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250

美國大選近了 Fortinet 發現增逾千惡意域名註冊

美國大選 Donald Trump Kamala Harris
美國大選 Donald Trump Kamala Harris

美國總統大選在 11 月 5 日舉行,多間網絡威脅情報公司均指出,黑客借選舉之名轉趨活躍,發動大規模詐騙和攻擊。最新有 Fortinet 發表 FortiGuard Labs 的威脅情報報告《針對 2024 年美國總統選舉的威脅行為者》,發現針對選民的釣魚詐騙、惡意域名註冊數量大增。

FortiGuard Lab 分析今年 1 月至 8 月期間的威脅,幾項主要發現:

  • 針對美國總統大選選民的釣魚詐騙:黑客在暗網低價出售釣魚工具包,透過冒充總統候選人及相關競選活動,瞄準選民和捐款者。
  • 惡意域名註冊數量上升:自 2024 年初以來,發現超過 1,000 個新註冊的潛在惡意域名,這些域名遵循特定模式,如包括選舉相關內容及候選人,顯示黑客正利用選舉來誘騙毫無戒心的目標,並可能發動惡意活動。
  • 暗網活動的現況:超過 13 億筆來自美國的記錄在暗網論壇上出售,包括社會安全號碼(SSN)、個人識別資訊(PII)及憑證,這些資訊可能會被用於虛假訊息活動,並導致詐騙、釣魚詐騙及被盜帳戶;暗網論壇上約 3% 的貼文涉及企業和政府部門的資料庫。
  • 勒索軟件攻擊的現況:FortiGuard Labs 研究人員指出,根據所觀察的洩漏網站,針對美國政府的勒索軟件攻擊較去年同期增加 28%。

新註冊超過 1,000 個潛在惡意域名,涉及選舉相關詞彙及知名政治人物,例如以 secure[.]actsblues[.]com 的虛假域名,試圖冒充為美國非營利籌款平台和政治行動委員會 ActBlue (secure[.]actblue[.]com) 的合法網站。同時,這些選舉相關的惡意網站最常使用 AMAZON-02 和 CLOUDFLARENET 的託管服務,黑客利用這些服務商的聲譽提升惡意域名的可信度。

FortiGuard Lab 建議網民、企業在選舉期間防範網絡攻擊保持警覺,重視網絡安全意識,強制執行多重身份驗證及強密碼政策等。

最新影片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PC 版 提升多人對戰流暢度設定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 除了故事模式外,網上對戰亦是眾多玩家關注的部分,遊戲在跨代主機推出,PC 版本亦有考慮不同硬件玩家,比較舊的 RTX 3060 12GB / RX 6600 XT 仍然可以有不錯畫面及遊玩體驗,即看內文 PC 畫質設定建議。

PC 版本的《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有大量進階畫質設定供玩家詳細調校,亦有齊眾多升頻渲染技術,包括 AMD FSR3/NVIDIA DLSS/Intel XESS 等。使用最新一代顯示卡,包括 RTX 40 及 RX 7000 系列等固然流暢。上一代顯示卡的玩家,例如 RTX 3060 12GB / RX 6600 XT 亦不用太擔心,仍然可充分應付 1080p 流暢遊玩的要求。

《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向來在 AMD 顯示卡都有一點優勢,今次亦相同,以上代 RX 6600 XT 8GB 來說,1080p 使用「Ultra」(超高)畫質及 FSR3「Quality」(品質),以內建跑分功能模擬網上對戰,仍可有平均 90fps 水平,拋離 RTX 3060 12GB。甚至可以犧牲多一些畫質用 FSR 1 進一步提速,對不講究畫質但要最快幀速的對戰模式會更合用。

RTX 3060 12GBUltraBalanceBalanceBalance
UpscaleDLSS QDLSS QFSR3 QFSR1 Q
1080p AVG709589118
Low 5st57787494
Low 1st53706788
戰役模式85110105125
RTX 3060 12GB 使用 FSR 3 甚至 FSR 1 升頻會略快於 DLSS3,但畫質不及前者。

RX 6600 XT 8GBUltraUltraBalanceBalance
UpscaleFSR3 QFSR1 QFSR3 QFSR1 Q
1080p92122124166
LOW739298126
low1st688691107
戰役模式102126136173
傳統上 AMD 卡比較快仍然不變

