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249

打機快 Core Ultra 9 285K 20% AMD Ryzen 7 9800X3D 7/11 上市

AMD Ryzen 7 9800X3D
AMD Ryzen 7 9800X3D

AMD 運算與顯示卡事業部資深副總裁暨總經理 Jack Huynh 晚上在 YouTube 宣布 Ryzen 7 9800X3D 將於 11 月 7 日上市,官方售價為 $479 美元,約港幣 $3,723。繼承被譽為性價比最高打機 CPU 上一代 7800X3D ,9800X3D 在打機上仍然超前 Intel 最新的 Core Ultra 9 285K 平均 20%,而且今代支援超頻,相信會繼續成為 Gaming PC 的首選 CPU。

Ryzen 7 9800X3D 為 8 核心 16 線程 Zen 5 架構處理器,基本時脈為 4.7GHz,最高 Boost 時脈可達 5.2GHz,配備 AMD 第二代 3D V-Cache 技術,L1+L2+L3+V-Cache 的總緩存容量達 104MB,預設 TDP 為 120W,是 X3D 系列處理器中首款支援超頻的處理器,亦支援 AMD EXPO 記憶體超頻,當然也是採用 AM5 socket,除了支援最新 X800 和 B800 晶片組外,也支援上代 X600、B600 和 A620 晶片組。

據片中的圖表顯示,9800X3D 在超過 40 款遊戲測試中較上一代 7800X3D 平均有 8% 效能增長,其中《Cyberpunk 2077》只有 1% 增長,而《黑神話:悟空》就有 3% 增長,《霍格華茲傳奇》和《FarCry 6》就分別有 26% 和 25% 增長。

至於與對手 Intel 的最新旗艦桌面 CPU —— Core Ultra 9 285K 相比,超過 40 款遊戲測試效能平均高出 20%,《黑神話:悟空》只是快 1%,而拋離最遠的是《Cyberpunk 2077》,效能超前達 59%。

另外,Jack Huynh 亦同時宣布與 Activision 合作,剛推出的《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將支援 FSR 3.1 升頻和影格生成技術,並將會為遊戲加入新一代以機械學習為基礎的 FSR 技術。

最新影片

任天堂都搞音樂平台?仲要 Nintendo Switch Online 付費會員限定?

任天堂擁有眾多經典遊戲,當中的很多遊戲音樂或者歌曲都讓人印象難忘。現在任天堂宣佈推出自家的音樂串流平台「Nintendo Music」,並於 10 月 31 日正式上線。不過有關服務目前僅限 Nintendo Switch Online 付費會員才能享用。 目前官方也有提供 7 天體驗功能,iOS 及 Android 也開放下載,更多詳細介紹與樂曲資訊請洽任天堂官網

最新影片

分頁愈開愈多.上網愈來愈慢 教你釋放 Chrome 分頁佔用資源

分頁愈開愈多.上網愈來愈慢 教你釋放 Chrome 分頁佔用資源

Google Chrome 雖然是市佔最高的瀏覽器,不過愈來愈多人對它的效能抱怨,尤其是開啟很多分頁時,沒有在看的分頁卻佔用電腦資源,令正在使用的網頁變慢。Google Chrome 日前就推出版本 130 更新,加入效能感測工具,能主動找出潛在效能問題發出警告,由用戶決定是否釋放資源。

效能感測工具如果感測到當前網頁效能差,會在右上角發出「效能問題警示」,建議用戶考慮停止使用額外資源的分頁。用戶只要點擊當中的「Fix now」按鈕即可釋放資源,令當前網頁更流暢。而如果用戶想自己動手管理,也可以在「設定>效能>效能問題警示」關閉這個功能。不過這個開關現時仍然在分發給用戶,可能要等幾天才會收到。

另外,版本 130 又更改了記憶體節省模式的設定,在「設定>效能>記憶體」裡,記憶體節省模式現在分成三種模式:「Moderate 中級模式」會根據系統需求來停止閒置中的分頁;「Balanced 平衡模式」就會同時考慮用戶的瀏覽習慣和系統需求;而「Maximum 最大模式」就會在用戶停止使用分頁後,較快停止閒置分頁,以節省最多記憶體。

