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頁面 13

為自動駕駛舖路 科學家測試為交通燈加入「第四顏色」

目前全球的交通燈號普遍是紅、黃、綠。我們都知道紅燈代表停止,黃燈需減速,綠燈則可通行。然而這項規則可能很快就會改變,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C State)的科學家提議新增第四種顏色:白色。

這項交通燈號的新提案並非取代現有顏色,而是作為補充以優化車輛行駛模式,尤其在自動駕駛車日益普及的當下,新增的燈號將有助改善交通。研究團隊在港口進行測試,因其車流量大但行人稀少。此外,港口的交通動態具有高度重複性和可預測性,有助於精準分析新系統的運作效能。

由於自動駕駛車能透過相互通訊及與交通燈號系統協作,能精準地調度車流。問題是人類的反應和判斷速度不可能比電腦更快,所以新增的白色燈號,是用來告知人類駕者:當前道路由自動駕駛車輛掌控。

白色燈號運作原理

新型交通燈號系統基於「分散式運算」技術,使車輛與交通燈號能即時交換資訊。運作流程如下:

  1. 多輛自動駕駛車輛接近路口
  2. 自動駕駛車輛向交通燈號傳送自身速度、位置與行進方向等數據
  3. 交通燈號偵測到自動駕駛車輛數量足以管理交通時
  4. 亮起白燈,警示該路口由車輛自主管控
  5. 人類駕駛僅需跟隨自動駕駛車輛引領的車流行駛

只要路口附近聚集足夠數量的自動駕駛車輛時,交通燈白光將亮起。這意味著自動駕駛車輛正幫助協調交通,人類駕駛者毋須改變行車方式,只需跟隨前車行駛即可。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研究團隊指出,新增白燈可有效緩解交通壅塞與延誤。研究顯示,即使僅 10% 車輛為自動駕駛,延誤時間仍可降低約 3%;若多數車輛採用自動駕駛技術,延誤時間最多可減少 94 %。這意味著透過自動駕駛汽車之間協作及指揮,再配合白色燈號來告知人類駕駛者,當前路段由正由自動駕駛車輛協調交通時,安全性將隨之提升。

改版失敗評價負面 Meta 砍掉桌面版 Messenger

改版失敗評價負面 Meta 砍掉桌面版 Messenger

Meta 旗下有兩個即時通訊平台:源自 Facebook 的 Messenger 和買回來的 WhatsApp。Messenger 因為始於 Facebook,可以輕易聯繫朋友和群組,亦較早提供多裝置登入,用起來較方便而得到支持。不過 Meta 就宣告將終止桌面版本 Messenger,用戶在收到終止通知 60 日後,就無法再使用桌面版程式,只能使用網頁版或手機版。

今日開啟桌面版 Messenger 就見到程式即將終止的訊息。
今日開啟桌面版 Messenger 就見到程式即將終止的訊息。

筆者今日開啟桌面版 Messenger 程式,就見到告示表示 Messenger 桌面版將會在 2025 年 12 月 15 日停止服務,之後開啟程式的話,就會自動重導向用戶到 Facebook.com 網站傳送訊息。而如果用戶只擁有「僅限 Messenger」帳戶,程式就會將用戶重導向到 Messenger.com

現時 Meta 已經將桌面版 Messenger 從 Microsoft Store 和 Mac App Store 下架,代表用戶已無法再從這些 App 商店下載該軟件。不過 Android 及 iOS 版則相信能繼續使用。

手機版將繼續可用。
手機版將繼續可用。

如何保留聊天紀錄?

用戶需要開啟安全儲存選項,並在桌面版應用程式設定 PIN 碼,才可以在轉用網頁版應用程式前儲存聊天記錄。大家可以按以下步驟查看是否已開啟安全儲存選項:

1. 點擊您大頭貼上方的 Settings ⚙。

2. 點擊「私隱和網絡安全」,然後點擊「端對端加密聊天室」。

3. 點擊「訊息儲存」,然後檢查「開啟安全儲存」是否已開啟。如果未開啟,亦可以在這個介面按照指示開啟。

死於 PWA 化失敗?