戰役模式畫質建議

單人用的戰役模式對幀速要求較低,舊代卡能穩定 60fps 即可,在 DLSS 及 FSR3 幫助下,RTX 3060 12GB / RX 6600 XT 皆可使用「Ultra」(超高)畫質流暢玩,但留意 8GB 顯示記憶體所限,如果想要提升至 1440p,便要從「Ultra」(超高)畫質降至「Balance」(平衡),或在「Ultra」(超高)畫質下,手動將「Texture Resolution」(材質解析度)改用「Low」(低)。

RTX 3060 12GB 再激進一點也可以玩 4K60 升頻戰役模式

試玩再購買實體版可獲限量戰術手套

另外,10 月 25 日至 11 月 4 日期間,玩家可於 MCL K11 ART HOUSE、德福戲院、長沙灣戲院 3 家影院免費試玩 Xbox 版《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於附近指定經銷商門市購買《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實體版可獲得《決勝時刻:黑色行動 6》限量戰術手套一對(贈品數量有限,送完即止)。詳細試玩據點地址如下:

  • K11 Art House: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18 號 Victoria Dockside K11 MUSEA L4 樓層(港鐵尖東站 J 出口)
  • MCL 德福戲院:九龍九龍灣偉業街 33 號德福花園平台(港鐵九龍灣站 A 出口)
  • MCL 長沙灣戲院:九龍長沙灣道 680 號麗新商業中心 G/F,G56 及 G58-59 號舖(港鐵荔枝角站 B1 出口或長沙灣站 C2 出口)

最新影片

120mm 潛望鏡 + 6100mAh 巨量電池 Xiaomi 15 Pro 確認使用 Snapdragon 8 Elite

早前 Qualcomm 發表全新的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新處理器的效能號稱比目前旗艦級的 Snapdragon 8 Gen 3 提升近 60%。而率先採用這款新處理器的會是 Xiaomi 15 Pro 及 Ultra 系列,而在國內的小米專門店已陸續展示這款新機,我們亦在店內看看這款新機,並為大家介紹一下新機的規格有甚麼過人之處。

Xiaomi 15 Pro 配備 6.73 吋 2K AMOLED 屏幕,解像度為 3200 x 1440,屏幕亮度為 3200nits,並支援 120Hz 屏幕刷新率。硬件方面,Xiaomi 15 Pro 是採用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國內會稱為驍龍 8 至尊版,最高 16GB RAM + 1TB ROM。相機會繼續使用 Leica 認證的 5,000 萬像素三鏡系統,包括 23mm f1.44 光圈主鏡、120mm f2.5 潛望長焦鏡,與及 14mm f2.2 超廣角,而自拍鏡頭亦有 3,200 萬像素。

Xiaomi 15 Pro 另一個賣點,是容量高達 6,100mAh 的小米金沙江電池,過往同級的旗艦手機,一般只配備約 5,000mAh 的電池。而新機的電量足足增加了 20%。

Xiaomi 15 Pro 現於國內的小米商城及直營店開售,售價由人民幣 $5,299 起(約港幣 $5,770)

最新影片

【ZCOPE】小空間大聲場 Fostex NF04R 有源喇叭 體驗家庭錄音室音效

屋企空間唔多,有時想聽歌睇戲,又想有闊啲嘅音場,聽多啲音樂嘅細節。今次試用咗Fostex NF04R 鑑聽級有源喇叭,內建高效能 D 類數碼放大器,可以直接駁落電腦、DAP 數碼音樂播放器,甚至串流解碼播放器及耳擴前級等音響器材,喺屋企或工作室聽歌都可以聽到高音色表現。


同你分享我哋嘅數碼科技.玩樂生活!記得即刻 Like、Share 同埋訂閱我哋嘅 Channel,仲有㩒埋個鐘仔呀!請大家多多支持!!!

