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70

出手整頓 中國工信部研推新「尿袋」國家標準

行動電源起火
行動電源起火

早前中國發生不少「尿袋(行動電源)」自燃事故,更疑引發今年 3 月香港航空由杭州飛往香港的航班行李架起火,事件促使上月起中國民航局全面要求乘客僅可攜帶備有 3C 認證(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中國強制認證標誌)的「尿袋」登上國內航班。不過據新華社最新消息,中國工信部已公開徵集《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制訂意見,很可能成為未來移動電源新標準。

3C 認證無法有效監管「尿袋」安全,促使中國工信部再出手制訂新標準。
3C 認證無法有效監管「尿袋」安全,促使中國工信部再出手制訂新標準。

據悉,《移動電源安全技術規範》擬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對包括充電寶在內的移動電源規格設定更嚴格技術要求。新標準除了產品標識等基本要求外,更將對電源的安全保護、電池特殊安全要求及材料、生產過程及關鍵工藝等提出極高要求,例如涵蓋過充電保護、過放電保護、短路保護、超載、誤操作、迴圈後跌落、智慧管理等範疇,而鋰電池亦需要滿足過充電、擠壓、熱濫用、針刺等特殊要求,期望可全面清除市場上氾濫的劣質產品,從源頭降低產品安全隱患。

ROMOSS(羅馬仕)行動電源是風波主角,疑引發香港航空航班行李架起火。
ROMOSS(羅馬仕)行動電源是風波主角,疑引發香港航空航班行李架起火。

當前中國政府出手制定新標準,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原有 3C 認證存在嚴重不足。眾多知名的行動電源大品牌,如 ROMOSS(羅馬仕)、Anker(安克創新)、Baseus(倍思)、UGREEN(綠聯)以及小米等,旗下許多內地發售的行動電源產品都擁有 3C 認證,而其中不少型號正是此次回收事件中的產品。事件的核心問題在於,這些品牌採用了中國安普瑞斯(無錫)生產的鋰電池,但該電池在製造過程中疑似使用了不合規的正負極隔離材料,導致電池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可能失效,甚至存在自燃風險。值得注意的是,安普瑞斯(無錫)鋰電池本身也持有 3C 認證,卻在事件爆發後被大規模吊銷。這一連串問題充分說明,現有的 3C 認證已無法有效保障行動電源的安全與可靠性。

不少大品牌的行動電源都有 3C 認證,但可能已無法保證產品安全性。
不少大品牌的行動電源都有 3C 認證,但可能已無法保證產品安全性。

對於廠商而言,以往行動電源生產門檻極低,但質素以至安全設計卻良莠不齊。隨著行動電源容量愈來愈大、充電速度不斷提高,不同用家亦會在很多極端環境下使用行動電源產品,隨時令行動電源的使用風險大增。希望今次中國政府的新標準能有效監管市場發展,大大改善行動電源產品質素,避免意外再次發生。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延伸閱讀

打風不成好去處 反斗奇兵.藍精靈現身商場

雖然天氣不似預期,既然颱風「來都來了」,就要超前部署打不成風的活動,新城市廣場有《反斗奇兵》30 周年裝置及限定店,海港城 LCX 亦有經典《藍精靈大電影》展覽。

沙田新城市廣場「反斗萌友@New Town Plaza」

彼思動畫的《金》30 周年,沙田新城市廣場即日起至 9 月 3 日特設「反斗萌友@New Town Plaza」!3 個大型打卡場景,包括:「反斗玩具彈珠機」、「PICK ME 火箭發射站」及「反斗玩具公路」。當中更有 7 米高巨型吹氣三眼仔首度奪目現身,讓大家置身於《反斗奇兵》的玩具世界中,與胡迪、巴斯光年及一眾玩具老友記慶祝《反斗奇兵》30 周年。

沙田新城市廣場「反斗萌友@New Town Plaza」
沙田新城市廣場「反斗萌友@New Town Plaza」
7 米高巨爪及三眼仔
7 米高巨爪及三眼仔

而且場內加設 「反斗萌友@New Town Plaza」期間限定店,發售超過 200 多款商品,其中近 20 款更是首發獨家限定新品,同場亦首次設立額外付費主題攤位遊戲,完成簡單任務,即可獲得 30 周年限定紀念品。

「反斗萌友@New Town Plaza」期間限定店有近 20 款首度登場獨家限定發售的《反斗奇兵》系列新品。
「反斗萌友@New Town Plaza」期間限定店有近 20 款首度登場獨家限定發售的《反斗奇兵》系列新品。
5 款獨家反斗奇兵禮品
5 款獨家反斗奇兵禮品

「反斗萌友@ New Town Plaza」主題裝置

  • 日期:2025 年 7 月 8 日至 9 月 3 日
  • 時間:上午 10 時至晚上 10 時
  • 地點:1 期 3 樓中庭、1 期 UB Play Park 及 3 期 1 樓
  • 入場費:免費

「反斗萌友@ New Town Plaza」期間限定店

  • 日期:2025 年 7 月 8 日至 8 月 4 日
  • 時間:上午 11 時至晚上 9 時
  • 地點:1 期 1 樓東翼 (近 Pizza Express)

尖沙咀 LCX「藍精靈夏日大歷險」

尖沙咀 LCX「藍精靈夏日大歷險」展覽
尖沙咀 LCX「藍精靈夏日大歷險」展覽

另一個經典作品《藍精靈》,乘新作電影《藍精靈大電影》上映,尖沙咀 LCX 即日起至 8 月 31 日特設「藍精靈夏日大歷險」展覽,設計成藍精靈村感覺,加上眾主角如美芝、精靈爸爸等立牌邀請大家進村探訪。另有兩個特別打卡場景,場內設有三大藍精靈歷險禮遇及體驗,包括:位處酷炫樂園的藍精靈拍照亭、收集全場印章找線索得小禮的拯救精靈爸爸大行動及兩款限量藍精靈禮品可供換領。

美芝蘑菇屋與神奇喇叭花
美芝蘑菇屋與神奇喇叭花
法國小鎮
法國小鎮
酷炫樂園
酷炫樂園
拯救精靈爸爸大行動—完成印章
拯救精靈爸爸大行動—完成印章

「LCX x 藍精靈夏日大歷險」

  • 展覽日期及開放時間:即日起至 8 月 31 日 (上午 10 時至晚上 10 時)
  • 展覽地點:尖沙咀海港城海運大廈三階 LCX
  • 入場費用:免費

