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91

【iOS/iPadOS 26 教學】用 Preview app 填 PDF 表格超實用!

電子服務普及,我們日常從手機或電腦下載一些網上表格,很多都是 PDF 檔案。最原始的處理就是打印出來再填寫,不過 PDF 的作用就是供人以電子方式填寫資料,最普遍的做法就是下載 Adobe 的 Acrobat 使用。而最新登陸 iOS / iPadOS 26 的 Preview app,就如它的 macOS 版兄弟一樣,可以不用 Acrobat,就能直接快速修改及簽署 PDF 文件。例如我們剛收到一份 PDF,如果使用 iOS 18 時,雖然也有「自動填寫表格」的功能,可以直接在該 PDF 文件上輸入文字或簽署,但操作起來,其實還不太方便。

而在 iOS/iPadOS 26 的 Preview app,會自動滙集裝置內的 PDF 檔案,打開後會看到包括簽署、填寫等圖標,只要填妥資料,再另存檔案,就可以將已修改 / 簽署的 PDF 以電郵或其他方式回覆對方。不用花時間把 PDF 列印或是下載其他 app 來處理。當然個人覺得使用 iPad 版的 Preview app 來填寫 PDF 會較方便。

【編者按:以上示範以 iOS 26 /iPadOS 26 開發者測試版 Beta 1 進行,可能會與最終版本有分別。如讀者試用 Beta 版本,需自行承擔風險。】

國產電動車的浪漫 ?! 小米 SU7 Ultra 將加入《Gran Turismo 7》

國產電動車的浪漫?! 《Gran Turismo 7》將揸到小米 SU7 Ultra

車迷熱愛的知名遊戲《Gran Turismo 7》,遊戲內車種眾多,由古董車到超跑多不勝數。日前製作人山內一典確定,將會有一款國產電動車加入,還舉行了合作發布會,那就是去年推出的小米旗艦級豪華電動車 SU7 Ultra。

《GT7》被譽為全球最真實的賽車遊戲之一,能完美呈現真實世界中的車輛性能,因而吸引無數車迷遊玩,可親身試盡古今名車。一路以來,遊戲收錄歐美日韓等多地品牌的車輛,但就未出現過中國製的車輛,終於在日前倫敦完成《Gran Turismo World Series》第一回合賽事後,小米正式宣布去年推出的 EV 旗艦級高性能豪華電動車 SU7 Ultra,將會出現在《GT7》遊戲內,並於 PS4 及 PS5 平台同步登場,成為該遊戲首款國產電動車。

《GT》製作人親自試駕

今年 5 月,《GT》遊戲製作人山內一典曾到訪小米總部,跟雷總交流之餘,更親自試駕 SU7 Ultra,SU7 Ultra 具備多項專利創新技術,包括小米自主研發的 HyperEngine V8s(三電機配置系統),最高轉速達 27,200rpm,輸出 578 PS 馬力及 635 N.m 最大扭矩,憑藉 1,548 馬力、最高時速超過 350km/hr,以及僅 1.98 秒由 0 – 100km/hr 極速加速,獲得多項四門車輛賽道記錄。小米更稱,未來望能與《GT》進一步合作,打造 Xiaomi VISION GRAN TURISMO 概念車。

最後提提各位《GT》車迷,剛提及的《Gran Turismo World Series》共有三個回合,繼倫敦之後,將於 9 月 20 日的德國柏林及 11 月 8 日美國洛杉磯舉行,而世界總決賽則於 12 月 20-21 日移師回日本褔岡,《GT》車迷們記得留意。

向「蘋果稅」講再見 實測 Synology BeeStation Plus 備份 iCloud 相片

Synology BeeStation Plus 8TB iCloud Backup

自從智能手機普及,用家習慣將手機照片、影片及重要文件儲存到雲端平台。隨著日積月累的媒體內容幾何級增加,雲端服務費亦逐年攀升。今年新推出的 Synology BeeStation Plus,就是針對一群非 IT 專業,但想擁有資料自主權的的用家而設。BeeStation Plus 主打即插即用、簡易操作、快速備份,特別適合擁有大量 iCloud 相片需要備份的家庭及個人用戶。

