戲和用戶體驗。而且問題不僅限於新顯卡,也影響 RTX 40 系列用戶,顯示問題可能與驅動程式架構或新功能(如 DLSS 4、Multi Frame Generation)有關。

影片顯示 Gamers Nexus 使用多款顯卡(RTX 4070 Super、RTX 5080等)和驅動版本(572.83、566.36 等)進行測試,模擬用戶報告的情景。發現問題並非硬體缺陷,更多是驅動程式與遊戲引擎或 Windows 環境的兼容性問題。主持人特別提到,RTX 50 系列的「Multi Frame Generation」功能可能是原因,因其對驅動程式穩定性要求極高。

情況可分為 2 大類,包括:在遊戲更改部分 DLSS 或影格生成功能後會崩潰、在啟用 G-Sync 或高刷新率時有機會出現黑畫面,而且在 RTX 4070 Super 和 RTX 5080 等都會出現。反覆測試下注意到當關閉 DLSS、影格生成、G-Sync 等功能後,不同遊戲的穩定性有顯著提升。

臨時解決方案

Gamers Nexus 主持人建議可安裝舊版驅動(如 566.03 或 566.36),並要使用「全新安裝」選項移除當前版本後安裝,留意官方最新發表的版本等。不過對於 RTX 50 顯示卡並不適用,需要 572.XX 及以後。如果新卡用家遇上類似現象,可分別嘗試以下措施:

  • 關閉顯示器 G-Sync 功能(於顯示器 OSD 設定能避免自動打開)
  • 暫時不要使用多重影格生成
  • 黑畫面時,嘗試分別使用 HDMI、DP 線,交換拔插到顯示卡各個輸出介面

延伸閱讀

ZCOPE 最新影片

有冇咁筍?RX 9070 魔改 BIOS 近 RX 9070 XT 效能

在以往,Radeon 顯示卡曾經可以刷 BIOS 達成「開核」升級的玩法,近年廠商大都已經鎖死 BIOS 不能隨意更改。有德國玩家發現 RX 9070 竟可刷上 RX 9070 XT BIOS 令效能大為提升,不過成功背後當然是有一些限制。

德國網站 PC Games Hardware 的玩家發現,手上的 ASUS RX 9070 Prime OC 竟然可使用工具將 BIOS 改為 RX 9070 XT 的版本,仍然可開機運作及通過測試,經過改裝的 RX 9070 在《3DMARK》效能提升約 15-20%,追上公版 RX 9070 XT。玩家給出的截圖可見 Speed Way 得分達到 6700 水平。參考《PCM》的測試,標準 RX 9070 得分在 5549 水平、而 RX 9070 XT 落在 6262 左右。

但是改裝後的 RX 9070 會有一些小問題,例如 ULPS(超低功耗狀態)模式可能無法正常運作,甚至出現系統當機情況。而且大家關心的「開核」效果並不存在,GPU-Z 顯示的核心數量沒有改變,仍然是 RX 9070 的 3584 個,但是加速時脈可達至 RX 9070 XT 的 3GHz 水平,因此顯示卡的功耗會更高。因為改卡後的核心功耗大幅增加,如果原卡不足 2 個 8-pin 供電或會有穩定性問題,觀乎目前市場上的 RX 9070 多為雙 8-pin 設計,似乎也不是那麼困難。

該玩家使用的 RX 9070 顯示卡在香港市場也有發售,如果真的可以「魔改」,即使核心規格不變而只是大幅超頻,似乎效能增長的確是會令玩家感覺「賺到」。強調一下修改 BIOS 是會失去原廠保養,一般用家勿輕試。

ZCOPE 最新影片

【ZCOPE】eSIM 申請同使用方法?Zenfone 12 Ultra AI 旗艦手機離線 AI 試玩

支持 eSIM 手機愈來愈多,想去唔同地方時方便啲唔使下下換卡,今次睇睇整個申請同使用方法?示範會用 ASUS 最新做緊減價優惠嘅 Zenfone 12 Ultra AI 旗艦手機,試埋佢離線 AI 、相機六軸防震+AI 追焦錄影。


ZCOPE 友加入頻道!請大家多多支持!!!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UHQK4Zv55dusPVfdy0jGw/join

YouTube: 按此
Telegram: 按此
IG: 按此
FB: 按此
Twitter: 按此

任天堂確認 Joy-Con 2 並非霍爾效應搖桿

任天堂新主機 Nintendo Switch 2 將於 6 月 5 日發售,新主機不單支援絕大部份 Switch 的遊戲,亦能對應舊有的 Joy-Con 及 Switch Pro 手掣 ,不過現有 Joy-Con 控制器的飄移問題,在 Switch 2 會得到解決嗎?

