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224

【場料】雙 Gaming 登場 Wi-Fi 6e、7 三頻有得揀

TP-Link BE9300 Wi-Fi 7、GXE5400 Wi-Fi 6e

近年 Router 向簡易、Mesh 方向發展,對於硬件有一定要求的 Gamer,Router 功能愈多對遊戲優先度或設定遊戲伺服器就更方便。而 TP-Link 繼早前推出的 GE800 之後,近期就再推出 GE550 及 GXE75 的三頻 Gaming Router,GE550 就是 BE9300 配上 5Gbps WAN 及 LAN 的中階 Wi-Fi 7 款式,而 GXE75 則是 AXE5400 配 2.5Gbps WAN 及 LAN 的中階 Wi-Fi 6e。由於兩者價錢相差 $1,000,因此想選擇 Gaming 型號的用家就可以按需要選擇。雖然是一般 Router 型號,但設計仍支援 easy mesh 功能,用家可以隨意配搭其他型號組成子母機,相比買 Mesh Router 就較彈性。

TP-Link GXE75:$999
TP-Link GE550:$1,948
查詢:Centralfield

最新影片

【場料】迷你機都裝到顯示卡 4060 抵玩打機細部選擇

MINISFORUM 790S7 Mini PC
MINISFORUM 790S7 Mini PC

MINI PC 以細體積再加上包 Windows 一開即用,近年不少要求不高的用家就已經「轉會」。不過要打機的話雖然都有高階顯示卡選擇,但價錢就仍叫開天殺價。因此如果想細部又打到機,近期 MINISFORUM 就交出新答案。新推出的 790S7 就採用到 AMD Ryzen 7940HX 16 核 32 線的高效型處理器,不過講到最搶眼就莫過於其設有 PCIe 5.0 x16 卡槽,最高可支援 LowProfile RTX 4060 顯示卡,因此要用來打機也算是主流級規格。而代理就非常細心地加入不同組合,準系統下只需 $3,599,若果「打爆」規格就會用到 32GB RAM 配 1TB SSD 以及 ASUS 4060,而且內建 Windows 11 系統,以 $8,098 而言比起其他用到 Notebook 版 RTX 4060 的 MINI PC 就更吸引,若下代仍有 LowProfile 顯示卡的話在擴充上就更有彈性。

MINISFORUM 790S7:$3,599 起
查詢:漢科

最新影片

【場料】高速 OTG 新選 平玩雙頭 1000MB/s

Netac US9 1TB USB 手指
Netac US9 1TB USB 手指

外置 SSD 雖然速度快容量價錢抵用,使得不少有要求的用家在近年都會優先考慮,但對於講方便的用家外置 SSD 在外型上仍然比 USB 手指大。因此近年就開始有採用高規格的 USB 手指出現。而 Netac US9 就是近期在 SSD 加價後相對抵用的新款型號,其提供 USB-C 及 A 介面,而規格上分別有 256、512GB 以及 1TB 可選擇,最高速度就可達到 1,000MB/s 讀取及 950MB/s 寫入,屬於較常見的 USB3.2 Gen2 全速規格,雖然目前 1TB 需要 $648,但相比同類型的 Transcend 已經平足 $100,所以平玩高速 1TB 就可以考慮。

Netac US9 1TB:$648

最新影片

【場料】ASUS ROG Phone 9 國行版低見 $5,660!

ASUS ROG Phone 9
ASUS ROG Phone 9

ASUS 早前在香港推出全新電競旗艦 ROG Phone 9 系列,而國行版 ROG Phone 9 都於近日登陸香港。不過據最新資料顯示,國行版 ROG Phone 9 只提供較低規格的 12GB RAM + 256GB ROM 版本,首輪報價低位約在 $5,660 至 $5,680 間,較人民幣價貴 $300 左右。

ASUS ROG Phone 9 沿用前代配置相同 6.78 吋 E6 面板 AMOLED 中置開孔屏,不過屏幕更新率提升至 185Hz,配備效能更強勁 S8E 晶片、加大了石墨散熱面板,電池加大至 5,800mAh。至於拍攝效能上,主鏡升級採用 LYT-700 感光元件 50MP 主鏡、同時六軸防震亦用上 4.0 版本,影像穩定表現更佳。

