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61

OpenAI 開源模型 gpt-oss 可本機執行 對撼中國 DeepSeek、Kimi K2

OpenAI gpt-oss
OpenAI gpt-oss

OpenAI 昨日(8 月 5 日)發表開放權重模型 gpt-oss,現時已在 Hugging Face 可免費下載和使用。gpt-oss 以 Apache 2.0 授權,這亦是非牟利公司 OpenAI 在 gpt-2 之後,事隔 6 年再度推出開源模型。gpt-oss 分 gpt-oss-120b 和 gpt-oss-20b 兩個版本,前者的推理能力與 o4-mini 相近。

兩個版本僅支援文字,不能處理圖像或聲音,採用思路鏈(Chain of Thought,CoT)推理方式,源自去年 9 月推出的 o1 模型同一技術。CoT 讓生成式 AI 透過多個處理步驟回答,而不直接提供簡單的答案。

gpt-oss-120b 擁有 1,170 億參數,核心推理基準測試數據幾乎與 o4-mini 相近,而且執行硬件用配備 80GB 記憶體的 GPU 便可支援。較輕量的 gpt-oss-20b 測試結果與 o3-mini 相若,在 16GB 記憶體的電腦上可執行。

gpt-oss 的 OSS 指 Open-source series(即開源系列),不過 OpenAI 強調 gpt-oss 屬開放權重語言模型(open-weights language models)。權重對外公開,開發人員能檢視內部參數,了解模型處理數據的過程。但 OpenAI 卻不開放完整訓練數據,以避免涉及版權爭議。這與其他開源模型做法大相徑庭。OpenAI 原本在今年 3 月發表 gpt-oss,不過因安全理由多番延後。

開發人員除了在 Hugging Face 免費取得 gpt-oss,現時 AWS 的 Bedrock 和 SageMaker 平台亦有提供。由於 OpenAI 收下微軟大筆注資,之前的 GPT-3 至 OpenAI-o3 等模型是專屬授權,而且只經 API 或微軟 Azure 提供。

目前市場上有多個開源語言模型,如 Meta 的 Llama、亦有中國深度求索的 DeepSeek 和月之暗面的 kimi K2,在本機執行的市場取下一定程度的成功。OpenAI 的開放權重模型目標由美國建立的免費開放 AI 技術讓全球共享,讓美國成為創新重鎮。

預訂送逾千元禮遇 HONOR MagicBook Art 14 2025 + MagicPad 3

HONOR MagicBook Art 14 2025
HONOR MagicBook Art 14 2025

除了旗艦摺屏手機 Magic V5 之外,今日 HONOR 發表會還同時公布了纖薄筆電 HONOR MagicBook Art 14 2025 和平板電腦 MagicPad 3 在港的發售詳情,令 HONOR 的 AI 設備生態圈更為完整。

在發表會上,HONOR 表示他們在海外的銷售取得好成績,2024 年海外市場銷量增長 50% 以上,總銷量增長 100% 以上,而香港市場份額更在今年 6 月達到 20.2%,成績驕人。

HONOR 表示他們在海外的銷售取得好成績,2024 年海外市場銷量增長 50% 以上,總銷量增長 100% 以上,而香港市場份額更在今年 6 月達到 20.2%,成績驕人。
HONOR 表示他們在海外的銷售取得好成績,2024 年海外市場銷量增長 50% 以上,總銷量增長 100% 以上,而香港市場份額更在今年 6 月達到 20.2%,成績驕人。

MagicBook Art 14 2025 纖薄筆電

這兩年電腦強調 AI 功能,HONOR 就宣布推出具備 AI 跨平台操作功能、針對專業人士和內容創作者的纖薄型筆電 MagicBook Art 14 2025。它的機身只有 1cm 厚度,重量也只有 1kg,相當方便經常到不同地方辦公的人士,採用鎂鈦合金機身,配以摩卡棕配色,大方得體。

MagicBook Art 14 2025 配備 14.6 吋屏幕,屏佔比達 97%。機身只有 1cm 厚度,重量也只有 1kg。
MagicBook Art 14 2025 配備 14.6 吋屏幕,屏佔比達 97%。機身只有 1cm 厚度,重量也只有 1kg。

2025 年版 MagicBook Art 14 的屏幕規格頗為出眾,14.6 吋 OLED HONOR 護眼屏具備 3.1K 解像度(3,120 x 2,080)、1,600nits 峰值亮度和100% DCI-P3 寬廣色域,並且取得 TÜV Rheinland 硬件級低藍光護眼和無閃屏認證,屏佔比達 97%、3:2 比例屏幕在辦公或圖像製作時提供更大範圍閱讀文件。屏幕並提供 10 點觸控功能。

此機的視像鏡頭更特別地採用磁吸設計,擔心私隱時大可將鏡頭拆走,使用時也可以自訂鏡頭的拍攝方向,方便又實用。
此機的視像鏡頭更特別地採用磁吸設計,擔心私隱時大可將鏡頭拆走,使用時也可以自訂鏡頭的拍攝方向,方便又實用。

規格方面,HONOR MagicBook Art 14 2025 配備 Intel Core Ultra 7 225H 處理器、32GB 記憶體和 1TB SSD,足以應付大小任務和娛樂需要。音響方面就配備 6 個喇叭及 3 個麥克風,支援空間音訊,日常觀賞電影時能提供具沉浸感的音響享受,而在視像會議時配合 AI 降噪技術就能確保話音清晰。此機的視像鏡頭更特別地採用磁吸設計,擔心私隱時大可將鏡頭拆走,使用時也可以自訂鏡頭的拍攝方向,方便又實用。

此機備有 Thunderbolt 4 接口,電源掣支援指紋辨識。
此機備有 Thunderbolt 4 接口,電源掣支援指紋辨識。

此機另一個特點是跨品牌的資料傳輸功能,能讓用家在 iOS、Android、HarmonyOS 和 Windows 等系統之間互聯,快速傳送檔案,工作起來就更得心應手。

跨品版檔案互傳是此機的特色。
跨品版檔案互傳是此機的特色。

至於出外辦公最關心的續航能力方面,此機配備 60Wh 電池,據廠方提供的跑分數據,PCMark10 modern office 測試的續航時間達 10 小時。而充電方面,30 分鐘就能充電約 46%,95 分鐘可完全充滿,應該能滿足戶外工作的需要。