美國任天堂產品開發與發行高級副總裁 Nate Bihldorff 接受 Nintendo Life 訪問時,被問及 Switch 2 的 Joy-Con 2 與目前原版 Switch 的 Joy-Con 搖桿感覺很不同時, Nate Bihldorff  指 Joy-Con 2 的控制器是從頭開始設計的,但它並非霍爾效應搖桿,但手感明顯會比原版 Switch 的 Joy-Con 好得多。

原版 Switch Joy-Con 飄移問題,相信令不少玩家感到頭痛,如果新的 Joy-Con 2 不是使用霍爾效應搖桿,那麼是否採用了新一代的隧道磁阻 (TMR) 搖桿技術呢?據了解新一代的隧道磁阻 (TMR) 搖桿技術與傳統的碳膜或霍爾效應感測器相比,新的 TMR 感測器具有以下的特點 : 

  • 無磨損、無飄移:採用非接觸式設計確保耐久性和性能的穩定性。
  • 低功耗設計:功耗低於 0.3mA,是目前霍爾效應感測器的 1/10 至 1/5,能延長電池的壽命。
  • 高精度與快速回應:高信噪比與大動態範圍,能帶來更順暢的遊戲體驗。
  • 卓越的溫度穩定性:在各種操作環境下性能表現始終如一。

不過,目前我們還未能確認 Switch 2 的 Joy-Con 2  到底使用的是什麼技術,相信有待主機正式推出後,再經過拆解後才有答案。

Switch 2 的 將於 6 月 5 日在香港開賣,至於 JoY-Con 2 及 Switch Pro 2 手掣,售價同為 HK$538。

ZCOPE》最新影片

提提您:民航署針對外置充電器新規定即日生效

提一提各位讀者,由即日起,香港民航署實施針對外置充電器的航空安全新規例,有本地外置電池品牌指出,要提醒旅客注意新規要求,在選擇外置電池產品最好有國際認證,確保產品的安全。

Momax 表示旗下多款行動電源產品均通過多項國際認證,確保產品的安全。
本地外置電源品牌 Momax 指出,消貴者最好選擇有通過國際認證的外置充電器產品,確保產品的安全。

香港民航署實施的新規列重點內容,包括:

  • 1. 禁止在飛行期間使用行動電源為其他設備充電;
  • 2. 行動電源必須隨身攜帶,不可放入托運行李;
  • 3. 單個行動電源容量不得超過 100Wh (約27000mAh);
  • 4. 上機後,行動電源不可放在頭頂行李架之中;需放置在前方座位背後的雜誌袋,或放置在腳下行李包。
  • 4. 建議旅客將行動電源存放在原廠包裝或獨立保護套中
Momax 即將推出的「1-World Airliner 防火手提包」,這款絕緣保護包採用通過英國 BS 476-7 標準的專業防火材料製作,能有效阻隔高溫與火源,為旅客提供額外的安全保障。

另外 Momax 即將推出最新的「1-World Airliner 防火手提包」,這款絕緣保護包採用通過英國 BS 476-7 標準的專業防火材料製作,能有效阻隔高溫與火源,為旅客提供額外的安全保障。「1-World Airliner」專為航空旅行設計,符合航空公司規對於行動電源產品的收納規定。

目前,行動電源產品可以通過以下多項國際認證,作為安全性保障的記認,包括:

  • CCC 認證:中國產品認證,確保電氣安全與防火性能
  • CE 認證:歐盟安全認證,符合低電壓與電磁兼容指令
  • TSA 規範:滿足美國運輸安全局對航空攜帶電子設備的安全要求
  • USB/ PD 標準:通過最新 USB Power Delivery 快充協議安全測試
  • RoHS 管控 : 產品符合 RoHS 認證標準,嚴格限制鉛、汞等有害物質含量,確保用戶健康與環境安全。
  • 航空安全:通過 IATA UN38.3 航空運輸安全測試,包括高空模擬、極端溫度、振動等 8 項嚴苛檢測,確保飛行安全。
  • 電路保護:配備五重智能保護系統(過充/ 過壓/ 過熱/ 短路/ 過溫)。
部份地區及航空公司會對行動電源產品,有更嚴格的規定,包括要求在電池上要清楚標示 Wh 數值
部份地區及航空公司會對行動電源產品,有更嚴格的規定,包括要求在電池上要清楚標示 Wh 數值

據悉,部份地區及航空公司會對行動電源產品,有更嚴格的規定,包括要求在電池上要清楚標示 Wh 數值,方便工作人員檢查。而根據有日本及台灣網友表示,有旅客所攜帶的電池,因沒印有 Wh 數值,或因為字體太小難以辯認,而被安檢人員將電池沒收,不准攜帶上機。

ZCOPE 最新影片

意欲繼承 HDMI 位置 國產 GPMI 制式支援 8K 影音

在影音設備界流行多年的 HDMI 標準,一直都是流通量最大的影音訊號傳送介面。但似乎會有新挑戰者,中國眾多電視、通訊器材廠商聯合推出 GPMI(General Purpose Multimedia Interface,通用多媒體介面)技術,兼容 USB-C 介面標準,支持 8K 影像訊號、最高 192Gbps 頻寬和 480W 供電上限,針對 HDMI 和 Display Port 應用。

GPMI 由深圳市 8K 超高畫質視訊產業協作聯盟(SUCA)領導,得到華為、創維、海信、TCL 等 50 多間內地相關行業企業支持,以解決傳統接口功能單一、擴展性差的問題,在 2025 年 2 月已經落實白皮書標準,發展藍圖亦明確指向接上 HDMI 後繼的第三代接口

中國內地的相關產業供應鏈各級企業都有參加
中國內地的相關產業供應鏈各級企業都有參加,當中有業界標準組織,也有主要的電視機生產商,以及通訊產業營運商。
GPMI的7大特點
GPMI 的 7 大特點 ,包括支援 8K 影像、雙向傳送、快速喚醒、支援最高 192Gbps 傳輸及 480W 供電。
路線圖希望接上HDMI後繼的第三代接口
路線圖希望接上 HDMI 後繼,成為第三代接口。

GPMI 整合影音傳輸、數據交換、網絡連接、控制信號和供電功能,支持 8K 影像訊號、最高 192Gbps 頻寬和 480W 供電上限。GPMI 具備雙向多流、雙向控制、高功供電、生態兼容、極速傳輸、快速喚醒和全鏈安全特點,適用於智能家庭、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及泛工業領域。第一階段優化家庭設備連接,第二階段面向汽車電子設備等,第三階段深入工業設備之間的連接應用。

GPMI訊號概要
GPMI 訊號概要。

暫時 GPMI 首發的應用場景,仍然是以不同電子設備之間的大小屏無縫連接為主,或是超高清電視的面板及主機盒分離設計,提供更多設計空間變化及使用體驗。GPMI 使用 USB Type-C 和 USB Type-B 作為物理接口,已經獲得 USB 組織授權,利用其多通道結構,尤其是 USB Type-C 的 24 根針腳,包括高速數據通道(SuperSpeed TX/RX 對)和電源線(VBUS)。通過優化通道的配置實現高達 192Gbps 的數據頻寬和 480W 的電力傳輸(限Type-B)。同時亦留下兼容空間,廠商可以開發與 HDMI、DP 等現存介面的轉接晶片及模組。

超高清電視的面板及主機盒分離設計亦能使用
加強的雙向傳輸,以及 480W 供電,就算超高清電視的屏幕及主機盒分離設計亦能使用。
GPMI首發是以不同電子設備之間的大小屏無縫連接為主
GPMI 首發應用是以不同電子設備之間的大小屏無縫連接為主.

