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90

PC + Console 對應入門耳機 Steelseries Arctis Nova 3 Wireless

Arctis Nova 3 Wireless 是新一代雙模遊戲耳機的入門級成員,除電腦外,還支援 Xbox、PlayStation、Nintendo Switch 和其他平台。新一代技術能夠同時維持 2.4G 及藍牙連線,在有來電時可以按鍵切換至藍牙通話,通話完結後回到 2.4G 頻道繼續遊戲,毋須除下耳機。如果想要兩邊都同時有聲音,就要更高階版本 Arctis Nova 7 Wireless 才可以。

Steelseries Arctis Nova 3 Wireless 外型有點像兒童耳機,收音咪用上 3.5mm 外置式,外出使用時可以拆除作一般音樂耳機使用。
Steelseries Arctis Nova 3 Wireless 的湖水藍色有點像兒童耳機,收音咪用上 3.5mm 吊桿式,外出使用時可以拆除作一般音樂耳機使用。

以往 Steelseries 的耳機做到高品質,但設計有點保守,最多也是聯乘遊戲主題,今代 Arctis Nova 3 Wireless 設計終於變得更為大膽前衛,提供黑、白色以外更潮流玩味的湖水藍及薰衣草紫,開箱的湖水藍色,應會吸引女性或兒童玩家。不過因為比較入門,收音咪僅為吊桿式,可人手裝拆,沒有回捲收納設計。但售價控制在千元以內。它只有 240 克重,佩戴上頭沒有明顯重量感,頭樑設計及雙鉸鏈臂可分散壓力,使用布質耳墊和透氣記憶泡沫,加上長氣電池可達 30 多個小時(或藍牙逾 40 小時)使用時間,支援 USB-C 快充。

頭樑部分提供可拆式,用作分散壓力的布質頭帶及雙鉸鏈臂,可以清洗。
Steelseries Arctis Nova 3 Wireless 功能按鈕集中在左耳罩部分。
Steelseries Arctis Nova 3 Wireless 功能按鈕集中在左耳罩部分。
Steelseries Arctis Nova 3 Wireless 收音咪採用外掛方式,沒有回捲功能但可以拆卸。
Steelseries Arctis Nova 3 Wireless 收音咪採用外掛方式,沒有回捲功能但可以拆卸。

可支援 Nintendo Switch 2 使用

Arctis Nova 3 Wireless 支援 Nintendo SWITCH 2 使用。
Arctis Nova 3 Wireless 支援 Nintendo SWITCH 2 使用。
Arctis Nova 3 Wireless
只需在 SWITCH 2 中使用藍牙配對即可。
如要在 SWITCH 2 使用對話功能,可安裝提供的3.5mm 無線收發器,就可以遊戲中進行對話。

在最新任天堂 Switch 2 主機,Arctis Nova 3 Wireless 是以藍牙模式連接耳機、2.4G 收發器作為收音咪,耳機需掛上外接吊桿咪,用家可選擇只連接耳機沿用主機收音咪,外出使用就不會被吊桿咪阻礙。耳機預設音場相對中性而不過度渲染,可用 App 調校低頻或中高頻傾向。Arctis Nova 3 Wireless 在 PC 上有《Steelseries GG》設定軟件,現在功能大幅強化增值,其「Sonar」音效功能更強大有空間音效及大量遊戲 EQ 及收音咪 EQ 設定,可配合不同玩家的聽感和聲線改善音效和語音品質。另外就是可以設定藍牙模式的 EQ 音場,而在 iOS 及 Android 的專用 App 亦可以設定。(官方已釋出GG 89.0.0 更新,為Nova 3P/X Wireless、Nova 4/4P/4X、Arctis 7+/7P+/7X+及Arctis Nova 7/7P/7X升級韌體以支援 Switch 2 主機,陸續加入 NS2 遊戲的EQ支援如《瑪利歐賽車世界》)

PC上有《Steelseries GG》設定軟件提供「Sonar」音效設定

Spec.