訂購送逾 HK$1,200 禮品

HONOR MagicBook Art 14 2025 將於 8 月 14 日上市,售價為 HK$11,999。由現在起至 8 月 13 日期間到 HONOR 官方網店、特約零售商及網店平台,可獲贈 HONOR CHOICE 頭戴式耳機 Pro(價值 HK$799)及 HONOR 黑色菱格背包(價值 HK$499),總值 HK$1,298。

預訂可獲贈 HONOR CHOICE 頭戴式耳機 Pro(價值 HK$799)及 HONOR 黑色菱格背包(價值 HK$499),總值 HK$1,298。
預訂可獲贈 HONOR CHOICE 頭戴式耳機 Pro(價值 HK$799)及 HONOR 黑色菱格背包(價值 HK$499),總值 HK$1,298。

MagicBook Art 14 2025 SPEC

  • 作業系統:Windows 11 Home
  • CPU:Intel Core Ultra 7 225H
  • GPU:Intel Arc 140T
  • RAM:32GB LPDDR5x 8400MT/s
  • 屏幕:14.6 吋 3.1K OLED 屏幕(3:2 比例,解像度 3120 x 2080)
  • 峰值亮度:1,600nits
  • 觸控:10 點
  • 色域:100% DCI-P3(典型值)
  • 儲存空間:1TB SSD
  • 觸控板:5 點觸控
  • 鏡頭:1080p 隱藏式磁吸鏡頭
  • 喇叭:6 個
  • 麥克風: 3 個
  • 接口:HDMI 2.1(4K@60Hz)、USB-A 3.2 Gen1、USB-C 3.2 Gen2 (10Gbps,支援顯示)、Thunderbolt 4、3.5mm 耳機+麥克風
  • 無線連接:802.11a/b/g/n/ac/ax、藍牙 5.1
  • 電源鍵:指紋電源鍵
  • 尺寸:316.77 x 223.63 x 11.5mm
  • 重量: 1.03kg
  • 售價:HK$11,999
  • 查詢:HONOR

MagicPad 3 平板電腦

MagicPad 3 是 13 吋大屏幕平板電腦,同時兼顧娛樂和工作的需要,更備有護眼設計和多種 AI 功能。此機的 13.3 吋 LCD 屏幕解像度達 3200 x 2136,刷新率達 165Hz,屏佔比達 91%,支援 10.7 億種顏色,並且獲得 TÜV Rheinland 硬件級低藍光護眼和無閃屏認證。而音響方面就備有 8 個沉浸式 IMAX ENHANCED 低音喇叭和 HONOR 空間音訊功能,煲劇和打機都會得到上佳的影音體驗。

MagicPad 3 的 13.3 吋 LCD 屏幕解像度達 3200 x 2136,刷新率達 165Hz,屏佔比達 91%,支援 10.7 億種顏色,並且獲得 TÜV Rheinland 硬件級低藍光護眼和無閃屏認證。
MagicPad 3 的 13.3 吋 LCD 屏幕解像度達 3200 x 2136,刷新率達 165Hz,屏佔比達 91%,支援 10.7 億種顏色,並且獲得 TÜV Rheinland 硬件級低藍光護眼和無閃屏認證。

MagicPad 3 配備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16GB RAM + 512GB 儲存空間,支援 Wi-Fi 7(雙頻)和藍牙 5.4,支援 LDAC、aptX、aptX HD 和 aptX Adaptive 高清音樂編碼傳輸。鏡頭方面後置鏡頭有 1,300 萬像主鏡頭和 200 萬像微距鏡頭的雙鏡頭系統,另有 900 萬像素前置鏡頭。

後置鏡頭有 1,300 萬像主鏡頭和 200 萬像微距鏡頭的雙鏡頭系統。
後置鏡頭有 1,300 萬像主鏡頭和 200 萬像微距鏡頭的雙鏡頭系統。
配備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16GB RAM + 512GB 儲存空間。
配備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16GB RAM + 512GB 儲存空間。

與 MagicBook Art 14 2025 一樣,此機同樣提供跨品牌檔案傳輸的能力,而在 AI 功能方面,就包括 AI 寫作工具可協助用戶作文字校對、重寫文章和撮要;AI 會議就可以將語音轉為文字,透過聲紋辨識技術去除雜音,生成會議紀錄;AI 手寫功能就可以將手寫筆記轉換為可編輯的文字。這些功能對辨公非常有用。

多種 AI 功能在工作上非常實用。
多種 AI 功能在工作上非常實用。

MagicPad 3 同樣將會在 8 月 14 日上市,售價為 HK$5,499。由即日起至 8 月 13 日預訂將可獲得 HONOR MagicPad 3 智能觸控鍵盤+Magic Pencil 3 手寫筆一套(價值 HK$1,598),與及 HONOR CHOICE 頭戴式耳機(價值 HK$599),總值 HK$2,197。

預訂將可獲得 HONOR MagicPad 3 智能觸控鍵盤+Magic Pencil 3 手寫筆一套(價值 HK$1,598),與及 HONOR CHOICE 頭戴式耳機(價值 HK$599),總值 HK$2,197。
預訂將可獲得 HONOR MagicPad 3 智能觸控鍵盤+Magic Pencil 3 手寫筆一套(價值 HK$1,598),與及 HONOR CHOICE 頭戴式耳機(價值 HK$599),總值 HK$2,197。

MagicPad 3

  • 屏幕:13.3 吋 LCD 屏幕(解像度 3200 x 2136)
  • 屏刷率:最高 165Hz
  • 色域:10.7 億色
  • 處理器:Snapdragon 8 Gen 3
  • 作業系統:MagicOS 9.0.1(基於 Android 15)
  • 記憶體:16GB+512GB
  • 鏡頭:後置鏡頭:1300 萬像主鏡頭 (F2.0 AF) +200 萬像微距鏡頭 (F2.4 FF);前置鏡頭:900 萬像 (F2.2 FF)
  • 音響:沉浸式 IMAX ENHANCED 低音喇叭 x8
  • 無線連接:802.11a/b/g/n/ac/ax/be(Wi-Fi 7 為雙頻)、藍牙 5.4
  • 支援藍牙編碼:SBC、AAC、LDAC、aptX、aptX HD、aptX Adaptive
  • 尺寸:293.88 x 201.38 x 5.79mm
  • 重量:595g
  • 售價:HK$5,499
  • 查詢:HONOR

沒有最薄 只有更薄 HONOR Magic V5 輕薄摺屏新定義

HONOR Magic V5 香港發表會
HONOR Magic V5 香港發表會

HONOR 推出新一代旗艦級摺屏手機 HONOR Magic V5,以驚人的 8.8mm 厚度和 217g 重量,刷新摺疊手機的纖薄紀錄,當然這有賴 HONOR 在物料科學上的突破。而除了機身更輕薄之外,新機的硬件規格及相機方面亦全面升級⋯⋯