巨「聲」響徹長野 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香港上映

《名偵探柯南》系列第 28 部劇場版終於在香港上映,今集在日本及其他地方都有極佳表現,內容上也略有追隨上集概念,讓更多其他角色發揮戲份,又不失柯南與小蘭的場面,地點轉移到中部長野縣,「旅遊片」味略減但「聲」光熠熠。

今次的柯南面上已寫住「我是被邀請來查案的」。
今次的柯南面上已寫住「我是被邀請來查案的」。

第 28 部劇場版《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由重原克也執導、櫻井武晴編劇,今年在日本上映僅 19 日即突破百億日圓票房,創下日本影史首個連續三部電影票房破百億的紀錄,於中國大陸上映票房亦迅速突破 2 億人民幣。這次故事發展比較成年人向,關係到國家安全、憲法等背景伏線,想當然也是案中有案,而這次柯南連「在場動機」都不用鋪陳,也是個有趣的安排。

小五郎難得有戲份演出而不是「昏睡五郎」。
小五郎難得有戲份演出而不是「昏睡五郎」。
速水獎的聲線是女觀眾入場的要因之一。
速水獎的聲線是女觀眾入場的要因之一。
安室透換了聲優,原因大家都懂。
安室透換了聲優,原因大家都懂。

至於動作場面,也相應劇場版應有的水準,這次不單有街頭追逐戰、後段深入長野縣的山麓追擊也看得緊張,也別以為深山就沒有「傷亡」,如果要認真作「損害鑑定」的話,找基德偷多幾次寶物也不夠賠,演出同樣誇張兼大排場,能夠使出「決定性一擊」的角色,也讓大家有點意外。今集的觀光味淡化了不少,但卻是「聲」光熠熠,有不少客串角色的聲優都份量十足,當中女性觀眾甚喜愛的速水獎金句連發,可能會聽到耳朵懷孕,再聽到綠川光的話,應該已經快暈了。(笑)同樣地各個不同上映版本都會有入場特典,柯南迷不要錯過 N 刷了。

故事大綱

長野縣.八岳連峰未寶岳。長野縣警大和敢助在雪山追捕「某名男子」時,一抹身影突然映入他的眼簾。在他分心的瞬間,「某名男子」擊出的步槍子彈擦過敢助的左眼,地面轟然雷動,雪崩隨之發生,直接將敢助吞沒——

10 個月後。國立天文台野邊山所屬設施的研究人員遭到不明人士襲擊,接獲通報後,從雪崩中奇蹟生還的敢助與上原由衣立即趕往現場。在他們進行調查途中,天文台的巨型鑊形天線啟動時,因負傷而變成獨眼的敢助,左眼突然無故劇烈地疼痛起來……

當天晚上,毛利偵探事務所接到了小五郎任職警視廳時交情好的同事,被稱為「鱷魚」的刑警來電。他表示自己正在調查波及敢助的未寶岳雪崩事故,並在案件資料中發現小五郎的名字。小五郎跟他相約幾天後會面,柯南也跟著小五郎赴約,不料前往約定地點途中卻突然傳來巨大的槍聲——。

在冰雪紛飛的山岳上,白茫茫的宿命即將揭開序幕——

名偵探柯南 獨眼的殘像

  • 片長:110分
  • 類型:動畫/推理/懸疑/動作/劇情
  • 語別:日語發音/中英字幕
  • 原作:青山剛昌
  • 導演:重原克也
  • 聲優:高山南/山崎和佳奈/小山力也/林原惠/高田裕司/速水獎/小清水亞美/山田孝之/山下美月
  • 發行公司:曼迪傳播
  • Based on the original graphic novel “Meitantei Conan” by Gosho Aoyama published by Shogakukan Inc.
  • Ⓒ 2025 GOSHO AOYAMA/DETECTIVE CONAN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 Under License to MIGHTY DELTA INTERNATIONAL LIMITED. Animation Produced by TMS ENTERTAINMENT CO., LTD.

爆料 iOS 26 機密惹禍 Apple 控告 YouTuber Jon Prosser

一向以洩漏蘋果資訊聞名的爆料 YouTuber Jon Prosser 正面臨 Apple 的法律訴訟。 Apple 指控 Jon Prosser 與其他涉事者非法取得有關 iOS 26 及其「Liquid Glass」設計的機密資訊。這場訴訟揭示 Apple 對保護商業機密的強硬態度,同時也凸顯了所謂爆料行為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今年 4 月,Jon Prosser 發布了一系列爆料資訊,展示 iOS 系統的新設計。雖然 Jon Prosser 的影片並非使用真實截圖,而是利用的電腦繪圖,將所見內容展現出來,此舉據稱這是為了保護消息來源。而根據 MacRumors 的報導,Apple 指出 Jon Prosser 與另一位涉案人 Ramacciotti 取得了「大量尚未公開的 Apple 商業機密資訊」。由於無法確定具體洩漏的資訊內容與範圍,Apple 現要求法院頒布禁制令,防止 Prosser 與相關人士進一步的洩漏 Apple 產品相關資訊 ,並希望透過陪審團審判來決定賠償金額。

洩密的幕後操作

據 Apple 的訴訟文件,Ramacciotti 透過當時在 Apple 工作的友人,在未經許可下使用開發版 iPhone,並獲得 iOS 26 相關資訊。Ramacciotti 再透過 FaceTime 向 Prosser 展示了新系統的介面,而 Prosser 則錄下了這些內容,用於製作他 YouTube 影片。

Apple 表示,Ramacciott 明知這種行為可能危及其友人的職業生涯,但他仍執意為之。訴訟還指出,Prosser 承諾為 Ramacciotti 提供報酬或未來工作機會作為回報。此外,Prosser 還將錄下的畫面分享給其他人。最終在 2025 年 4 月 4 日, Apple 收到一封匿名電子郵件,該郵件詳細描述了 iOS26 相關資訊如何被洩漏,Ramacciott 的友人因未能按照 Apple 的政策保護開發設備,已被公司解雇。該員工還向 Apple 提供了 Ramacciotti 發送的一段語音訊息,據稱其中包含 Ramacciotti 承認的行為細節。