YouTube: 按此
Telegram: 按此
IG: 按此
FB: 按此
Twitter: 按此

大改款 Mac mini 來了 細機身、性價比更高

Apple 的 Mac 新機發佈第二彈,果然是 Mac mini,如同之前一日流出的情報一樣,新版 M4 Mac mini 不單改用 M4 晶片,更是全新改款,新機體積只是 5 吋 x 5 吋,比 Apple TV 大一點點,加上有前置 USB-C 插頭,以最入門型號 $5,000 不到的價格,性價比超高。

M4 版 Mac mini 只有 5 吋長 x 闊,比舊版的 「月餅罐」慳位得多,也是近年 Apple 產品最明顯的升級。

新出現 M4 Pro 晶片

比起昨日發佈的 iMac,Mac mini 的變化大得多,全新的外型設計,也同時出現有 M4 Pro 版本,供對 GPU 運算有較高要求的用戶選擇。先講基本版 Mac mini,和 iMac 不同,Mac mini 只有提供 10 核心 CPU 和 10 核心 GPU 的 M4 晶片,以及 12 核心 CPU 和 16 核心 GPU 的 M4 Pro 版本,沒有 iMac 的 8 核心這種雞筋的型號選擇,配置的分別只在於 SSD 和記憶體配置數量的不同。

Mac mini 用的 M4 晶片,只有「滿血版」 10 核心 CPU 一種,提供以節能核心為主的運算模式。
新發表的 M4 Pro,CPU 核心增加至 12 或 14 核心,當中效能核心分別提供 8 個或 10 個,而節能核心只有 4 個,可見 M4 Pro 是以效能先決,打算經常使用 AI 生成內容,最好直接選擇 M4 Pro。

至於 M4 Pro 版本 Mac mini ,除了 12 核心 CPU 和 16 核心 GPU 版本,也可以升級到 14 核心 CPU 和 20 核心 GPU 版本。M4 Pro 版 Mac mini 的基本記憶體配置為 24GB,也可以選擇升級到 48GB 或 64GB。SSD 則由標配 512GB 到最高 8TB,還可以選擇 10Gbit Ethernet,當然這樣配置也是天價,完全「打爆」報價要 $35,349,相信不會有多少客人會這樣選擇,個人認爲 12 CPU 核心版 M4 Pro,加上 1TB SSD 和 24GB RAM 已很夠用,事關早前有測試指出,macOS 對記憶體管理相當出色,大部分 mac 的應用程式,對 32GB 以上記憶體,分別並不明顯。

基本版 M4 Mac mini 抵買

基本版 Mac mini 售價 $4,599,配備 16GB 記憶體和 256GB SSD,基本已有背面 3 組 Thunderbolt 4 、HDMI 連接,以及 Gigabit Ethernet 網絡連接。前置面板則有 2 個 10Gb/s 的 USB-C 插頭,以及 3.5mm 耳機插。而 M4 Pro 的 Mac mini 更是首次提供 Thunderbolt 5 背面插頭,資料傳送速度最高達 120Gb/s,是 Thunderbolt 4 的 3 倍。

M4 版和 M4 Pro 版 Mac mini 今次都同樣有 3 組 Thunderbolt 插頭,一個 HDMI,有線網絡插頭,還要在小小機身內置「火牛」,分別在於 M4 Pro 的 Thunderbolt 是 Thunderbolt 5 版本,最高傳輸速度是 120Gb/s,如果你有 Thunderbolt 5 裝置的話。
前置一律提供 2 個 10Gb/s 的 USB-4 插頭,以及一個 3.5mm 耳機插。

今代 M4 Mac mini 基本配置 16GB 記憶體,可選擇升級到 24GB 或 32GB,SSD 最大可選擇 2TB,不過 Apple 的內存升級出名搶錢,從 256GB 升級上 2TB 開價 $6,000!所以如打算只買 M4 型號的話,建議只考慮 256GB,再自行買 2TB 的外置 USB-4 SSD 升級,成本將會大大降低。

可接最多 3 台顯示器

M4 版 Mac mini 的顯示器輸出,最多可以是 3 台顯示器,分別以 Thunderbolt 連接 2 個 6K / 60Hz ,以及 1 個 Thunderbolt 連接 1 個 5K / 60Hz 顯示器或者以 HDMI 連接 1 個 4K / 60Hz 顯示器。如要以 Thunderbolt / HDMI 連接 8K / 60Hz 或 4K / 240Hz 顯示器的話,則可另以 Thunderbolt 連接多一台 5K / 60Hz 顯示器。

M4 和 M4 Pro 版 Mac mini 都可以接上 3 台顯示器,分別在於 M4 Pro 可以接 3x 6K ,而 M4 則接 2x 6K + 1x 5K 顯示器的分別。