延伸閱讀:2025 最新摺屏手機採購推薦

HONOR 推出新一代旗艦級摺屏手機 HONOR Magic V5,以驚人的 8.8mm 厚度和 217g 重量,刷新摺疊手機的纖薄紀錄。

雖然在外觀上今代 Magic V5 和 Magic V3 其實蠻相似的,同樣的輕薄,鏡頭模組的放置位置和設計也很相似,不過當拿上手,就會發覺 HONOR Magic V5 會更加輕和薄,據官方介紹 Magic V5 採用航太級纖維背蓋材質,並運用「魯班大模型」實現微米級組裝精度,提升了整機的堅固性的同時,亦令機身的厚度和重量進一步減少。今次 Magic V5 8.8mm 厚度和 217g 重量,比上代 Magic V3 的 9.4mm 及 230g 真的更極致 

曙光金版本,機背加入髮絲鋼紋處理。
曙光金版本,機背加入髮絲鋼紋處理。
手上的曙光金版,展開後厚度僅 4.2mm,比起 USB-C 插口僅厚丁點。
手上的曙光金版,展開後厚度僅 4.2mm,可以見到已跟 SIM 卡槽及 USB-C 差不多厚度,難以再薄。
差不多只有 2 個壹圓硬幣的厚度
差不多只有 2 個壹圓硬幣的厚度

上代 Honor Magic V3 擁有相當強的耐用性,即使丟進洗衣機洗完,仍可以如常使用。而新一代的 Magic V5 除了延續 Magic V3 的優勢,亦針對屏幕的抗刮和抗裂能力進行加強。首先是前顯示屏會使用了新的 NanoCrystal 護盾塗層。內部主顯示屏加入了一種非牛頓流體,當遇到強烈衝擊時會硬化,以提高抗衝擊能力。

附送同色系的手機套
附送同色系的手機套
手機套會附有手機支架的功能
手機套附有手機支架的功能,打開煲劇和睇漫畫都相當夠用。
新一代的 Magic V5 除了延續 Magic V3 的優勢,亦針對屏幕的抗刮和抗裂能力進行加強。首先是前顯示屏使用了新的 NanoCrystal 護盾塗層。內部主顯示屏會加入一種非牛頓流體,當遇到強烈衝擊時會硬化,以提高抗衝擊能力。
新一代的 Magic V5 除了延續 Magic V3 的優勢,亦針對屏幕的抗刮和抗裂能力進行加強。首先是前顯示屏使用了新的 NanoCrystal 護盾塗層。內部主顯示屏會加入一種非牛頓流體,當遇到強烈衝擊時會硬化,以提高抗衝擊能力。
中間幾乎看不見摺痕。
中間幾乎看不見摺痕。
雖然有精密的鏈鉸位,但依然具備強勁的耐摔抗水性能。
雖然有精密的鏈鉸位,但依然具備強勁的耐摔抗水性能。

規格方面,HONOR Magic V5 配備有 6.43 吋 LTPO OLED 外屏幕,解像度為 2,376 x 1,060、支援 120Hz 的刷新率及最高 5,000nits 亮度。而主屏幕為 7.95 吋 LTPO OLED,解像度為 2,352 x 2,172,同樣支援 120Hz 刷新率,還有 100% DCI-P3 色域,以及最高 5,000nits 亮度。而屏幕擁有高色域和高亮度,播放影片的效果當然不用懷疑。不過個人覺得用摺屏手機用來看電子書及電子漫畫會更適合。

屏幕擁有高色域和高亮度,播放影片的效果當然不用懷疑。
屏幕擁有高色域和高亮度,播放影片的效果當然不用懷疑。
HDR 模式顯示,樹林暗位的細節清晰可見。
HDR 模式顯示,樹林暗位的細節清晰可見。
同時打開兩個應用,並以左右兩個屏幕分開顯示。
同時打開兩個應用,並以左右兩個屏幕分開顯示。
個人覺得用摺屏手機用來看電子書及電子漫畫會更適合。
個人覺得用摺屏手機用來看電子書及電子漫畫會更適合。

而電池方面,採用新一代高矽碳負極「青海湖刀片電池」,大幅提升電池能量密度。電池容量高達 5,820mAh,超過大多數直身手機,同時支持 66W 有線充電。而手機外殼下方放置了一個無線充電線圈,支持最高 50W 快速無線充電。

效能與攝影測試

HONOR Magic V5 採用高通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是目前最高階的手機處理器。Antutu 效能測試分數為 240 萬。至於相機方面,Magic V5 是採用三鏡頭相機模組,包括 64MP 3x 光學變焦相機、50MP 主鏡頭和 50MP 超廣角鏡頭。而外屏和內屏也配備 20MP 的自拍鏡頭。我們試用 3 倍光學變焦及 10 倍數碼變焦隨意在街上抓拍,效果也相當出眾。使用 3 倍光學變焦,雖然 Zoom 得不算很近,但仍可以拍到雀鳥羽毛的細節。而 10 倍數碼變焦也不會有油畫化的情況,主體線條俐落清晰,效果不俗。

HONOR Magic V5 會採用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
HONOR Magic V5 採用 Snapdragon 8 Elite 處理器,及有 16GB RAM。
Antutu 效能測試分數為 240 萬。
Antutu 效能測試分數為 240 萬。
Geekbench 單核跑分 2,878,多核分數為 8,601。
Geekbench 單核跑分 2,878,多核分數為 8,601。
Magic V5 是採用三鏡頭相機模組,包括 64MP 3x 光學變焦相機、50MP 主鏡頭和 50MP 超廣角鏡頭。
Magic V5 是採用三鏡頭相機模組,包括 64MP 3x 光學變焦相機、50MP 主鏡頭和 50MP 超廣角鏡頭。
使用 3 倍光學變焦,雖然 Zoom 得不算很近,但仍可以拍到雀鳥羽毛的細節。
使用 3 倍光學變焦,雖然 Zoom 得不算很近,但仍可以拍到雀鳥羽毛的細節。
10 倍數碼變焦也不會有油畫化的情況,主體線條俐落清晰,效果不俗。
10 倍數碼變焦也不會有油畫化的情況,主體線條俐落清晰,細節保留效果不俗。
5,000 萬主鏡拍攝,細節和質感也如實呈現。
5,000 萬主鏡拍攝,細節和質感也如實呈現。