當事人回應與後續

截至目前,Apple 、涉案的前 Apple 員工和 Ramacciotti 尚未公開回應此案。不過,Jon Prosser 在回應MacRumors 的 X 帖子時表示,他絕對沒有『策劃』入侵任何人的手機,也不知道背後的情況。,並他堅稱自己並未主動參與竊取行為。

對於 Jon Prosser 這樣的爆料達人來說,這場訴訟可能標誌著其爆料生涯的轉折點。他的 YouTube 頻道 Front Page Tech 過去多次準確爆料 Apple 產品資訊而聞名,但這次事件可能讓他付出沉重的代價。隨著案件進展,業界將密切關注 Apple 如何平衡創新保密與公眾的資訊需求。

蔡司 5000 萬像素三鏡加持 性價比大摺 vivo X Fold5 登場

每年夏天都是摺疊屏手機互相較勁的時候,今年的大摺手機都以輕、薄作賣點。除了夠輕夠薄,手機的效能和攝影功能當然也不能馬虎。且看最新的推出的 vivo X Fold5 又會為我們帶來甚麼驚喜呢?

vivo X Fold5
vivo X Fold5

vivo 最新大摺 X Fold5 機身相當纖巧,重量只有 217g,展開厚度僅 4.3mm,摺疊厚度為 9.2mm。摺合起來僅比一般直身手機略厚一點。由於其機身的邊緣線條設計較為圓潤,手持時握感不錯,打開時也不費力。

X Fold5 機身相當纖巧,重量只有 217g,展開厚度僅 4.3mm,摺疊厚度為 9.2mm。
X Fold5 機身相當纖巧,重量只有 217g,展開厚度僅 4.3mm,摺疊厚度為 9.2mm。
X fold5 的全新碳纖維龍骨鉸鏈採用六重航鈦級材料,配合多連桿運動架構。
X fold5 的全新碳纖維龍骨鉸鏈採用六重航鈦級材料,配合多連桿運動架構。
打開手機轉動過程中,有效減小鉸鏈對內屏的擠壓,令屏幕展開後摺痕更淺。
新的設計,令打開手機轉動過程中,有效減小鉸鏈對內屏的擠壓,令屏幕展開後摺痕更淺。

在外觀上,X Fold5 採用鋁合金中框搭配微四曲屏,機身的邊緣線條設計較為圓潤,手持時握感不錯,打開時也不費力。全新碳纖維龍骨鉸鏈採用六重航鈦級用材,配合多連桿運動架構,令打開手機轉動過程中,有效減小鉸鏈對內屏的擠壓,令屏幕展開後摺痕更淺。同時新的鉸鏈設計也加強屏幕的韌性,官方指 X Fold5 的屏幕韌性比上一代提升 47.3%,並且通過了60 萬次摺疊測試,以保證產品的質量。今代 vivo X Fold5 採用 8.03 吋 AMOLED 內屏(解像度 2480 x 2200)及 6.53 吋 AMOLED 外屏(解像度 2748 x 1172),兩個屏幕都支援 120Hz 刷新率及最高 4500nits 亮度。

最高 4500nits 亮度,在攝影燈強光照射下,畫面依然明亮細緻。
最高 4500nits 亮度,在攝影燈強光照射下,畫面依然明亮細緻。

處理器方面,是採用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配合 16GB RAM + 512GB ROM,電池容量為 6000mAh,支持 80W 有線快充和 40W 無線快充。雖然 vivo X Fold5 不是採用當前最新的 S8 Elite 系列處理器,但效能方面也不遜色。安兔兔跑分約為 180 萬左右,效能相信可滿足大部分用家的需要。

雖然 vivo X Fold5 不是採用當前最新的 S8 Elite 系列處理器,但效能方面也不遜色。安兔兔跑分約為 180 萬左右,效能相信可滿足大部份用家的需要。
雖然 vivo X Fold5 不是採用當前最新的 S8 Elite 系列處理器,但效能方面也不遜色。安兔兔跑分約為 180 萬左右,效能相信可滿足大部份用家的需要。

相機方面,X Fold5 採用了全 5000 萬像素的蔡司三鏡頭系統,包括 5000 萬像素主鏡頭 + 50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 + 5000 萬像素長焦鏡頭。至於前置鏡頭則為 2000 萬像素前置鏡頭(內外屏各一)。值得一提是,X Fold5 是目前摺疊式手機產品中,唯一使用 5000 萬像素蔡司超級長焦鏡頭的型號,採用了 SONY IMX882 超感光傳感器,配備 1/1.95″ 感光元件,支援 CIPA 4.5 相機級別防抖認證,無論是 3x 光學變焦以至 100x 數碼變焦,都有出色的成像效果。vivo X Fold5 同樣具備了蔡司全焦段人像、7 種蔡司鏡頭虛化、舞台模式、風光與夜景模式、時光慢門、智能全方位追焦功能等功能,讓用家能更容易拍出更具質素的相片。

X Fold5 採用了全 5000 萬像素的蔡司三鏡頭系統,包括 5000 萬像素主鏡頭 + 50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 + 5000 萬像素長焦鏡頭。至於前置鏡頭則為 2000 萬像素前置鏡頭(內外屏各一)。值得一提是,X Fold5 是目前摺疊式手機產品中,唯一使用 5000 萬像素蔡司超級長焦鏡頭的型號。
X Fold5 採用了全 5000 萬像素的蔡司三鏡頭系統,包括 5000 萬像素主鏡頭 + 5000 萬像素超廣角鏡頭 + 5000 萬像素長焦鏡頭。至於前置鏡頭則為 2000 萬像素前置鏡頭(內外屏各一)。值得一提是,X Fold5 是目前摺疊式手機產品中,唯一使用 5000 萬像素蔡司超級長焦鏡頭的型號。
5000 萬主鏡拍攝
5000 萬主鏡拍攝
10x 光學變照效光依然實淨可用
10x 光學變照效光依然實淨可用
使用微距模式,在 3x 光學變焦下,影花卉或玩具就剛剛好?
使用微距模式,在 3x 光學變焦下,影花卉或玩具就剛剛好?