至於 M4 Pro 版 Mac mini,則可以同時輸出 3 台 6K / 60Hz 顯示器。如要以 Thunderbolt / HDMI 連接 8K / 60Hz 或 4K / 240Hz 顯示器的話,則可另以 Thunderbolt 連接多一台 6K / 60Hz 顯示器。

M4 Pro 效能快 Lunar Lake 一倍

Intel 早前公佈 Core Ultra (Series 2) 代號 Lunar Lake 處理器,聲稱 CPU 和 NPU 效能都比 Apple M3 晶片快,而實際的測試表現上, Lunar Lake 比起第一代的 Core Ultra,的確有著極大的進步。不過今次 Apple 的 Mac mini 提供有 M4 Pro,提供最多 14-core CPU 核心,包括 10 個 performance cores ,以及 4 個 efficiency cores,比 M4 只有 4 個 performance cores 和 6 個 efficiency cores 的 10 CPU 核心,定位完全不同。M4 針對節能的但功耗表現,而 M4 Pro 則是追求性能表現上。

M4 Pro 比 M1 Pro 和 M2 Pro 的 CPU 效能有明顯的分別,暗示這兩代 Mac 機主可考慮換機。
和 Intel 最新 Core Ultra 7 ( Series 2) 比較,雖然 Intel 已有極大進步足以和 M3 比較,但和 M4 Pro 一比,輸足一倍達到了 2.1 倍的差別。
M4 Pro 的 GPU 效能也比起 M1 Pro 有一倍的分別。
GPU 一向是 Intel 的弱項,雖然 Lunar Lake 有進步,但以內置 GPU 來說,仍然為之落後。

在 GPU 核心上,M4 Pro 內置有 20-core GPU,也是 M4 的一倍。令到 M4 Pro 整體的 CPU 效能,是 M1 Pro 的 1.9 倍、M2 Pro 的 1.6 倍。而跟 Lunar Lake 比較之下,CPU 效能更相差 2.1 倍,而 GPU 效能更是 2.4 倍的分別,足以將 Lunar Lake 完全拋離。如照慣例明天會有 M4 Max 的 MacBook Pro 出現的話,這種跟 X86 效能的差距,將會更加誇張。

緊緻的三層散熱

Mac mini 今次採用全新的外型設計,將內部架構作重大改變。舊的 Mac mini 採用單層雙面主板,機身內部的空間甚多,加上大直徑的散熱風扇,散熱不是問題。今代 Mac mini 縮細至只有 5 吋 x 5 吋大小,比舊 Mac mini 大大縮小一倍,只比 Apple TV 大一點,機身也略為變厚,以容納新的三層主板架構。今次 Mac Mini 採用的風扇,一邊會吸入冷空氣,經過空氣走路,將最高一層的熱空氣帶到機底抽走,形成對流系統。比起 iMac 的散熱設計複雜得多。

Mac Mini 緒細了機身,機底就成為唯一散熱的地方,Apple 設計成一邊抽入冷空氣,一邊噴出熱風的大膽設計,筆者擔心熱空氣會再被抽入,影響散熱效能。
機身內佈局變得緊緻,內部空氣以 S 形走道,經過將熱空氣抽出,面對 M4 Pro 高效能運作的情況,似乎 Apple 對 M4 的巧耗表電相當有信心!(不過同是 10 核心 的 iMac「滿血版」就要 2 把風扇招呼).

不過,筆者相當關心 M4 Pro 在這種設計下的散熱表現,事關 10 核心的 iMac 也需要 2 把風扇作散熱,而 Mac mini 的 M4 同樣是 10 核心,這種散熱設計就算過關,面對效能高一倍的 M4 Pro,這種幾乎再沒半點空間的佈局,是否可以足夠提供散熱需要,要等實物下星期出貨,才可以定論。

這一代 Mac mini 應該是變化最大的一款 Mac 新機,論性價比高出 iMac 好多,細少機身也相信受到需要「半在家辦公」一族歡迎。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登場 iOS 18.1 新功能速讀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登場 iOS 18.1 新功能速讀

經過一輪測試,Apple 的生成式 AI——Apple Intelligence 終於正式隨 iOS 18.1 一同推出。本文就為大家集中介紹 iOS 18.1 的主要新功能。