硬件大幅升級

Synology 早於 2023 年首度推出 BeeStation 系列,主打即插即用概念,內建 4TB 硬碟及預載系統,讓用家毋須學習繁複 NAS 架設流程,亦無需處理網絡、防火牆,與 iCloud、Google Drive 一樣簡單易用。今次推出的是全新進階型號 BeeStation Plus(BST170-8T),硬碟升級至 8TB 容量,處理器改用 Intel Celeron J4125 四核心,記憶體增至 4GB,並加入 Plex Media Server 硬件轉碼支援,適合更多元化應用場景。全新設計還加入風扇主動散熱,確保長時間運行時系統穩定。實際運作功耗大約為 14.75W,進入硬碟休眠時則僅為 2.83W。BeeStation Plus 的機身尺寸僅 148 × 62.6 × 196.3 mm,重量約 1.2kg,非常適合放置在書房或電腦桌旁。

BeeStation Plus 改用 Intel Celeron J4125,記憶體增至 4GB,簡單一句備份夠用。
BeeStation Plus 改用 Intel Celeron J4125,記憶體增至 4GB,簡單一句備份夠用。

掃 QR Code 簡易設定

Synology BeeStation Plus 設定過程幾乎與訂閱雲端服務一樣簡單。產品開箱後,機身僅需接駁電源及網絡線,然後利用手機掃描安裝說明書上的 QR 碼或產品底部的 QR 碼,就會引導用家至 BeeStation Plus 的設定網頁。用戶可直接使用現有的 Google 帳號、Apple ID 或 Synology 帳戶登入,無需額外建立新帳號,方便快捷。設定過程約 10 至 15 分鐘,期間系統會自動下載最新版本韌體並進行更新,猶如新電腦開機首次設定體驗。

備份 iCloud 照片整合順暢

Synology BeeStation Plus 最大亮點莫過於原生支援 iCloud Photo Backup 功能,除了可使用自家的 BeePhotos 為手機進行相片、影片備份外,用戶更可在 BeePhotos 設定介面頁啟動 iCloud Photo Backup 功能,登入 Apple ID 並輸入驗證碼後,即可自動將 iCloud 相片資料備份至 BeeStation Plus。

設定完成後,BeeStation Plus 會同步 iCloud 相簿的原有結構,用戶能於 BeePhotos 中依時間軸瀏覽,或直接使用原有相簿分類。系統亦提供額外標籤功能,方便日後辨識哪些相片來自 iCloud,哪些是新拍攝或其他來源。

另外,用戶可以按個人帳號去對不同的用戶 iCloud 帳號相片作出備份,用戶只要在 BeePhoto 程式中,分開兩個帳號進行儲存便可。而系統並不能備份 iCloud 中的聯繫人或 Notes,目前只能備份 iCloud 相片。

Plex 媒體串流功能

除了資料備份,BeeStation Plus 亦支援 Plex Media Server,配備硬件轉碼能力。只需透過 BeeStation 的整合介面一鍵安裝 Plex,便可將影片庫整理,支援 4K 影片串流。用戶可在不同的電視、手機或平板電腦上輕鬆觀看個人影片收藏。

Plex 伺服器更可啟用硬件加速轉碼(需購買 Plex Pass 訂閱),此功能可減輕 BeeStation 本身的資源負擔,即使同時進行大規模照片備份及影片串流,系統依然保持高穩定性。香港不少家庭擁有豐富影片庫,BeeStation Plus 配合 Plex,堪稱一套簡易又高效的「家庭影音伺服器」方案。

BeeProtect 雲端備份與內部快照

儲存裝置始終有機會遭遇意外損壞或失竊,因此 BeeStation Plus 內建 BeeProtect 雲端備份服務。啟用後,BeeProtect 會定期自動備份 BeeStation 全部資料至 Synology 雲端,備份數據會在本地端進行 AES-256 加密,保障私隱。BeeProtect 首三個月免費,之後每月 US$11.99 或每年 US$119.99,無容量限制,低於 Google One 或 iCloud 等雲端訂閱方案的長期總費用。不過始終是要額外收費服務,幸好用戶仍可使用機中提供的 USB 連接外置硬碟,作出多一重備份來加強保障。

若遇勒索軟件或意外刪除資料,BeeStation Plus 還可利用內部還原點(Internal Restore Points)回復至指定時間狀態,不需透過外部備份進行繁複還原,回復速度快且操作簡單。

Synology BeeStation Plus 規格

型號: Synology BeeStation Plus
處理器: Intel Celeron J4125 四核心
記憶體:4GB
儲存: 內建 8TB 硬碟
網絡介面:1× 1GbE LAN
擴充:1× USB 3.2 Gen 1、1x USB-C
體積:148 × 62.6 × 196.3 mm
保養:3 年