了解 Chrome 分頁的資源使用情況

除了上述新功能外,Chrome 亦有其他功能可以幫助大家了解分頁佔用資源的情況。

分辨閒置分頁

在「設定>效能」的「一般」區塊裡,只要開啟「閒置分頁外觀」功能,當 Chrome 發現閒置分頁時,就會用一個虛線圈將該分頁裡的網站標誌包起來,方便大家識別。

查看分頁所佔資源

可能大家想知道某個分頁有幾「大食」,只要到「設定>外觀」開啟「顯示分頁記憶體用量」,之後只要將滑鼠鼠標移到該分頁的標籤上,不一會就會顯示該分頁的資訊卡,會列出該分頁佔用的記憶體。

維持分頁使用中狀態

有時候有些分頁需要較長的時間工具,又或者你需要經常使用該分頁,不想被 Chrome 記憶體節省模式「資源回收」,那就可以將該分頁或網址加到「設定>效能」的「一般」區塊裡的「一律啟用這些網站」清單中,那麼 Chrome 就會一直維持它們的使用中狀態。Chrome 會列出現在瀏覽器所開啟的分頁清單方便大家選取,亦有介面讓大家輸入網址。

最新影片

AI 相片、生活應用強化 HONOR Magic7 Pro + Snapdragon 8 Elite 國內版最平 4,499 起步

自上星期 Qualcomm 在Snapdragon 高峰會上,發表最新 Snapdragon 8 Elite 行動平台,便預視了新一批旗艦級手機即將來臨。HONOR 今日舉行記者會,宣布新一代 Magic7 旗艦手機登場。

HONOR 昨日於深圳舉行大型發佈活動,公布HONOR 國內版 Magic7 登場,配置最新 Snapdragon 8 Elite 版本的手機,最平 4,499 人民幣起步。在活動中,CEO 趙明強調新機融入各 AI 功能,由生活應用到相機功能都圍繞住 AI 協作。

HONOR Magic7 以建基於 Magic OS 9 系統,在功能上提供了相應的 AI 功能,例如之前已有出現的榮耀任意門、魔法修圖以及 YOYO 智能助手。

在內地透過 YOYO 助手配合美團服務,可以用系統語音輕鬆叫外賣。
稍後會在系統中加入 AI 換面檢測功能,讓用家可以估算所觀看的影像是否 AI 合成。
AI 執相可以將閉眼的畫面變開眼。
AI 執完相的效果。
AI 可提供一鍵補地功能。
加入四周的效果自然。

硬件上 Magic7 系列分有 Magic7 及 Magic7 Pro 兩個版本,當中有五個顏色選擇。兩者同樣已經在國內預售,11 月 8 日正式賣街。兩者同樣採用了 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核心,Magic7 分有四個版本,價錢分別 $4,499(12+256GB)、$4,799(12+512GB)、$4,999(16+512GB)及$5,499(16+1TB)人民幣;Pro 版則有三個版本,售價$5,699(12+255GB)、$6,199(16+512)及$6,699(16+1TB)。

今代 HONOR Magic 7 跟 Magic 7 Pro 在體積以及屏幕大小相差較細。

從基本規格上、兩者在屏幕尺寸上的差別並不太大,Magic7 為 6.78 吋, Magic7 Pro 則為 6.8 吋。兩者同樣提供有 5000 nits 光度、120Hz LTPO 刷新率、同時提供 TUV 4.0 護眼認証功能,HONOR 過去在發布會上都玩實測,今次亦不例外,在會上示範將手機送到洗碗機測試其 IP68 防塵防水、IP69 防高溫高壓噴水功能,經一個小時在洗碗機沖洗一樣正常運作。

在功能上 Magic7 提供聲波指紋登入,Pro 版就更加多了 3D 人面識別登入功能,至於在電池方面,Magic7 提供有 5,650mAh 容量電池, Pro 機就更強大加至 5,850mAh 容量。針對衛星通訊部分 Magic7 及 Magic7 Pro 會各自採用天通衛星或北斗衛星。