最新影片

AWS 發表基礎模型 Nova 表現超越 Gemini、Llama,成本慳 75%

AWS NOVA

AWS re:Invent 2024 繼續發布大量生成式 AI 產品,另一主要發布是基礎模型 Nova。Amazon Nova 模型設有 6 個版本:Micro、Lite、Pro、Premier、Canvas 和 Reels,強調評分表現高過 Google Cloud 的 Gemini 和 Meta 的 Llama,生成回應速度快,而且較其他大型語言模型節省最多 75% 成本。

已升任亞馬遜行政總裁的 Andy Jassy 回歸 re:Invent 舞台發表 Nova 模型。他表示,亞馬遜是 AWS 最大客戶,當初建立 AI 技術並非只為扮有型,而是要解決實際業務問題才決定開發更多基礎模型,將生成式 AI 融入各項業務,提升日常運作效率。

以客戶服務為例,加入對話機械人接待客戶。客戶最常查詢的是追蹤包裹,只要輸入「追蹤」,透過 LLM 能理解所指的包裹,尋找相關資訊回覆。又例如協助逾 50 萬賣家產生詳細的產品網頁,僅用幾句簡單文字和圖片便可生成內容豐客的產品資訊,吸引客戶購買。所建立的模型過去幾個月在內部使用已見成效,開放給 AWS 客戶使用可能同樣有業務價值。

Nova 處理文字強調低時延

Nova 模型有多個版本:

  • Nova Micro 處理文字模型,賣點低時延和低成本。
  • Nova Lite 低成本多種模態模型,可處理文字、影像和影片。
  • Nova Pro 支援多種模態,同時有準確度、速度和成本優勢。
  • Nova Premier 處理複雜推理任務,能夠指導精練自訂模型。
  • Nova Canvas 生成圖像。
  • Nova Reel 生成影像。

Nova 支援超過 200 種語言,Micro 版本的上文下理範圍有 12.8 萬字詞元(Token),Lite 版本和 Pro 版本為 30 萬,能分析 30 分鐘影片內容。明年首推出的 Premier 版本支援超過 200 萬詞元。

雖然 Andy Jassy 未有公布各版本的參數,不過將處理文字的 Micro 版本與 Meta 的 LLaMa 3.1 8B 和 Google Gemini 1.5 Flash-8B 作比較,11 基準測試均表現更佳或平分秋色。Micro 版本支援每秒輸出 210 個詞元,速度較其他小型模型更快,適用於即時回應的環境。

Lite 版本與 OpenAI 的 GPT-4o mini 和 Anthropic 的 Claude 3.5 Haiku 比較,大部分基準測試均持平或更佳。理解圖片和影片、代理智能工作流程的基準測試獲認證。

Pro 版本與 GPT-4o 及 Gemini 1.5 Pro 的比現亦大部分持平或更佳,僅落後於 Claude Sonnet 3.5v2 比較的基準測試。Pro 版本通過綜合 RAG 基準測試(Comprehensive RAG Benchmark)、Berkeley Function Calling Leaderboard 和 Mind2Web 的認證,可用於遵循指令和多模態智能工作流程。

Canvas 版本用文字提示產生圖像,甚至作修改。Reel 用文字或參考圖像生成影片,目前可生成 6 秒影片,支援平移、360 度旋轉和縮放等影片調整,稍後將加長至生成 2 分鐘影片。

Nova Reels 生成的示範影片。

明年推出 any-to-any 模型

Andy Jassy 又預告,明年將推出語音到語音(speech-to-speech)模型,支援即時翻譯和非語言訊號(如語調和節奏),提供低時延和接近真人的對話模式,預計可改變對話式 AI 技術。另外,明年中推出任意到任意(any-to-any)模型,可以輸入文字、圖像、音樂或影片,輸出任何多媒體內容。

企業和開發人員經 Bedrock 存取 Nova 模型,用企業數據和 RAG 方法自訂調整。Andy Jassy 表示,亞馬遜再度推出基礎模型,連同 Claude、Stable Diffusion、Llama、Mistral AI 等模型,目的讓客戶有更多選擇,取用合適的模型完成任務,跟 EC2 提供自訂 Arm 處理器和訓練晶片,又有業界的處理器和 GPU 同出一徹。