售價:$3,429
查詢:PlayIT.hk

4 x 4K 高屏刷輸出 + 10Gbps 高速傳輸 + 2.5Gbps 有線網絡 WAVLINK 8K / 4K Docking Station

WL-UG75PD1-4D2 可說是 WAVLink 的旗艦級多功能 Docking Station,是市場上少數會支援 2 x 8K60Hz、4 x  4K 等不同屏幕組合的影像輸出產品。
WL-UG75PD1-4D2 可說是 WAVLink 的旗艦級多功能 Docking Station,是市場上少數會支援 2 x 8K60Hz、4 x  4K 等不同屏幕組合的影像輸出產品。

即使高階的電競筆電,一般只有 1 個 HDMI 輸出,要接連多個屏幕,可能要用上機身的 USB-C(TB3/TB4/USB4 規格),但亦有可能影響整體影像輸出的屏刷率。最近 WAVLINK 推出全新的旗艦級 Docking Station 可實現 4 x 4K 高屏刷率影像輸出,並支援 10Gbps 高速傳輸及 2.5Gbps 有線網絡,功能方面可謂相當誇張。

支援 4 x 4K 120Hz 輸出
WL-UG75PD1-4D2 Dual 8K / Quad 4K Docking Station

WL-UG75PD1-4D2 可說是 WAVLINK 的旗艦級多功能 Docking Station,是市場上少數會支援 2 x 8K60Hz 或 4 x 4K120Hz/144Hz 影像輸出的產品,提供 4 個 DisplayPort 接口,方便用家將電腦接連多個 4K 屏幕進行影片剪輯及後製。

此 Docking Station 採用 Displaylink DL7400 晶片,提供多樣化的外置屏幕配搭,由最高輸出至 1 x 10K@60Hz 超高解像屏幕,以至可多達 4 x 4K@120Hz/144Hz 高屏率屏幕,以適應不同行業人士需要。外置屏幕配搭包括:

  • 10K@60Hz x 1 或;
  • 8K@60Hz x 2 或;
  • 8K@60Hz x 1 + 4K@120Hz x 2 或;
  • 4K@120Hz x 3 + 4K@144Hz x 1

驅動程式運用自適應壓縮技術,將電腦的顯示內容壓縮,透過 USB 傳輸到 Docking Station 內的 DisplayLink DL7400 晶片,再轉換成 DisplayPort 信號。讓包括 Apple 的 MacBook 也能連接多個電腦屏幕,以擴大工作空間。目前 DisplayLink 兼容 Windows、Mac OS、Linux 等各種作業系統,並且支援眾多品牌的筆記型電腦。 

連接埠方面,WL-UG75PD1-4D2 機身前方有支援 SD 4.0 標準的 SD 及 microSD 讀卡器,讀寫速度達 312MB/s。旁邊 2 個 USB-C 及 1 個 USB-A 接口都支援 10Gbps 數據傳輸,當中一個 USB-C 更支援 30W PD 供電。機身後方有 4 個 DisplayPort ,可連接 10K60Hz、8K60Hz 以至最多 4 個 4K120Hz/144Hz 屏幕。中間的 RJ45 網線接口,會支援 2.5Gbps 高速寬頻,只要配合相應的網絡服務及路由器,就能享用更高速的上網體驗。此外,亦會有 2 個同樣支援 10Gbps 數據傳輸的 USB-A 接口。而接連電腦的 Host (USB-C) 會支援 100W PD 供電,足夠為大部份筆電產品提供電力。 

WAVLINK WL-UG75PD1-4D2 Dual 8K / Quad 4K Docking Station
售價 : $2,680
查詢:SOAON (3691 8774)

對於需要同時連接 DisplayPort 和 HDMI 屏幕的用戶,例如遊戲直播主往往要配搭 HDMI 影像擷取卡,WAVLINK 就有另一款 Docking Station WL-UG75PD1-DH2,雖然外型與 UG75PD1-4D2 極為相似,但就同時提供 2 個 DisplayPort 接口和 2 個 HDMI 接口,亦能支援最高 10K 超高解像,或 144Hz 高屏幕刷新率輸出。

與 WL-UG75PD1-4D2 一樣,WL-UG75PD1-DH2 也配備了 Displaylink DL7400 晶片,支援多種屏幕組合,並同時提供 DisplayPort 和 HDMI 接口。WL-UG75PD1-DH2 的最高屏幕配搭組合包括:

  • 10K@60Hz x 1 或;
  • 8K@60Hz x 2 或;
  • 4K@144Hz x 1 + 4K@60Hz x 2 或;
  • 4K@144Hz x 1 + 4K@120Hz x 1 + 4K@60Hz x 2;

連接埠方面,WL-UG75PD1-DH2 機身前方同樣會有支援 SD4.0 標準的 SD 及 microSD 讀卡器 (312MB/s)。旁邊 2 個 USB-C 及 1 個 USB-A 接口都支援 10Gbps 數據傳輸,當中一個 USB-C 更支援 30W PD 供電。機身後方,會有 2 個 DisplayPort 及 2 個 HDMI,最高可輸出 10K 超高解像度,或者 144Hz 高屏幕刷新率,適合遊戲創作人同時打機、管理遊戲直播和監看觀眾回應。中間的 RJ45 網線接口,同樣會支援 2.5Gbps 高速寬頻。此外有 2 個支援 10Gbps 數據傳輸的 USB-A 接口。而接連電腦的 Host (USB-C) 同樣會支援 100W PD 供電。

WAVLINK WL-UG75PD1-DH2 Dual 8K / Quad 4K Docking Station
售價 : $2,180
查詢:SOAON (3691 8774)

iFixit 拆解 Switch 2 手掣會飄移嗎?

任天堂 Switch 2 在上星期四開賣,iFixit 團隊迫不及待地對為新機進行了拆解。新機的確在硬體規格進行升級,並針對上代主機的不足加以改進,不過玩家們最關心的,相信是 Joy-Con 2 會不會像上代手掣那樣出現飄移問題呢?

著名維修用品品牌 ifixit 在打開 Switch 2 主機的背蓋後,發現內部布局與初代 Switch 相比,Switch 2 的內部設計更加緊湊,但同時也更模組化,這對於維修工作來說是一個好消息。背蓋內部還有一層金屬屏蔽,保護內部元件免受電磁干擾。

Switch 2 配備了一塊容量更大的鋰電池,據官方規格顯示,其容量約為原版 Switch 的兩倍,旨在支援更長的遊戲時間。不過由於屏幕變大、解像度更高,而且更光亮,加上處理器的效能和功耗提升,所以新機實際工作時間,可能跟舊 Switch 差不多。

Switch 2 搭載了一顆由 NVIDIA 設計的客製化晶片,據傳是基於 Ampere 架構的改良版,支援更高效能的圖形處理和 AI 功能。主板上集成了多個模組,包括 RAM、儲存晶片和無線模組。值得注意的是,儲存晶片採用了可更換的 eMMC 模組,這意味著用戶未來可能通過更換儲存晶片來升級容量,而毋須替換整個主板。

散熱系統方面,初代 Switch 是使用單一熱管,而 Switch 2 採用了更大面積的散熱模組,包括一組熱管和一個小型風扇。這套系統有效降低了主機在高負載下的溫度,確保長時間遊戲的穩定性。

Joy-Con 2 仍存在飄移問題 ?

Joy-Con 2 控制器的拆解,是今次拆解的焦點。不過 ifixit 從拆解分析後,認為 Joy-Con 2 仍存在飄移的問題。任天堂於今年 4 月份確認,Joy-Con 2 並非使用霍爾效應傳感器,亦有傳會改用不易受到磁干擾的 TMR(隧道磁阻)。但根據 ifixit 拆解後指出,Joy-Con 2 仍然採用了舊式的電位器技術。沒有使用霍爾效應傳感器或 TMR 傳感器。而且仍然搭載了與以前相同的元件。除非任天堂在這些電阻軌上使用了新材料,或通過尺寸調整來解決問題,否則搖桿仍存在飄移的隱患。不過 ifixit 表示,不論採用何種技術,遊戲手掣都是易磨損的部件。即使沒有飄移故障,也可能因摔落而損壞。因此,從遊戲機的可維修性角度考慮,容易維修及更換零件會更重要。

【WWDC25】12 年來大翻新 Apple OS 新設計 Liquid Glass 大玩透明折射

Liquid Glass
Liquid Glass

說起來,iOS 介面設計已經用上 12 年,對上一次 iOS 重大設計更新是 2013 年推出的 iOS 7,當時是基於引入高像素密度的 Retina Display 而更新的。經過 12 年,無論應用的數量,硬件的性能,以至跨平台使用場景都大幅提升,所以今年 Apple 在更改各 OS 代號之餘,也徹底更新了介面外觀設計,引入具透明感、具折射高光效果又富表現性的 Liquid Glass 設計元素。今次更是 Apple 首次在不同平台應用同一套設計風格,務求為用戶帶來有趣又有即時反應的使用體驗。