很多從事行政及商務工作的朋友,都喜歡使用摺屏手機,除了特顯個人形象,也因為摺屏手機擁有接近平板電腦般的大屏幕,在簡單處理文件、電郵及多工作業上會更有優勢。vivo X Fold5 的原子工作台結合了小視窗和分割屏幕的優點,最多同時開啓並運行 5 個應用程式,進一步提升用戶工作效率及使用體驗。而近年 vivo 更積極發展跟 Apple 的 iPhone 和 Mac 的連動功能,今次 X Fold5 更可以跟 Apple Watch 接連,可用來接收電話 / 短訊、運動及健康數據同步等。

近年 vivo 積極發展跟 Apple 的 iPhone 和 Mac 的連動功能,今次 X Fold5 更可以跟 Apple Watch 接連,可用來接收電話 / 短訊、運動及健康數據同步等。
近年 vivo 積極發展跟 Apple 的 iPhone 和 Mac 的連動功能,今次 X Fold5 更可以跟 Apple Watch 接連,可用來接收電話 / 短訊、運動及健康數據同步等。
從事行政及商務工作的朋友,都喜歡使用摺屏手機,除了特顯個人形象,也因為摺屏手機擁有接近平板電腦般的大屏幕,在簡單處理文件、電郵及多工作業上會更有優勢。
從事行政及商務工作的朋友,都喜歡使用摺屏手機,除了特顯個人形象,也因為摺屏手機擁有接近平板電腦般的大屏幕,在簡單處理文件、電郵及多工作業上會更有優勢。

AI 工具方面,vivo X Fold5 亦具備多項 AI 功能,包括 AI 超清文檔、AI 全屏翻譯、 Circle to Search、AI 字幕等等,更新增 AI 魔法移動、AI 反光消除、AI 魔法擴圖,加上既有的路人消除和相片修復,用戶能盡情發揮創意後製相片,為生活增添實用趣味。

Spec

  • 外屏幕:6.53″
  • 解像度:2748 X 1172
  • 內屏幕:8.03″
  • 解像度:2480 X 2200
  • 更新率:120Hz
  • 亮度:4,500nits 亮度峰值
  • 色域:100% DCI-P3 廣色域
  • 處理器:Snapdragon 8 Gen 3 處理器
  • 後置相機: 5,000 萬像素蔡司主鏡頭+5000 萬像素蔡司超廣角鏡頭+5000 萬像素蔡司遠攝鏡頭
  • 前置鏡頭:2,000 萬像素前置鏡 (f/2.2)
  • 電池:6,000mAh (typ) 電池;80W 快充 40W 無線快充
  • 尺吋:159.68 x 142.29(展開) x 4.3 mm(展開)
  • 重量:217g
  • 售價:HK$11,998
  • 查詢:vivo HK (57040322)

長氣光環加持 Lenovo Yoga Slim 7i Aura Edition Gen10

Lenovo Yoga Slim 7i 轉眼來到第 10 代,也是支援 Copilot+ PC 的第二代型號,配合 Core Ultra 200 系列處理器,打破以往 x86 架構處理器的續航力界限,而且更屬於與 Intel 合作的 Aura Edition 高階系列,完善新一代 AI 個人電腦智慧使用體驗。

Lenovo Yoga Slim 7i Aura Edition Gen10
Lenovo Yoga Slim 7i Aura Edition Gen10 屬 14 吋型號,價錢稍比 Gen 9 的 15 吋大眾化。

Lenovo Aura Edition 是廠方與 Intel 合作提倡的高階 AI 個人電腦系列,旨於簡單解決用戶常見問題並提升使用體驗。它採用最新 Core Ultra 200 系列處理器,結合專屬軟體與 AI 功能,達到超長電池續航力、與智能手機的無縫連接,以及啟用 AI 智能用戶模式,如增強安全性或減少干擾的注意力模式。目前 Yoga 和 ThinkPad 系列都有提供 Aura Edition 選擇,Lenovo Yoga Slim 7i Gen10 就是其中之一。

頂蓋線條簡潔利落
作為 Yoga 系列特色,頂蓋線條簡潔利落。
5mp RGB + 紅外線配備雙陣列麥克風和電子鏡頭蓋
備有 5MP RGB + 紅外線鏡頭,配備雙陣列麥克風和電子鏡頭蓋。
螢幕能向後翻開至近180度,沒有平板模式或帳篷模式。
雖屬 YOGA 系列,螢幕能向後翻開至近 180 度,未有提供平板模式或帳篷模式。
機背簡潔,散熱孔集中在上方
機底簡潔,散熱器集中在上方,左右兩側下方為喇叭

Lenovo Yoga Slim 7i Aura Edition(14″ Gen 10) 採用鋁質金屬機身,有月亮灰及貝殼白兩色,表面處理有細緻磨砂質感,邊緣採用圓潤設計感覺典雅而且手感上佳,在上方的鏡頭位置有微微突出面蓋,可同時作為掀蓋的支力點,單手開蓋都沒難度。雖然冠以「Yoga」之名,但它並非「2 合 1」變形設計,螢幕僅能向後翻開至近180度,沒有平板模式或帳篷模式。如有需要平板模式就要另行選擇 2 in 1 型號。

鏡頭上方採取突出邊緣,用意是給用家單手支撐,易於掀蓋
鏡頭上方採取突出邊緣,用意是給用家單手支撐,易於掀蓋

2.8K 120Hz OLED 靚屏

開箱的機型為 83JX000MHH,顯示器配備 OLED 面板,提供極高對比度與深邃黑位表現,解像度達 2.8K(2880 x 1800),峰值亮度可達 1100 尼特、支持 DisplayHDR 1000 Ture Black 規格,典型場景仍可達 500 尼特,即使有需要在白天戶外使用亦足夠明亮,一般室內場合可調低並進一步延長電池使用時間。色彩覆蓋有 100% DCI-P3 亦可勝任內容創作,並能配合使用場景快速切換,120Hz 更新率視覺亦更順滑可播放高速影片,它使用光面玻璃具觸控功能,亦有 Eyesafe 抗藍光與抗指紋塗層。受惠 14 吋機身,其 Yoga 鍵盤大小適中,鍵距維持 Lenovo 一向的 1.5mm 標準,有抗油防水加工,加大觸控板便於手勢操作。