AI 功能方面,HONOR Magic V5 港版仍支援包括 Google Circle to Search、HONOR 自家的隨意門 AI 捷徑、語音即時翻譯和語音轉文字。相片 AI 方面,就有包括智能消除、路人移除及反光消除等相當實用的 AI 功能。另外 Magic V5 同樣會支援電子八達通,可謂緊貼香港消費者的需要。

支援包括 Google Circle to Search 和 HONOR 自家的隨意門 AI 捷徑。
支援包括 Google Circle to Search 和 HONOR 自家的隨意門 AI 捷徑。
AI 錄音轉文字,開會相當好用。
AI 錄音轉文字,需要開會時保留紀錄相當好用。
相片 AI 方面,就有包括智能消除、路人移除及反光消除等相當實用的 AI 功能。
相片 AI 方面,包括智能消除、路人移除及反光消除等相當實用的 AI 功能。

預訂送 Sony 耳機.加八達通送 $200

HONOR Magic V5 將於 8 月 14 日正式開售,並由即日起至 8 月 13 日於香港 HONOR 官方網店、特約零售店及網店平台展開預售,香港發售的版本為 16GB RAM + 512GB ROM 規格,建議零售價為 HK$11,999,有曙光金、暖白色、絲路敦煌和絨黑色 4 種顏色可供選擇。凡預訂新機可獲得總值高達 HK$10,000 的豐富禮品,包括:SONY WH-1000XM5 無線降噪耳機(價值 HK$3,190)、180 日只換不修服務、碎屏寶服務(首年一次)及免費貼膜服務,可在一年內包內屏兩次及外屏/後蓋兩次(價值 HK$6,810)。

除此之外,新機支援電子八達通,為鼓勵用戶使用,HONOR Magic V5 機主以新機加入 Android 版八達通,可享高達 HK$200。

有曙光金、暖白色、絲路敦煌和絨黑色 4 種顏色可供選擇。
有曙光金、暖白色、絲路敦煌和絨黑色 4 種顏色可供選擇。
凡預訂新機可獲得總值高達 HK$10,000 的豐富禮品,包括:SONY WH-1000XM5 無線降噪耳機(價值 HK$3,190)。
凡預訂新機可獲得總值高達 HK$10,000 的豐富禮品,包括:SONY WH-1000XM5 無線降噪耳機(價值 HK$3,190)。

SPEC.

  • 內屏幕:7.95 吋可摺疊柔性 OLED
  • 內屏幕長寬比例:9.78:9
  • 內屏幕像素:2352 × 2172 Pixels
  • 外屏幕:6.43 吋 OLED
  • 外屏幕長寬比例:20:9
  • 外屏幕像素:2376×1060 Pixels 
  • 處理器:Snapdragon 8 Elite
  • GPU:Adreno 830
  • 作業系統:MagicOS 9.0.1(基於 Android 15)
  • 儲存空間:16GB + 512GB
  • 後置鏡頭:50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5000 萬像素廣角鏡頭,6400 萬像素潛望式長焦鏡頭,最大 100 倍數碼變焦
  • 前置鏡頭:2000 萬像素廣角鏡頭(f/2.2,内屏),2000 萬像素廣角鏡頭(f/2.2,外屏)
  • 電池容量:5820mAh HONOR 青海湖刀片電池
  • 有線充電:66W HONOR SuperCharge
  • 無線充電:50W Wireless HONOR SuperCharge
  • 長度:156.8mm
  • 寬度:74.3mm(摺疊)/ 145.9mm(展開)
  • 厚度(白色):8.8mm(摺疊)/4.1mm(展開);其他顏色:9.0mm(摺疊)/4.2mm(展開)
  • 重量:約 217g(白色)/約 222g(其他顏色)
  • 顏色:曙光金、暖白色、絲路敦煌、絨黑色
  • 售價:$11,999 (16GB + 512GB)
  • 查詢HONOR

延伸閱讀

薄機現真身?宣布加價?文件指 iPhone 17 發表會 9 月 10 日舉行

Tim Cook, Apple Park, WWDC25

每年 9 月都是 Apple 發表 iPhone 新機的時候,據外媒 9to5Mac 引述德國 iPhone 新聞網站 iPhone-Ticker,指有最少一間當地電訊商內部文件指,Apple 今年將會在美國時間 9 月 9 日(香港時間 9 月 10 日凌晨)舉行新手機發表會。換言之,今年新預計會在 9 月 12 日開始接受預訂,9 月 19 日正式發售。

早前有網友拍到有人拿著相信是未發表的 iPhone 17 Pro 進行測試。
早前有網友拍到有人拿著相信是未發表的 iPhone 17 Pro 進行測試。

今年傳聞 Apple 會以纖薄的 iPhone Air 取代廉價大機 iPhone Plus,但在關稅陰霾下,亦有傳聞今年 iPhone Pro 系列無可避免要加價。原本美國貿易戰針對中國,Apple 計劃將銷美的 iPhone 改由印度生產以避過重稅。誰知現在中美關稅似乎有商量餘地,印度卻因為在俄烏戰爭中與俄羅斯有石油交易而面臨重稅。相信大家都會密切留意今年 Apple 產品的價格走勢。

在關稅陰霾下,很多人都相信今年 iPhone 要加價了⋯⋯
在關稅陰霾下,很多人都相信今年 iPhone 要加價了⋯⋯

延伸閱讀

【氣候挑戰】十號風球 颱風韋帕的啓示

今年 7 月 20 日,香港遭受颱風「韋帕」吹襲,令香港天文台發出 21 世紀第 5 個十號颶風信號,這也是自 1946 年以來天文台發出的第 18 個十號風球。幸好「韋帕」在香港造成的人命傷亡和財物破壞不大。


「韋帕」的風力

十號風球下的颱風韋帕 (圖片來源: 星島日報)

一些朋友都說「韋帕」的風力偏低,民間氣象組織「香港地下天文台」更製作了自 2007 年以來 8 號風球或以上的熱帶氣旋平均風力排名表(圖 1)。排名是根據天文台指定的八個參考測風站的平均風速所計算。從(圖 1)可見,「韋帕」排名第五,為 21 世紀 5 個十號風球中平均風力最弱的一個,比「山竹」所帶來的平均風力足足低約三成。

圖 1:自 2007 年以來8號風球或以上的熱帶氣旋平均風力排名表。(來源:香港地下天文台)

為了進一步分析「韋帕」的風力問題,筆者利用天文台發放的風速和風暴潮資料,結合《香港地方志》的颱風災害資料,製作自 1946 年起引致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為香港不同地方帶來的風力和最高潮位,及其所引致的死亡人數,以作綜合比較(注:韋帕的風速為初步估算,最終數據有待天文台公布)。