  • 型號:Steelseries Arctis Nova 3 Wireless
  • 音頻驅動單元:Neodymium Magnetic 40mm
  • 空間音效:支援
  • 頻率響應:20 Hz – 22 kHz
  • 連線方式:2.4GHz USB-C 無線接收器、Bluetooth 5.3 快速切換
  • 支援平台:PlayStation、Nintendo Switch、PC/Mac、iOS/Android、Xbox (僅限Arctis Nova 3X Wireless)
  • 電池:約 40 小時、支援快速充電
  • 麥克風:ClearCast Gen 2 雙向降噪
  • 麥克風頻率響應:100 Hz – 10 kHz
  • 重量:260克

同場小測: Rival 3 Wireless Gen 2 滑鼠

同樣是湖水藍色的 Rival 3 Wireless Gen 2, 可以跟 Arctis Nova 3 Wireless 耳機配成一對。
同樣是湖水藍色的 Rival 3 Wireless Gen 2, 可以跟 Arctis Nova 3 Wireless 耳機配成一對。

Rival 3 Wireless 是 Steelseries 比較入門級的遊戲滑鼠,最新一代 Rival 3 Wireless Gen 2 亦加入與 Arctis Nova 3 Wireless 耳機相同的新顏色可選,包括:黑、白、湖水藍及薰衣草紫,可完美配合新耳機,雙模設計支援 2.4G 及藍牙,有 1.9ms 電競級反應時間,TrueMove Air 感測器達 18K DPI 精準度、主微動有 6,000 萬次點擊耐用度,不過它沒有內置充電池,採用 AAA 電池驅動,同時裝 2 顆新電池最長有 200 小時 2.4G 模式壽命,但重量運電池達 110g 水平,建議日常在單一位置使用,用一顆電池可以減少到 100g 水平,不過就沒有 RGB 燈效。

Rival 3 Wireless Gen 2 沒有多餘配件,只有電池兩顆。
全裝兩顆電池後一重量達到 110g,相比充電式滑鼠平均低於 80g 的重量,Rival 3 Wireless Gen 2 算很「重」。
Rival 3 Wireless Gen 2 與 Arctis Nova 3 Wireless 耳機可配成遊戲孖寶。
功能設定頁,可設定選項齊全。

Spec.

  • 型號:Steelseries Rival 3 Wireless
  • 按鍵數目:6
  • 重量:106 g (2 x AAA)、95 g (1 x AAA)、83.5g (無電池)
  • 長度:120.61 mm
  • 闊度:67.05 mm
  • 高度:38 mm
  • 外殻物料:ABS 塑膠
  • 連接:2.4GHz / Bluetooth
  • 售價:HK$479
  • 查詢:https://steelseries.com

商湯升級廣東話商量 新增支援語音和視像互動功能

商湯升級廣東話商量 新增支援語音和視像互動功能

商湯去年 7 月推出廣東話版《商量(Sensechat)》的 A.I. 助理,不足一年再加推升級版本,由日日新 V6 大型語言模型支援。新版本支援語音和視像實時互動功能,A.I. 助理能夠聽、說、看,並結合深度思考和聯網搜尋去想。

商量升級實時互動功能,A.I. 助理透過語音和視像跟用戶溝通,能「聽」能「說」,亦能「看」能「想」。其中想的功能,結合日日新 V6 的深度思考與聯網搜尋,提供準確內容和流暢的體驗。在互動過程還加入感情變化,可展現開心、生氣、悲傷等不同情緒,有更個性化的體驗。

雖然商湯強調廣東話版商量提供本地 A.I. 體驗,不過主要的語音和視像互動功能目前只有普通話,要稍後才支援廣東話。

商湯在今年 4 月發表日日新 V6 大型語言模型,具備超過 6,000 億參數,採用混合專家架構,提升 A.I. 能力。其中支援超過 200B 多模態思維鏈(Chain of Thought),所合成最長 64K 多模態思維鏈,加強深度思考能力。數理能力和推理能力跟外國的模型相近,甚至可分析長達 10 分鐘的影片內容。

商湯在 2004 年 5 月推出廣東話版日日新 V5,強調支援香港俚語和語境,其後 7 月推出廣東話版商量,承諾永久免費服務。

WWDC 的小彩蛋 : 《F1 大電影》在 iPhone 上的新嘗試

Apple 日前舉行 WWDC 2025,大家的焦點自然放在 iOS26 的透明主題是否向 Windows Vista 致敬,以及 iPadOS26 的應用視窗模式可否取代 Mac。其實在WWDC 開場時,用上了Apple 投資的電影《F1 Movie》,別以為那只是電影上畫前的宣傳,原來那暗示了 iPhone 的 Apple TV App 的一個新功能 「Haptic Movie」,用 iPhone 睇戲就否以有如 4DX 影院一樣的「體驗 」。