2.8K 120Hz OLED 及玻璃面處理,暗位層次豐富
2.8K 120Hz OLED 面板有玻璃面處理,暗位層次豐富。
純黑效果是OLED面板強項
純黑畫面效果是 OLED 面板強項,今代支援高達 1100nits 的 HDR 高畫質影片播放。
加大觸控板易於手勢操作
加大觸控板易於手勢操作。
背光鍵帽手感甚好
Lenovo 一向提供的 15mm 背光鍵帽手感甚好。

主要規格方面,處理器為 Intel Core Ultra 7 258V 8 核心(4P + 4LPE),平衡生產力及功耗表現,主記憶體為整合於 CPU 的 32GB,而且設有 47 TOPS 算力 NPU 可作 AI 運算應用,顯示核心有 Arc Graphics 140V,可應付基本 3D 及簡單遊戲需求,並預載 1TB M.2 2242 PCIe 4.0×4 NVMe SSD。機身擴充介面亦齊全,左側設有 HDMI 2.1 4K/60Hz 顯示輸出、2x Thunderbolt 4 Type-C 及 Micro SD 讀卡器,右側提供 USB-A (USB 5Gbps),耳機/麥克風組合、鏡頭的電子開關。

右側提供USB-A (USB 5Gbps),耳機/麥克風組合、鏡頭的電子快門開關。
右側提供 USB-A (USB 5Gbps),耳機/麥克風組合、鏡頭的電子開關。
左側設有HDMI 2.1 4K/60Hz 顯示輸出、2x Thunderbolt 4 Type-C及Micro SD 讀卡器
左側設有 HDMI 2.1 4K/60Hz 顯示輸出、2x Thunderbolt 4 Type-C 及 Micro SD 讀卡器

系統設定

系統使用 Intel Lunar Like Core Ultra 7 258V,內置 32GB 記憶體。
顯示面板支援不同色域切換,便於生產力及娛樂用途
顯示面板支援不同色域切換,便於配合圖像、生產力及娛樂用途。
4喇叭音效兼具Dolby Atmos強化
4 喇叭音效兼具 Dolby Atmos 強化。
智能場景模式
以 AI 協助的智能場景模式,可以在電量和效能之間作出平衡。

效能表現

長氣電量可玩魔物獵人

Core Ultra 7 258V 處理器有極強電池續航力,於《PCMark10》Modern Office 電池測試中,得出逾 19 小時使用時間。內置 Intel Arc 140V 顯示核心,以最低畫質尚可運行《Monster Hunter Wilds》,遊戲亦支援其獨有的 XeSS 升頻技術,NPU 亦可運行生成式文字回應及簡單圖像生成。

《Monster Hunter Wilds》測試基本可玩
《Monster Hunter Wilds》測試,以最低畫質基本上可以一玩。
3DMark Steel Nomad Light 得分 3286
3DMark Steel Nomad Light 得分 3286。
《PCMark10》Modern Office電池測試中, 得出逾19小時使用時間
《PCMark10》Modern Office 電池測試中, 得出逾 19 小時使用時間,相當長。
PCMark10 得分 7258
PCMark10 得分 7258。
內置SSD 效能
內置 SSD 效能有接近 6Gb/s 寫讀速度。
生成式圖像運算表現
生成式圖像運算表現
生成式文字運算表現
生成式文字運算表現

評語

隨著 Windows 10 在今年下半年失去支援,Microsoft 建議換電腦一併升級軟硬件,選擇有 AI 運算加速的電腦會保障長遠的應用需求。Lenovo Yoga Slim 7i Gen 10 改以 14 吋螢幕主打,便攜性有所提升,對經常要帶電腦外遊,可享有近 20 小時電池工作時間,就算搭長途飛機都不用充電。如果對便攜性要求不大,也可以考慮半年前的 15 吋 Gen 9 型號,效能相同,螢幕大一點會方便工作。

SPEC.

  • 型號:Lenovo Yoga Slim 7i Gen10 (14″ Intel)
  • 處理器:Intel Core Ultra 7 258V
  • 記憶體:32 GB LPDDR5X-8533MT/s (處理器內建記憶體)
  • 顯示面板:2.8K WQXGA+ (2880×1800) 16:10 120Hz
  • 儲存:1TB SSD M.2 2242 PCIe Gen4 TLC
  • 擴充埠:HDMI 2.1 4K/60Hz、2x Thunderbolt 4 Type-C、Micro SD 讀卡器、USB-A (5Gbps),耳機/麥克風組合插孔
  • 網絡連線:Wi-Fi 7 2×2 BE 320MHz 、 Bluetooth 5.4
  • 尺寸:312 x 219.3 x 13.9 mm
  • 重量:1.28 kg
  • 網址:www.lenovo.com/hk

NETGEAR Nighthawk RS600 實測!BE18000 三頻 x 雙 10Gbps 埠!

NETGEAR Nighthawk RS600 Wi-Fi 7 無線路由器
NETGEAR Nighthawk RS600 Wi-Fi 7 無線路由器

隨著 Wi‑Fi 7(802.11be)技術逐漸成熟,NETGEAR 除了最頂級 Nighthawk RS700 外,也推出了這次送測的 Nighthawk RS600。作為品牌的次旗艦 Wi-Fi 7 無線路由器, Nighthawk RS600 擁有 BE18000 Wi-Fi 三頻、雙 10Gbps 埠等高階規格,而定價較 RS700S 平上 25% 之多,性價比更高。

BE18000 三頻設計

與先前推出的 Nighthawk RS700 相比,Nighthawk RS600 同樣採用三頻 Wi‑Fi 7 架構,不過整體規格由 BE19000 略降為 BE18000。值得一提的是,在 5GHz 與 6GHz 頻段方面,RS600 與 RS700S 同樣支援最高階的「Tx:4、Rx:4」 MU-MIMO 配置,於 5GHz 頻段可達最高 5,760Mbps 的連線速度,而 6GHz 頻段則結合 320MHz 頻寬與 4096‑QAM 等核心 Wi‑Fi 7 技術,實現最高 11,520Mbps 的連線速度。