低成本、低時延和高準確度

AWS 副總裁、機械學習及 AI 總經理 Vasi Philomin 補充,Nova 模型可視為下一代 Titan 模型,不過 Titan 模型實為文字嵌入式,配合 RAG 使用。除了自行研發,還在 Bedrock 上給客戶提供眾多模型,有更多選擇,而且不會有單一模型適用所有環境。

Vasi Philomin 又稱,開發 Nova 模型另一考慮是針對使用情況,企業需要低成本、低時延和高準確度,模型設不同版本為達到此彈性。Micro 可用於最常見的處理文字,低成本和快速回應,足以應付大部分用途。目前按 BedRock 上的用戶數據反映,大部分都選用起碼兩個模型。

然而,Nova 模型不公布各版本的參數資料,Vasi Philomin 認為,企業客戶按各版本的智能級別、上文下理範圍的詞元選擇模型已足夠,實際上模型的參數可能隨著新版本而增加,單憑參數難作準確比較。

Vasi Philomin 指出,明年推出的語音到語音模型和任意到任意模型將進一步擴展 AI 的用途,前者可做實時翻譯,打破現實環境的語言障礙;後者不限來源,在單一模型能夠執行多種任務。

AWS re:Invent 2024 相關報道

AWS re:Invent 2024 還有其他新發布,包括新一代基礎模型 Amazon Nova!未能親身前往美國的你,歡迎參加 12 月 19 日香港站 AWS re:invent recap,同樣有最焦點、最重要、最新鮮的內容在場分享,你可以用最短時間掌握最新的 AWS 技術,不要錯過!

登記網址:https://ow.ly/9QXk50Uo4fU

最新影片

日本 Starbucks 棄用紙飲管 改用植物油製可生物降解類膠飲管

香港於今年 4 月 22 日推出「走塑」新規定,其中對市民生活最困擾的,當然是食肆不再提供塑膠飲管及餐具,對於要經常買外賣的上班族當然會做成不便,而紙製飲管的質量及保存亦備受質疑。最近,日本 Starbucks Coffee Japan 宣佈將逐步從紙吸管改用新材料製成的類塑膠飲管。這是一種使用從植物和其他材料中提取,生物質含量高達 99% 可生物降解的生物聚合物,其製造過程的碳足跡也比紙飲管更低。更重要是類塑膠飲管,質感和使用體驗會和舊有的塑膠飲管差不多,既不會在飲品中溶解,即使飲用碳酸飲品(有汽飲品)也不會出現噴泡的尷尬情況。

新款飲管主要由植物油和其他原材料製成,不依賴石油衍生資源。它已獲得日本生物塑料協會的 BP90(生物質塑料含量達 90% 或以上)認證。這種材料在自然界中也可被生活在海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從而有助於解決如海洋微塑料的塑料環境污染問題。

新飲管率先於 1 月 23 日起,在沖繩縣內 32 家 Starbucks 店舖中使用,並將從 3 月起在全國  Starbucks 店舖中使用。

最新影片

nubia 紅魔 10 Pro 及 Z70 Ultra 內置 S8 Elite 及全尺寸無開孔 1.5K 芒

nubia 紅魔 10 Pro 及 Z70 Ultra 內置 S8 Elite 及全尺寸無開孔 1.5K 芒

Qualcomm 自十月中宣佈推出新一代 Snapdragon 8 Elite 旗艦處理器後,已有不少品牌採用新處理器的新機,其中國內品牌 nubia 於早前推出兩部新機,分別為紅魔 10 Pro 系列及 Z70 Ultra,同樣內置 S8 Elite 及全尺寸無開孔 1.5K 屏幕,單看硬體就頗為吸引。

於 11 月底正式面世的兩部 nubia 新機,紅魔 10 Pro 系列屬電競手機,Z70 Ultra 為旗艦手機。兩者最大賣點之一,是用上一個 6.85” 無開孔的 1.5K 屏幕(解像度為 2,688×1,216),有 430ppi、144Hz 更新率、2000nit 亮度,並只有 1.25mm 超窄黑邊,屏佔比達 95.3%,相信已到達一個極限,因此透過第七代屏下技術,不單用上屏下指紋解鎖,連 16MP 前鏡頭也藏在屏下,並使用 AI 屏下攝像算法,達到去霧、去弦光、去重影,令自拍都有良好效果,同時亦提供多種 AI 功能。