Meta(原 Facebook)是在 2011 年推出獨立的 Messenger 即時通訊應用程式,讓用戶能在手機上直接發送文字、圖片、語音與影片,不需登錄完整 Facebook 網頁。2014 年強制將 Messenger 完全獨立,Facebook 行動應用不再內建訊息功能,令 Messenger 成為當時最普及的獨立聊天軟件之一。但到 2020 年代,Messenger 與 Instagram Direct、WhatsApp 開始進行「跨平台聊天整合」測試,最終在 2025 年實現通訊互通,並且重新整合到 Facebook 主應用中。

Meta 在 2024 年以 Windows 的 PWA 技術重製 Messenger 桌面版,但評價負面。
Meta 在 2024 年以 Windows 的 PWA 技術重製 Messenger 桌面版,但評價負面。

2024 年,Meta 以 PWA(Progressive Web App)技術重製 Windows 桌面版 Messenger,以圖統一 Web 與行動版架構,毋須安裝可執行檔,可加快更新並且具備跨平台一致性。不過公眾對 PWA 版 Messenger 評價負面,認為是重大退步,只是將網站包裝成應用程式,缺乏原生執行的流暢度與穩定性。有使用者指 PWA 版 Messenger 介面延遲、通知系統經常遲鈍或錯誤,甚至在多視窗聊天時效能明顯下降。最終 Meta 決定將 Windows 和 macOS 桌面版 Messenger 全部砍掉。

FCC 擬撤銷香港電訊在美通訊牌 指與中國聯通有關聯涉國安風險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周二(15日)宣佈,正啟動程序,準備撤銷香港電訊國際有限公司(HKT (International) Limited)在美國提供本地及國際通訊服務的許可,理由是該公司與中國聯通(美洲)有關聯,而中國聯通早前已被美方列入「受監管名單」(Covered List),涉及國家安全風險。

FCC 指出,委員會旗下的國際事務辦公室(OIA)、有線競爭局(WCB)及執法局(EB)已向 HKT 及其多間全資子公司發出「說明令」(Order to Show Cause),要求他們解釋為何 FCC 不應展開正式撤牌行動。

FCC 主席布蘭登・卡爾(Brendan Carr)在聲明中表示,這是 FCC 持續防範「中共控制的電訊企業」滲入美國通訊網絡的行動之一。他強調:「HKT 作為中國聯通的關聯公司,我們今天採取的行動是確保美國通訊網絡安全和完整的重要一步。」

FCC 指出,過去幾年委員會已多次在兩黨一致支持及國安機構建議下,拒絕或撤銷中國國企的美國電訊牌照,包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Pacific Networks 及 ComNet(美國)等。

是次行動亦涉及香港電訊旗下的多間子公司,包括 PCCW Global Inc.、PCCW Global Limited、Gateway Global Communications Inc. 及 PCCW Global (UK) Limited。FCC 要求這些公司在指定期限內提交陳述,說明為何不應根據《通信法》第 214 條被撤銷授權。

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最終撤銷香港電訊(HKT)在美國的通訊牌照,對香港市民的日常上網、電話及本地電訊服務影響不大,但對母公司 PCCW 的國際業務將構成壓力。HKT 將失去在美提供跨境通訊與企業連線服務的資格,或需改經第三方轉接,增加成本並削弱競爭力。業界預期,事件主要影響 PCCW 的海外拓展及國際合作信任,象徵中美在電訊與科技領域的審查與脫鈎趨勢持續升溫。

全新世代緊湊磁軸 CORSAIR VANGUARD PRO 96 開箱

年度的電競周邊「軍備競賽」旺季到來,CORSAIR 亦拿出了新風格鍵盤 VANGUARD PRO,有支援熱拔插的預潤霍爾效應可調式磁軸、緊湊 96% 布局、金屬面板、標誌性旋鈕及彩色 LCD 面板,軟件介面更深入整合 Elgato Stream Deck 系列功能。

配件一覽,包括:鍵盤本體、USB-C 線、拔鍵器、掌托。
配件一覽,包括:鍵盤本體、USB-C 線、拔鍵器、掌托。
底部有一段高低調節及藏線坑
底部有一段高低調節及藏線坑

今年 CORSAIR 改用全新命名方式,VANGUARD 可對照以往高階 K70 系列,開箱的是 VANGUARD PRO 96,使用緊湊 96% 布局,保留數字鍵區及使用浮島式窄邊框設計,幾乎不影響辦公生產力應用,並有提供同廠標誌性功能旋鈕,在旁整合 320 x 170 全彩 LCD 螢幕,可自訂圖案及更加直覺進行設定,並利用鍵盤左側邊緣加入6個額外功能鍵。鍵盤使用黑色主調及鋁質面板,並附有磁吸掌托。

鍵盤左側邊緣加入 6 個額外功能鍵
鍵盤左側邊緣加入 6 個額外功能鍵
標誌的功能旋鈕,在旁整合 320 x 170 全彩 LCD 螢幕。
標誌的功能旋鈕,在旁整合 320 x 170 全彩 LCD 螢幕。

VANGUARD PRO 96 使用預先潤滑的 CORSAIR MLX 磁軸提供 FlashTap 功能,利用霍爾效應提供更加細緻的RAPID TIRGGER 觸發機制,可以完全自定時下流行的 SOCD 相反方向鍵觸發優先次序,在多數容許的競技遊戲中提供更精準移動操作,而且是熱插拔設計,可自行更換其他磁軸(廠商建議換軸後要重新校正),亦有 8,000Hz 超高輪詢率。鍵盤加有 4 層吸音設計,內部增加填充物料,避免出現明顯空腔迴音,空白鍵及標準鍵的聲音更為沉穩。