RS600 與 RS700S 在無線效能上的主要差異,集中在 2.4GHz 頻段。RS700S 支援「Tx:4、Rx:4」 MU-MIMO 模式,而 RS600 則降為「Tx:2、Rx:2」,因此其最高連線速度由 1,376Mbps 減至 688Mbps。不過,考慮到多數家用 Wi‑Fi 7 裝置本身僅支援「Tx:2、Rx:2」 MU-MIMO,且使用者多偏好連接 5GHz 或 6GHz 的高速頻段,因此 BE18000 與 BE19000 兩者在實際應用中的差距並不明顯。

Nighthawk RS600 採用三頻 Wi‑Fi 7 BE18000 無線規格。
Nighthawk RS600 採用三頻 Wi‑Fi 7 BE18000 無線規格。
廠商指,Nighthawk RS600 可支援 150 個 Wi-Fi 裝置同時連接,並可覆蓋高達 250 平方米空間。
廠商指,Nighthawk RS600 可支援 150 個 Wi-Fi 裝置同時連接,並可覆蓋高達 250 平方米空間。

型格靜音設計

Nighthawk RS600 採用六角柱直立式外觀設計,機身尺寸為 257.5 × 150 × 101.6mm,提供香檳金色頂蓋與啞黑外殼搭配,內藏 8 支高功率全向性專利天線,強調時尚與家用融合。Nighthawk RS600 內部採雙 PCB 結構,配有 Broadcom BCM6766 四核心 Cortex-A7 2.0GHz 處理器、2GB RAM 及 512MB ROM,搭配 Broadcom BCM67263 Wi‑Fi 晶片與 Skyworks 高功率前端模組。路由器採用被動散熱,表面不易過熱,性能穩定且無風扇噪音,適合對靜音有要求的家庭或辦公場景。

Nighthawk RS600 採用六角柱設計。
Nighthawk RS600 採用六角柱設計。
機面燈號。
機面燈號。
機面 Wi-Fi、燈號開關鍵。
機面 Wi-Fi、燈號開關鍵。

雙 10Gbps 有線介面

在有線網絡介面上,Nighthawk RS600 提供 10Gbps WAN 與 10Gbps LAN 介面各一,對應本港 10Gbps 光纖寬頻服務,並支援 WAN 與 LAN4 間聚合,或 LAN1 與 LAN2 聚合,最多可達 11Gbps 合併頻寬,可滿足高階 NAS、遊戲伺服器或家庭工作環境需求。此外,機後也設 USB 3.2 Gen1 介面,支援 USB 外置置硬碟、USB 手指等裝置,並可透過 ReadySHARE 架設本地 NAS 與 DLNA 媒體伺服器。

路由器設 2 組 10Gbps、3 組 1Gbps 及 1 組 USB 3.2 Gen1 介面。
路由器設 2 組 10Gbps、3 組 1Gbps 及 1 組 USB 3.2 Gen1 介面。

掃 QR Code 快速設定

Nighthawk RS600 的設定非常簡單,首次使用時只需利用《Nighthawk》App,掃描機身 QR Code,按指示便完成設定,也可進行 Wi-Fi 設定、互聯網速度測試、Wi-Fi 訊號分析等,而且支援遠端連接,在任何地方隨時管理路由器和網絡。值得一提,部分進階功能包括 OpenVPN、 ReadySHARE 等,需使用 Web 介面進行設定。

Nighthawk RS600 路由器機面設 QR Code 作首次設定。
Nighthawk RS600 路由器機面設 QR Code 作首次設定。
《Nighthawk》App 隨時查看路由器狀態。
《Nighthawk》App 隨時查看路由器狀態。
Wi-Fi 訊號分析。
Wi-Fi 訊號分析。
互聯網速度測試。
互聯網速度測試。
Wi-Fi 設定,可建立 Guest 專用 SSID。
Wi-Fi 設定,可建立 Guest 專用 SSID。
OpenVPN、ReadySHARE 等,需使用 Web 介面進行設定。
OpenVPN、ReadySHARE 等,需使用 Web 介面進行設定。

NETGEAR Armor 主動防衛

隨 Nighthawk RS600 附送 30 日的 NETGEAR Armor Powered by Bitdefender,為連接的裝置提供額外的自動安全防護。與傳統終端的防毒產品不同,Armor 作為一體化安全解決方案內置於路由器中,可監控互聯網的進出活動,保護電腦、保安監控攝錄機、嬰兒監察器和其他物聯網設備,並標記外部威脅及物聯網裝置向外傳送的不當活動,毋須額外訂閱其他安全軟件即可使用。此外,NETGEAR Armor 還提供 Bitdefender Security 的使用權限,用戶可以將其安裝在手機或電腦上,保障即使離開家庭網絡範圍後,依然能夠獲得 Bitdefender 的保護。

附送 30 日的 NETGEAR Armor Powered by Bitdefender。
附送 30 日的 NETGEAR Armor Powered by Bitdefender。
NETGEAR Armor 從路由器層面提供保護。
NETGEAR Armor 從路由器層面提供保護。

Wi-Fi 7 無線速度實測

測試以對應 Wi-Fi 7 技術的智能手機,以 Wi-Fi 7 模式連線到 NETGEAR Nighthawk RS600 的 6GHz 頻譜作《Speedtest by Ookla》測試,而路由器則直駁 5Gbps 光纖入屋寬頻。

  • 測試點 A :與路由器相距約 1 米,沒有任何阻隔。
  • 測試點 B :與路由器相距約 3 米,相隔 1 面牆。
  • 測試點 C :與路由器相距約 6 米,相隔 2 面牆。

測試點 A
下載:3,575Mbps、上載:3,924Mbps

測試點 B
下載:1,833Mbps、上載:1,651Mbps

測試點 C
下載:811Mbps、上載:753Mbps

分析:發揮 Wi-Fi 7 應有表現

智能手機以 Wi-Fi 7 @ 2×2 全速即 5,760Mbps 與 NETGEAR Nighthawk RS600 連接,在近距離測試點 A 錄得 3,575Mbps 下載及 3,924Mbps 上載速度,較上代 Wi-Fi 6 快一倍以上,發揮 Wi-Fi 7 核心技術包括 320MHz 頻闊及 4096-QAM 之威力。在遠端表現同樣亮眼,在最遠隔離及阻擋的測試點 C 仍錄得 811Mbps 下載及 753Mbps 上載,輕鬆應付 8K 串流、網絡遊戲等應用。