紅魔 10 Pro 系列分 10 Pro 及 10 Pro+ 兩個型號,跟上一代的分別除了處理器及屏幕外,也換上複合液態金屬及 3D 冰階雙泵 VC 12000mm² 的散熱系統,另 NFC 功能支援比亞迪數碼車匙功能,機身也稍微細一點,不過要留意 10 Pro+ 是備有 7,050mAh 電池及 120W 快充,10 Pro 只維持上一代同型號的 6,500mAh 電池及支援 80W 快充。紅魔 10 Pro 系列有暗夜騎士、氚鋒透明暗夜及氚鋒透明銀翼三種顏色,提供 12GB+256GB 或 12GB+512GB,售價分別為 RMB5,299(約 HK$5,999)或RMB5,499(約 HK$6,100)。

備有 7,050mAh 高容量電池,有更高的續航力。
備有 7,050mAh 高容量電池,有更高的續航力。

至於另一部旗艦手機 Z70 Ultra 則以拍攝功能作賣點,首先主鏡頭為 1/1.56″ 的 50MP 感光元件,特點是採用 35mm 焦段的光學鏡頭,並可作 f/1.59 至 f/4.0 可變光圈,超廣角鏡同樣是 50MP,而 64MP 潛望式長焦鏡頭感光元件為 1/2”、光圈為 f/2.48,並使用非球面超高透鏡片,所有鏡頭均有 OIS 光學防震,亦有 AI 後製編輯功能,機身更有實體快門鍵,可作半按及全按,似足使用相機拍攝。Z70 Ultra 有香珀及黑璽兩種顏色,以及星空典藏版,提供多個記憶體及容量選擇,售價由 RMB4,599 起,約 HK$5,100。

「Pokémon GO City Safari:香港」來襲 訓練家最新遊玩情報

「Pokémon GO City Safari:香港」來襲 訓練家最新遊玩情報

《Pokémon GO》嘅 fans,呢個星期六、日就係「Pokémon GO City Safari:香港」舉行嘅大日子,你哋準備好晒未先?身為活動指定嘅 5G 流動網絡供應商,CSL Mobile 會有唔同嘅禮遇同埋遊戲攻略,就算你唔係 1O1O 或 csl 嘅用戶,甚至係嚟自唔同國家、地區嘅《Pokémon GO》粉絲,都一樣可以享受到㗎!出發前記得睇清楚先呀!

《AR Lens》、csl FB 發放寶可夢情報及捕捉攻略

首次登陸香港嘅「Pokémon GO City Safari」活動,亦係 2024 年亞洲區最後一站,今次嘅活動遍佈港九新界,想今次嘅旅程玩得輕鬆,就記得裝定《AR Lens》app,同埋留意 csl Facebook,因為活動期間,《AR Lens》會特設捕捉攻略,實時向用戶推送通知,提供身處地點附近寶可夢發現位置嘅情報;另亦會於 csl Facebook 專頁發佈寶可夢情報帖文,訓練家可以響帖文內分享寶可夢位置資訊,同埋交流遊戲心得。

免費派活動限定 5G 數據包

如果你有朋友特登嚟香港玩「Pokémon GO City Safari」嘅話,記得叫佢哋早啲去尖沙咀文化中心露天廣場嘅主題區,因為 csl 響嗰度有個攤位,會即場派發 2,000 份 Pokémon 訓練家嘅限定「csl 5G 香港任縱橫儲值卡」,內有 7 日 12GB 5G 本地流動數據,等嚟自世界各地嘅訓練家可以輕鬆遊走各處捕捉獨特嘅寶可夢,先到先得,派完就無㗎喇!

期間限定能量補充站派發補給包

「Pokémon GO City Safari」玩足兩日,地點又遍佈各處,不時都要補給,所以活動期間會有 10 間 1O1O 及 csl AI Store,化身為期間限定嘅訓練家能量補充站,訓練家只要開啟《AR Lens》app,響活動期間於補充站附近成功捕捉「Pokémon GO City Safari : 香港」嘅懸浮圖案,即可獲得寶可夢訓練家補給包電子換領券,然後去補充站換領就得,補給包都係數量有限,先到先得,送 / 換完即止。

寶可夢訓練家補給包內容:

・CHARGESPOT 免費充電器租借服務(首兩小時免費);

・「Pokémon GO City Safari:香港」活動限定明信片(限量 5,000 份);

・1O1O 及 csl 價值 HK$150 購物優惠券;

・精美禮品(限量 1,100 份)