CORSAIR MLX 磁軸及 PBT 鍵帽
CORSAIR MLX 磁軸及 PBT 鍵帽
燈光洽到好處,不會刺眼。
燈光洽到好處,不會刺眼。

軟件設定方面,VANGUARD PRO 系列都改用全新《CORSAIR Web Hub》自訂,首次使用要連網從瀏覽器快速設定,之後可以離線使用免安裝傳統《iCUE》。不過仍有不少用家希望保留《iCUE》支援,廠商表示會稍後提供。同時鍵盤亦更好整合同廠 Elgato Virtual Stream Deck 功能,可在 Stream Deck 應用程式中直接將 Stream Deck 動作對應到 G 鍵。還可以為每個遊戲輪換建立 Virtual Stream Deck 設定檔,有直播需要的用家會更方便。

全新《CORSAIR Web Hub》介面
全新《CORSAIR Web Hub》介面
RAPID TRIGGER 設定
RAPID TRIGGER 設定
FLASHTAP 及 SOCD 設定
FLASHTAP 及 SOCD 設定
整合同廠 Elgato Virtual Stream Deck 功能,有專屬按鍵,可切換為 COPLIOT 鍵。
整合同廠 Elgato Virtual Stream Deck 功能,有專屬按鍵,可切換為 COPLIOT 鍵。

規格

  • 布局:96%
  • 軸體:CORSAIR MGX Hyperdrive (Hall Effect)
  • 輪詢率:8,000Hz
  • 顯示屏:320 x 170 全彩 LCD 螢幕
  • RGB 燈效:全鍵 RGB 背光
  • 自定功能:6 個 G 鍵(支援 Elgato Stream Deck 整合)、旋轉撥盤、FlashTap SOCD 技術;Virtual Stream Deck 按鈕
  • 連接:USB 有線(Type-C),相容 PC、Mac、Xbox 與 PlayStation
  • 其他特色:四層音效減震、PBT 雙色射出鍵帽、鋁合金框架
  • 尺寸與重量:約 370 x 140 x 35mm,重約 1kg
  • 售價:HK$1,699
  • 查詢:Felton (2273 8393)

超級三防手機登陸香港 HONOR X9d 登場預訂送 HK$1,500 禮遇

HONOR X9d 香港發表會
HONOR X9d 香港發表會

HONOR 最新的超級三防中階新機 X9d 今日在香港正式發布,即日(10 月 16 日)至 22 日在香港接受預訂,10 月 23 日正式開售,建議零售價為 HK$2,699,訂購即送價值超過 HK$1,500 豐富禮遇。

HONOR X9d 配備 Snapdragon 6 Gen 4 處理器,12GB RAM+256GB ROM,配合 HONOR RAM Turbo 技術可擴展至相當於 24GB RAM 的記憶體。

HONOR X9d 以超級防水防摔防塵、超大容量電池及全面 AI 功能為賣點。
HONOR X9d 以超級防水防摔防塵、超大容量電池及全面 AI 功能為賣點。

超級防水防塵防摔性能

HONOR X9d 是首款獲得 IP66、IP68、IP69 及 IP69K 多重旗艦級防水防塵認證的手機,除了可防止灰塵進入機身,還具備 3 層防水結構,令手機可以應付各種複雜水環境,包括沖洗、潑濺、污水、熱水(10秒)、流水甚至超高壓水槍噴射,並可在 1.5 米水中浸泡 30 分鐘。手機還支援 AI 暴雨觸控和 AI 手套觸控功能,即使手濕或戴著手套仍能操作。

香港發表會即場示範 HONOR X9d 的防水性能。
香港發表會即場示範 HONOR X9d 的防水性能。

防爆性能方面,HONOR X9d 亦獲端士 SGS 三重防護頂級性能認證及 SGS 全機五星綜合可靠度認證,採用品牌獨家超彈防摔技術、超堅靭鋼化玻璃和非牛頓流體層,具備 6 層緩衝設計及避彈衣級架構緩震層,能承受 2.5M 意外跌落或氣槍射擊。即使跌落在如卵石、瀝青或大理石等亦能避免機身摔破。

超大容量電池

HONOR X9d 搭載超大容量 8,300mAh 青海湖電池,在正常使用下連續 3 天毋須充電,足夠播放 52.5 小時串流音樂、23.8 小時網上影片、16.8 小時遊戲運行及 12.3 小時視像通話。在超省電模式下,即使只剩餘 2% 電量,仍可維持長達 60 分鐘通話。此外,手機亦支援 66W 有線 HONOR SuperCharge 快充技術及 7.5W 有線反充。