Apple Intelligence 正式登場

現時支援 Apple Intelligence 的手機包括 iPhone 15 Pro 系列和 iPhone 16 全系列,暫時只支援美式英語,12 月就會推展到英國、愛爾蘭、加拿大、澳洲、新西蘭和南非英語,明年更會支援中、日、韓、越南等亞洲語言。香港的 iPhone 用戶想使用的話,只要將系統第一語言和 Siri 語言都設為 English (US),升級後再到「設定>Apple Intelligence & Siri」加入等候名單,大約等個多小時即可使用。

Apple Intelligence 現時的功能包括:

  • 寫作工具:包括校對 Proofread、撮寫 Summarize 和改寫不同風格 Rewrite,這個功能在整個系統不同地方,包括備忘錄、電郵、Pages 和第三方 App 都可找到;
  • Siri:加入生成式 AI 之後,Siri 終於真正可以自然語言對答,可以為用戶撰寫短訊寄出、開不要打擾模式和設定鬧鐘。不過可用的功能仍然有限,不少問題都會說「不明白」或回答不正確答案,相信等到 iOS 18.2 整合了更多系統功能和 ChatGPT 之後才會較為實用;
  • 智能回覆:在使用《Mail》《Message》App 時,會按照內容提供一些預設回覆,用法跟 Gmail 一樣;
  • 摘要:Apple Intelligence 能對同一對話串的電郵內容進行摘要整理,令用戶快速了解討論重點。還可以為備忘錄的錄音和網頁提供摘要;
  • 相簿:可以利用自然語言來創建回憶影片並加上配樂,用戶也可以利用自然語言來詳細描述想找尋的照片;
  • 相片:清除功能可以移除相片中不想要的東西,這個功能不需要更改手機語言亦用得到;
    「清除」功能利用 AI 將相片中不要的東西移除,並補回背景。這功能不需要改變手機語言也能使用。
  • 專注模式:利用人工智能來判別通知的重要性,決定是否在專注模式中提示用戶;

有關 Apple Intelligence 的教學請參閱這篇教學

除了 Apple Intelligence 之外,iOS 18.1 亦有一系列新功能:

電話錄音

過去在 iPhone 被視為禁忌的電話錄音功能在 iOS 18.1 解禁,對於應付日益增加的電話詐騙和電話 Cool Call 會有一點作用,錄音按鈕設於電話介面左上角,點擊之後倒數 3 秒就會開始,並且透過語音通知所有通話對象,而錄下的電話內容將會儲存成備忘錄,日後可以謄寫成文字。

聽覺健康

早前在 iOS 18.2 展開測試的聽覺健康功能,現在已可在 iOS 18.1 用得到,並可將 AirPods Pro 2 設為臨床級助聽器。只要將 AirPods Pro 2 連接,就會在 AirPods 的設定頁面見到聽覺健康一節,而進行了聽力測試後,更可以用測試結果來調整媒體播放和通話時的音響。想了解如何使用聽力健康相關的功能可參考這篇教學

相機

iOS 18.1 將空間照片拍攝功能下放到 iPhone 15 Pro 系列手機,並且在 iPhone 16 的「相機控制按鈕>鏡頭」中加入切換至自拍鏡頭功能。

控制中心

新增衛星通訊和 AirDrop 項目,讓大家可以將這兩個功能獨立放在控制中心任選頁面。

最新影片

Mac mini 規格意外流出 有 M4 Pro 外型似迷你 Mac Studio

昨日是 Apple Mac 發佈周的第一彈 — 公佈了 M4 iMac,大家覺得吸引嗎?不過公佈後美國 Amazon 就意外流出了 M4 Mac mini 的資料,包括規定格和外觀。雖然可能只是「偷雞」不到 24 小時,但如果今晚如期公佈的是 Mac mini 的話,明天第三彈應該就是 MacBook Pro。

現在有關資料已經落架,不過有網站就擷取了 Amazon 的網頁擷圖, 顯示新的 Mac mini 將會有 M4 和 M4 Pro 晶片版本,提供到最多 14-core CPU,以及 20-core GPU 運算能力,效能上當然會比只有 M4 的 iMac 高得多,而 M4 Pro 的 Mac mini 可以最多配括 64GB 記憶體,以及 8TB SSD,也足夠中高階應用運算的要求,進一步接近 Mac Studio。