《F1 大電影》的預告片早就在各大網上平台發放,如 YouTube、Apple TV 等,而在 iPhone 的 Apple TV app 上, 預告片利用 iPhone 的 Taptic Engice 觸覺引擎,提供前所未有感受的振動,雖然之前都有手機提供過播放音樂時,可以陪隨著手機震動器操作。但今次 Apple 在 iPhone 上示範的效果,震動會跟畫面的聲音和動作,提供不同頻率的震動。給果你是用雙手手持 iPhone (橫向),還可以感受到震動動作會左右兩邊走,或者是配合畫面等一些細微動作,(如在主觀賽車鏡下感受到車手用右手指入軚波的 click 聲),相當的細緻,也是從未在 iPhone 上有過的感覺,像是去 4DX 戲院欣賞體感電影。

要體驗此功能,需要一部運行 iOS 18.4 或更高版本的 iPhone。就可以在手機上使用 Apple TV 應用程式觀看預告片。

《F1 電影》將於 6 月 25 日在全球首映,並於 6 月 27 日登陸美國影院。

有「奶味」的投影機?Leica Cine Play 1 迷你 4K 雷射投影機

Leica 的相機及望遠鏡等光學產品,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今次 Leica 為大家帶來 iF 設計獎得獎作 Cine Play 1 迷你投影機,對 Leica 迷來說,應該是值得期待的產品。 

Leica Cine Play 1 智能迷你投影機,採用簡約精緻的鋁製機身,盡顯 Leica 的過人氣質。機身小巧,不單可方便攜帶,更方便收納。Cine Play 1 操作簡單,即插即用,內置自動校準和對焦功能,不管直接投影到牆壁或屏幕都能自行調整變型及焦距,比起傳統投影機產品方便得多。

Leica Cine Play 1 作為 Leica 的產品,在光學技術及畫質方面當然不會妥協。投影機搭載 Leica Summicron 鏡頭和 RGB 三色激光技術,峰值亮度高達 3,000 ANSI 流明,並支援 Dolby Vision / HDR10+ / HLG 等 HDR 影像處理技術。投影系統的使用壽命長達 25,000 ⼩時。

Cine Play 1 支援 4K 解像度投影,投影尺寸可達 300 吋(投射距離約 600cm),能滿足一些演講及大型會議的需要。而在一般家居約 200cm 的投射距離,可投影約 100 吋的畫面,並內置 2x 10W 揚聲器,支援「DTS  Virtual: X」3D 立體聲處理技術,為用家帶來影院級的觀影體驗。另外,Cine Play 1 亦設有 Game Mode,可輸出 1080p 120Hz 的影像,用來玩 Switch 2 的《Mario Kart World》效果應該不錯。

實際試用 CINE PLAY 1,個人最欣賞它透過隱藏在底座的插口來連接電源,更可選配配備了內置安全插針系統的落地支架,因此投影機毋須使用可見的電源線。電源直接通過落地支架的底版進行供電,確保投影連接可靠。單是這一點就看到 Leica 在產品設計的細心。

開啟電源後,投影機會自動進行校準。如果使用中,移動了投影機,系統會立即重新校準。除了 HDMI 及 USB 輸入,Leica Cine  Play 1 還支援 Wi-Fi 6 及藍牙 5.3 接連。系統預載包括 YouTube、Netflix、Disney+ 及 Amazon Prime 等熱門串流平台應用,更可下載包括黃 Viu 等本地串流應用,並支援 Apple AirPlay 2。即使沒有接駁任何影音設備,Leica Cine  Play 1 都能播放串流內容或使用手機/平板投影的內容。

操作介面和我們熟悉的 Android TV 介面很相似,同樣會有包括 HDR 及 Filmmaker Mode 等高階智能電視上使用的影像處理模式。CINE PLAY 1 的畫面,相當明亮細緻,線條銳利。如果配合投影機專用的投影幕使用,相信無論亮度和顏色表現都會更出色。至於音效方面,CINE PLAY 1 內置 2 x 10W 的全頻揚聲器,雖然它支援 DTS Virtual X 音效,但如果想有更理想的音場效果,會建議透過光纖接連家庭影院系統使用。