HONOR X9d 搭載超大容量 8,300mAh 青海湖電池,在正常使用下連續 3 天毋須充電。
HONOR X9d 搭載超大容量 8,300mAh 青海湖電池,在正常使用下連續 3 天毋須充電。

1 億像素鏡頭 AI 加持

在攝影性能方面,HONOR X9d 配備 1.08 億超感光主鏡頭,1/1.67 吋大型感光元件,同時具備 OIS 光學防手震和 EIS 電子防手震,日夜皆能捕捉精彩時刻。此機當然亦配備多項 AI 修圖功能,包括 AI 修復、AI 反光移除、AI 智能退地和 AI 擴圖。在 HONOR Connect 支援下,HONOR X9d 還可以與 iOS 及其他系統裝置傳輸高清動態相片。

護眼 OLED 屏幕

屏幕方面,此機配備 6.7 吋 護眼 OLED 屏幕,支援 10.7 億種色彩及 1.5K 解像度,120Hz 屏幕刷新率、峰值 HDR 亮度達 6,000nits。機身邊框只有 1.3mm,提供 94.6% 屏佔比。護眼功能方面就包括 AI 離焦護眼、HONOR 綠洲護眼、3840Hz PWM 無風險調光、仿自然光護眼、AI 助眠顯示、硬件級低藍光、動態調光及極暗模式等。

預訂禮遇超過 HK$1,500

HONOR X9d 備有朱砂紅、竹韻青、旭日金和幻夜黑 4 種顏色可供選擇。
HONOR X9d 備有朱砂紅、竹韻青、旭日金和幻夜黑 4 種顏色可供選擇。

HONOR X9d 由即日(10 月 16 日)起至 22 日在 HONOR 官方體驗店、特約零售店及各大網店平台接受預訂,建議零售價 HK$2,699。備有朱砂紅、竹韻青、旭日金和幻夜黑 4 種顏色可供選擇。即日起預訂可獲贈 HONOR CHOICE Watch 2i 智能手錶(建議零售價 HK$329)、HONOR CHOICE 藍牙音箱 Pro(建議零售價 HK$559),以及 180 天只換不修服務及碎屏寶服務(首年一次,建議零售價 HK$649),總值 HK$1,537。

即日起預訂可獲總值 HK$1,537 禮遇。
即日起預訂可獲總值 HK$1,537 禮遇。

配合歐盟法例 M5 MacBook Pro 唔包火牛

基於環保(或者係節省成本)考慮,Apple 在幾年前開始在 iPhone 產品不再跟充電器(俗稱「火牛」) ,但 iPad 和 MacBook 產品因需要配搭較高輸出功率的火牛,所以一直仍有作為附件。但現在因為歐盟法案,在歐洲和英國購買最新推出的 M5 MacBook Pro 和 iPad Pro,除了要支付更貴機價外,還要另外購買火牛,令買機成本更加高。

有移英港人陸續會改在英國購買 Apple 產品,原因是方便日常使用萬一出問題,可以直接找當地的「天才」幫手,而且當地購物一般都有退貨保障,萬一試過唔喜歡,或者產品有問題,都可以無條件退貨。不過,英國和歐洲購買 Apple 產品有消費稅,以英國為例,一般要比香港貴 20%。如果是公司購買可以對沖稅項的話,英國 Apple 產品的價位其真同香港差不多。

另外還有一個不太多人知的原因,是英國有消費者保障法,當中 Apple 就會為其在英國銷售的產品,提供 6 年的法例保障支援,產品在非人為因素下有問題,可以在 6 年內都得到維修,或無法維修下提供換機服務,就算不買 Apple Care ,都有機會在一年保用期過後得到免費維修。所以價錢雖然貴,但在英國買機仍有一定可取之處。

當然,計上按比劍計價的銷售稅,產品價格越高,與香港價差就越大。而且因為「電器及電器設備廢置法」,自去年推出的新款 Apple 產品,無論是 iPhone、iPad 、MacBook 都會不設附送充電器。

就以剛發表的 M5 MacBook Pro 因為例,香港和美國發售的版本,都有提供 70W USB-C 充電器,以及同色 USB-C 充電線。但歐洲版只沒有提供充電器,但售價卻和 M4 版 MacBook Pro 一樣,沒有減去變壓器的差價。用戶要充電,就得另行購買相關的充電器,Apple 原裝 70W USB-C 充電器要 59 英鎊,換算大約港幣 600 元,如果是 96W 則更貴 ,要 79 美鎊。

英國的 M5 MacBook Pro 沒有跟火牛,70W USB-C 火牛盛惠 59 英鎊。
香港版 MacBook Pro M5 有跟 70W 火牛,還可以補差價轉買 96W 火牛。

至於仍有售的 M4 Pro MacBook Pro 和 M4 MacBook Air,仍有提供充電器。相信會是最後一批有充電器提供 MacBook 型號了。

同樣情況在 iPad Pro 也有出現,M5 iPad Pro 沒有提供充電器,但香港版有提供 20W 充電器。不過要留意 M5 iPad Pro 是首部支援快充的 iPad,使用 60W 或以上充電器充電 30 分鐘可以回復 50% 電量。就算有 20W 充電器,可能都會另外再買一個 60W 的充電器,此次不提供充電器,或許能夠減少浪費是真的,但你又同唔同意咁做?

