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認清薄膜、機械鍵盤 熱門機械軸介紹

    有人會問,在電腦商幾十到一百有找就能到買到普通鍵盤,為什麼要花接近一千元去購買「機械鍵盤」,用來打機或者工作又會不會「威力大增」?今次筆者就將會為大家介紹薄膜鍵盤及機械鍵盤的分別,及認識五種市面常見的機械軸。助你更容易選購到心頭好!

    認清薄膜鍵盤、機械鍵盤

    薄膜鍵盤顧名思義,就是用三層薄透過通電去打字。
    薄膜鍵盤顧名思義,就是用三層薄透過通電去打字。

    一般常見的平價鍵盤稱為「薄膜鍵盤」( Membrane keyboard ),而其運作原理十分簡單,就是利用三層薄膜形成絕緣,當手指往下壓碰到鍵帽時則會通電,就會送出訊號成功打字。大家在手提電腦或公共電腦都可以看到它的蹤影。

    當然市面上都有部分具「防鬼鍵」的薄膜鍵盤。但覆蓋範圍當然不及機械鍵盤。
    當然市面上都有部分具「防鬼鍵」的薄膜鍵盤。但覆蓋範圍當然不及機械鍵盤。

    薄膜鍵盤優點是成本低,但缺點是壽命短,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出現「鬼鍵」的問題出現,所謂「鬼鍵」就是同時按下多顆按鍵時,按下按鍵的訊號沒有送出,於日常生活雖然不太明顯,但於打機時就會在關鍵時候大大影響玩家表現。

    機械鍵盤擁有獨立的為機械軸來傳送訊號。
    機械鍵盤擁有獨立的機械軸來傳送訊號

    而「機械鍵盤」跟一般薄膜鍵盤不同,是每一個按鍵各自擁有獨立的機械軸來傳送訊號,令「鬼鍵」問題得以解決,除此之外機械軸相比薄膜擁有獨特手感、按鍵段落和回饋力道,鍵程短觸發快、壽命極長,平均每個鍵可以使用五千萬次。即使並非遊戲玩家使用,都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很容易會有「用過返唔到頭」的感覺,但缺點顯而易見——價錢較貴。

    青茶紅銀光 認識熱門機械軸

    機械鍵盤的機械軸都因各設計不同,有不一樣的表現與手感,並以各種顏色來區分其特性,以下就由筆者來介紹市面上常見機械軸的特性。

    打字響噹噹:青軸
    青軸
    青軸

     

    觸發行程: 2.2 ± 0.6mm
    觸發壓力: 50 ± 15g
    適合: 打字為主的遊戲玩家

    「青軸」是手感最強的機械軸,按下時會有一種段落感,用家只要輕力就可打到字,打字時聲音較大,雖然打字時清脆爽快發出「啪啪」聲相當治癒,但半夜可能會吵到家人了。另外,雖然青鍵程較長,彈性十足,但是其長鍵程會令觸發時間相對較慢,對要作為急速輸入指令的遊戲來說反而是阻礙,屬於最受歡迎的入門款。

    文機雙用:茶軸
    茶軸
    茶軸

     

    觸發行程: 2. ± 0.6mm
    觸發壓力:45 ± 15g
    適合:辦公及遊戲兩用的遊戲玩家

    「茶軸」對比於青軸,段落感弱很多。雖然茶軸十分全面但都不突出,混合了遊戲操作和日常生活打字的輸入需求,可謂辦公遊戲兩相宜,稱茶軸為「萬用軸」更恰當。但整體來說茶軸輸入準確性極高,假如玩家對輸入速度並沒特定要求的話,茶軸依然是不錯的入門軸。

    連點高手:紅軸
    紅軸
    紅軸

    觸發行程:2 ± 0.6mm
    觸發壓力:45 ± 15g
    適合:需要連續點擊和按鍵的遊戲玩家

    「紅軸」屬於輕手的機械軸,敲擊輕鬆基本上都是「直上直落」,觸發感應速度都在青茶紅軸中極快,其軸體都是比觸擊式的茶軸和敲擊式的青軸更安靜。由於鍵軸中並沒凸起位置來觸發重複輸入指令,雖然誤觸率較其他軸高,但需要迅速雙擊或三擊按鍵的玩家們,將獲得速度上的優勢。

    最短鍵程:銀軸
    銀軸
    銀軸

    觸發行程:1.2 ± 0.4mm
    觸發壓力:45 ± 15g
    適合:對輸入速度有要求的玩家

    假如認為紅軸的短行程依然無法滿足,說不定「銀軸」就能滿足你了,銀軸就是紅軸的進階版,觸發行程再進一步減短至 1.2 mm,玩家每次點擊的時候間隔更短,誤觸情況相應比紅軸誇張,初初使用時可能會覺得鍵盤太敏感,輕輕壓到都會輸入指令,但習慣後卻能比其他機械軸玩家快一步。

    最快反應:光軸
    Razer Huntsman 的光軸
    Razer Huntsman 的光軸

    適合:因廠方而異

    「光軸」是近年新興起的軸體,它透過光線遮蔽與通過來觸發,當按下按鍵擋板就會下降,讓光訊號能抵達另一邊的接收器觸發,所以其反應速度會比所有軸體都更加快。相較於傳統機械軸的金屬觸發方式來說,光軸會有穩定度更高、壽命更長之優點。正因如此,「光軸」並沒有固定的觸感,而是由各廠家自由地調整按鍵的觸感,來模擬各種的軸,如「光學青軸」、「光學紅軸」。

    除了以上軸體外,當然還有其他顏色為名的軸體,或者一些由廠商自家開發的獨特軸體,不過內容所限不能盡錄,日後有機會再為大家介紹。

    圖片來源: HyperX、 Razer

    您會感興趣的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