Leica Cine Play 1 在 Leica 專賣店發售,建議零售價為 HK$23,999。落地支架的建議零售價為港幣 HK$2,699。

LEICA CINE PLAY 1 產品規格

  • 投影呎吋:65 – 300″
  • 投影解像度:3840x2160px (4K)
  • 遊戲模式:1080p 120Hz 12ms
  • 投影系統光源:Direct Triple RBG-Laser
  • 亮度:3000 lm (Ultra Mode)
  • 對比度:1500:1
  • HDR:Dolby Vision/ HDR10+ / HLG
  • 音效:2 x 10W 揚聲器,支援 DTS Virtual X 音效
  • 網絡:Wi-Fi 6 / 藍牙 5.3
  • 接連埠:2 x HDMI 2.1 (1x eARC Support)、2x USB 3.0、 RJ45 LAN、Optical (Toslink)
  • 作業系統:VIDAA U7.6
  • 預載影視應用:Disney+、Netflix、Prime Video、YouTube
  • 遙控器:有
  • 其他功能:USB Recording、Voice Assistant、Web Browser 及兒童保護模式
  • 呎吋:242 x 261 x 229mm
  • 重量:6.7kg
  • 售價:(主機)HK$23,999/(落地支架)HK$ 2,699
  • 查詢:Leica HK

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現代智慧城市生活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 智慧城市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革新。AI 不僅提升了城市運作的效率, 也讓市民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安全和可持續。


首先,在智能交通管理方面,AI 發揮了重要作用。許多城市如新加坡和洛杉磯,都開始利用AI分析交通流量,並自動調整交通燈號。舉例來說,新加坡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會根據即時車流數據,自動計算最佳配時方案,從而減少擁堵與等待時間。這種智能化的交通管理不僅提升了道路使用效率,還降低了車輛排放,有助於打造綠色城市。

其次,AI 也推動了建築與基礎設施的智能化,例如香港國際機場採用數碼孿生(Digital Twin)技術,透過 AI 平台對機場設施進行數碼化監控和管理。工程人員可以即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預測潛在故障,並提前安排維修,大大提升了設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AI 還能協助建築節能減廢,如自動調節室內照明與空調,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

智慧城市

在公共服務與資源管理方面,AI 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台北市為例,當地政府利用 AI 監測水管漏水情況,一旦發現異常,系統便會自動通知維修人員,大幅提升了供水效率。此外,智慧路燈能根據人流量自動調整亮度,既節省能源又增強夜間安全性。

AI 在城市治理與應急響應方面也表現出色,例如東京利用 AI 系統監測地震及其他自然災害,並在災害發生時自動啟動應急預案,協助疏散民眾和調配救援資源。這種智能化的應急管理大幅提升了城市的安全性和抗災能力。

最後,AI 與健康監測的結合也為智慧城市增添亮點, 例如深圳的部分社區引入可穿戴設備,居民的健康數據會即時上傳至 AI 平台,系統會根據數據分析結果,為居民提供健康建議,並在發現異常時發出預警,提升了醫療服務的可及性。

綜上所述,AI 正通過智能交通、建築管理、公共服務、城市治理和健康監測等多個方面,推動智慧城市向更高效、安全和可持續的方向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未來智慧城市將更加智能、宜居。

玩《AR Lens》父親節 AR 小遊戲 贏海洋公園門票及限定精品

玩《AR Lens》父親節 AR 小遊戲 贏海洋公園門票及限定精品

父親節又到喇,阿爸成日口講無乜所謂,其實都想仔女陪吓嘅,今年同阿爸一齊玩《AR Lens》嘅「孝敬樂樂小遊戲」,贏走海洋公園門票,入去玩吓順便探埋家姐「加加」同細佬 「得得」,平時幾嚴肅嘅阿爸都實笑到見牙唔見眼呀!

即刻下載《AR Lens》:http://bit.ly/4kuj8mO

想贏到海洋公園門票或者限定大熊貓精品嘅話,方法好簡單,只要響 6 月 12 日至 15 日中午 12:00 開始,打開《AR Lens》app,撳入「孝敬樂樂小遊戲」嘅活動圖案,然後拿拿聲捕捉 6 個「竹形」圖案,每日頭 35 位最快捉到晒嘅參加者,即可獲得以下獎品。

點玩「孝敬樂樂小遊戲」

要留意一點,今次活動可以一日玩一次,所以快啲叫齊屋企人登記及下載《AR Lens》,齊齊玩遊戲贏獎品啦!