在香港購買 70W USB-C 火牛要 429 元,雖然坊間有不少 67W 以上 PD 火牛以低於此價發售,但長時間穩定使用的話,Apple 原裝火牛有一定保障範圍。

Apple M5 發表 新版 MacBook Pro 14 / iPad Pro / Vision Pro 換芯不換樣

Apple 的秋季新產品更新終於開始,一如日前預告,頭炮就是更新了 M5 處理器的 MacBook Pro 14,另有新的 iPad Pro (M5) 以及 Vision Pro (M5)。三款新機幾乎都只是更新處理器性能,其他功能和設計和上代幾乎一樣。

據 Apple 發布的資料指,M5 處理器採用第三代 3 奈米技術構建,引入下一代的 10 核心 GPU 架構, 每個核心都有一個神經加速器,令基於 GPU 的 AI 工作負載執行速度大大加快,峰值 GPU 計算效能是 M4 的 4 倍有多。M5 的 GPU 還提供增強的圖形功能和第三代光線追蹤,其圖形效能比 M4 高45%。

已發表的 M5 有 9 核心和 10 核心 CPU 版本,當中 9 核心 CPU 版只用在 256GB 或 512GB 版 iPad Pro 之中,配備 3 個高效核心和 6 個節能核心 CPU 。1TB 和 2TB 版 iPad Pro、Vision Pro,以及 M5 版 MacBook Pro,都採用 4 個高效核心和 6 個節能核心 CPU 組成。全部 M5 都有 10 個核心 GPU,M5 還具有改良的 16 核神經網路引擎、強大的媒體引擎,並將統一記憶體頻寬增加近 30% 至 153GB/s。

已發表的 M5 有 9 核心和 10 核心 CPU 版本,當中 9 核心 CPU 版只用在 256GB 或 512GB 版 iPad Pro 之中,配備 3 個高效核心和 6 個節能核心 CPU 。

針對本機 AI 運算開發

M5 的改良主要針對 AI 運算需要的 GPU 和記憶體效能,10 核圖形處理器在每個核心中都有一個專用的神經加速器,與 M4 相比,GPU 峰值計算是 4 倍以上,與 M1 相比,GPU 峰值計算的 AI 效能是 6 倍以上。現在有了 M5,新的 14 吋 MacBook Pro 和 iPad Pro 處理 AI 人工智慧驅動工作流程的會大幅加速,例如在 Draw Things 等應用程式中執行擴散模型,或使用 webAI 等平台在本地執行大型語言模型。

M5 的 GPU 的著色器核心也提高了圖形效能,與 M4 相比,效能提升了 30%,效能比較 M1 更快達 2.5 倍。M5 還包括 Apple 的第三代光線追蹤引擎,在使用光線追蹤的 app 中提供高達 45% 的圖形提升。結合重新構建的第二代動態快取,GPU 為 3D 應用程式提供更流暢的遊戲體驗、更逼真的視覺效果,併為複雜的圖形專案和其他視覺密集型應用程式提供更快的渲染時間。 藉助 M5,Apple Vision Pro 的微 OLED 顯示屏可渲染多出 10% 的畫素,重新整理率可提高到 120Hz,從而實現更清晰的細節、更流暢的顯示屏效能,並減少運動模糊。

M5 的新一代 GPU、升級的著色核心、第二代動態快取技術,以及第三代光線追蹤引擎,為《Cyberpunk 2077》等遊戲作品帶來更真實視覺效果,更快的彩現速度,以及更流暢的遊戲體驗。