SPEC

  • 網絡標準:IEEE 802.11ab/g/n/ac/ax/be
  • 運作頻譜:2.4GHz+5GHz+6GHz
  • 雙頻譜模式:同時運作
  • 速度規格:BE18000
  • 最高傳輸速度: 1x688Mbps @ 2.4GHz、1×5,760Mbps @ 5GHz、1×11,520Mbps @ 6GHz
  • 天線數目:8條內置式
  • 介面:1x10Gbps WAN、1x10Gbps LAN、3x1Gbps LAN、1x USB 3.2 Gen1
  • 售價:HK$3,588
  • 查詢:Winco (3619 8833)

【ZCOPE】打機 + AI 一機搞掂!Legion Pro 7i / 7i (Gen 10) 旗艦機表現全面提升 巔峰之作賣點逐個睇!

今年 Legion 出咗幾款新機,其中兩部 Gaming Notebook 分別為 Legion Pro 7i 同 Legion 7i 🔥配上全新 GeForce RTX 50 系列,不止打機勁,連 AI 都玩得掂!內建 Game Clip Master,幫你錄精華、剪片、調效能🎮 OLED 屏幕有 Display HDR TrueBlack 1000 畫面靚到爆! 想知 RTX 50系統有幾勁?即刻入片睇!記得 Like + 訂閱💥

產品連結

Legion Pro 7i:https://shorturl.at/8Cfgk
Legion 7i:https://shorturl.at/jys49
Legion Go S:https://shorturl.at/MKtuG
Legion Pro:https://shorturl.at/Kb9I7


ZCOPE 友加入頻道!請大家多多支持!!!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UHQK4Zv55dusPVfdy0jGw/join

YouTube: 按此
Telegram: 按此
IG: 按此
FB: 按此
Twitter: 按此

Google Chrome 正式封鎖 uBlock Origin 教你重裝插件攔廣告

Google Chrome 正式封鎖 uBlock Origin 教你重裝插件攔廣告
Google Chrome 正式封鎖 uBlock Origin 教你重裝插件攔廣告

相信很多網民都會安裝廣告攔截軟件,以阻擋煩人的廣告於網頁中出現,其中一個知名的 Chrome 廣告攔截插件就是 uBlock Origin。在 Google 預告要封殺這類阻礙她搵食的插件一段時間後,Google 正式出大絕被徹底「反攔截」,在 Chrome 139 結束對 uBlock Origin 的支援,令插件失效。幸而,網上很快就流出對應方法,只要跟著內文去做,很快 Ublock Origin 就能再次投入服務!

Google 以不再支援版本 2 Manifest 的方式來封殺 uBlock Origin。
Google 以不再支援版本 2 Manifest 的方式來封殺 uBlock Origin。

同時掌控全球最大網上廣告網絡的 Google 年前已經預告要削弱 Chrome 廣告攔截插件的功能,終於正式在 Chrome 139 透過結束對 Manifest 版本 2 的支援來封殺 uBlock Origin。被封鎖後,可能有人會忍受廣告,又有人會轉會其他瀏覽器,其實要 uBlock Origin 回復功能並不太難,只要幾個步驟即可,廢話少說,即刻開始。

重裝 uBlock Origin step by step

Step 1:首先移除原有的 Ublock Origin,再開啟 Chrome 並於網址列輸入:chrome://flags/#allow-legacy-mv2-extensions

Step 2:將「Allow legacy extension manifest versions」改為「Enabled」,然後重新啟動 Chrome。

Step 2:將「Allow legacy extension manifest versions」改為「Enabled」,然後重新啟動 Chrome。

Step 3:於網址列輸入:https://github.com/gorhill/uBlock/releases,點選 uBlock 最新的 v1.65.1b1 版本。

Step 3:於網址列輸入:https://github.com/gorhill/uBlock/releases,點選 uBlock 最新的 v1.65.1b1 版本。

Step 4:於 Assets 中找出「uBlock0_1.65.1b1.chromium.zip」檔,然後下載及解壓縮,解壓之後將要將文件夾改名為 uBlock,並於硬碟內找個適當地方存放並一直保留,以便開啟 Chrome 時能讀取。

Step 4:於 Assets 中找出「uBlock0_1.65.1b1.chromium.zip」檔,然後下載及解壓縮,解壓之後將要將文件夾改名為 uBlock,並於硬碟內找個適當地方存放並一直保留,以便開啟 Chrome 時能讀取。

Step 5:再於網址列輸入:chrome://extensions/ 進入擴充功能管理介面,開啟右上角的「開發人員模式」。

Step 5:再於網址列輸入:chrome://extensions/ 進入擴充功能管理介面,開啟右上角的「開發人員模式」。

Step 6:點選「載入未封裝項目」,選擇剛下載及解壓的 uBlock 文件夾,點選「選取」即可。

Step 6:點選「載入未封裝項目」,選擇剛下載及解壓的 uBlock 文件夾,點選「選取」即可。

Google 正式封鎖 Ublock Origin 重裝廣告攔截軟件教學

Step 7:不過或有機會遇到圖中「無法載入擴充功能」的問題,但不用擔心,這時先點選「取消」。

Step 8:只要於 Chrome 的網址列輸入:chrome://flags/#allow-legacy-mv2-extensions,並將其 Enabled,然後「重新啟動」Chrome,甚至到 Task Manager 將所有 Chrome 進程消除後重啟,再重覆 Step 6 即大功告成。

Step 8:只要於 Chrome 的網址列輸入:chrome://flags/#allow-legacy-mv2-extensions,並將其 Enabled,然後「重新啟動」Chrome,甚至到 Task Manager 將所有 Chrome 進程消除後重啟,再重覆 Step 6 即大功告成。

Step 9:於擴充功能中,會見到 uBlock Origin development build 1.65.1.0 標示為「錯誤」,那其實是指插件使用 Chrome 139 開始不再支援的版本 2 Manifest,大可不用理會。只要啟用此插件,大部分在網頁上的廣告就會消失,所以可以放心使用。

