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STEM快升課程 I Can Code韓征令學生成長

    kaWing
    kaWing
    從事科技教育報導逾十年,見證香港電子學習及STEM的興起和轉變。

    STEM在香港的教育制度裡,仍處於發展的階段,政府雖有推動,但至今仍缺乏教育制度階梯,與其他學科編排有所差距。科技教育機構I Can Code注意到此,於韓國引入STEM課程,彌補教育制度未能完善的地方。此外,以小班教學方式的教育,成功培育及帶領學生出征韓國,體驗世界級別比賽水平以擴闊學生視野。

    I Can Code 2019
    科技教育機構I Can Code致力於培育香港學童的STEM能力。

    全球各國對STEM以積極態度面對,不少隨著國策已有明確的科技教育階梯。香港教育局於數年間,雖有陸續發放STEM基金,並有數份相關教育文件,但細心閱讀內容,不難發現高小及初中有不少重疊之處,而且高中暫時只有數間學校提供進階的AI課程。科技教育團隊I Can Code注意到香港學生,有更多在STEM方面可提升的空間,引入韓國先進科技教育系統,並培養出高水準的學生,以及帶領他們出征韓國參加比賽。

    培育學生自信及成長

    I Can Code指導老師譚文傑表示,早前就帶領十多位學生,參加韓國每年一度的科技比賽盛事「第15屆國際戰船機械人挑戰賽」。該項比賽受韓國政府認可及支持,也是當地學生注視的編程機械人賽事。譚Sir表示今次團隊主要參加三項賽事,難度均高。

    I Can Code 2019
    I Can Code於「第15屆國際戰船機械人挑戰賽」獲得傑出團體大獎。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編程迷宮的10歲學生黃顯就,他學習STEM課程約兩年,今年再次前往韓國參賽,並勇奪編程迷宮季軍。此項比賽難度高在於參賽者需刻服至少在兩個未知場地,讓編程機械人自行走出迷宮,並需按指定方式投射計分棋至指定位置。

    I Can Code 2019
    I Can Code指導老師譚文傑(左)指出學生黃顯就(右),歷經兩次比賽的指導及培訓後,無論科技能力及情緒均迅速成長,令他留下深刻印象。

    比賽項目看似簡單,但實質對實力要求很高,仿如達到早前報導的全港大專生機械人大賽級別。技術難度高以外,令譚Sir印象深刻的是黃同學即場表現,現場因韓語譯英的賽例有誤差,黃同學需臨場重組機械人。譚Sir續說,遇到此類差異情況,很多學生難免會氣屢或想放棄,但黃同學由於有累積比賽經驗,情緒不但沒有受影響,並能冷靜及迅速地處理改動,最終更獲得季軍獎項。

    I Can Code 2019
    黃顯就能即席自行重組機械人及編程。

    女生能善於機械組裝

    至於另一位11歲學生廖雁婷的學習經歷,同樣令人留下深刻印象。她所參加的是遙控機械射擊對戰,此項目需以遙控設計自行組裝機械,難點是機械人需拿取得分棋,當中拿棋和發射棋位置的精確度極高,若有誤差就無法完成賽事。比賽要求的編程技巧要求較低,但對機械設計與組裝能力要求更高,以她的年紀及綜合難度而言,廖同學的學習能力絕不比其他兩組低。

    I Can Code 2019
    譚Sir表示學生廖雁婷原對STEM不感興趣,但家中兩位姐姐學習兩年後,忽然主動求學,且現時能力已超越同群。

    從STEM連繫群體合作

    最後一組是中學組高級編程任務,三位參賽者分別是13至16歲學生廖珮仠、梁文迪和藍皓云,譚Sir表示三人學習能力同樣是顯著提升。三位學生只學習編程約兩年多,但已從積木程式編程躍升至全場最高難度項目的高級編程任務C語言,實際掌握編程能力媲美大學生。另一方面,三位學生因經常互相交流,於比賽期間更發展出群體的互學和合作精神,難能可貴。

    I Can Code 2019
    高級編程組三位學生廖珮仠、梁文迪和藍皓云,學習技術以外,因經常討論,現時已演變成技術團隊,場內場外皆會互相合作。

    課程階梯遞升至AI層面

    I Can Code團隊的學生引證了STEM培育的顯著優勢。譚Sir表示學生能有超乎水準的能力和表現,他相信是教學團隊堅持「學生為本」的理念所致,團隊會按照學生的興趣加以培育。事實上,該團隊確實能因應孩子們的天賦,還給孩子一個真正學習、思考的空間。目前I Can Code團隊已準備好AI人工智能課程,為三位已學習C語言的學生提供進一步培訓,包括能作影像辨識、手寫和語音識別的程式,並能利用Python學習機器學習Machine-Learning等,助學生於STEM領域持續站立於頂端。

    I Can Code 2019
    機械人外觀需輕巧,但需運用C語言編程,這也是I Can Code團隊刻意編排,目的是為日後學習AI作準備。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