M5 提供 153GB/s 的統一記憶體頻寬,比 M4 增加了近 30% (120GB/s),比 M1 增加了 2 倍多。 統一的記憶體架構使整個晶片能夠訪問一個大型的單個記憶體池,這使得 MacBook Pro、iPad Pro 和 Apple Vision Pro 可以在裝置上完全執行更大的 AI 模型。 它還為更快的 CPU、GPU 和神經引擎提供動力,在應用程式中提供更高的多執行緒效能,在創意應用程式和遊戲中提供更快的圖形效能,以及在 GPU 或神經引擎中的神經加速器上執行模型的更快的人工智慧效能。M5 支援最多 32GB 的記憶體容量,幫助使用者同時無縫執行 Adobe Photoshop 和 Final Cut Pro 等要求苛刻的創意軟件,同時在後臺台將大檔案上傳到雲端。

iPad Pro 記憶體有增加

先講 iPad Pro M5, 和經歷大改款的 M4 版本相比,M5 版改變並不多,同樣是有 11 吋 和 13 吋型號選擇,使用一樣的疊聯式 OLED 屏幕,光度維持在 SDR 1000nits 和 HDR 1600nits 峰值亮度。升級位除了改用 9 核心 (256 /512GB) 或 10 核心(1TB/2TB)CPU 的 M5 外,256GB 和 512GB 版本的記憶體,會由 8GB 增加到 12GB,而 1TB / 2TB 版則維持在 16GB  記憶體。

iPad Pro 除升級 M5 外,入門版有加大記憶體,應付將來 AI 運算都沒有壓力,加上升級了 Wi-Fi 7 算是今次新產品中較有誠意的了。

另外,所有 iPad Pro M5  改用 Apple N1 無線網絡晶片,升級上 Wi-Fi 7(2×2 MIMO)和 藍牙 6 標準。5G 版本則改用了 Apple C1X 流動數據芯片,更加慳電,保持 eSIM 設計。

iPad Pro M5 有一個令人較失望的地方,就是鏡頭部分沒有像 iPhone 17 般改用新的正方型的 CenterStage 鏡頭,只保留 1200 萬像素的橫向前置鏡頭。背部的主鏡頭仍是 1200 萬像素 f/1.8 單鏡頭,和 iPhone 17 系列的鏡頭已升級到 4800 萬像素水平,已經落後不少。

iPad Pro M5 的售價維持不變,11 吋型號由 7,999 港元起,而 13 吋型號由 10,499 港元起。

MacBook Pro M5 只有 14 吋選擇

隨著 M5 處理器的 GPU 效能再一次提升,在 M5 Pro / Max 在 2026  春季推出之前,M5 版 MacBook Pro 和 M4 Pro 版 MacBook Pro 的效能進一步收窄,大部分的日常正作,M5 都足夠應付,同樣的預算,可以用來升級更多記憶體和 SSD 容量。

M5 版 MacBook Pro 和上代完全相同的外觀。

作為入門的 MacBook Pro,M5 版只有 14 吋型號選擇,作為便攜,低功耗和合理性能的平衡選擇。M5 版 MacBook Pro 的電池使用時間,最長達 24 小時,和 M4 版 MacBook Pro 14 吋相同,仍是現在所有 MacBook 型號中最長氣的一款機。

14 吋 MacBook Pro M5 的擴充能力和 M4 版一樣,Thunderbolt 4 (USB-C) 同樣維持 3 個,有 HDMI 和 SDXC 插卡槽。 可惜的是 M5 版 MacBook Pro  14 吋的 Wi-Fi 仍停留在 6E 水平,未有更新到 Wi-Fi 7, 與今日其他 Apple 裝置都已升級上 Wi-Fi 7 的做法有異。基本上今代純粹是更新 CPU,除非你的 Mac 是幾年都未升級過,M3 以後的 MacBook Pro 用家似乎仍未是升級時間。

MacBook Pro M5 的售價由 12,999 港元起,配備 16GB 記憶體和 512GB SSD,升級到 24GB 記憶體及 1TB SSD,售價為 15,999 港元,同價位可以買到 12 核 CPU / 16 核 GPU M4 Pro,配備 24GB 記憶體和 512GB SSD,更快的記憶體頻寛 (153GB/s vs 273GB/s) 以及 Thunderbolt 5 的型號,在效能和容量之間,你又會如何選擇?

如果明年 M5 Pro 推出,用 512GB SSD 換取更高系統效能,反而 M5 Pro 的 MacBook Pro 才是值得升級的對像。

想睇 M5 效能表現,可以參考 《PCM》早前報道:
升級 12GB RAM、CPU 效能提升 15%・未推出 iPad Pro M5 曝光

推出 2 年 Quest 3 終超越 Quest 2 成最多人用 VR 遊戲裝置

朱克伯格 Meta Quest 3

說起來,Meta Quest 3 前幾天迎接了兩歲生日。剛公布的 9 月份 Steam 硬件及軟件調查就為它帶來一份生日禮物:在該平台使用 Quest 3 來遊玩的用戶,終於超越了高倨榜首 4 年半的 Meta Quest 2,達到 VR 玩家的 26.68%。而擁有 VR 裝置的 Steam 玩家,就佔平台總玩家數的 1.63%。