Step 9:於擴充功能中,會見到 uBlock Origin development build 1.65.1.0 標示為「錯誤」,那其實是指插件使用 Chrome 139 開始不再支援的版本 2 Manifest,大可不用理會。只要啟用此插件,大部分在網頁上的廣告就會消失,所以可以放心使用。

小結

Google 今次將 uBlock Origin 封鎖,目的當然是要照顧一眾廣大廣告客戶,這也無可厚非,而以上這個重裝教學,雖能再次使用 uBlock Origin,但要留意是將來 Google 也有機會連這個方法也再作出封鎖,到時要再找其他解決方法。而且今後也需要自行定期到作者的 GitHub 下載更新版本。不過,現在就暫且繼續使用 uBlock Origin 吧。

(標題圖片背景:Image by freepik

AI 倫理的警鐘:從港大法律生製造不雅照事件談起

AI 生成圖片

在人工智慧(AI)技術迅猛發展的時代,,AI 不僅帶來便利與創新,也引發了深刻的倫理困境。從醫療診斷到藝術創作,AI 應用無所不在,但當其被濫用於侵犯個人隱私或製造虛假內容時,便暴露了倫理邊界的模糊性。近期,香港大學(HKU)法律學院一名男學生涉嫌使用 AI 工具生成同學的不雅裸照事件,便是 AI 倫理問題的典型案例。這起事件不僅凸顯了 AI 在性別歧視和隱私侵犯方面的風險,也引發了對法律、教育和社會規範的反思。


據日前有新聞報導,香港大學法律學院一名男學生,利用免費的線上 AI 工具,從社交媒體上取得的相熟的女性朋友照片,生成超過 700 張不雅裸照。這些照片涉及 20 至 30 名女性,包括同班同學、學姐、朋友、舊小學同學,甚至高中老師。學生承認選擇了與自己有個人聯繫的女性作為目標。事件曝光後,他曾聯繫部分受害者道歉,但聲稱僅涉及 5 人,與證據不符。這件事件於 2025 年 7 月在社交媒體上被三名香港大學學生揭露,迅速引起公眾關注。受害者向大學投訴,要求嚴懲。但大學經法律諮詢後,僅發出警告信和口頭譴責,並要求學生正式道歉。據大學聲明指,他們維持「對性別歧視、騷擾或不當行為的零容忍政策」,並承諾會進一步審查事件,必要時採取額外行動。

該宗新聞日前由傳媒報導,大學表示事件仍然在跟進中。

這宗事件凸顯了 AI 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多重倫理與法律困境:

  • 私隱與同意的徹底侵犯
    未經當事人同意,擅自取用其個人照片進行二次創作,特別是生成具有侮辱性的不雅內容,嚴重侵犯了個人的私隱權、肖像權與人格尊嚴。AI 技術的普及,使得這種惡意行為的進行門檻大大降低。
  • 法律的滯後與灰色地帶
    此事件揭示了當前法律的不足。據悉,現行法例主要針對「未經同意下發布」相關的私密影像,但對於單純「製作」及「持有」的行為,法律規管則相對模糊。技術的發展速度已超越法律的修訂步伐,導致加害者可能無法被有效追責。
  • 教育與機構的責任
    作為頂尖學府的法律系學生,其行為理應具備更高的道德標準。此事件反映出部分高學歷學生在數碼倫理及法律意識上的薄弱。同時,校方的處理方式被批評為未能體現對此類不當行為的「零容忍」態度,亦未能充分保護受害學生的權益與心理健康。

應立法處理 AI 論理

AI 倫理的核心價值在於確保技術應用的人員,必須尊重人類尊嚴和權利,是次事件最突出的倫理違規是對隱私和同意的侵犯。學生從公開社交媒體擷取照片,雖非犯法,但利用 AI 轉化為不雅內容,等同於數位性暴力。受害者未經同意便成為「數位受害者」,這不僅造成心理創傷,還可能影響她們的學業和人際關係。部分受害者在事件曝光後,仍需與涉事學生同堂上課至少四次,儘管大學為兩名受害者安排替代課程,但不足以緩解壓力。

另一層倫理議題是性別歧視。事件中受害者全為女性,這反映了 AI 工具在強化社會偏見方面的風險。許多 AI 模型基於互聯網數據訓練,可能內嵌性別刻板印象,導致生成內容時傾向於物化女性。倫理學家指出,AI 開發者應嵌入「公平性」原則,如透過多樣化數據集減少偏見,但現實中,免費工具往往缺乏此類保障。

此外,權力不對等加劇了問題!作為法律學院學生,涉事者本應熟稔法律倫理,卻濫用技術。這凸顯了教育體系在 AI 倫理培養上的不足。AI倫理框架,如歐盟的《AI 法案》,強調高風險 AI(如深度偽造)需嚴格審查,但香港尚未有類似全面法規。

面對 AI 技術的迅速演進,社會必須從多方面作出應對:

  • 加強倫理教育:學校及社會應將 AI 倫理、網絡安全及尊重他人私隱的觀念,納入常規教育體系,培養公民負責任地使用科技的態度。
  • 完善法律框架:政府及立法機構應盡快檢討現有法例,堵塞漏洞,考慮將惡意製作 AI 生成的不雅內容刑事化,而不僅僅是規管其發布行為。
  • 確立技術規範:科技公司在開發 AI 工具時,應加入更多道德約束和安全機制,防止技術被輕易用於惡意目的。

除此以外,未來香港可參考新加坡或歐盟模式,制定「AI 倫理指南」。新加坡作為亞洲科技樞紐之一,在 AI 倫理處理上採取主動且平衡的態度,強調創新與責任的並行。該國的 AI 治理框架以政府主導的指導原則為核心,旨在確保 AI 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符合倫理規範,避免偏見、隱私侵犯和社會風險。新加坡的策略不僅限於國內,還影響區域如東盟(ASEAN)的 AI 政策。

總括而言,香港大學 AI 生成裸照事件,揭示了 AI 倫理的緊迫性。它不僅是個案,更是系統性問題的縮影。AI 帶來無限可能,但若無強有力的倫理框架,便可能淪為傷害工具。我們需從法律、教育和技術多管齊下,確保 AI 服務人類而非反噬尊嚴。只有這樣,AI 才能真正成為進步的助力,而非倫理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