即刻下載《AR Lens》:http://bit.ly/4kuj8mO

逆戰 Gen5 SSD 世代 Kingston FURY Renegade Gen5

Kingston 上一代 FURY Renegade M.2 SSD 已經是 2021 年的產品,當時的傳輸介面速度為 PCI-E Gen 4 7,000MB/s 水平,效能在同代當中亦算是不錯。今次升級為 PCI-E Gen 5 速度,比較其他同級產品有:Samsung 9100 PRO、 SANDISK SN8100、Crucial T705/T710、Micron 4600、Sabrent Rocket 5、Corsair MP700 PRO SE 等。對於 AAA 大作遊戲、內容創作、4K/8K 影片編輯、工程、動畫等比較高負載的應用場景,高階 SSD 可維持更長時間的密集讀寫效能,令使用過程不會出現遲滯,配合同廠新一代高效 Renegade 系列 DDR5 記憶體是為最佳組合。

Kingston FURY Renegade Gen5 正面有基本散熱片。
Kingston FURY Renegade Gen5 正面只有一般膠貼標籤,散熱要靠主機板或筆電提供的散熱器。
FURY Renegade Gen5
FURY Renegade Gen5 背面標示產品資料。

FURY Renegade Gen5 首波提供 1TB/2TB/4TB 容量,另有 8TB 預定第三季推出,採用 SMI SM2508 控制晶片,採用台積電 6nm 製程技術,晶片功耗最高僅約 3.5W,顯著改善功耗效率,有助控制整個 SSD 功耗低於 7W 水平,加上採用 Kioxia BiCS8 TLC NAND 快閃記憶體,堆疊達 218 層,維持比較高位元儲存密度和運行速度。開箱的版本為 2TB 容量,順序效能可達 14,700MB/s 讀、14,000MB/s 寫,隨機讀、寫分別可達 2,200,000/2,200,000 IOPS,寫入耐用度 2PB,功耗最高 7W水平(4TB 為 9.5W)。

FURY Renegade Gen5 採用的 SMI SM2508 控制晶片,其右側的低功耗 DDR4 DRAM Cache。
FURY Renegade Gen5 採用的 SMI SM2508 控制晶片,其右側的低功耗 DDR4 DRAM Cache。
FURY Renegade Gen5 使用 BiCS8 的 TLC NAND 快閃記憶體。
FURY Renegade Gen5 使用 BiCS8 的 TLC NAND 快閃記憶體。

可見它僅需要單面設計,2 顆 NAND FLASH 組成 2TB 容量,並配合板載低功耗 DDR4 DRAM Cache、12 層線路維持訊號零干擾及強化供電元件確保寫入穩定。FURY Renegade Gen5 的標籤不像上一代採用石墨烯鋁合金散熱片,配合新一代筆電及主機板已有散熱片設計,降溫不成問題亦不會出現厚度兼容等顧慮。並可安裝《Kingston SSD Manager》及提供《Acronis True Image》硬碟資料轉移工具。

《Kingston SSD Manager》工具可用作 Firmware 升級及健康度檢查。
《Kingston SSD Manager》工具可用作 Firmware 升級及健康度檢查。

表現評測

測試平台

  • 處理器:AMD Ryzen 9 9950X3D
  • 主機板:ASROCK X870E TAICHI
  • 記憶體:DDR5-6000
  • OS:Windows 11 23H2
FURY Renegade Gen5
《3DMark Storage》測試得分 4869。
FURY Renegade Gen5
《PCMark Full System Drive》測試得分 4805。
《CrystalDisk Mark》測試結果 。
FURY Renegade Gen5
《AS SSD》測試結果。
ATTO Disk Benchmark IOPS表現測試
FURY Renegade Gen5
《AIDA64 Linear Write》測試結果,反應持續寫入至近 75% 才出現明顯降速現象。
FURY Renegade Gen5
配合主機板散熱片,負載溫度見攝氏 56 度水平。

延伸閱讀

Spec.