主鏡部分,Magic7 用上 1/1.3 吋 f/1.9 鷹眼拍攝,Magic7 Pro 配上動態光圈最大可達 f/1.4。長焦方面兩者同為 3X ,但 Magic7 Pro 則以 2 億像加強細節。在發布會上就針對 AI 人像,以及 Sanp Shot 方面作出一上示範,指其新機比現有旗艦有更高效能。

HONOR Magic 7 Pro 背面提供三鏡,主鏡像素達 2 億。

講到分別 Magic7 跟 Magic7 Pro 另一差異主要在鏡頭部分,廣角跟前置鏡頭上兩者同樣採用了 5,000 像鏡,配以 f/2.0 光圈,廣角同時具備 2.5cm 微距拍攝功能,前置則支援 4K 90 度廣角自拍。

現場示範跟 iPhone 比較。
高速快拍亦不放過,現場畫面用其鷹眼跟 Canon 單反比較。
手機支援 100W 有線及 80W 無線快充,最快 33 分鐘充滿手機。
榮耀 MagicBook Art 14 會加入 Qualcomm Snapdragon 版本,並採用最新 X Elte 處理器,售價 8,499 人民幣。
今代新機繼續會同 Porsche Design 合作,推出別致的 HONOR Magic 7 RSR。
榮耀手表 5 售價由 $999 人民幣起。
同場亦公佈 12 月將推出新的 GT 系列產品。

最新影片

有點重但強效 Samsung Galaxy Tab S10+ 5G

說到旗艦級的 Android 平板電腦,Samsung Galaxy Tab S 系列相信都當之無愧。新一代的 Samsung Galaxy Tab S10+ 5G,採用 Armor 鋁合金機身設計,堅固耐用。導入抗反光屏幕塗層,有效減少眩光的影響。硬體方面更採用 MTK 的天璣 9300+ 八核心處理器,效能出眾,再配合 Samsung 近年熱推的 Galaxy AI,能真正提升用家的創作及生產力。

外觀上 Galaxy Tab S10+ 5G 好像和上代 Galaxy Tab S9 系列沒什麼分別,不過裝置的外框與機身背蓋都是選用強化的 Armor 鋁合金材質,提升平板耐用性。加上 IP68 防塵防水設計,讓平板即使在戶外使用也能確保有足夠的保護力。配合「書本式鍵盤皮套」鍵盤套裝組,更能為平板提供更靈活的操作方式及 S Pen 的收納空間。但整體重量會由淨機 576g 大增到 1,100g,相當於很多 13 吋 Windows 筆電的重量。

今代 SAMSUNG Galaxy Tab S10+ 採用 16:10 比例的 12.6 吋 Dynamic AMOLED 2X 屏幕,支援 650nits 峰值亮度及 120Hz 屏幕刷新率。另外,屏幕加入了防反光塗層,能減低環境光的影響。硬件方面,採用  MTK 的天璣 9300+ 八核心處理器,12GB RAM 及 256GB ROM,安兔兔跑分為 180 萬,分數與使用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的旗艦級手機相約。

但當然 SAMSUNG Galaxy Tab S10+ 最大的賣點是導入了 Samsung 的 Galaxy AI,與及裝置本身能夠和 Samsung 手機、筆電及支援 Tizen OS 智能屏幕進行的連動,配合 12.6 吋的大 Mon,無論是繪圖、做筆記或修改文件都更方便。

Galaxy AI 其中一個賣點是支援廣東話的語音翻譯,相信大家早已在 Galaxy S24 系列、Galaxy Z Fold6 / Flip6 等旗艦型號上體驗過,在 Galaxy Tab 上用法其實也差不多。個人覺得這功能手機使用可能會更方便,不過如果在酒店或會所,一些會經常接待外國旅客的場所,使用平板作翻譯工具似乎更得體。