設計源自 visionOS

Apple 表示新設計的目標是建立一套精美的新設計,在每個用戶體驗中帶來喜悅與歡愉,更個性化而且讓用戶能更集中於自己的內容。新設計亦要讓用戶能即時上手。而隨著跨平台應用場景愈來愈多,各平台統一設計能令用戶在跨平台使用時感覺仍然是那麼和諧一致。

新的 Liquid Glass 設計元素槪念源自 visionOS 的深度和立體維度,它透明得尤如真正玻璃,顏色會根據底下的內容和環境光暗而變化,並會動態回應用戶的觸控。Liquid Glass 元件能根據需要變形,例如提供更多選項,或者在不同視圖間切換時,令導向和控制更加清晰,並產生更生動有趣的體驗。

蒙糊軟硬件界線

新設計又希望蒙糊軟件和硬件之間的界線,首先舊介面中的矩型介面元素被改成圓角,而且與硬件的圓角同心,令軟件與硬件更為和諧合襯。而經過細心考量的控制項分組就能釋放更多寶貴空間。

另外,提示訊息會顯示在用戶點擊的位置,而不是固定地佔用整個畫面。而當用戶往下捲動內容時,介面元件又會懂得適時縮小,令用戶能更集中於內容。而當用戶往上捲動時,介面元件又會還原大小。

Light Mode、Dark Mode、自訂色調以外的第四套外觀

Apple 在 2019 年的 iOS 13 引入深色模色 Dark Mode,不少用戶都覺得看得較舒服,因而成為一時的設計潮流,各 OS 亦相繼引入,還說可以省點電。而今次 Apple OS 設計大更新也同時引入另一套外觀設計——透明外觀。新外觀就如玻璃一樣,透現底下的內容,並根據環境光暗改變高光。

另一方面,隨系統一同安裝的系統應用程式的圖示設計也一併更新,新圖示採用與 Liquid Glass 一致的槪念,以堆疊有色玻璃為設計槪念,同時適用於淺色模式、深色模式和透明外觀。未知今次 Apple OS 更新設計能否引發透明設計潮流?

【WWDC25】iPadOS 26 音訊功能大幅強化 植入《Phone》app 可打電話

iPadOS 26 除了在《Files》強化文件編輯功能之外,為方便 Content Creators 製作影片,在聲音部份也加入不少功能,還新增用戶期待已久的《Phone》app。

現時不少 Content Creators 都喜歡用 iPad 製作內容,所以 iPadOS 26 也在這方面作出強化。首先,iPadOS 26 容許用戶選擇不同的音源,以至針對每個 app 選擇不同的咪高峰擷取聲音,加上有 Voice Isolation 功能,將人聲突顯出來,另配合 AirPods 更可錄製 Studio-Quality 的人聲;而 Local Capture 更可錄低以視像通話時,對方的影像片段,以便製作影片。

此外,iPadOS 26 在多工處理方面加入了新的 Background Task 功能,可讓 iPad 在後台運行繁重的工作如輸出影片之類,輸出時亦可切換至其他 app 進行其他工作,而進行中的工作又會以 Live Activities 形式顯示於頂部,讓用戶得知進度。

還有 iPadOS 26 的《Messages》app 將會加入投票功能,以及優化群聊的體驗,且新增《Phone》app,使用 SIM 版 iPad 的用戶,終於可以用 iPad 打電話了。而 Wi-Fi 版則可以用來接聽或打出經 iPhone 傳送的電話通話功能。

【WWDC25】iPadOS 26 強化《Files》 文件編輯、應用更朝 MacBook 化

【WWDC25】iPadOS 26 強化《Files》 文件編輯、應用更 MacBook 化

iPadOS 26 不單引入視窗多工化、應用程式視窗化、加入選單列、游標等,其實還有更多新功能,令 iPad 都變得更像 MacBook。

其中一個重點功能就是強化《Files》app,它可幫用戶更方便地處理各種文件,首先,《File》加入新的列表顯示,可調校每個欄位的闊度,文件夾可自訂顏色及圖示,甚至跨裝置同步,找尋文件更輕鬆;用戶又可指定用哪個 app 來開啟文件,例如要編輯相片,可以「Open With」再選擇需要的相片編輯工具如《VSCO》、《Darkroom》或《Photoshop》等。