  • 型號:Kingston FURY Renegade Gen5
  • 控制器:SMI SM2508
  • 快閃記憶體:Kioxia BiCS8 TLC
  • 容量:2TB
  • 順序讀取速度:高達 14,700 MB/s
  • 順序寫入速度:高達 14,000 MB/s
  • 隨機讀取性能:高達 2,200,000 IOPS
  • 隨機寫入性能:高達 2,200,000 IOPS
  • 耐用性:2PB
  • 介面:PCIe Gen 5.0 x4, NVMe 2.0
  • 尺寸:M.2 2280
  • 售價:HK$2,180(2TB)
  • 查詢: Viewking (2865 2070)

同場小測:XS1000R 外置 SSD

USB-C 外接 SSD 裝置 XS2000 與 XS1000 系列皆更換新裝圖案,速度不變

Kingston 近年銳意改變品牌形象,最新提倡「Built On Commitment」強調效能、品質、可靠及服務四大支柱,好評的 USB-C 外接 SSD 裝置 XS2000 與 XS1000 皆更換新裝,改用經典標誌 Rex 與新標語「Built on Commitment」。速度仍然出色、通用 iOS 及 Android 流動裝置,以及 PC/MAC 平台。

Kingston XS1000R參考效能,受限於 USB-C 3.2 介面的 10Gbit/s 傳輸速度限制,寫讀只能達到 1000MB/s 上限,效能中級。

【iPadOS 26 教學】 iPad 多工視窗感覺更似 MacOS

近年 Apple 強調 iPad 是最好的筆記簿電腦,每次 iPadOS 升級,也總會加入一些更接近電腦操作體驗的功能。很多 iPad 用家都希望,Apple 的 iPad 能有更靈活的操作方式,才可以有更類似 PC 或 Mac 的使用體驗!苦等多年 Apple 終於在即將推出的 iPadOS 26 中加入全新的多工視窗功能,讓 iPad 能有類似電腦般的操作。但事實些又實的是否可取代電腦?一試便知。

在現時 iPadOS 18 的多工視窗,只能分別在屏幕左右兩邊,分別打開兩個應用,不過有部份 app,例如 iMovie 是無法在多工視窗下使用。

而 iPadOS 26 的多工視窗,不單可以在一個畫面內打開多個 app,就連包括 iMovie 和 GarageBand 等過往無法在多工視窗中執行的應用,也可以使用得到。而使用的方法也很簡單,當 iPad 更新到 iPadOS 26 後,打開所有 app 都會看到右下角有一個弧形的標記,只要按住標記拉動,就可以將原本全屏幕顯示的 app 縮放到想要的大小。

使用多工視窗,即使一些像 YouTube 影片應用,用家只要把視窗縮小並放在角落,它也可以如常播放,比起以往一把 app 放到後台就會停播,iPadOS 26 的多工視窗功能的確人性化得多。而只要於正使用的 App 上方的黑 bar 輕敲兩下,就能回復全屏顯示。

使用多工視窗時,只要從屏幕頂部中間向下撥,就會出現如 Mac 的視窗選單,會有包括 File、Edit、Format、View 及 Window 等選單功能,感覺和 MacOS 更接近。

使用多工視窗時,只要從屏幕頂部中間向下撥,就會出現如 Mac 的視窗選單,會有包括 File、Edit、Format、View 及 Window 等選單功能,感覺和 MacOS 更接近。

要打開 iPadPS 26 視窗模式,在設定裡面的 Multitask & Gestures 的選項,選擇 Windowed App ,或者舊式操作的全屏應用或 Stage Manager 顯示。
要打開 iPadPS 26 視窗模式,在設定裡面的 Multitask & Gestures 的選項,選擇 Windowed App ,或者舊式操作的全屏應用或 Stage Manager 顯示。
Stage Manager 的展示效果會將不是正在使用的 App 放在一傍,減少桌面的混亂,但要經常轉換就會增加不少操作步驟。
Stage Manager 的展示效果會將不是正在使用的 App 放在一傍,減少桌面的混亂,但要經常轉換就會增加不少操作步驟。
如果配合鍵盤,更可以使用手勢操作。
如果配合鍵盤,更可以使用手勢操作。
使用 iPad Magic Keyboard 或其他 Mouse Pad 時,iPad 的滑鼠鼠標也由圓點變成箭嘴,更有反向透視效果,白底畫面時會顯示灰色,深色背景時會顯示白色,比 macOS 鼠標更先進。
使用 iPad Magic Keyboard 或其他 Mouse Pad 時,iPad 的滑鼠鼠標也由圓點變成箭嘴,更有反向透視效果,白底畫面時會顯示灰色,深色背景時會顯示白色,比 macOS 鼠標更先進。

另外當打開多個應用,只要輕按桌面的空白位置,已打開的應用就會「鳥獸散」到屏幕兩邊,再次再輕按桌面的空白位置,已打開的 app 會立即歸位。如果配合鍵盤,更可以使用手勢操作,例如四指在 Track Pad 輕推,就可以一次過看到已打開的 app。用三隻手指在 TrackPad 向下滑即把 iPad 休眠等等…,不過要留意,使用多工視窗同時執行多個應用,的確會加快電池的消耗。