Club 積分換入場券捉專屬寶可夢

另外,活動期間訓練家可於全線 1O1O 及 csl AI Store,以 400 Club 積分換購指定日期嘅遊戲入場券,然後響《Pokémon GO》遊戲兌換電子入場券後,即可於指定活動日期及時間登入遊戲參與活動,捕捉今次活動嘅專屬寶可夢。

1O1O 或 csl 用戶豁免《Pokémon GO》數據用量

以上所講嘅只要你係《Pokémon GO》嘅訓練家就可享用到,不過如果你係 1O1O 或 csl 月費用戶嘅話,仲有樣著數,就係呢兩日玩《Pokémon GO》嘅數據用量,係會完全豁免,幫你慳返唔少數據㗎!

好!咁就準備就緒喇,各位訓練家一齊出發完成今次嘅旅程,成為更強大嘅訓練家啦!

(部份圖片來自 Pokémon GO TW Facebook 專頁)

潮物還是智商稅?智能手錶 vs 智能戒指到底邊樣好?

智能戒指可說今年電子穿戴裝置的新焦點,除了早前推出的 Samsung Galaxy Ring,其實喺 2024 年先後有唔同嘅智能戒指亦登陸香港,但到底智能戒指和我們日常使用的智能手錶有甚麼分別呢?如果兩者在功能上有重疊的話,消費者又該如何取捨呢?

智能戒指並不是新鮮事 ?

首先,我們不如花少少時間去了解一下智能戒指嘅發展。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原來全球首隻智能戒指,是 2013 年由 John McLear 設計開發的 NFC Ring,這款戒指上會有一個 NFC 晶片,讓用家可以用來打開電子門鎖,或用作 NFC 支付或名片之用。

而來到 2015 年,即是初代 Apple Watch 推出的那年,陸續有不同的智能戒指推出。例如日本的 Ring Zero,後來亦有香港新創公司開發的 ORii 能透過骨傳導技術作通話、手勢操作來控制電器開關、手機的音樂播放等。不過早年的產品大都是作為智能家電及手機的控制裝置為主,但礙於智能家居到現在還未真正普及,加上以手勢操作或會出現誤觸的情況,而且也比不上使用語音或手機程式那麼直接方便。所以這類智能戒指似乎未能贏得到市場的認同。

隨著健康及運動監察技術的發展,加上智能穿戴裝置的普及,有新創公司於 2020 年左右,推出具備健康監測功能的智能戒指 Oura Ring,提供更貼身的健康追蹤功能。來到 2024 年,另一新創公司 Ultrahuman 的新一代智能戒指 Ultrahuman Ring Air 亦於香港開賣。其後包括有 Amazfit Helio Smart Ring、Samsung 的 Galaxy Ring、Wow Ring 及 Momax 1-Sense Smart Ring 亦相繼推出,一時間讓人眼花瞭亂。

智能戒指有甚麼功能?

總括而言,智能戒指其實可具備以下的功能,但礙於成本考量,不同廠商的產品可能會在功能的多寡作調整。但不排除日後當智能戒指能真正普及之後,會有更多新功能出現。

  • 睡眠追蹤,分析睡眠質素
  • 健康生理管理,包括心率、血氧、步數、體溫及女性生理周期監察
  • 追蹤活動數據
  • NFC 無接觸支付
  • 智能門鎖鎖匙
  • 網上安全認證
  • 智能家電、手機控制器

智能戒指 vs 智能手錶

包括 Ultrahunman Ring Air、Samsung Galaxy Ring、台灣的 Wow Ring 等產品都主打健康及運動監察功能,但實際上應用上智能戒指其實和智能手錶有不少重疊的地方。到底兩者各會有甚麼優點或不足的地方呢 ? 