筆者在(圖 2) 中將最高和最低值,分別以紅色和藍色標示 —— 有雙底線的是最高/最低值,沒有雙底線的是第二最高/最低值。可見「韋帕」在九龍市區(京士柏和啓德)的 60 分鐘平均風速是歷年最弱,這與朋友的觀感一致。但是,若果我們看離岸島站(長洲和橫欄島),韋帕所帶來的風速卻處於中游位置,不是最弱。而天文台在「天氣隨筆」網誌所提供的最高 10 分鐘持續風力分佈更顯示,港島市區(中環碼頭和北角)曾錄得暴風風力(圖 3),與 2023 年「蘇拉」所帶來的風力分佈接近(圖四)。這情況亦與「韋帕」所帶來的東南風較東北風弱有關⋯⋯只是九龍區因地形屏蔽了東北風而沒有感受到最強的風力。

圖 2:自 1946 年起引致發出十號颶風信號的颱風所帶來的風力、風暴潮和死亡人數。紅色/藍色有雙底綫為最高/最低;紅色/藍色沒有雙底綫為第二最高/最低。(來源:香港天文台、香港地方志)(# 資料有待天文台發放)(* 基於香港地下天文台資料)
圖 3:韋帕影響下曾錄得的最高 10 分鐘持續風力分佈。(來源:香港天文台)
圖 4:「蘇拉」影響下曾錄得的最高 10 分鐘持續風力分佈。(來源:香港天文台)

政府在 7 月 20 日當天公布,總共收到 711 宗塌樹報告,雖然這只是初步資料,但相比「韋森特」、「天鴿」和「蘇拉」數以千計的塌樹數目(分別為 8,800、5,300 及 3,000 多宗)仍屬偏低,更與「山竹」的六萬多宗塌樹數目相距甚遠。原因無它:「韋帕」的强度只屬颱風級別,對香港的影響比更強的「山竹」、「天鴿」和「韋森特」較弱是非常合理的。而超強颱風「蘇拉」則在接近香港時減弱迅速,因此影響亦有限。

歷年十號風球的比較

溫黛

基於香港天文台所公佈二戰後的 18 個十號風球的數據(圖 2),最強和為香港造成最嚴重災害的,莫過於 1962 年的超強颱風「溫黛」—— 她除了為香港帶來二戰後最高的風速紀錄(大老山最高 60 分鐘平均風速 189 km/h;大老山最高陣風 284 km/h;天文台總部最高 60 分鐘平均風速 133 km/h;天文台總部最高陣風 259 km/h),更帶來非常高的風暴潮水位(維多利亞港最高潮位 3.96 mCD;吐露港最高潮位 5.03 mCD;mCD = metre above Chart Datum海圖基準面以上(米))。高風速加上高風暴潮水位,引致 183 人死亡或失蹤⋯⋯沙田區尤其白鶴汀村遭受風暴潮衝擊而受害最大。這是二戰後香港死傷最嚴重的颱風。

山竹

雖然 1983 年的強颱風「愛倫」在橫瀾島和長洲都帶來自 1946 年以來最高 60 分鐘平均風速,但若果我們把風暴潮的影響一併考慮,就可以判斷超强颱風「山竹」才是二戰後僅次「溫黛」的最强颱風。它除了在橫瀾島和長洲帶來自 1946 年以來第二高 60 分鐘平均風速之外,它更令當時正在清水灣測試的天文台自動測風站錄得高達每小時 191 公里的 10 分鐘平均風速,這相信是天文台自 1980 年代開始在香港安裝自動氣象站以來的近地面最高紀錄。因颶風或暴風的影響,香港有多棟大廈的玻璃幕墻及玻璃窗被摧毀。「山竹」亦在維港和吐露港帶來自「溫黛」以來的最高風暴潮水位(維港最高潮位 3.88 mCD;吐露港最高潮位 4.71 mCD),令多區沿岸低窪地區被淹浸,沿岸設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香港因「山竹」的吹襲,引致約 46 億港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幸好,香港的防災預警系統的進步和現代化基建大大減低了傷亡—— 香港沒有因「山竹」的吹襲而出現死亡個案。這也適用於其它在 21 世紀為我們帶來十號風球的 4 個颱風(「韋森特」、「天鴿」、「蘇拉」及「韋帕」)。

風暴潮的「假潮效應」

筆者在 7 月 20 日「韋帕」吹襲香港期間,留意到大埔滘潮汐站的潮水高度出現 2 至 4 小時周期性的變化(圖 5 中紅圈),相信這是「假潮效應」(Seiche Effect)的結果。幸好當天並非天文大潮日子,颱風接近時潮水亦相對較低,「韋帕」的强度也比較「溫黛」和「山竹」弱,因此在吐露港最高風暴潮增水只有約1.5 m,最高潮位只有約3 mCD;如果有5 mCD或以上的潮位(溫黛5.03 mCD;山竹4.71 mCD),再加上假潮效應會對吐露港沿岸造成重大威脅。

圖 5:7 月 20 日早上大埔滘潮汐站潮水高度(藍色綫)及預測的天文潮汐高度(紅色綫)變化。紅圈標示「假潮效應」的出現。(來源:香港天文台)

「假潮效應」是由於風和氣壓的變化導致局部水域產生水體堆積,在重力作用下水域兩端水位交替升降(圖 5 中紅圈所示),從而形成駐波(Standing Wave)。吐露港型似一個袋,只在東北面有一個峽窄的入口—— 赤門海峽(圖 6)。當猛烈的東北風吹襲香港,便會將海水從大鵬灣經過赤門海峽推入吐露港,海水堆積起來成為風暴潮,淹浸沿岸低窪地區。

假若潮水高度因風暴潮升至6 mCD,在兩小時後退至 4 mCD,又在兩小時之後回升至 5 mCD;當第一波高潮過後,一般人可能會以爲威脅已過,卻隨後再來一次:這第二波高潮可以把沒有準備的市民甚至救災人員冲走!在「溫黛」吹襲時,我們都見過這種潮水高度以約 3 至 4 小時周期震動的情況。「假潮效應」不但會帶來多次風暴潮洪峰,對沒有準備的市民構成危險,它更會產生海岸侵蝕,對沿岸設施造成更嚴重的破壞。

圖 6:吐露港的地理環境和大埔滘潮汐站位置。(來源:谷歌地圖)