草圖轉畫像可說是為 Galaxy Tab 量身訂造的功能,大屏幕配合 S Pen,用來繪畫當然最好不過。使用草圖轉畫像功能,用家只要打開 S Pen 開啟畫面上手寫功能選單便可。簡單畫了所需的草圖,再按產生便可。系統會預設水彩、插圖、3D 等美術風格效果,成生出來的圖像雖然不錯,但如果這功能可以像 Windows 的 Copilot 那樣,可以輸入簡單的圖片描述,並有更多美術風格可以選擇,相信會更實用。

而另一個 Galaxy AI 的實用功能,當然是 AI 修圖功能,配合 S Pen,用家就能更精準勾劃出要處理的部份,的確會比使用手機方便得多。

小結

全新的 Galaxy Tab S 系列結合 Galaxy AI,的確能提升工作效率。個人覺得這款 Galaxy Tab S10+ 5G 在使用體驗上甚至比 Apple 的 iPad 更好用。但前提是 Galaxy Tab 產品需配合 Samsung 的手機或筆電產品,才能真正發揮其真正優勢。對於非 Samsung 用家來說,未必很吸引。

PCM Rating : 4.5 /5 

best performance 2022

PROS

  • 效能出眾
  • 整合 Galaxy AI
  • 降噪效果出色

CONS

  • 整體重量較重

    Samsung Galaxy Tab S10+ 5G 規格
  • 作業系統 : Android 14 作業系統、One UI 6.1.1 操作介面
  • 屏幕 : 12.6 吋 Dynamic AMOLED 2X,2,800 x 1,752pixels 解像度,16:10 顯示比例,120Hz 更新率,650nits 峰值亮度
  • 處理器 : MTK 天璣 9300+ 八核心
  • RAM / ROM : 12GB / 256GB
  • 記憶卡擴充 : 可擴充最高至 1.5TB 記憶卡
  • 前鏡頭 : 1,200 萬像素廣角
  • 主鏡頭 : 1,300 萬像素 + 800 萬像素超廣角
  • 連線 : Wi-Fi 6E、藍牙 5.3
  • 防塵防水 : IP68 防塵防水
  • 電池 : 10,090mAh
  • 機身尺寸 / 重量 : 185.4 x 285.4 x 5.6mm / 576g
  • S Pen : 支援遠端遙控,具備 IP68 防塵防水
  • 特色功能 : Galaxy AI、新版 Samsung DeX、第二螢幕、跨裝置接續通話、多功能視窗
  • 售價 : $8,988
  • 查詢 : Samsung

最新影片

MacBook Air 無更新 但免費升級16GB RAM

一連三日的 Apple Mac 產品發佈結束,iMac、Mac mini 和 MacBook Pro 都已更新,唯獨 MacBook Air 則未有升級到 M4 處理器,也許是 Apple 想分隔開 MacBook Air 與 Macbook Pro 14 入門版的分野,又或者是 MacBook Air 距離上次發佈不足一年(M3 MacBook Air 發佈日是 2024 年 3 月 4 日)。雖然未更新,不過 Apple 倒沒有忘記 MacBook Air,即日起所有 MacBook Air ,包括最入門的 M2 和 M3 版,全部都升級到 16GB RAM,加量不加價,希望新顆家口以用低成本享用 Apple Intelligence,今次 Apple 相當佛心。

MacBook Pro 發佈的同時,另一邊 MacBook Air 都悄悄地升級上 16GB 記憶體。
就算最便宜的 M2 版 MacBook Air,雖然是舊一年的型號,但一樣有 16GB 記憶體,和 M3 版最大分別是 M3 有硬體光追和 AV1 解碼。

Apple 官網上現在所有的 Mac 全部都已配有 16GB RAM,包括最入門的 M2 版MacBook Air 13 吋,配備 8 核心 CPU / 8 核心 GPU 的 M2 晶片,16GB 記憶體及 256GB SSD,售價一樣是 $7,799。

雖然說 macOS 容許將系統安裝在外置 SSD 中,那麼可以選擇最細容量的 256GB SSD 也可,但 Apple 指出要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macOS Sequoia 必須安裝在內置 SSD,這一點,可能會影響只有 256GB SSD容量的用戶。