智能戒指優點

1. 輕巧細小 – 智能戒指體積細小,基本上和普通飾物戒指那麼小,但已裝有藍牙晶片、感測器及電池。

2. 續航長 – 智能戒指的電池一般都能提供 4-6 日的使用時間,對比起目前 Apple Watch 平均只有 36-48 小時長得多,理論上更適合進行睡眠追蹤。

智能戒指缺點

1. 購買前需量度尺寸 – 戒指不似手錶可以調節錶帶的鬆緊,所以購買前要先確認戒指的尺吋(Ring Size)才可以。另外要留意,人的手指在早晚也有小小變化,所以要試用不同的手指來試戴。

2. 容易遺失 – 相信很多有配戴戒指的,都試過沖涼、洗手時把戒指除下來之後,可能不小心丟失,又或偶爾遺留在家中。不過因為體積限制,暫時智能戒指不似耳機或智能手錶,可以透過手機 app 來追蹤位置,要找起來也不容易。

3. 售價偏高 – 目前市場上較具知名度的智能戒指品牌,平均售價都要 $2,000 以上,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這個價錢會有不少智能手錶或運動手環可以選擇。除非用家偏愛傳統腕錶,這樣或可以將智能戒指作為智能腕錶的替代品。

4. 部份產品或需繳付月費 – 有部份品牌的智能戒指,例如 Oura Ring 會需要另外訂閱健康數據月費服務才能使用,價錢約 5.99 美元(約港幣 $50 左右)。而 Ultrahuman 的 Ring Air 、Wow Ring 及 Samsung Galaxy Ring 都沒有額外的費用。所以各位在購買相關產品時,必先了解一下,該款智能戒指是否需繳付月費。 

智能手錶/運動手環優點

1. 屏幕能提供更多資訊 – 雖然智能手錶/運動手環遠不及智能戒指輕巧,但配備屏幕就能顯示更多資訊,至少看時間和計時會更方便吧。

2. 售價豐檢由人 –  智能手錶/運動手環選擇很多,部份產品的售價只要港幣 $400-500 就能入手,功能和大部份智能戒指相約。

3. 可透過手機尋找 – 大部份智能手錶/運動手環都內置 GPS,並可連結手機 app 去鎖定位置,即使意外遺失也較容易尋回。

4. 可配合其他配件使用 – 有部分智能手錶可以配合其他運動相關的配件使用,例如心率帶、單車踏頻感測器、功率計等,進行更精密的運動監測。

智能手錶/運動手環缺點

1. 束縛感或影響睡面質素 – 智能手錶/運動手環一般需要戴得較貼手,才有更準確的監察效果,但很多人在睡覺時都不喜歡戴錶,束縛感可能會影響睡眠質素。

2. 款式不及傳統手錶 – 雖然智能手錶/運動手環會提供數百款錶面圖案讓用家隨時換款,不過仍有很多人對傳統鐘錶情有獨鍾。

選購智能戒指有甚麼地方要注意?

1. 量度尺寸

一般來說大部份智能戒指品牌,都會在門市提供試帶。但要留意,人的手指的粗幼在早晚也有小小變化,所以要試用不同的手指來試戴。有部份品牌的智能戒指,可能只有網上商店,而且不會提供試戴,人客或需要自行量度 Ring size,所以會建議到實體店試帶及選購。 

Wow Ring 並沒有提供試戴,還要人客自行量度 Ring size。
即使沒有試戴,其實消費者亦可以自行量度 Ring size。

2. 檢測數據能否和 Apple Health 或 Google Fit 同步?

雖然智能戒指,都會有專屬手機應用去查閱健康數據,不過能將數據跟 Apple Health 或 Google Fit 同步的並不多。例如 Ultrahuman Ring Air 和 Momax 1-Sense Smart Ring 只能使用專屬 app 來記錄健康數據。而 Wow Ring 雖然有連結 Apple Health 的選項,但實際上有些資料,例如睡眠追蹤的數據可能無法和 Apple Health 同步。而 Samsung 的 Galaxy Ring 更只能配合 Samsung Wear 及 Samsung Health 使用。所以如果閣下不是用 Samsung Galaxy 手機,就不用考慮購買。

Galaxy Ring 更只能配合 Samsung Wear 及 Samsung Health 使用
Galaxy Ring 更只能配合 Samsung Wear 及 Samsung Health 使用

3. 手機應用有沒有定期維護?

智能戒指較為輕巧,耗電較少,很適合晚上監測睡眠,不過因為沒有按鈕也沒有屏幕,要知道智能戒指檢測到甚麼數據就只能倚靠手機應用。部分戒指的手機應用程式穩定度欠佳,例如調整設定後可能會丟失整天檢測資料;有些應用會在幕後定期重覆傳送相同的數據到 Apple Health,間接耗費手機電力;有些戒指的手機應用就可能取得了 Apple Health 或 Google Fit 的輸入資料權限,卻一直沒有傳送資料。

本來這些都是軟件問題,與戒指本身無關,不過廠商疏於維護應用,甚麼一年才升級一、兩次,久久都沒有修正問題。選購智能戒指前最好也先看看 App Store 上其他用家對戒指應用的評語。

4. 會否有後續月費?