總結


從「韋帕」的吹襲說起,我們回顧了二戰後 18 個為我們帶來十號風球的颱風,發現超强颱風襲港加上風暴潮最具威脅,亦為香港帶來最嚴重的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我們應該以史爲鑒,在未來需要特別關注超强颱風吹襲香港所帶來的嚴重威脅,並加以防範風暴潮災害,特別是可以出現在吐露港的假潮效應。


岑智明先生參與創作的天文科普漫畫 — 《CMS 天文調查隊》最新第 4 期 -百年燈塔・最後星願,已經出版,歡迎到到各大書店,或 Playit.hk 網店購買。

五百有找 CMF Buds 2 Plus 開賣 50dB 降噪、61.5 小時長氣播放

耳機提供的充電盒便於攜帶,採用磁吸式設計,確保耳機穩固存放。
耳機提供的充電盒便於攜帶,採用磁吸式設計,確保耳機穩固存放。

Nothing 子品牌 CMF 今個月引入 Buds 2 Plus 真無線耳機,對比起之前連同 CMF Phone 2 Pro 出的 Buds 2,以高級音質、更好降噪和超長續航力打入市場。以下就睇睇呢款賣價 $500 的新耳機有甚麼功能。

CMF 目前推出了三款 Buds 2 系列耳機,分別是入門級的 Buds 2a、中階的 Buds 2 以及旗艦級的 Buds 2 Plus。從規格參數上看,三款產品有明顯的層次區隔,例如在降噪能力方面,三款產品呈現明顯的降噪表現提升,由 Buds 2a 的 42dB 降噪+2900Hz 頻寬、到 Buds 2 48dB 降噪+5200Hz 頻寬,來到 Buds 2 Plus 提供 50dB 降噪+5400Hz 頻寬,以阻隔從低頻噪音到人聲範圍的環境干擾。

耳機總共有 6 咪高峰設計,加入 Clear Voice Tech 3.0 加強通話。
耳機總共有 6 咪高峰設計,加入 Clear Voice Tech 3.0 加強通話。

通話品質上受到麥克風數量和通話技術上改變, Bud 2 及 Bud 2 Plug 都加入了 6 麥克風 + 升級版 Clear Voice Technology 3.0 + Wind Noise Reduction 3.0,較 Buds 2a 4 麥克風 + 基礎版 Clear Voice 技術 + Wind Noise Reduction 2.0 的差異也很明顯,Buds 2 和 Buds 2 Plus 因為搭配 AI 環境噪音消除技術,能有效過濾背景噪音,確保通話清晰度。Wind Noise Reduction 3.0 技術特別針對風噪進行優化,戶外通話體驗有所提升。

而比較值得注意的是,Buds 2 Plus 在 ANC 關閉下,可以有 61.5 小時(單耳機 14 小時)的播放續航力,即使在開啟降噪模式時,Buds 2 Plus 仍能提供 33 小時的總續航(單耳機 7.5 小時),透過其 10 分鐘快充可提供 8.5 小時聆聽時間,解決緊急需求。

以 Type-C 提供充電盒接口。
以 Type-C 提供充電盒接口。

音效方面,Buds 2 Plus 採用 12mm LCP 單體,配合 LDAC 高解析音頻技術和 Hi-Res 無線音頻認證,除了 Environment Adaptive ANC 外,Buds 2 Plus 還新增 Smart Adaptive Mode,能夠實時響應周圍環境,自動檢測環境噪音並補償耳道洩漏。

加入掛繩孔設計方便使用。
加入掛繩孔設計方便使用。

耳機提供深藍和淺灰兩種配色選擇,還特別加入掛繩孔設計,增加便攜性。在日常使用中,產品跟 Buds 2 一樣提供到 IP55 級別防水防塵,值得一提的是,Buds 2a 使用亮面塑料旋鈕,Buds 2 採用透明旋鈕外殼,而 Buds 2 Plus 則升級為噴砂金屬質感旋鈕,質感提升明顯。

售價:$499

包裝盒誤印流出 DJI Mini 5 Pro 部分規格確定

包裝盒誤印流出 Mini 5 Pro 部分規格確定

DJI 近日頗多搞作,既突破性地推出 OSMO 360 全景相機後,又準備推出吸塵機械人。不過 DJI 仍無忘記無人機的初心,而近日網上就流出令一眾用戶期待的新機消息,那就是 Mini 5 Pro。

來自《DroneXL》流出的 Mini 5 Pro 消息,竟然是來自一堆廢紙之中。皆因估計是一名印刷廠的員工,拍下了一張印刷出錯的 Mini 5 Pro 包裝盒相片,所以相中見到包裝盒面的印刷出現疊影等的錯體情況。不過在這個盒面中,就可確定到 Mini 5 Pro 部分規格。

今次有關 Mini 5 Pro 流出的消息,是來自一張聲稱誤印的包裝盒。
今次有關 Mini 5 Pro 流出的消息,是來自一張聲稱誤印的包裝盒。

今次流出的這個誤印包裝盒,印有不少 Mini 5 Pro 的相關資訊,首先這是個 Fly More Combo 暢飛套裝,有趣的是在 Fly More Combo 暢飛套裝後面印有兩個遙控的型號,分別有 RC 2 及 RC-N3,估計是印刷時錯誤將兩個版本印在同一包裝盒上而棄掉的誤印品,但由此可相信 Mini 5 Pro 會跟 Air 3S 一樣,Fly More Combo 套裝會有兩個遙控器版本。

在這個誤印的包裝盒確定了部分新機的規格,信不信由你。
在這個誤印的包裝盒確定了部分新機的規格,信不信由你。

此外,包裝盒亦列出了套裝內容,而重點就是左上方列出的 7 大重點規格如下:

  • 超輕量及可摺疊設計
  • 鏡頭內置 1 吋感光元件,最高可攝錄 4K / 120fps 影片
  • 雲台可作 225° 旋轉,做到真正垂直拍攝,運鏡更靈活
  • 提供高質 48mm 中遠距離拍攝模式
  • 前方配備 LiDAR 光學測距,可作夜景全向避障功能
  • 具備 ActiveTrack 主動追蹤功能,支援跑步、單車等運動追蹤
  • 36 分鐘續航時間
6 月尾亦流出了一張聲稱是測試員操作 Mini 5 Pro 的相片。
6 月尾亦流出了一張聲稱是測試員操作 Mini 5 Pro 的相片。