高級一點的有 M3 8 核心 CPU + 8 核心 GPU,以及 8 核心 CPU+10 核心 GPU 兩種晶片選擇,一樣是全部搭載 16GB 記憶體,可以配佈 24GB 記憶體。SSD 最大可選 2TB。

15 吋 MacBook 雖然免費升級到 16GB 記憶體,但如再加入 512GB SSD,售價就跟 M4 MacBook Pro 相當接近,倒不如直接考慮新推出的 MacBook Pro。

15 吋 MacBook Air 唔抵買

至於 15 吋只有 M3 型號,單一 8 核心 CPU+10 核心 GPU 選擇,最平是 256GB SSD 版本,售價 $10,499, 但如果想合理一點升級上 512GB SSD,售價會變成 $11,999, 這個價錢,其實和 M4 入門版 MacBook Pro 相差只有 $1,000, 但換來是 M4 處型器、SDR 1000nits / HDR 1600nits 14 吋 mini LED 屏幕 (MacBook Air 15 吋是 SDR 500nits LED 屏幕,不支援 HDR),3 個 Thunderbolt 4 插頭和 SDXC 讀卡器,還有 1,200 萬像素前置鏡頭等,以及長達 24 小時電池使用時間。 重量上兩者相約 (MacBook Air 15 吋重 1.51 公斤,MacBook Pro 14 重1.55 公斤),似乎多花 $1,000 直上 MacBook Pro 比較值得。

M4 Max 登場 MacBook Pro 成最強AI 電腦

一如所料,Apple 的第三彈發佈就是 MacBook Pro,如以往一樣,新 MacBook Pro 同樣有 M4、M4 Pro,以及首次登場的 M4 Max 晶片,外型上新 MacBook Pro 沒有改變,除了更新處理器晶片外,新 MacBook Pro 另一改變就是 mini-LED 屏幕,SDR 下的亮度由 600 nits 提升到 1,000 nits,而 HDR 下則一樣是 1,000 nits,可算是現時畫面最光的筆記簿電腦。

14 吋 MacBook Pro 有 M4,M4 Pro 和 M4 Max 三種,而 16 吋則有 M4 Pro 和 M4 Max 兩種選擇。

昨日公佈的 Mac mini 由於兩年未有更新,加上今次更新有換款,所以分別甚大。但 MacBook Pro 每年更新,主要都是換上新的處理器晶片,外型上沒有分別。比較特別是,14 吋 MacBook Pro 今次升級,入門 M4 版也提供了 3 個 Thunderbolt 插頭,分別是左邊 2 個及右邊 1 個,與高階版 MacBook Pro 看齊,只是在於 M4 版提供的是 Thunderbolt 4 ,而 M4 Pro 或 Max 版提供的是 Thunderbolt 5, 但正常使用上,Thunderbolt 5 的 120Gbps 是共享頻寛,單一裝置最高傳輸速度是 80Gbps, 除非你是升級上 Thunderbolt 5 的 Docking,如每個 Thunderbolt 插頭接上單一 Thunderbolt 裝置,實際分別絕對沒有如數值上有 3 倍分別這樣誇張。

今代入門版 MacBook Pro 也提供 3 個 Thunderbolt 插頭,分別在於是 Thunderbolt 4,而 M4 Pro / Max 版是 Thunderbolt 5。

M4 Max 倍增 GPU 核心數量

今次 Apple 提供一共有 5 款處理器選擇,分別是 1 款 M4,提供 10 核心 CPU / 10 核心 GPU、2 款 M4 Pro 提供 12 核心 CPU / 16 核心 GPU、14 核心 CPU / 20 核心 GPU,以及 2 款 M4 Max,提供 14 核心 CPU / 32 核心 GPU、16 核心 CPU / 40 核心 GPU。佈局上,跟 M3 Pro 和 M3 Max 相同。