ZCOPE 最新影片

AMD、Intel 各自精彩 信仰 ROG STRIX 最新 ITX 板王

AMD、Intel 最新平台各有捧場客,AMD AM5 有遊戲封王的 「X3D」系列,Intel LGA1851 有功耗控制極好的 Ultra 200 系列。假如你想組裝最強的迷你 ITX 系統,兩款「信仰」級 ROG 系列 ITX 主機板 ROG Strix Z890-I GAMING WIFI 及 X870-I Gaming WiFi,各自發揮新平台於迷你機箱的最大限魅力。 

ROG STRIX Z890-I GAMING WIFI

ROG STRIX Z890-I GAMING WIFI
ROG STRIX Z890-I GAMING WIFI。

Intel LGA1851 平台的最強型態,兼容 Core Ultra 系列處理器(Series 2),主板的細小尺寸仍有達到「10+2+1+1 」相電源設計,為處理器提供穩定且高效供電,VRM 部分搭載 5K 黑金屬電容與 Extreme Engine Digi+ 技術,提升電流傳輸效率並降低發熱量,確保主機板在細小機箱空間下,仍可滿足超頻或高負載應用時表現穩定。LGA1851 平台支援最先進的記憶體,兼容 DDR5 UDIMM 及 CUDIMM 記憶體,最高速度可達 9200+ MT/s(超頻),支援最大 48GB 單條容量,並整合 DIMM Fit、DIMM Flex、AEMP III 技術,可微調記憶體模組表現。

兼容 DDR5 UDIMM 及 CUDIMM 記憶體,最高速度可達 9200+ MT/s(超頻)
兼容 DDR5 UDIMM 及 CUDIMM 記憶體,最高速度可達 9200+ MT/s(超頻)。

擴充功能齊全

即使是迷你 ITX,板載功能仍非常豪華,背板提供 9 個 USB 埠,包括:2 個 Thunderbolt 4 埠(USB Type-C)兼具 DisplayPort 與 Thunderbolt 顯示輸出、1 個 USB 20Gbps 埠(USB Type-C)、3 個 USB 10Gbps 埠(Type-A)、1 個 USB 5Gbps 埠(Type-A)、2 個 USB 2.0 埠(Type-A)。可再透過 ROG Strix Hive II 外接音效模組(內置 ESS Sabre 9260Q DAC)額外提供 2 個 USB 10Gbps 埠(1 個 Type-C + 1 個 Type-A)。另加 Intel 2.5Gb LAN 及 Wi-Fi 7/BT 5.4 網絡功能。

背板提供 9 個 USB 埠及ROG Strix Hive II 外接音效模組
背板提供 9 個 USB 埠及 ROG Strix Hive II 外接音效模組

儲存方面,主機板配備 2 個 M.2 插槽支援 Gen5 x4,特別處是升級散熱片與背板散熱設計,並採用 M.2 Q-Release 的垂直裝拆方式,在背板有迷你風扇散熱下,內側也有一塊 ROG 圖案的風扇架可自行加裝風扇,確保高速 SSD 在高負載下穩定運行。留意 M2_2 會共用 PCIE X16 插槽頻寬,另有 2 個傳統 SATA3 埠設於 ROG FPS Card 子卡上。

2條M.2插槽使用 Q-Release 的垂直裝拆方式
2 條 M.2 插槽使用 Q-Release 的垂直裝拆方式,盡用主板有限空間。
2個傳統SATA3埠設於ROG FPS Card 子卡上
2 個傳統 SATA3 埠設於 ROG FPS Card 子卡上,也是用盡空間的設計。
ROG 圖案的風扇架可自行加裝風扇, 轉到SSD或記憶體散熱
附有 ROG 圖案的小型風扇架,可自行加裝風扇,幫助 SSD 或記憶體散熱

Spec.