部份品牌的智能戒指,所提供的健康檢測服務,會需要以月費或年費方式訂閱,即是說除了戒指的貨價,還要每月或每年額外課金才能使用。例如,Oura Ring 會需要另外訂閱健康數據月費服務才能使用,價錢約 5.99 美元。所以在選購前,要問清楚啊。

智能戒指會比手錶更準確嗎 ?

對於絕大部份消費者,智能戒指的確很新的東西,而且當了解到智能戒指很多功能,其實和智能手錶沒大分別,到底智能戒指會有甚麼優勢?使用智能戒指會比手錶更準確嗎?

我們曾經訪問 UltraHuman 首席營運官 Bhuvan Srinivasan(布溫.斯里尼瓦桑),他表示,由於人類手指的比膚會較手腕更薄,感測器能更容易讀取血液流動數據來分析用家健康狀況,理論上智能戒指會比傳統智能手錶更準確。不過我們曾同時試用包括 UltraHuman 的 Ring Air 及 Wow Ring 和其他智能手錶作比較,其實戒指和手錶在健康監測上的差異並不大,當然智能戒指由為較小巧,會更適合作睡眠追蹤,但要留意一般智能戒指的應用,未必能讀懂人們會有「午睡」或在乘車時「補眠」的行為,所以可能會令睡眠追蹤出現誤差,不過這純粹是軟件的問題,未來或可透過軟件更新來解決。

總括而言,如果單從健康監測的角度來說,其實智能戒指的實用性並不比智能手錶高,而且售價偏高,的確不容易打動消費者。但如果將之視為一款簡約的飾物,同時又能協助用家關注健康的話,反而會較有信服力,但當然產品的售價也要更親民才可。

最新影片

Samsung 明年 1 月 Unpacked 發表會 擬發表 AR 眼鏡原型圖搶先機

AR 智能眼鏡
AR 智能眼鏡

Meta 在 Connect 大會上展示了 Orion AR 眼鏡原型,催化了各品牌開發 AR 眼鏡。繼 XREAL 發表了XREAL One 系列 AR 眼鏡後,韓國 IT 產業傳媒亦傳出 Samsung 將在 XR 方面有大動作,打算在 2025 年 1 月的 Galaxy S25 Unpacked 發表會上,以圖像或者影片的方式,展示他們正在開發的 AR 擴增實境智能眼鏡原型。

據韓國傳媒報道 Samsung 打算透過向公眾展示 AR 眼鏡原型,與及強化 XR 部門的架構,來推動新業務發展。

報道指 Samsung 的 AR 眼鏡有別於過去公布,與 Qualcomm 和 Google 合作的 XR 頭戴裝置,或者 Apple 的 Vision Pro,而是像普通眼鏡或太陽眼鏡一樣,重量約 50g。預計它會具備 Samsung 由人工智能助理支援的支付、手勢控制和臉部辨識功能。

消息指 Samsung 自去年 2 月以來就一直在跟 Google 和 Qualcomm 合作開發這款產品,而今年 10 月時就有消息傳出 Samsung 與 Google 討論開發哪一類智能眼鏡時,決定開發與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相約的智能眼鏡,而將原本打算開發的 XR 頭戴裝置押後到 2027 年才推出。

生態平台先行 強化指導力搶先機

據報道,Samsung 打算在 AR 眼鏡原型推出前,就先行在今個月推出 XR 平台和將安裝在 AR 眼鏡上的作業系統,以啟動相關的生態系統,讓開發者可以及早開發相關的應用。

業界預計如果 Samsung 如期發表 AR 眼鏡原型,產品會在 2025 年第三季推出。業界同時預測 Samsung 會在本週進行的重組中,向相關部門補充人手,加強指導力,以便順利推進 XR 相關業務,務求在這個領域上搶佔主導地位。

據市場研究公司 Omdia 報告指今年全球包含 XR 技術在內的空間運算的市場規模為 45 億美元,預計到 2029 年將超過 100 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 18%。然而由於 XR 技術仍然處於早期階段,必須要盡快建立生態系統以實現商業化。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