不過最重要的是 Mac mini 外型產的轉變,上一代 M2 Mac mini 使用的仍是舊款「月餅罐」設計,有指 M4 Mac mini 使用了更細小像 Apple TV 的外型,但從 Amazon 流出的資料,新版 Mac mini 更像縮水版的 Mac Studio,銀色機身前端有 USB-C / Thunderbolt 及 / 或 3.5mm 耳機插頭。不過實際的長、闊、高就要等 Apple 的正式公佈了。

《AR Lens》萬聖節夜繽紛 免費換熊貓大公仔兼睇鐳射 Show

《AR Lens》萬聖節夜繽紛 睇鐳射 Show 兼免費換熊貓大公仔

大家最期待嘅十月尾 Halloween 萬聖節又嚟喇!今次《AR Lens》又幫大家安排好節目兼著數 – 「尖沙咀萬聖節夜繽紛鐳射 Show」活動!玩法好簡單,只要打開《AR Lens》app,捕捉到「鐳射 Show」嘅圖案,就會有一張換領券自動儲存響「錢包」內,即可於 10 月 31 日去到尖沙咀睇 show 兼換到一隻好得意可愛嘅熊貓大公仔喇,每日有 100 個名額,先捉先得㗎!

「AR Lens 捕捉可愛大熊貓公仔」玩法:

「尖沙咀萬聖節夜繽紛鐳射 Show」活動詳情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及尖沙咀鐘樓(面向尖沙咀天星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外牆)
日期:2024 年 10 月 30 日(星期三)及 31 日(星期四)
時間:晚上 7:00 至 11:00

HearID 個人化靚聲 Soundcore Liberty 4 Pro 功能多到要睇說明書?

Soundcore 推出全新的 Liberty 4 Pro 真無線耳機,今代產品除了配備自適應主動降噪(Adaptive ANC)系統,更採用 Soundcore 的 ACAA 聲學架構,以同軸設計將 10.5mm 低音單元與 4.6mm 鈦合金高音單元結合,音色方面有相當的提升。另外,耳機更可設定個人化的 Hear ID,打造更迎合個人喜好的調音。而最特別就是耳機的充電盒會有小小的 Touch Mon,既可以查看耳機的電量、更可以調節降噪等級等等,功能真的不能盡錄。

Soundcore Liberty 4 Pro 雖然在耳機外觀設計上可能未必很大驚喜,不過功能就非常豐富,首先係充電盒內置了顯示屏,能顯示耳機的電量,目前耳機的設定等等,用家可透過屏幕下方的坑槽作手勢操作。而耳機本身支援按壓式操作,可控制音樂播放、調節音量、切換降噪模式。耳機還配備 Soundcore 的自適應降噪技術,採用六個麥克風及一個氣壓感應器來實現全場景深度降噪效果。

音響設計方面,Liberty 4 Pro 採用了 Soundcore 的 ACAA 聲學架構,是將 10.5mm 低音單元與 4.6mm 鈦合金高音單元,以同軸設計方式配置的雙動圈單元。並支援 LDAC,Hi-Res Audio Wireless 高解析度音樂播放。

超長電池壽命亦是 Liberty 4 Pro 的賣點之一,首先耳機會支援快充,只要充電僅 5 分鐘,即可提供長達 4 小時的播放時間。耳機在關閉降噪功能的情況下可使用 10 小時,配合充電盒總共可使用 40 小時;即使啟動降噪功能,亦能使用長達 7.5 小時,及最多 30 小時的總電量。

Liberty 4 Pro 支援 Soundcore 手機 app,除了一些例如降噪、均衡器等設定,還加入飛航模式,可以透過氣壓感應器,飛行時能因應氣壓變化調節降噪效果,亦有助減緩飛機升降時的不適感。

Soundcore app 中的 HearID 4.0 功能,能讓用家根據個人喜好,進行個人化調音,更有包括空間音訊、漏音補償、音量安全、密合度測試等多項功能。另外,耳機還預設多種白噪音音效,能有助用家達到集中精神、解壓舒緩的效果。至於針對通話方面,Liberty 4 Pro 就支援 Easy Chat 功能,當耳機偵測到用家正和別人交談時,就會暫停音樂播放,待交談結束的 5-15 秒後,才繼續播放。

試用 Liberty 4 Pro 並設定 Hear ID 作為預設的原音效果,感覺耳機的中高頻相當通透,分析力和空間感都不錯。如配合支援 LDAC 的播放裝置,音色表現讓人相當滿意。Soundcore app 的功能眾多,幸好介面簡單清晰,只要根據說明,就能了解相關功能的用法。