使用視窗模式,所有 App 都可以像網頁操作般拉動大小,更似電腦的多工作業體驗,突然覺得,13 吋 iPad Pro 也不是很大⋯⋯
使用視窗模式,所有 App 都可以像網頁操作般拉動大小,更似電腦的多工作業體驗,突然覺得,13 吋 iPad Pro 也不是很大⋯⋯

支援 iPadOS 26 的 iPad 型號,包括 :

  • iPad Pro (M4 處理器)
  • iPad Pro 12.9 吋(第 3 代及後續型號)
  • iPad Pro 11 吋(第 1 代及後續型號)
  • iPad Air (M3 處理器)
  • iPad Air (M2 處理器)
  • iPad Air (A12 處理器),即第 3 代 及後續型號
  • iPad mini(A17 Pro)
  • iPad mini(第 5 代及後續型號)
  • iPad (第 8 代及後續機型)

人氣手提風扇詳細解說  實測 Jisulife Handheld Fan Ultra2

幾素 Jisulife Handheld Fan Ultra2 FA55

兩年前市場推出了一把超級風扇 Handheld Fan Ultra1(下稱 Ultra1)賣到街知巷聞,亦令到 Jisulife(幾素)品牌在市場上成形,今年易手新代理,推出全新 Handheld Fan Ultra2 FA55,新品有甚麼改變?風力會否更強?以下同大家逐一解構。

幾素 Jisulife Handheld Fan Ultra2 FA55

Handheld Fan Ultra2(下稱 Ultra2)外觀跟舊作相似,不過細心睇會有多處改變,所以要先從 Ultra1 的問題講起,大家會較容易理解 Ultra2 設計。Ultra1 本身並非單純一款風扇般簡單,目的是做到多功能,甚至可以應用在不同場景,例如露營生火時助燃,又或者用來生活除塵,所以在機身中加有提示燈以及一些應用配件。

假如大家有用過 Ultra1 ,大概會發現幾個主要問題,在 Ultra1 推出初期,常有誤觸到燈號開關的情況,繼而影響電力消耗,及後廠商在 Firmware 上更新,但同時令燈號要在風扇開動情況下才可啟用(不能獨立操作);另一方面,其實 Ultra 1 的燈號太弱,算是可有可無。去到重點風扇部分,Ultra1 風扇設計有如渦輪的設計,主要靠背後吸入空氣,雖然背後網狀氣孔對比普通風扇細密,但仍有從背後吸入毛髪引致「死機」,不幸地本人亦遇過相同情況,最後要作送修。

二代機身改動大

初次拿到 Ultra2,感覺到到它是針對上代的問題作出改變;在把手位上 Ultra2 加入了「總掣」的設計,使用上要啟動開關,以獨立控制風扇或燈號。燈號同樣設於風扇的背面,但改成圓形有近 1cm 圓周大小,提供 3 檔光度控制及應急警示燈號,對於戶外應用時能發揮到較實際作用。

今代 Ultra2 風扇背面有比一代更細密的氣孔,但由於受到照明燈面積增加及置於背面,風扇單靠背面氣孔吸風並不足夠,因此在風扇較後端,可以見到多組氣孔增加吸入氣流。而為了改變上代吸入毛髪的情況, Ultra2 改用可拆卸後網設計,令清潔與維護更加方便。

同上代最標誌性的設計一樣,Ultra2 繼續在 LED 顯示屏即時顯示風力及電量狀態,風扇提供 100 級風力調節,以滾輪控制每一級風力,讓使用者能精準調校風力強度。相比市場上大部分風扇提供 2-3 檔設計,感覺更加專業。官方數字指摩打能達 43,000 轉速,產生高達17m/s 風力,當中使用的 9 片扇葉更比上一代節省 30% 耗電量。

風力測試

大家當然關心風力情況,我們利用風速計在貼住風扇口,以及距離大約 30cm(一般手持風扇距離),測試一下 Ultra2 及 Ultra1 的速速。在開盡 100 級風力及 30cm 距離下,Ultra2 及 Ultra1 分別測出最高 9.6m/s 及 10.5m/s 風力。而在 100 級風力貼近風扇,就測到最高 24.4m/s 及 23.5m/s 風力,可見兩者風力表現相當。(編按:給大家一個參考,測試過市場一般 $100 左右價位風扇,風力在 0 距離大約為最高 13m/s。)