  • 晶片組:Intel Z890
  • 處理器插槽:LGA1851
  • 記憶體支援:DDR5 UDIMM/ CUDIMM 9200+ MT/s x2
  • 背板介面:2 x Thunderbolt 4 (Type-C, 40Gbps)、1 x USB 20Gbps (Type-C)、3 x USB 10Gbps (Type-A)、1 x USB 5Gbps (Type-A)、2 x USB 2.0 (Type-A)、額外 (ROG Strix Hive II):1 x USB 10Gbps (Type-C) + 1 x USB 10Gbps (Type-A)
  • 儲存介面:2x M.2 PCIe 5.0 x4、2x SATA3
  • 音效:Realtek S1220A、ROG Strix Hive II ESS Sabre 9260Q DAC
  • 網絡:Intel 2.5Gb LAN、 Wi-Fi 7/BT 5.4
  • 尺寸:Mini-ITX
  • 售價:HK$ 3,980

ROG Strix X870-I Gaming WiFi

ROG Strix X870-I Gaming WiFi
ROG Strix X870-I Gaming WiFi

AM5 平台最新一代高階 X870 晶片,能兼容 Zen 4 和 Zen 5 共三代處理器,採用「10+2+1」相電源設計,加上合金電感和耐用耐高溫電容,確保在通風有限的迷你系統內,長時間高負載或超頻仍能維持穩定。結合 UEFI內的 Dynamic OC Switcher 和 Core Flex 等超頻技術,高階處理器玩家都可再調校超頻潛力。記憶體雙插槽可支援至 8600+ MT/s 的超頻速度,進一步兼容 ECC、Non-ECC Un-buffered DIMM,但就暫未支援 CUDIMM(僅 Intel 支援),加上獨有 AEMP 微調功能,可搾出更高頻寬與穩定性。

採用「10+2+1」相電源設計。
記憶體雙插槽可支援至 8600+ MT/s 超頻速度,進一步兼容ECC是AM5獨有
記憶體雙插槽可支援至 8600+ MT/s 超頻速度,進一步兼容 ECC 是 AM5 獨有。

背板雙埠 USB4

X870 有比入門級晶片組更齊全的高速 USB 埠,背板總計 10 個 USB 埠,包括:2x USB4 40Gbps 埠(Type-C),支援顯示輸出(最高單埠 8K 或雙埠 4K)、5x USB 10Gbps 埠(4 個 Type-A + 1 個 Type-C)、3x USB 2.0 Type-A。外接的 ROG Strix Hive II 音效 DAC 模組亦有提供,額外有 2x USB 10Gbps 埠(1x Type-A + 1 個 Type-C)。另加 Intel 2.5Gb LAN 及 MTK Wi-Fi 7/BT 5.4 網絡功能。

背板總計 10 個 USB 埠,包括:2 個 USB4 40Gbps 埠(Type-C)
背板總計 10 個 USB 埠,包括:2 個 USB4 40Gbps 埠(Type-C)。
外接的 ROG Strix Hive II 音效 DAC 模組亦有提供
外接的 ROG Strix Hive II 音效 DAC 模組亦有提供。

儲存介面有配備 2 個 M.2 插槽,分別是處理器拉出 Gen5x4、及晶片組 Gen4x4 可各自運作不減PCIE X16 插槽頻寬,採用層疊式安裝節省空間,整合大散熱片輔以背板風扇降溫,另有 2 個傳統 SATA3 埠設於 ROG FPS Card 子卡上。

2 個 M.2 插槽,分別是處理器拉出 Gen5x4、及晶片組 Gen4x4 採用層疊式安裝節省空間
2 個 M.2 插槽,分別是處理器拉出 Gen5x4、及晶片組 Gen4x4 採用層疊式安裝節省空間。
另有2個傳統SATA3埠設於ROG FPS Card 子卡上
另有 2 個傳統 SATA3 埠設於 ROG FPS Card 子卡上。
editor choice 2022 Editor's Choice

Spec.