M4 Mx 的 CPU 核心數目最多達 16 個,當中 12 個是「效能核心」,「節能核心」維持在 M4 Pro 一樣的 4 核心。
M4 Max 大增 GPU 核心數目,最多達 40 核心,具有快一倍的硬體光追效能。
M4 全系列都有 Media Engine,當中 M4 Max 會有 2 個 Pro Res 編碼及解碼引擎,對於專業影視製作人有利。

M4 Pro / Max 統一記憶體頻寬也提升, M4 Pro 的記憶體頻寬是 273GB/s,而 M4 Max 更多一倍達 546GB/s ,比起 M3 Pro 只有 150GB/s 和 M3 Max 的 400GB/s,有閒顯提升。事實上,從 M1 Pro / Max 至 M3 Pro / Max 記憶體頻寬一直都沒明顯提升,今次 M4 Pro / Max 記憶體有明顯升級,而神經引擎亦較上一代快 1 倍。

M4 Max 比起 M3 Max 的提升不算多,CPU 大約是 20%,但比 M1 Max 則快上多 1.2 倍。
GPU 效能分別也是差不多的比例,相比 M1 Max 和 NM2 Max 也多了硬體光追效果。

效能上 M4 Pro 較 M1 Pro 快 1.9 倍,較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快 2.1 倍;而 M4 Max 就較 M1 Max 快 2.2 倍,較 258V 快 2.5 倍,記憶體頻寬更較 258V 大 4 倍。

相比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M4 Max 的 CPU 效能有 2.5倍分別。
GPU 部分分別更大,多達 4 倍,當然 PC 上要有更高的 GPU 效能,都會加裝外置 GPU 晶片。

當然,Apple 強調每個 M4 的 CPU 核心和 GPU 核心都有比 M3 有更佳的性能效率,16 吋 MacBook Pro 執行 Cinema 4D 製作 3D 影像,M4 Pro 會比 M3 Pro 快 30%,比初代 M1 Pro,則會有 3 倍提升。

而 M4 Max 比起 M3 Max 的 CPU 效能,提升只有 20%,比起 M1 Max 則有 1.2 倍增幅。至於 GPU 部分,M4 Max 與 M3 Max 的 GPU 核心數目相同,效能也是只有 20% 提升,但比起 M1 Max 則有 90% 的提升,而且 M4 Pro 或 M4 Max 的 GPU 內置有硬件光追加速,以及媒體引擎內有 AV1 解碼,所以由 M1 Pro 或 M2 Pro 升級上 M4 Pro /Max 的較為值得,但 M3 Pro / Max 的 MacBook Pro 用家絕對不用升級。

不過既然 M4 Max 組合出 40 個 GPU 核心,其 GPU 效能,相比 Intel 最新 Core Ultra 7 258V,足有 4 倍分別,就算是 CPU 效能一差別也有 2.5 倍,Apple 強調執行 AI 工作上,M4 Max 是現時最快的 AI 電腦。

今代 MacBook Pro 的前置鏡頭也提升到 1,200 萬像素,提供桌上視覺,支援 Center State 相功能,也可作 1080p 影片攝錄。

施耐德電氣香港創新峰會 展示充電方案、本港樓宇設施管理服務

施耐德電氣 Schneider Charge

施耐德電氣香港舉辦創新峰會,展示多個適合本地市場的方案,如電動車充電設施、電力及電網、樓宇、設施管理等,當中包括多個即服務(as-a-Service)模式為營運者提供方案,加速實現減少碳排放。施耐德電氣香港區總裁趙啟文稱,要實現淨零排放和建立氣候韌性,需要整個價值鏈和行業的協同合作。

電動車充電方案 EcoStruxure for eMobility,為設備即服務(Equipment-as-a-Service)模式,提供不同速度的充電器,包括:

  • EVlink Pro DC(60kW 至 180kW)
  • EVlink Pro AC(7.4kW 至 22kW)
  • Schneider Charge Pro(7.4kW 至 22kW)
  • Schneider Charge(7.4kW 至 22kW)