幾素 Jisulife Handheld Fan Ultra2 FA55
緊貼風扇環境下測試到 Ultra2 風力高達 24.4m/s。
在 30cm 距離錄得 9.6m/s 及 10.5m/s 風力。
在 30cm 距離錄得 9.6m/s 及 10.5m/s 風力。

風扇運行時聲量

這類強力風扇風力強,噪音亦大,今次會簡單試試新舊型號在音量上的控制,由於很多時用戶不會使用 1%,所以 30%、60% 及 100% 作測試。在 3 個測試中都可以看到 Ultra2 噪音介乎 65dB 至 72dB 之間,明顯較上代更靜。

Ultra2Ultra1
30% 風力(室內)65.2dB73.2dB
60% 風力(室內)67.8dB73.6dB
100% 風力(室內)71.6dB84.7dB

風扇變身「尿袋」

電池方面 Ultra2 採用跟上代一樣的 9000mAh 電池,數據指能夠提供長達 25 小時續航力,而新風扇擁有 18W 充電能力,官方指充電時間約為至 2.5 小時;而較為有趣的是 Ultra2 可以當成流動電源,必要時為流動裝置提供 18W 輸出充電。不過無比較無傷害,測試下原來 Ultra1 充電速度比 Ultra2 要快,Ultra2 由零至滿電要 3 小時,而 Ultra1 大約需時 2.5 小時。

充電測試

Ultra2Ultra1
0 – 50% 充電時間1 小時 30 分鐘1 小時 6 分鐘
0 – 100% 充電時間3 小時 19 分鐘2 小時 32 分鐘

Jisulife Handheld Fan Ultra2 在保留前代優點的基礎上,再將一些功能加以改良,鞏固其在手提風扇龍頭地位。在性能上保持強勢,功能性方面更加實用。而今代產品定價與上代保持不變賣 $599,以手提風扇來說是相當高昂,如果用得盡其功能及重視質感的話,Ultra2 仍是一把相當出色的手提風扇。

JisuLife Handheld Fan Ultra2 規格

型號:FA55
顏色: 深灰色、淺啡色
產品材質:ABS + 鋁合金
風力調節:1-100 級風力 
電池容量:9000mAh 鋰離子電池
充電時間:2.5-3.5小時(18W 快充);5-6小時(5V2A)
續航時間:1.5-25小時 (取決於使用不同的風速)
尺寸:135×74.5x40mm
重量:296g
配件:聚風圓咀、聚風扁咀、磁吸毛刷、除塵掃、螺絲批、收納袋、掛繩
保養:1 年

售價:$599
網址:PlayIT.hk

Windows Mixed Reality 眼罩有救!Oasis driver 秋季推出

Windows Mixed Reality 眼罩有救!Oasis driver 秋季推出

Microsoft 去年推出 Windows 11 24H2,正式砍掉由他們推動的 Windows Mixed Reality,令到一眾投資在 WMR 眼罩的用戶不知應否升級 Windows 11,尤其是一班當年買了 HP Reverb G2 來玩《微軟模擬飛行 2020》的玩家。在大家都要放棄的時候,著名 VR 驅動程式 OpenXR Toolkit 的開發人、代號 mbucchia 的 Matthieu Bucchianeri 為這群 M$ 犧牲者帶來希望。他在 WindowsMR reddit 社區宣布正在開發名為 Oasis(綠洲)的 SteamVR 驅動程式,不需要 Mixed Reality Portal 就能繼續使用 WMR 眼罩來遊玩 SteamVR 遊戲。

mbucchia 表示 Oasis 就如 Valve Index、Bigscreen Beyond 或 PSVR2 的驅動程式一樣,是使用 Direct Mode 的原生 SteamVR 驅動程式,支援完整的 6DoF(6 自由度)動作追蹤及動作控制器。不過由於 SteamVR 與 GPU 驅動程式之間的介面限制,Oasis 只能支援 NVIDIA 顯示卡。

mbucchia 同時釋出一段影片,顯示他能在 Windows 11 24H2 中直接使用 HP Revive G1 連接到 SteamVR 進入 SteamVR Home,並直接拍攝眼罩鏡片下的影像,證明 Oasis 能正常追蹤眼罩的移動。Oasis driver for Windows Mixed Reality 預計今年秋季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