  • 晶片組:AMD X870
  • 處理器插槽:AM5
  • 記憶體支援:ECC、Non-ECC Un-buffered DDR5 DIMM 8600+MT/s(OC) x2
  • 背板介面:2x USB4 40Gbps Type-C、5x USB 10Gbps (4 x Type-A + 1 x Type-C)、3x USB 2.0 Type-A、額外 (ROG Strix Hive II):1 x USB 10Gbps (Type-C) + 1 x USB 10Gbps (Type-A)
  • 儲存介面:2 x M.2 (Gen5x4 + Gen4x4)、2 x SATA3
  • 音效:ROG Strix Hive II ESS Sabre 9260Q DAC
  • 網絡:Intel 2.5Gb LAN、MTK Wi-Fi 7/BT 5.4
  • 尺寸:Mini-ITX (170mm x 170mm)
  • 售價:HK$ 4,180

查詢: ASUS (HK)

ZCOPE 最新影片

5 月 1 日 大限到?LG 電視或以 Copilot 取代 Google Assistant

LG 的 OLED 電視產品一直深受 AV 玩家歡迎,雖然 LG 的智能電視是使用 WebOS 系統,但仍會支援 Google Assistant 語音助理,可透過語音來查詢資料,或控制已接入網絡的智能家電,不過根據 9to5Google 的報導,從 5 月 1 日起,LG 電視將刪除內建的 Google 語音助理,但就未有透露未來將改用那一款智能助理取代。不過早在今年初 CES 上,LG 與 Samsung 都表示會使用 Microsoft Copilot 作為下一代的 AI 智能助理。

早前有消息指包括 Samsung 及 LG 將引入 Microsoft Copilot,來取代現有的 Google Assistant,但使用 Copilot 仍否可透過語音來控制已接入網絡的智能家電,相信不少人都會感到好奇,因為目前大部份智能電器及家用 IoT 裝置普遍會支援 Google Assistant,讓用戶可透過手機 Google Home app、電視機的 Google Assistant 來控制其他智能家電。所以如過 LG 放棄跟 Google 合作,對於很多有配對家居網絡使用的用戶來說可能會造成不便。 

至於使智能家電結合 Copilot 後,使用上會跟 CGoogle Assistant 有多大分別 ? 會不會變得更聰明,能否更好理解用戶的查詢和指令,相信以上種種疑問,或有待新系統推出後,才有答案。

ZCOPE》最新影片

買 Switch 2 要留意 一文看懂 microSD Express

Screenshot

任天堂正式發表 Nintendo Switch 2 的規格細節,雖然新機有多達 256 GB 的內置儲存容量,是現時 Nintendo Switch 主機 32GB 容量的 8 倍。不過對於新的遊戲卡只是鎖匙,遊戲都是一樣要下載來執行,要多放幾個。Games 這個容量當然還不足夠,所以今代 Nintendo Switch 2 也改為支援 microSD Express,使載入遊戲時的表現更接近內置記憶體。到底 microSD Express 和我們熟識的 microSD 有甚麼分別呢 ? 如果將 microSD 放入新機,又能否使用呢 ?

根據任天堂在官網上的介紹,Nintendo Switch 2 只能使用 microSD Express 來作為遊戲的額外記憶卡選項。不過,原來將 microSD 卡放入 Switch 2 主機,還是可以被讀取的,但只能讀取卡內照片、影片,但不可用核安裝遊戲。另外,當 microSD Express 記憶卡在首次安裝時,主機必須連接網路進行更新,估計是需要下載授權以避免有人利用記憶卡來修改 Switch 2 的系統或轉移遊戲數據。

其實  microSD Express 並不是新東西,它早在 2019 年就被 SD Association 所提出,外表和大小和跟現有的 microSD 相同,但導入了 NVMe 與 PCIe 通道規範,令其讀取速度可高達 880 MB/s,是目前 microSD 平均 100 – 200 MB/s 的 4 倍以上。不過近年大部份智能手機都續步取消對包括 microSD 及   microSD Express 的支援,因此少消費者注意。現時有使用 microSD Express 的裝置,主要是掌上遊戲電腦,例如。SteamDeck、ASUS ROG Ally、Lenovo Legion Go、MSI Claw 8 AI+,以及 Nintendo Switch 2 。

另一個令 microSD Express 難以普及的原因,可能跟其高昂的售價有關,根據網上的資料 256GB 的 microSD 售價平均為 $200 左右,但 256GB 的 microSD Express,售價一般都在 $500 以上。 期望當 Nintendo Switch 2 正式推出後,能令 microSD Express 變得普及,繼而令售價略為回落吧。

ZCOPE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