方案亦設 EcoStruxure EV Charging Expert 電力分配系統,管理電動車充電基礎設施。

香港樓宇佔本地電力消耗 90%,也產生超過一半碳排放量,應先考慮翻新日久失修欠現代樓宇管理系統的舊樓。物聯網軟件即服務 EcoStruxure Energy Hub 提供數碼化電,幫助商廈、工廈的業主或營運商管理基本能源,能提高最多 30% 節能效益。

配合更新舊樓電力設施,施耐德電氣設有 EcoConsult 顧問服務,助設施管理公司通過檢視樓宇能源消耗,提出節能與提升樓宇電力可靠和安全的建議。服務包括 EcoConsult Audit for Energy Efficiency 讓樓宇符合能源審核法規、EcoConsult Audit Advanced 評估樓宇的配電系統現況。

最新影片

失業特攻!SIE 宣佈關閉《星鳴特攻 Concord》工作室

SIE 發文宣佈關閉《星鳴特攻 Concord》的 Firewalk Studio 工作室,與及另一間手遊工作室 Neon Koi。受到影響的員工人數估計約為 300 人左右,SIE 承諾會幫助被解僱員工在全球的工作室找到合適的職位。而是次 Firewalk Studio 關閉,意味《星鳴特攻 Concord》將不會有砍掉重鍊的機會,某程度上,亦是真正遊戲玩家們對近年遊戲業界 DEI 文化的一記重拳 ! 

官方發文指《星鳴特攻》雖然在某些方面表現出色,但其他部分未能吸引足夠玩家。繼早前決定關閉伺服器後,現經過深思熟慮,認為關閉 Firewalk Studio 工作室及中止相關作品的開發是最好的選擇。

不少玩家及評論都指出,Firewalk Studio 長期被少數支持 DEI(Diversity 多元、Equity 公平、Inclusion 包容)文化的狂熱份子所主導,導致作品花了大量的時間去修改角色設計及故事以符合 DEI 的要求,反而針對遊戲玩法及系統創新性的投入就相對有限。這正正就是《星鳴特攻》無法取悅真正遊戲玩家的原因。 

而關閉手遊工作室 Neon Koi,分析相信是因為自從 SIE 於 2022 年收購前身為 Savage Game Studios 的手遊工作室 Neon Koi 至今,該公司仍未有一款遊戲做出來。雖然 SIE 認為手機遊戲是集團的重要發展目標之一,但現階段應集中資源開發與 PlayStation Studios 標準相符的遊戲。

另外,亦有評論指,今年中國推出的動作遊戲《黑神話:悟空》的成功,為整個遊戲業界帶來一個警號。分析認為該遊戲的成功,並不單是因為遊戲的「中國因素」,業界更應該著眼是該作品開發費,據報只花了 5 億人民幣(約 6,400 萬美元),只是 Firewalk Studio 開發《星鳴特攻》總支出的 1/5 左右,而且所投入的時間、人手、資源都比很多歐美 AAA 大作少得多。而作品的整體質素、銷售數字、玩家評語、網絡討論熱度都不輸傳統大廠的出品。某程度上,《黑神話:悟空》的成功,是時候讓一眾大廠及著名製作人去審視,他們投入數億美元去開發的作品,是否真的是市場所需要呢?

最新影片

【ZCOPE】要 NPU 唔洗砌 Arrow Lake ! GEEKOM GT1 Mega

早前 Windows 11 正式推出 24H2,不過 AI 功能要等到 11 月才會開放,這些 AI 功能最低要求要電腦具備 NPU 甚至 Copilot+ PC 方可使用。要數目前具備 NPU 的電腦,除了剛推出的 Intel Core Ultra 200S,其實初代 Core Ultra 的 Mini-PC 也是選擇之一,而這次介紹的 GEEKOM GT1 Mega 就是 Core Ultra 機種中相對經濟的一款。


同你分享我哋嘅數碼科技.玩樂生活!記得即刻 Like、Share 同埋訂閱我哋嘅 Channel,仲有㩒埋個鐘仔呀!請大家多多支持!!!

YouTube: 按此
Telegram: 按此
IG: 按此
FB: 按此
Twitter: 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