Steam 平台 VR 頭戴裝置佔有率推移。
Steam 平台 VR 頭戴裝置佔有率推移。

在 9 月份的報告中,擁有 Quest 3 的 VR 遊戲玩家佔 26.68%,較上月上升了 3.47%;退居第二位的 Quest 2 有 26.17%,下跌了 5.19%,兩者都是無線獨立型內向外追蹤的裝置;第三位是燈塔追蹤型、Valve 自家的有線純 PC VR 眼罩 Valve Index,佔 13.47%。值得留意的是首 5 位裝置中 4 款都是 Meta 的產品,足見 Meta 在 VR 遊戲領域的領先地位。

Steam 平台 9 月份頭 10 位 VR 頭戴裝置排名。
Steam 平台 9 月份頭 10 位 VR 頭戴裝置排名。

Quest 2 推出時採用低價策略,售價低廉吸引很多人入手。加上當時正席新冠肺炎期間,很多人無法出外遊玩,Quest 2 的 Horizon World 就為用戶提供交流平台,令它只花了幾個月就登上最多人使用 VR 裝置的龍頭地位。

Meta Quest 2 已經佔據了 Steam 平台最多玩家使用的 VR 頭戴裝置榜首 4 年半。
Meta Quest 2 已經佔據了 Steam 平台最多玩家使用的 VR 頭戴裝置榜首 4 年半。

至於 Quest 3,雖然售價沒有那麼便宜,又沒有疫情助推,但就是首款提供全彩穿透模式 MR 的裝置。由於 Quest 3 在獨立型遊戲效能上提升不少,加上 MR 遊戲玩法新穎,令 Quest 3 玩家分散在不同類型遊戲,多項因素或許間接成為令 Quest 3 無法在純 PC VR 的 SteamVR 平台快速追上 Quest 2 的原因。

MR 遊戲結合虛擬物件和真實空間,玩法新穎,分散了遊玩 PC VR 遊戲的玩家。
MR 遊戲結合虛擬物件和真實空間,玩法新穎,分散了遊玩 PC VR 遊戲的玩家。

Tim Cook 突訪中國宣布 iPhone Air 開賣 三大網絡同步啟動 eSIM 服務

Apple CEO Tim Cook 本周一 (10 月 13日)突然現身上海,Apple 中國也宣布 iPhone Air 將於本周五開始接受中國預約,及在 10 月 22 日正式及售。而三大電訊商包括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及中國電信,也於 10 月 13 日正式開啟內地 eSIM 商用服務。其中中國移動在啟動預約的 4 個小時內就吸引逾 15 萬人排隊。

Tim Cook 之後還到訪了「泡泡瑪特 LABUBU 十週年巡展」,「LABUBU 之父」玩具設計師龍家昇 (左)用 iPad 畫了 LABUBU 跟 TIM COOK 一起的畫像外,更送了一隻 Tim Cook 造型的 LABUBU 作為紀念品。

國內 eSIM 只限中國版 iPhone Air 使用

Apple 中國官網表示,中國版 iPhone Air 接受三間中國主要流房網絡的 eSIM 服務。
國內三大電訊商包括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及中國電信於 10 月 13 日正式開啟內地 eSIM 商用服務。其中中國移動在啟動預約的 4個小時內就吸引逾 15 萬人排隊。
三大電訊商包括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及中國電信於 10 月 13 日正式開啟 eSIM 商用服務。其中中國移動在啟動預約的 4個小時內就吸引逾 15 萬人排隊。

Apple 於今年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及 iPhone Air 中全面引入 eSIM,在部份市場推出的 iPhone 17 系列會使用純 eSIM 版本;在部份歐亞地區,例於香港及新加坡會採用實體 nano SIM + eSIM 版本。唯獨在中國市場發售的 iPhone 17 / 17 Pro / 17 Pro Max 仍沿用傳統的雙 nanoSIM 設計。至於外型纖薄的 iPhone Air 則全球統一採用為 eSIM 版本,不過因為 Apple 在 9 月發表  iPhone 17 系列及 iPhone Air 的時候,中國國內只有中國聯通有提供 eSIM 服務,而為免造成壟斷,Apple 被迫延後 iPhone Air 在中國地區的發售日期,好讓其他電訊商與及相關部門作好準備工作。  

Apple 官網更新了 iPhone Air 的開賣時間,本周五上午 9 時開始接受預訂。

eSIM 技術以高安全性、穩定性及運營商靈活切換等優勢,為用戶帶來免插卡激活、多設備協同、全球無縫漫遊等優勢。傳統實體 SIM 的雙卡雙待,用家只能使用 2 個號碼。而使用 eSIM 則可以借存多達 8 個號碼,並參與不同服務商的服務,使用上的確比傳統實體 SIM 靈活。