用戶亦可將文件夾放到 Dock 內,以方便隨時打開,當點一下 Dock 內的文件夾,就會以扇形方式顯示內裡的文件,這時又可直接 drag and drop 文件到不同的 app,用開 macOS 的話一定熟口熟面。

另外,iPadOS 26 也會引入《Preview》app,它是專為瀏覽及編輯 PDF 而設,除了簡單瀏覽 PDF 外,也可配合 Apple Pencil 編輯文件,如作出標記或自動填充等,甚至內置多種工具可編輯圖片,並以不同格式、大小作輸出。

【WWDC25】iOS 26 地圖更聰明 更接近 Google Maps

WWDC25 iOS26 iPhone Maps
WWDC25 iOS26 iPhone Mpas

iOS 26 的重大更新中,地圖的改變也是相當大的,新加入路線建議會參考用戶日常通勤偏好,當遇上交通阻塞,就算沒有使用地圖時,iPhone 也會有提示。而且加入了商店的簡介與評論。不過心水清的讀者,都知道這些功能,Google 的地圖或者 Waze 早就有了。

IOS 16 中的地圖,會學習用戶一常通勤模式。
當有查詢時,會提供最快路線,或者替代路線方案。

新的 iOS 26 中的地圖,介面加入增多圖像化,使用上較舊版易上手,今次更新主要是加入了學習功能,iPhone 會跟據你日常的通勤路線,以及經常回家、上班或接孩子上學、放學路線。在地圖上會建議最快和替代路線。而 iPhone 會跟據當時的交通資訊,在擁塞和有交通意外時,提供替代路線建議。當然,現時的 iOS 18.5 上的地圖也有類似功能,不過 App 上顯示的資訊量就沒那麼豐富。

新的地圖 Widgets 可顯示即時地圖資訊,比舊版本地圖 Widgets 只可作指定地點選擇的功能有用得多。
就算沒有在使用地圖,iOS 26 的地圖 App 也會提供最新交通資訊。

另外,iOS 26 的地圖加入了 Visited Places 記憶功能,可以記住曾到過的酒店、餐廳和景點,並在 iPhone 上展現出來。當然,這些功能,根本是跟 Google Maps 或 Waze 的時間軸上相當近似。

Visits 功能使用戶知道曾到過的地方。跟 Google Map 的時間軸功能十分相似。

【WWDC25】tvOS26 新介面玩 Poster Art 用 iPhone 將屋企變 K 房

只要有 iPhone 就可當支 mic 唱 K,又可點歌及送出 emoji 應援。
只要有 iPhone 就可當支 mic 唱 K,又可點歌及送出 emoji 應援。

同樣用上最新 Liquid Glass 介面的 tvOS26,除了更新介面設計外,也加入了不少貼心又好玩的功能,甚至可用 Apple TV 加 iPhone,變成唱 K 神器。

在 tvOS26 中,較大的改動不多,主要是介面更新及細微的功能改善,例如每次啟動 Apple TV 時,即可選擇個人 profile,更方便快捷;《FaceTime》介面重新設計,又加入更多 Live Captions 語言等。

另外,《Apple TV》app 中的圖示用上鏡面高光設計,更立體美觀,而在畫面底部出現的「播放控制選項」,以及右上角的「控制中心」兩個介面,都以折射效果呈現,融入到播放中的畫面,既能容易找到所需功能,也減少干擾播放中的影片畫面,在操控或設定時,也可看到儘量多的畫面;另外,影片搜尋介面也換了新設計,用上如電影海報 Poster Art 的顯示方式,更容易及準確找到想看的節目,而未來也有更多原創的新片、劇集等播映,如《Foundation》、《Chief of War》、《Invasion》、《Platonic》、《The Morning》、《The Last Frontier》等等,影迷劇迷就要留意。

不過,最好玩的反而是《Apple Music》,它可將 Apple TV 變成卡拉 OK,只要有一部 iPhone,就可將 iPhone 當成 mic 使用,配合《Apple Music》的動態歌詞顯示,你的歌聲就會在電視上播出,以後在家中搞 party 想唱 K,無 mic 都無問題,有 iPhone 就可以一齊唱啦!而且更可用 iPhone 即時點歌,又可送出 emoji 應援,炒熱氣氛無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