小結

PCM Rating : 4.5 / 5

best performance 2022

Soundcore Liberty 4 Pro 本身具備雙單元架構,支援 Hi-Res Audio 及個人化 Hear ID 調音等功能,廠方亦為耳機加入一大堆功能,初接觸 Soundcore 耳機的朋友可能有點花多眼亂。而耳機的充電盒也加入觸控操作,有趣得來亦相當實用。

PROS

  • 支援 LDAC 音色出眾
  • 耳機充電盒,配備屏幕並支援觸控操作
  • 降噪效果出色

CONS

  • 防風效果稍遜
  • 耳機的觸控操作太靈敏,容易誤觸

SPEC

  • 單體大小:10.5mm + 4.6mm 動圈 + 雙通道音頻技術 (digital crossover technology)
  • 充電時間:3 小時 / 15 分鐘使用 4 小時
  • 使用時間(耳機單次/連充電盒): 最長 10/40 小時 (標準) ; 最長 7.5/30 小時 (ANC) ; 最長 5/25小時 (LDAC+ANC)
  • 頻率響應:14 Hz – 40 kHz
  • 連接:藍牙 5.3
  • 藍牙傳輸距離:最長 10 米
  • 尺寸:64 x 61 x 29mm
  • 淨重量:5.5g(單邊耳機)/51g(充電盒)
  • 售價:$1,299
  • 查詢及選購:Anker

最新影片

萬聖節遊戲新選 女鬼橋二 釋魂路.Until Dawn 復刻版

萬聖節將至,今年剛好有幾款恐怖題材遊戲近日推出,包括台灣團隊開發的第一人稱生存恐怖遊戲《女鬼橋二 釋魂路》,以及 4K 復刻的《Until Dawn》,想自己嚇自己的玩家不妨挑戰。

《女鬼橋二 釋魂路》

以華人校園恐怖故事為概念的《女鬼橋二 釋魂路》,有了前作好評,團隊再接再勵,在全平台包括:Nintendo Switch、PlayStation 4、PlayStation 5 數位版及實體版(普通版/限定版)、Xbox One 及 Xbox Series X|S 數位版推出。而且亞洲實體限定版特典也豐富,有限定版特典外盒、遊戲製作紀錄書(全彩,內含中英版本)收錄遊戲美術圖、概念設計、劇情幕後等,以及遊戲原聲帶 CD,預購特典還有一本「亡骸骨血陣筆記本」(其實就是特裝的白頁筆記簿),十分用心。

《女鬼橋二 釋魂路》以現代校園怪談為題材,故事發生在恐怖傳說聞名的大學,一群電影社學生偏要拍攝校園離奇命案的靈異電影,另一主線是一名女記者收到匿名爆料信,要來到學校挖出失蹤案秘密,兩線事線交錯重疊,有不同鬼怪出現,而美術設計著重鬼怪原型傳說,有特別解謎關卡和鬼怪機制,刻畫不同鬼怪性格,不全是靠「嚇」和絕望。不過遊戲交待劇情時的第一身視點晃動頻率有點容易令人不適,探索和逃跑倒沒頭暈的問題。

類型:第一人稱懸疑冒險恐怖遊戲
對應平臺: Nintendo Switch /PlayStation 4 / PlayStation 5 / Xbox One(數位版)/Xbox Series X|S(數位版)
售價:【普通版】HK$198、【限定版】HK$298
遊戲字幕:繁體中文、簡體中文、英文、日文

PS5《Until Dawn》4K 復刻

Until Dawn

《Until Dawn》是 PS4 當時推出的互動式劇情遊戲,這次為 PS5 主機及新一代 PC 硬件作出強化回歸,雖然當年看起來已十分逼真,今次的 4K 復刻又再上一層樓,在現今的 4K OLED 大電視上效果會更好,人物細節都更強,運鏡角度也有改變成第三人稱鏡頭,有全新收藏品、可調查的全新環境,以及重新剪輯的劇情場景等,配上針對 PS5 主機的 DualSense 手掣反應,以及使用耳機的 Tempest 3D 音效,恐怖沉浸感更強。

類型:恐怖
對應平臺:PlayStation 5 / PC
售價:HK$468
遊戲字幕:繁體中文、簡體中文、英文、日文

最新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