不過要留意,Apple 官方也提到,只有中國境內發售的 iPhone Air 才能使用中國三大電訊商包括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及中國電信提供的 eSIM 服務。從外地 (包括香港) 購買的 iPhone Air 或其他支援 eSIM 的 iPhone 型號,都無法使用國內的 eSIM 服務,只能使用漫遊 eSIM 來使用流動網絡。
不過要留意,Apple 官方也提到,只有中國境內發售的 iPhone Air 才能使用中國三大電訊商包括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及中國電信提供的 eSIM 服務。從外地 (包括香港) 購買的 iPhone Air 或其他支援 eSIM 的 iPhone 型號,都無法使用國內的 eSIM 服務,只能使用漫遊 eSIM 來使用流動網絡。

不過要留意,Apple 官方也提到,只有中國境內發售的 iPhone Air 才能使用中國三大電訊商包括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及中國電信提供的 eSIM 服務。從外地 (包括香港) 購買的 iPhone Air 或其他支援 eSIM 的 iPhone 型號,都無法使用國內的 eSIM 服務,只能使用漫遊 eSIM 來使用流動網絡。另外,據國內網友的在包括淘寶及拼多多等平台都有銷售可在中國內地使用旅遊 eSIM,用戶可在不須 VPN 的情況下,自由地使用包括 Google 和 Amazon 等,目前在中國無法使用的網頁及服務。

向現實低頭?ChatGPT 推年齡限制.允許成人內容

向現實低頭?ChatGPT 推年齡限制.允許成人內容

今年 7 月 xAI 的人工智能代理 Grok 推出伴侶模式,可以透過開放的交談令聊天機械人「升呢」。近日又將圖像生成模型 Imagine 升級至 v0.9,提升質素並加入 Spicy 模式,讓用家可以生成尺度較寬鬆的影片,迅即在網絡上火爆起來。相對地,作為 AI 聊天機械人老大哥的 ChatGPT,很多內容都加以限制,但卻同時遭受助長年青人自殺和不實用的前後夾擊。OpenAI CEO Sam Altman 今日就發貼文,表示會在 12 月全面推行年齡限制後,允許向經過驗證的成年人顯示成人內容。

Sam Altman 在推文中表示 OpenAI 對 ChatGPT 進行了嚴格的限制,以確保能夠妥善處理心理健康問題。但他們亦留意到許多沒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使用者覺得它不太實用或用起來不愉快。

今年 8 月,OpenAI 推出 GPT-5 取代 GPT-4o,但不少用戶普遍反映指 GPT-5 太機械太刻板,喪失了過往 GPT-4o 份擬人的親切感:「ChatGPT 曾經感覺像是一個你可以真正交談的人,但後來它變成了一個合規機械人。」

有使用者認為 ChatGPT 升級至 GPT-5 之後只像個合規機械人。
有使用者認為 ChatGPT 升級至 GPT-5 之後只像個合規機械人。

被指涉青少年自殺 ChatGPT 加入家長監控工具

聊天機械人的安全性一直備受關注,美國愈來愈多年青人花很多時間與 ChatGPT 交談,有人擔心這會導致年青人精神上倚賴 ChatGPT,助長孤獨感。今年 4 月,ChatGPT 就被指控在一宗少年自殺案件中,不單沒有有效阻止少年自殺,還提供了錯誤或危險訊息,甚至有情況下幫助規劃自殺。

OpenAI 在 9 月公布推出針對青少年的家長監控功能,讓家長可以控制子女使用 ChatGPT 的時間,並在系統偵測到青少年處於急性壓力狀態時通知家長。又引入供年青人使用的輕量版及休息提醒等功能。Sam Altman 希望透過一系列措施能減低 AI 對身心未成熟的年輕人帶來負面的影響。

但該系統不允許家長直接閱讀子女與 ChatGPT 之間的對話內容,亦允許青少年隨時解除家長控制連結。

指有工具處理精神問題 可向成年人放寬尺度

Sam Altman 在今日的推文中表示,現在他們已經能夠緩解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並擁有新的工具,能夠在大多數情況下安全地放寬限制。OpenAI 計劃在幾星期後推出新版本 ChatGPT,屆時 ChatGPT 將擁有更像 GPT-4o 特色的個性。用戶亦可以設定 ChatGPT 以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回應、使用大量的表情符號,或者像朋友一樣互動,以滿足用家的需求。但這功能不會預設開啟。

此外,由 12 月開始,ChatGPT 將全面實施年齡驗證機制,並遵循「將成年用戶視為成熟使用者」的原則,進一步開放更多內容,包括為經過驗證的成年用戶提供成人內容。

有人認為 ChatGPT 向成年人放寬尺度,可能是與對手 Grok 尺度寬鬆得到用家支持有關(圖為 Grok Imagine v0.9)。
有人認為 ChatGPT 向成年人放寬尺度,可能是與對手 Grok 尺度寬鬆得到用家支持有關(圖為 Grok Imagine v0.9)。