另外,傳聞中的 Mini 5 Pro,被稱為是 Mavic 4 的輕量版本,就以上所知的規格來看,Mini 5 Pro 應會用上 O4 圖傳平台,而且估計會有兩種電池選擇;當然,現時仍有很多規格是未知之數,例如盒上說是超輕量,但今次卻沒註明是 249g 以下,這點相當關鍵,會影響是否需要註冊才能飛行,或許用上 1 吋感光元件及配備 LiDAR 後,重量難以維持在 249g 以下也說不定,至於推出日期方面,傳聞會在今年 9 月,皆因還有 Mic 3、OSMO Nano 等新品正在排住隊等出街,想買機、換機的朋友就要留意。

而來自 Drone-hacks 最新流出的 Mini 5 Pro 相片可見,新機機頭設計頗為不同,是否能維持在 249g 以下就有待確定。
而來自 Drone-hacks 最新流出的 Mini 5 Pro 相片可見,新機機頭設計頗為不同,是否能維持在 249g 以下就有待確定。

轉會摺機 Samsung Galaxy Z Fold7 兩星期詳細上手體驗

轉會摺機 Samsung Galaxy Z Fold7 兩星期詳細上手體驗
轉會摺機 Samsung Galaxy Z Fold7 兩星期詳細上手體驗

上個月各大廠商相繼推出摺疊屏幕手機,當中最先公布的 Samsung Galaxy Z Fold 7,由借到編輯部至今大半個月,今次決心將慣用的 iPhone 轉到這款摺疊手機,並帶它去了一趟旅行,又睇睇這半月以來的體驗是如何?

話說部署轉用 Android 手機已經有半年,主要是使用今代 iPhone 16 Pro 體驗不足,相片表現、系統問題令我決心轉用 Android,不過遲遲未決定到心水,過去亦試用過 Z Fold6,今次可說是「扚起心肝」。

轉會三大資料轉移

相信好多 iPhone 用家都同我一樣,想轉/試用 Android ,不過 iOS 生態圈實在強大,所以在預視到自己會「轉會」之時,經已開始進行超前部署,iPhone 要轉會 Android 手機,現今來說已相當方便,而一般使用者通常會遇到兩大資料需要轉移,包括相片及 Whatsapp 資料。而由於我有使用 NAS,所以一直有用相片備份功能將手機相片全放在私有雲。

我選擇利用Samsung Smart Switch 以有線連接方式將 WhatsApp 資料轉去新機。
我選擇利用Samsung Smart Switch 以有線連接方式將 WhatsApp 資料轉去新機。

另外,WhatsApp 及其他資料(包括相片),用戶其實可以利用 Samsung Smart Switch 以有線連接或 iCloud 無線方式傳送去新機,所以重點的 WhatsApp 或相片過渡問題,對我來說經已解決,不過當中難度最高,就是密碼部分,如果大家有一直用開 Google Chrome 儲存密碼,問題可能不大,不過我一直只以 Apple 儲存,所以的確花多一點時間處理,預先改用 1Password ,可以在 Android / iOS 多裝置上互通,令過渡亦算順利。

屏幕摺痕嚴重嗎?

轉用 Galaxy Z Fold 7,很大程度是屏幕可延伸當成小平板使用,今代設計上更輕更薄,厚度 8.9mm,重量 215g,其實是錦上添花。之前有用過 S24 / S25,但加上保護貼之後,屏下指紋不大靈敏,對比 Z Fold7 有實體指紋解鎖,後者來得較為實在。

有實體指紋辨識的確是較方便。
有實體指紋辨識的確是較方便。

自使用 Galaxy Z Fold7 後,外屏的使用次數相當有限,還是喜歡打開屏幕使用,大家最關心的都是摺疊屏幕中央的摺痕,如果大家有機會跟目前市場上一些摺疊屏對比的話,今代 Z Fold7 使用的 Dynamic AMOLED,在黑屏情況下觀察是更加平滑,看不見摺痕一定是跟大家講大話,不過在亮屏的正常使用狀態下,摺痕並不明顯,這一點實在值得一讚。

在開著屏幕情況下,刻意搵反光位還是會見到摺痕(例如圖片中頂部黑色位),否則今次摺屏效果令人滿意。
在開著屏幕情況下,刻意搵反光位還是會見到摺痕(例如圖片中頂部黑色位),今次摺屏效果令人滿意。
在分屏模式下,平時可以工作、掃 IG,仲可以彈出視窗睇片。
在分屏模式下,平時可以工作、掃 IG,仲可以彈出視窗睇片。

手機拍攝仍可提升

Galaxy Z Fold7 針對鏡頭部分作出規格上的提升,最顯然是 200MP Quad Pixel 主鏡頭、另配搭 12MP f2.2 超廣角及 10MP 光學防震 f2.4 遠攝,又看看實際畫面會是如何?

街頭 Snapshot 呈現車站繁忙的𣊬間。
街頭 Snapshot 呈現車站繁忙的𣊬間。
作為快拍機的話, Z Fold7 給予的感覺是可以保留現場氣氛的營造。
作為快拍機的話, Z Fold7 給予的感覺是可以保留現場氣氛的營造。
以 2 億解像度拍攝 1x 23mm 相片,在 Photoshop 以 5% 顯示全圖效果。
以 2 億解像度拍攝 1x 23mm 相片,在 Photoshop 以 5% 顯示全圖效果。
同一相片在 Photoshop 以 50% 顯示,相片效果仍然可用,可見 2 億像素實力。
同一相片在 Photoshop 以 50% 顯示,相片效果仍然可用,可見 2 億像素實力。
0.6x 拍出整體壯闊效果。
0.6x 拍出整體壯闊效果。
1x 下減少變形,畫面相當實淨。
1x 下減少變形,畫面相當實淨。
2x 作出局部放大效果仍好。
2x 作出局部放大效果仍好。
3x 遠攝感覺跟 2x 分別不大,如有 5 倍以上變焦可能會更加理想。
3x 遠攝感覺跟 2x 分別不大,如有 5 倍以上變焦可能會更加理想。
近攝效果不錯,唯在低光下雜訊明顯。
近攝效果不錯,唯在低光下雜訊明顯。

電池夠用嗎?

Galaxy Z Fold7 內置 4,400mAh 容量電池,比較市場上不少手機,容量數值更少,實際應用又是如何?在旅行期間我同好多人一樣都會早出晚歸,一早充好電,除了拍攝、掃 ig、睇 Google Maps 又會覆工作上的通訊,試過兩日會用盡電池及要用 10,000mAh 充電,一日是去睇球賽,拍片影相程度比平時更多;另一日是上山區,又是拍片影相似乎會帶來更大消耗,否則一日閒逛使用的話其實夠用。至於手機支援的 25W 有線充電及 15W 無線充電,對比內地品牌的進取做法,規格一定較弱,但是否揀機的必然因素就因人而異。

意外之跌落⋯⋯

俗語有話,出得嚟行,預咗會跌⋯⋯雖然好不希望發生,但就是總有意外。在旅程當中,我就意外兩次在餐廳內將手機跌下,都怪我手機放得太近邊沿位置,幸好兩次都在室內,同樣都是木板地,手機總算無穿無爛,無崩無裂,以「裸機」嚟講都算好彩,後來都係乖乖用返保護殼。

SPEC

  • 平台:Android 16
  • 處理器:Qualcomm Snapdragon 8 Elite for Galaxy
  • 顏色:星塵藍、霧銀灰、曜石黑、薄荷綠(三星網店獨家)
  • 屏幕:8″ 2184 x 1968, 120Hz Dynamic AMOLED、6.5″ 2520 x 1080, 120Hz Dynamic AMOLED
  • 相機:200MP 配備 Quad Pixel 及光學防震 f1.7 主鏡、12MP f2.2 超廣角、10MP 光學防震 f2.4 遠攝、10MP f2.2 前置鏡頭及 10MP f2.2 機面鏡頭
  • 防水能力:IP48(於 1.5 米水深浸沒 30 分鐘)
  • 無線連接:802.11 be Wi-Fi 7、Bluetooth v5.4、NFC
  • 電池:4,400mAh(25W 有線充電+15W 無線充電)
  • SIM 插槽:Dual nano SIM
  • 體積:158×72.8.9mm(摺疊)、158×143.2×4.2mm(展開)
  • 重量:215g
  • 售價:16,698(16GB+1TB)、16,198(12+512GB)、15,198(12+256GB)
  • 網址:Samsung

HOVERAir 唔出迷你無人機?新機預告「下水」

HOVERAir 唔出迷你無人機?新機預告「下水」

HOVERAir 自 2023 年推出 X1 後,便打開了迷你無人機的新市場,連 DJI 都要跟風推出 Neo,近日 HOVERAir 於官網釋出新機預告,看落同樣是細細的機身,今次竟然並非迷你無人機,而是……

繼 X1 及 X1 Pro 系列之後,HOVERAir 已久久未有新產品,正當大家期待之際,HOVERAir 於官網釋出新機預告,並一連三日放出新產品局部相片,而且以若隱若現的方式呈現以吊大家的胃口,上星期開始放出第一張相片,疑似橙色機身上有一個方形屏幕,下方有三個按鍵。

HOVERAir 以每日一相的方式預告新機以吊胃口,首日就只見方形屏幕及三個按鍵,以及橙色機身。
HOVERAir 以每日一相的方式預告新機以吊胃口,首日就只見方形屏幕及三個按鍵,以及橙色機身。

第二日的相片是一個疑似微型的遙控器,筆者將相片調光後,可見中間有一個外圓的方向鍵,中間有一個估計是拍攝 / 錄影的按鍵,而方向鍵下方有另一個按鍵,看鍵上圖案應該是「起動 / 停止」之用,另外方向鍵左上及右上都有燈號,以這個遙控的大細來看,新品應該會是易於操控。

第二日放出的迷你遙控器,經調光後可見外圓方向鍵、兩個功能鍵及燈號。
第二日放出的迷你遙控器,經調光後可見外圓方向鍵、兩個功能鍵及燈號。

第三日官方直接放出一張機身相片,經調光後可見更多細節,橙色機身四周包有圍邊,機身前方有個鏡頭,看其設計是可上下轉動,而方形屏幕則在機頂前方,而左右兩邊被包圍的就是螺旋漿,當看到這裡大家都以為是新的迷你無人機,誰不知……

第三日放出機身相片,起初還以為是新的迷你無人機。
第三日放出機身相片,起初還以為是新的迷你無人機。

今日(8 月 4 日)竟然放出真機相片,新機竟然並非空中的迷你無人機,而是水中無人機,確是令人驚訝,新機機身同樣迷你,有四個螺旋漿,方形屏幕後方相信是電池。其實水中無人機比航拍無人機更難造,因為一定要做好防水措施,暫時網上都未有太多相關資訊流出,例如新機的名稱、型號、可潛多深、電池續航力如何、鏡頭像素多少?今次新機的保密工夫做得幾足,這些規格仍有待揭撓,且看未來幾日官方的公布。

今日正式揭盅,新機原來玩潛水,但相關資料要等未來幾日官方的公布。
今日正式揭盅,新機原來玩潛水,但相關資料要等未來幾日官方的公布。

iPhone 17 系列電池有新設計 超薄 Air 電量少得令人擔心

Apple iPhone 17 系列將於 9 月推出,當中最矚目的相信是主打輕薄的 iPhone 17 Air,預計這款新機將取代 Plus 版本。據已經流出的資料表示,新機的厚度只有 5.5mm,比起早前推出的 Samsung Galaxy S25 Edge 的 5.8mm 更薄。另一方面爆料達人 MajinBuo 亦在其個人網誌中刊登了相信是 iPhone 17 Pro 的電池部件圖片,從圖片可看到今代 iPhone 的電池將採用新的封裝設計。而大家更關心的可能是 17 Air 的電量到底有多少呢?

根據  MajinBuo 發報宣稱為 iPhone 17 Pro 的電池實物照,電池將採用金屬外殼封裝設計,這項技術去年首次出現在 iPhone 16 Pro 上。據指金屬殼設計能提升了結構強度也有助散熱。另外,整個 iPhone 17 系列將採用全新的電池黏著方式,換電池會比以往容易。

至於新機的電量方面,目前大部份 Android 手機,都會配備容量達 5,000mAh ~ 6,000mAh 的電池。而目前發售的 iPhone 16 Pro Max 的電量為 4,685 mAh。 iPhone 16 也有 3,561mAh 的電池容量,至於在今年初新推出的 iPhone 16e 也有 4,005mAh。不過根據 GSMarena 的報導指,將發表的旗艦級型號  iPhone 17 Pro Max 會配備約 5,000mAh 容量的電池,雖然比起 Android 手機還有點距離,但的確有點進步。至於  iPhone 17 Air 電量據稱僅為 2,900mAh,比起 iPhone 16 也有 3,561mAh 的電池容量還要小。不過因為的 iPhone 17 Air 預計會配備 6.6” OLED 屏幕,也比 iPhone 16 的 6.1” 大得多,所不少人都擔心 17 Air 的電量真的足以應付一日的使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